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61500000012

第12章 想像的假期

有个年轻女人,长年累月的辛劳使她处于习惯性紧张状态和慢性疲劳状态。早晨上班前她找到妈妈,由于疲劳和忧虑她用紧张的声音说:“妈妈,我受不了了,我受不了了。除非休个长假让我喘息一下,否则我会彻底崩溃的。”

“为什么不今天就休假呢?”妈妈问道。女儿有点生气,厉声说:“妈妈,你为什么说这种傻话?你知道今天我不能放下工作!”

“亲爱的,别生气。给我一分钟时间解释。我一直都在想这件事,你能理解我说的话,你做得到。现在,你听我说。”于是母亲非常形象地说明如何进行假想――良好而有益健康的假想。

对于任何没有想象力的人这个办法不会有吸引力。

这个年轻女人不仅被它深深吸引,还进行了尝试并取得良好效果。办法其实很简单:她假装已经开始休假,然后去学校让自己高兴起来。

例如,她可以信以为真地对自己说:“能放假休息不是件好事吗?怎样做才能从中得到我想得到的一切?”

“我要去文法学校看看他们正在干什么。也许到那之后给其中一些孩子讲课会让我很高兴。观察孩子们记笔记和背课文总是很有趣的。”

到校后她非常高兴。抬头向上看时她自言自语地说:“一定是这座楼”。

过去的五年中每个工作日她都待在楼里,而正在进行的小游戏却使教学楼变得新鲜而陌生。

她进入教室时孩子们高兴地看着老师说:“早上好。”她自言自语地说:“他们好像认识我;这是怎么回事?”她对自己能将游戏坚持下去感到非常高兴,有时候高兴得几乎笑出声来。

她倾听每个班级的学生背诵课文,好像自己是第一次讲课。她观察每个孩子的言行,好像从未见过他们,好象他们是一群令她兴趣盎然的新奇的研究对象。

她发现教室更令人愉快。她还惊讶地感觉到自己和孩子们之间突然出现的一种令人愉快的无声交流。

放学铃声响过之后,她回家了,感觉自己做了一件轻松的事情。出现在母亲面前的这张快乐的面孔使母亲立刻笑了起来。

她们走出家门,在新鲜空气中散步,然后回家上床睡觉,为迎接新的一天做准备。

第二天早晨,妈妈有点担心,小心翼翼地问女儿:“你觉得能重复昨天的一切吗?”

“能,而且会做得更好!”女儿说:“太有趣了,我都停不下来了。”

早餐后妈妈有点恶作剧地眨着眼睛说:“你今天打算怎样逗自己开心呢,爱丽丝?”

“哦,我想……”两个人都笑了。艾丽丝开始第二天的“休假”。

到周末她已经摆脱了疲劳,过得很开心。关于学校和孩子们的新点子也层出不穷。她已经告别了麻木、忧郁的工作状态,重新焕发了生机。

每当疲劳状态再次出现时,母女两人总是“去休假”,每次都能更容易地摆脱疲劳状态。

只要有足够的想象力,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休假”游戏都能让你得到休息。

做服装时、做帽子时或者看管商店时都可以玩这个游戏。把任何苦差事都当成游戏来玩,你就能更好地完成工作,还能使自己得到充分休息。必须怀着一颗童心持之以恒地玩游戏。

不要半途而废,大声叫嚷:“多傻啊!”然后再次陷入疲劳状态。我所告诉你的正是一种健康的自我催眠过程。

事实上,使我们感到疲劳的是我们对工作的态度而不是工作本身。如果能认识到这是个客观事实,我们就能避免很多本不该出现的痛苦甚至是疾病。

当然,不要总玩休假游戏,否则游戏会变得索然无味,失去作用。当你累得无法忍受时,玩2天或者3天的游戏――至于游戏的长度,只要能使自己摆脱疲劳状态即可――我们就可以“重新投身工作中”,直到需要再次休假为止。

不必为自己的天真无邪而感到害怕或羞耻――它对成熟的头脑非常有用。

尝试玩休假游戏时,明智的做法是不要谈论它。一旦与别人讨论该游戏,我们就可能无法从中受益。

如果你发现它有作用,想把秘密透露给朋友,一定要告诉她做游戏时不要向你提起此事,哪怕她就坐在你旁边和你一起干活。

另一个工作时休息的最好办法是减轻压力。如果你是一台正常膛压为600磅的蒸汽机,要让自己仅仅以300磅的压力工作。

人类这台蒸汽机在过大的压力中工作。过度劳累的女人如果想通过降低压力来减轻工作负担,她只需抛弃那些不必要的紧张,就能在悠闲地工作中消除疲劳,更好地完成工作。

学习如何在较低压力下工作时,开始会进展缓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习惯养成后,这个过程很快就会加速。

越简单的东西往往越有效。我们总是能学会如何在更低压力下更有效地工作。我们总是能减轻压力,增加力量。

减轻工作压力会增加我们的工作热情。过去我们像是是在干苦力,而现在却有可能在工作时得到休息,也能更深刻地理解如何得到更充分的休息。

只要我们学会轻松地工作与休息,各种各样的休息与工作都能带给我们超乎想象的活力。

同类推荐
  • 决定一生成功的十大素质

    决定一生成功的十大素质

    《决定一生成功的十大素质》从总体上分析成为成功人士的必备素质,它们包括健康的身心、合理的情感、高超的智慧、高贵的人格、成功的形象、深厚的文化底蕴、过硬的专业素质及良好的个人修养等。这些素质涵盖一个人最基础、最必需的成功条件,它为我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强化的方向。
  • 跨一步,就成功

