登陆注册
6121800000022

第22章 冯梦龙与《智囊集》

这是一个故事集,集合了古今大小、正邪人物智慧的闪光。其实,我们很多熟悉的故事都来自这里:小到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大到孔子教学,公卿政斗,帝王制霸……

冯梦龙(1574~1646年),字犹龙,又字公鱼、子犹,别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等。

他出生于明后期万历二年。这时世界的西方正是文艺复兴时期,与之遥相呼应,在这个有着几千年文明的东方大国,也出现了许多离经叛道的思想家、艺术家。李卓吾、汤显祖、袁宏道等一大批文人,以他们惊世骇俗的见解,鲜明的个性特色,卓绝的艺术成就,写下了中国思想史、文学史上璀璨的篇章。在这一批文人中,冯梦龙以其对小说、戏曲、民歌、笑话等通俗文学的创作、搜集、整理、编辑,为中国文学做出了独异的贡献。

冯梦龙是南直隶苏州府吴县籍长洲(今苏州)人,出身名门世家,其中除世人皆知的“三言”外,还有《新列国志》、《增补三遂平妖传》、《智囊》、《古今谈概》、《太平广记钞》、《情史》、《墨憨斋定本传奇》以及许多解经、纪史、采风、修志的著作。

他一生有涉及面如此广、数量如此多的著作,除了和他本人的志趣和才华有关外,也和他一生的经历密不可分。他的童年和青年时代与封建社会的许多读书人一样,然而他的科举道路却十分坎坷。在天下动荡的局势中,他亲历了女真的蹂躏而郁郁去世。

纵览他的一生,虽有经世治国之志,但他不愿受封建道德约束的狂放,他对“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李卓吾的推崇,他与歌儿妓女的厮混,他对俚词小说的喜爱……都被理学家们认为是品行有污、疏放不羁,而难以容忍。因而,他只得长期沉沦下层,或舌耕授徒糊口,或为书贾编辑养家。也正因为如此,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他在《智囊叙》中说:

人有智,犹地有水;地无水为焦土,人无智为行尸。智用于人,犹水行于地,地势坳则水满之,人事坳则智满之。周览古今成败得失之林,蔑不由此。

他想由此总结“古今成败得失”的原因,其用意不可谓不深远。

《智囊》初编成于明天启六年(1625年),这年冯梦龙已届天命之年,以后此书又经冯梦龙增补,重刊时改名《智囊补》,其他刊本也称《智囊全集》、《增智囊补》、《增广智囊补》等,内容上均同《智囊补》。全书共收上起先秦,下迄明代的历代智慧故事1238则,依内容分为十部二十八卷。《上智》、《明智》、《察智》所收历代政治故事表达了冯氏的政治见解和明察勤政的为官态度;《胆智》、《术智》、《捷智》编选的是各种治理政务手段的故事;《语智》收辩才善言的故事;《兵智》集各种出奇制胜的军事谋略;《闺智》专辑历代女子的智慧故事;《杂智》收各种黠狡小技以至于种种骗术。冯梦龙在《杂智部总叙》中说:“正智无取于狡,而正智反为狡者困;大智无取于小,而大智或反为小者欺。破其狡,则正者胜矣;识其小,则大者又胜矣。况狡而归之于正,未始非正,小而充之于大,未始不大乎?”点明了这些杂智故事的认识价值。全书既有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大谋略,也有士卒、漂妇、仆奴、僧道、农夫、画工等小人物日常生活中的奇机智。

以下从书中摘录几段,仅供玩味:

张飞

先主刘备优待马超,马超阔略无上下礼,直呼先主字,关羽怒,欲杀,先主与飞止之,张飞曰:“如是,当示之以礼警之。”次日大会诸将,羽、飞并挟刀立直。超入顾坐席,不见羽、飞座;见其直也,乃大惊。自后乃尊事先主。

韩愈

韩愈为吏部侍郎,旧常关锁,人不能见,高官众人惧之,今韩愈纵之,听其出入,曰:“人所以畏鬼者,以其不能见也;如可见,则人不畏之矣。”

吕夷简

宋仁宗久病废朝,某日病重,想见执政官员,吕公缓行而至,曰:“陛下不豫,中外颇忧。一旦急召近臣,臣等若奔驰以进,恐人惊动。”仁宗认为做得很得体。

张辽

张辽驻兵,夜间起火,军中有谋反者,一军尽扰,辽谓左右曰:“勿动!非一营尽反,必有造变者,欲以动乱人耳。”乃令军中曰:“不反者安坐!”辽将亲兵数十人中阵而立。有顷,即得首谋者,杀之。

