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47500000015

第15章 茶具

1. 中国茶具

茶具即用于饮茶的器具,包括饮具、煮具、贮具、碾碎具、燃烘具、洁具、辅具等,狭义的茶具仅包括饮具。

茶具的历史悠久,从饮茶开始就有。从粗糙古朴的陶碗到造型别致的茶壶,茶具历经几千年的变迁。历代茶具名师艺人创造了形态各异、丰富多彩的茶具艺术品,留传下来的传世之作―,是不可多得的文物古董。

我国最早谈及饮茶使用器具的是西汉(公元前206―8年)王褒的《僮约》,其中写到:“烹荼尽具,已而盖藏”。这里的“荼”即是“茶”。《僮约》原本是一份契约,所以在文内写有要家僮烹茶之前,洗净器具的条款。这便是在中国茶具发展史上,最早谈及饮茶用器具的史料。

茶具与陶瓷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元代,青花瓷茶具声名鹊起,因为在白瓷上缀以青花纹饰,既典雅又丰富,和茶文化内涵的清丽恬静很一致。青花瓷在烧制技术达到一定高度后,又在艺术造型上不断追求,把流嘴从宋代的肩部移至壶腹部,受到了国内外的推崇。 日本茶道开山之祖村田珠光最喜爱这种青花茶具,后来日本就把它定名为“珠光青瓷”。

从元到明章 书法、绘画、篆刻诸艺术融入进去,从而使紫砂陶艺成为内涵深远的综合艺术品。

除了陶瓷茶具,茶具的质地还有金、银、铜、漆器、水晶、玛瑙、竹制品及玻璃等。

2.茶具演变

中国茶叶品类繁多,在品饮中,也特别讲究色、香、味、形,因此一系列能充分发挥各类茶叶特质的器具便应运而生,这就使得中国的茶具异彩纷呈。无论是造型的优美,质地的精良,都有它的独到之处。中国茶具构成了中国茶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具的出现,是茶叶应用的直接结果,茶叶的应用程度促进了茶具制作水平的发展。我国茶叶开始于食用、药用,以后才逐渐成为日常生活中的饮料。当茶叶只是作为食物、药物使用的时候, 自然没有可以称为“茶具”的器皿。只有当茶叶作为日用饮料之后,相应的器皿才逐渐产生。

3.金属茶具

历史上有用金、银、铜、锡等金属制作的茶具。唐代皇宫饮用顾渚茶、金沙泉,便以银瓶盛水,一直送到长安,主要是由于不易破碎,但是造价十分昂贵,一般老百姓无法使用。用锡作为贮茶器具,是因为章 防氧化、防光、防异味都有较好的效果。

4.瓷质茶具

瓷器茶具的品种很多,主要有青瓷共相似、白瓷茶具、黑瓷茶具和彩瓷茶具。

(1)青瓷茶具

东汉年间,已开始生产色泽纯正、透明发光的青瓷。这种茶具除具有瓷器茶具的众多优点外,由于色泽青翠,用来冲泡绿茶,更加衬托出汤色。但是用它来冲泡红茶,则容易使茶汤失去本来面目。

(2)白瓷茶具

色泽洁白,能反映出茶汤色泽,传热、保温性能适中。元代,江西景德镇白瓷茶具已远销国外。白瓷茶具造型精巧,装饰典雅,外表可绘山川河流,四季花草等,适合冲泡各类茶叶。

5.宜兴紫砂陶器

宜兴紫砂陶器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紫砂陶在中华文物史上地位重要,人们称为高超的艺术品。紫砂器的造型,主要分为几何形体、自然形体、筋花形体三大类。这里主要介绍一下几何形体。

几何形体分为圆器和方器两种。这两种造型都是以几何形的线条装饰壶体的,甚至有的器形本身就是一种几何图形。

圆器:圆器造型主要由各种不同方向和曲度的曲线组成。紫砂圆器讲究珠圆玉润、比例协调、转折圆润、隽永耐看。造型规则要求口、盖、的、嘴、把、肩、腰的配置比例协调和谐,匀称流畅。

方器:方器造型主要由长短不同的直线组成。如四方、六方、八方及各种比例的长方形等。方器造型方中藏圆,线面挺括平正,轮廓线条分明。方器造型规则以直线、横线为主,曲线、细线为辅。方器除口、盖、的、把、嘴应与壶体相对称外,还要求做到“方中寓圆,方中求变,口盖划一,刚柔相称”,使壶体不论四方、六方、长方、扁方为壶形,其壶盖方向均可任意变换,并与壶口严密吻合。

紫砂器的各种形体都是在方器、圆器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以紫砂器造型是“方非一式,圆不一相”,这就是数百年来无数艺人创作经验的积累。现在紫砂工艺又继续在早期砂器基础上不断发展,推陈出新,将紫砂艺术发扬光大。

