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99600000039

第39章 清明节饮食文化

清明节不像中国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有统一的饮食品种,各地的清明饮食各有偏好,内涵也很丰富。对这些饮食习俗的保留,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按节气养生饮食的一部分。

清明节除扫墓、踏青等传统习俗外,其食俗也是丰富多彩的。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关系,清明饮食多以“寒食”为原则,各地有不同的风俗。寒食包括粥、面、浆、饭、饧、糕、饼、馓子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寒食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下面介绍几种较为典型的:

撒子

中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古时叫“寒具”,为油炸食品,香脆精美,《齐民要术》记载:“环饼一名寒具……以蜜水调水澳面。”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曾作《撒子》诗云:“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直到现在,撒子仍是重要的节令食品。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在少数民族地区,馓子的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尤以维吾尔族、东乡族和纳西族以及宁夏回族的馓子最为有名。

青团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取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的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而制作的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即可。

青团子还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的必备食品,清代《清嘉录》:市上卖青团熟藕,为祀先之品,皆可冷食。正因为如此,青团子在江南一带的民间食俗中显得格外重要。

吃清明螺

清明时节有“清明螺,抵只鹅”之说。

清明时节,正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因这个时节的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螺蛳食法颇多,可与葱、姜、酱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炝,无不适宜。若食法得当,真可称得上“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酿均不及”了。

面燕和清明狗

清明节还有不少节日食品与宗教信仰有关,如比较突出的是蒸面燕和做“清明狗”。面燕是以面粉、枣泥制成饼,捏成燕子形,以柳条吊在门口,作为怀念介子推的象征,因此又名“子推燕”。做“清明狗”在浙江临安地区较为流行。清明节时,家家户户采嫩莲拌糯米粉,做“清明狗”,有几个人制作几只,挂起来,直至立夏,然后烧在饭中,也是每人吃一只。流传“吃了清明狗,一年健到头”。由此观之,子推燕、清明狗是一种驱病之物,也是一种营养补品。

而在两湖、四川盆地的部分居民还有清明吃粽子的习俗,既可以用于上坟祭祖,也可以在出游时自己食用。此外,中国南北各地在清明佳节时还有食蛋糕、夹心饼、清明粑、清明粽、馍糍、干粥、鸡蛋等多种营养丰富的食品的习俗。

延伸阅读

清明送麻糍

清明做麻,过年做年糕,这是新昌民间流传至今的风俗习惯。麻是用糯米做的,年糕是用晚米做的。过去,清明祭扫太公坟时,作祭主的必须预先作好准备,待祭扫分,在坟坛前当场按人分麻。

送清明麻最为讲究的是回山一带。春分后一星期便开始打算好办齐所用的作料,离清明节还五、六天就要安排送去,宁可早一天,不能迟一日。送的时间必须是上午,于是头一天下午或晚上一定要做好麻。向女家送,一般都应由新女婿亲自挑着去,以表诚意。如新女婿因故无法亲自去,也有由兄弟代送的。女方向男家送,多由新媳妇的兄弟送。

麻送到后,还应将送来的麻马上分别向邻里家分过去,以表热情大方。这时邻里乡亲会围上来看一看新上门的“毛脚女婿”,相互认识一番,大家也便知道这姑娘不久就要出嫁了。所以群众中还有“吃过清明糕,便养勿牢”之说。女家向男家回送的清明麻糍也一样,总得分给邻里乡亲共享口福,乡亲们接过赠送的麻,总是乐呵呵地回敬几句客套话。

趣味清明诗话

清明历来是郊游、踏青的好时节,也是祭祀祖先和逝去亲人的季节。古往今来,有许多清明诗词,一方面描写了人们郊游赏花的情景,另一方面也寄托了对祖先及亲人的赞颂和思念之情。

清明时节,杨柳依依,桃花李花,竞相开放,这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古代文人在此情此景下感悟生命的美好,享受自然的美丽,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的这首七绝《清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堪称清明题材诗歌的标志性作品。清明节的时候,不能够回家扫墓,一个人孤零零地在异乡路上奔波,不禁心情迷乱,难以平静。况且,天也不作美,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想找个洒家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头的愁苦。向人询问酒家哪里有,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远远地指了指杏花村。

