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62400000002

第2章 序言2

2007年3月底,我的女儿郝洁良接到了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当时我们感到虽在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我们一直都没有能上哈佛的奢望,只是在考前,我们根据孩子的实力感觉可以试试看,毕竟竞争太激烈了。我们没有像许多家长那样,很早就为孩子制订上名校的目标,也从没有为考取哈佛做任何针对性努力,所以一切看起来都好像是那么轻松和随意。因此,我们也就没有十年寒窗、一朝问鼎的成就感。

对于女儿上哈佛,许多朋友都颇感疑惑,他们说:“没见你们对孩子操什么心”、“没怎么见你们管孩子呀”,还有朋友说我们“胆大”。言下之意,就是说我们没有多管孩子,而“不管”的孩子肯定是不行的,孩子不行居然敢申报哈佛当然是有点儿太“胆大”了。甚至有些朋友认为这是天上掉馅儿饼,撞上了好运气。总而言之,对于洁良上哈佛这件事,朋友们都感到惊奇。对我们来说,孩子上大学只是人生的一个起点,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始终重视的是孩子总体的成长和发展,而不是一时的成败得失。

当然,随后陆陆续续也有不少“取经”的朋友们。这时候我们开始系统思考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些理念、方法、策略和得失。

孩子上学后,教育子女成了我们和朋友们在一起经常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另外,我出国前在太原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系任教。在教学和科研之余,我担任过5年学生班主任和年级主任。对于学生工作,我从来没有抱着应付差事的想法去做。那时我总是认认真真地为学生考虑,为学生好我就是牺牲点儿时间也很高兴;只要学生好,我就有成就感。当时我对学生工作很下工夫,有热情、有想法,也有自己的一些措施。因为按照我们中国的传统,传道、授业、解惑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不像在国外,教师更大意义上仅仅是个职业而已。正因为我有学生工作的经历,使我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也一直饶有兴趣。所有这些因素使我萌生了写点儿东西与关心孩子教育的父母及朋友们共同分享的想法。

归纳起来,我们教育孩子的核心部分就是12个字:从小教育,培养自立,逐渐放手。我们教育的宗旨不是为了让孩子上个好学校,重要的是为了孩子将来能成功地立身社会。也就是说,不管孩子上不上得了好学校,这些培养教育对孩子将来在社会上工作、为人处世都是至关重要的。教育孩子如果瞄准了修身做人、立身社会这个终极目标,“上名校”这个初级目标往往也可能顺便达到。因为,上名校毕竟也是为了成功地立身社会。我们认为教育孩子的目光不宜太过实惠,目标不宜太过功利。

我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践行者。因此,本书并不是一本教育孩子如何考上名校的书,而是一本就“培养孩子素质,培养孩子自立能力,让孩子自己去打拼”谈自己的策略和体会的书。我希望借本书就我们自己教育孩子的理念、思想、做法,包括我们虽然能意识到但是执行并不太好的遗憾与读者共同探讨和分享;也希望读者能从孩子成长过程的记叙中或多或少得到一些益处;同时,希望本书不仅能对孩子升学,也能对孩子立身社会、做事为人有所帮助。

本书第一章分35个话题,是我们教育孩子的思想、策略、方法,以及对家庭教育的领悟和理解。这些思想、策略、方法和感悟大多是我们自己的亲身实践。书中的话题和内容不仅针对孩子和子女的教育,同时也针对成人的自身完善和修养。35个话题中的每一个虽然自成一体,但又有所关联。我希望通过这35个话题让读者得到一些孩子教育方面的思路、技巧和方法,同时也可以对将来孩子立身社会、做事为人有所裨益。

考虑到读者有可能关心孩子的学习、成长过程和经历,本书第二章介绍了洁良从出生、小学、初高中到大学的简要情况。其中,我们还较为详细地介绍了高中阶段洁良报考美国大学的程序和经历。

