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28400000001

第1章 皇家陈设商自甘“卑贱”的儿子

在巴黎热闹的大市场附近,耸立着一幢古老的建筑。这里居住着一对新婚夫妇。丈夫叫做约翰·波克兰,是一位有名的室内陈设商。他在大市场开设了一个店铺,另外,在巴黎其他地区还有几处铺面和作坊。在当时,他算是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人物。由于装饰王宫内府有功劳,法国国王不但委任波克兰当了宫廷毡厂的总管,而且还赏封了他一个小小的世袭的“国王侍从”贵族头衔。波克兰勤苦耐劳,办事非常精明能干。他的妻子玛丽·克雷塞是一个织毡匠的女儿,受过良好的教育,很有见识。

1622年1月13日,约翰·波克兰夫妇生了第一个儿子,取名为约翰·巴狄斯特·波克兰。这个小巴狄斯特,就是我们现在要介绍的、后来他自己改名为莫里哀的伟大的戏剧家。

在波克兰开的店铺楼上的房间里,常有一个淡黄头发、厚嘴唇的男孩子走来走去。这就是小巴狄斯特。有时他到楼下店铺和作坊里来,搅扰徒工们干活,向他们问东问西、问这问那。工匠们拿他说话结巴取笑,不过都很喜欢他。巴狄斯特从小受父母溺爱,娇生惯养,身体孱弱。但由于他的家离繁华闹市很近,又因为常在父亲的店铺里,整天同吵吵嚷嚷买卖东西的店员顾客、小商小贩接触,养成了一种好动和爱热闹的性格。他异常聪明、伶俐,常常坐在窗前,用两只小拳头托起腮帮,凝望着熙熙攘攘的街道。有一次母亲从他身旁走过,拍了他的后背一下,说道:“你啊,真是个观察家!……”

据说,波克兰家的住宅名叫“猴楼”,在宅中的一根大柱上,雕饰着一群攀援橘树的活泼的毛猴,它们做着各种鬼脸。小巴狄斯特经常模仿它们的滑稽动作,日子久了,也就学得惟妙惟肖了。因而,有人便以此为理由说,可敬的波克兰先生的长子最后干了戏子的职业,成了滑稽小丑,是不足为奇的。对于一个在好做鬼脸的猴子群中长大的人来说,还能要求什么呢?这种说法自然是不可信的,但是从中可以看出莫里哀童年时期就表现出观察和模仿事物的天才,这是他能成为杰出剧作家和演员的必备条件。莫里哀后来在巴黎戏剧界获得了“冷面人”的称誉,某种程度上也是指他观察事物客观又深入。

不幸,在巴狄斯特十岁的那一年,他的母亲留下三个幼子去世了。巴狄斯特失去了慈母的爱护,教育他、关心他的责任就不得不落在事务繁忙的父亲身上。也许正是这个缘故,在后来莫里哀的剧作中,对作母亲的描写和分析,总是不如对作父亲的那样细腻深刻。而且从他的全部剧作来看,父亲角色比母亲角色多得多,那些父亲又多半是鳏夫。

巴狄斯特在儿童时期就爱上了戏剧。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到离家不远的著名的新桥和多芬广场,看流浪艺人的露天演出。这些艺人演出的都是充满着欢乐和激情的民间闹剧或喜剧,例如聪明的农夫愚弄贪婪神父和强暴的贵族;正当芳龄的太太巧妙地哄骗年老而凶恶的丈夫等。剧中人物以滑稽的语言和动作,引起观众捧腹大笑。每个节目都使小巴狄斯特感到极大兴趣。

巴狄斯特每天特别盼望外祖父路易·克雷塞的到来,而外祖父克雷塞也非常宠爱自己这个外孙。父亲波克兰开始很奇怪:是什么把老头子和小外孙连接在一起的呢?他很快就发现了,原来这一老一小都爱看戏,而且都迷得发了疯。那时几乎每个星期日和节日,巴狄斯特的外祖父路易·克雷塞都要带小巴狄斯特到布尔高尼剧院看戏。布尔高尼剧院是皇家演员剧团演出的场所。克雷塞与剧院负责人是老熟人,每次他们都给这祖孙二人在剧院坐池的散座席里留下两个免费的位子。在这里,小巴狄斯特看到的又完全是另一种情景,一切都是那么庄严:雍容华贵的人物披挂着古代的大斗篷,用诗歌体朗诵冗长的台词,盛装的贵妇人戴着敷粉的假发从容傲慢地出场。……外祖父喜欢催人泪下的悲剧,小巴狄斯特却更喜欢那些看似粗俗轻松的闹剧。

