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11300000008

第8章 食饮有节

164.缊袍宽称体

脱粟饱随宜

宋·司马光《乐》。选自《全宋诗》删9,页6177.此联典出《晏子春秋·杂下》:“晏子相齐,衣十升之布,脱粟之食。”意思是说,过着廉洁俭朴的生活,穿的是用乱麻旧棉作的袍子,吃的是只去皮壳不加精制的糙米。这不仅反映了晏子廉洁俭朴的生活作风,而且这种俭朴的清淡生活对于养生也是有好处的。粗茶淡饭是我国优良的饮食传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主食结构出现了由粗到精的变化,粗粮的身价似乎越来越低。但发达国家却大步走上由精变粗的复归之路。在俄罗斯、东欧,黑面包的“身价”在白面包之上;在日本,烤红薯则香飘街头,美国则把粗粮和蔬菜列为“食物指南金字塔”的塔基,世界卫生组织也提出了“注重生活质量,请吃五谷杂粮”的营养健康口号。其原因是因为粗粮保留了更多的营养素,而脱粟不仅营养丰富,且有主养肾气、去脾胃中热、益气的食疗作用。

165.三餐当适时

一觉睡到晓

选自清·石成金《传家宝·联瑾》。全联为:

三餐适当其时不必服药;

一觉直睡到晓何须坐功。

上联讲,“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吕氏春秋》)。一日“三餐适当其时”,“不可待极饥而方食,候极饱而撤馔”(宋·蒲虔贯《保生要录》)。进食应遵循“朝不可虚,暮不可实”的原则(宋·温革《琐碎录》)。至于一日三餐的时间,一般是早餐宜在日出后,午饭宜在午前,而晚饭宜在日落之前(清·石成金《长生秘诀》)。就饮食的质量而言,应是:“早饭淡而早,午饭厚而饱,晚饭须要少,若能常如此,无病直到老。”(清·马齐《陆地仙经》)

下联则讲“一觉直睡到晓”的睡眠质量问题。睡得香,寿而康。睡眠,古人称为“眠食”。质量好的睡眠确实是一味有益身心健康的滋补品,是抵御疾病的第一道防线。因为决定人生长发育的荷尔蒙是在睡眠时释放出来的,这对一个人在生长期的身体发育极为重要,而对成人又有一种特殊的维持功能。清戏曲理论家、养生家李渔说:“养生之诀,当以善睡居先。睡能还精,睡能养气,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坚骨壮筋。”(《闲情偶寄》)人的一生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所以睡眠的好坏直接影响身心健康。只要睡眠好,连坐功也可不要。人们提到生活质量爱用“衣食住行”四个字来概括,其实还应加上一个“睡”字。石成金在批阅此联时说:“时体此联,即可却病延年。彼饱伤思扰者,虽服药坐功毫无益也。”

166.美食多伤胃

名利更损人

此联是上海市文史馆馆员汤静逸生活经验的总结。韩非指出:“香美脆味,厚酒肥肉,甘口而疾形。”(《韩非子·扬权》)桓宽则指出:“美味腐腹”(《盐铁论》)。精美可口的饮食往往容易使人摄入过多,损伤脾胃,或导致肥胖现象,诱发高血脂、脂肪肝和心脑血管病等。现代医学调查发现,食入越鲜香美味的菜肴(如鸡鸭鱼肉、山珍海味等),其患者的症状越严重。麸酸钠摄入量超过5克时即可出现头晕乏力,四肢酸胀等症状;超过30克时,可引起肢体麻木,心动过速等神经中毒症状,严重者可诱发冠心病、脑中风等。所以,意大利的百岁老人吕居·柯那罗曾说:“不幸的意大利,你不知道美食和放荡给你的居民带来的损害,比瘟疫、战争和灾荒还大。真正的灾难是宴席不断,挥霍无度,餐桌上美味佳肴堆积如山。”中老年人的饮食应清淡、平衡、限量,才有利于强身健体。

至于名利损人的事,历史上更是屡见不鲜。正如明人吴麟征所言:“‘身贵于物’。汲汲为利,汲汲为名,俱非尊生之术。”(《家诫要言》)一个人为了金钱和功名利禄而整天患得患失,贪求无度,没有不损害健康的。有道是:寡欲能高寿,无私心自闲。

167.夏来菰米饭

秋至菊花酒

选自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储光羲的《田园杂兴八首》之八。这副联语具有食养意义。

上句的“菰米”,一名茭米,系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生浅水中,长江以南低洼地区生长最多。春天之嫩茎为茭白,又名菰笋、茭笋,可作蔬菜食用,谓之苽。菰有夏秋双季和秋产单季茭两种。其籽可煮饭食用,称菰米,系古六谷之一。因其米大多霜凋时采之,故谓之凋苽,亦称雕胡米。据明·姚可成编《食物本草》卷五介绍:“菰生水中,叶如蒲苇。其苗有茎梗者,谓之菰蒋草。至秋结实,乃凋菰米也,古人以为美馔。今饥岁,人犹采以当粮。”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谷部之二云:“彫胡九月抽茎,开花如苇芀,结实长寸许,霜后采之,大如茅针,皮黑褐色。其米甚白而滑腻,作饭香脆。”所以,南宋诗人陆游的《薏苡》诗云:“初游唐安饭薏米,炊成不减雕胡美。”清人陆以湉的《冷庐杂识》卷五收录的玄真子祠联也有:

