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91400000003

第3章 千古传诵《三字经》

各位先生、女士:

《三字经》这本过去的蒙童读物的“小书”,在明生书舍,我细讲了近五十个小时。这里只有两个小时,只能作一些概略的介绍,不能细说。

我和我的女儿舒琼注释的《孝廉经典》,云大出版社出版,印了一万册,名家作画,图文并茂,销路不错,听说,省委宣传部就买了四百册。现在,在这次会上销售,第一篇就是《三字经》。虽然我不能细讲,但是有了这本书之后,虽然讲得粗一些,也没有太大的影响了。此外,我在《孝廉经典》的《自序》中,简要地说明了这样的意思:我不想把儒家的经典“神圣化”,把它们当做一种不可移易的宗教;也不想把它们“妖魔化”,把它们当做现代化的拦路虎;更不想把它“全能化”,因为世上没有全能的事物;也不想把它“虚无化”,因为它的优秀精神还在我们的血液里流淌,人们会用现代话语系统来理解它。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具有强大的融合能力:在不同的时空中,把碰撞着的不同文化融合成一种新的时代文化,凝聚成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兼收并蓄的新文化,如今也是这样。在对儒家经典的态度上,尽管人们有什么“新儒学派”、“反传统派”之类的划分,不必去管它!时代不同了,尽管还是有人从两个极端扭曲它,可是,实际上没有人会蠢到“神圣化”、“妖魔化”、“全能化”、“虚无化”的那种地步,人们总会用现代精神来接纳它,对千古传诵的《三字经》也并不例外。

一、概说

1.三字经是自宋代到“民国”以来,最流行、知名度最高的蒙学读本。近千年的时光,没有一个受教育的蒙童不读、不背《三字经》的。这是因为它是其他读物如《弟子规》、《孝经》、《百家姓》、《增广贤文》、《声律启蒙》等蒙童读物的“纲”,是启蒙读物的百科全书。它包括哲学、做人、学习、历史、天文、地理、数学、音乐、四时、五谷、六畜等日常知识,在那个时代,可以说应有尽有。它用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三字韵文写出,最适宜于蒙童背诵。中国自古以来,没有哪本书能够像它那样“千古传诵”、“家喻户晓”的。如今虽然有人编了《新三字经》,但是并不流行,人们已经把它抛在脑后,不如原汁原味的流行,在昆明读经班里读的还是老《三字经》。我讲的《三字经》这个版本,全书一千一百一十八个字。

2.《三字经》以儒家思想,特别是以孟子思想为核心。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其实是儒道佛三家思想的互补与合流:道家讲人与自然的和谐,儒家倡导人与人(人和社会)的和谐,佛家着重解决人的肉体和精神的和谐,这三者是人类都要解决的三大关系。三者的互补与合流,构建了我们的文化思想的话语系统,自宋明以来,这种互补与合流在思想界和民间自觉地公开地进行着。只要看一看云南自明以来三教同庙同堂的众多庙宇,就足以说明。如今党中央提出的“和谐社会”,可以说是这三者的和谐。孟子的“民贵君轻”,“民为邦本”,“民如水也,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的民本主义思想,演绎出“以民为本”的方针。可见,孔孟思想的积极部分,还是很有生命力的,《三字经》的绝大部分精神和内容,同样也还有其强大的生命力。

3.唐宋以后的儒生——知识分子,有两条路:一是通过科举考试,取得进士学位,然后当官,“学而优则仕”,这是官方的儒,或者叫它为“官方层面”。还有很大一部分考不中进士的儒生,就留在坊间教书,办书院,写书,或者教几个蒙童度日,他们最接近百姓,用各种方式,如写小说、杂剧,写野史,把儒家思想通俗化,形成了儒家思想的“民间层面”。正是这些“民间层面”把孔孟思想化为百姓所有,以官方层面为支撑,在民间形成一股通俗化孔孟思想的强大力量,他们对民间的影响力,官方层面难以比拟。《三字经》的作者,宋代的王应麟就是这样的人。他的着作颇丰,主要在蒙学,全部七百卷,其中《蒙训》七十卷,《小学绀珠》十卷,《三字经》就是其中的着作之一。《三字经》的作者虽然署名是王应麟,但是,随着时代的迁移,儒生不断对此书进行修改补充。可以看到,《三字经》叙说的历史部分,一直叙述到明代,就是明证。它有很多版本,我这里用的是清代的版本,也是流传最多的版本。“民国”年间的版本,甚至把孙中山也补充进去,但是这些版本流传不开。