泰昌元年(1620年),光宗病重,李可灼进献红丸,自称仙丹。光宗服后死去。有人怀疑是神宗的郑贵妃唆使下毒,旋即展开了一系列的追查元凶的举动。其间,党争与私仇夹杂其中,连坐罪死者众矣。

细品文化

感悟千年智慧

明神宗朱翊钧临死前,嘱托内阁首辅方从哲及司礼监太监要齐心协力辅佐皇太子朱常洛,实际上已经着手帝位的交接,一切显得那么有条不紊,然而平静中却潜伏着凶险的风波。这一个月间,宫廷内部的斗争充满了阴谋与血腥,集中体现为“红丸案”。

“槌击案”、“红丸案”、“移宫案”历来被人们称为晚明三案,其实这三案都有一个固定的主线,都是围绕朱常洛展开,其中又以“红丸案”最为典型。那么这小小的“红丸”背后究竟有哪些故事呢?

万历生前最宠爱郑贵妃,郑贵妃则不愿意看到朱常洛登上皇帝宝座,但经过“妖书案”之后,面对既成事实,郑贵妃看到太子的地位已经无法撼动,另一方面,万历皇帝身体越来越差,为了将来考虑,她只得改变策略,一边向朱常洛进奉绝色美女,继而指使亲信太监向身体亏损的朱常洛进奉泻药,致使其病危,然后又有李可灼进奉红色丸药,终于使朱常洛在登上帝位仅仅一个月,就一命呜呼。郑贵妃原先一直希望由她的儿子福王朱常洵登上皇帝宝座,没有成功;这次又想乘朱常洛之死再一次为朱常洵谋求机会,依然没有成功——朱常洛把他的帝位传给了长子朱由校。

朱常洛的一生都活在郑贵妃的阴影之中,直到万历驾崩,自己已经登极,仍然难以摆脱这个阴影。父皇驾崩之前曾留下一道圣旨,要他把郑贵妃进封为皇后。她勾结朱常洛最为宠信的李选侍(郑贵妃送给朱常洛的美女之一),为她请封皇后。李选侍则企图通过为郑贵妃请封皇太后,以此抬高自己的地位。这使朱常洛感到左右为难。后来还是内阁首辅方从哲想出了一个两全之策——把进封郑贵妃为皇后的圣旨藏于内阁,暂时秘而不宣,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对于郑贵妃而言,这不啻是一个信号。她一向要为自己的儿子朱常洵争夺太子的地位,处处排挤打击朱常洛,如今朱常洛已经成了当朝皇帝,而先帝进封她为皇后的圣旨又遭廷臣扣押,形势对她极为不利,迫使她不得不改变策略,便力图使朱常洛捐弃前嫌,又要不失时机地控制住朱常洛。

李选侍

这一时期有两个李选侍,即明光宗的李康妃和李庄妃。与郑贵妃狼狈为奸的李选侍是指李康妃,史称“西李”。光宗之后因魏忠贤执政受优待,明朝灭亡后,由清廷给资供养。康熙十三年(1674年)薨逝,寿八十余岁。宫廷妇人之手朱常洛虽然吃了很多苦,却没有成为有为青年,而是在富贵之后,日渐沉迷于女色,以求解脱。郑贵妃投其所好,一次就送给他八名绝色美女。小时候朝不保夕的苦孩子,一下子富贵起来,朱常洛很快就忘了自己是谁了,整天和美女厮混,逍遥快活。文秉《先拨志始》所说:

“光庙(按:指光宗朱常洛)御体羸弱,虽正位东宫,未尝得志。登极后,日亲万机,精神劳瘁。郑贵妃欲邀欢心,复饰美女以时。一日退朝内宴,以女乐承应。是夜,一生二旦,俱御幸焉。病体由是大剧。”

就在即位的第十天,他终于病倒了。次日还坚持处理朝政,大臣们见到皇上“圣容顿减”,大为惊讶。三天后便发生了崔文升进药,促使他病情加剧的事件。崔文升原先是郑贵妃宫中的亲信太监,朱常洛即位后,提升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兼御药房太监。朱常洛患病后,崔文升以掌管御药房太监的身份,向皇上进奉通利药大黄。大黄是一种药性极为猛烈的泻药,对身体虚弱的人来说,这味药是虎狼之药。果然朱常洛服了崔文升送来的药,一昼夜连泻三四十次,脱水极为严重,趋于衰竭状态,根本无法起床,更遑论处理朝政了。大臣们急忙赶到宫门问安。朱常洛要太监传话:一连几夜无法入眠,一天吃不下一小碗粥,头眩目晕,身体疲软,不能行动。

