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42600000013

第13章 “天国”的领路人——也谈大学精神的传承者

李莎莎,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4级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

思想家杜威曾给予教师这样神圣的评价:“教师永远是真正上帝的代言人和真正天国的领路人。”在大学组织的三大主体中,教师才是大学精神的主要传承者,是大学文化的承载者。

大学自诞生以来,无论社会如何变迁,在人们心目中一直享有崇高地位。因为它是公认的人们的精神堡垒,是为整个社会树立正确的思想标准的圣地。

校园文化要素具体表现为由浅入深、由外到内的三种形态,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大学校园中,真正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使之成才的是精神文化,它处于整个大学文化的核心层面,体现着一所大学的精神气质,是大学文化的主要内容。而教师正是大学精神文化的主要传承者。

大学组织的主体大致可分为三类:大学教师、大学行政人员和大学生。在这三大主体中,我们应把大学组织的主体聚焦于大学教师,因为

“在非常意义上说,教职员整体就是大学本身——是它最主要的生产因素,是它荣誉的源泉”。大学教师与文化有着不解之缘。

大学教师承载着人类优秀文化,并通过吸收、消化及选择,将高层次的文化传递给新的一代,所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他们作为人类优秀文化的承载者,高深学问的代言人,实际上与文化已融为一体。作为大学文化的一部分,大学精神需要通过大学教师而得以代代相传,大学教师是大学精神的主要传承者。通过教师传承大学精神,让大学精神这一抽象的、高层次的文化变得具体而贴近生活,它更加符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也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和认可。

那么,老师究竟应该通过哪些方式传承给学生什么样的精神?对这个问题,很多学者从各自不同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这里,我无意赘述他们的观点,而只想从自己进入云南大学以来所经历的几件事情及其给我的切身感受,谈谈我对这一问题的点滴体会。

如果说所有考研的同学都必须经历艰辛的知识准备与积累过程的话,作为一个专升本,并且是跨专业、跨学校考研的应届学生,在整个研究生备考的过程中,除了紧张的专业备考所带来的疲惫与压力之外,我要比其他很多同学面对更大的心理方面的挑战。

当时经常听到部分朋友这样善意的规劝:“算了吧,还是考本校的研究生保险些!”“你是说想报考云南大学吗?那可是全国重点大学啊,很多人挤破了头都想进那所学校,你一个非重点学校的专升本的学生,又没有什么社会实践经验,你拿什么去和人家竞争呢?”“你有没有想过,报考竞争那么激烈的学校,万一考不上,又把找工作的时间耽误了该怎么办呢?”在心中的梦想与竞争激烈的现实间我彷徨了许久,最后在父母及恩师的鼓励下下定了决心:既然心中有梦,就该抛开一切好好拼一把!

随着精力的逐渐消耗,压力却越来越大,最后那段日子里我常有“坚持不下去了”的感觉,每当这时,我总是想起好多位学院老师语重心长的那句:“考云大吧,你需要给自己找一个更大的舞台!”

正是在点点星光的照耀下,我在自己感到最艰难的时候才没有轻言放弃,最终凭借坚持不懈的努力与考场上稳定的发挥,成为云大公共管理学院的一名研究生。

在这之前,不知道为什么在我本科的同学中曾经有过这样的传言:在省内普通高校就读的同学很难考上云南大学的研究生,更不用说考上公费的研究生了,如果这类学校专升本的同学想要拿到一个云大研究生的公费名额,那恐怕只能想想而已了。我的考研成功打破这个似乎被我的很多师弟师妹们接受的传言,是云大老师给了我公正的评判,也给了我们整个学院的同学,给了我的师弟师妹们莫大的激励,让大家相信:只要自身付出了足够的努力,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我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感受到的是云大“会泽百家,至公天下”的精神。

我的幸运并没有因为考上了云大的研究生而停止,在这里我有幸遇到了将会对我的一生产生极大影响的老师们:公共管理学院的崔运武老师、方盛举老师,高等教育研究院的董云川老师……应该说,这几位老师都是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在相关的科研领域都有很高的成就,老师们的学术成就和各具特色的、高超的教学艺术曾让我和我的很多同学折服。

培养人的途径很多,其中教学是主要渠道。

崔老师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不断向我们灌输一种意识:我们在进行科学研究时一定要注重对所研究问题的综述,也就是对自己将要研究的问题,必须知道以前的学者对这个问题已经开展了哪些研究,得出了一些什么样的结论,他们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研究特色在哪里,其研究存在哪些缺陷,还有哪些方面有待进一步的思考完善,等等。从而让我们逐渐掌握真正科学的研究方法,学会从前人那里汲取养分并且找到真正适合自己而又具有研究价值的东西。

