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99900000007

第7章 北方的没落

“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登基。意志坚强的新皇帝勇退突厥骑兵,革新政治,发展经济,这位强有力的统帅兼君王雄心勃勃,欲将大唐帝国打造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突厥颉利可汗的进取心却不断衰减。自与李世民在渭水河畔结盟之后,颉利可汗面临着一系列的国内问题,搞得他焦头烂额。

颉利可汗不是一个优秀的领袖。

他从哥哥始毕可汗与处罗可汗手中继承了庞大的突厥汗国,这是拥有万里疆域、百万雄兵的帝国。他凭借这百万雄兵,东征西讨,征服周边的部落,又频繁南下,打击新生的唐王朝,可谓是风光无限。

在风光的背后,却是突厥国内的重重危机。

首先是政令的混乱。颉利可汗似乎颇为仰慕中华文明,当时有一投奔到突厥的中原人,名叫赵德言,肚子里有点墨水,能说会道,颉利可汗很欣赏他。赵德言就把中原那套繁文缛节的东西传授给颉利可汗,可惜赵德言对中原文明不解精髓,只懂得些皮毛,结果这些繁文缛节的东西,不过是令颉利可汗在臣民面前更加威风凛凛罢了。此前突厥人的政法原本简单明了,经过赵德言的改革之后变得烦琐苛刻,愈发的混乱不堪,反对者暗潮涌动。

再者是经济的萧条。突厥汗国并不是一个经济十分繁荣的国家,自始毕可汗始,突厥在中原群雄混战中捞了不少好处,后来又多次侵入唐帝国,每次都以议和为条件,得到不少金帛,同时对其治下的其他部落,也是大肆掠夺。但是在李世民上台前后,突厥却连年发生雪灾,致使马牛羊等牲畜大量死亡,经济遭遇极大破坏。颉利可汗在这种情况下,不是动用国库对受灾部落进行援助,而是以政府收入减少、支出不够为借口,向各部落加派税赋,这终于激起各部落的反抗。

政治上的混乱与经济上的掠夺,使归附突厥的游牧部落铤而走险,起兵对抗颉利可汗。最先起兵的是铁勒族的薛延陀部落,薛延陀是实力最强的一个部落,位置大约在现在阿尔泰山西南的哈喇额尔齐斯河与乌伦古河的流域地区,共有七万余帐落,其首领名叫夷男,宣布脱离突厥汗国,起兵造反。

继薛延陀的叛变之后,回纥、拔野古等十余个部落也揭竿而起。颉利可汗决心要血洗叛变的部落,他派大将欲谷统领十万雄兵,企图一举踏平回纥部落。回纥部落共有十万人,其中可用于作战的人数约五万人。回纥的首领名叫菩萨,率领五千精兵,迎战突厥的十万骑兵。

根据史书的记载,这位菩萨“劲勇,有胆气,善筹策,每对敌临阵,必身先士卒,以少制众”,是一名骁勇之猛将。突厥、回纥两军战于马鬣山,结果菩萨竟然以五千骑兵击败了突厥的十万骑兵,赢得了一场辉煌的胜利。突厥大将欲谷率残兵向天山方向撤退,菩萨纵兵追击,再次大破突厥军队。

在另一个战场上,颉利可汗派出四员大将率军队镇压薛延陀的反叛,薛延陀部队奋勇迎战,也挫败了突厥人的进攻。

屋漏偏逢连夜雨。

正当薛延陀与回纥的反叛烈火熊熊燃烧之际,一场天灾突如其来。突厥国内遭遇大雪灾,这场雪灾比前几年的雪灾更加严重,积雪达数尺之厚,致使牛马羊等牲畜大量死亡,继而引发了全国性的饥荒。貌似强大的突厥汗国,其经济基础实为薄弱。

虽然诸部落的反叛仍在不断地继续着,但是颉利可汗深知大唐帝国才是真正的威胁。这一年是贞观元年(627年),离渭水之盟仅仅一年,突厥便遭遇到薛延陀、回纥的反叛与雪灾大饥荒,狼狈不堪。颉利可汗唯恐大唐军队乘虚而入,便以狩猎为名,率军南下,直达唐帝国的朔州边境,积极备战。

的确,在大唐帝国方面,许多文武官员纷纷上书唐太宗李世民,建议利用此难得的时机,对突厥人发动报复性的战争,但是李世民一口回绝了。李世民对大臣们说:“我们刚与突厥人结盟不久,就背信弃义,这是没有信用;利用突厥人天灾出击,这是不仁;乘人之危以取胜,这是不武。不信不仁不武之事,我们不能做,即便是突厥国内的诸部落皆反叛,所有的牲畜都饿死,我也不会发动战争,一定要等到突厥人冒犯我们之时,然后再出兵讨伐。”

