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15000000014

第14章 性命攸关——血液性疾病

虽然现代社会是一个各方面都比较发达的社会,但是在发达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灾难,例如各种各样的疾病等。当然,这里面包含着由于血液的病变而引起的一些疾病。那么,由血液引起的疾病有哪些呢?在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贫血。这好像是很多人都在面临着的问题,另外还有让人恐惧的白血病、动脉硬化、肥胖症、糖尿病、血栓性疾病及血液性传染病等!

1.贫血

贫血是日常生活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确切地说贫血只是一种症状而不是具体的疾病,许多疾病都可以伴有贫血。所谓贫血并不是血液太少,而是指血液里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太少。贫血在很多种情况下都会出现,最常见的是血中缺少铁质。血液中负责运送氧气的血红蛋白含有铁质,如果铁质不足,血红蛋白的数量就会减少,因为人体缺少了从血液里补充的氧。从而影响身体的健康,很多病都会引起贫血,有的很严重,甚至危及生命。

贫血者最初感觉疲乏、困倦、软弱无力、皮肤黏膜及指甲苍白、活动后心慌、气促,长期贫血者可引起心脏扩大,心率及脉搏加快、低热、头晕、头痛、耳鸣、眼花、注意力不集中、嗜睡、食欲减退、腹胀、恶心、便秘,女性可表现月经不调,男女患者均可性欲减退。严重贫血者可有肝、脾肿大,甚至会引起休克。

贫血之所以会出现上述临床表现,主要是由血液的携氧能力降低造成的,其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各器官和组织的缺氧程度和对缺氧的代偿功能和适应能力。如果贫血发生发展迅速,循环血液含氧量明显减少,如是年老体弱及有心血管疾病者,则症状较严重;相反如果贫血发生缓慢,由于机体能逐渐适应低氧状态,特别是细胞内二磷酸甘油酸的产生和浓度增高,使血红蛋白和氧的亲和力减低,因而在组织中红细胞释放氧增多,故使贫血严重而症状轻微。

在临床上诊断为贫血,是指循环血液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的下限。我国诊断贫血的血红蛋白标准为:成人男性低于120克/升,女性低于110克/升。

现在,医学家们已知道贫血有多种类型。若按发生贫血的机制划分,医学家们将贫血分为三类:一是造血不良性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二是红细胞过度破坏造成的贫血,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三是失血过多造成的贫血,如溃疡或肿瘤引起的消化道出血等。若按细胞的形态划分则可分为:一是大细胞性贫血,如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二是正常细胞性贫血,如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三是单纯小细胞性贫血,如慢性感染性贫血;四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等。

由于引起贫血有多种原因,因此当病人被诊断为贫血后,应当首先找到引起贫血的原因,再根据引起贫血的病因进行防治。例如,在我国农村的部分地区,钩虫病是引起慢性失血性贫血的重要原因,此时应以治疗钩虫病为主,纠正出血的原因。而对月经过多或产妇以及妊娠期妇女出现的贫血应当食用铁强化食品或补充铁剂。贫血与人的遗传基因也有关系,有一种镰刀状红细胞贫血在非洲人中很普遍,而在其他人种间极罕见,除非父母双方都带有这种基因,否则不会出现这种症状。

当然,最常见的贫血还是缺铁性贫血。铁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成人体内含铁3~5克,都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因而没有游离的铁离子存在。体内铁有两种形式:一是功能铁,占70%,大部分存在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及一些酶系统中,帮助运输氧及参与组织呼吸功能;二是贮存铁,占30%,主要存在于铁蛋白及含铁血黄素中。

若膳食中的铁长期供应不足,首先引起体内贮存铁的耗竭,进一步发展,则引起缺铁性贫血,可出现相应临床症状,如面色苍白、倦怠乏力、头晕、眼花和耳鸣等。儿童多出现神经症状,如容易兴奋、激动、烦燥,部分症人可出现异食癖;还可出现舌炎、口角炎、皮肤干燥皱缩、指甲变薄变脆等。一部分病人因免疫力低下,常伴有反复感染。

为了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我们日常饮食中应注意补铁。铁在食物中主要存在两种形式。