皇上服用郑贵妃亲信太监崔文升进奉的药,病情加剧的消息很快传到外廷,一时间舆论汹涌,纷纷指责崔文升受郑贵妃指使,加害皇上。由此暴露出郑贵妃从送美女到进药,都是预先策划的阴谋。

左光斗

(1575~1625年),桐城人。性情清正刚毅,精通文史,关注民生,有报国凌云之志。东林党领袖之一,也是史可法的老师。因对抗大宦官魏忠贤,下狱后受酷刑而死。

鸿胪寺

官署名。鸿胪,本为大声传赞,引导仪节之意。主官为鸿胪寺卿,主要掌朝会、宾客、吉凶仪礼之事。如国家大典礼、郊庙、祭祀、朝会、宴飨、经筵、册封、外吏朝觐,诸蕃入贡等,觐见或辞别,都由鸿胪引奏。

方从哲

(?~1628年),字中涵。明永乐时任锦衣卫指挥使。成祖迁都北京,他随驾从南京迁来。因文笔突出讲学东宫,曾多次上书神宗,维护太子(后之光宗)的地位。在万历末期曾独相七年,对当时的政局有过重大影响,但无力回天。当时郑贵妃还住在乾清宫,与李选侍一起“照管”朱常洛的长子朱由校。朱常洛的外戚王、郭二家发觉郑、李有异谋,向朝中大臣哭诉:“崔文升进药是故意,并非失误。皇长子(朱由校)常常私下里哭泣:‘父皇身体健康,何以一下子病成这样?’郑、李谋得照管皇长子,包藏祸。”大臣们莫不忧心忡忡,担心一旦皇上驾崩,郑、李控制皇长子(朱由校),实现垂帘听政阴谋。给事中杨涟、御史左光斗向大臣们倡议:郑贵妃应当离开乾清宫。

杨涟还上了一道奏折,分析皇上“圣躬违和”的原因,指责崔文升违反药理,故意用“相伐之剂”,致使皇上“圣躬转剧”,主张将崔文升拘押审讯,查个水落石出;并且建议皇帝收回进封皇太后的成命。郑贵妃迫于外廷强大的压力,不得不离开乾清宫,搬往她自己的住所慈宁宫。

八月二十三日,鸿胪寺官员李可灼来到内阁,说有仙丹要进呈皇上。内阁首辅方从哲鉴于崔文升的先例,以为向皇上进药要十分慎重,便命李可灼离去。

李可灼不肯就此罢休,二十九日一早,他进宫向太监送药,太监不敢自作主张,便向内阁报告:皇上病情加剧,鸿胪寺官员李可灼来思善门进药。内阁官员断然阻止,告诉太监:他自称仙丹,就不敢信他。

正在这时,从屏风后面走出一个小太监,对皇长子耳语一番,皇长子摇头不答应。忽然,一个穿红衣的妇人把皇长子从皇上的御榻前拉走。少顷,皇长子被人从屏风后面推了出来,面色大变,愤愤然向父皇说:“皇爹爹,要封皇后。”尚书孙如游机警地察觉到,这是在传达李选侍的意思,既不便拒绝,也不便完全答应,于是来个折中——封李选侍为皇贵妃,对皇上说:皇上要封李选侍为皇贵妃,臣等不敢不遵命,立即起草册封仪注(按:册封仪式的日程表)。朱常洛也无意封李选侍为皇后,便漫声应答:起草仪注来。

片刻沉寂后,朱常洛突然提到从太监那里得到的消息,问道:“有鸿胪寺官进药,何在?”方从哲回答:“鸿胪寺丞李可灼自己说是仙丹,臣等不敢相信。”朱常洛不甘心等死,对“仙丹”抱有一线希望,直接命太监召见李可灼进宫诊视。