贞观二年(628年),突厥人统治下的诸游牧部落的叛乱范围还在不断扩大,其东部的奚、霫、契丹等部落也纷起反叛,响应薛延陀与回纥。突厥东部地区本由突利小可汗统辖,突利小可汗率兵镇压这些叛变的部落,为了自保,奚、霫等部落索性脱离突厥汗国,归附大唐帝国。突利小可汗统御无方,颉利可汗大为恼怒,召回突利小可汗,让他率兵去讨伐薛延陀、回纥。

看来突利小可汗也不是打仗的材料,在北线战场上,突利的军队遭薛延陀、回纥的重创,几乎全军覆没,突利单身逃回。颉利可汗本来与突利小可汗之间存在矛盾,一怒之下,将突利小可汗软禁起来,甚至用鞭子打他。

你想想,突利小可汗在突厥汗国中,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二号人物,而且他原本是始毕可汗的儿子。如果不是当年始毕可汗去世得太早,他的年龄还太小的话,现在的突厥可汗的宝座便是他的了,怎么轮得到颉利呢?

受到污辱后的突利小可汗一腔怨气,从此走上与颉利可汗决裂之路。事后,颉利可汗三番五次向突利要求调用其部队,突利二话没说,一口回绝。

更加令颉利可汗吃惊的是,突利竟然上书唐朝皇帝李世民,请求前往帝国首都长安城朝见天子。

突利是突厥的小可汗,也是唐朝皇帝李世民的拜把子兄弟。从国家角度而言,两人是对手、敌人,从私交上说,则是兄弟。李世民年长为兄,突利年幼为弟。现在突利在国内受到颉利可汗的欺负,他想到了这位结义的大哥。

李世民见到突利小可汗的上书之后,非常高兴,对左右侍卫说:“以前突厥强盛时,控弦百万,凭陵中土,骄奢恣肆,导致众叛亲离。现在突利自请入朝,如果不是走投无路,如何肯这样呢?”

突利小可汗还没来得及上朝,颉利可汗便发兵讨伐。突厥两位可汗大打出手,内战愈演愈烈。突利小可汗的实力不如颉利可汗,而且他带兵打仗的本领也很一般,渐渐便落入下风了。到了四月十一日,连吃败仗的突利小可汗紧急向大唐王朝求援。

要不要援助突利呢?

唐太宗李世民找来文武百官商议此事,李世民说:“突利小可汗是我的拜把子兄弟,现在有急,我这个做兄长的不能坐视不救。然而我与颉利可汗也有和平盟约,这该如何是好呢?”

只见有一人闪出,李世民一看,却是兵部尚书杜如晦。杜如晦朗朗而言:“突厥这个戎狄没有信义可言,总有一天会毁约的,不如趁着他们混乱之际发兵攻打。陛下,古代先贤说:取乱侮亡。正是这个道理呀。”老谋深算的唐太宗李世民料定突厥的内乱将愈演愈烈,不如先忍忍,静观北方局势的变化。

果然不出所料。十天后,四月二十日,契丹部落前来投降。

颉利可汗再也按捺不住了。他派遣使者到达长安城,与唐朝政府谈判,颉利可汗想让唐朝方面交出契丹人的领袖,以什么作为交换的筹码呢?以隋末群雄中唯一一个仍未被击灭的梁师都为筹码。

梁师都自从 617年起兵,至今已经十二年,因为有突厥人的支持与庇护,才苟延残喘到此时,现在,他的主子居然要把他抛弃了。

颉利可汗以为用这个交换条件,李世民一定会同意。但是他的如意算盘却打错了,李世民一个堂堂的中国皇帝,不屑于做这种卑鄙的买卖。他严正地对突厥使者说:“契丹人与突厥人是两个种族,现在契丹人前来归降,突厥人有什么理由前来索人呢?梁师都乃是中国人,盗取土地,暴虐百姓,突厥却接纳他庇护他,我大军兴兵讨伐,突厥军队便来解救,这是什么道理?现在梁师都是穷途末路,我根本就不担心,就算我不能解决他,也绝不会用前来归附的契丹人去交换的。”

义正词严。突厥使者悻悻而退。

拒绝了突厥人的交换要求之后,李世民给梁师都写了一封亲笔信,向梁师都分析当前的局势,指出突厥现在陷入内乱,已经自身难保,唯一的出路便是向唐王朝投降,唐王朝保证对过去的恩怨,既往不咎。