一是非血红素铁,主要以络合物形式存在于食物中。这种形式的铁必须在胃酸作用下,还原成亚铁离子后才能被吸收。影响其吸收的因素较多,如饮食中含有较多植酸盐、草酸盐、碳酸盐,它们可与铁形成不溶性铁,抑制铁的吸收。因而,谷类中铁的吸收率低。服用过多的抗酸药物,也不利于铁离子的释出,阻碍铁的吸收。此外也有很多因素对铁的吸收有益。维生素C可与铁形成可溶性螯合物,使铁在高pH条件下也能呈溶解状态,有利于铁的吸收。动物蛋白质如牛肉、猪肉、肝脏、鱼等肉类因子,也可促进铁的吸收。但是,牛奶、蛋类无此作用。当有充足膳食钙存在时,可除去抑制铁吸收的磷酸根、草酸根,也有利于铁的吸收。

二是血红素铁,即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中卟啉结合的铁。它以卟啉铁形式直接被肠黏膜上皮细胞吸收。此类铁既不受碳酸根等抑制因素影响,也不受维生素C等促进因素影响,胃黏膜分泌的内因子有促进其吸收作用。总的看来植物性食物铁的吸收率较低,多在10%以下,动物性食物铁吸收率较高,但牛奶为贫铁食物,蛋类中由于存在卵黄高磷蛋白,铁吸收率也较低。为了防止缺铁的形成,日常膳食中应多搭配动物肝脏、动物全血、肉类、鱼类,多食铁强化食品,如强化铁的食盐、奶粉等。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还将推广铁强化酱油作为预防缺铁性贫血的主要措施。

铁剂(硫酸亚铁)作为一种药物应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了。早在公元前1500年的古代埃及纸草文中就记载有含铁剂的处方。在古罗马时代,铁剂被认为是万灵药,广泛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然而,直到17世纪,英国著名医生西登汉姆才真正认识到铁剂在贫血治疗中的价值,他用铁剂治疗萎黄病获得了良好的疗效。当然,铁剂为什么能治疗贫血的科学机制是在20世纪才最终得以阐明的。

有的贫血病人较长时间服用铁剂后疗效甚微,有的人服用铁剂后非但没有取得明显疗效,反而出现了一些并发症,增加了病痛。这是因为在临床上,使用硫酸亚铁来治疗轻度贫血病人时,由于硫酸亚铁对胃肠道的刺激性大,病人服用后会产生恶心、呕吐,甚至腹痛、腹泻,致使药物不能被完全吸收而影响疗效。有的病人为避免铁剂对胃肠的刺激而饭后服药。由于铁的吸收主要在胃及十二指肠,饭后即服铁剂,铁会随食物很快离开胃及十二指肠而不能被吸收,正确的方法是饭后一小时服用。有些萎缩性胃炎病人、胃及十二指肠切除患者服用硫酸亚铁也可能效果不佳,因为铁剂需在酸性环境中才易吸收,而这类病人胃酸浓度低甚至缺乏胃酸,故应选择右旋糖酐铁肌肉注射。

血液的生成是在骨髓,也就是说,骨髓是人体的造血器官,可以说,骨髓是制造血细胞的“工厂”。

影响血液生成的两大因素主要是造血功能和造血原料,造血原料主要来源于饮食,制造血细胞的三大要素包括铁、叶酸、维生素B12,食物中缺乏以上三种物质就可以引起贫血,即通常所说的“营养性贫血”,其中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尤其是婴幼儿及初生育期妇女。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成年男性发病率为11%,女性为20%以上,孕妇为40%,儿童高达50%。在发展中国家,缺铁性贫血发病率更高,印尼、泰国、智利小儿缺铁性贫血发病率高达30%~90%。在我国铁缺乏发生率也很高,儿童占30%~41.3%,月经期妇女占41.3%,孕妇高达66.27%。铁缺乏不但引起贫血,还影响人的智力。国外一份资料报道称,缺铁人群的智商低于非缺铁者,缺铁人群的年收入也明显低于不缺铁者,所以缺铁症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食物中当然有很多含铁量高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血液、肌肉等。我们食谱中的溜肝尖、炒猪血以及各种排骨、炒肉丝等菜肴,含铁量也非常高。在素食中豆类、大红枣含铁量较高。在烹饪方面,用铁锅炒菜,可以提高食品中的含铁量,有益于健康。不宜长期用铝锅来炒菜,否则不但不能补充铁,还会引起铝中毒,导致老年性痴呆。补铁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促进铁的吸收利用也很关键,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西红柿、水果等有利于铁的吸收,所以应注意饮食搭配。