泛镜水千塍,归来餐菰饭莼羹,地真仙境;

听棹歌一曲,随处有荻花枫叶,我亦渔人。

菰米不仅具有食用价值,且有药用价值。《本草纲目》卷五云:菰米的气味:甘、寒、无毒。主治:止渴。解烦热,调肠胃。

下句的菊花酒,是一种用菊花杂黍米酿制的酒。菊花古时雅称“延寿客”,民间还呼之为“药中圣贤”,《神农本草经》早已将它列为“上品”,称菊花“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据文献记载,早在西汉初的汉宫中就有“饮菊花酒,令人长寿”的记载。晋·葛洪的《西京杂记》卷三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菊华(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华(花)酒。”到元明时,白菊花酒中已加进了多种中草药,其制法是取菊花煎汁,同曲、米酿酒,或加地黄、当归、枸杞诸药亦佳。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第十五卷则称菊花酒有“治头风,明耳目,去痿痹,消百病”的功效。

168.啖淡饭,著粗衣,眷属团圆终岁乐

伴幽兰,对佳菊,花枝烂漫满庭芳

清·陆子恒赠。选自清·梁恭辰《楹联四话·卷一·酬赠》。清·陆以湉《冷庐杂识》言:临海布衣许秀山,喜种花,尤爱兰、菊。每至花时,五彩缤纷中蔚然成趣,先君子恒从乞种,因书联以赠。

上联写浙江临海(今临海市)许秀山的俭朴生活,吃清淡的饮食,着粗布衣裳,但一家老少团圆,终年和气欢乐。

下联写许秀山的情趣爱好,他喜欢种花,尤爱兰、菊。菊种多至百余。每至花季,五色缤纷。许秀山终日伴幽兰,对菊花,花枝烂漫时满屋溢香。联中的“满庭芳”不是指文学上的词牌名或曲牌名,而是指满屋的花香。

啖淡饭著粗衣的淡泊生活,伴幽兰、对菊花的情趣爱好,又有终岁乐、满庭芳的家境氛围,这对养生延年是十分有益的。兰花是花中君子。古往今来,人们爱兰,是因为兰有四清:“气清,色清,神清,韵清”(董必武赞兰语)。所谓气清,是指兰的香气,清而不浊,纯真质朴;色清是兰的颜色淡雅圣洁,“虽无艳色如娇女,自有幽香似德人。”(明余同麓《咏兰》)以嫩绿、黄绿居多,以素心者为贵。神清指花与叶的姿态,端庄清秀,雍容华贵,兰叶刚柔兼备,姿态优美,故有“看叶胜看花”的诗句。韵清是指神韵,是一种艺术魅力,给人无限联想,成为民族气节的标志。特别是被誉为“国香”的兰花的香气,可以缓解肺热、痰咳、神经衰弱,对产妇有催生作用。兰花全株可入中药,有养阴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具有直接的养生保健价值。正所谓“世间清品至兰极,贤者虚怀与竹同”。菊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有近3000个品种,色、香、姿、韵俱全,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较多的实用价值,菊花中含有菊油环酮、龙脑等挥发性芳香物,有清热疏风、平肝明目解毒之功,具有多种治病健身作用。菊花象征纯洁、清雅、高节、长寿,与梅、兰、竹并称花中四君子。兰、菊等花木,不仅具有造氧与净化空气的作用,而且观赏花卉,还具有净化心灵,调节情绪的作用。美国医生斯登福特和心理学家雷诺尔茨对5000人测试,证明常闻花香,对情绪和健康都能产生很好的影响。“兰为幽客”,“菊为寿客”。(宋·龚明之《中吴纪闻》卷四)可见伴幽兰、对佳菊的养生意义。

与此联内容相似的对联还有:

观幽兰佳菊,常守节,目光清净;

喜淡饭布衣,不欺天,心地泰然。

(山西灵石绿门院存厚堂联)

169.万般补养皆为伪

只有操心是要规

元代诗文家许衡(1209—1281)撰,转引自明·龙遵叙《食色绅言》。

上联的“补养”,是指用饮食或药物来滋养身体。“伪”者“为也”,不是虚假、欺诈的意思。唐·白居易曾说:“补养在积功,为裘集众毛。”《寄卢少尹》)意思是说,补养身体在于长期积累的功夫,如同裘集众腋毛。

下联的“操心”,意为费心调理和考虑。“规”则是规则、告诫的意思。唐·杜牧《自遣》诗:“遇事知裁剪,操心识卷舒。”上下联的意思是说,养生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多方面调摄。有针对性的符合科学的补养当然是必要的,但如果人为的只片面注重饮食特别是药物补养那是不够的,靠不住的,中国历史上就有14位皇帝是因吃丹药补养而亡命的。只有注重心理调摄,并顺应自然、起居有常,动静适度、形神共养,饮食有节、情志和畅,节欲葆精、综合调养。一句话,养生重在生活化,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使自己的神志、情志和作、息、坐、卧、衣、食、住、行等,都符合养生之道才是最重要的规则。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建立有效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使高血压患病率减少55%,脑卒中减少75%,糖尿病减少50%,肿瘤减少1/3.(《健康指南》(中老年)2004年11期)