二、内容简介

《三字经》的内容,大体可以分为六个部分。

1.人生哲学。开头三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是《三字经》的纲,所以要多说几句。

什么是人的“性”?就是我们常说的“性情”的“性”。性,是天生的,内在的。“性”表之外是“情”,“情”由“性”生,“性”主使“情”。“性”是内在的,抽象的,情是“性”的具体外在表现,是外在的。什么是“习”?习是习染,是后天的影响、环境、教养形成的习惯,相当于人的本性在不同色彩的染缸里的染色。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人性,是“善”是“恶”,历来是古代的一个重大哲学命题。在儒家学派中,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恶”;告子主张无善无恶:“性如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佛家则认为“性本清净”,清净之性就是佛性,什么是“佛性”?正如一些佛寺的匾说的“如如不动”,就像“真如”一样的不动,因此“真如”就是“清净”,人的过错与作恶,是由于恶习的“迷”与“蔽”。基督教认为,因为上帝造出男人和女人以后,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里受蛇的引诱,偷吃了智慧的禁果,因此,《圣经》(Bible)认为人本来是有罪的,要靠在教堂里向主耶稣“忏悔”,才能赎罪。

孟子的主张相似佛家,荀子的主张相似基督教。然而孟子和佛家却又是不同的:善与恶是一种道德观念,佛家的“性”是无恶无善的。道德观念的善与恶,是人类在一定的发展过程中才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并不是人成其为人之后,就是“性本善”;因此,“人之初”的“初”,应解释为“人一生下来之后”,才能从道理上说得通。然而,不论对“性”的认知是善是恶,还是“有罪”,几家的结果都是相同的:要对人进行教育,只是教育的方法不同。《三字经》开头的三句话是以后述说的哲学依据。

2.教育的责任和主客观条件。这是从“教之道,贵以专”,直到“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一百零二个字中的内容。首先,它注重伦理道德的教育,良好的人格塑造,同时,也注重知识教育。它用一些古时少年成器的故事,进行诠释。在方法上,用孟母三迁的故事来说明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家庭环境,这好的“习染”十分重要:“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在主观上,指出了父母、老师的重要责任:“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3.教育的内容。从“首孝悌,次见闻”起,到“此十义,人所同”,一百八十六个字,把要学的人伦修养和语文、自然、数学、音乐知识,作了说明。在人伦方面,主要说了: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显然,三纲是封建社会的话语,是要扬弃的。但上下级之间,按照《论语》的说法,下级要尊重上级,上级要爱护下级,却是完全应该的,父子之间也是这样。夫妇关系,建立在互相尊重和包容的基础上,也才会有和谐的家庭。这本是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只是后人为了适应封建统治的要求,才有了这“三纲”之说。

以“仁”为中心的“五常”,仍然是十分现代的。什么是“仁”?孔子说:“仁者,爱人。”韩愈的解释是:“博爱之谓仁。”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前面的“老”、“幼”二字是动词,是“尊重老人”,“爱护孩子”的意思,这就是从“仁”推演出来的“恕道”。因为所有的人,都是有人格的平等的人。“义”,不是江湖上说的“义气”,是“正当,适宜”的意思,因此,“正”和“义”常常联在一起用,或者说是“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的“中庸之道”。有了仁和义,礼、智、信才有出发点和归宿。

