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51200000050

第50章 儒佛交辉两宗师

佛教从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传到中国。

中国士大夫阶级无论他们相不相信,没有不读佛书的,所以佛教影响很深。年轻时血气方刚,成见极深,一般很难接受佛教,但有很多在自己晚年时都欣然接受了。最具代表的人物,如“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的文学家韩愈,且有与大颠禅师交游而传为千秋佳话的故事,值得我们深思。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正月,长安西北凤翔县的法门寺,有座“护国真身塔”,塔内藏有佛指骨。塔“三十年一开,开则岁丰人泰”。喜佛的唐宪宗李纯遣使者杜英奇往凤翔县的法门寺奉迎佛骨至京师,先在宫中供奉三天,然后“乃送诸寺”赡仰膜拜。轰动了整个京师,“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旧唐书·本传》)时任刑部侍郎的韩愈(公元768年-824年)写出了震撼世人的反佛檄——韩愈与大颠文《论佛骨表》而谏诤,斥佛为夷狄触怒了宪宗皇帝,被定死罪。后因得到裴度、崔群乃至国戚诸贵代韩愈哀请,才贬官为潮州刺史。这就是“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的缘起。

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三月底,韩愈莅潮后,发现“此州学废日久”,读书人少之又少,“进士明经,百十年间,不闻有业成贡于王庭、试于有司者。人吏目不识乡饮酒之礼,耳未尝闻鹿鸣之歌。忠孝之行不劝,亦县之耻也”(《潮州请置乡校牒》)。“问左右:‘此间有何道德高行禅流?’左右对曰:‘有大颠和尚。’”

(《祖堂集》卷五·大颠)又因“远地无可与语者”(《与孟尚书书》),“久闻道德,切思见颜”(《与大颠书》),闻说大颠禅师之名,特邀请大颠禅师相晤。韩愈曾派人三请,皆不赴。大颠禅师听说韩愈谏佛骨之事,便不请自往,谈论十数日。韩愈《与大颠书》(书三)中说大颠禅师“所示广大深迥,非造次可喻”、“论甚宏博”

(《与大颠书》)等,到底韩愈与大颠禅师谈了些什么,《祖堂集》卷五记述二人谈“佛光”(佛骨能否放光)问题,而在《佛祖历代通载》卷十五详细记载了二人谈论儒学与佛法等问题,这都是后人的揣测而已。大颠禅师回灵山时,给韩愈留下一偈:“辞君莫怪归山早,为忆松萝对月宫。台殿不将金锁闭,来时自有白云封。”经过一番谈话,韩愈称大颠禅师“颇聪明,识道理,实能外形骸以理自胜,不为外物侵乱”。此后对人提及此事,韩愈自己对守潮时交游大颠禅师之事也并不讳言,“与之语,虽不尽解,要自胸中无滞碍”

(《与孟尚书书》)。

莅潮后不久,驻锡潮州的韩愈初谒大颠禅师问道:“请问和尚春秋多少?”

大颠禅师不急不缓以手拈着一串念珠答:“会么?”

韩愈不解其意,只得实话相告:“不会!”

“昼夜一百八。”大颠禅师便不再理会。

韩愈仍百思不得其解,遂回衙门。翌日,韩愈再来请教,适值在门口巧遇首座和尚,拿昨日之话请问首座和尚意旨如何,首座和尚于是叩齿三下。韩愈见大颠禅师,提起昨日之问话,大颠禅师也叩齿三下。

韩文公道:“原来佛法无两般,都是一样的。”

大颠禅师道:“是什么道理?”

韩文公道:“刚才我问首座和尚,他也是如此。”

大颠禅师于是召来首座:“是你这样对答的吗?”

首座道:“正是。”

大颠禅师便将首座和尚打出院子。

韩愈问春秋有多少?是立足于常人常识经验,想对时间做一番的核算。殊不知,时间永无停息,无始无终,岂能谈多少呢?在无限的时间、空间中,生命不断地轮回,叩齿三下,表示在无尽的生命中,我们不应只逞口舌之能,除了语言、文字外,我们应该从实际生活中去体证佛法,认识自己无限的生命,见到自己本来的面目,寻找三千大千世界中的永恒存在,不是么?