补充果汁等液体也可对铁的吸收产生影响。天然果汁等有利于铁的吸收,同时富含维生素,而我国传统饮料茶则相反,因茶叶含有鞣酸等物质,可以与铁形成络合物,影响铁的吸收。茶叶中鞣酸含量,红茶约为5%,绿茶约为10%。当人大量饮用浓茶后,鞣酸与铁质的结合就会更加活跃,给人体对铁的吸收带来障碍和影响,表现为缺铁性贫血,所以缺铁者应忌茶。有些患者因为有饮浓茶的习惯并且喜欢喝茶,结果发生了贫血,若改掉这种习惯并口服铁剂就会很快恢复健康。

贫血的另一种原因就是造血功能障碍,典型的疾病就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目前对贫血以药物治疗为主,但合理的饮食调节也不容忽视。中医认为肾藏精,主骨生髓,具有补肾填精作用的食品,可以刺激骨髓造血。如山药、大枣、枸杞子、核桃、桂圆,可以刺激骨髓造血。用以上食品加适量水和糯米,煮成粥长期食用,有利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康复。中医有“以脏补脏”的理论,多进食动物骨髓,可以补充人体骨髓,如排骨汤可以帮助骨髓造血,因此对于贫血者,可以进食甲鱼,甲鱼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以甲鱼血补血,效果较好。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并不适宜吃甲鱼。我国医学认为,甲鱼有滋阴凉血功效,可补劳伤,壮阳气,大补阴之不足。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甲鱼肉含有一种类似廿碳戊的重要物质,常吃可以降低血胆固醇,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大有裨益;新的研究结果还证明,甲鱼有一定的抗癌和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的功能。但专家认为,久病体虚、阳虚怕冷、胃肠功能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者应慎用,以免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凡脾虚、胃口不好、孕妇及产后泄泻的人也不宜服用,以防食后引起胃肠不适或产生其他副作用。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研究资料表明,患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肝炎、肝硬化的病人也都不宜吃甲鱼,以免诱发肝昏迷,甚至导致死亡。

2.白血病

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组织的恶性疾病,俗称血癌。在人们的印象中它好像就是一种不治之症,所以很多人一听到“白血病”,就会感觉很恐怖,好像是重大灾难一样。白血病的确是一种很顽固的疾病,许多家庭为此而家破人亡。但是,事实上,随着目前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白血病的治疗已经有了重大突破,新的治疗方法不仅能延长白血病人的生存期,而且部分病情不是很严重的病人还能得到根治。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它的特点是骨髓中白血病细胞生成过多,并侵犯了人体的各种脏器,从而使各脏器功能受损,出现病理改变。

白血病细胞是一种肿瘤细胞,从形态上看,与正常细胞没有什么差别。但这种细胞能永不停止地增生,并且不向成熟细胞发育,而正常白细胞是按一定的比例增生的,成熟的和幼稚的也有一定的比例,且成熟的能发挥正常白细胞的功能。之所以说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主要是因为它与其他肿瘤有共同的特点,一是白血病细胞和恶性肿瘤细胞一样,它的增生无法控制;二是它也能侵犯人体的其他脏器,造成全身衰竭死亡;三是白血病也可表现为局部肿瘤。

白血病危害人体健康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内过度增生,造成正常的造血细胞数量减少;同时白血病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因为它争夺造血原料而使正常的造血难以进行,由此人体表现为贫血、感染和出血等症状。其二是白血病细胞侵犯人体的各个器官造成损害,如侵犯肝、脾和淋巴结时,出现肝、脾和淋巴结的肿大,失去正常功能;侵犯脑和脑膜时,出现头晕、头痛、嗜睡、意识模糊不清,也可出现抽筋、肢体瘫痪、排尿困难等;侵犯肾脏时,可出现肾功能受损;侵犯睾丸或卵巢时,可出现性功能异常等。

白血病按起病过程的急缓分为急性和慢性,按白细胞类别的增生情况又可以进一步细分,概括起来有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以及其他类型的白血病等。在各型的白血病中,男性比女性多见,各型白血病的发生情况随着年龄也有差异。白血病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4/10万~3/10万。在白血病类型分布方面,急性多于慢性,前者占70%以上,其中以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占首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次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最少;慢性者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为多见,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仅占2%。在各种类型白血病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例约为2:1.患上这些白血病的年龄特征是,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以40岁以上成年人多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则集中在20岁以下、12岁以上的患者,成人患者仅约占20%;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多见于成人;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典型的老年病,并且男性居多。

