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47500000011

第11章 茶艺(2)

唐代茶的饮法是煮茶即烹茶、煎茶。根据陆羽《茶经》记载,唐代茶叶生产过程是“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千矣。”饮用时,先将饼茶放在火上烤炙,然后用茶碾将茶饼碾碎成粉末,再用筛子筛成细末,放到开水中去煮。煮时,水刚开,水面出现细小的水珠像鱼眼一样,并“微有声”,称为一沸。此时加入一些盐到水中调味。当锅边水泡如涌泉连珠时,为二沸,这时要用瓢舀出一瓢开水备用,以竹夹在锅中心搅拌,然后将茶末从中心倒进去。稍后锅中的条水“腾波鼓浪”,“势若奔涛溅沫”,称为三沸,此时要将刚才舀出来的那瓢水再倒进锅里,一锅茶汤就算煮好了。如果再继续烹煮,陆羽认为“水老不可食也”。最后,将煮好了的茶汤舀进碗里饮用。前三碗味道较好,后两碗较差。五碗之外,“非渴其莫之饮”。这是当时社会上较盛行的饮茶方法。

因茶叶有不同种类,所以还存在另一种方法,将饼茶舂成粉末放在茶瓶中,再用开水冲泡,而不用烹煮,这是末茶的饮用方法。

(3)宋代饮茶法是怎样的

到了宋代,盛行的是点茶法。点茶程序为炙茶、碾罗、烘盏、候汤、击拂、烹试。其关键在候汤和击拂。点花法是在唐代阉茶法基础上发展而成的。陆羽《茶经》说:“花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阉茶。”阉茶的特点是投茶入瓶,以汤沃之。而点茶是由阉茶发展而来的。点茶沿阉茶之路向前走了一步,其烹茶步骤是将茶投入盏中,注入少量沸水调成糊状,谓之“调膏”,然后将沸水倒入深腹长嘴瓶内,再倾瓶注水入盏,或以瓶煎水,然后直接向盏中注入沸水,与此同时用茶筅搅动,茶未上浮,形成粥面。

据宋代蔡襄的《茶录》记载,宋代的点茶主要特点是,先将饼茶烤炙,再敲碎碾成细末,用茶罗将茶末筛细,“罗细则茶浮,罗粗则末浮。”“钞茶一钱匙,先注汤调令极度匀。又添注入,环回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神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佳。”即将筛过的茶未放入茶盏中,注入少量开水,搅拌得很均匀,再注入开水,用一种竹制的茶筅反复击打,使之产生泡沫(称为汤花),达到茶盏边壁不留水痕者为最佳状态。

3.饮茶养生怡然自得

我国茶界泰斗张天福,出生于1910年,毕生从事茶叶教育、生产、科研和茶文化传播工作,是《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所列当代十大茶叶专家中唯一健在者。虽年过百岁,但仍担任中华茶人联谊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顾问。

他在2010年6月出版的“老同志之友”杂志上发表了“人生与茶”一文,对人很有启迪。文章 清、和、静’。世间利禄来来往往,红尘滚滚炎凉荣辱,章 清、和、静,这是我提倡的中国茶礼,也是我奉行的晚年生活哲学”。

鲁迅先生在《喝茶》一文中这样写道: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其实人生亦如茶,苦涩中蕴含着甘甜,一道浓酽,二道清醇,三道趋淡。只有静心品茗,喝出人生的酸甜苦辣,才能品味到一份怡然自得的好心情。

自古以来,我国佛家弟子就特别注意禅茶的养生,在品茶的过程中参禅,参透佛经,保持身体和心理健康。现代人也开始重视禅茶的养生,唐代诗人卢全说饮茶:“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生平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肤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唯觉两腋清风生”。佛家弟子每日打坐参禅、素饭素菜,却身轻体健,禅茶能稳定情绪,有助于抛弃一切烦恼和妄念。从养生角度看,私心太重,嗜欲不止就会产生忧郁、失望、悲伤、苦闷不良情绪,扰乱心神,致气机紊乱,因此控制不良情绪也是养生常修之道。