这首小诗,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活灵活现的雨中问路图。虽然只截取了清明节的一个特定场景进行描写,但却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情趣盎然。诗篇自然流畅,余味无穷,具有动人的艺术魅力,成为千古名诗。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白居易的这首《寒食野望吟》描写的是当时墓祭之情形。从中可以品味出古时人们祭扫祖先的虔诚、悲哀和从容,也说明传统社会的人们不光是在祈求自己健康、平安,也同样为亡灵表达祝福和期望。

宋之问《途中寒食》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宋之问,唐代诗人,一名少连,字延清。诗人借诗作《途中寒食》表达了对自身境遇的伤感、对现实的不满及“明君”的怀想。

程颢《郊行即事》

程颢,字伯淳,人称明道先生,北宋哲学家、教育家,与弟程颐就学于周敦颐,同为北宋理学奠基者,后世并称“二程”,著有《程氏遗书》,其《郊行即事》一诗写清明节踏青郊游的欢乐情景: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首联两句因题起笔,概写郊原春色。颔联具体描绘了花红柳绿、水绕青苔的春野景象,同时流露出内心的欢悦。颈联转写饮酒赏花,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陶醉与留恋。尾联照应首联,写出诗人乐不思归的心情。全诗情景交融,节奏轻快,笔致活泼。

此外,还有许多佳作,无法一一列举。如此,可见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追怀前辈的节日,也是一个踏青和体验大自然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季节,可以说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敦亲睦族”的优秀传统和天人合一的社会理想与人生态度。

延伸阅读

牧童遥指的“杏花村”在什么地方?

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诗,不仅为后世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也使“杏花村”名满天下。那么诗中的杏花村到底在哪里呢?

有关“杏花村”确切地点的争论有很多。如有山西汾阳县杏花村说,相传自南北朝以来,此处便以产美酒著称,所产之汾酒素有“甘泉佳酿”的美誉。到了唐朝时期,村内酒店已达72家,诗人有“处处街头揭翠帘”之句;而安徽贵池杏花村说,又得到了大量文献古籍的印证。《江南通志》、明嘉靖二十四年、清乾隆四十三年的两部《池州府志》和清道光年间、光绪年间两部《贵池县志》,以及清康熙二十四年刻本《杏花村志》、民国四年《杏花村续志》都从不同角度认定:杜牧《清明》诗吟的就是贵池西郊之杏花村;等等。

在这种争执中,又有学者认为杏花村只是泛指,认为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而只是“牧童”所指的那个杏花深处的村庄。

无论杏花村是泛指还是实指,所指何处,恐怕没有人能够说得清,然而《清明》留给我们的意境却让人久久回味。

同类推荐
  • 莲花的盛宴

    莲花的盛宴

    “莲花”为“佛陀”的象征。本书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足石刻”摩崖造像群为蓝本,抓住其造像“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特点,从宗教、美学、哲学、社会学的角度,选取40龛最具代表性的石刻造像进行解读和阐释。
  • 起名高手

    起名高手

    本书重点讲解了作者五维全息起名法,提供了人物起名、改名、签名实例,介绍了姓名吉祥文化研究成果,解析了中国名人起名、改名缘由,论述了姓名对人生的重大影响。
  • 藏族传统民间手工艺(E眼藏地行 卷七)

    藏族传统民间手工艺(E眼藏地行 卷七)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19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中华名句

    中华名句

    本书是一本介绍中国古典诗词歌赋知识的通俗读物。内有名句、出处、解释。
  • 隐痛与暗疾:现代文人的另一种

    隐痛与暗疾:现代文人的另一种

    本书解读了近六七十年响当当的名字:鲁迅、胡适、顾颉刚、张爱玲、周作人、郁达夫、徐志摩、苏雪林、沈从文、陈寅恪、胡风、胡兰成、郭沫若、孙犁、萧乾、乔冠华、胡乔木等。
热门推荐
  • 剑尊冰帝

