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11900000053

第53章 科举取士制八股

在广泛兴办学校的同时,朱元璋还建立了科举制度,学校是为了培养人才,科举是为了选拔人才,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正如《明史·选举志》所说:“学校以教育之,科举以登进之。”

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唐、宋、元相继沿用,体制日渐完备。这一制度虽存在着许多问题,但它在选拔人才时体现了公正、公开的原则,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早在吴元年(1367年),朱元璋就曾宣布设文、武二科以广求贤才,并要求地方官员“劝谕民间秀士及智勇之人,以时勉学”,等待科举的举行。到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正式下诏举行科举。朱元璋认为,以前各代在科举取士时,只讲究词章华美,而不要求德才兼备,是存在很大缺陷的,所以他特别宣布,自己开科取士,选拔人才,“务在经明行修,博古通今,文质得中,名实相称”。同一年,京师和各行省按照要求分别举行了乡试,选中了一批举人。第二年,举人们都到京城参加会试,朱元璋亲自出题并主持考试,最后录取了吴伯宗等一百二十名进士。由于此时明朝建立没多久,官员紧缺,于是朱元璋下令从洪武四年(1371年)起,各行省连续举行乡试三年,取中的举人都免去会试,直接赴京听候选官。

经过连续三年的科举考试,虽录取了一大批人才,但朱元璋经过初步考察试用,对这些人很不满意。他说:“各地录取的人,大多是后生少年,看他们的文章,倒也斐然可观,可一加试用,就发现极少有人能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事务中去。”他还抱怨说:“朕以实心求贤,而天下却用虚文应付朕,这岂是朕开设科举的本意。”于是,他下令暂时停罢科举,专门依靠荐举选择官员。可是,荐举上来的人也同样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而且由于缺乏明确的衡量标准,荐举时滥竽充数的现象也无法杜绝。到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决定对荐举上来的人才进行考试,同时下令恢复科举。洪武十七年(1384年),朱元璋令礼部颁发了《科举成式》,永为定制。不过,恢复科举后,朱元璋并没有停罢荐举,而是两者并行,相互补充。从科举开办到停止再到恢复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深切地体会到朱元璋不尚虚文,务求实才的思想意识。

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是相互配合的。读书人没有进入府、州、县学之前,不论年龄大小,一律称为“童生”。在通过了州、县级的考试后,进入府、州、县学,便成了“生员”,俗称“秀才”。只有生员才有资格参加乡试。乡试是省级的考试,每三年(逢子、午、卯、西年)在省城举行一次,因考期在农历八月,正值秋天,所以又叫“秋闱”。考试是很严格的。考生在黎明时进人考场,要经过严密搜身,以防挟带字纸。入场后,考场的内外门户全部加锁封闭,以防传递消息。每名考生都由一名号军监视,不许作弊。黄昏时交卷,如未做完,可给蜡烛三支,以便继续答卷。考生交卷后,经过密封、誊录、对读等程序,然后送交考官评阅。

由于考官见到的卷子是密封的,而且不是考生原卷,所以不容易从中捣鬼。录取名额由朝廷分配,起初是直隶(今江苏、安徽)一百人,广东、广西各二十五人,其他各省各四十人,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后又规定:“不拘额数,从实充贡”。乡试合格者就成了“举人”,获得参加会试的资格,其中第一名俗称“解元”。

会试是中央一级的考试,逢辰、戌、丑、未年,即每逢乡试的第二年举行,考试在二月进行,正值春天,所以叫做“春闱”,又因由礼部主持,也叫“礼闱”。会试录取名额由皇帝临时确定,考中者称为“会土”或“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全体会士都要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复试,这叫殿试,也叫廷试。殿试只确定具体名次,而不再淘汰。通过殿试的都称“进士”,分一、二、三甲录取。第一甲只有三人,赐进士及第,其中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第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乡试和会试都连试三场。初场的考试内容为《四书》和经义,侧重于考察考生对《四书》、《五经》的熟悉和理解程度;二场的考试内容为论、判、诏、诰、表、笺,侧重于考察考生写作各类公文的能力;三场的考试内容为经、史和时务策,侧重于考察考生的历史知识和对于时政的看法。在初行科举时,乡试中式者还要加试骑、射、书、算、律五科,后取消了这些科目,但又规定了,新录取的进士,除一甲三名直接在翰林院任职外,其他都要先在各部门观政,进行职前培训。

科举制度本为选拔人才,但自从这一制度创立时起,它就备受攻击。明朝在朱元璋的时候选择官员的途径多种多样,科举只是其中一个。但在洪武以后,科举越来越受重视,出现了“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进,非科举者,毋得与官”的局面,考试内容也日趋空疏僵化,形成了被称为“八股文”的文体,这种文章陈陈相因,千篇一律,只讲究技巧,不重视内涵,很像是文字游戏。所以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顾炎武激愤地说:“科举对人才培养和文化事业的摧残,比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还要严重。”但是,也应看到,科举制度的僵化,是有一个过程的。明初的科举考试,还比较重视考察考生的实际能力,朱元璋要求考生所作经义、论、策等,都不许多于三百字,而且不许堆砌浮造的文词。朱元璋在主持殿试时,所出题目都与实际事务有关,允许考生各抒己见,谈论国家大事。因此就连对科举制度持激烈批判态度的顾炎武,也认为明初科举尚有“求实用人”之意。科举制度后来的发展,与朱元璋“务求实才”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3)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半壁史书历史上那些姐儿们1