白血病的检查手段包括体征检查、外周末梢血象检查、骨髓穿刺检查、免疫学检查和细胞培养观察等,其中前三项最为常用。

由于白血病的致病因素有放射线、电离辐射、药物、毒物、病毒、遗传等,所以易患白血病的人群有从事放射线的工作者,肿瘤病人经过放疗、化疗者或因其他疾病曾接受某些可致白血病的药物者等等。另外,妊娠期间进行过X光照射者,也有增加小儿白血病的危险。至于遗传因素在白血病发生中,虽有一定的影响,但这并不是说父母患过白血病,其子女就一定患白血病,只是白血病患者子女的发生率要高于健康家庭子女的而已。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遗传可导致血液中第Ⅷ因子(抗血友病球蛋白)或第Ⅸ因子(血浆凝血活酶成分)欠缺,从而使凝血系统发生障碍而引起血液不能正常凝集。血友病是凝血障碍性遗传病最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患者在不出血时,与正常人没有什么不同,但遇到轻微外伤,即能引起长时间甚至致命的出血不止。这种病常常发生在学龄前儿童中,并且男性远比女性多。

既然白血病患者子女的发生率要高于其他家族成员,那么是不是就说明白血病会遗传呢?其实,人类白血病是外在环境因素与内在人体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疾病,其确切病因还不十分清楚。许多观察研究表明,白血病发病某些方面与遗传因素有关。1947年有人提出白血病病人亲属中易发生白血病。近年我国也有不少报道,如1982年福建太宁县有一家族两代人中有五例急性白血病。有人对这个家族多发病例的情况进行环境因素调查,却没有发现致病的环境因素,说明家族白血病发病的遗传因素比环境因素可能性更高。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尤其是先天性染色体异常的人,患白血病的危险性明显高于正常人。如唐氏综合征(又称先天性愚型)的病儿,具有常染色体异常(多一条21号染色体),发生白血病的比例可达95%,比正常儿童高3000倍。另外,双胞胎尤为同卵双胎(双胎兄弟或双胎姐妹)同时发生白血病的比例也很高,并且以两岁以前发病最为多见。由此可见,白血病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

预防白血病的关键就是要保护上述比较容易患白血病的儿童,以及了解白血病的一些早期现象,以便及早发现,及时治疗。白血病的早期现象包括:(1)不明原因的发热、贫血、出血、肝脾和淋巴结肿大,肌肉、关节疼痛或胸骨压痛、齿龈肿胀糜烂而久治不愈,皮肤出现紫殴、瘀斑,鼻出血。(2)原因不明的各种白细胞减少,久治无效。(3)小儿严重贫血,用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显著。(4)不明原因白细胞增高,特别是伴有未成熟白细胞增多者。

如果发现某人身上出现以上任何一项异常,应及早就医,做全面的检查。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涂片,可见大量幼稚淋巴细胞(紫色),这是儿童最易得的一类白血病。

另外,妇女在怀孕期间补充足够的叶酸和铁,所生幼儿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概率要比平均概率低60%,即便是仅仅补充铁元素的妇女,其新生儿患此病的概率也要低于平均水平25%。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发展中国家儿童最常见的一种癌症,而叶酸能够降低试管婴儿神经系统先天缺陷的危险性,并且能够帮助人体合成红细胞以及细胞中的基因物质。

既然白血病对人类有如此大的危害,那么我们要如何来治疗与保健呢?1854年,维尔肖为白血病病人开的治疗处方是营养饮食、碘化铁、腹部涂搽剂以及洗足。病人在接受治疗后不久因病情恶化死亡。此后,医生们又应用过砷剂、重金属治疗白血病。例如,1865年德国医生李绍尔使用三氧化二砷治疗一位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病人,使病情得到缓解,砷剂因此成为第一种可用来治疗白血病的药物;1895年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1902年就有医生用X射线来治疗白血病。方法是用X射线直接照射肿大的脾或淋巴结。然而,医学家们不久就发现直接照射也危害机体,可抑制细胞生长,甚至破坏细胞。目前X射线依然是治疗白血病的选择方法之一,因为多年来不断地改进,X射线和其他放射治疗也已有了更加安全的保障。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白血病的化学治疗有了较快的发展。1946年,有医学家称应用氮芥治疗慢性白血病获得较好的疗效。后来,医学家们又研制出甲氨蝶呤等一批抗代谢药物。后来随着移植治疗、免疫治疗等一系列新技术的诞生,人类在白血病的治疗方面已取得了重大进步,白血病病人治疗后的生存时间也在不断延长。骨髓移植最理想的供者是同卵双生子,因为他们之间的遗传物质完全相同。他们之间的骨髓移植,效果好,排异反应少,但双胞胎毕竟少见,想要找比较匹配的骨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子女的“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别来自父母,如父亲为A和B,母亲为C和D,那么子女有AC、AD、BC、BD四种分型可能,所以同胞间的“人类白细胞抗原”相配率为25%,因此患者从同胞中寻找供髓者较容易。人类要完全征服白血病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目前的干细胞研究为白血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现代医学对白血病的研究和治疗近年来有很大进展,其中骨髓移植能够使部分病人得到根治。但是必须具备三个条件,①要有合适骨髓提供者;②要在合适的病情下;③要能支付昂贵的治疗费用(一般在20~60万元)。