170.食唯半饱无兼味

酒止三分莫过频

这是明代御医龚廷贤在所著《寿世保元》中所载一首七律中的颔联。上联是讲节食,下联是讲限酒。对于节制饮食,应因人因年龄而宜。对于一般青壮年,“食宜八九分,不可过饱”(石成金《长生秘诀》);对于一般健康的中老年,七八分饱即可;对于高龄老人和病人,则应“食唯半饱”且应少吃多餐,“每食必忌于杂”,以免“五味相挠”(唐·孙思邈《千金翼方·卷十二》)。龚廷贤就是在谈论老人养生时写这篇《摄养》诗的。这与元代邹铉《寿亲养老新书》的要求是一致的。该书说:“尊年之人,不可顿饱,但频频与食,使脾胃易化,谷气长存。若顿令饱食,则多伤满。缘衰老人肠胃虚薄,不能消纳,故成疾患。为人子者,深宜体悉,此养老人之大要也。”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谈及老人饮食时,又重申了“频频慢食,不可贪多”的观点。美国国立老年研究所的查理·巴劳斯博士用大白鼠实验证明,从16月龄(相当于人类45岁)开始,将食物的摄入量减少一半,结果仍可使大白鼠延长寿命三分之一。人类如果从中年时期开始限食,也可以延长生命。

同样,酒以成礼,过则败德。“若沉缅无度,醉以为常者,轻者致病败行,重则伤躯损命,其害堪言哉。”(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所以在宴宾酬客中应注意“酒止三分莫过频”,老年人更应如此。

联中阐明的食养之道是符合现代医学研究的结论的。科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大量实验中取得论据论证了限制饮食可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限制饮食的内容包括每日食盐不超过6克;食用油以植物油为主,并以每天25至30克为宜;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每天至少在400克以上;增加摄食含脂肪较少而含蛋白质较多的禽类、鱼、瘦肉等,少吃含胆固醇较高的动物内脏;以谷类为主食,做到粗细搭配,增加豆制品食物;少吃糖果、糕点。而少量饮酒则可刺激胃肠蠕动,有助消化;还可疏通血脉,驱风消寒,有助于活跃神经,消除疲劳。但如过量饮酒,则会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动火。酗酒者还会产生对酒精的依赖性,诱发多种严重疾病。

171.白菜青盐子饭

瓦壶天水菊花茶

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赠友联,选自《郑板桥诗词文选》。

,指米屑,这里说的子饭,是指麦粉做的饭或馒头。上联有的联书亦作“青菜萝卜糙米饭。”据传,一次郑板桥到东台白驹去探望多年未见的老友,此人精通诗文,但无意功名,过着清贫生活,家中挂有一副堂联:“粗茶淡饭布衣裳,这点福让老夫享受;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些事有儿辈担当。”郑很钦佩,两人品茗叙旧,十分投机,主人招待的也是粗茶淡饭。郑感其谊,临别以该联相赠。联语不但反映了两人的深厚情谊和清贫自乐的生活态度;也反映作者深谙养生之道。饮食清淡,取其自然,取天然水烧菊花茶,不多食脂肪高的食物和远离污染与人工合成的饮料。这样,才能有利于延年益寿。且黄菊和白菊还可入药,其性微寒,味甘苦,疏风清热,平肝明目,主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等症。

郑板桥曾自我表白说:“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所以他的联语常爱用方言俚语,使“小儿顺口好读”。他在家乡写过不少这样的对联,其中一副是:“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这种粗茶、菜根的生活,反映的是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使人看来既感到贴切,又富含情趣,且能收到养生之效。

如下五联,也反映了同样的内容:

菜根多异味;蔬食乐清贫。

常闻泥土气;更觉菜蔬香。(胡寅)

清淡羹汤能健胃;新鲜素菜可延年。(周劲晖)

五谷杂粮壮身体;青菜萝卜保平安。(谚联)

上市鲜瓜,红黄白绿般般好;生津嫩菜,春夏秋冬季季鲜。

172.老似婴儿防饮食

贫如禁体作文章

清文学家袁枚《随园诗话》卷十四载:“余七十以后,遇宴饮太饱,夜辄不适。读黄莘田诗曰:‘老似婴儿防饮食,贫如禁体作文章。’叹其立言之妙。然不老亦不能知。”吃饭虽然人人都会,但是吃什么,怎样吃,怎样注意合理膳食?却不是人人都懂得的。有古代神医之称的扁鹊曰:“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身。”美国著名的抗衰老专家霍华德·希尔也指出:只有懂得怎样吃对身体有利,才能找到长寿之路的入口。因为人吃的食物有寒、热、温、凉“四性”之别,有辛、甘、酸、苦、咸“五味”之分,有升降补泻的不同功用,人的体质又各有差别,自然食有所宜,亦有所忌,包括日常食物配伍、节令宜忌和疾病宜忌等。“饮食得宜,是为药饵之助,失宜则反与药饵为仇”(清·章穆《饮食辨录》)。特别是“高年之人,真气耗竭,五脏衰弱,全在饮食以资气血。若生冷无节,饥饱失宜,调停无度,动成疾患。”(宋·陈直《养老奉亲书》)“饮食所以养生,而贪嚼无忌,则生我亦能害我。”(高濂《饮食当知所损论》)。)养生如养儿。这副对联的上联是说对老年人的饮食如像对婴儿的饮食一样,丝毫大意不得,弄不好就会伤肠胃,致生疾患。下联是进一步强调老年饮食养生之难,难如要知识贫乏的人作禁体诗文。这里所谓“禁体”是指一种要遵守特定禁例写作的诗,即禁体诗。宋·陈傅良《和张孟阜寻梅韵》:“我尝欲禁字体,不道雪月冰琼瑰。”又如咏雪不用玉、月、梨、梅、练、絮、白、舞等,意在难中出奇。