茶能平衡心态,它的味道是平淡中带幽香,饮茶常使人心境像茶一样清雅、平静、没有私心杂念,养生之要在于养心,心态平衡让人保持一种清醒状态,有益身体健康。

茶的自然清新的味道,容易使人进入安静淡定的状态,提升境界,佛家弟子静坐参禅之前先品一杯茶,进入静修状态,精力集中参悟佛经。凝神敛思是保持思想清静的良方,使人体神经系统不受外界干扰,机体生理功能处于极佳状态,提高自身免疫力。

《本草拾遗》中也称赞:“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

一是解毒。茶能杀死胃肠黏膜里的细菌,起到消炎止泻的作用。古代神农尝百草,中毒后就是通过咀嚼茶叶得以解毒。经常吸烟喝酒的人,也可以通过常喝茶水来解毒。二是提神健脑。茶中有咖啡因,能兴奋大脑皮层,振奋精神,消除疲劳。三是保护牙齿。茶中含有氟,能防龋齿,且对牙质有脱敏作用。饭后用温茶漱口,对预防牙病有利。四是增进食欲。茶能使唾液胃液分泌增多,加快消化吸收。五是降血脂。绿茶可扩张心脏血管,改善心肌供血,调节脂肪代谢,降低胆固醇等,经常饮用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六是延缓衰老。绿茶中所含的抗氧化剂有助于抗衰老。

静观万物、茗香纾千愁。浙江桐乡民间有“神农有个水晶肚,达摩眼皮变茶树”的说法,茶早已成为人人不可替代的饮品之一了。在喧嚣的世界里,能独守一隅静心品茶之人,不会惊叹一杯茶的浓与淡、苦与甜、热与凉、更不会在乎尘世的名与利、得与失、悲与欢,看见的和想到的往往是“从来佳茗似佳人”。江南民间早有俗语“皮包水,水包皮”,闻着幽幽的茶香,我们憧憬人生,怀揣着对未知世界的热情与渴望。慢慢地去体会到一丝淡淡的清香留在两颊,品着茶那沁人的芬芳,我们热情奔放,用一颗年轻积极的心,不懈努力,追逐梦想。“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泡一杯清茶,独坐于窗前,看落叶飘零,看雨敲窗棂,悠然自得。

4.功夫茶艺

今天广东潮汕地区、福建武夷地区的“功夫茶”则是中国古代“饮茶之道”的继承和代表。功夫茶的程序和规划是:恭请上座、焚香静气、风和日丽、嘉叶酬宾、岩泉初沸、盂臣沐霖、乌龙入宫、悬壶高冲、春风拂面、熏洗仙容、若琛出浴、玉壶初倾、关公巡城、韩信点兵、鉴赏三色、三龙护鼎、喜闻幽香、初品奇茗、再斟流霞、细啜甘莹、三斟石乳、领悟神韵。

功夫茶的茶具,包括炉子,是红泯小炭炉,一般高40厘米;茶锅为细白泥所制,锅炉高6~7厘米,底有碗口般大,单把长近10厘米;冲罐如红柿般大,乃潮州泥制陶壶;茶杯小如核桃,乃瓷制品,其壁极薄。

茶池形状如鼓,瓷制,由一个作为“鼓面”的盘子和一个类似“鼓身”的圆罐组成。盘子上有小眼四个,为漏水所用。而圆罐则用于容纳由盘子漏下的废茶水。

功夫茶所用的冲罐(茶壶),并非买来就用,而要先以茶水“养壶”。一把小壶,须先以“洗茶”(即泡茶时的第一道茶)之水频频倒入其中,养上3月有余,方可正式使用。

标准的功夫茶艺,有后火、虾须水(刚开未开之水)、捅茶、装茶、烫杯、热罐(壶)、高冲、低斟、盖沫(以壶盖将浮在上面的泡沫抹去)、淋顶十法。

潮汕功夫茶一般主客四人,主人亲自操作。首先点火煮水,并将茶叶放入冲罐中,多少以占其容积之七分为宜。待水开即冲入冲罐中之后盖沫。第一冲杯,以初沏之茶浇冲杯子,目的在于造成茶的精神,气韵彻里彻外的气氛。洗过茶后,再冲入虾须水,此时,茶叶已经泡开,性味俱发,可以斟茶了。