双胞胎为何有心灵感应?

双胞胎存在着心灵感应现象这一观点已被国际医学生理界普遍接受。事实表明,心灵感应现象仅仅出现在同性双胞胎之间,而这些双胞胎中同卵双生双胞胎占绝大多数。那么,这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很显然,双胞胎的心灵感应现象与他们共有的遗传性、相同的生理生化基础密切相关。同卵双胞胎的肤色、身材、智力、性格、爱好等都非常相似,甚至在同一生活环境中会患同一种病,同时出现一些让人意外的症状。遗传学家米伦斯科认为,遗传病的患病概率与心灵感应现象出现概率的变化趋向基本一致。但是双胞胎之间心灵感应的产生到底是什么原因,人们还是不能拿出确切的说法。

3.肥胖症

目前,被人们吵得最热的就是“肥胖”。现在无论男女都希望自己能有一个苗条的身材,但是很多时候事实总是与我们想要的结果相矛盾。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为“肥胖”而伤透脑筋。

现在的人在谈论健康时,往往要提到血脂。在买一些食物的时候往往也要看一下是不是高脂的。因为,在他们的眼里,高脂的食物能引起一些血脂上的疾病,例如我们所提到的肥胖症。

血脂是血浆中所含脂类物质的统称,组成血脂的脂类是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及胆固醇酯、游离脂肪酸等。血浆中的这些脂类,有的是从消化道吸收来的,有的是在身体内合成的,还有的是从身体其他组织转运到血液里来的。血脂的成分受膳食和各种生理条件影响而不断变动,而且含量也不是一直稳定的,但是血脂各成分的变动有一定范围。血浆的脂质深度超过正常值的高限时,称高脂血症。

肥胖症又名肥胖病,肥胖症是一种社会性慢性疾病。它是由于机体内热量的摄入量高于消耗,造成体内脂肪堆积过多,从而导致体重超标、体态臃肿,实际测量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百分之二十以上,并且脂肪百分比超过30%者就称为肥胖症。通俗来讲,肥胖就是体内脂肪堆积过多。此外,根据肥胖的原因可将肥胖症分为以下几种。

首先是单纯性肥胖,它是各种肥胖最常见的一种,约占肥胖人群的95%左右,简而言之就是非疾病引起的肥胖。这类病人全身脂肪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内分泌混乱现象,也无代谢障碍性疾病,其家族往往有肥胖病史。单纯性肥胖又分为体质性肥胖和过食性肥胖两种。体质性肥胖即双亲肥胖,是由于遗传和机体脂肪细胞数目增多而造成的,还与25岁以前的营养过度有关系。这类人的物质代谢过程比较慢,比较低,合成代谢超过分解代谢。过食性肥胖也称为获得性肥胖,是由于人成年后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过度饮食,使摄入的热量大大超过身体生长和活动的需要,多余的热量转化为脂肪,促进脂肪细胞肥大与细胞数目增加,脂肪大量堆积而导致肥胖。

其次是继发性肥胖,它和单纯性肥胖不同。继发性肥胖是由疾病引起的肥胖,是由内分泌混乱或代谢障碍引起的一类疾病,约占肥胖人群的2%~5%,虽然同样具有体内脂肪沉积过多的特征,但仍然以原发性疾病的临床症状为主要表现,肥胖只是这类患者的重要症状之一。这类患者同时还会出现其他各种各样的临床表现,多表现为皮质酵增多、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腺功能减退等多种疾病。

最后是药物性肥胖,这类肥胖患者占肥胖病人群2%左右。有些药物在有效治疗某些疾病的同时,还有导致身体肥胖的副作用。如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等)治疗过敏性疾病、风湿病、类风湿病、哮喘病等,同时可以使患者形成继发性肥胖,雌性激素以及含雌性激素的避孕药有时会使妇女发胖,或者说容易使妇女发胖等。

你知道怎么样来计算自己的体重吗?