在小巴狄斯特的眼里,跟随外祖父看戏的这几年就像旋转木马一样,掠过一个个形象:粉面登场或戴着假面具的迂腐医生,吝啬的老头,好吹牛又胆小的上尉。在观众的大笑声中,轻浮的妻子蒙骗了好唠叨的傻丈夫。搞无耻把戏、撮合男女私通的长舌妇像喜鹊一样吱吱喳喳叫个不停。动作灵活的狡黠仆人捉弄主人,用棍棒打了这个老家伙,并把他装进口袋里。布尔高尼剧院的墙壁,简直要被观众的笑声震得摇晃了。小巴狄斯特每次看完戏回家时,都激动得两眼发光,连夜里做梦都梦见那些剧中的丑角。

约翰·波克兰很注意对子女的教育。在17世纪的法国,同中国的封建时代一样,长子是父亲的事业和官职的首要继承人。因此,约翰·波克兰特别重视对长子巴狄斯特的培养。而生动活泼、丰富多采的舞台艺术,在小巴狄斯特面前已经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这个世界比起繁忙、枯燥的商业活动来,对他更有吸引力。巴狄斯特越来越不喜欢父亲的职业,越来越热爱戏剧。他父亲也看出了这一点,生怕儿子忘了祖传的事业,劝告岳父不要再带孩子去看戏。有一天,他责问老头子:“难道您要把他培养成戏子吗?”路易·克雷塞并不以戏子为耻,反驳说:“但愿上帝保佑他将来成为贝尔洛斯(当时的名演员)那样的好角儿。”巴狄斯特对戏剧的爱好越浓,对父亲的安排愈发不满意,经常愁眉不展,心情郁闷。

就在巴狄斯特13岁的时候(1635年),约翰·波克兰把他送进了巴黎一所教会学校——克莱蒙中学。克莱蒙中学是法国当时最好的学校之一,学生差不多全是贵族的子弟。巴狄斯特成天与贵族子弟交往,熟悉了他们的生活和习性,为他后来创造贵族青年的形象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拉丁文和法文是这个学校的主要课程,因而巴狄斯特能够从原文读到古代罗马作家和戏剧家的作品。在课余时间,同学们也常常排演一些拉丁文的喜剧和悲剧,古罗马作家普劳图斯(公元前254?-184年)和特朗斯(公元前190?-159年)的喜剧是重要内容。这种活动正合巴狄斯特的心意,他每次都积极参加,不是担任演员,就是做一些别的工作。读中学期间,莫里哀只要有空闲时间,依然去剧院看戏。不过已经不是和外祖父一块去,而是和克莱蒙中学的朋友结伴了。在中学读书的这几年,巴狄斯特看遍了布尔高尼和其他剧院的所有演出。

巴狄斯特在这个学校受了四年良好的教育,由于他天资过人,又肯刻苦钻研,所以,除学校规定的必修功课成绩十分优异外,他还读了许多古希腊罗马大诗人的作品。他曾独自把卡尔·卢克莱茨的哲理长诗《物性论》译成法文。

在克莱蒙中学毕业后,按照父亲的意图,巴狄斯特应该继承父业了。因此在他15岁那年,波克兰把“国王侍从”的世袭身份过到儿子的名下。1639年,中学毕业后,波克兰就让巴狄斯特在家学习操持家业。据说,路易十三南巡那尔博纳的时候,巴狄斯特就以“国王侍从”继承人的身份到南方侍候过国王。

但是,巴狄斯特没有完全顺从父亲的意愿,在家继续自修学业。这时,他常到在中学时的好朋友夏培尔的家里去,听著名的哲学家伽桑狄讲学。伽桑狄被当时人称为“自由思想分子”,也就是说,他是一位反对宗教迷信的无神论者。从后来莫里哀(巴狄斯特)的剧本中可以看出,伽桑狄对巴狄斯特的思想起了深刻的影响。

巴狄斯特虽然没有正式上过大学,可是他父亲仍然设法替他买来了一个奥尔良大学法律硕士的学位。这不单是因为有了这个资格就可以当律师,主要还在于约翰·波克兰希望儿子将来继承自己的经商事业,法律硕士或律师的招牌是会有利于生意人的。按照父亲的设想,巴狄斯特将有一个好职业,如同他父亲、叔伯、祖父一样,他将做个商人,过上好日子,娶个好老婆,他也会儿女满堂。将来有一天,他也会成为“波克兰先生”,一个为国王效劳的人,大街上的过路人都会恭恭敬敬地向他敬礼。不过,在这时期,巴狄斯特确实也花了一番功夫研究法律,在他后来许多剧作中具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年轻的巴狄斯特虽然具有非凡的才华,而且从儿童时代起就逐渐开始形成自己特殊的爱好和理想,但终究还不是十分自觉的。他那渊博的知识和自由自在的青年生活也暂时推迟了他对自己未来职业的决定。但是一个人的出现终于促使他决定了自己一生的安排。

