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11800000014

第14章 过,则勿惮改

原文: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孔子说:“君子如果没有外在敦重就会丧失威严,其为学也就不能坚固而达于礼。君子要亲近忠信之人,为学之道是以忠信为本的。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相交,这样才能从胜于自己的人那里获得益处。如果犯了错误,不要畏难改过,要立即改正。”

上面的引文说到了几层意思,但这一篇我们主要探讨“过,则勿惮该”这一主题。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避免不了犯错误,古训说得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其实错误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对错误的态度!儒家智慧是一种生活化的智慧,他要对生活中的各种行为和事件做自己的判断和解释。儒家对个人所犯的错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做了自己的判断和解释。

儒家认为,每个人都避免不了过错,过错是被承认的,也是可以被容忍的,这个表明儒家提倡一种宽容的精神,推己及人,自己会犯错,别人也会犯错,所以对错误本身并不蔑视,而是正视这种现象,这从态度上端正了人们对过错的认识。如果每个人都对过错都嗤之以鼻,不屑提及个人的错误,势必很难及时改正错误,避免发生更大错误,造成更大损害。后来武则天就说过“人非上智,其孰无过。过而能改,可以为明;知而能改,可以跂圣。”(唐·《内训·迁善》)人不是高明的智者,谁能没有过错。有过错就能改正,可以成为聪明人。知错能改,就离圣贤就不远了。孔子万世师表、德高望重,但他的一生其实也在不断的犯过错,他自己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说:孔子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学问。到三十岁,他可以知书识理,能够立身处世。到四十岁,他能够对自己的言行学说坚信不疑。到五十岁,懂得世事的发展和自然规律。到六十岁,已经能够理解和泰然地对待听到的一切。到七十岁,他就可以从心到身自由动作,而又不超越规矩。这句话我们可以发现,老夫子到了七十才做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那么在此以前呢,他肯定避免不了有“逾矩”之处。下面面这个例子就可说明。

这天,孔子来到学生子游管理的武城,到处听到弹琴和唱歌声,心情极是欣慰。喜不自禁的他大概有点得意忘形。他冲子游微微一乐:杀鸡何用牛刀呢?言外之意就是说,武城如此之小的地方,有必要用音乐来教化人民吗?哪知子游听了这话,正色道:弟子愚钝,老师平素不是教给我们要用礼乐来教化人民吗,您不是说,君子受到教化就会爱人,小人物受到教化就会容易相处吗?莫非我听错了,老师?老师的学生如此较真,老夫子赶紧收起笑脸:“各位,子游这话说的极是,刚才我是跟他开玩笑啊!”

儒家认为犯错误之后的行动更重要,如果做到“过而改之,是不过也。”(《韩诗外传·三》),而如果“过而不改,是谓之过矣。”(《卫灵公》)张岱《四书遇》中说:“一则成误,二则成过,过而能改,更有何过?季彭山曰:圣人汲汲教人改,过政恐其不及改也。”朱子《论语集注》中说:“过而能改,则复于无过。惟不改则其过遂成,而将不及改矣。”这就是儒家对改过自新的重要性的强调,其实上面阐述的儒家对过错本身的认识就暗含了对改过的预期!子贡说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意思是,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好比日月蚀那样。他犯过错的时候,人们都看得见;他改正过错的时候,人们都敬仰着他。”君子不怕有过错,因为世上没有完美的人。而且,君子对自己的过错要光明磊落,错了就承认,不隐瞒不掩饰,让大家都看得见。君子“过则勿惮改”,“不惮”两字很重要,是指不怕别人的议论,不怕丢面子,不怕改过的困难。知道自己的过失应当不隐讳,而改正自己的过错。应当毫不害怕,乐于接受大家的监督,公开改正错误。过而改之不为过,损害不了君子形象,仍然会得到大家的信任与尊敬。过也光明,改也光明;过也人可见,改也人可见,这就是君子对待过错的正确的态度。人之过,只要不是故意为之,有过便改,无损形象,还能得人共仰,何乐而不为呢?过而不改,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这才是真正的过错。孟子改过的故事就得到人们的称赞!