由于短文是美国大学,特别是名校录取新生时的重要参考和依据,因此国内外许多朋友都索要过洁良申报大学时写的几篇小短文。有鉴于此,我把洁良的三篇英文小短文和我的译文专门列为第三章供读者阅读、借鉴和参考。

另外,教育理念和思想与个人成长经历、原生家庭、教育背景都密不可分,所以本书最后对作者基本情况做了一些简单介绍。

现在有一种流行于海内外华人家庭的教育方式,其特点是:

父母对教育孩子全力以赴、不惜代价。比如,父母陪孩子做计划、做作业、练钢琴;等等。

父母认为大人比孩子懂得更多,更有经验。所以他们从孩子小时候就开始有目的地为孩子上大学精心包装,甚至为孩子上某个名校有针对性地调研、润色、打扮乃至代劳。

这种教育方式往往有能考上名校的孩子作为教育“成功”的佐证。

这里我想提醒的是不要忘了许许多多不成功的例子,而且这些不成功的例子绝对不会出现在书中、媒体上;就像虽然有成千上万买彩票的人,但出现在报纸、电视上的是其中某个中奖人,而绝非那些陪太子读书的人。所以我认为这种有点儿“赌博”特点的教育方式绝非普通家庭教育的正常做法,其实际效果较差。主要原因如下:

一般家庭,父母没有充足的时间事无巨细地“陪”孩子一直到上大学阶段。

一般家庭,父母没有充足的资源和能力,如父母不都是钢琴专业人员、教师等。其实即使父母是教授、工程师,也未见得是个好的教育者。

教育孩子的意义何在?难道仅仅是为了上名校、成明星吗?

一般家庭,如果父母把“宝”都压在孩子身上,孩子上不了名校怎么办?当不了明星怎么办?孩子如果“失败”了,是否将意味着出现父母和孩子至少三个失败者?这个家庭如何面对期望和结果之间的巨大落差?

父母自己生活的价值和意义何在?

如果自己的孩子长大后也把主要精力用来培养他(她)的孩子上大学,那么该如何看待这种循环?

这种教育方式还有以下问题:

父母如影随形地陪着孩子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长期下来有很多弊端:首先,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对于那些个性强的孩子,父母事无巨细的监督容易使孩子对父母及其管教产生厌倦感甚至逆反心理,进而生发出厌学情绪;而对于乖巧听话的孩子,则容易对父母出现依赖性,心理上很难“断乳”。其次,不利于孩子独立性和主动性的培养。父母把孩子应该考虑的都已经为他考虑到了,孩子唯一能做的只是“有效执行”,孩子即便是按照父母的要求和思路做得非常好,也好比一台计算机,没有人来操纵它,计算机再有本领也无从展现。最后,不利于孩子终身的发展。孩子毕竟是要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的,即便是考取名校,终究也是要踏入社会的。实际上,父母们都明白“高智商、低情商、高学历、低能儿”式的孩子进入社会之后是很难大有作为的。动物园里养大的老虎,虽然能表演几个前空翻、钻火圈,能抓住几只鸭子,但是其实际生存能力很值得怀疑。也许孩子长大了也很成功,不过比起自己所应有的潜力来说,这种成功已经大打折扣了。

不少家长在家庭教育上存在速成和急功近利的思想;有的速成招数的确可能立竿见影,但是急功近利却很容易给孩子留下非常不好的后遗症。到那时,悔之晚矣。

就在我写作此书期间,我弟弟郝勇给我讲了一个他自己的故事:

我有一位同事在孩子教育方面颇下工夫,不管自己多忙,每天都要坚持用很大的精力去辅导孩子,听写生字、检查作业、指导作文。每每发现错误,就要求孩子立即纠正。对于孩子不懂的地方,他还要耐心讲解,保证孩子对作业中的知识都已经掌握之后,才与孩子一起休息。