1642年1月的一天,巴狄斯特在法国南部的蒙特弗兰,偶然结识了玛德隆·柏扎尔小姐。玛德隆是一个流动喜剧团的著名演员,也是一个有远大理想的青年。她父亲是一个管理河道和森林的官员,她自己酷爱戏剧。由于她卓越的演剧才能,在当时已小有名气。他们萍水相逢,但情投意合,一见如故。莫里哀决定与她一起献身戏剧。

于是,巴狄斯特给父亲写了一封恳切的信,告诉他,他不想继承祖传的经商事业,也不打算当律师,希望父亲把宫廷毡厂总管的职务和“国王侍从”的称号给他弟弟继承,他还要求父亲将他应分得的母亲的遗产交给他,以便去组织剧团来实现自己当演员的志愿。

巴狄斯特的这一举动不亚于晴天霹雳,震动了波克兰全家。因为在当时,职业演员被政府看作是下等人和懒汉,他们一般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经常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过着流浪的、半饥半饱的生活。演员还要受到教会的歧视,谁要是当了“戏子”,教会便把他驱逐出教。如果临死前没有举行忏悔仪式,教会连坟地都不给。可想而知,巴狄斯特是资产阶级富商的少爷,离开富裕舒适的家庭而去过颠沛流离的生活,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勇气。而且,家庭是肯定不会同意他去演戏的。

约翰·波克兰得到这个消息感到万分惊慌和悲痛,因为,当时的法国和旧中国一样,人们认为当“戏子”是辱没门庭的。为了阻止这位年青人的“疯狂行为”,波克兰最初是对他加以责备和劝告,而后就转为哭哭啼啼地哀求。但父亲的一切努力都不能挽回巴狄斯特的决心,因为,巴狄斯特想当一名演员,不是由于一时的热情冲动,而是凭着长期培养起来的志趣和坚定的信念。据说,约翰·波克兰后来到绝望的时候,曾请巴狄斯特的老师赖尔出面劝说,谁知老师不但没有说服学生,反而被学生邀请去担任了他编剧的《冒失鬼》一剧中的一个角色。这说明巴狄斯特所坚持的志向和事业即使在当时也得到了一些人的同情和支持。

巴狄斯特和玛德隆·柏扎尔会同另外几个青年共同商量,要组织一个剧团在巴黎演出。1643年6月30日,巴狄斯特和他的朋友们的剧团正式成立了。这个剧团取名为“光耀剧团”,一共有九人。团员的义务规定得非常严格,谁都不准脱离戏剧团,否则,就要受到高额罚金的处分;对于分派角色,无论什么人都不得拒绝或要求更换,只有玛德隆·柏扎尔享有特别的权利,她可以选择自己愿意扮演的人物,因为她是剧团的台柱,没有她,这个剧团就不能建立。巴狄斯特把从父亲那里得到的母亲遗产630里佛尔全部投入到剧团,玛德隆小姐也拿出了自己作演员时的全部积蓄。

就在这个时候,巴狄斯特替自己取了一个舞台艺名,叫做莫里哀。据说,那是借用了一个戏剧家的名字。这一举动说明他决心脱离家庭,背叛出身的阶级。从此,他正式成为一个演员和剧团的工作人员,开始了戏剧家的生活。

光耀剧团一成立,就遇到了重重困难。首先,演员方面除了玛德隆·柏扎尔及另外一二人外,都是初出茅庐的青年,没有受过专门训练,可以说都是一些外行;其次,就是缺乏本钱;此外还没有足以吸引观众的剧目。这些使得他们根本无力同那些富豪的大剧团竞争。当然,他们所碰到的困难主要还是社会恶势力的压迫和歧视。在当时的法国,成名的剧团还可以投靠王公大臣,在大城市里作较长期的固定演出;不出名的剧团就只能流落江湖,逢集赶会,混口饭吃。光耀剧团这个由一群毛孩子刚组成的戏剧团体,其遭遇便可想而知了。他们第一次选中的戏由于演出地点受到教会的干涉,就没有演成。