正常人体重计算方法有两种,首先是成年人标准体重,即:(身高-100)厘米×90%=标准体重(千克)。当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10%时,称为超重;超出标准体重的20%,称为轻度肥胖;超出标准体重的30%时候,称为中度肥胖;当超过50%时候称为重度肥胖。其次是儿童标准体重,即:(年龄×2)+8=标准体重(千克)。当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10%时,称为超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时,称为轻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的30%时,称为中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的50%时,称为重度肥胖。

在现在的生活中,有许多体型比较胖的人,那你知道他们“发福”的根源在哪里吗?

有人认为,肥胖的人体内有一种可使肥胖症遗传“致胖基因”。例如美国亚利桑那州的皮梅族印第安人,有85%的人是胖子,而且代代相传。而有些家族在这里是瘦子,搬迁到别处却又发起“福”来,这又该怎样解释呢?事实上,大约只有10%的胖子是遗传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一位女学者认为,人的胖瘦与人体内的五一羟色胺含量高低有关。这种五一羟色胺能够降低食欲,因而有一部分胖子可能是由于体内产生的五一羟色胺过少而食欲大增所致。但是,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人们“发福”,目前仍众说纷纭,还没有一个完美的解释。

4.血液与传染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警惕传染病。因为传染病不仅能使某个人染上疾病,而且还能在人群中传播,从而使更多的人患上这样的疾病。这也是传染病与其他疾病的不同之处。传染病具有病原体感染过程,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主要是病毒和细菌。与人类疾病有关的病毒有数百种,可使感染者发生诸如感冒、肺炎、麻疹、水痘、天花、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疾病,致病的细菌也有相当多的种类,例如白喉杆菌、结核杆菌、伤寒杆菌、脑膜炎球菌等,这些细菌可使感染者发生相应的疾病。不管哪种病原体对机体的感染、致病及传播,都与血液有着密切关系。

传染病的病原体虽然很多,但就大多数病毒和细菌对机体的感染及由此导致机体发病的机理来说,却有很多相同之处。病毒和细菌统称为病菌,它们可经皮肤、呼吸道、生殖道、泌尿道等临接外部环境的各种门户入侵人体,入侵后遇有易感染细胞便造成感染。至于病菌经过哪种门户入侵身体,入侵后定居在身体的什么地方生长繁殖,往往有各自特定的部位和特定的易感染细胞。例如,流感病毒是随空气被吸入呼吸系统后,在呼吸道上皮细胞内进行繁殖而不感染其他器官;伤寒杆菌经口腔进入肠道后在肠道的淋巴组织内生长繁殖;白喉杆菌主要在上呼吸道繁殖;肝炎病毒主要侵犯肝脏细胞;乙脑病毒常侵犯脑组织;免疫缺陷病毒则侵犯血液中的淋巴细胞等。

病菌入侵体内后,在某个局部生长繁殖后就形成了病原,能够向临近组织直接扩散,但发病较晚。重要的是,病菌几乎毫无例外地先侵入结缔组织,并且钻进淋巴管到达局部淋巴结,然后再循淋巴导管进入血液循环。如果是以昆虫为媒介的病菌,还可通过昆虫的叮咬,穿破皮肤直接将病菌送入血液中。

病菌进入人体后,首先遇到的是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对它们的抵御,这一系统主要由血液中逸出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构成。继而是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共同发挥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对病菌做进一步清除。如果机体具有高度免疫力,或侵入的病菌致病力弱,或病菌数量不足,或侵入部位不适合病菌繁殖,则病菌迅速被机体的免疫系统消灭而不发生感染。当机体免疫力较弱,或侵入的病菌数量较多、毒力较强时,机体便会受到感染,同时使组织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并出现明显临床症状。由此可见,病菌能否对机体感染和致病,首先由机体的免疫力与病菌毒力的较量所决定,其中血液的免疫功能,特别是白细胞的免疫功能强弱占有重要地位。