听到同事在教育孩子方面的辛苦后,赞叹之余,我开始自责自己对孩子缺少责任心,所以也担负起了自己的“责任”,向同事学习,对孩子具体的学习进行帮助和指导。刚开始的时候,效果确实不错,孩子每天回来都非常高兴地汇报:“我的作业全部正确,没有一点儿错误,老师又表扬我了。”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检查作业时我发现他的错误逐渐多起来了,不懂的问题也是有增无减,考试成绩也有所下降,我感到纳闷,思考哪里出了问题。之后我就多了个心眼儿,一次,在我辅导完他作业后问他懂了没有,他说懂了。讲完之后我有意把给他讲解的草稿拿走了。我刚从书房出来一会儿,他就出来问:“爸爸,刚才你给我讲解的那张纸呢?”孩子的问话立刻让我感悟到了问题的症结。大多数孩子对老师的批评还是非常忌惮的,因此做作业时很怕出错,也就比较专心和认真,以免受到老师的批评。自从我给他检查作业之后,他那根紧张的神经松弛了,做作业时思想也就经常开了小差;对学习中的问题也不很在意了,反正不会的时候有爸爸,爸爸的大脑成了他的“外脑”。而对于不懂的问题他也是不求甚解,即使是给他耐心讲解过的题目,他也不一定真正领会,因为这并不影响他顺利完成作业。对于我的失败,我当时还感觉也许是自己有什么不当之处,就特意去拜访那位同事,但令我尴尬的是当我问到他家孩子的情况时,他好像并不愿意说什么,搪塞几句之后便顾左右而言他了。面对冷场,寻求答案的心情让我鼓足勇气打开话匣子,谈了我儿子的情况。不料同事在听完之后,忽然又显得非常兴奋,好像找到了知音。他总结性地对我说了两句话:“希望变成了失望;付出与成效不成比例。”接下来他才谈到他的孩子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让他非常伤感和痛心,同时还有一种迷惘和无奈,因为他已经付出了太多,而现在又不知道该怎么去做才好。

我弟弟的故事恰好成了我教子观念的一个反证。父母有自己的生活和事业,父母放弃自我全心为子,可以说是:精神可嘉、得不偿失。

因此,本书着眼父母和孩子的长远利益,适用于任何家庭;操作性强、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父母轻轻松松,而教育效果显著。受教育的孩子也将是有智慧的,孩子的受益也将是终生的。

世事复杂难料,不平事以及父母看不惯的事比比皆是。然而,我们却不能因此就教育孩子去适应社会的阴暗面。人之堕落也易,教好孩子恰如逆水行舟。

本书是我们对家庭教育的理解和教育自己孩子的经历。笔者不仅才疏学浅且为一己之见,谬误之处还望读者明鉴。我也期待着能从读者那里得到反馈和斧正,以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教育好我们的下一代。2007年3月底,我的女儿郝洁良接到了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当时我们感到虽在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我们一直都没有能上哈佛的奢望,只是在考前,我们根据孩子的实力感觉可以试试看,毕竟竞争太激烈了。我们没有像许多家长那样,很早就为孩子制订上名校的目标,也从没有为考取哈佛做任何针对性努力,所以一切看起来都好像是那么轻松和随意。因此,我们也就没有十年寒窗、一朝问鼎的成就感。

对于女儿上哈佛,许多朋友都颇感疑惑,他们说:“没见你们对孩子操什么心”、“没怎么见你们管孩子呀”,还有朋友说我们“胆大”。言下之意,就是说我们没有多管孩子,而“不管”的孩子肯定是不行的,孩子不行居然敢申报哈佛当然是有点儿太“胆大”了。甚至有些朋友认为这是天上掉馅儿饼,撞上了好运气。总而言之,对于洁良上哈佛这件事,朋友们都感到惊奇。对我们来说,孩子上大学只是人生的一个起点,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始终重视的是孩子总体的成长和发展,而不是一时的成败得失。

当然,随后陆陆续续也有不少“取经”的朋友们。这时候我们开始系统思考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些理念、方法、策略和得失。