时隔不久,驻锡潮州的韩愈,有一天特到灵山再次拜访大颠禅师,是因他心中疑团仍不得其解。韩愈对大颠禅师道:“弟子军州事繁,关于佛法的要点,乞师一句话指明。”大颠禅师很久不说话,韩文公手足无措,不知所从,由此苦等良久。侍者三平看出韩愈心躁不安,于是在背后禅床边敲了三下,大颠禅师问道:“你做什么?”侍者三平轻声地对大颠禅师道,“先以定力制止躁动,然后以智能提示”,意思是说禅师的禅定已打动了韩愈傲慢之心,现在你应该用智慧来拔除他的执著。《涅槃经》云:“定多慧少,增长无明;慧多定少,增加邪见。”宋欧阳修在《韩愈别传跋》中则曰“反复读之,知大颠果非常僧也”、“若非深达先王之法言者,莫之能为也”。侍郎韩愈在旁边听到侍者三平所说,知道大颠禅师原来是故意以禅定来挫伤自己的傲气,并且还要用智能点拨,所以觉得自己不如主动告辞,以免自讨没趣。但回头一想,感到自己平时确有对佛教狂言谩语之举,心里不由生出自责之情。“大和尚的门风巍峨高峻,弟子罔措,今幸于侍者口边得个消息。”韩文公毕恭毕敬地向大颠禅师告退。虚云和尚有偈赞曰:“彻证至理,岂拘正偏。扬眉瞬目,一任风颠。语默动静,妙阐幽玄。昌黎拜倒,衣书记传。”

他们此次见面答辩录备受瞩目,在《五灯会元》中有完好的记载,双方的言语符合各自的学识、思想和性格。诚然,唐宋以来的知识分子,不管是崇信佛教的,还是反对佛老的,无一不出入于佛教。中国正统文化从来就是“儒表佛里”或“儒表道里”的,且以文学史上著名的所谓唐宋八大家而言,柳宗元、王安石之喜佛,苏洵、苏轼、苏辙以佛教为皈依是人所共知的。韩愈、欧阳修都以辟佛教著名,曾巩在《〈梁书〉目录序》中痛陈佛教之患失与误国,也是一篇斥佛的名著。然而,韩愈在《与大颠师书》中有“久闻道德,切思见颜”,“所示广大深迥,非造次可谕”等语。又谓,大颠禅师“颇聪明,识道理”,“实难外形骸以理自胜”云云。

欧阳修对当时名僧契嵩的《辅教编》甚为赞赏,晚年又自号“六一居士”,白居易也以“香山居士”自号。

明清以后,自号“居士”的大家更是不计其数,可见他们也未尝不留意于佛理。曾巩亦有“佛之法固方重于天下,而其学者又善殖如此。至于世儒,习圣人之道,……则未尝有勤行之意,……由是观之,反不及佛之学者远矣”(《菜园院佛殿记》)之叹。王维、柳宗元、刘禹锡竞相为惠能做《碑铭》。韩愈莅潮后,与大颠禅师成了好朋友。

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正月,在京城时任刑部侍郎的韩愈因谏迎佛骨触怒了宪宗皇帝,三月末被贬到地处边陲的潮洲任刺史。十月底,韩愈即将离潮州改授袁州(今江西宜春)刺史时,因至海边祭神,便专程到灵山寺看望大颠禅师,向他辞行,时年大颠八十八岁,韩愈五十二岁。经过一番畅谈后,仍依依不舍,大颠禅师亲自送韩愈到寺院门外的小桥边,韩愈深为感动,随手脱下官袍,并“留衣服为别”以作留念。后人就在赠衣之处建“留衣亭”纪念俩人的友谊,此亭及碑至今尚存,于是在禅门中留下了“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的大文豪韩愈与大颠禅师交游而传为“道迹贤踪”的千古佳话,尤为人所乐道。韩愈给大颠禅师“刺史留衣”这则公案,至今耐人寻味。

韩愈在潮州仅八个月,就曾两次与大颠互访晤谈。韩愈虽然攘斥佛老,却终究因为“远地无可与语者”,与“颇聪明、识道理”的潮阳灵山寺住持大颠禅师交情甚笃的态度,不妨借学者之笔试着解析:

韩愈与王通一样,反佛只斥教理,却颇尊重个人。

故刺史友高僧大颠,“乃人之情”,两人皆破门户之见。至于临别留衣,实取“见衣如见人”之义,非“正欲大颠人其人,服吾服”之意。(陈香白《韩愈治潮述评》)

韩愈与大颠的交往,谈的是儒家之道,留的是“俗人”之衣,待之以“人情”之常,体现的仍然是《原道》一文中“其人”的精神和主张,与对待其他僧人的态度是一致的。《谢上表》一文虽有哀告乞怜之情,并无改变操守之意。(庄青《韩愈果真是“三贬三变”吗?》)

但读韩愈《与孟尚书书》:“及祭神海上,遂造其庐。及来袁州,留衣服为别,乃人之情,非崇信其法,求福田利益也。”仅说明是“人之情”,并没有其他用意。再读《论佛骨表》:“夫佛夷狄之人……身不服先王之法服。……赐衣一袭,卫而出之于境,不令惑众。”他别无赠送,只赐衣一袭给大颠和尚,难道是因为佛教徒不服先王之法服,特赐一衣,要他也服先王之法服,此所谓“不识灵山一句子,留衣作别也徒然”

(王云轩诗),“我欲收敛加冠巾”(《送僧澄观诗》),非也。如果韩愈结交大颠和尚的目的,想作皈依佛门姿态,向好佛的皇帝表示“悔改”,那么,近在咫尺的潮州开元寺他是否有去顶礼膜拜,但没有文字查考,又何必舍近求远呢?韩愈以后的诗文乃至于史志和潮汕地区众多的传说故事中,至始至终与潮州开元寺“无缘”,又作何解释呢?再者,韩愈结交大颠禅师后,他再也没有亲近过或赞叹过哪位高僧。由此及彼,韩愈未皈依佛门,只不过他接触大颠禅师后,对佛教有了另一种诠释。

由此观之,韩愈爱大颠禅师应是他的操琴技艺,敬大颠禅师应是他的学问修养。韩愈并没有因与大颠禅师的私谊而改变其排佛的初衷。但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对此甚不了解,才提出“不知大颠何似者,数书珍重更留衣”(《题大颠堂壁》)的疑问。印光大师在《福州佛学图书馆缘起》中也说:“世人未读佛经,不知佛济世度生之深谋远虑,见韩、欧、程、朱等辟佛,便以崇正辟邪为己任,而人云亦云,肆口诬蔑,不知韩、欧绝未看过佛经。韩之《原道》,只‘寂灭’二字,是佛法中话,其余皆《老子》、《庄子》中话。后由大颠禅师启迪,遂不谤佛。”(《福州佛学图书馆缘起》)只要自己有向佛之心,为善之本,就会像韩愈离潮赠大颠禅师诗所说的那样:“吏部文章日月光,平生忠义着南荒;肯因一转山僧话,换却从来铁心肠。”宋代黄庭坚也曾说:“退之见大颠后,作文理胜,而排佛之词亦少沮。”佛法感人力量之深入,移情化性之真切,虽顽石也会点头,更何况是一代古文大家的韩昌黎?赵朴初《访灵山大颠禅师塔有作》诗云:“禅师能智又能悲,肯下灵山访退之。不是辩才兼定力,怎教文伯为留衣?”诚然。

韩愈在震撼世人的反佛檄文《论佛骨表》中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而责问佛教乃是“夷狄”之法,妄言生死轮回,蛊惑世人,僧徒不耕作而食,违仁义孝亲之圣教,破先王的治世之道,指佛老为异端等等,言辞尖锐刻薄。然而,“韩愈的辟佛,正像柳宗元所说的,只是辟了佛的‘迹’,没有真正接触到它所宣传的教义”(黄云眉《韩愈柳宗元文学评价》)。至韩愈遇大颠禅师后,才消除他对佛教存有严重偏见,可谓“柳暗花明”。大颠禅师给韩文公以极大的教益,使韩文公心悦诚服,对其倾心不已,从而确定了他和大颠禅师的交情甚笃,以致离潮前有留衣为别之举。在潮短短八个月,韩文公屡次致意召见,情意甚殷切。而韩公在文坛上的地位和影响,又直接引起世人对大颠禅师的关注,使这位幽隐之僧得以进入学人的眼界。从上述文字中,我们既可了解到韩文公与大颠禅师论辩的情形和内容,又能从中管窥大颠禅师的学究及禅风。