    剑尊冰帝

    九死一生逃离了海底,前往神秘之地练就一身刀法,凭借惊人的双虎天赋,踏上了海底复仇之旅,一步步的成长,让他最终成为了万物剑尊
  • 杂烩集

    杂烩集

    宁夏银川建龙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卓先生,是一位学者型的企业家,几个月前给我特别推介了付登华老先生的书稿《杂烩集》。当时,我正忙于参加中国枸杞博物馆布展和搜集素材创作第九部长篇小说《杞圣》,只好背着这部书稿抽空阅读。读后感触颇深,不由想起了他一生最喜欢的两句诗:“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
  • 最后还是我们

    最后还是我们

    几年前李薇儿先开口说”我喜欢你”几年后罗一开口说”我爱你”喜欢只是短暂的爱是一辈子的
  •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2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2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思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编者从浩如烟海的散文卷帙中遴选出数百篇最受读者喜爱的作品,辑录成书。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
  • 总裁小叔别过来

    总裁小叔别过来

    传说中的月黑风高夜,她被自家老爸老妈打包“送”给了她小叔!易陌幽本以为她会每天都和他掐架,却不想,日子越久,她竟越发的依赖他了……“小叔,我想吃鸡腿儿!”“过来。”某男指了指他性感的嘴唇。……“唔……不要了!”“再来一次!”是的!某男就是这么的“无赖”!没办法啊!谁让人家是传说中的高富帅呢!
  • 黑童话:四分之一的可能

    黑童话:四分之一的可能

    (全本免费,已完结!)萌萌哒的她是智商200却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设计世家后人。霸道的他是黑白两道近年来最瞩目的王。不羁的他是某个大家族的独苗宠儿。儒雅的他是最最熟悉她的青梅竹马。邪“媚”的他是隐居在小镇充当花花公子的富豪。五个高傲的人,谁也不肯低头。才女,老大,公子哥,小竹马,土豪……我们的相遇是命运开的玩笑,兜兜转转在对方的心里画地为牢。收藏是看书的好习惯!!
  • 邪少霸宠俏丫头:我的世界我做主

    邪少霸宠俏丫头:我的世界我做主

    匆匆那年里,有的人走了,有的人留下了,许多事情我们都说不清楚,就像那甜甜涩涩的爱恋一般,它是人类最接近魔法的东西。无良俏丫头林若会在她的青春里谱写下怎样的乐章?面对自己逆袭的身世又该何去何从?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面她可以一直保持着那份不变的单纯吗?面对花美男的诱惑她又将与谁走到最后?爱的乐章开始了,一场关于青春的年少轻狂展开了。476951735这是群,欢迎大家加入
  • 风槿如画

    风槿如画

    出版通知:全文57万字,定价49.80元,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耀辰516年冬,耀辰国年仅二十岁弘夙帝暴毙于宫中,因不详。弘夙帝的突然死亡让耀辰国乱成一片,纳蓝南族世代一脉单传,弘夙帝大婚四年只出一女,长公主纳蓝风槿。在众大臣的争议和反对中,纳蓝南族仅有的血脉,三岁的长公主纳蓝风槿继位,年号延载。訾槿心里暗道:你别怪我心地毒辣,你丫的屡次陷我于水火之中,不报此仇岂不枉为穿越人?所以为了对得起穿越先辈们的卑鄙无耻下流龌龊下三烂,我对你双管齐下“力不从心散”、“翻云覆雨露”。此二种药从我做出来,还没被实验过,别人用白老鼠那种低级的试验品,鄙人乃穿越人岂能苟同?所以鄙人拿太子当白老鼠!
  • 天谜之路

    天谜之路

    一个充满谜的婴儿,成长之路,注定不凡。他的路,自称为天谜之路。自上古就存在,却出生于当代,他将掀起怎样的风暴。血脉逆天,奇遇连连,却饱受磨难。天谜之路,敬请期待。。。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