孩子上学后,教育子女成了我们和朋友们在一起经常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另外,我出国前在太原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系任教。在教学和科研之余,我担任过5年学生班主任和年级主任。对于学生工作,我从来没有抱着应付差事的想法去做。那时我总是认认真真地为学生考虑,为学生好我就是牺牲点儿时间也很高兴;只要学生好,我就有成就感。当时我对学生工作很下工夫,有热情、有想法,也有自己的一些措施。因为按照我们中国的传统,传道、授业、解惑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不像在国外,教师更大意义上仅仅是个职业而已。正因为我有学生工作的经历,使我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也一直饶有兴趣。所有这些因素使我萌生了写点儿东西与关心孩子教育的父母及朋友们共同分享的想法。

归纳起来,我们教育孩子的核心部分就是12个字:从小教育,培养自立,逐渐放手。我们教育的宗旨不是为了让孩子上个好学校,重要的是为了孩子将来能成功地立身社会。也就是说,不管孩子上不上得了好学校,这些培养教育对孩子将来在社会上工作、为人处世都是至关重要的。教育孩子如果瞄准了修身做人、立身社会这个终极目标,“上名校”这个初级目标往往也可能顺便达到。因为,上名校毕竟也是为了成功地立身社会。我们认为教育孩子的目光不宜太过实惠,目标不宜太过功利。

我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践行者。因此,本书并不是一本教育孩子如何考上名校的书,而是一本就“培养孩子素质,培养孩子自立能力,让孩子自己去打拼”谈自己的策略和体会的书。我希望借本书就我们自己教育孩子的理念、思想、做法,包括我们虽然能意识到但是执行并不太好的遗憾与读者共同探讨和分享;也希望读者能从孩子成长过程的记叙中或多或少得到一些益处;同时,希望本书不仅能对孩子升学,也能对孩子立身社会、做事为人有所帮助。

本书第一章分35个话题,是我们教育孩子的思想、策略、方法,以及对家庭教育的领悟和理解。这些思想、策略、方法和感悟大多是我们自己的亲身实践。书中的话题和内容不仅针对孩子和子女的教育,同时也针对成人的自身完善和修养。35个话题中的每一个虽然自成一体,但又有所关联。我希望通过这35个话题让读者得到一些孩子教育方面的思路、技巧和方法,同时也可以对将来孩子立身社会、做事为人有所裨益。

考虑到读者有可能关心孩子的学习、成长过程和经历,本书第二章介绍了洁良从出生、小学、初高中到大学的简要情况。其中,我们还较为详细地介绍了高中阶段洁良报考美国大学的程序和经历。

由于短文是美国大学,特别是名校录取新生时的重要参考和依据,因此国内外许多朋友都索要过洁良申报大学时写的几篇小短文。有鉴于此,我把洁良的三篇英文小短文和我的译文专门列为第三章供读者阅读、借鉴和参考。

另外,教育理念和思想与个人成长经历、原生家庭、教育背景都密不可分,所以本书最后对作者基本情况做了一些简单介绍。

现在有一种流行于海内外华人家庭的教育方式,其特点是:

父母对教育孩子全力以赴、不惜代价。比如,父母陪孩子做计划、做作业、练钢琴;等等。

父母认为大人比孩子懂得更多,更有经验。所以他们从孩子小时候就开始有目的地为孩子上大学精心包装,甚至为孩子上某个名校有针对性地调研、润色、打扮乃至代劳。

这种教育方式往往有能考上名校的孩子作为教育“成功”的佐证。

这里我想提醒的是不要忘了许许多多不成功的例子,而且这些不成功的例子绝对不会出现在书中、媒体上;就像虽然有成千上万买彩票的人,但出现在报纸、电视上的是其中某个中奖人,而绝非那些陪太子读书的人。所以我认为这种有点儿“赌博”特点的教育方式绝非普通家庭教育的正常做法,其实际效果较差。主要原因如下:

一般家庭,父母没有充足的时间事无巨细地“陪”孩子一直到上大学阶段。

一般家庭,父母没有充足的资源和能力,如父母不都是钢琴专业人员、教师等。其实即使父母是教授、工程师,也未见得是个好的教育者。

教育孩子的意义何在?难道仅仅是为了上名校、成明星吗?

