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59500000021

第21章 雅各布·布克哈特

雅各布·布克哈特(1818年5月25日~1897年8月8日),生于瑞士巴塞尔,并在出生地终老,杰出的文化历史学家,他的研究重点在于欧洲艺术史与人文主义。19世纪杰出的文化史、艺术史学家。生于瑞士巴塞尔,曾留学德国,师从实证主义学派创始人兰克。后又受业于美术史教授库格勒,研修艺术史和文化史。在巴塞尔大学长期担任历史学与艺术史讲座的教授,研究重点为欧洲艺术史与人文主义。

雅各布·布克哈特出身于瑞士巴塞尔城的一个古老家族。1839年至1843年,他曾经留学德国,在柏林大学的兰克门下接受过“西米纳尔”式训练,打下了开展史料批判方面的扎实基础;又在波恩大学受业于美术史教授库格勒,及早涉及到了艺术史和文化史领域。

1843年,布克哈特在兰克的指导下完成了学业,获得了博士学位。毕业回国2年之后,他就担任巴塞尔大学历史学与艺术史讲座的教授,并且一直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50年之久。其间当兰克1871年从柏林大学退休的时候,布克哈特曾被柏林大学邀请担任该大学的历史学讲座教授,作为兰克的继承人。

雅各布·布克哈特一生未婚,除了在柏林读书的一段时间和平时的旅游,他从未离开过巴塞尔这个小城,即令是柏林大学盛情邀请他担任讲座教授,也同样遭到拒绝。从这一点上看来,他与大哲学家康德非常相象。不过,不同的是,他爱好旅游,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雅各布·布克哈特对于生活也非常讲究,而且天生就有艺术细胞。据说能够了解科摩湖边上什么地方的葡萄最甜;也能够不假思索地说出某某知名之士生前主要喝过哪些种葡萄酒,等等。

雅各布·布克哈特完成中学学业后,在巴塞尔学了两年新教神学(1837~1839年),打算接过父亲的衣钵,成为一名教士,但他很快发现,历史学更能打动他的心,乃说服父亲同意他到柏林大学学习历史。

此时史学大师兰克已经声名鹊起,成了德国历史学的翘首。他的第一部史学杰作《教皇史》已经于1834年出版第1卷,第2和第3卷也于1836年出版,这部著作很快为兰克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布克哈特已然阅读了《教皇史》,并且能将其中的一部分铭记于心。他之所以决心进柏林大学,就是为了跟随兰克学习当时最新的历史学方法。在动身之前,他曾尝试找人向兰克推荐他,但没有取得成功,不过却获得了向艺术史教授弗兰茨·库格勒的推荐。怀揣着这份推荐信,21岁的布克哈特于1839来到了作为德国学术中心的柏林大学,他在这里学习了4年,中间有一个学期去了波恩大学。

柏林的三位教授对布克哈特的学术取向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当然是兰克。他们两人的学术承继关系并不是一目了然,除了布克哈特后来的学术取向大不同于兰克之外,部分是因为他们的个人关系并不融洽。论者均提及,布克哈特并不喜爱他的这位老师,不过这主要是就个人性情、政治和社会态度而言。

对于兰克的历史研究,布克哈特还是推崇备至的。除了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和1841年春季在波恩的那个学期之外,他从没有错过兰克任何的课程和讨论班。不仅如此,在兰克的讨论班学习时,布克哈特还提交了两篇长篇论文。前一篇是研究8世纪法兰克人国王卡尔·马特尔的论文,后一篇则是研究德国天主教教派领袖霍希斯特登的论文。两篇论文都使用了“民族精神”这一概念,而这是兰克十分偏爱的词语,后者的影响可见一斑。

在《卡尔·马特尔》一文的开头,布克哈特宣称:“本文的目的是确立事实。”这一兰克似的宣言明白无误地告诉读者,他采用的是兰克的研究方法,即占有全部原始资料,对其进行细致的甄别,并在此基础上客观地描述事件的过程。对于布克哈特的这两篇论文以及他后来出版的《君士坦丁大帝时代》兰克其实都赞赏有加,并推荐慕尼黑大学给予他教授席位。布克哈特还在其他地方表现出对兰克历史学的推崇。