有一次,孟子进屋时,忽然看见妻子由氏挽着衣袖露出手臂,不由的心中不高兴,就停住脚步反身出屋了。由氏看到孟子没有进屋,也就明白了他的意思,就难过地到婆婆那里去辞行,说:“妇人在自己房里看见丈夫,本来是不行宾客礼节的。现在丈夫用宾客之礼对待我,说明是我做的不好,有失礼节,才使丈夫将我当宾客看了。妇人家做客时是不能够留下过夜的。所以,现在我只好向您告别,回到爹娘那里去。”孟母仉氏听完儿媳的话后,立刻召唤孟子。孟子不敢怠慢,马上快步来到母亲面前问说:“母亲,您有什么吩咐吗?”母亲对孟子说:“《礼记》里讲,如果将要走上厅堂的时候,声音一定要高一些,好让里面的人知道而有所准备。如果将要走进房间,迈过门槛的时候,眼睛一定要向下看,以避免见到人家的疏漏或过失,使人感到尴尬。现在你自己对礼还不明白,就去责备要求人家,岂不是背离了礼的精神吗?”听了母亲的话,孟子反省到自己的错误,顿然升起惭愧之心。于是他向母亲深施一礼说:“感谢母亲的教诲,及时帮助儿子指正过失,并使我对礼有了更深的认识。现在儿子知道错了,一定认真反省改过,请母亲放心。”孟子对母亲说完,当着母亲的面,转身向由氏施礼道歉说:“刚才是我的错,使你受了委屈,现在我真心地请你留下来……”由氏见孟子如此真诚,也就欣然点头。这时母亲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夫妻二人的内心也随之充满了喜悦。

儒家认为,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只要有了正确的态度,有了改过的决心,就应该马上践行,立即改错!改过一般要分为两步,先是自省,然后是行动。孔子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颜渊》)内省的关键就是要通过真诚的自省,忏悔自己的过错,总结得失,找出自己存在什么过错,然后比照贤人之道,找出自己的差距。通过这样方法来以此不断完善自己,最终达到“内省不疚”的境界。

当然,应该先防出现过错,防备的办法在于提高道德修养。道德修养的提高,使我们能够掌握大原则和大方向不会错。“闻过则喜”出自陆九渊《与傅全美》,意思是听到别人说自己有错就非常高兴。孔子的弟子子路是个谦虚的人,孟子曾夸奖他说:“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南宋的思想家陆九渊用这一典故,扩充了关于知过必改的含义,提出了三层意思。首先,不怕人指出错误;其次,知道错了不自欺欺人,自己仔细分析错误的由来,最后,坚决地改正错误。

这是孔子对于过错的看法:一个人有过错不要紧,只要能改,能改过就好了。如果有过错而不肯改,这就是大过,真正的过错了。儒家正是同这样的训练才出现了“日三省吾身”的曾子,有了“不迁怒不贰过”的颜回,和后来的“有过能改善莫大焉”的孟子。

关于对过错的探讨,后世就从没停息过,出现过不少警世之句,下面将其罗列:

“过者,圣贤所不能无也,自以为无过,而过乃大矣;自以为有过,而过自寡矣。”——《十驾斋养新录·改过》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小过不改,大恶形焉;小善能迁,大善成焉。”——唐·武则天《内训·迁善》

“改过不吝,从善如流。”——宋·苏轼《上皇帝书》

“惟以改过为能,不以无过为贵。”——《资治通鉴·唐纪》

“世人孰无过,改之为圣贤。”——清·史襄哉《中华谚海》

“知过非难,改过为难;言善非难,行善为难。”——《资治通鉴·唐纪》

“喜闻人过,不如喜闻己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清·金缨《格言联璧·接物》

沈从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他出生在湖南省凤凰县的一农户家庭。小时候,沈从文特别喜欢看木偶戏,常常因为看戏入迷而耽误了读书。有一天上午,沈从文从课堂里溜出来,一个人跑到村子里去看戏,那天木偶戏演的是“孙悟空过火焰山”。沈从文看得眉飞色舞,捧腹大笑。一直看到太阳落山,他才恋恋不舍地回到学校。这时,同学都已放学回家了。第二天,沈从文刚进校门,老师就严厉地责问他为什么旷课。他羞红着脸,支支吾吾地答不上来。老师气得罚他跪在树下,并大声训斥道:“你看,这楠木树天天往上长,而你却偏偏不思上进,甘愿做一个没出息的矮子。”第二天,老师又把他叫去,对他说:“大家都在用功读书,你却偷偷溜去看戏。昨天我虽然羞辱了你,可这也是为了你好。一个人只有尊重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老师的一番话,使沈从文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记住这次教训,做一个受人尊重的人。此后,沈从文一直严格要求自己,长大后成了著名的作家。