大颠禅师的禅法可以说是屹立于天南的一枝独秀的法苑奇葩,而大颠禅师折服文公,更是成为中国禅宗史、思想史上的千古佳话,为教内外人士所称道。

同类推荐
  • 魅力一生的30个细节

    魅力一生的30个细节

    你的魅力是什么颜色?从一抹红唇,一个眼神,到不经意间流露于指间眉梢的小动作,都可以读到你的魅力颜色。魅力四射的女人所表现出来的那份自然和本色并不是天生就有的,是修炼来的,修炼到了仿佛天生的境界。
  • 人情世故一本通

    人情世故一本通

    《人情世故一本通》内容简介:有的人,也许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却不得人缘,屡遭人忌;有的人,也许刚正不阿,品德高尚,却常遭暗算;有的人,也许勤奋努力,满腔热忱,。却不被赏识,郁郁终生…… 你可以说,他们对为人处世缺乏了解;也可以说,他们在办事求人方面缺乏手段;还可以说,他们的人生经营得很失败。其实,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他们不懂人情世故。不通人情世故的人是不成熟的人,这种人不但在社会上吃不开、行不通、玩不转,而且还会时时受掣肘,处处碰霉头。即便是那些有着一技之长的人,如果不通达人情世故,最终也将难成其事。
  • 做不抱怨的女人

    做不抱怨的女人

    笨女人总是抱怨命运不公,聪明的女人却懂得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命运。她们知道没有遇到好男人是因为自己还有待完善,她们知道灰姑娘碰上白马王子的几率只有1%,所以从不挑剔眼前的男人是否足够完美,她们会在丈夫面前撒娇,而不是整天像个机关枪一样扫个不停。在好心态的女人眼中,一切都是美丽的玫瑰色,她们爱惜自己,能管住自己的嘴,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她们也耍小性子,有泪也会流,这是她们的真性情而不是假小资,她们会为自己腾出一个假期去旅行,以清除内心的垃圾更好的面对生活,她从不被别人的看法影响自己的情绪。
  • 礼仪全书2

    礼仪全书2

    在现代社会,礼仪可以有效地展现施礼者和受礼者的教养、风度与魅力,它体现着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尊重程度,是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的外在表现。
  • 感恩、敬业、执行

    感恩、敬业、执行

    《感恩、敬业、执行》:提升职业精神的工作哲学,通向职场成功的行动指南,感恩是做人的根本,敬业是做事的根基,执行是成败的关键,学会感恩,懂得敬业,完美执行,你的生活将大放异彩。
热门推荐
  • 莎士比亚悲剧集

    莎士比亚悲剧集

    《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是代表莎士比亚悲剧创作最高成就的“四大悲剧”,也是最淋漓地表现其伟大之处的作品,其中尤以《哈姆雷特》在世界上享誉最高,成为世界戏剧史上难以企及的巅峰之作。而莎士比亚在喜剧创作方面也同样成就斐然,“四大喜剧”是他的代表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强的喜剧效果,同时还富有深刻的社会讽刺意味,成为世界戏剧创作史上的典范之作。
  • 万古封尊

    万古封尊

    当一个人存在于这个世界,本身就是错误时,那就会选择扭转命运。这是一个人妖魔并立的时代,当世间种族歧视和恩怨不解,杨凡立誓要改变这一切。神秘的坠珠,神秘的天空落蛋,以及神秘大叔一指点醒沉寂的神魂并融合,他从此变了.....红颜枯骨,跨越种族的爱恋,笑看苍生沉浮,执剑天涯。
  • 我也就是只兔子