一般家庭,如果父母把“宝”都压在孩子身上,孩子上不了名校怎么办?当不了明星怎么办?孩子如果“失败”了,是否将意味着出现父母和孩子至少三个失败者?这个家庭如何面对期望和结果之间的巨大落差?

父母自己生活的价值和意义何在?

如果自己的孩子长大后也把主要精力用来培养他(她)的孩子上大学,那么该如何看待这种循环?

这种教育方式还有以下问题:

父母如影随形地陪着孩子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长期下来有很多弊端:首先,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对于那些个性强的孩子,父母事无巨细的监督容易使孩子对父母及其管教产生厌倦感甚至逆反心理,进而生发出厌学情绪;而对于乖巧听话的孩子,则容易对父母出现依赖性,心理上很难“断乳”。其次,不利于孩子独立性和主动性的培养。父母把孩子应该考虑的都已经为他考虑到了,孩子唯一能做的只是“有效执行”,孩子即便是按照父母的要求和思路做得非常好,也好比一台计算机,没有人来操纵它,计算机再有本领也无从展现。最后,不利于孩子终身的发展。孩子毕竟是要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的,即便是考取名校,终究也是要踏入社会的。实际上,父母们都明白“高智商、低情商、高学历、低能儿”式的孩子进入社会之后是很难大有作为的。动物园里养大的老虎,虽然能表演几个前空翻、钻火圈,能抓住几只鸭子,但是其实际生存能力很值得怀疑。也许孩子长大了也很成功,不过比起自己所应有的潜力来说,这种成功已经大打折扣了。

不少家长在家庭教育上存在速成和急功近利的思想;有的速成招数的确可能立竿见影,但是急功近利却很容易给孩子留下非常不好的后遗症。到那时,悔之晚矣。

就在我写作此书期间,我弟弟郝勇给我讲了一个他自己的故事:

我有一位同事在孩子教育方面颇下工夫,不管自己多忙,每天都要坚持用很大的精力去辅导孩子,听写生字、检查作业、指导作文。每每发现错误,就要求孩子立即纠正。对于孩子不懂的地方,他还要耐心讲解,保证孩子对作业中的知识都已经掌握之后,才与孩子一起休息。

听到同事在教育孩子方面的辛苦后,赞叹之余,我开始自责自己对孩子缺少责任心,所以也担负起了自己的“责任”,向同事学习,对孩子具体的学习进行帮助和指导。刚开始的时候,效果确实不错,孩子每天回来都非常高兴地汇报:“我的作业全部正确,没有一点儿错误,老师又表扬我了。”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检查作业时我发现他的错误逐渐多起来了,不懂的问题也是有增无减,考试成绩也有所下降,我感到纳闷,思考哪里出了问题。之后我就多了个心眼儿,一次,在我辅导完他作业后问他懂了没有,他说懂了。讲完之后我有意把给他讲解的草稿拿走了。我刚从书房出来一会儿,他就出来问:“爸爸,刚才你给我讲解的那张纸呢?”孩子的问话立刻让我感悟到了问题的症结。大多数孩子对老师的批评还是非常忌惮的,因此做作业时很怕出错,也就比较专心和认真,以免受到老师的批评。自从我给他检查作业之后,他那根紧张的神经松弛了,做作业时思想也就经常开了小差;对学习中的问题也不很在意了,反正不会的时候有爸爸,爸爸的大脑成了他的“外脑”。而对于不懂的问题他也是不求甚解,即使是给他耐心讲解过的题目,他也不一定真正领会,因为这并不影响他顺利完成作业。对于我的失败,我当时还感觉也许是自己有什么不当之处,就特意去拜访那位同事,但令我尴尬的是当我问到他家孩子的情况时,他好像并不愿意说什么,搪塞几句之后便顾左右而言他了。面对冷场,寻求答案的心情让我鼓足勇气打开话匣子,谈了我儿子的情况。不料同事在听完之后,忽然又显得非常兴奋,好像找到了知音。他总结性地对我说了两句话:“希望变成了失望;付出与成效不成比例。”接下来他才谈到他的孩子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让他非常伤感和痛心,同时还有一种迷惘和无奈,因为他已经付出了太多,而现在又不知道该怎么去做才好。