4.读书的顺序。从“凡训蒙,须讲究”起,到“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二百零四个字,说的是要读哪些书,读这些书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三字经》说:先《小学》(朱熹编,讲述洒扫、应对、进退的礼节),然后是《四书》的《论语》、《孟子》、《中庸》、《大学》,然后是《孝经》。这些书要“详训诂,明句读。”“训诂”是要把字义搞清楚;“明句读”,“句”,是一个句子,“读”,是句子中应该停顿的地方。《三字经》还对这些书的内容作了概括的说明,如对《中庸》是这样说的:“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四书》读完之后,才是《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对《诗》经是这样说的:“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诵。”“讽诵”是吟咏的意思。《经》读完了,再读《子》:这“子”的书,“五子者,有荀(子)扬(雄),文中子(王通,王勃的祖父,着有《文中子》一书,因此人称为“文中子”),及老(子)庄(子)”。

5.读历史。从“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至“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三百三十六个字,是《三字经》分量最重的部分。它把我国从唐虞夏商周、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的历史脉络说清楚了,如对明代是这样说的:“明太祖,久亲师,传建文,方四祀,迁北京,永乐嗣,迨崇祯,煤山逝。”一句话、二十四个字就把明朝的大事和兴衰说清楚了:明太祖元璋行伍出身,取得天下,传到了建文皇帝,才祭祀了四次祖先(四年)就由燕王永乐帝朱棣取代,迁都北京,到了崇祯帝,吊死在煤山,明代就亡了。说史的这一段《三字经》,幼时背熟了它,对以后学习纷繁复杂的中国历史有莫大的好处。如今,好些人说不清楚中国上下五千年朝代的更迭,背熟了它,就清楚了。

6.勉励勤奋读书。从“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起,到“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二百一十个字,用从孔子开始的一些正面典型人物,说明正派做人、用功读书的必要性和成果。这些典型例子中,说了孔子师从一位七岁的神童项橐为师,然后成了圣人。此外,还列举了很多因勤奋而有作为的人,他们中有富人,有穷苦出身的人,有男有女,有人少壮努力,有人晚年勤奋,终成大器。如“莹(北齐的祖莹)八岁,能咏诗”,“苏老泉(宋朝苏洵,苏轼的父亲),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蔡文姬(《胡笳十八拍》的作者,后汉人,女),能辨琴”。用这些例子来鼓励孩子立志奋进,同时,也用一些反面的例子来鞭策孩子,如:“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三、读经的背诵

对经典读物,是需要背诵的。背诵的好处,我体会最深:直到如今,小时候背过的书只要一提头,我还能背出一段。写起文章来,过去背过的书,就从笔端流出。

1.有人说,不要提倡背诵,这是“死读书,读死书”,是“填鸭式的教育”。当然,做学问不能都死背。但是在很多方面,幼年和青年,却又离不开背诵。小学至大学,不少读书的领域,都少不了背诵,大学学英语单词你能不背?语文的唐诗宋词你能不背?小学背的就更多。背诵有如下好处:

背诵,是开发右脑记忆区的最好方式。世界第一富翁比尔·盖茨,幼年时,把《圣经》的《马太福音》背得滚瓜烂熟。《马太福音》的字数比《三字经》的字数多达千倍。一位着名科学家霍金说过:我们的脑子的记忆区,有如电脑的储存器,没有信号输入,它是无序的,一旦经过软件输入信号,它就成为有序的,输入的信号越多,储存器的有序部分就越多。背诵,就是这输入的软件,没有软件,无序的硬件有什么用?今天来现场表演的六岁男童,能把这些书不停顿地背出来,就是明证:他的记忆区开发得很好。

背诵有强大的识字功能。如果辅导得当,在背诵时,运用课本上的汉语拼音识字,不仅加强了背诵,同样也发挥了背诵的识字功能。一位朋友的六岁小女孩,还没上小学,但在读经的过程中学了识字,我试测过,她现在已经能慢慢地读完一小段报纸。