173.爽口食多偏作疾

快心事过必生殃

选自民国·胡瑞芝《养正录》。此联语本北宋哲学家、文学家邵雍的《仁者吟》的颈联。全诗为:

仁者难逢思有常,平居慎勿恃无伤。

争先径路机关恶,近后语言滋味长。

爽口物多须作疾,快心事过必为殃。

与其病后能求药,不若病前能自防。

(《全宋诗》册7,页4505)

《圣济总录》有言:“饮食饱则肠胃伤,情欲过则气血耗。”上联所谓“爽口物”,即指利口美食及个人喜食的食物,大多是膏粱厚味之物,这种爽口之物往往容易进食过多,损伤脾胃,诱发众疾。所以明代医学家万全劝诫人们“凡有喜食之物,不可纵口。常言病从口入,惕然自省”(《养生四要·寡欲第一》)。

下联所谓“快心事”,是指自以为乐的事情,或过度兴奋,喜乐无度,则心神散荡不藏;或房事太过,伤人肾气;或意气用事,求一时痛快,则事过为殃(祸患或灾难)。所以清代养生家曹庭栋说:“大凡快意处,即是受病处。老年人随时预防,当于快意处发猛省。”(《老老恒言·夜坐》)总之,贪满意之食、爽口之味和快心事、自以为乐的事,都要注意限度,适可而止。否则嗜欲或情欲太过,都对身心不利,不但致疾,而且损寿。如何掌握这个度呢?清·蒲松龄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限度:“爽口之味,皆腐胃烂肠之药,五分便无殃;快心之事,悉败身丧德之媒,半点即当悔。”(《省身语录》)

174.自供清淡精神爽

处事从容日月长

这是越南劳动党创始人、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1890—1969)的养生经验。

这副对联提出了饮食清淡和从容豁达的养生原则,与中国的传统养生文化相吻合。饮食清淡是与甘脆肥厚相对而言的。两千二百多年前,《韩非子》就指出:“香美脆味,厚酒肥肉,甘口而病形;曼理皓齿,说(悦)情而损精。故去甚去泰,身乃无害。”(《韩非子·扬权》)而“味薄神魂自安”(宋·温革《琐碎录》。所谓饮食清淡,就是以素食为主,少食动物蛋白和脂肪,多食粗粮、豆类、豆制品和蔬菜、水果等。

从容,即舒缓安闲,不慌不忙。《书·君陈》:“宽而有制,从容以和。”从容,乃和缓之貌。明代学者吕坤有言:“天下之事,每得于从容,而失之急遽。”(《呻吟语·卷一·谈道》)从容是为人处事的一种态度,从容之人做事不慌不忙,面对突然的变故不惊不惧,面对生活的打击不暴不弃,成功不得意忘形,失败不灰心丧气,一切顺其自然,“从容而不后事,急遽而不失容。”(《呻吟语·卷四·品藻》)从容也是人生的一种修养,是生命的一种境界。从容之人为人沉着镇静,心神安静,睿智明达,举止从容。而要做到处事从容,关键在“养和平之心”。如吕坤所云:“和气平心,发出来如春风拂弱柳,细雨润新苗,何等舒泰!何等感通!疾风迅雷、暴雨酷霜,伤损必多。”(《呻吟语·卷一·存心》)故“与其抑暴戾之气,不若养和平之心。”(《呻吟语·卷二·修身》)“心平气和而有坚毅不可夺之力,秉公持正而有圆通不可拘之权,可以语人品矣。”(《呻吟语·卷四·品藻》)

从容对于老年人尤为重要。明·吕坤曾言:“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从容则有余年”(《吕坤全集·呻吟语卷三·应物》)。清代医家李宗源在《医纲提要》中又重申了从容养生的理念。人到老年,气衰体弱,对于突兀而来的事件,不仅肢体上反应迟钝,中枢神经的应激反映也失去敏锐性。心理学家也认为,老年人过度地启动应激反映思维,会导致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危及大脑中枢神经的正常支配阈值,甚至会发生猝死。所以保持平和的心态、豁达的胸怀和从容处事的雅量,自然心安气顺,益寿延年。老年万事等闲看,阴晴圆缺顺自然。从容、淡泊、宁静、安详,也是老年人应有的精神境界。

与此联内容近似的还有三联:

劳动能益寿;淡食可延年。(刘照运)

炊薪安淡泊;尝味忌贪饕。

饮食清淡读书乐;襟怀豁达度晚年。

175.仕宦芳规清慎勤

饮食要诀缓暖软

选自清代周希陶编《重订增广》。

上联是讲做官的芳规(法则)是清、慎、勤。语出陈寿《三国志·魏书·李通传》注。“清慎勤”在宋代已成为普遍行之于官场的官箴。宋人吕本中在《官箴》中说:“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禄位,可以远耻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到清代更成为极为重要的官箴。清康熙帝曾御书“清慎勤”三字,遍赐京师与各地衙门。《牧令须知》开篇第一句话就是:“当官之法,惟清慎勤三字。”清则清白廉洁名利两淡,不敢自私自利;慎则战战兢兢事事敬谨,不敢毫有贻误;勤则夙夜匪懈,勤理公务,不敢苟且晏安。历代正直的官员或被老百姓称为“清官”的人们,无不秉承清、慎、勤三字。安徽黄山市黟县古联则有:

“有猷有为有守,曰清曰慎曰勤。”

意为官员应有谋划、有作为、有操守,而又坚持清廉、谨慎、勤恳的作风,这些对于当今的官场仍有借鉴意义。

下联讲饮食的要诀为缓、暖、软。这是对前人积累的进食经验的科学总结。清代名医家王士雄指出:“凡人饮食,盖有三化:一曰火化,烹煮熟烂;二曰口化,细嚼慢咽;三曰胃化,蒸变传运。二化得力,不劳胃力。”(《随息居饮食谱·水饮类》)细嚼缓咽,重在发挥唾液的作用,人的唾液中含有抗菌的溶菌酶和乳过氧化物酶,是人体内的“自助药房”和“健康巡逻队”。细嚼缓咽则能产生大量的唾液。所以民谚说:若要身健康,饭菜嚼成浆。日本学者大岛清还列举了唾液的17种功效:如预防癌症,预防糖尿病,预防肥胖症和高血脂,预防龋齿和牙周病,预防腭关节病,预防头痛和腰痛,防止痴呆,防止骨盆发育不良,激活脑功能,保持脊柱正常,提高消化功能,帮助营养吸收,安定情绪,提高视力,丰富脸部表情,抑制爱滋病毒等(《饮食益智新说》)。在快餐风靡全球的情况下,意大利人干洛·佩特里尼及其支持者成立了一个“国际慢餐协会”,提倡人们坚持用蜗牛的速度去享受美食。这是很有道理的。至于饮食要暖、软,宋人陈直的《养老奉亲书》写得很清楚:“老人之食,大抵宜其温热熟软,忌其粘硬生冷。”石成金的《长生秘诀》则进一步指出:“食宜温暖,不可寒凉,食宜软烂,不可坚硬。”因为“脾胃喜暖而恶寒。”食宜温热熟软,有利于保护脾胃和肺气。当然热食也要适度,温度不宜过高。“热无灼唇,冷无冰齿。”(晋·葛洪《抱朴子》)

176.唐安薏米白如玉

汉嘉栮脯美胜肉

选自宋·陆游《冬夜与溥庵主说川食戏作》《全宋诗》册39,页24623.

上句的“唐安”,古称蜀州,唐天宝元年(742)改州为郡,蜀州改称唐安郡,唐至德二年(757),又复称蜀州,今属四川省崇州市境。陆游曾贬为蜀州通判,故对唐安薏米深有研究。“薏米”,薏苡的子实,又叫苡仁,俗称“药玉米”、“珍珠米”、“薏珠子”,色白如玉。薏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油、维生素B1及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等,不仅可供食用和酿酒,而且可入药。中医认为,薏米甘、淡、凉,入脾、肺、肾经,具有健脾、利湿、清热、排脓的功效。《食物本草》记载,薏米“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久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除筋骨中邪气不仁,利肠胃,消水肿,令人能食。”还能“治肺痿肺气,积脓血,咳嗽涕唾”等。对于久病体虚和病后恢复期的患者,以及老人、产妇、儿童,用薏米煮粥服食,颇有裨益。薏米炒用,还能补益肺脾。所以,陆游总是对薏米赞不绝口。他的《薏苡》诗云:“初游唐安饭薏米,炊成不减雕胡美。大如芡实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满屋。”而且说“唐安所出尤奇”。

下句的“汉嘉”,指东汉顺帝阳嘉二年(133)在四川西部设置的汉嘉郡。治所在今四川省芦山县境。“栮脯”,即干木耳。干木耳在古代被视为珍贵蔬菜,因其味道鲜美与鸡肉相近,故被称为“木鸡”。盛产四川、福建等地。所以陆游盛赞“汉嘉栮脯美胜肉。”他在《食野菜》诗中还回味:“可怜龙鹤山中菜,不伴峨嵋栮脯来。”其实,木耳不仅是美食佳品,而且具有药用价值。中医认为,木耳甘、平,入胃、大肠经。益气,凉血、止血,可治咯血、吐血、衄血、血痢、肠风、崩漏、痔血和高血压病,还有补脾益胃、润燥利肠、和血养荣的功效。

