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76000000015

第15章 太空梦想——宇宙观念

1.纵横捭阖——“宇宙大尺度结构”

人们把10百万秒差距以上的结构叫做“宇宙的大尺度结构”,目前观测到的宇宙的大小是104百万秒差距。

在宇宙大尺度结构中,非常少数的星系是单独存在的,这些通常都被认为是视场星系。许多星系和一定数量的星系之间有重力的束缚:包含有50个左右星系集团的星系群,以及更大的包含数千个星系、横跨数百万秒差距空间的星系集团。星系集团通常由一个巨大的椭圆星系统治着,它的潮汐力会摧毁邻近的卫星星系,并将质量加入星系中。超星系集团是巨大的集合体,拥有数万个星系,其中有星系群、星系集团和一些孤单的星系;在超星系集团尺度,星系汇排列成薄片状和细丝,环绕着巨大的空洞。在上述的尺度中,宇宙呈现出各向同性和均质。

银河是本星系群中的一员,相对来说是一个直径大约1022百万秒差距的小星系群。银河和仙女座星系是这个群中最大的两个星系,许多其他的矮星系都是这两个的卫星星系。本星系群是以室女座星系团为中心的巨大星系群与星系集团集合体的一部分。

星系在宇宙中呈网状分布。从大尺度看,星系包围着一个个像气泡一样的空白区域,在整体上形成类似蜘蛛网或神经网络的结构,这就是宇宙大尺度分布。

至今,大尺度上的观测事实远不是十分明确的。有趣的是,有迹象表明,星系在大尺度上的分布呈泡沫状,也就是星系分布结构上有许多看不到星系的“空洞”区,而星系聚集在空洞的壁上,呈纤维状或片状结构。这一层次的结构叫超星系团。它的典型尺度为几十兆秒差距。

从演化理论来考虑,尺度大到一定程度,应不再有结构存在。这是否符合事实,以及这尺度多大,都是十分重要,并需要有大尺度观测来回答的问题。现今对宇宙在50百万秒差距以上是否还有显著的结构现象存在,正是人们热烈争论中的焦点。

现在看来,直至5000万秒差距的尺度为止,星系的分布呈现有层次的结构。

2.风雨无阻——宇宙观念和宇宙结构观念的发展

(一)宇宙演化观念的发展

在中国,早在西汉时期,《淮南子·俶真训》指出:“有始者,有未始有有始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始者”,认为世界有它的开辟之时,有它的开辟以前的时期,也有它的开辟以前的以前的时期。《淮南子·天文训》中还具体勾画了世界从无形的物质状态到浑沌状态再到天地万物生成演变的过程。在古希腊,也存在着类似的见解。例如留基伯就提出,由于原子在空虚的空间中作旋涡运动,结果轻的物质逃逸到外部的虚空,而其余的物质则构成了球形的天体,从而形成了我们的世界。

太阳系概念确立以后,人们开始从科学的角度来探讨太阳系的起源。1644年,R。笛卡尔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旋涡说”;1745年,G。L。布丰提出了一个因大彗星与太阳掠碰导致形成行星系统的“太阳系起源说”;1755年和1796年,康德和拉普拉斯则各自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现代探讨太阳系起源的“新星云说”正是在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1911年,赫茨普龙建立了第一幅银河星团的颜色星等图;1913年,H。N。罗素则绘出了恒星的光谱——光度图,即赫罗图。罗素便提出了一个恒星从红巨星开始,先收缩进入主序,后沿主序下滑,最终成为红矮星的“恒星演化学说”。1924年,A。S。爱丁顿提出了恒星的质光关系;1937~1939年,C。F。魏茨泽克和贝特揭示了恒星的能源来自于氢聚变为氦的原子核反应。这两个发现导致了罗素理论被否定,并导致了科学的恒星演化理论的诞生。

对于星系起源的研究,起步较迟,目前普遍认为,它是我们的宇宙开始形成的后期由原星系演化而来的。

1917年,爱因斯坦运用他刚创立的广义相对论建立了一个“静态、有限、无界”的宇宙模型,奠定了现代宇宙学的基础。1922年,G。D。弗里德曼发现,根据爱因斯坦的场理论,宇宙不一定是静态的,它可以是膨胀的,也可以是振荡的。前者对应于开放的宇宙,后者对应于闭合的宇宙。1927年,G。勒梅特也提出了一个膨胀宇宙模型。1929年,哈勃发现了星系红移与它的距离成正比,建立了著名的“哈勃定律”。这一发现是对膨胀宇宙模型的有力支持。20世纪中叶,G。伽莫夫等人提出了“热大爆炸宇宙模型”,他们还预言,根据这一模型,应能观测到宇宙空间目前残存着温度很低的背景辐射。1965年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证实了伽莫夫等人的预言。