朱德,新中国开国元勋,为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建立了不世的功勋,但他年轻时也犯过不小的错误。朱老总戒鸦片烟就是他勇于改过的著名事例!老总在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前,在军阀队伍里出生入死,劈杀勇猛,从低层普通士卒蹿升,在军阀部队混成了模样,然而,他不愿意就这么浑浑噩噩下去,糜烂于血火之中尸骨堆之上的荣华富贵,他要寻找共产党,成为这个组织的一员,走一条振兴民族和国家的有意义的人生之路。决心已定,朱德脱掉了军装,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军阀部队,去走一条救普天下劳苦人民于水深火热的革命道路。他这次来到上海,除了寻找党,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进医院戒毒。他在军阀部队中已经深深染上了毒瘾,他清楚,浸泡在这么个毒糜生活之中,自己肯定会彻底消蚀在无望之中。

找医院戒毒几乎不用费什么大周折,朱德来到法国圣公医院戒鸦片烟。刚开始进入前期戒毒,朱德一直是靠鸦片入眠的,断了鸦片,顽强的失眠症开始发作,朱德以阅读来抵挡漫漫无眠之夜。他找来许多宣传进步思想的书刊,特别是《共产党宣言》等宣传工人运动的书刊,翻阅着,心中豁然一亮,他开始明白中国工人运动是由共产党领导的,各地的共产党小组蓬勃发展,而中国共产党一年之前已经在上海成立了中共中央局领导机构,陈独秀任中共中央局总书记。看来,列宁领导的苏俄式革命有可能在中国凶猛地卷起,朱德非常兴奋,对苏俄式的赤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现的“不劳动者不得食”的精神极为欣赏和赞同。

失眠使朱德成为读书狂。以前朱德也尝试过戒毒,但没有成功,他能迎着枪林弹雨而上,却是经不住毒瘾的袭击,军阀部队,“双枪”齐放,朱德不可能不这样,毒瘾上来之时,天昏地旋,难以抗衡。这次朱德下决心戒毒恰是与一个崇高的愿望相联系,脱胎换骨抽筋吸髓,再痛苦也要坚持挺住。进入戒毒的攻坚阶段了,朱德背水一战,经过一周天旋地转的戒毒煎熬,结果是柳暗花明,朱德昂首走出了法国圣公医院大门,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他终于成功了,也为他现身中国革命、成就千古功勋奠定基础。

现代社会对过错的纠正,一是通过法律来纠正,使用对社会危害比较严重的过错,这方面做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成功;一是通过道德和舆论来解决,但这方面做的并不是很成功!我们缺少更多的宽容精神,我们也缺少面对过错的勇气,不敢将自己过错放在阳光下烤晒,更没有自省己过,闻过则喜的想法!其实儒家的这些思想本应该融入我们血液的!

同类推荐
  • 问佛陀:《碧岩录》里明心见性大智慧

    问佛陀:《碧岩录》里明心见性大智慧

    此书著于宋徽宗政和年间,以雪窦禅师精选的一百则佛家公案作为底本,由当时的佛家名宿圆悟禅师加以点评而成。《碧岩录》运用垂示、本则、颂古、着语、评唱等形式将公案故事讲解得通俗易懂,帮助研习者荡涤心中杂念,启悟潜藏已久的智慧,对于参禅悟道与明心见性极具启发功用。因此,《碧岩录》被禅林弟子称为“雾海之南针,夜途之北斗”。
  • 正义为何如此脆弱(悠斋书评及其他)

    正义为何如此脆弱(悠斋书评及其他)

    从根本上说,正义的实质内涵体现为权利与义务的对等交换。说得再直接简明一点,所谓正义,就是相互性基础上的利益交换。社会制度和伦理规范的正义直观上表现为社会权利和义务的公平安排或分配。但社会不是抽象集合体,它是由诸多个人在一定共契上组织成为的生活共同体,其组织结构及其运作凭借或通过诸如国家政府、社团组织机构或特定的社会管理机构得以实现。
  •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内容包括史前的蒙昧时代、史前的野蛮时代、、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婚姻的三种形式。
  • 心量越大,好事越多

    心量越大,好事越多

    宽广的心量除了跟与生俱来的气质有关系外,还需要靠后天的觉悟和修行来逐步拓宽。星云大师在本书中具体而微地刻划出人间万象与众生实相,深入浅出的探讨世间的问题与人生的哲理,从生活、工作、艺术等各个层面,分享了修身养性方面的智慧。以宽己之心容人,心量越大,福报越大。我们的心量有多大,就能够完成多大的事业;如果我们能够包容一家,就能够做一家之主;能够包容一市,就可以做一市之长;能够包容一国,就可以做一国之君;能泯除一切对待,包容整个法界,就可以随缘应现,逍遥自在,成为法界之王。
  • 自主与和谐:莱布尼茨形而上学研究