2.有人说,《三字经》孩子不懂,背了没有用处。我在前面已经说过:小孩子背的东西,年纪大了,还是不会忘记,不论懂与否,一辈子也忘不了,长大了,有了生活体验,过去不懂的一下子就跳出来了。何况,像《三字经》这样的启蒙读物,给孩子作些解释,也不是完全不懂,懂了的,就会体现在行动中。我有个十一岁的外孙,也在读经班读《弟子规》,我没有想到的是:在他升初中的测验中,他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读经教我怎样做人》。你再去看看读经班的孩子是多么讲礼貌,实在令人感叹读经的好处。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说:有如让孩子去背“小猫叫,小狗跳”这种没意义的东西,不如一下就让他们背高层次的《三字经》和蒙童读物。

3.《三字经》不但是蒙童读物,在辅导孩子背诵时,在课余时间带孩子来读经,家长也同样受到教育。我采访过参加读经班孩子的家长,他们异口同声如是说:对他们同样是一种教育。就像孩子学钢琴一样,大人不会,就无法辅导孩子。一位朋友还说:他们两口子吵嘴,孩子还和他们说:“莫吵了,经上是怎么说的?”弄得他们十分尴尬。其实,《三字经》很多大人不懂的非常多,就以中国的朝代和顺序而言,这应该是最为普通的常识,可是,能说得出来的能有几人!我读初中时,根据《三字经》,用五字韵文把这朝代顺序归纳为十五个字:“唐虞夏商周、秦汉晋隋唐、唐宋元明清。”在以后学历史的过程中,我占了很大的便宜。因此,父母、爷爷、奶奶拿出时间和精力帮助孩子读经,教孩子按经上说的做人和读书,实在是利莫大焉。要知道:孩子的成器,是一家人的一笔巨大财富,是一家人的最大幸福。我在明生书舍讲《三字经》,有一位做生意的小老板从来不缺席,听完后他说:我爹我妈小时候不教我这《三字经》,如今就这样粗野,只会做点小生意。我说别怪他们,那个时候,谁敢讲呵!

4.还有人说,孩子忙不过来!当然小学的功课作业多,这也是事实。但是,也不是一点时间也没有。有的家长把孩子送去学跳交谊舞、恰恰,学打高尔夫球,这又怎么说?当然,这些也是可以学的,但那是本末倒置。孩子要从小就塑造他良好的人格形象,有更多的知识,这才是教育的根本。

5.最后,关于理想和信仰问题。人,可以没有信仰,却不能没有理想。没有理想的人,是没有希望的,理想是人的精神支柱。让孩子背诵蒙学读物,做一个像《三字经》上说的那样有志向有理想的人,已经是一个非常高尚的人了!

我是云南省蒙学会的顾问,也是昆明明生书舍的顾问,读过古书,大学又学英语,对西方文化也大略知一点,中西方文化是互补的,对国学不该视而不见,我只想为它做些踏踏实实的事,能做一点算一点,至少可以让我的孙子受益。以上只是个人的认识,是与否,请指正。

同类推荐
  • 乱营街

    乱营街

    《乱营街》里就有这么一群人,活在底层,没有固定的生活套路和轨迹,他们看上去好像没有方向,就像一些漂摇在巨浪里的木船或者浮萍,没有拴系自己的码头或根茎,随时都会翻掉或漂向别处。这是一个围绕金钱旋转的时代,似乎所有人都在发财的梦里游荡着。《乱营街》里的人也是这样,小说中的“我”——李豹公,有点像韦小宝,是那种小时候学习不好,工作了又下岗,只能到街头游荡的混混,但他内心似乎也有一些东西或者说向往,只是在乱营街里,被他充当的男妓和皮条客等等的角色掩盖着。
  • 无名的裘德

    无名的裘德

    这是哈代最优秀的作品之一男主人公仅十一岁,父母双亡,贫困孤苦而又多愁善感,但幼小心灵中已深深埋下了求索上进的宏志大愿。袭德的这番经历,是英国十九世纪后半叶乡村教育逐渐普及后有知识的一代青年劳动者要求改变自身地位的图影。
  • 世界最具推理性的侦破故事(1)