    半壁史书历史上那些姐儿们1

    作者从汉朝吕后开始,历数西汉时期著名女性的故事。吕后、窦太后、卓文君、赵飞燕……她们的故事在作者笔下幽默诙谐,又不失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历史苍凉的反思。此书是继当年明月和袁腾飞之后又一论史巨作,以其戏谑、夸张的笔法,风行于百度魔兽世界吧和天涯煮酒论史论坛,受到网友追捧,被冠之以“欢乐版红颜史诗”。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故事,那些你一知半解的历史史实,那些你好奇已久的美人的秘密,那些充满争议的女人,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答案。你还等什么?赶紧拿起此书,寻找答案吧。
  • 远交近攻:范雎

    远交近攻:范雎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远交近攻:范雎》为我们讲述的就是这位战国文臣谋士范雎的宦海一生。
  • 跟邓小平学领导方法

    跟邓小平学领导方法

    本书剖析了邓小平领导工作中,在决策、用人、管理、调研、协调、做思想政治工作、获取民心、进行人际交往和领导讲话等方面高超的方法和杰出的智慧。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该书的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同时也介绍她体会不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动等等。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
热门推荐
  • 谁添的那笔伤

    谁添的那笔伤

    他和她在一场闹剧中相识相知相爱~~可,,,,终究抵不住岁月的流逝~~
  • 他从外星来

    他从外星来

    普通的大三狗因好心救人而坠海,得救后发现自己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从此他的生活开始改变……本书以科幻为主线,以都市生活情节入戏,希望能有读者大大喜欢
  • 天才之死

    天才之死

    如果你把这本书看完,只能够体会到死亡,那便是没能理解我真正想表达的是什么。
  • 前世今生:小甜心,你别跑!

    前世今生:小甜心,你别跑!

    “易轩,你还记得你的誓言吗?你说过,无论我怎样你都会相信我,爱我,宠我。可现在,你做到了吗?”她说他皱了皱眉头“对不起,人是会变的。”
  • 银心战记

    银心战记

    “坚持下去,我还不能死”孔河的的信念一直支持着他,从懦弱到坚强,在地狱战争中磨练,在银河战争中成长,想成为一个英雄必须付出极大的代价,但是你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 民间文化与“十七年”戏曲改编

    民间文化与“十七年”戏曲改编

    《民间文化与“十七年”戏曲改编》对“十七年”时期民间文化与中国传统戏曲改编的关系进行了细致描述和考察,并以此为研究语境、理论视野和写作支援平台,从“民间”的维度,对这一时期中国传统戏曲改编的发生、发展、性质、功能等做了概括性的梳理,既有宏观的全局分析,又有引人入胜的个案探讨,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民间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和重大意义。
  • 中国十大禁毁小说文库

    中国十大禁毁小说文库

    在古代禁毁小说中,真正属于淫书,今天仍被查禁的应属少数。而大多数作品,不乏古代文学遗产中的精华,在思想和艺术上有一定价值,值得我们来研究。正是由于古代禁毁小说的特殊地位和价值,我们才编选这套《中国十大禁毁小说文库》,书中的小说,有的反映当时的进步思想,有的表现重要历史事件,有的暴露封建社会的罪恶,有的在艺术技巧上可供借鉴,都可供读者学习和讨论。因此,这套书不仅给读者以过去“雪夜闭门读禁书”的神秘感,更使人领略到一些被历史隐没的古代小说佳作的全貌。
  • 妾暖茶香

    妾暖茶香

    醒来后的这间小小的清修居便是她暂时安身立命之所。恍惚一梦,她竟成了清寡代修之身。困于这敝野之地,一要防强盗山贼,二要防飞禽走兽,三要防的更是那山脚下一村人的七嘴八舌,过日子过成这副狗血的剧情,何必再忍?靠一片茶叶也能活出个人模人样,且让那些极品亲戚,恶毒妯娌统统一边去吧!寻个好夫君,种半山好茶,过一世舒坦那才是正事!
  • 玄世唯恋

    玄世唯恋

    他,魔族末裔,万世轮回,为情痴困,无能无力守护,活灵活祭相爱。他,唐家遗孤,身世离奇,为报家族之仇,机关算尽。她,倾城之美,唯爱一人,无怨无悔,只为守护卑微魔子。她,不变承诺,为一人放下一切……玄世一切,时空守望,是爱的撕心裂肺,还是笑着离别不言……
  • 让梦想照亮未来

    让梦想照亮未来

    情商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以前人们认为,一个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但现在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有时其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那么,到底什么是情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