177.蔬食七十年,未尝不饱

曲巷半世纪,足以忘忧

这是中国著名佛教学家、社会活动家、爱国宗教界领袖、诗人赵朴初的养生联。选自《答客问》,载《赵朴初韵文集》。

上联讲饮食。1999年,赵朴初曾在致养生学专家姚品荣的信中谈到自己的养生之道:弟今年九十有二,在同辈人中,堪称健者。蔬食已七十年,每日两菜一汤、饭二两左右;每晨起床前摩腹二百次左右,消化系统良好,所谓养生之道惟此而已。近有诗云:“不知肉味七十年,虚度自惭已九十;客来问我养生方,无他奉告惟蔬食。”(余开亮、李满意《国学大师的养生智慧》)这里所谓的蔬食,是与甘脆肥厚相对应的粗食,素食,主要是指新鲜蔬菜水果和五谷杂粮。《后汉书·窦章传》:“(章)居贫,蓬户蔬食,躬勤孝养,然讲读不辍。”元代著名医学家朱震亨在谈到蔬食时说:“天之所赋者,若谷、菽、菜、果。自然冲和之味,有食入补阴之功。”(《格致余论·茹淡论》)即是说,谷类、豆类、蔬菜类、水果类的食物,所含营养素全面,能满足人的各种生理功能的基本需求,兼而取之,能收补精益气之效。赵朴初从二十多岁起就坚持蔬食(不忌牛奶、鸡蛋),不但符合佛家众生平等尊重生命的教义要求,且对身体健康极为有益,是他享寿93岁高龄的一大缘由。故上联云,蔬食七十年,从未曾感到营养不足。他曾为十方斋题词:“素食养生,延年益寿”。正是他养生经验的高度概括。

下联讲居处。“曲巷”,指偏僻的小巷。南朝·梁·萧统《相逢狭路间》诗:“京华有曲巷,曲巷不通舆。”唐·李白《宴陶家亭子》诗:“曲巷幽人宅,高门大士家。”比喻赵朴初清贫而闲适的清静生活。他虔心向佛,慈悲为怀。自己甘于清贫,而把金钱无私地奉献给了他热爱的宗教和慈善事业。有人统计,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他为社会捐助人民币达240万元。长期以来,他身居要职,住的房子却普通而陈旧。组织上曾多次分给他好宅,都被他谢绝了。故下联云:曲巷半世纪,却完全忘掉忧愁而乐在其中。

正是:

欲寡清心能益寿;

素餐淡食可延年。

178.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

羹藜含糗,难语太牢之滋

选自清·邹圣脉《幼学琼林·饮食》。

上联出自汉·枚乘《七发》:“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意为美酒佳肴,犹如烂肠子的毒药。因为贪食过甜和厚味油腻的食品,会使糖和脂肪的摄入过量,造成身体发胖;同时厚味油腻的食物,不易消化,造成肠胃负担,增加血液黏稠度,使血流不畅。特别是高血脂、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患者,更不能过食甘脆肥脓食品。有一则谚语说得好:要长寿,四份蔬菜,一份肉。

下联出自《汉书·王褒传》:“羹藜含糗者”,即是说用野菜与炒熟的米麦或大豆熬成的含汁的食物,泛指清淡饮食,虽然不如牛、羊、猪肉的滋味,但营养丰富。这里的太牢,是指古代诸侯用于祭祀的牛、羊、豕三牲。清代医学家程国彭说:“莫嗜膏粱,淡食为最。”(《医学心悟·保生四要》)因为淡食为主的饮食能清理肠胃。正如谚语所说:“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萝卜保平安。”特别是山蔬野菜比人工栽培的蔬菜营养更好。以下四联正是说的这个意思:

山肴田菜存真味;

五谷杂粮养太和。(王维成)

休说飱蔬无兼味;

须知菽粟有真香。

野蔬粗杂养生三味;

勤恭俭让怡寿百年。(韩亦农)

菜鲜滋味长,去杂存精珍绿色;

羹美养生好,忌多宜少重清香。(周劲晖)

179.保健食疗要知体虚体实

处方投药谨守病因病机

相传一位老中医,年高九旬,耳聪目明。他德高望重,济世救人,誉满四方,被誉为活神仙。弟子问:“服什么药可以延年?”他答:“对症之药可祛病延年!”又问:“吃什么东西能够益寿?”又答:“多吃五谷杂粮是矣。”因此,他的弟子们写了这副对联。上联的意思是说,人们要进行食疗保健,首先要知道自己的体质及其阴阳偏颇的差异,然后结合食物的四性、五味、升降沉浮及归经等特性有针对性地选择食疗。因为人的体质有强弱之分,有偏阳偏阴之别,在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风互相斗争中,随着邪正的消长,疾病会反映出两种不同的体质,即虚与实的变化。一般体质偏阳者即具有偏于亢奋、偏热、多动等特性的体质,如热病初愈,慎食狗肉、羊肉、桂圆、荔枝等辛温食物或辛辣之味;体质偏阴者即具有偏于抑制、偏寒、多静等特性的体质,宜温补益火;大病初愈,慎食龟鳖等滋腻之物及五味子、乌梅等酸涩收敛之品。素体气虚者宜补气培元,忌耗散克伐等。

下联的“病因”,即指导致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包括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和疠气,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失宜、劳逸失度及痰饮、瘀血、结石、外伤、寄生虫等。“病机”则是指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原理。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变化,与患病机体的正气强弱和邪气性质、轻重、所中部位等密切相关。因此,了解病机就成为分析疾病证候的临床表现、诊断辨证、预防治疗的内在根据和理论基础。作为医生,为人治病疗疾,必须谨慎地依据病因病机,对症处方投药。

下面是讲饮食保健的另一联:

治国重小康,要让世人奔富裕;

养生讲科学,宜将饮食助安康。(罗征全)