6.玻璃茶具

在现代,玻璃器皿有较大的发展。玻璃质地透明,光泽夺目,外形可塑性大,形态各异,用途广泛,玻璃杯泡茶,茶汤的鲜艳色泽,茶叶的细嫩柔软,茶叶在整个冲泡过程中的上下穿动,叶片的逐渐舒展等,可以一览无余,可说是一种动态的艺术欣赏。特别是冲泡各-类名茶,茶具晶莹剔透,杯中轻雾缥缈,澄清碧绿,芽叶朵朵,亭亭玉立,观之赏心悦目,别有风趣。而且玻璃杯价廉物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玻璃器具的缺点是容易破碎,比陶瓷烫手。

7.竹木茶具

竹编茶具由内胎和外套组成,内胎多为陶瓷类饮茶器具,外套用精选慈竹,经劈、启、揉、匀等多道工序,制成粗细如发的柔软竹丝,经烤色、染色,再按茶具内胎形状、大小编织嵌合,使之成为整体如一的茶具。这种茶具,不但色调和谐,美观大方,而且能保护内胎,减少损坏;同时,泡茶后不易烫手;并具有二定的艺术欣赏价值二―多数人购置竹编茶具,主要是摆设和收藏。

8、当今泡茶用具

(1)煮水壶:煮开水的锅具,以陶壶或铜壶为佳,其次为铝壶,可使冲泡的茶没有异味、清甜爽滑。

(2)茶壶:盛茶用的壶,以陶土烧制而成,其中江苏宜兴的紫砂壶,因色泽乌润油亮、有良好透气性,可使泡出的茶汁醇厚芳馨,加上传热速度慢、不烫手、保温效果好等特性,而成为最著名的茶壶。

(3)饮茶用的饮具:有茶碗盖、茶碗、茶碗托、材质以陶瓷制为佳。不宜用保温杯泡茶,因使茶叶长期浸泡在恒温的水中,会使茶叶颜色变黄、影响茶汤滋味,选择茶碗时,以口大底小为佳;除因注水方便外,也因茶叶沉于底部,注入热开水时可让茶叶翻滚,容易释出茶汁。茶盖宜选有隆起,且盖沿小于茶碗口,喝时可用茶盖挡住飘浮的茶叶与茶沫。茶托为防止茶碗中茶汤的溢出,不易烫手。

(4)茶叶罐:装茶叶用。

常用的冲泡方式

(1)杯泡:先冲入1/4的开水,静置1分钟后,再注入3/4的水。而喝到一半时,可再添入热开水继续饮用。

(2)盖碗泡:茶具为碗盖、茶碗、碗托。先冲入1/4的开水,静置1分钟后,再注入3/4的水;喝到一半时,可添热开水继续饮用。

(3)壶泡:主要的器具为茶壶。壶泡一次即可将开水冲满至壶口,一壶喝完,可再添热开水。随着玻璃加工业的发展,现在很多茶具已被玻璃器皿替代,既当饮品,又可观赏,更显洁净优雅,普及性将是广泛的,特别被年轻朋友看好。

泡茶注意的事项

(1)不同茶用不同茶具:乌龙茶,为了保味、保温,要选陶器茶具,与加盖的杯器泡茶;花茶,为了保香,要选有盖的瓷器茶杯,冲泡时间不宜过长,冲泡后加盖2―3分钟即可饮用。红茶则要泡的时间稍长一点。

(2)茶叶用量:依据茶类品种和等级而定。俗话说:粗茶细吃,细茶粗吃,通常细嫩茶叶用量多,粗老茶叶用量少。普通的绿茶、花茶、红茶,可以200ML水加入2―4克的茶叶。而乌龙茶、普洱茶因习惯浓饮,茶叶量约壶或杯的1/2(普洱茶约1/3)处,再冲入热开水至壶满。

(3)水的温度:泡茶的水一般采现沸现泡。高级绿茶与细嫩名茶,则以水沸后稍停一会再冲入;红茶要以100℃沸水冲泡。

同类推荐
  • 肃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酒泉民歌(下)

    肃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酒泉民歌(下)

    本书共收集肃州区民间传奇、神话故事七十多篇,这些作品绝大多数来自肃州人民的口头、集体创作,千百年来依靠口传心授流传至今。
  • 敦煌古代体育文化

    敦煌古代体育文化

    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敦煌古代体育文化只不过是一条小溪。但是,月印百川,这溪流 照样映射着中华文明之光。千余年来,它以灿 烂的形式,被认为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 品种之一。
  • 向来风花雪月:江南爱情笔记

    向来风花雪月:江南爱情笔记

    杭州最适合谈情说爱之处,或者说最易触景生情之处,应该还是在西湖边上。触景生情,小时候学写作文总是学不会,总是假生情或生假情。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在杭州生活的笔记,书中记录的是风景,记录的是历史,记录的是文化,记录的更是感情!
  • 云阳风情录

    云阳风情录

    云阳被列入国家、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化遗迹有40多处,在三峡库区乃至全国都不多见。张飞庙、磐石城、彭氏宗祠、千年盐业古镇……遍布全县的文化遗存宛如历史前行中镌刻在岁月间的印痕,成为今天云阳人的骄傲和财富。
  • 三国演义在日本