    自主与和谐:莱布尼茨形而上学研究

    针对研究者对菜布尼茨形而上学体系的种种不同理解,本书试图以个体的整体关系问题为主线对它进行系统探讨。除引言和结语外,本书共分四章。第一章从广阔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的特殊经历的角度考察菜布尼茨研究形而上学问题的动机、出发点和目的,试图揭示菜布尼茨研究形而上学的思相实质和真实意图。第二章集中探讨菜而尼茨怎样使个体成为真正的实体并说明个体何以成为独立自方的实体。第三章着重阐述菜布尼茨怎样说明独立自主的个体之间的有序共存和协调变化的普遍和谐问题。第四章讨论菜布尼茨关于个人自由和社会正义的思想,第五章分析菜布尼茨的上帝论。第六章主要研究菜布尼茨的两大逻辑原则及其与他的两大形而上学原理的关系。
热门推荐
  • 剑与烟花的交响曲

    剑与烟花的交响曲

    这是剑与魔法的世界,这是波澜壮阔的时代。雪山森林之上巨龙翱翔,熔岩瘴气之中恶魔咆哮,幽暗密林内,冒险者们寻找着迎接着机遇或死亡。在喧嚣的市集,在奢华的宫殿,在危机四伏的荒野,无数或低贱或高贵的人们,正怀揣着自己或伟大或卑微的梦想,随着时间长河滚滚向前。我们的主角艾伦只是芸芸众生中毫不起眼的一员,而这个长长的故事,要从这个武技废了大半的年轻剑客,混进了学院蹭魔法课讲起。(新人新书求收藏!)
  • 随身三国名将

    随身三国名将

    融合“三国杀传奇”游戏。你跟我比武力?关羽,赵云上!你跟我比文采智力?诸葛孔明,周瑜,郭嘉你们来!还要跟我比美女?呵呵……大小乔,貂蝉,孙尚香你们随便来一个!
  • 非洲狮传奇1:生存危机

    非洲狮传奇1:生存危机

    一场大战过后,曾雄踞一方的非洲狮瑞梦家族损失惨重,两只小雌狮在战争中诞生,从小因为身体瘦弱经常被其他小伙伴欺负,直到有人告诉他们要想生存,要想得到承认,就必须变强,于是她们的生活开始由此改变......
  • 心有小狐妖之初心不负

    心有小狐妖之初心不负

    人人都说愿能初心不负,可最后终归还是向各种理由妥协。莫离,莫离,纵使他日忘却一切,我也知道心之所向。
  • 穿越大神养成

    穿越大神养成

    世界上没有什么神是多个世界不能造就的,如果有,那就多个加一。
  • 北窗下允儿

    北窗下允儿

    时间过得很快,很多人都要忘记自己以前是个怎样的人了,九零后孩童年生活,在那可以自由自在地奔跑,没有烦恼,若有,当天晚上睡觉后第二天一样可以那样到处蹦蹦跳跳。到了少年时,也有他们各自的独特的感情,没有无奈,只有害羞和不敢表达,那可处处让人回味,主人公是这个小地方的公认的小公主,但她没有小公主病,而是有一种特别的惹人爱,受人尊重仰慕的小小。若可以回到那时候我一定要多回头看看你那我总爱在脑海里回忆的样子,而不是那时那样害羞地偷偷地回头看你那迷人眼睛
  • 气御天下

    气御天下

    话说有个高中生遇见了一个胖子,得到了一部分功法,脑袋里面莫名其妙就多了一条牛,然后……然后他当然就无敌了!人生若只初见,老子一定会对你说:坑货……
  • 全能学神

    全能学神

    叶风只是在运动会上摔了一跤,然后脑内就多了一个【超级技能优化器】。从此,学渣变学霸,学霸变学神,不仅在学习上一路狂爽,就连颜值也高到没朋友。这可如何是好,我只是想安静地坐个美男子啊。
  • The Light That Failed

    The Light That Faile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死神的契约新娘

    死神的契约新娘

    云瑶觉得自己的世界从那天起就开始疯了!抢运钞车,被警察枪击,灵魂离体,遇到了搞笑自恋的接引使者月华,从而被带进了是非的漩涡里。“做我的王妃,四十九日你得自由身。”一身黑衣、血色红眸、冷酷无情的冥王,只用一句话就迫使想要重生的她签订了幽冥契约,成了死神的鬼新娘。本以为一切都可以按着契约进行,可谁知阴谋才刚刚开始……云瑶、冥王妃、赝品、凤皇……她到底是谁?一个个陷阱,步步惊心,她何时才能重生,她只想回去!情景对白:云瑶:如果你爱我,请让我有路可退。式微:在我的生命里只许拥有,不许失去!西无间:我把刺种在了你的心里,戳伤的却是我全部的灵魂。月华:只要是你想要的,我都会帮你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