    跨一步,就成功

    继《靠自己去成功》之后,美籍华人作家、教育家刘墉更进一步,以跟女儿交谈的方式深入探讨处世、使用时间、运动、写作、记忆等问题,更可贵的是他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方法。他谈得非常具体,具体到怎样跟男生打交道、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怎样写好一篇游记、怎样记一个单词等细微问题。他所说的每一种方法我们都能做得到,具有很强的现实操作性。刘墉娓娓道来,妙语连珠,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学习到许多简易有效的学习窍门和方法。这些窍门能起到“点石成金”的效果,能使我们从平凡中发现自己的“天才点”,如果加以发挥,就一定能成功。
  • 职工爱岗敬业教育手册

    职工爱岗敬业教育手册

    这些知识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指导性和实用性,简明扼要,易学好懂,十分便于操作和实践,是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以指导职工文化建设与素质修养的良好读物。
  • 藏在手心的秘密

    藏在手心的秘密

    李振东,河南新县人,199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员,长期致力于战略管理、品牌经营、资本运作和企业文化领域的研究,曾在国内多家政府机构、集团企业担任高层领导,拥有十几年的企业经营和市场开拓实战经验,已经出版《创业经营王者方略》、《微利时代的大赢家-经营王道》、《富过三代-守住财富》、《青年创富法则》、《青年谋世的120个黄金法则》、《做减法的人生-如何掌控最好的自己》、《成败之间》、《北大的校长们》等30多本企业经营、员工励志、人物传记著作,并发表111多万字小说、散文、诗歌,现正从事教育培训、企业。
  • 别为了打翻的牛奶而哭泣

    别为了打翻的牛奶而哭泣

    本书选用96位知名人士经历的小故事,内容涵盖了古今中外政界、商界、影艺界、科学界、文艺界、体育界的名人:奥巴马、王石、袁隆平、赵本山、阿宝、马未都……
热门推荐
  • The Sportsman

    The Sportsm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地传说之细说僵尸

    天地传说之细说僵尸

    其实每一个故事都仿佛是没有开头的,因为它不是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写的,但是每一个故事又是有开头的,因为它就是从你第一个字、第一句话……开始。人们为什么从是会相信鬼神的存在呢?仅仅是因为某些东西是科学所无法解释的吗?或许是吧!不过也许有另一种说法,那些人们的幻想来自于对另一个世界的记忆,一个并不属于现代世界的记忆。就像人死之后,灵魂演化为最初的能量,带着生命的印记进入下一个轮回。这样听起来也许有点玄,但是其实它遵守着宇宙能量守恒的定律。
  • 别怕,生活就是这样

    别怕,生活就是这样

    其实我只想写一些随笔,可能没有题目的小故事供大家分享。
  • 总裁你好冷
  • 瞬间看透身边人

    瞬间看透身边人

    本书通过观察总结人的行为举止,运用行为心理学,分析人们的性格品行与外在行为的关系,对人提高社会经验有所帮助。
  • 绝世罪孽

    绝世罪孽

    生存还是灭亡。丧尸病毒的到来,让我们不仅面对着致命的威胁堙灭的人性,也消磨着仅剩的求生欲望。兄弟的叛离,散失的记忆到底包涵了什么?朋友的离去,病痛的侵蚀,到底什么才是支撑我走下去的支柱,生存和死亡,在这不仅仅是个难题。也是一个疑问。质问着末日中生存的每一个人。
  • 岁月的划痕

    岁月的划痕

    《岁月的划痕》是宁夏同心县作协主席、宁夏吴忠市作协副秘书长、中国作家协会宁夏分会会员、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会员——民冰先生的诗歌集,书中具体收录了:《西部的同心》、《选果子的经过》、《下午,在郊外》、《弹琵琶的人》、《在东方娱乐城》、《正午时刻》等作品。
  • EXO之尊你为王

    EXO之尊你为王

    苏黎殇,是个让人心疼的女子。绝望中磕磕绊绊地找到光明,却在见到光明后坠身黑暗。一朝穿越,青楼之女。寻我所爱,却分隔两岸。注定一生悲凉,千苦万难。“如果当初苏黎殇死掉就好了。”可她不会死。也舍不得死。“虽说我不知你到底在追随什么,但它必定牵涉到很多人。请你放过她吧。”“苏黎殇,你知道这样会害死多少人吗!?有多少人为你送命吗!?你怎么能这么自私!”“你还嫌不够吗?死的人还不够多吗?你到底在追求什么!”“我当初,就不该救你。。。”求你,不要。。。。谁都可以,求求你不要放弃我。。。“既然当初选择走这条路,那就走下去。”
  • 佛说大七宝陀罗尼经

    佛说大七宝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西文学与哲学宗教

    中西文学与哲学宗教

    该书是一部全面系统地论述文学与哲学宗教关系的专著,是比较文学跨学科与跨文化研究的新收获,对于文艺学、中国现代文学和鲁迅研究等相关学科都提出了新颖独到的见解。作者在探讨文学与哲学宗教关系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的热点讨论之中,该书中有相当长的篇幅是与另一位学者刘小枫就基督教在中国的文化位置展开的对话讨论。收入书中的相关文章在著名的“文化研究”网站连载后在学术界引起了较为广泛的争论,光明日报等报刊也先后发表有关此书的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