方从哲像李可灼奉召前来,为皇上诊视病情,说了病源及治法。朱常洛听了很高兴,命他从速进药。方从哲有点不放心,要李可灼与宫内医官商量后再定。中午时分,李可灼调制好了红色的丸药,送到皇上的御榻前。朱常洛命群臣一起进来,看着他服用李可灼的红丸,高兴地对李可灼说:“忠臣,忠臣。”所谓红丸,是红铅金丹,又称三元丹,由红铅、秋石、人乳、辰砂炮制而成。大黄性寒,红铅性热,两者同时用于纵欲过度的身躯,结果只能是一命呜呼。稍懂药理的人决不会采用崔文升、李可灼的药方来治朱常洛的疾病。对此,御史王安舜弹劾李可灼的奏疏分析得很清楚:“先帝(朱常洛)之脉雄壮浮大,此三焦火动,面唇紫赤,满面升火,食粥烦躁。此满腹火结,宜清不宜助明矣。红铅乃妇人经水,阴中之阳,纯火之精也,而以投于虚火燥热之疹,几何不速亡逝乎!”

泰昌通宝到了傍晚,李可灼出宫,来到内阁,对方从哲说:“皇上恐怕药力衰竭,要求再服用一丸。”又说,在旁的御医都以为不宜再服,但是皇上催促很急,只得遵命再让皇上服用一丸。

大臣们关切地询问服用后情形如何,李可灼说:“圣躬安适如前,平善如初。”

情况似乎朝着好转的方向发展。

出乎意料的是,到了第二天,即九月初一日凌晨,形势急转直下。朱常洛服用了两粒红色丸药之后,五更时分病情突然恶化,与世长辞。大臣们听到太监的紧急宣召,急忙赶到宫中,皇上已经“龙驭上殡”了。这是任何人都不曾料到的结果。

对于突如其来的噩耗,人们感到惊愕,联想到皇上登基一个月来出现的种种怪现象,舆论顿时哗然。皇上虽然身体羸弱,但并非病入膏肓,假如没有郑贵妃的八名绝色美女,假如没有崔文升进奉的大黄,假如没有李可灼进奉的红丸,断然不至于短短一个月就一命呜呼。

一切的怀疑都集中到了郑贵妃身上。郑贵妃的嫌疑由于后来的“移宫案”而愈发明朗化。朱由校的生母王才人死后,明神宗疼爱长孙,命李选侍抚养。李选侍与郑贵妃关系密切,郑力图为李请封皇后,李则为郑请封皇太后。此事还未办成,明光宗驾崩,册封企图落空。照例李选侍应该从乾清宫搬出,但是她效法郑贵妃的榜样,赖在乾清宫不走。其意图很明显,迫使朱由校在即位后,册封她为皇太后,郑贵妃为太皇太后,由这两个女人实行双重的垂帘听政。据许熙重《宪章外史续编》记载,朱由校即位后说,李选侍命太监李进忠(后来改名为魏忠贤)传话:“每日章奏,必先奏看过,方与朕览,即要垂帘听政处分。”为此,郑贵妃与李选侍合谋,把朱由校控制住,目的就是垂帘听政。正如《先拨志始》所说,郑、李二人“欲邀封太后及太皇太后,同处分政事”。杨涟等大臣针锋相对的斗争,迫使李选侍移宫,粉碎了她们垂帘听政的阴谋。

其实朱常洛之死完全是人为安排的三步曲:第一步用八名美女使他身体亏损;第二步用大黄药使他身体虚脱;第三步用红丸加速死期到来。

朱常洛崔文升、李可灼已经暴露在外,人们怀疑的眼光,不约而同地集中到郑贵妃与方从哲身上。郑贵妃的嫌疑最大,自然难脱干系。郑贵妃进奉美女,又指使崔文升进药,中国古代官职之一,秦时,给事中是附加的衔称,任何官职如将军、列侯、九卿,加上给事中之头衔,可出入宫庭,常侍皇帝左右。给事中可直接面圣弹劾百官,是谓封驳。蛛丝马迹暴露无遗,但李可灼是否受她指使,在已有的文献中找不到依据,人们只是猜疑而已。至于方从哲是否合谋,也缺乏直接证据,但是他作为内阁朝廷首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给事中惠世扬就这样指责方从哲:“郑贵妃包藏祸心,先帝(朱常洛)隐忍而不敢言。封后之举,满朝倡仪执争,(方)从哲两可其间。是徇平日之交通,而忘宗社之隐祸也”;“崔文升轻用剥伐之药,廷臣交章言之,(方)从哲何心加曲庇”云云。礼部尚书孙慎行、都察院左都御史邹元标等有影响的大臣也纷纷追究方从哲的责任,一时间沸沸扬扬,置方从哲于百口莫辩的境地。