方老师高超的讲课艺术让很多看似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而且让人有过目不忘的感觉,老师总是通过自己的讲授让我们了解、掌握所学课程的研究方法和特色,真正把一些重要的问题“吃透”,在他的课堂上,总是感觉时间过得飞快。

董老师非常注重培养大家把握机会、展现自己的学术观点的这样一种意识,在课堂上老师为我们搭建起了一个平台,在这里每一位同学都可以找到发表自己学术观点的机会,并在与别的同学思想的摩擦与碰撞中不断地发现自我、认识自我。短短一学期的课程,董老师先后为我们请来了多位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工作在第一线的专家学者,让我们了解到在这些领域的实际工作中究竟会面临一些什么样的困难和障碍,更让我们意识到了闭门进行理论研究而不去接触社会实际的研究方法有多么可怕!在董老师的课堂上总感觉自己受到了一种熏陶,这种熏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能让置身于其中的人收获颇丰。

老师对我们的教育绝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上。

由于是跨学科、跨专业考研,在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我没能够掌握自己所学专业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记得我很兴奋地拿着自己写出的第一篇论文去请老师指导,当时老师只是很客观地为我指出了那篇文章存在的问题,告诉我今后应该在哪些方面多多努力。我能够从他的话语中体会到老师在用心保护着弟子的自信心。

这之后老师让我和其他同学参与了多个课题研究,在做课题的过程中逐渐掌握正确的科研方法,并体会进行学术研究所必须具有的严谨的治学态度。

在后来与同学的交流中我了解到,其实很多同学都有过和我类似的经历,当时大家也普遍感觉到一种很强的挫折感,并且会产生一定的畏难情绪,但最终也都在老师的帮助下克服了这种情绪,变得更加坚强、理性。虽然当时会感觉很痛苦、很失落,但它毕竟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用心保护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自信心,并且给我们每一个人机会,让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那样的心理障碍,真正学会勇敢地面对失败,学会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并且坚强地成长起来。

老师的帮助让我从那以后真正抛开一切浮躁的情绪,踏踏实实一步步往前走;让我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对自己的优缺点有更加理性的认识。在今后的学习研究过程中,我明白自己还将经历太多的成功与失败,但是,我将微笑着正视自己存在的问题,并用实际行动加以改正。

真正的大学是以培养“人”为天职的,它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是人,关心人的解放、人的完善、人的发展,一流的校园文化应该教人写好“人”字。人需要一种精神动力,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需要学会正视自己,需要坚强地面对生活中所必须经历的挫折与失败,需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在跌倒的地方勇敢地站起来,需要保持一份谦和的心态和一种奉献的精神,需要学会不断地反省自己的言行。

教师对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的传承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是教师首先将大学精神内化到自己的言行过程中,再通过日常与学生的交往和沟通,让同学慢慢体会到作为一个大学人,在其所处的特定校园文化当中,究竟应该怎样做,应该通过自己的言行体现出一种什么样的大学人的精神气质,应该传递给社会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内涵。

云大精神的内涵无疑应该是相当丰富的,它有着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宽阔胸怀;有着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在大学的体现;有着对追求至真至善的坚守。它以理性和良知为支撑,体现现代教育和管理以人为本的思想,富于人文关怀。

进入云大以来,老师的公正与激励让我感受到了云大文化中“会泽百家,至公天下”的包容精神;老师为人为学的行为方式教给了我一个云大人所应该具有的精、气、神,并引导我不断摸索读书、思考问题的正确方法;老师经常给予我一些东西,这些东西有的不是我所想要的,却是我所需要的。所有的这些收获让我慢慢了解、喜欢、依恋上了这个大师讲学之居,这个真理传播之处,这方道德养成之所。

“点评”

本文抓住云大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教师,继而以大学精神为主线,以传承作为连接词,文章的主旨在一刹那间就明晰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了。作者以日常教学过程中几个教师的形象为主要叙述内容,以亲身体验为感情的来源,真实而不浮华,语言朴实但又不缺乏力量,讲述平淡但又让人感动,事实平凡但又极富感染力。如果作者的语言能再凝练一点,感情再聚焦一点,文章会更生动和出色。

同类推荐
  • 青鱼点灯

    青鱼点灯

    本书是《宁夏诗歌学会丛书》的其中一部,选取了作者长期以来创作的诗歌,其中多篇已在报刊发表。书稿作者西野,本名张树鹏,宁夏作家协会会员,宁夏诗歌学会会员。作品发表于《诗刊》《朔方》《星星》《飞天》《诗潮》等报刊。其作品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却又可从其中看到现实的影子。
  • 细微的声音(中国当代西部文学文库)

    细微的声音(中国当代西部文学文库)