180.身健在,且加餐,把酒再三嘱

人已老,欢犹昨,为寿百千春

这是中国画家张大千(1899—1983)题画室的集句联。

上联的一、二句集自宋·黄庭坚《鹧鸪天》:“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情欢。”上联的末句,乃化用“祝哽祝噎”的典故而来。古代帝王为表示敬老,设三老五更之位,天子以父兄之礼养之,以示天下之孝悌。所谓三老五更“皆年老更事致仕者也”(郑玄注)。在他们进餐时,使人在其前后祝祷不要哽噎。《后汉书·明帝纪》“尊事三老,兄事五更,安车软轮,供绥执授,侯王设酱,公卿馔珍,朕亲袒割,执爵而酳。(颜师古注:‘酳者,少少饮酒,或食已而荡口也。’)祝哽在前,祝噎在后。”唐·孟郊《赠崔纯亮》也有“一饮九祝噎,一嗟十断肠”的诗句。“把酒”即端起酒杯。上联是说,老年人为了健康地活着,在吃饭饮酒时要防哽噎防过量,以免食物或鱼骨等堵住食管和卡住喉咙。

下联的一二句集自宋·辛弃疾《满江红·和范先之雪》:“人已老,欢犹昨。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下联是说,人年纪大了,心理上仍要保持以往的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才有利于健康长寿。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就明确提出了心理养生要“以恬愉为务”(《上古天真论》)的思想。因为只有“以恬愉为务”,才能“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为什么乐观能使人长寿呢?因为“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黄帝内经·举痛论》)。清初名医刘默则进一步指出:“人之性情最喜畅快,形神最宜焕发,如此刻刻有长春之性,时时有长生之情,不惟却病,可以永年。”(《证治百问》)其实,快乐就是人的心灵维生素。人越老,越是需要快乐来调节身心,支持意念,适应变化,焕发精神。否则越老就越觉得活得没劲头,思想一懈怠,百病也就找上门。行文至此,联想到清人石成金的《却病歌》:“人或生来气血弱,不会快活疾病作。病一作,心要乐。心一乐,病都却。心病还将心药医,心不快活空服药。与其病重无奈何,孰若时时自斟酌。且来唱我快活歌,便是长生不老药”。(《传家宝》第一集)

同类推荐
  • 幸福女人能量养生书:女人健康的革命

    幸福女人能量养生书:女人健康的革命

    每个女人都要掌握身体能量盛衰的规律、每个女人都要学会驱逐恶能量,让健康能量充盈体内、每个女人都要学会唤醒沉睡的心灵能量、叁涵养健康能量的女人,身心健康,青春不老,如花盛放。
  • 家庭生活医学小常识(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家庭生活医学小常识(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人一生总会有生病的时候,家庭常备药物是很多人都需要的。但在备药时,要明确自己得的是什么病症,应该选用哪种药,明确后再去药店购买。《家庭生活医学小常识》告诉你用药上的注意事项,更有食物中毒、急救、伤风感冒、呼吸类疾病等日常处理的小常识。
  • 生活方式与身心健康

    生活方式与身心健康

    本书融会了大量生活事例、从医经历、实用口诀、调查数据、经济核算及人生体验,把健康生活、延年益寿的道理说得生动名了、简便易行。
  • 女性私密保健指导

    女性私密保健指导

    本书针对女性的生理、心理特点,从皮肤的疑问、毛发的困惑、外阴的隐私、月经的烦恼、乳房的疑虑、性爱的疑问、更年期的苦恼等女性保健方面存在的问题给予相应的解答和指导。
  • 治病小秘方

    治病小秘方

    养肾、补脾、美颜……怎么吃?咳嗽、便秘、失眠……怎么治?《治病小秘方》遵循“撷取精华,重在实效,操作简单”的原则,共收集古今名家和民间秘方约200首,以科为纲,以病统方,以方为主。全书包含“发热”、“咳嗽”、“咯血”、“呕吐”、“呃逆”、“胃痛”、“腹胀”、“腹痛”、“腹泻”、“便秘”、“便血”、“头痛”、“眩晕”等部分,介绍了相应的治病小秘方,熟知这些秘方,可保身体健康。
热门推荐
  • 帝阴阳:神凰涅槃

    帝阴阳:神凰涅槃

    神界一代女战神,被一盆古老预言的超级狗血命中,从头到脚,淋了个狗血淋头…苍天?大地?我到底做错了什么?竟要这样对待我?被贬下界也就算了,你还给我身边安插一个监视我的臭男人是什么鬼!天:“姑娘,这是你的命,逃不脱,避不掉的。"白灼:“…有病,得治。"赤桀:“我呸!老子从不信命!"冥鸢:“啧,真是碍耳,给我死…"天:汗?????在一旁满头黑线的某夙,抓起变着人格与天撕逼的某只的后领,大手一挥,将某只扔进了凡界镜元。某夙:“还要玩儿到什么时候,时间就是金钱,赶紧下去做任务!"被扔下去的某只:“啊!死妖孽!本神要与你同归于尽!啊!"某夙无奈地笑了笑,眼中满是宠溺,丫头,若是一直都能这样,该多好啊…
  • 秀逗娘娘痴情皇

    秀逗娘娘痴情皇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希望读者们能够收藏+订阅+投票,一气呵成......虾米?这清灵雅致的落尘仙子,爬墙爬树,烤鱼,钻狗洞?还想穿男装去嫖妓,只为瞧瞧男人可以颃脏恶心到什么地步?遇到她故作端庄,摇身一变为大家闺秀,恍若刚刚搞笑戏码,主角不是她,真是令人啼笑皆非!好!既然她想借选秀女之名,入宫挨三年,以求自由之身,她这英明能干的皇上,就加等封她为一品妃,让她就当他的专属开心果,可她却直呼倒霉,一心想进冷宫去快活……
  • 图腾兽神