但是,这些困难和障碍对这一群勇敢的青年,特别是对有着坚强意志的莫里哀来说算不了什么。没有剧场和资金,就由莫里哀出面东跑西借;没有剧目,他们就排演当时著名剧作家高乃依的最新剧本;缺乏演出经验和技巧,大家就勤学苦练。因此,他们终于在1644年,连续演出了许多剧目,并且由于玛德隆·柏扎尔个人表演的成功,剧团还获得了不少观众的好评。这样,就大大鼓舞了莫里哀从事戏剧事业的热情和信心,他简直高兴得快要疯狂了。

尽管如此,光耀剧团的收入还是极有限。到了这一年底,剧团已经是债台高筑了。为了减少开支,他们不得不迁移到一个极为简陋的剧院去演出,然而这并没有使他们的经济情况有所好转。1644年,剧团从7月份起就入不敷出。9月份,剧团开始瓦解,旧债未还又借新债,常常是借新债还旧债。玛德隆家的房子已经抵押出去了,不得已又抵押了一次。尽管现实是残酷的,但是莫里哀和他的朋友们并没有失望,他们相信一定会成功。

第二年(1645年),由于无法偿付供应剧团蜡烛的商人的欠款,负责“外交”工作的莫里哀被捕入狱了。他刚被保释释放两天,又被一个供应剧团衣饰的商人送进了监狱。这时,许多不能共患难的团员便纷纷离去。而玛德隆·柏扎尔早就为剧团弄得倾家荡产,无法解救莫里哀。最后,还是依靠父亲约翰·波克兰的帮助,莫里哀才被赎出监狱。在这之前,约翰·波克兰就曾几次帮助儿子解除债主的围攻。他的目的是想以此感动莫里哀,使他抛弃戏子这个“卑贱和倒霉的职业”。当初,莫里哀放弃了御用装饰师一职的继承权,请父亲让弟弟继承这一职务。父亲没有马上向国王请求这种变动。他似乎仍然为长子保留着改邪归正的退路,一旦儿子碰了壁,他还可以获得一份毫不逊色的差事。的确,直到1654年,年轻的让在接替父亲料理商务时,才取得了这个御用装饰师的头衔。当让于1660年年仅36岁去世时,莫里哀取回这个头衔,并保留下去。莫里哀去世后,他的灵柩入土时,身上盖着御用装饰师的棺罩。

坚强的莫里哀虽然遭到种种打击和失败,甚至亲眼看到这年秋天他呕心沥血组建的剧团最终垮台了,但他的理想和决心却丝毫没有动摇。出狱不久,他又和具有同样坚强意志的玛德隆·柏扎尔等少数朋友研究决定了新的行动计划,他们用更大的勇气和毅力重新踏上了坎坷不平的戏剧道路。

同类推荐
  • 白宫200年内幕

    白宫200年内幕

    本书记述了历代英王及王室成员的政治活动、家族背景、家庭生活、性格爱好、婚姻恋爱以及宫廷轶事等。
  • 千古一相:管仲传

    千古一相:管仲传

    这是一部有思想、有智慧、有现实启迪意义的佳作。全书故事情节完整连贯,场景细节生动丰富,人物对话和独白口吻传神,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文史专家陶文鹏作者对传主有着特别的喜爱与深入的了解,因而能以翔实的史料、舒朗的叙述、畅达的文笔,描述了一代名相管仲虽出身低下,却依靠自身努力成就不朽功业的辉煌经历:助齐称霸、诸侯结盟、晚年荐才,以及整饬吏治、推行法治、重视商业、发展经济、民本思想等,凸显了管仲作为一个改革家兼思想家遗泽后世的风范,还原出一个生动真实的名相形象。
  • 瓦特

    瓦特

    瓦特是英国著名的发明家,是工业革命时的重要人物。1776年制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发明家,把功率的单位定为“瓦特”。本书主要以其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研究的艰难过程,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本书包括人物简介、思想点拨、经典故事、人物年谱和名人名言等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迪性和知识性。
  • 热土群英

    热土群英

    本书入编100个人物(含英雄模范群体),主要包括2001至2010年期间中共十六、十七大代表;获省以上表彰的优秀党员和党务工作者;获省以上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个人;受省以上表彰的英雄群体、先进组织;在全市社会各界、各系统、各行业中成绩显著,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在省内外知名度高,对萍乡经济社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专业人士等。
  • 金岗山麓的追忆