就某些病毒来说,病毒进入机体后,先在靶细胞外的组织细胞内繁殖增生,待繁殖到一定数量时,病毒脱离该处细胞进入血液,并随着血流扩散到特定部位的组织细胞内,在那里大量繁殖增生后再次进入血液。最后,庞大数量的病毒随着血流扩散至靶细胞,致使靶细胞感染而致病。病毒在细胞内增殖过程中,病毒的核酸可嵌入靶细胞的染色体中,使宿主数代靶细胞功能损害和坏死。现已发现,宿主组织细胞中的巨噬细胞能阻止病毒的感染,同时又发现机体受病素感染后,能刺激白细胞产生一种叫干扰素的糖蛋白,这种糖蛋白可以限制病毒的扩展。血液细胞免疫在控制病毒传播、致病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

机体受病毒感染后,体液免疫的抗体分子因不能进入细胞内而使它的作用受到限制,这时主要依赖细胞免疫发挥作用,涉及的免疫细胞有T细胞中的细胞毒T细胞和迟发型变态反应T细胞、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等。

现有资料表明,人类传染病的75%是曲病毒引起的。例如,乙型肝炎病毒(HBC)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估计乙型肝炎患者及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达12亿人,其中1亿人在我国,主要的传染源是乙型肝炎患者或无症状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它的主要传播途径有二:一是通过输血或应用血液制品传播;二是母亲通过子宫胎盘对胎儿传播。因为乙型肝炎病毒在血液中大量存在,而人又极易感染,因此只需极少量被乙型肝炎病毒污染过的血进入人体即可传染。此外,乙型肝炎也可通过被污染的注射器、医疗器械以及日用品等传染。

若就细菌来说,细菌及其毒性产物可经血液向全身传播,从而引起全身性感染症状。如白喉杆菌和破伤风菌产生的外毒素进入血液而细菌不进入血液所引起的毒血症;有的细菌由局部组织侵入血液但不在血液中生长繁殖,只是短暂地通过血循环到达体内适宜部位后再进行繁殖而造成菌血症,如伤寒的早期有菌血症期;还有的细菌如鼠疫杆菌侵入血液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液传播到其他组织和器官,从而引起全身中毒症状的败血症;更严重的是化脓性细菌进入血液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液传播到机体其他组织或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变转而引起妁脓毒血症。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脓毒血症可导致肝脓肿,皮下脓肿和肾脓肿等。

同类推荐
  • 关爱孩子进取的道理故事

    关爱孩子进取的道理故事

    写在前面的话 在孩子们眼里,整个世界多彩而奇幻,他们那童稚的心灵迫不及待想要去了解、去探索。这些神……
  • 天鹅生死情

    天鹅生死情

    本丛书为俄罗斯众多著名作家的动物文学合集,文章生动有趣又不乏诗意,让人在阅读的同时,好似亲身处在朝气蓬勃的大自然里,而那些可爱、单纯的大自然的精灵,就在自己身边…… 本分册包括:《习惯的力量》、《天鹅》、《天鹅生死情》、《复仇》等。
  • 猫眼小子包达达:隐身巫师

    猫眼小子包达达:隐身巫师

    “猫眼小子包达达”是优秀青年作家葛竞创作的儿童文学中篇小说。适合9岁到13岁儿童阅读。
  • 贵族单身汉案(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贵族单身汉案(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在世界文学宝库中,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系列,是侦探小说的顶级经典名著,是侦探小说中一座不可逾越的文学丰碑。神秘、刺激、曲折、惊恐的故事情节,神奇、智慧、缜密、正义的“神探”形象,使许多读者从喜欢福尔摩斯开始到喜欢侦探小说,使许多作者从喜欢福尔摩斯到走上了侦探小说的创作之路。以至于文学中的名侦探福尔摩斯,与动漫中的米老鼠和宗教故事中的圣诞老人一起,成了世界知名的“三大名人”。这就是文学经典的魅力,这就是文学经典的力量。
  • 好习惯成就好人生

    好习惯成就好人生

    站在生命的起跑线上,开始一场人生的马拉松赛跑,为什么起点相同,结局却迥然不同?秘诀就在于学习。学习能够点石成金、削璞为玉。提高学习能力,会让你从平庸中脱颖而出,踏上人生闪光大道,奔赴心中远大前程。
热门推荐
  • 小小婢女:天澜太子妃