在1841年夏天,他和波恩大学的另一些同学送给他们的老师兼朋友、波恩大学神学教授歌特弗里德·金克尔一件生日礼物,即是兰克的《宗教改革时代的德国史》的第一卷。许多年以后,在老年的时候,布克哈特准备了一份自己去世后在葬礼上宣读的生平介绍,其中写道:“我很幸运地在兰克的讨论班上提交了两项有分量的研究,并且很幸运地得到了大师的赞许。”可见布克哈特从未否认兰克对他的影响。

《世界历史沉思录》吕森在谈到布克哈特关于历史的认识时,曾经提到一段非常重要的话:“说老实话,作为一个老师和讲师,我从来没有像有些人那样,为了教历史而慷慨激昂地把它称作世界历史,而是把历史看做是一个入门课,换句话说,我要教给学生的是,他们在日后继续学习任何学科都不可缺少的框架,因为那些学科并非悬在空中。我在教学过程中试图使学生对过去有所了解,但同时又尽量不败坏他们对历史的兴趣,以便他们学会靠自己的能力采摘果实。此外,我也没有刻意培养什么有专业知识的学者和学生,我的目标是促进那些听课的人确立一种信念、萌生一种愿望:对每个个体来说,同一件以往的事情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和效果;每个人都能够并且可以以自己特殊的方式了解和理解它,并且很有可能从中看到对自身有益的因素。”

单从这段话来看,布克哈特对于所谓的宏观历史似乎是没有兴趣的,对于历史哲学更加没有好感,在《导言》中他说:“我们力求避免系统性的问题;我们并不试图对世界历史问题提出观察,而是满足于观察,并且从不同的角度提供历史事件和片断的横切面;最为重要的是,我们在这里不谈论历史哲学。历史哲学说起来有点像半人半马的怪物,是一种明显的自相矛盾。”他甚至认为,“历史只能片面地和非直接地从事这项工作。”

对于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他格外看重直接面对史料,以史料为史学之基础,这大概是兰克的影响。他说:“我们在接触更多史料的过程中,通过比较相似的和相对的东西,自然而然地获得正确的结论,这比读二十本讲解阅读技巧的书更有效。”

他认为原始资料具有两个特性:首先,原始资料把事情原原本本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所以,我们需要靠自己来决定,从这些资料得出什么样的结果或结论;而整理性的文献已经越俎代庖地替我们下了结论。不仅如此,只有在直接接触原始材料的时候,我们的精神才有可能与被阅读对象直接结合,从而产生正确的化学反应。

布克哈特一生勤奋,著述甚多。他的主要历史著作有3部:《君士坦丁大帝时代》(1853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1860年)和《希腊文化史》(1898~1902年)。除此之外,还有《意大利艺术宝库指南》(1855年)、《意大利文艺复兴史》(1867年)、《意大利艺术史论文集》以及2本遗著:《世界史观》和《历史片断》。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则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是资产阶级历史学中关于这个重大的文化革命运动最重要的著作。《世界历史沉思录》是布克哈特著作中最具有个人风格的一部,不仅因为他在书中以对话的形式讲述了世界历史。对现实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雅各布·布克哈特布克哈特虽然接受过兰克史学的正规训练,并且熟练地掌握了兰克所倡导的一整套史料批判和考证的方法,但是他并不赞同兰克史学的治史理念,不满足于将自己的史学实践局限于史料考证,也不相信一个历史学家在研究中能够真正做到“不偏不倚”和心平气和。