    世界最具推理性的侦破故事(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未完的旅程

    未完的旅程

    作者在二十多万字篇幅中,始终不作惊人之笔。不紧不慢地一味在叙写着非战时部队日常生活。从师机关办公楼,到家属区的几排小平房;从连队荣誉室,到实弹射击场。我们读下去,犹如伴随着叮叮咚咚的驼铃声响,不紧不慢地朝前去。正是在平淡无奇之中,他为我们展开了一卷漾溢着军营风情的图画,记录了我军向现代化迈进的足音……
  • 福尔摩斯喵之二十二街恩仇

    福尔摩斯喵之二十二街恩仇

    本书包含了三个故事:《狗娘养的》、《香奈儿的爱情》、《阁楼上的男孩》。以一位有点肥胖的、曾被《福尔摩斯破案全集》砸中过脑袋、从此自诩为“侦探猫”且人称“福尔摩斯喵”的迪多的视觉,分别探讨忠诚、爱情、理解三个主题。这三个故事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在一个不完美的世界,一个不正经的侦探一本正经地讲述不正经的推理故事,告诉你一只猫所理解的忠诚、爱情、牺牲以及生命的困境。
热门推荐
  • 六眼族

    六眼族

    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我们处在宇宙的中心,人生或死,阴司是否存在?轮回不断,我们的起源是否就是个惊天大阴谋?老一辈的人经常跟我讲,人在做天在看,所谓的天是什么东西?谁给你的资格?你又在看什么?
  • 快穿之和男神组队刷怪

    快穿之和男神组队刷怪

    突然出现在一个奇怪的空间,这里有一个鸡蛋主神和……一个男神!咦?等等这不是快穿文怎么突然变成了无限流Σ(°△°|||)︴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大夏之锋

    大夏之锋

    大江滔滔,白浪冲天。维京海的寒风扫过大地,大夏帝国再次风雨飘摇。“我不属于你的世界,也不属于这样的时代,但我会把我们的帝国守护好……”——杨慎。不是重复的打脸,不是臃肿的拖沓,只是简简单单地讲故事,仅此而已。
  • 会魔法的人

    会魔法的人

    有魔法的世界啊,真的很期待啊!在襁褓中的林沐看着一位穿着白色长袍的神父口中念着咒语手往他的身上轻轻划过便很糊里糊涂的睡着了
  • 初夏夜的那抹蓝

    初夏夜的那抹蓝

    他和她的再次相遇,是那样的浪漫唯美。“也许到最后,陪着你的那个人不是我,也请别忘了,我曾和你在最美的年华相遇,熟知”
  • 无主

    无主

    天才少年,家门遭遇不幸,只能寄篱别处,但他从未放弃努力修炼,终于,当他知道了事实真相之后,将这世界搞的地覆天翻,最终定下自己的规矩:这个世界,无主才是归宿!另新建《无主》读者群204734082,如果有什么意见及建议可以直接跟我说。
  • 邪魅杀手穿越之尊王妃

    邪魅杀手穿越之尊王妃

    来自21世纪的杀手——言煞,被爱的人用枪对准心脏,与“青梅竹马”的好友冥雪一同掉落下悬崖,醒来时,发现自己穿越成了相府六小姐,而六小姐言菲也早已死于烈悬森林,睁瞳之时,言煞霸气归来。与自己一同穿越来的玉镯帮助了她得以修炼,但不曾想到她竟是修炼鬼才,为了报仇和安全,言煞化身为翩翩公子,惹来少女的爱慕。他,是神亚大陆的尊主,偶然的一次次见面,他也对她砰然心动。本文看女主如何走上强者之路。
  • 武动苍穹

    武动苍穹

    天道紊乱,人族式微、诸雄争霸、祸乱四起。承载着命运与希望的神秘黑纸片,神秘降世,引出很多惊天秘密。幽冥战场、冥王圣地、摩罗地狱、蛮荒古地、望月古城……这些神秘之地,又有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发生。试看,身怀黑纸片的少年李辰,如何成为一代强者,武动苍穹。
  • 王妃姐姐在王府的生活

    王妃姐姐在王府的生活

    这是一篇古代小说,主要是讲王妃姐姐在王府的生活和个人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