斟茶时,四个茶杯并围一起,以冲罐巡回绝穿梭于四杯之间,直至每杯均达七分满。此时罐中之茶水亦应合好斟完,剩下之余津还需一点一抬头地依次点入四杯之中。潮汕人称此过程为“关公巡城“和“韩信点兵”。四个杯中茶的量,色须均匀相同,方为上等功夫。

最后,主人将斟毕的茶,双手依长幼次策奉于客前,先敬首席,然后左右嘉宾,自己最未。

5.民俗茶艺

饮茶习俗是某一地区、某一民族的饮茶习惯。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兄弟民族,由于所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的不同,以及生活风俗的差异,使每个民族的饮茶风俗也各不相同,习惯喝某种茶,用惯用的茶具、茶器,有习惯的沏茶方式和喝茶方式。在生活中,即使是同一民族,在不同地域,饮茶习俗也各有千秋。不过把饮茶看做是健身的饮料、纯洁的化身、友谊的桥梁、团结的纽带,在章 文化背景、传统思想等。

(1)边疆兄弟民族饮茶习俗

边疆兄弟民族中有“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饮”、“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的谚语。可见边疆民族视茶为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考其原因,绝非偶然。

①茶是人体生理必需品 我国兄弟民族多居住在高原、沙漠和草地,章 头痛、鼻出血、喉和鼻孔干痛、呼吸困难、倦怠疲劳等。血压从海拔1 300米高度开始发生变化,血管壁强度减弱,韧性降低。高原又多属草地,终年积雪时期较长,气温低,农作物生长较为困难,而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章 肉类食品占很大比重。在海拔3 000米以上时,胃内食物的排空时间延长,易发生肚胀。

茶叶中含有的主要生物化学物质,具有医治上述病症的药理作用,如茶叶中富含儿茶素的复合物与维生素P一样能抗主管硬化,又能同化维生素C,故有抗人体外界低压、防止出血症发生的功效;章 空气干燥,人体水分通过皮肤蒸散量增产,在日常生活中不出汗也反应口干、泌尿困难,而茶叶中含有的茶碱、咖啡碱具有利尿作用。故茶中所含的主要化学物质,对高原人民生理代谢有着不可忽视的调节作用。

②茶是婚丧礼仪必需品 藏人婚时以茶为聘为饮,葬时熬茶送茶。据《西藏图考》所载:“西藏婚姻,以金镶绿松石载于女首名色贾,仍以茶叶衣服金银牛羊肉若干为聘焉。……以茶、酒、糖、粉与女食毕送至男家,各不行礼,扶女与女婿坐饮其茶酒,至次日唯有茶酒饮之。”在结婚之际,男家要熬大量的茶汤来招待客人。熬用的茶要红艳,象征婚姻美满幸福,表示婚后夫妇感情一定很好,生下女孩也要熬茶,汤色仍要求红艳,表示儿女的相貌英俊;亲友来祝贺新生的孩子,也希望长大后能背茶运茶,可见视茶为珍贵的礼物。

同类推荐
  • 藏式传统建筑与雕塑(E眼藏地行 卷六)

    藏式传统建筑与雕塑(E眼藏地行 卷六)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18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李劼人说成都

    李劼人说成都

    懒散近乎“随时随地找舒服”。以坐茶馆为喻罢,成才人坐茶馆,虽与重庆人的理由一样,然而他喜爱的则是矮矮的桌子,矮矮的竹椅——虽不一定是竹椅,总多关是竹椅变化出来,矮而有靠背,可以半躺半坐的坐具—— 地面不必十分干净,而桌面总可以邋遢点而不嫌打脏衣服,如此一下坐下来,身心泰然,所差者,只是长长一声感叹。本书从李劼人小说中分门别类,节录出有关成都文明发展的大量文字,如清末的叽咕车(鸡公车)到抗战时的木炭汽车,足以见出成都交通的一个侧面。所有这些变迁的实录,后人完全可以视为一代信史。 其中收入本书的《成都是一个古城》和《旧帐》,都是一九四九年后没有公开发表过的。
  • 烟台饮食文化纵览