于是他一再声称“历史就是解释”、“历史就是批判”等观念,与客观主义史学所标榜的“让史料本身来说话”的原则大相径庭。在历史研究的理念和方法方面,布克哈特与泰纳极为相似,这一点就连泰纳本人也公开承认。布克哈特的代表作《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就是通过泰纳介绍给法国读者的。他们二人在各自的历史研究中,都致力于寻找历史发展过程中各个时代的“典型”特征,而且都认为这种“典型”特征是在某些稳定因素(泰纳认为是“种族”,布克哈特认为是“国家和宗教”)与时代空间(泰纳认为是“环境”,布克哈特认为是“文化”)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因此,布克哈特力图通过宽广的文化史视野来观察“国家和宗教”与社会“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相互作用,从中发现欧洲各个时代的文化形态,进而揭示出各个时代所谓的“典型”特征。

与此同时,布克哈特在进行历史研究的过程中,也与泰纳一样擅长运用心理分析和心理解剖的方法,而且总是在揭示社会个体的思想、行为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对应关系的时候得到充分的应用。例如他在解释佛罗伦萨人对暴君不满的原因时这样写道:“佛罗伦萨在当时是人类的个性发展得最为丰富多彩的地方,而那些暴君们却除了他们自己和他们最亲信的人们的个性以外,不能容忍其他人的个性存在和发展”。把佛罗伦萨人痛恨暴君的原因归结为个性受到压抑,这是一种纯粹的心理解释,而这样的历史解释在他的著作中到处可见。

布克哈特的史学实践使得他没有能够成为兰克学派的继承人,然而却从另一个角度代表着客观主义史学与实证主义史学的融合趋势。

同类推荐
  • 唐高祖李渊(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唐高祖李渊(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唐高祖李渊(566—635),唐代开国的君主,姓李,名渊,字叔德,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北)人。世代显贵,受北周唐国公爵号,后受隋炀帝弘化留守,兼领潼关以西的军事指挥大权.见隋炀帝无道,天下大乱,运筹帷幄,起兵太原,定鼎关中,创建大唐,又横扫群雄,统一全国,实为一代创业之主.在位九年,传位于子世民,自称太上皇。贞观九年崩,死后庙号高祖。
  • 张良(名人传记丛书)

    张良(名人传记丛书)

    担负着光复故国的梦想奔走四方,满怀大义,博浪沙刺杀秦王,洞悉局势,鸿门宴上扭转乾坤,运筹帷幄,楚汉相争决胜于千里之外,在建立汉朝之后明哲保身而急流勇退。书中客观生动地讲述了张良在复杂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中展现出的卓越才能,以及他在功成名就之后淡薄处世的一生,他的高尚节操为青少年读者立下了一个典型的榜样。
  • 我的人生:阔少·囚犯·摄影家

    我的人生:阔少·囚犯·摄影家

    《我的人生:阔少囚犯摄影家》的作者从晚年的视角,以跌宕起伏、大悲大喜的生命阅历谱写出精彩人生篇章。这是一个普通人的命运轨迹,更是近代中国社会人生百态的一个缩影,可以给读者以深刻的生命感悟和人生启迪。人生如斯,在泥沙俱泻中唯有金砾能够沉淀,经过岁月的打磨,就能重新焕发光彩。从浪荡洋场到潦倒小镇,从豪门阔少到高墙囚犯,从苦力营生到光影人生,最终成为做客央视《东方时空》的“小巷馆主”。因怀真情,才见辞采。文中有深情的回忆,有细腻的描述,有冷静的反思,有深刻的剖析,更有对哲学命题的独特见解,可读可品,赏心悦目。
  • 穆罕默德(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穆罕默德(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穆罕默德被人们称作圣人。他诞生于教历象年之年的赖比欧艾勒月初九(伊斯兰教历三月九日、公元571年4月21日)凌晨。他的父亲是古莱什部落的阿卜杜拉,母亲是古莱什部落祝赫拉家族瓦赫甫的女儿阿美娜。阿卜杜拉的父亲是阿卜杜勒·穆台列卜,母亲是古莱什部落迈黑祝穆家族艾米尔之女法蒂玛。
  • 告诉你一个诺贝尔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诺贝尔的故事

    本书从诺贝尔的儿时开始写起,生动地讲述了诺贝尔这位传奇人物充满了非凡的戏剧性和悲剧性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了解这位发明家和企业家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及伟大的人格。
热门推荐
  • 药仙异界纵行