    从一定程度上说,写作其实就是一种回忆,只要有意境、氛围,回忆会像羽毛丰满的鸟儿一样,四处飞翔。这个时刻是美妙的,而这个美妙时刻的到来却是那样的曲折而不可预见啊。最后,回忆便变成了另外一种样子,就像经过树隙过滤的阳光一样,似乎唯有斑斑点点,它才可显示出自己的沁人心脾与摇曳多姿。
  • 在日本,我忍不住又笑了

    在日本,我忍不住又笑了

    本书是著名旅日工程师、作家萨苏在2011年的最新力作。作者用中国人独有的乐天情怀和京味调侃,爆料自己初到日本的各种笑话,与妻子上演的国际文化“冷幽默”,以及自己经历过的各种趣事。用真实细腻的笔触,描述草根的动人生活情境,让日本再也没有隐私,展现日本从未有过的阳光面。
  • 风筝是城市的花朵

    风筝是城市的花朵

    本书是散文集。作者生活在南方,无边的蒲竿在风中起伏的画面在作者记忆中像是一幅旧水彩……
  • 在不确定的尘世

    在不确定的尘世

    本书是王志成先生的第二本个人散文集。比起第一本《后现代生活沉思录》(我社出版),作者的文笔更加成熟,思想也越发深邃轻灵,内容包括“圣人的顽固和思想的用场”、“真理的流淌和意志的力量”、“滋养的世界和简单的生活”、“神秘的自我和不确定的尘世”等。这些散文,不是晦涩的哲学思考,它们来源生活,将哲学世俗化,同时又带着一种沉浸于哲学者的天真,帮助读者净化思想,深入思考生活的意义。
热门推荐
  • 寄同年封舍人渭

    寄同年封舍人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千殇劫

    千殇劫

    三千河关风雨雪,八道冥门星云月,神魔湮灭尽沧桑,看枭雄一时,指点江山,留余笑谈。——崔慕蕊一场关于宿命的交易,他傲立世道,思索究竟何为正道,何为邪魔。她十余载青剑独舞云霄,只为盼得归来;白衣胜雪,不食人间烟火,终为他长伴青灯;天地星棋,尔虞我诈,如何才是最终归途;有些爱,如何忘却,有些恨,怎样抚平……
  • 易堇萧萧

    易堇萧萧

    今生今世难相见,来生来世再续缘,你知道吗,我们有了结晶,我会用尽我最后一滴血,让她活下来,为我们而活。殇彦,我来了,等我……丹田被封不能习武?骨骼惊奇身怀异术?惊天的身世?大家眼中温婉大方的乖乖女二小姐,实际上是叱咤江湖赫赫有名的陌殇公子?双面身份的她将如何玩转武林?冷冽狂傲,不近女色,北冥最受宠的二皇子竟然就是令人闻风丧胆的暗夜阁阁主,相似的双重身份,相似的狂傲。当他发现了她的双重身份后,他邪魅的笑了,眼中充满...爱意?……
  • 谜惘

    谜惘

    我怎么敢倒下,我的背后空无一人。“其实我很担心输赢,赢了就会拥有,输了就会万劫不复”“你输过吗”“输过”“那现在不怕输了吗”“怕,但是我太想赢了”
  • 醉恋倾城

    醉恋倾城

    5年前被迫出国,倾城与男友北南木泪中别离。5年后她从国外回来,遭遇种种打击:男友莫名出轨、刚到新校就被污涅......不过在乌云的背后总会有彩虹的......
  • 剑伐众域

    剑伐众域

    好心救人却被废,巧合之下修成魔剑士,何为正,何为魔。一步杀十人,人若当我我必杀人,仙若档我我必诛仙!苍天你丫再狂,信不信我分分钟逆了你!
  • 僵尸之不死不灭

    僵尸之不死不灭

    十岁的夏离进入一个无名山洞被千年僵尸咬了,醒来时发现自己竟然也变成了一只僵尸。之后发现自己飞天遁地、隐形无所不能……
  • 傲天大帝

    傲天大帝

    远古消失,太古破碎,万强林立,强者以万民为草芥,弱者苟活于世!与其苟延残喘过着性命堪忧的日子,不如站立起身,战个痛快!男人就应该顶天立地,傲世群雄!
  • 友达以上,恋人未满

    友达以上,恋人未满

    她,喜欢他多年,而他,也知道她喜欢他多年。他们之间保持着超过了朋友的默契,彼此都是非常亲密的朋友。因为一个意外,让她向他说明了自己内心的想法,朋友之间的友情破碎……多年的情意破碎。在爱情的这场游戏里谁先把爱说出口谁就是输家……
  • 封灵之巅

    封灵之巅

    星空之下,上苍无情。龙血人血共体,天命轮回并存,他背负怎样的使命?又能否跳出命运长河?上古年间,众神消失;远古之劫,群雄凋敝,他的背后会是怎样的惊天秘密,一切尽在,封灵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