    烟台饮食文化纵览

    “烹调之术本于文明而生,非孕乎文明之种族,则辨味不精;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中国烹调之妙,亦只表明进化之深也。”胶东地处美丽的山东半岛东部,占尽山海之利,人文历史鼎盛,历来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域之一,属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为中国饮食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 斯文在兹:《论语》讲读

    斯文在兹:《论语》讲读

    如果找一位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人,自然就是孔子;如果找一本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书,自然就是《论语》。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孔子大学堂》主讲李文文,倾情奉献,带你一起品读《论语》,与孔子一起同行,深入性情,长养生命!
  • 每天读一点世界文化常识

    每天读一点世界文化常识

    《每天读一点世界文化常识》是一部世界文化百科全书,从人类历史、衣食住行、文学艺术、政治经济、军事技术、风俗传说、名胜古迹七个方面讲解世界文化常识,展示世界文化发展的轨迹,为读者提供科学性、趣味性、知识性的阅读体验和感受,使大家尽情畅游在辽阔深邃的世界文化知识的海洋中。
热门推荐
  • 摩尼光佛教法仪

    摩尼光佛教法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春妮日记

    春妮日记

    人生百态,花落花开,春妮儿是一群人。匆匆前行的脚步,浮躁无根的文化,物欲横流的时代,谁又能真切看到自己的灵魂。
  • 万界降灵

    万界降灵

    一切都没有注定,也许还会有转机,发生过的又一次来临了,于混沌中重生,从轮回中再现,在黑暗中沉浮,屹牢笼中绽放。无形之中,掌控一切。
  • 国学正义

    国学正义

    国学囊括中国人的精神信仰、认知方式、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它们或表现为文化,或表现为学术,或表现为典章制度,或表现为风俗习惯,国学常常寓于传统,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国人的思想与精神,使中国人成为蔑视物质财富而钟情精神建树,主动将“天权”置于“人权”之上,但求长治久安不求一夜暴富的特立独行的民族。
  • 七界神帝

    七界神帝

    天龙之子林辰,历经千劫万难,却遭被杀神殿围屠,陨落于天圣山脉,而后重生于星云学院再战征途。虽然修为尽失,依人唾弃,但我体内的龙魂仍然狂猛,势必举剑击破一切阻碍,造就七界神帝!
  • 绝世利器

    绝世利器

    他,本是传承世家小少爷,吃穿不愁悠闲快乐,却在一夜之间失去所有,父母离奇失踪,家族惨遭灭门。他,恨苍天无情,恨自己修为平平。他发誓崛起,寻父母,重振家门。看少年莫言,斩荆棘,踏崎岖,九天十地如何称尊!
  • 绿林老大

    绿林老大

    这个威风凛凛的大汉一见了王重翻身便拜,口中叫道:“哥哥,请收我上山。”……
  • 禁咒魔法师

    禁咒魔法师

    ```此书不会有最好的章节只会出现更好章节请相信作者砌词的品位感人的能力码字的速度搞笑的实力.那么:....收藏!收藏!收藏!收藏!收藏!收藏!收藏!收藏!收藏!````多多支持````谢谢合作`````**********************************************茹菓硪褆孩芓``伱⒐④硪的兲使 訫賥.′,.
  • 吴亦凡之樱花树下的浪漫邂逅

    吴亦凡之樱花树下的浪漫邂逅

    这是紫菱第一次写文,请多多指教哦,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十八岁女总裁

    十八岁女总裁

    她是不幸的,父亲离奇自杀,叔叔神秘失踪,一份遗嘱又让她屡遭追杀;她又是幸福的,股神徐俊杰为其所用,爱其至深,甘做她的代理总裁;新贵徐子豪为之赴汤蹈火,万死不辞,甘作贴身护卫,但是,她万万没有想到,深爱着她的二个人有着非常特殊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