从此,许多人把大爆炸宇宙模型看成标准宇宙模型。

1980年,美国的古斯在热大爆炸宇宙模型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暴涨宇宙模型”,这一模型可以解释目前已知的大多数重要观测事实。

(二)宇宙结构观念的发展

远古时代,人们对宇宙结构的认识处于十分幼稚的状态,他们通常按照自己的生活环境对宇宙的构造作了幼稚的推测。

在中国西周时期,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人们提出的“早期盖天说”认为,天穹像一口锅,倒扣在平坦的大地上;后来又发展为“后期盖天说”,认为大地的形状也是拱形的。公元前7世纪,巴比伦人认为,天和地都是拱形的,大地被海洋所环绕,而其中央则是高山。古埃及人把宇宙想象“以天为盒盖、大地为盒底”的大盒子,大地的中央则是尼罗河。古印度人想象圆盘形的大地负在几只大象上,而象则站在巨大的龟背上。公元前7世纪末,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大地是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圆盘,上面笼罩着拱形的天穹。

最早认识到大地是球形的是古希腊人。公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从美学观念出发,认为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主张天体和我们所居住的大地都是球形的。这一观念为后来许多古希腊学者所继承,但直到1519~1522年,葡萄牙的F。麦哲伦率领探险队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后,地球是球形的观念才最终证实。

公元2世纪,托勒密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地心说”。这一学说认为地球在宇宙的中央安然不动,月亮、太阳和诸行星以及最外层的恒星天都在以不同速度绕着地球旋转。为了说明行星视运动的不均匀性,他还认为行星在本轮上绕其中心转动,而本轮中心则沿均轮绕地球转动。地心说曾在欧洲流传了1000多年。

1543年,哥白尼提出科学的“日心说”,认为太阳位于宇宙中心,而地球则是一颗沿圆轨道绕太阳公转的普通行星。1609年,开普勒揭示了地球和诸行星都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公转,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同年,G。伽利略则率先用望远镜观测天空,用大量观测事实证实了“日心说”的正确性。

1687年,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深刻揭示了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力学原因,使日心说有了牢固的力学基础。在这以后,人们逐渐建立起了科学的太阳系概念。

在哥白尼的宇宙图像中,恒星只是位于最外层恒星天上的光点。1584年,G。布鲁诺大胆取消了这层恒星天,认为恒星都是遥远的太阳。18世纪上半叶,由于E。哈雷对恒星自行的发展和J。布拉得雷对恒星遥远距离的科学估计,布鲁诺的推测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赞同。18世纪中叶,T。赖特、I。康德和J。H。朗伯推测说,布满全天的恒星和银河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天体系统。F。W。赫歇尔首创用取样统计的方法,用望远镜数出了天空中大量选定区域的星数以及亮星与暗星的比例,1785年首先获得了一幅扁而平、轮廓参差、太阳居中的银河系结构图,从而奠定了银河系概念的基础。在此后一个半世纪中,H。沙普利发现了太阳不在银河系中心、J。H。奥尔特发现了银河系的自转和旋臂,以及许多人对银河系直径、厚度的测定,科学的银河系概念才最终确立。

18世纪中叶,康德等人还提出,在整个宇宙中,存在着无数像我们的天体系统(指银河系)那样的天体系统。而当时看去呈云雾状的“星云”很可能正是这样的天体系统。此后经历了长达170年的曲折的探索历程,直到1924年,才由哈勃用“造父视差法”测仙女座大星云等的距离确认了河外星系的存在。

近半个世纪,人们通过对河外星系的研究,不仅已发现了星系团、超星系团等更高层次的天体系统,而且已使我们的视野扩展到远达200亿光年的宇宙深处。

同类推荐
  • 自然密码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自然密码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宇宙天地和自然世界真是丰富多彩、纷繁庞杂,使我们对于那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不得不密切关注和发出疑问。人们总是不断地去认识它,勇敢地去探索它。虽然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达到了很高程度,但对于许多奥秘还是难以圆满解答。人们都希望发现天机,破解奥秘。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科学先驱不断奋斗,一个个奥秘不断解开,推进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但又发现了许多新的奥秘现象,又不得不向新的问题发起挑战。正如达尔文所说:“我们认识自然界的固有规律越多,这种奇妙对于我们就更加不可思议。”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类探索永无止境,解决旧问题,探索新领域,这就是人类一步一步发展的足迹。
  • 医学破译密码(科学探索的真相)

    医学破译密码(科学探索的真相)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读者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探索精神,这是科学普及的关键。
  • 你一定想知道:海洋世界知识