    三国演义在日本

    本书共分为上下两篇,内容分别是:日本文学对《三国演义》的发现日本文学对《三国演义》的重构等。
热门推荐
  • 现代服务业:特征、趋势和策略

    现代服务业:特征、趋势和策略

    本书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深入分析了现代服务业的概念、内涵、分类体系和理论基础,归纳总结了当前全球现代服务业发展总趋势,全面客观评价了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提出了新时期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目标、方针、 战略、重点、科技支撑体系和区域布局,以及相应的政策措施。 本书可供经济规划工作者、研究者、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阅读。
  • 都市鬼谷神医

    都市鬼谷神医

    身具鬼谷道门奇术与医术的秦朝入世修心。他通天道,知阴阳,以一手鬼谷医术纵横都市。坐拥财色天下。一手板砖,一手医经,打的了畜生,救的了苍生......
  • 超强崛起

    超强崛起

    初中生活似乎很和谐,其实并不以为然,这只是郑晨安自己的想法罢了。生活在这个复杂的社会里,复杂的社会创造者复杂的人生。狗穿衣服,人露肉。以前养个儿子叫狗剩,现在养个狗儿叫儿子。现实社会很残酷!社会很单纯,其实复杂的是人!而这个复杂的社会也恰恰铸就了郑晨安不一样的人生。
  • 姻缘桃花偶

    姻缘桃花偶

    一个小小的精品店几尊前世缘分未尽的人偶一桩因果相循的生意今生之果必定是前世之因每个人的情念都会被封存在人偶中辗转千百年又换来今生相守红线断情念乱红线结孽缘生谁说人偶无心无情只是被封存的的往事不愿提及姻缘不是物件不可求亦不可舍弃凡人欲念千千万只情之一字最为剖心噬骨
  • 诸子百家之仙途

    诸子百家之仙途

    远古时代,妖族横行,人类蒙昧,人妖争利。尧舜之后,夏禹建国,收民间炼气之法,惹民争议,遂揭竿起义。王国实力就此削弱,炼气士纷纷出现,宣扬自家道义,一时间宗派林立。儒家一代天之骄子,莫名失踪,十五年后,其子独上泰山,进入儒家,解开父亲失踪之谜,随着谜团的一个个解开,事情最终真相渐渐浮出水面,究竟何谓天道,究竟何谓成仙。
  • 初遇之春夏秋冬

    初遇之春夏秋冬

    X_山有木兮木有枝_X心悦君兮君不知_X最美的不是下雨天_X是曾与你躲过的屋檐_X明明从前连争执得很甜美_X现在怎会说句话就能痛一遍_X君可见刺绣又一针_X有人为你疼_X君可见夏雨秋风有人为你等_X翠竹泣墨痕_X绵竹换不成_X情真意线绣不尽_X鸳鸯枕_X晴朗的天空里_X下着雨_X因为我的心也为你在哭泣_X
  • 殿下专宠:天才小魔妃

    殿下专宠:天才小魔妃

    "喂!你。还好吗?”(⊙o⊙)!她不就和他开个玩笑嘛。“你说呢?”咳咳,某人一条尴尬的鼻血!硬生生勾出一道邪气的笑。这玩笑,,,他不厚道的很喜欢!
  • 逢时年

    逢时年

    “身存痛苦请呐喊,心存不甘则向前。”滕庆成这么说道。这里是黄金盛世,在这里人杰汇聚。天骄奇才,层出不穷。而属于他们的故事始终铿锵回荡。
  • 老先生

    老先生

    本书是周实主编《书屋》杂志六年与部分作者的书信往来实录。作者如实记录、深情回忆与张中行、萧乾、李锐、舒芜、李慎之、资中筠、流沙河、蓝英年等28位老先生的交往始末,并首次公开了这些老先生的书信手迹。读者既能从这些文字交往中读到《书屋》杂志很多重量级稿件发表背后的故事,又能感受到这群老知识分子的“先生之风”。
  • 神医馨儿

    神医馨儿

    沈馨儿,二十一世纪新人类,一次交通事故要去了她和父母的命,但她没想到阎王爷不收她,反而让她重生在她的前世沈馨儿身上,但悲催的是她穿过去是失去记忆的,沈馨儿,靖国丞相府三小姐,上有疼她的爹爹哥哥,下有疼她的姐姐姨娘,但她没想到的是,姐姐姨娘在爹爹和哥哥一次远出把她骗走,把她推入万丈深渊,让她年纪轻轻就香消玉殒。当两个沈馨儿成为一个时会发生什么呢?他,是靖国的冷情雨王,他心狠手辣,杀人如麻,视人命如草芥,却对她没办法,在她面前化为绕指柔。他,靖国大将军之子,有名的花花公子,却在见到她时失去了自己的心,却只能用哥哥的身份守护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