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坚持议和意见,从1935年12月11日的日记中也可证实。这一天的日记如下:
中午博生请吃饭,听陈公侠(仪)与李择一谈,似乎现在蒋介石做了行政院长,决心要与日本政府作最后一次(?)的亲善交涉的尝试。陈仪大概要去日本一行,也许是大使?
公侠是一个好人,他认定中国不能与日本作战,故决心要讲和。他的精神也可佩服。
由这则日记可知,胡适对有与日本讲和决心的陈仪的精神感到佩服。由此可见,此时胡适依然还是以和平为主的思想。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在如此状态下,胡适等议和派还觉得应该避开对日本作战,还打算着与日本交涉。胡适1937年8月6日的日记如下:
回寓见蒋先生约谈话的通知,先作一长函,预备补充谈话之不足。
主旨为大战之前要作一次最大的和平努力。理由有三:
①近卫内阁可以与谈,机会不可失。
②日本财政有基本困难,有和平希望。
③国家今日之雏形,实建筑在新式中央军力之上,不可轻易毁坏。将来国家解体,更无和平希望。
和平外交的目标:
①趁此实力可以一战之时,用外交收复新失之土地,保存未失之土地。
②彻底调整中日关系,谋五十年之和平。
步骤应分两步:
第一步为停战:恢复七月七日以前之疆土状况。
第二步为“调整中日关系正式交涉”——在两三个月之后举行。
由以上日记可以看出,胡适在1937年8月6日还在考虑与日本和平交涉。这个见解,其实也代表了当时主和派的基本主张。由此可以认为,胡适开始考虑主战的时期,至少在1937年8月6日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