    你一定想知道:海洋世界知识

    阅读科学知识对提高学习兴趣、优化知识结构会产生积极而有益的作用,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只会扼杀活泼的天性.抑制智力的发展。因此,必须在保护学习热情的基础上,扩大青少年学生的知识面,以便充分调动起他们探索求知的勇气和信心。本书的内容涵盖了宇宙、天文、地理、生物、历史、军事、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采用深入浅出、符合认知规律的科学体例,为渴望探索外部世界的青少年展现出一幕幕极具想象力、神秘感和挑战性的科学场景。促进青少年学生开阔眼界、启迪心智,在思考与探究中走向成功的未来!
  • 碧水蓝天畅想曲

    碧水蓝天畅想曲

    《碧水蓝天畅想曲》:“荆楚作家走乡村”是由湖北省作协2007年开始推出的系列大型文学采风采访活动,是倡导作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文学“品牌”活动,旨在通过组织作家走进农村采访、创作,反映我省农村改革的前进历程和成就。继2007年、2008年、2009年活动将采访主题聚焦于“农村扶贫”、“先进名村”和“旅游名村”之后,今年,“荆楚作家走乡村”采风活动,把关注重点放在了农村环保问题上。二十几位作家通过调查走访,用饱含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幅绿色生态画卷,结集为25万多字的报告文学《碧水蓝天畅想曲》一书。
  • 世界奇异现象档案录

    世界奇异现象档案录

    奇异现象犹若色彩斑斓的万花筒,点缀在我们的生活中或尘封在历史中。它们时而扑朔迷离,时而迷雾重重,时而变幻莫测,时而漏出端倪。阅读过程中,它们或挑战我们的思维极限,或让我们惊呼不可思议,或超出我们想象力之外,令我们热血沸腾、欲罢不能。
热门推荐
  • 天命阁主

    天命阁主

    一个平凡的少年,一家神秘的店铺,一册鬼畜的书籍,一段奇幻的历险尊敬的客人,欢迎来到天命阁但凡你有,但凡我要!只要你付得起价格,睡觉我也能让你睡出一个家财万贯,富贵王权!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异世无双之火神

    异世无双之火神

    一个废材的火族少年,实力卑微,在嘲讽和屈辱中生存,但这些张旭阳却都毫不在意,“老子只想安安静静地做个美男子”这是穿越者张旭阳的心声。且看这穿越之人如何搅动这异世风云逆天成神。
  • 末世圣衣

    末世圣衣

    整个太阳系被某位目的不明的大能送入本源世界,绝大部分人类被感染,异变成没有灵智的妖人,导致整个人类的秩序瓦解,剩下的人类争扎在绝望之中······然而这仅仅只是故事的一个开头……人族青年孙成将披挂本源紫金龙皇圣衣,裹挟着道基命运之力,以太始天魔之威,重新将人族带上巅峰。
  • 金箓斋三洞赞咏仪

    金箓斋三洞赞咏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玉翡翠

    玉翡翠

    民国初年的架空年间,社会动荡不安。他感谢生命里能够遇到她,她与他惺惺相惜,却不知道她接近他是为了更大的阴谋,只是为了查清爹娘的死因,她只身潜入藤府,面对爱与真相,血与泪的惩罚,她该如何抉择……
  • 喂你们谁想做我的夫君

    喂你们谁想做我的夫君

    一妖孽神医,一冰冷王爷,还有一暖心哥哥,穿越而来的女主将做何选择。【撕花瓣抉择】(好草率)画面1:某女盯着面前的妖孽神医犯花痴。某神医:“看够了吗?”某女:“嗯嗯。”【连忙点头】画面2:某女:“你,你想干嘛?”某王爷:“这是本王的灵宠。”某女:“切,多大点事啊。”【心想】真小气......画面3:某女:“我要出去玩啊!”某哥哥:“好。”某女:“我要吃冰糖葫芦!”某哥哥:“好。”某小编冲着某女大吼:“你丫的别给老娘净事儿!”
  • MC之魅出校园

    MC之魅出校园

    月族——一个不为人知的小国~!月族后裔在一次执行任务时,他们得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真相~~自此,他们脱离了月族,成立了自己的组织_moonclub!简称MC!~~脱离月族后的他们又因为机缘而穿越到了2007年……
  • 奥武传说

    奥武传说

    一个大预言:二十四年后,“不屈之魂”将逆乱天地;一个大幕手:“他的光属性太弱了!让他练练我的秘奥;还有,让他去寻九灵!”于是,一个少年,为寻求最强,踏上了寻找九灵的搞笑之旅……
  • 你走在一条孤独的路上

    你走在一条孤独的路上

    出生伴着笑声,有激动.期望.高兴.羡慕……………………这些原本和你没有多少关系,但确渐渐的成为你活着的目的。最终还是要找到自己希望走的路。这是一篇励志作品,猪脚从一个不得志小人物走到一个开心的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