一系列离奇蹊跷之事,接二连三地发生在明神宗死后一个月之中,看起来似乎与他无关,其实不然。人们透过历史的迷雾,依稀窥见明神宗阴魂不散,郑贵妃正是利用明神宗生前对她宠幸的特殊地位,摆弄着即位仅仅一个月的明光宗朱常洛的命运。因为这种关系,朱常洛虽然登极当了皇帝,仍然未能摆脱笼罩了他几十年的厄运。对于他而言,当太子固然不易,当皇帝则更难。皇帝的宝座似乎与他无缘,没坐几天,就一病不起,一个月以后病故,皇帝宝座就传给了他的儿子——明熹宗朱由校。

同类推荐
  • 血色大周

    血色大周

    网络时代孕育的博学广见之士,无意间穿越到战国时期,成为大周纯正的皇族后裔——卫国王子姬黛时值公元前346年,以姬黛的记忆秦国尚在变法初期;齐国邹忌谏言已过五年;魏国已经不复昔日的强盛;楚国只满足于称霸南疆那时候西帝秦国、东帝齐国、南帝楚国,尚不能左右各路诸侯姬黛机缘巧合之下,拜入鬼谷门,成为鬼谷子唯一的亲传弟子,得授其全部本领。鬼谷高徒:庞孙苏张,每每谈起,无不羡慕异常一个弱小的诸侯国,在王子殿下的领导下,竟然扭转乾坤,一统华夏;现代商业支配着古代战争的发展;千年的军事战略在战国时期大放异彩;连横、合纵还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且看一个把古今智慧融会贯通的男人如何争霸诸侯,创造一个传奇。
  • 二战秘史之闪击!闪击!

    二战秘史之闪击!闪击!

    作者陈咸宁犹如一位标新立异而又尽显乖张才华的导演,他仿佛洞察读者每一个隐秘的心理需求,趣味盎然、爆料不断又险象环生的历史大戏吊足读者胃口,充分满足读者求真窥隐的欲望。在他的“导演”之下,那些在历史长河中千古留名的巨人褪去了令人敬畏的神圣或恶魔光环,还其本来面目:一个奥地利的小下士(希特勒),一个幻想重建罗马帝国的记者(墨索里尼),一个半生失意的烟鬼政客(丘吉尔),一个格鲁吉亚鞋匠的儿子(斯大林),一个“上厕所都需要人搀扶的国王”(罗斯福)……曝露最全面,剖析最深刻,讲述最勾人,你能读到的最佳二战读本——《二战秘史之闪击!闪击!》,深度撩拨你的兴奋点,邀你一起与真相贴身肉搏。
  • 天下乱舞

    天下乱舞

    内容简介:太祖神皇帝,颍川颖阴人也,姓雍讳真,字无邪,小字阿奴,汉什邡侯雍齿之后,家贫,太祖少时放任游侠(就是一个小混混),不治行业(游手好闲),雄姿美颜(又不是靠颜值吃饭的年代),为人粗略(→_→什么意思,是略粗吧?古人比较隐晦),初为柏亭亭长……“吾有上将雍真,可斩华雄!”潘凤热泪道:“兄弟,一路走好!”“天下英雄为雍君与操耳!”刘备委屈道:“那我咧?”“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雍真抠着鼻孔道:“你说我咩?老子有系统,你耐我何!”“……”三国系统,天下我有!若有不服,谁敢来战!
  • 主宰全球

    主宰全球

    “在西元1207年,世界上毁誉参半的暴君,全地球的首个征服者,手上沾满了鲜血的屠夫,霸占了全世界无数美人的色魔,全世界各国君王头顶上的‘太上皇’,国际联盟首任秘书长高鹏,在中国的临安亮出了獠牙。从此我们西方各国开始受到了东方人的残酷压迫。”反对以华夏文明为绝对主导国际联盟的叛贼乌里扬诺夫在寒冷潮湿的洞窟当中,颤抖而悲愤的书写着这一段文字。
  • 穿越制裁

