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61900000009

第9章 改编与创作

长期以来,连环画主要依靠改编,很少有创作的脚本。这是在各种艺术门类中很特殊的现象。这一状况是怎样形成的呢?在前一篇溯源里曾经分析过古代连环画的。"隐身性"特点,隐身性限制了它的独立性,增强了它的依附性,使中国连环画形成长期改编移植的传统。到了二三十年代,连环画成为一门独立艺术,当时的连环画除改编外,也有一些创作的连环画。但除了受群众欢迎的如《王先生与小陈》、《三毛流浪记》等连环漫画外,一般创作的故事,由于作者水平的限制,则大都是低、劣、粗、滥的东西,很难和根据古旧小说等改编的作品相抗衡。更可惜的是,这条创作之路,由于多种条件的限制,后来也没有得到开拓和发展,实际上已经中断了。解放之后,由于脚本的诞生,出现了一批脚本作者,他们大多由各出版社的文字编辑兼任,始终未形成一支专业的脚本编创队伍。

这些编辑同志,由于本身条件的限制,仍然主要依靠改编,很少有创作的脚本。虽然一再向社会上的作家呼吁,希望得到支援,但始终收效不大。所以,中国连环画之主要依靠改编是由历史条件所决定,不是偶然的。

由于连环画主要依靠改编,这项工作也常被人们瞧不起。

我觉得对此应有公正的估价。首先,改编对中国连环画的发展起了推进作用,这是有目共睹的。本来,改编不仅限于连环画脚本,乃是一切文学艺术互相影响、共同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电影故事可以改编为连环画;连环画也可以改编为电影,如《三毛流浪记》。文学改编,通常又叫"二次文学",它的读者常常超过阅读原作的读者。所以,有人形容二次文学能使案头作品长上翅膀,飞入寻常百姓人家。建国以来,连环画事业所以如此迅猛发展,依靠改编是个重要的因素。因为改编的来源非常广阔,凡是优秀的文学故事,差不多都可以作为连环画选题。而且,由于新的佳作不断涌现,它还是个取之不竭的宝藏。优秀的文学作品需要普及;广大读者需要各种文学作品,但又常因各种条件的限制,没有阅读的机会,连环画正好成为他们当中最合适的桥梁。因为连环画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很吸引读者。同时,改编的作品常较原作精炼,比阅读原作更能节约时间。所以,改编的兴起,对于连环画事业的发展是有很大贡献的,今后也将会长久地存在和发展下去。

但是,改编也有局限性,它在发展中蕴藏着越来越明显的隐忧。(一)宽广的改编之路,正在走向狭隘的小胡同。譬如,改编所依据的宝藏,正在日趋枯竭。由于几十年的积累,中外古典文学名著和近代、当代适合改编的佳作,差不多都已经改编过了。再找合适的选题,已经比较困难。偶尔发现新的好选题,也很容易出现争抢选题的风潮,造成选题重复、粗制滥造、出版物积压滞销等不良的状况。(二)文艺作品的灵魂,应是它的独创性。因此,具有独创性的好脚本,最受读者欢迎。特别是像"三毛"那样能在读者中广为流传具有生命力的连环画人物,更非创作莫属。而改编的选题,如果读者看过原作就不见得再有兴趣和时间去阅读它了。(三)由于我们连环画编绘和出版周期较长,同是改编的作品却常常落在电影和电视映出的后面,缺少竞争力。以上这些情况,都明白地向我们提出黄牌警告:单靠改编的道路是越来越行不通了!我们必须大力提倡创作连环画脚本,才能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的确,没有任何一种艺术只有依靠改编才能生存下去的道理。如果是这样,那它就很难说是一种独立的艺术了。

至于如何发展连环画脚本的创作,是一个亟待开发的领域,还没有多少经验可以总结。我们过去曾大声疾呼希望作家们来创作脚本,或是建立一支创作脚本的专业队伍。但是,这些愿望虽好,却很难实现。现在看来,也只能在我们现有的连环画编创队伍中想办法。我觉得从培养一批能编能画的作者入手,可能是一条行得通的道路。作为过渡,可以先提倡自编(改编)自绘,然后发展为自创(创作)自绘。自创自绘,在漫画型的连环画作者中,早巳经成为通行的方式,为什么在文学故事型的连环画作者中就不可以呢?目前在这方面,自编自绘者,已经屡见不鲜洎创自绘者,也已经初露头角。如近年来王培创的《小精灵》等系列连环画。如《中国连环画》举办的主要由作者自创自绘的"一题多画"征稿,也开了个好头,据说投稿者颇为踊跃,正说明此事大有可为。

在此,我们对于长期以来实行的文图作者分工合作的方式,也应加以重新认识。固然,文图作者分工合作的方式,可以发挥文图作者的专长,有其优越性,当然可以继续下去。但是,文图作者合一的方式,也有其合一的优势,值得大力提倡。特别是创造一个有延续生命力的连环画人物,则常出自文图合一的作者之手。这点,外国的连环画作者已经树立许多榜样,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展望未来,这种能文善画的连环画家,必将在中国连坛不断涌现。我觉得只有这样全材的连环画家,才称得起是一个真正的连环画家。尽管在一定时期内,我们的连环画主要依靠改编的状况和文图作者分工合作的方式还要延续下去。但是,我觉得由改编向创作过渡、由文图作者分工向文图作者合一过渡,是今后中国连环画发展的必由之路。