我弟弟的故事恰好成了我教子观念的一个反证。父母有自己的生活和事业,父母放弃自我全心为子,可以说是:精神可嘉、得不偿失。

因此,本书着眼父母和孩子的长远利益,适用于任何家庭;操作性强、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父母轻轻松松,而教育效果显著。受教育的孩子也将是有智慧的,孩子的受益也将是终生的。

世事复杂难料,不平事以及父母看不惯的事比比皆是。然而,我们却不能因此就教育孩子去适应社会的阴暗面。人之堕落也易,教好孩子恰如逆水行舟。

本书是我们对家庭教育的理解和教育自己孩子的经历。笔者不仅才疏学浅且为一己之见,谬误之处还望读者明鉴。我也期待着能从读者那里得到反馈和斧正,以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教育好我们的下一代。

同类推荐
  • 图解健康怀孕40周

    图解健康怀孕40周

    本书由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专家集40余年临床经验倾情奉献,该书广泛吸取了国内外有关胎儿与孕妇、怀孕与分娩、优生与环境因素、孕妇与营养,妇科疾病等方面的最新资料,详细向您介绍了遗传与优生的关系、怎样选择怀孕时机、在您的周围存在着哪些不利于胎儿生长发育的外界因素、怎样为胎儿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怎样正确对待怀孕和分娩等知识。全彩图解,详尽说明,让部级专家奉献的健康方案陪伴您不留遗憾的孕产历程。
  • 把幸福还给孩子

    把幸福还给孩子

    《把幸福还给孩子》是《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姊妹篇,是教育专家李跃儿用心血凝成的关于爱育的宣言,独家分享三十年教育经典案例,愿天下父母都来读一读她的故事,学一学其中的道理,把幸福还给我们的孩子。
  • 听懂宝宝

    听懂宝宝

    我学的是教育学,也一直在教孩子,但是当我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后,我惊异地发现,刚出生的小宝宝完全不同于我所学所教的对象。这个阶段的孩子,如此与众不同。他们似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会说话,无法用语言清晰表达自己的愿望、不满或者其他的情绪。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我,此刻发现自己非常需要学习,然后才感觉慢慢进入了婴儿神秘而单纯的世界。
  • 父母是孩子的贴身医生

    父母是孩子的贴身医生

    本书分为两篇,上篇介绍父母了解或掌握的应对宝宝常见病的知识,包括从细节认识宝宝的感冒、咳嗽、发热、腹痛、腹泻、便秘、便血、皮肤湿疹等的防治和视力、口腔的保健。下篇介绍提高宝宝免疫力,远离疾病的饮食营养知识。其内容丰富,科学实用,通俗易懂,适合广大年轻爸爸妈妈们阅读。
  • 科学育儿百科(现代生活知识百科)

    科学育儿百科(现代生活知识百科)

    现代社会,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特殊国情的环境中,儿童在家庭、社会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儿童问题也是为全社会各个家庭关注的问题。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花朵。如何科学育儿,让孩子健康成长,成为家庭乃至社会关注的焦点。从新婚开始,夫妻和家庭其他成员都十分关心如何科学育儿、如何生一个健康聪明宝贝的问题。
热门推荐
  • 边伯贤:离婚三步骤