    穿越制裁

    所谓穿越者的宿命,便是横行于历史,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或称王称霸福泽后世,最不济的,还能潇洒快意,带上三妻四妾,寻那世外桃源。然而王野的宿命,虽也是穿越,却不但无法改变历史,更要与穿越者们斗智斗勇,使历史恢复原貌。他戏称自己为救火队员,专门负责给穿越者擦屁股,可又被穿越者们惊恐地称之为——制裁者。在穿越与制裁之间,究竟谁更高一筹?快意地放纵与历史的真相,究竟孰轻孰重?我们活于世间所见的历史,究竟是其本来面貌,还是被肆意篡改而不为人所知?《穿越制裁》为你献上精彩又真实的历史原貌!
热门推荐
  • 我们的故事刚刚开始柠檬著

    我们的故事刚刚开始柠檬著

    她是校花,他是校草.他们从未想过会彼此相恋.很多年后,他对她说:"好久不见,我们的故事,刚刚开始."却换来她的一句:"不如不见,我们的故事,早已结束."
  • An Essay on the East-India Trade

    An Essay on the East-India Trad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绝色废柴猖狂:魔逆天下

    绝色废柴猖狂:魔逆天下

    上一世的魔王,历千重劫,轮回转世,却中摆脱不了这魔王宿命,这一身魔血,仍为他倾。一笑惹人膜拜,霸气高贵浑然天成,高高在上的神君,不是丝毫不在乎的吗?剑指喉咙的那一刻,她忘不了也更忘不了他眼中的决然。宿命红线,该如何摆脱,
  • 迟到的诺言

    迟到的诺言

    十年前的一个诺言,到底被遗失在了哪里?十几年后的相遇,又会不会是上天给诺言的一个回家机会?是什么让诺言遗失?又是什么让诺言回家?懵懂童,花雨季。这是怎样的爱恋,怎样的心动,怎样的唯美记忆………
  • 回望如旧浅握双手

    回望如旧浅握双手

    一开始只是因为有趣才会想去发掘sam的秘密,结果在探索的过程自己却越陷越深。叶乔只是自己的一个小助理,后来才发现叶乔的身上似乎也隐藏了巨大的秘密。sam叶乔两个完全没有联系的两个人,为什么在周景恒的眼里会有越来越多的相似点,越是不敢去相信,却不得不去相信。
  • 佑宁哲夏

    佑宁哲夏

    大城市来了灰姑娘,带着她的天真,来到她期盼已久的大学,当她遇到他一见钟情的冰王子张佑宁和个性温和对爱执着的何钟南他们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人物简介李哲夏:女主个性温和,心地善良,对爱充满逃避、自负、不相信自己。张佑宁:男主各方面全才,个性冷淡,帅到爆的校草。王雅慧:女二傲娇,心机颇深,天生的演技派。贺钟南:男二个性阳光,对人谦和,彬彬有礼,对爱执着。何雨晨:佑宁儿时玩伴,脾气火爆。赵晴言:女主的好闺蜜天生乐天派。刘宇尚:老出状况,晴言的小跟班。吴思思:女二的闺蜜,有责任心,重感情。前言如果爱,就请别放弃、缘分来之不易。要学会如何去拥有,无谓的添加色素只会让爱变质,失去了原有的味道。
  • 天降宠妃

    天降宠妃

    婚礼当天穿越到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国家……皇后叶氏端起皇上的酒杯斟满酒,迈着步走到皇上面前,从背后抱住皇上宽阔的胸膛。皇上的心跳越来越快,焚烧了所有理智。
  • 重生异世:毒医嫡公主

    重生异世:毒医嫡公主

    魂穿异世,在庄子里养伤排毒。暗地里培养自己的势力,只为了能保护母后和心不在朝堂的哥哥。当她杀父轼兄助哥哥坐上皇位,天下即大乱……
  • 二次元时空旅人

    二次元时空旅人

    旅人!旅途。一个魔法与科技的页面,神秘的黑衣人拉动着他的星轨……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我在这等你!ZFL,加油!
  • 夜魅亡灵

    夜魅亡灵

    乱世时期,朝廷风雨莫测,一时间面对朝廷的明争暗斗,生活在暗处的一批妖魔瞅到了好时机,撕毁了与人类百年来的协议大肆掠夺,烧杀人类,一时建遍地血流,儿童,青年,老人的哭喊声,哀嚎声,惊恐的尖叫声充斥的朝廷中那群攀比富贵不理事物的大臣们,为了保命这时候谁会去管朝政呢?就是一个这样的乱世动荡的年代妖魔肆意民不聊生,一夜间突然出现了身怀绝技的驱灵人。他们斩妖除魔在如此混乱的时候拼尽全力将妖魔平息,但是他们所付出的代价也很大。喋血沙场,尸横遍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