同类推荐
  • 石窟:石窟雕塑奇观

    石窟:石窟雕塑奇观

    《石窟:石窟雕塑奇观》主要介绍了中国著名的石窟及石窟雕塑绘画等不朽艺术。包括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克孜尔石窟群、大佛寺石窟、响堂山石窟、龙山石窟、天龙山石窟、千佛崖石窟、花山谜窟等。
  • 影视美术设计

    影视美术设计

    《影视美术设计》集作者数十年教学与实践之经验,几易其稿,是目前国内第一部关于影视美术设的指导性专著,在对影视美术创作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作出具体规范和深刻阐释的同时,作者也针对影视美术设计中的空间环境构成、总体造型、场景设计等问题作了全面分析和论证,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美结合的著作。
  • 皮影戏

    皮影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皮影戏》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美术中的流光

    美术中的流光

    《美术中的流光》是“艺之趣”系列丛书的一本,图书致力于以生动有趣的方式欣赏与解读古今中外与艺术有关的一切,内容涉及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多个艺术领域。旨在以清浅平易的语言,精美详实的图片,通过著名作品的美学赏析、作品背后的奇妙故事、作者与时代的趣闻轶事等角度,全方位、多视 角地展现深邃隽永的艺术之美。在带您巡游艺术长廊的同时,更令您深刻领略艺术的文化意 蕴与历史内涵。翻开欧洲美术史,希腊神话和基督教神话两大神话系统交替出现,并驾齐驱,为历来艺术家所采用,留下了丰富的作品。这册题解式工具书,可以帮助读者研究、学习、借鉴和欣赏这类题材作品。
  • 建筑艺术与绘画

    建筑艺术与绘画

    一提起埃及,也许在你的脑海里会立即浮现出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形象吧。是的,耸立在尼罗河畔的古老而庄重的金字塔,已成为世界文化之瑰宝,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热门推荐
  • 红尘相师

    红尘相师

    上者相天,可观国道;中者相地,可改族命;下者相人,可破人运!躲天灾、避人祸、破天命、除霉运。相师微末,崛起红尘。为诸美解运,为玄学立命!
  • 不负倾臣

    不负倾臣

    有些东西不必先来后到,有些东西就是要强求。
  • 星城之主

    星城之主

    自百年前天现异象,无数未知的异兽降临世间,全球各国为抵挡异兽,形成了三大联邦,九大圣城。少年家乡遭异兽毁灭,跟随队伍行走在无尽的荒野中,以寻求九大圣城之一的星城。
  • 琨吾传

    琨吾传

    琨吾剑斩尽,不见天下英哼声,是生世上最寂也————剑客邓氏遗
  •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1)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魔狼之脉

    魔狼之脉

    一夜之间家族惨遭灭门之灾,劫后余生的龙尘发誓一定要手刃仇人,从此走上了复仇之路......
  • 悬湖怪客

    悬湖怪客

    世间有为情所困,亦有为武所痴者,中原武林一直都不乏高手,又岂容贼宼侵犯?正如前辈们所说,任何作品都会有时代的烙印,其它作品可以穿越,武侠也能,在武侠中,当然也可以用诡异的笔法去描述,当然,武非目的,侠义才是永恒的主题。
  • 傲娇鬼圣:邪王绝宠纨绔妻

    傲娇鬼圣:邪王绝宠纨绔妻

    一朝穿越,叱咤风云鬼家家主鬼离鸢魂穿至华夏?当鬼离鸢在华夏呼风唤雨之际,天又戏她,让她再次穿回?穿回也就罢了,但这天生废柴无法聚灵的废物之称,拜托睁大你们的眼睛好好看看行吗?若她废物,天下便再无天才。十指相扣,灵根全开,异世两魂,携手同行。哼,废物?看她如何颠覆风云!他,凤幂异姓王,身中奇毒,容貌尽毁,双腿残废,邪功称世,传言不近女色,似有短袖之癖却唯对她死皮赖脸,冰山王化身邪魅少主开展妻奴路?这大陆嫌她,毁了又如何?这天下与她为敌,灭了又如何!倾尽生命,护她成长。天阻,诛天!地拦,灭地!同为御灵师,携手掌天下未来路艰险,有我护你。_____
  • 嫡女鬼医妃

    嫡女鬼医妃

    (原名《九代倾城》)一个由21世纪的杀手,穿越到了以实力为尊的世界。上古灵兽摆在裙下,神器秘籍拿到手软。师父逆天,娘亲牛×。虐渣虐婊虐莲花。“你俯瞰你的天下,我为你平定四方。”她倾城一世,有他陪伴永久。一场并不简单的尔虞我诈的战争,一个个谜团终将揭开。
  • 明末三国传

    明末三国传

    一群高中生穿越去了明末,有的投靠了李自成,有的投靠了满清,还有的则苦苦维持着大明,他们的到来,改变了明末的格局,这就是明末三国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