梁师都看完信后,“呸”的一声,将信扔在地上,拒绝投降。

自从李世民上台,就制定了一个对付梁师都残余势力的战略。这个战略的出发点是困死梁师都,具体的措施是派遣轻骑兵不断对梁师都控制的朔方(今陕西横山县)进行袭扰,重点是摧毁其经济,对周围的农田庄稼进行破坏,又使用反间计,不断挑拨离间梁师都与下属的关系。这样一来,梁师都控制区的部队以及百姓,时不时便逃跑投奔唐王朝。

梁师都的部将们也有很多人不愿意归附突厥,其中包括最骁勇善战的李正宝。李正宝打算发动兵变,劫持梁师都向唐政府投降,不料却走漏了风声,结果梁师都提前动手,大肆逮捕李正宝的同党,李正宝逃得快,逃出朔方,投奔唐王朝。这么一来,梁师都对部将的猜忌心更重,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梁师都拒绝投降,李世民决心拔掉大唐帝国最后的钉子户。

时机已经成熟。

唐帝国名将、右卫大将军柴绍被任命为讨伐军的主帅,副帅是殿中少监薛万均,同行的还有薛万均的弟弟薛万彻。薛家兄弟都以勇敢善战而著称于世。

此时梁师都的老巢在朔方西城,而朔方东城则在唐军控制之下。

打探到唐军准备攻打朔方的消息后,梁师都立即向突厥人请求救兵。颉利可汗派遣突厥骑兵南下,梁师都准备先夺回朔方东城,以解除对西城的严重威胁。

此时朔方东城的守卫力量是夏州都督长史刘旻与司马刘兰成,梁师都率突厥人兵临城下。梁师都企图诱使唐军出战,但是刘兰成坚壁不出,偃旗息鼓,以逸待劳。双方相持了几天,梁师都没有办法了,柴绍大军正向朔方进发,不能在此与唐军相持太久,于是入夜时分,便悄悄地撤兵了。

可是这一切没有逃过唐军的目光,司马刘兰成果断地下令出击,急于撤退的梁师都兵团大败。颉利可汗紧急增派大军,南下驰援梁师都。

突厥援兵火速南下,在距朔方数十里处,只见前方马声嘶嘶,尘埃遍天,再往远处一眺,分明是一支人数众多的军队,军旗上写着一个大大的“柴”字,原来是唐帝国的柴绍兵团。

此时柴绍也发现了迎面而来的这一支骑兵,身着胡服的战士们都骑着高头大马,他不禁暗暗心喜:“这可是送上嘴的肉啊。”下令布阵前行,擂鼓而进。

此时突厥骑兵已经先发制人,拔出闪闪发光的大刀,挥舞着杀奔过来。

对于突厥骑兵的厉害,唐军士兵早有领教,不过这些年来,唐军增强了步兵应对骑兵的训练,所以也处变不惊,以大盾和长矛组成一道坚强的防御线。剽悍的突厥人不顾一切地猛冲,从四面杀奔过来,唐军稍稍后撤,稳住了阵脚。

薛万均、薛万彻兄弟见突厥骑兵十分骁勇,早已憋足气,跃跃欲试,薛氏兄弟俩不仅勇猛善战,而且有智谋,他们策马到统帅柴绍面前,对柴绍说:“我等兄弟二人,愿率骑兵,迂回到突厥人的侧翼,出其不意,必可大破此贼。”

柴绍对薛氏兄弟的计策相当欣赏,当即拨出一支骑兵,悄悄从军阵后方消失在众人的视野中。

正当唐军与突厥军的战斗胶着不下时,实施迂回作战的薛氏兄弟突然出现在突厥骑兵的侧后翼,薛万均、薛万彻两人一马当先,手舞大刀,冲进突厥阵营中。这两位当世猛将,一阵狂劈乱砍,撂倒了好几名突厥骑兵。突厥人的后方大乱,一位突厥大将见状,拍马上前,迎战薛万彻,但技不如人,只几个回合,被杀红了眼的薛万彻斩于马下。

前方的突厥骑兵见后院起火,不由得露出胆怯之心。战场瞬息万变,岂可分神,就在心慌一念间,柴绍果断命令前方将士奋勇出击,突厥人阵脚大乱。这一乱,就不可收拾了,兵败如山倒,诸骑兵赶紧调转马头,扬鞭便逃,一路上留下累累尸骨。

突厥人没有逃向梁师都的老巢,而是逃回国去了。

梁师都望穿秋水,终究盼不来援兵,这位与唐王朝对抗了十几年的一代枭雄,终于也将步其他枭雄之后尘,穷途末路矣。

柴绍兵团急行军直抵梁师都的老巢。

援军不至,梁师都已成瓮中之鳖。

唯一可以凭恃的,只有朔方高大而坚固的城墙,这既是梁师都最后的防线,也是难以攻破的防线。这将是消灭梁师都的最后一仗,可是,这一仗要怎么打呢?