    金岗山麓的追忆

    经过一年多的征稿、搜集、访谈和整理,将文化部丹江“五七”干校部分文化名人的访谈等汇编成册。
热门推荐
  • 惊惧牌盒

    惊惧牌盒

    我爱看你们在生死中徘徊,我爱看你们在对错中抉择,我爱看你们从面对对血肉呕吐不止到割下残骸大快朵颐,你们不是幸运的被选中者,你们只是可悲的求生者。生命在死亡之中绽放,亦在欢乐之中枯萎---鬼牌
  • 穿越修真大陆:女配要逆袭

    穿越修真大陆:女配要逆袭

    “这里是哪里。法克。我竟然华丽丽的穿越了。ok。穿越我就认了。没想到竟然还是个女配。老天。你要不要这么坑。人家穿越都是女主。凭什么我就是女配阿。我不服。竟然如此。老天。我要同你斗。女主你不是很吊咩。遇到我你就自认倒霉吧。哈哈(奸笑)本人宗旨。虐尽渣男贱女毫不留情。仰天长笑。哈哈谁说女配不能逆袭”
  • 帝国公敌

    帝国公敌

    乱世,被战火和饥荒所夺走的众多的生命们,在化为焦土的这片的土地上,该依靠什么生活下去。从战火中爬出的一名幸存者,深感战乱的痛苦,为了人民真正的幸福,他要一步一步地走下去,就算成为全帝国的公敌也在所不惜。更新时间为早上和晚上8点后,感谢各位读者大大的支持,求收藏,求点击
  • 完美公主的纯洁爱恋

    完美公主的纯洁爱恋

    她与他儿时的相遇,长大后的接连误会,他们的结局会怎样呢?一起来看完美公主的纯洁爱恋吧!
  • 一不小心动了爱你的心

    一不小心动了爱你的心

    在一个意外之中,打开附近搜索无意间看到了直播,落云溪作为一个名牌大学的高材生,或许是冥冥缘分,因为看了一个叫做“星运”公司二期练习生晟润的直播,她深深地被这个男孩吸引了,之后她开始想方法接近男孩,投简历,写信他们因为信件的来往,开始生出了爱情的萌芽,只是晟润作为艺人是不能随便决定自己的爱情的,而落云溪作为一个名校的高材生可以学校给予出国留学,留学期间竟意外的遇见了星探,落云溪竟然火遍全球,只是她还在想着那个男孩晟润,在训练期间她断绝了与所有人的联系包括晟润的信件。只是因为一个不小心动了心,动了情,他们的爱情将何去何从,他们的故事会继续下去吗?他们是否还坚定爱情的信念,,,,,
  • 你在深秋,给我春光

    你在深秋,给我春光

    人生短暂有几个深秋能享受春光,他在深秋,给了她最后的春光。
  • 闲云归后

    闲云归后

    十八岁时,牧夜受了双重打击:一是,被牧重那个小屁孩设计,然后牧子渊把她臭骂了一顿。二是,邵波和张妍馨滚到一起去了,然后她的男朋友和最好的朋友同时没了。牧夜很赌气地发誓,她再也不要见那群讨人厌的人了,她要去法国,再也不要回来了。若违此誓,她她她,就会在法国过得很凄惨。结果她真的过得很惨。牧夜的爱情,始于法国,也终于法国。
  • TFBOYS之纯真的情感

    TFBOYS之纯真的情感

    第一次见面,误会、打听、斗气、下挑战、报复……他们却没想到这是爱神给予他们的一次偶然的邂逅。不管是同学的嫉妒,还是他们的吵架、分开、背叛,经历了几年的时间,最终让他们得到了爱神的帮助,重回到了自己最爱的人身边。
  • 宅男至尊路

    宅男至尊路

    看宅男吴天一步步成就至尊之路。第一次写,喜欢的朋友请多多支持!
  • 滋润教师心灵的情感美文

    滋润教师心灵的情感美文

    本套丛书共四本,在原书的基础上进行修订、补充,从提高教师人文素质入手,力求在心灵情感、育人智慧、教育艺术等方面,对千万教师进行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滋养和浇灌,希望借此培育出一批彰显人格魅力的知名教师和教育专家。《中外教育名家的教育智慧(修订本)》:编者放眼人类教育进程,遴选出对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近百位教育名家,对其生平、教育思想、学术成果等进行介绍评说。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数不清的教育大家,手擎着大旗,浓书着历史,描绘着蓝图,才有了今日教育的巨大进步。他们站在教育的殿堂里,发出的宏音,留下的足印,历史永远都不应该忘记,也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