    小小婢女:天澜太子妃

    一朝穿越成丫鬟,却惹上了腹黑高冷的二少爷,这该如何是好?她乔装改扮,混入军营,远走他国,兜兜绕绕,终是躲不过他。那么,便做他的太子妃吧……
  • 无敌野蛮人

    无敌野蛮人

    四十六年前,一个男孩背着一个女孩,倒在雪地里,在他丧失意志之前,嘴里不停地呢喃着:你是我的命……你是我的命……你不能死……你死了……我的命就丢了……四十六年后,一个长得跟四十六年前倒在雪地里的那个男孩一模一样的男孩,做着各种各样的怪梦,其中就有四十六年前他倒在雪地里的那一段。为此,他在东方世界里不停地寻找着有关于自己的一切,在他解开梦境之谜的同时,也揭开了‘研究所’的神秘面纱……
  • 霸爱后宫之邪魅妖妃

    霸爱后宫之邪魅妖妃

    她和她都是为情自杀,她是现代杀手,她是被人嫌弃的胖女孩。她附身与她遇见了他。他和穿越过来的她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且看沫小妍第一作《霸爱后宫之邪魅妖妃》
  • 站住,青春

    站住,青春

    桔梗花开了,你在哪里?曾经许下的沧海桑田,换来的却是你的默默无闻。今天他终于回来了,她站在开满桔梗花的校园里等待着让她牵肠挂肚的人终于回来了。可是青春不饶人。看着曾经青涩的恋人,心中却是万般无奈。曾经的那个他还存在吗?
  • 银杀墨守

    银杀墨守

    这是一个拥有银白色长发,魔鬼身材和天使面容的绝世美女;她时而温柔体贴如侍女,时而冷冽寒冰如女神;她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大小姐,不择手段的抹杀前来的杀手;毫无疑问她是男人的梦想女人的噩梦。但我总觉得应该告诉你们“他是个男人。”-----------------------本文可作为剧情小说亦可作为放松读物,愿您在阅读每一章节时都能露出会心的微笑,您的微笑是对笔者我最大的恩赐。
  • 诡异重生之林黛玉的都市生活

    诡异重生之林黛玉的都市生活

    为爱传递,为爽点赞。2017年度最佳爽文《诡异重生之林黛玉的都市生活》提前来袭。神瑛侍者为女娲补天时,偷偷掀开一条缝隙。黛玉从贾府那条棺材里化作一首曲子,一溜烟坐上时空穿梭机。一场时空穿梭旅途即将上演。时而成绩优越的乖巧学生,时而又是的泼辣大姐头。时而美若天仙的校花,时而又是暗里藏刺的玫瑰花。谁惹上她定然摊上祸事,不是头脚发麻,就是牙痛鼻塞……惩治是她的专利,整蛊是她的座右铭。完美复活,从一个端庄文雅,斯文柔弱的泪洒美人。变成一个刁钻古怪,蛮横霸道的调皮女神。黛玉交流群:532047628。土鱼期待您的加入,黛玉期待您的推荐票与打赏。
  • 霸世魔帝

    霸世魔帝

    他从神墓之中诞生,是身兼六系魔法的魔法天才,为揭开身世谜团,穿丛林闹帝都,打上佣兵工会,却不料惹上美女无数,艳遇重重,他该怎样化解?
  • 仙灵启

    仙灵启

    仙,本为人,只因入了天道,便为仙。灵,人有灵,则重情重义,剑有灵,则刚毅不折。..................仙灵启之剑指天穹仙灵启之斩仙灭魔
  • 萌物追夫记:赖个神医做相公

    萌物追夫记:赖个神医做相公

    没死透,她从坟里爬出来,为了能够活命,拖着病弱的残躯一路乞讨打探玉栏山想找到玉栏神仙救命,体力不支半路昏迷被正好路过的玉栏神医夏云开捡回来了玉栏山救活了并治好了病。可是她喜欢上了夏云开给的温暖迷迷恋着不想离开,想夏云开的仆人福伯的唆使下开始了爆笑又温馨的漫漫追夫路………绿衣:“主人,你娶我可好!”夏云开:“不好。”绿衣:“为什么?”夏云开:“你太小了。”绿衣:“绿衣哪里小了?”夏云开:“哪里都小。”夏云开:“主人,你难道喜欢的是比你大的性感姐姐,比如怡红院………”夏云开:@#$%^&*
  • 玄之夜

    玄之夜

    他与她穿越到这个世界不同的种族。她继承强大的血脉,经历万般艰难的历练让她变得无比强大,一挥手便灭一座城,她前往各给种族寻找他的身影,直到与他的见面。女强文,一段强者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