统帅柴绍召开军事会议,与诸将领商讨计策。多数将领认为,朔方墙高城厚,不容易攻破,不如采用围困战术。这已是一座孤城,看梁师都有多大的能耐,围困他三五个月,那还不是唾手可得吗?

但是薛万均不同意这种围困战术,并非大唐帝国的军队消耗不起长期的围困,而是梁师都已经山穷水尽,在吃了两场败仗之后,虽有朔方城坚固的防御工事,但士气低落,军无斗志。一支没有斗志的军队,如何能成功地守住一座孤城呢?应当对其发动猛烈的攻势。

薛万均力排众议,最后柴绍采纳了他的意见,对朔方城大举进攻。

于是,强弓劲弩、投石机、冲撞车、云梯等武器纷纷上场,进攻一波接着一波,只把防御一方累得疲于招架。

在柴绍大军的进逼之下,梁师都内部早已丧失了斗志,城还未破,内讧先起。

梁师都的从弟梁洛仁跟随老兄奋斗了十余年,此时大难临头各自飞,保命要紧,管他老兄不老兄。他对部下说:“如今之计,如果不杀了梁师都,我等都性命不保。不如咱们把他杀了,献城投降。”梁老弟尚且如此,其部下当然乐意。于是梁洛仁发动兵变,气汹汹地率部杀入梁师都的皇宫内。梁师都大惊失色,梁洛仁不容分说,喝道:“今日且借你的人头一用。”手起刀落,结果了梁师都的性命。

朔方城门洞开,梁洛仁向柴绍兵团投降。

梁师都的败亡,意味着隋末起兵的群雄已全部被李唐政权扫灭,同时这也是对突厥势力的一次重大打击。

平定梁师都的战争,原本是中国内战的尾声,而颉利可汗作为梁师都的靠山,把突厥也卷入了这场战争之中,这正好给唐太宗李世民打击突厥汗国找到了一个最好的理由。

梁师都灭亡了,下一个目标,就是颉利可汗。

同类推荐
  • 大将军李牧

    大将军李牧

    少年勇武,白马金羁,从武灵王军驰骋西北征战匈奴,从士卒直到大将军,生平未尝失败于疆场,其战争指挥艺术炉火纯青,尤精骑兵大兵团作战,长途奔袭,彪悍灵动,北疆威震匈奴,击走奸诈燕国,数败强秦,并与秦灭国大军相持。平原君的器重赏识,两朝明君的临终嘱托,生死相依的军营兄弟,鱼水之情的赵国边民,奸诈弄权的朝中大臣,风雨飘摇的赵国局势,龌龊的末代赵王与奸佞朝臣,终致雄杰悲歌。
  • 重生系统之悠三国

    重生系统之悠三国

    吴愿回到汉末,获得名为‘重生系统’的机器,重生在吕布的身体里,且看吴愿如何在汉末三国时期俘获美人,一统江山。
  • 三国之我乃公孙续

    三国之我乃公孙续

    东汉末年汉室崩塌逐鹿天下必定有我公孙续一份。
  • 民国奇侦探

    民国奇侦探

    “我逮捕你,不是为了什么所谓的正义和名利,只为了给被害者一个心灵的告慰。”他是一个民国时期的海归侦探,高富帅与他无关,要说有只是高了些。但他却在恋人和一个被他救助的国民大兵的帮助下,一次又次拨开云雾给被害者一个心灵的告慰。他不惧强权,不惧外虏在国难当头挺身而出…故事离奇悬念丛生,请为我加油
  • 大国地权:中国五千年土地制度变革史

    大国地权:中国五千年土地制度变革史

    《大国地权:中国五千年土地变革史》是一本讲述中国从农耕社会到现在的土地制度变革的书。它立足当今中国第一热论的土地问题,分析了中国土地制度的变化,如周代的“分封建制”和“不籍千亩”,北魏的“太和改制”、明代的一条鞭法、清代的“摊丁入亩”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土地制度变革,并最终结合研究成果,提出对未来中国土地制度变革的建议。
热门推荐
  • 最强修真弃少

    最强修真弃少

    被逐出家门的弃少,获得了一款最强修真装逼系统。你是修炼天才?我一枚经验丹就能升级。你会绝世武功?我一道神雷把你轰成渣。飞剑你有吗?神兽你有吗?仙丹你有吗?拳打都市富二代,脚踹家族古武者。在装逼之路上高歌猛进,让敌人痛哭流涕。PS:前方高能,非战斗人员紧急撤离。
  • 北极以北爱已荒