    药仙异界纵行

    药仙谷,当代药仙辰星,在一次外出去给当时的天道第一人,太极老人治病的路上遭到,魔道八宗十六洞的袭击,身死道消!因为他生前活人无数,功德无量,死后的灵魂不坠地狱,眼看就要升天成就神道的时候,却意外的灵魂穿越了!穿越到了一个与前世截然不同的世界!我既重生那就不能再让前世的悲剧重演,救人,求药,可以!现在是经济社会,所以你懂的!!!药仙谷的传人来到异世,世界将因他而风起云涌.......
  • 无论你多胖,我都会爱你

    无论你多胖,我都会爱你

    不喜爱读书的他,无论父母怎么打骂,初中没读完就不读了,在家学了三年技术工,来到深圳四年,认识了刚大学毕业的她,性格开朗活泼的她,喜欢上了才二十一岁就成熟稳重的他,决定一定要追上他………
  • 人生那点儿事儿

    人生那点儿事儿

    本文有着亲情的温暖与无奈,友情的背叛与坚守,爱情的厮守与心酸,‘从今天开始,你是你,我是我,’‘你信我还是信她、?看我们的女主怎么把人世百态演绎的精彩绚烂1!!
  • 千年回眸尘落埃

    千年回眸尘落埃

    叶飞半片,旋旋转转,一双纤细的手。半生迷离,跌跌撞撞,那双焐热眼眸。刀剑共丝竹沙哑,谁带你看城外厮杀。是说一生命犯桃花,谁为你算的那卦。站在城上依然眉目的你啊,拂去衣上雪花,眼角如画。
  • 当校霸男神遇上不良少女

    当校霸男神遇上不良少女

    “没错,我就是不良少女!”夏晨烨一脸厌恶的看着萧怀柳。“那你还呆在邪峻身边,他讨厌不良少女。”萧怀柳指着夏晨烨。“那又怎么样,至少他现在还没讨厌我,我不会离开他的。”夏晨烨坚定的说。“萧怀柳你错了,我是讨厌不良少女,但我不讨厌小烨这种不良少女,相比起来,我更加讨厌你!”沈邪峻从巷子的转角处走出来。
  • 战术大师

    战术大师

    一个娱乐版小记,来到了这个充满魔法的神奇世界,他知道这是自己偷拍小明星过多的报应,所以他没有抱怨,糟糕的是,从一开始他就要照顾别人,这个他也能接受,可更糟糕的是,需要他保护的人越来越多,他咬了咬牙,还是那句老话,不要怕,凡事有我。
  • EXO之简单爱恋

    EXO之简单爱恋

    “傻妹妹,我会一直保护你的。”——张艺兴“艺兴哥,下一次,我还能在你的怀里看星星吗?”——夏蓝瞳“我爱你,杨夕晗,记住哦!我爱你!”——吴世勋“听见啦,我也爱你!”——杨夕晗“眼睛如此美丽,为何流眼泪?”——鹿晗“没有流泪,就是眼睛出汗了,没事啦!”——莫晨雅
  • 偷偷爱上你I

    偷偷爱上你I

    当命运的车轮无情的辗转,我们是否还能一如既往的甘之如饴?
  • 锦绣大明

    锦绣大明

    锦者,锦衣卫;绣者,绣春刀;且看穿越五百年来到大明万历初年的杨震如何走上巅峰,重振河山!
  • 都市猎杀者

    都市猎杀者

    随着地球科技的发展,人的思想开始进步,想要去尝试探索蓝天天空背后的神秘,从认知到迷惑,结果沉醉而不能自拔。但是,地球人反而忽略了人类的存在,因为在几千年过后,地球已经成为了整个银河系中,最适合生物生存的世界,所以人类的地球,同时已经成为了地球以外生物的寄存地点。很多人都不知道,在地球上不只是住着地球人,而且还有着其他的物种,比如妖兽、外星人甚至是神话当中才能够出现的吸血僵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