    图腾兽神

    在图腾兽为主宰的世界,一个被亲人背叛而遭受万年沉沦的少年,一朝觉醒,天地颤抖!成为最古老的图腾师,驯化最为恐怖的图腾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在他手中成长,进化,不朽!而曾经背叛他的人,将会在万兽的怒火中燃烧!域外邪魔,犯我家园者,虽远必诛!当一切都灰飞烟灭,众人方才醒悟,或许万兽拱卫中的他,才是最恐怖的图腾兽!他即是兽群!他即是图腾兽神!
  • 一个衰男的奇葩人生

    一个衰男的奇葩人生

    人活一世,不能白活。要活就活的明白,豁达,不为俗事所困扰
  • 最佳妻选:冷少的霸爱盛宠

    最佳妻选:冷少的霸爱盛宠

    她终于知道,比起分别一周撞见男友出轨更让人愤怒的事情是——分别一周她撞见了男友结婚。唐晓婉一脸愤怒地指着新郎怒骂:“萧雨辰,你这个臭不要脸的混蛋。你说你会等我回来,你是等了,还找了一个人一起等。"唐晓婉愤怒至极,直接就朝新郎的亲爹扑过去。做不成你老婆,我就做你老妈,被气疯了的唐晓婉只有这一个念头。只是,当她瞅准了扑过去后,却硬生生地扑错了人。“求你娶了我吧!”唐晓婉抱着男人的大腿哀嚎,顺手抓住了男人。“小姐,请自重。”头顶上响起男人沉稳而富有磁性的声音。唐晓婉昏昏沉沉地抬起头,就看到男人一张英俊到人神共愤的脸。不过,当她弄清楚男人的身份后竟然发现……
  • 冰河问剑记

    冰河问剑记

    两万年前,出云大陆莫知其故,脱离原来世界,放逐于无尽虚空之中。为寻找归途,历代风家修士从未放弃心中执念与责任。风轻夜因助蓝瞳雪狐族元婴真人,与令狐轻寒结同心之契,获破损小剑,最终得实,正是此剑劈开云梦大世界,致使天道残缺。道、魔、佛、妖之争,暗流汹涌。执剑天下,在于守护;问道天地,而前路何在?苍茫西顾,只见得云水关山,御剑临风,何处是无忧岁月;豪侠东来,仅背负故国家园,借酒消愁,哪里有宁静乾坤。冰河问剑,亦是问剑命运的冰河。红尘翻滚,且问世间,谁的剑,又不多情?
  • 女人情商全攻略:拥有高情商的女人最幸福

    女人情商全攻略:拥有高情商的女人最幸福

    人生是一个奥妙无穷的旅程,带上情商这根魔棒,每个女人都是情趣盎然的旅行家。对于女人来说,情商是不可缺少的幸福资本。本书针对女性所独有的性格、情感模式、思维方式进行全面的而精辟的论述;从快乐情商、自信情商、自省情商、逆境情商、人脉情商、职场情商、爱情情商、家庭情商八大方面告诉女人如何利用情商的力量、如何开发自己的情感潜能,从而获得力量去争取幸福而成功的人生。
  • 他姓易,但不容易

    他姓易,但不容易

    呵呵,易烊千玺,我恨你!!!~dy春悦如果现在我说我还爱你,你会信吗?~dy易烊千玺悦,你爱的好辛苦,为什么不肯停下呢?~夏欣欣,我会等你的。~dy王俊凯爱,是什么?~dy秋如爱,就是守护着你爱的人。~dy王源
  • 出奇制胜:淘宝推广手记

    出奇制胜:淘宝推广手记

    本书针对很多中小卖家的问题展开讨论,从最基础入门,介绍如何推广等。在讲解推广方式之余,又投入了大量的文笔来探讨如何掌握好自己的生意,而不是随波逐流。做到真正让读者学会营销而不是简单地介绍某一个推广工具。同时在变化中有所收获而不至于被淘汰。本书针对淘宝网,适合所有初级卖家、网络创业者以及在网络店铺运营生意中遇到瓶颈并想要有所突破的中级卖家。
  • 末世之全职召唤师

    末世之全职召唤师

    空间错乱,末世来临,最强召唤师——冷暮晨,阴差阳错重生,回到末世来临前夕,看冷暮晨如何召唤各种奇物,在末世中化险为奇遇,一步步成长,保护朋友,守护家人,捍卫地球。末世来临,乌云密布,龙族,尸族,深渊族,猛兽族,飞禽族,虫族降临于世,觉醒者,传承者纷纷跃出保卫家园。有绝世强者,挥手之间,斩数万异族;出拳之间,城破人亡。更有创世神王,思绪之间,万物重生,时光倒流。穿梭在各大时空之中,怒可碎裂空间,乐则普照人间。可以直说,觉醒者与传承者的成就与其所获得传承息息相关,或使人站在世界之颠峰,受世人之仰望;或使人原地踏步,等待着被袭杀。在末世,唯有不断变强,不断突破瓶颈桎梏,才能在弱肉强食中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