    北极以北爱已荒

    【——北极以北是什么?——宇宙,或者周而复始的地球.】——可是你们应该让我看见一个美好的结局.「殷漓斓」——不是我的再优秀我也不要.「林筱」——喜欢他只有一个理由,因为是他啊.「许潇悦」——为了自己在意的人,有些不该在意的事情,也要为他去做啊…「温如茜」——第一次见你,就觉得你很单纯可爱,活泼调皮,就慢慢喜欢上了.「韩韬亦」——错失的挽救不了,未来的你又为何不去争取呢?「祁景晗」——你是她的例外,她为了她的例外,不惜让自己也例外了一次.「萧晚靖」
  • 炫舞星空

    炫舞星空

    未来世界有无限可能,炫舞星空带你走进茫茫宇宙,去探知那星河背后的故事。
  • 末日之黑暗曙光

    末日之黑暗曙光

    当地球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人类都成为了丧尸,当动物成了世界的主宰,人类又该如何抵抗呢?一个普通大学生林紫枫,身为“S”级异能拥有者,准备浑浑噩噩过完这一生的他,却意外地被战龙学院录取了。从此他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战龙学院里疯狂地训练!磨练超强的意志!最终从屌丝变成一个英雄,屠杀丧尸、拯救世界的传奇之路的大门向他打开!丧尸,一个让人畏惧的存在,‘血轮月’再次归来!地球岌岌可危!多如潮水的虫族,钢铁般的桑塔人,全新的敌人归来!人类该如何反抗?黑暗中能否再现光明?
  • 穿越之暖枫

    穿越之暖枫

    21世纪,道上令人闻风丧胆的杀手“血鸢”,在执行一次任务后,返回的途中不小心穿越到某个不知名的朝代,在这个人,妖,魔三类共存的朝代,她该如何生存?是重操旧业,还是因为厌倦了杀戮而转变职业?但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在这个朝代简直是太弱小了,随便一个人就能要了她的命。所以,她要变强,哪怕是为此失去所有,她也在所不惜,而想要变强,唯一的出路就是加入帮派,而在这个朝代,帮派之间的关系都十分复杂,每天都有老的帮派被灭,也有新的帮派成立,而一直存在的帮派,却只有五个,而面对这五个帮派,她又会怎样选择呢?是加入,还是不加入呢?且听本书分解。
  • 女配修仙指南

    女配修仙指南

    古良玉穿越了大半年才知道自己是闺蜜修仙文中的女配,偏偏闺蜜也穿成了一号女配,还硬想做个逆袭女配……她只想安安静静的修个仙,奈何不敌天道轮回,当书中种种剧情照常进行,是不是就意味着:她们这两个女配还是难逃被炮灰的命运?若是这样,躲得远远的,倒不如潇洒逆袭一回!
  • 农女经商:拐个皇帝当老公

    农女经商:拐个皇帝当老公

    作为现代废的苏漫一梦醒来成一平如洗的农家女,对于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她来说简直是人生劫难。还有极品亲戚欺凌上门。完全没有传说中穿越女的金手指。苏漫忍无可忍,为了生存,终于种田创业。她要钱要地要人手。却被一个男人缠上了。某男:漫漫,我们该安寝了。苏漫盯着手中的账本,眼皮也不抬一下回:忙,没空。某男无奈:明日国库里你随便挑。某女挑眉浅笑:成交。……你是早看上了我的国库了吧。苏漫挑眉一笑:知道就好!
  • 爱情不是你想要就美好

    爱情不是你想要就美好

    十年,她由一个乖顺的小甜心变成独立的女强人坐拥了可观物质基础,精明到爱情、工作、生活都计算得无比精准,最后却算漏了自己的爱情。一天之内被男友抛弃,丢掉工作奔赴异地的小城寻找出口。一路行走,让她触碰到了生活里的一度温暖竟然是邂逅了比自己小六岁的大男孩。当23岁森系总裁遇见29岁大龄胜女到底会萌发怎样的故事……
  • 区域法制研究(第2辑)

    区域法制研究(第2辑)

    本书从七个部分对区域法制进行研究:干旱区水权制度与节水型社会建设,区域法制里程回顾,国家法与民间法,区域经济法制,三农法制,民族法制,司法制度建设。
  • 做人的心计

    做人的心计

    本书用通俗流畅的语言、喜闻乐见的故事,全面总结了做人所应该具备的“心计”:要把握好做人的尺度、把握好自己的人脉、做人一定要学会低头、做人要调整自己的心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