    边伯贤:离婚三步骤

    三年之长,足以让两个人相互依赖,相互信任;但只因身份不同,所担的责任不同,一个明星和一个平民,怎么说都会有有差异。白穆宁是一位离婚登记者,可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给自己办离婚登记,避免太过于笑话,她和边伯贤之间的隔阂到底什么时候能消失过程必定艰辛,但结局总会是好的,尽请期待本书直至完结
  • 网游之崛起新世界

    网游之崛起新世界

    3流学校毕业好不容易找到工作,结果开黑坑了老板被炒鱿鱼,新世界来临幸运获得游戏仓,3分靠运气7分靠打拼,穷八代逆袭成为富一代,开创新的世界,一切由我主宰。泡妞神技!游戏赚钱技巧!副本攻略!最强套路!掌握自己命运,走向人生巅峰。~心戒最后究竟有着什么样的秘密~
  • 醉翁手札之孤独的狩猎者

    醉翁手札之孤独的狩猎者

    一部带有悬疑和奇幻色彩的小说。从女主人公刘兰曦的意外遭遇开始,揭密一个特殊的成员组织,及他们背后的故事。直至,该组织最后湮灭的小说。
  • 穿越之武行天下

    穿越之武行天下

    艾峰穿越了。穿越到了一个武侠的世界,一个由金庸小说所组成的武侠世界。神雕大侠,杨过。盖世英雄,乔峰。雪山飞狐,胡斐。浪子剑客,令狐冲。金蛇狂剑,袁承志。…………看艾峰在一个没有灵气的世界,无意间窥探了修真的影子……看艾峰与乔峰切磋降龙神掌,与令狐冲比试独孤九剑,与张无忌讨论乾坤挪移……尽在,武行天下。
  • 风萧萧叶缠绵

    风萧萧叶缠绵

    因为福飛穿越异界,幸得老天垂怜,并获得判官的判官笔,可以造能人,机缘下拜得神秘的强者为师。炎阳宗?从此展开彪悍的人生!英俊的脸庞,强大的实力,无穷的魅力!!!众美相伴,真爱无悔!炎阳宗?一宗硬抗大陆?,霸气外漏,风起云动.....
  • 勇者闯世界

    勇者闯世界

    真相,总是隐藏在无数的秘密之后。一群勇者,他们为了还原最初的真相,不惜跋山涉水,不惧艰难险阻,不畏鬼怪神魔,闯荡于山水之间,游离在天上地下。有一种人,需要吸取他人血液来维持生命。有一片海,隐藏着中华民族最为神秘的生物。有一面镜子,能看见人的前世今生。有一种物质,遇火结冰,遇水既燃。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这是属于勇者的世界。
  • 许你一世江湖无忧

    许你一世江湖无忧

    关于一个呆萌少女遇上大神的故事。以游戏《九阴真经》为创作背景。轻松幽默,一对一宠文。
  • 重生之乍梦清宫

    重生之乍梦清宫

    “扑通”一声,一女子应声落水,娇小的身躯侵入冰冷的荷塘中,水花溅起拍打着岸边男子的冷峻的脸庞。刺骨的寒冷,蔓延整个身躯,可女子的双目仍倔强的死死的盯着岸边的男子?“为什么?为什么?两年了,即便你不爱我,可为何要这般置我于死地。你好狠,好狠。”女子像是在自嘲,此时却早已忘了懊悔忘了求救!直到身子沉到水底,想要挣扎却发现早已使不上半分力气。恍惚中她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向自己游来,却发现来人不是自己心心恋恋所期待的那个人。女子轻笑“是啊,他若有心,又何苦这么对我。”(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修仙不杀人

    修仙不杀人

    人魔妖鬼,缘灭缘起,风云际会心淡然!几位知己,数名红颜。沧海桑田一瞬间……出身偏远之地,身怀绝世重宝,看猪脚带领一帮小伙伴称霸异界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