    我也就是只兔子

    “夜烛,不管将来如何,只要我依旧在你身旁,你的笑靥会一直如花色。”两人双手紧紧交握在一起。埋首在陌烟华胸前的娇人儿,那泪珠如断了线的珍珠,不停的在滑落,,,,远方天际辉映着的血色,仿佛是在预示着什么?
  • 重生:琉璃梦子风

    重生:琉璃梦子风

    嚣张任性,娇纵跋扈,怎么了?不服憋着!冷心冷情,毒舌腹黑,受不了?那就忍着!地狱爬上来的恶鬼,你偏偏要叫她善良,礼义廉耻,那不是扯淡吗!哎哎哎,干什么呢,别以为你是她的竹马,她就不敢收拾你。哦,还和你谈过恋爱,有过山盟海誓。what?不知情为何物的大小姐有过恋人?呃……吃瓜群众表示很惊恐……好吧好吧,忠犬竹马,快把你家青梅领回去好好教育一下,别让她再出来祸害众生了……一句话简介坏女人与坏女人之间的巅峰对决!你期待了吗?现代架空,谢绝考究,每天凌晨1:11更新,坑品有保障,欢迎收藏评论。么么哒。
  • 职业体验游戏

    职业体验游戏

    女猪:离我远点儿,不行么?(咬牙切齿)小乙星星眼看着女猪,蠢萌蠢萌的男猪:干嘛躲着我?好歹我是人生赢家,跟着我有肉吃哟!(讨好)小乙嫌弃脸。系统(在来到路上):宿主你又给我捣乱是吧?
  • 豪门宠婚:亿万首席太腹黑

    豪门宠婚:亿万首席太腹黑

    他是豪门大少,亦可翻云覆雨整个黑道。她误惹恶魔,那一夜,男人索取无度,疯狂掠夺,醒来之后,她落荒而逃。四年再见,当两个相同的小翻版相遇时。他魅惑邪笑,步步将她逼到墙角:“我儿子想要个妈咪,你儿子也想要个爹地了!”悠甜QQ【3133215129】大家输入小说中任意人物名字敲砖进门。另外悠甜开通了新浪微博,大家可以登录微博搜索【悠甜_Y】关注悠甜。づ ̄3 ̄)づ
  • 星初

    星初

    “哥哥,和自己血浓于水的妹妹结婚,是什么感觉?”“……”“许墨安,我喜欢你。”“可我不喜欢你。”他坚守着内心的道德和伦理,却发现,他以为的一切,都是错的。。。
  • 琴箫今在君何安

    琴箫今在君何安

    曾经年少时懵懂的爱情,在权利的烟云中早已支离破碎;曾经不经意许诺的誓言,有人却用生命去相护。安陌有时在想若当初没有在桃林中遇见他,自己会不会还是那个天真无邪的模样;又或者,祭莲没有遇见自己,他的一生会不会一世安好······当初约定好要一起浪迹天涯,如今君不在,那我便用尽这最后十年,替君看遍这人世悲欢。奈何桥旁、彼岸花间,君等我一步,可好?(扇子第一次发文,不喜勿喷0-0)
  • 练珍丹

    练珍丹

    玉锦:“牧羽寒,你决定好了嘛?这一世的代价是:下一世的孤独终老。你真的绝定好了吗?”慕羽寒:“来吧,这一世,谁也不能阻挡我!”。。。。。。
  • 襄王妃

    襄王妃

    她干嘛要穿越呢!穿就穿吧,为毛要穿到大理寺停尸房!初来乍到造就轰动京城的诈尸案,以后还怕不出名?白手起家托名兰陵公子写起了话本,好不容易大红大紫。悲剧接踵而来,因话本里有一句“百里河山如锦绣”就成了支持前朝的造反分子!入狱之后方知另有隐情,是有人模仿自己一部话本的情节犯案。只能积极配合调查争取早日回家!案件惊动了宫里,她协助破案有功皇帝陛下要见她,其实是宫里的太后和贵妃是她的粉丝想见她。太后受话本影响想揣了皇帝做女皇,请她当师爷,呵,她又不傻,太后何弃疗!帮助皇帝除掉外戚之后离奇被绑架,只因不满意自己写的结局。她只想做个会写小说的美少女,奈何世事纷扰不行啊!麻烦之余还附送腹黑无敌花美男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