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00300000007

第7章 谋攻篇(1)

概述

本篇论述用计谋征服敌人的问题。孙武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善中之善者”,“全国”、“全军”、“全旅”、“全卒”、“全伍”地强迫敌人屈服投降是最理想的作战方案,“破国”、“破军”、“破旅”、“破卒”、“破伍”地用武力击破敌人则次一等,是“非善之善者”。

怎样才能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呢?孙武认为上策是“伐谋”,其次是“伐交”,再次是“伐兵”,即主张通过政治攻势、外交手段和武装力量来征服敌人。“伐谋”,指以己方之谋略挫败敌方,不战而屈人之兵。孙武认为伐谋是最好的战争手段。伐谋的实质是指敌人正在或即将要施行其谋划时,能窥破其谋,揭穿其谋,破坏其谋,借以实现己方的政治目的。在与敌人作战时,如果敌强我弱,应该集中优势兵力战胜敌人,做到“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即有10倍于敌的兵力就包围敌人,有5倍于敌的兵力就进攻敌人,有一倍于敌的兵力就设法分散敌人,和敌人的兵力相等就要善于战胜敌人,比敌人的兵力少就要善于退却,战斗力不如敌人时就要避免与敌人作战,不能强拼硬打。孙武在此篇中提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光辉思想,认为谋略必须建立在了解敌我双方情况的基础上。

一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原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1);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2)。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3);不战而屈人之兵(4),善之善者也。

【注释】

(1)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完整。国,春秋时主要指都城,或指包括外城及周围的地区。破,攻破、击破。意谓以实力为后盾,迫使敌方城邑完整地降服为上策,而通过战争交锋,攻破敌方城邑则稍差一些。

(2)军、旅、卒、伍:春秋时军队编制单位。125万人为军,500人为旅,100人为卒,5人为伍。

(3)非善之善者也:不是好中最好的。

(4)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屈,屈服、降服。此句意为不动用武力便使敌人屈服,这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译文】

孙子说:一般的战争指导法则是,使敌人举国降服为上策,而击破敌国就略逊一等;使敌人全军完整地降服为上策,而击溃敌人的军队就略逊一筹;使敌人全旅完整地降服为上策,而用武力击垮它就逊一筹;使敌人全卒完整地降服是上策,用武力打垮它就次一等;使敌人全伍降服是上策,用武力击溃它就次一等。因此,百战百胜,并不是高明中最高明的;不经交战而能使敌人屈服,这才算是最高明的。

【心得】

孙子在这里提出了全胜论的战略思想——“不战而屈人之兵”。军事斗争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安国及保民,但战争必然要付出许多财物与性命等沉重代价,即使百战百胜,终究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因此孙子提出了“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主张。他认为大至敌国、敌军,小至敌之卒、伍,都能不战而使其屈服。历代战争中许多谋臣良将,都是将主要的心力放在战场之外,主张以谋略取胜,以武力威胁和政策攻心相结合,或施以恩信,或晓以大义,或说以利害,或以敌制敌,或大张声威,或大军压境,或断其归路,或绝其粮草,这些都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求全求胜的光辉战例。

烛之武说秦师,就是利用敌方盟国内部利益的矛盾,分化瓦解对方,拆散其联盟达到屈人之兵、不战而胜的目的。秦穆公三十年,公元前630年,晋秦伐郑。郑国使者对秦穆公说,郑亡对秦不利,一是帮助晋扩大了地盘,增加了实力,二是秦对晋有恩,晋却有恩不报,食言自肥,筑城以秦为患,三是晋贪得无厌,亡郑后必伐秦。一番话,秦郑反敌为友,缔结盟约,晋也只好罢兵。

二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原文】

故上兵伐谋(1),其次伐交(2),其次伐兵(3),其下攻城。攻城之法(4),为不得已(5)。

【注释】

(1)上兵伐谋:上兵,上乘用兵之法。伐,进攻、攻打。谋,谋略。伐谋,以谋略克敌致胜。此句意为:用兵的最高境界是用谋略战胜敌人。

(2)其次伐交:交,交合,此处指外交。伐交,即进行外交斗争以争取主动。当时的外交斗争,主要表现为运用外交手段瓦解敌国的联盟,扩大、巩固自己的盟国,孤立敌人,迫使其屈服。

(3)伐兵:通过军队间交锋一决胜负。兵,军队。

(4)攻城之法:法,办法、做法。

(5)为不得已:指出于无奈而为之。

【译文】

所以,用兵的上策是用谋略战胜敌人,其次是挫败敌人的外交联盟,再次就是直接与敌人交战,击败敌人的军队,下策就是攻打敌人的城池。选择攻城的做法出于不得已。

【心得】

在血与火的决斗中,智慧之花常能结出胜利之果。孙子在这里提出了以谋制敌,夺取全胜的战略思想。通过战争让敌人屈服有“智胜”和“力胜”两种方式,相应就有“全胜”和“破胜”两种结局。“智胜”对方,我方付出的代价不大,有助于保存实力;“力胜”,我方付出的代价大,各种损失不可避免;“智胜”能安国、保民,“力胜”将造成国弊兵疲的局面。因此,孙子主张用谋略来制胜,通过“力”与“智”的完美结合,力争不战而屈人之兵。

历史上,田忌与齐威王赛马,每次必输,他总是以上马对上马,中马对中马,下马对下马,所以屡战屡败。孙膑教他以下马对上马,以上马对中马,以中马对下马,就可以三局二胜,赢得全局,田忌按孙膑指点,果然赢了齐威王。马还是那些马,顺序一变,胜负迥异,可见“谋”的重要。

孙子“上兵伐谋”的策略在市场竞争中同样重要。商战既是经济实力的对抗,更是智慧的较量。通过“伐谋”而获得成功,通过计略而战胜对手,既可保存实力,又能占领市场,这才是上策。

三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

【原文】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1);拔人之城而非攻也(2);毁人之国而非久也(3)。必以全争于天下(4),故兵不顿,而利可全(5),此谋攻之法也(6)。

【注释】

(1)屈人之兵而非战也:屈,使人屈服。

(2)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拔,攻取。

(3)毁人之国而非久也:非久,不是旷日持久。指灭亡敌人之国毋需旷日持久。

(4)必以全争于天下:全,即上言“全国”、“全军”,“全旅”、“全卒”、“全伍”之“全”。此句意为一定要根据全胜的战略战胜于天下。

(5)故兵不顿,而利可全:顿,整顿、召集。

(6)此谋攻之法也:这就是以谋略胜敌的最高标准。法,标准、准则。

【译文】

所以,善于用兵的人,使敌人屈服不是靠交战,攻占敌人的城池也不是靠强攻,毁灭敌人的国家更不是靠久战。一定要用全胜的战略争胜天下,这样才不使自己的军队疲惫受挫,又能取得圆满、全面的胜利,这就是以谋略胜敌的标准。

【心得】

俗话说:“杀敌三千,自伤八百”。可见战争双方在正面交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不同程度的伤亡,作为指挥者,应站在求全、求胜的角度,发挥计谋的作用,充分利用战机的创造、兵力的部署、战术的运用、目标的选择等等,以智取胜而非以武力硬拼。

秦穆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27年),秦穆公任命孟明视为大将准备突袭郑国。牛贩子弦高听说这件事后,一方面马上派人到郑国去报信,一方面扮作郑国国君的使臣,挑选了20头肥牛去慰劳秦军,说:“我们的国君听说三位将军率部队前来,特意准备了一点薄礼,派我来此迎接慰劳你们。因为我国身处强国之间,所以随时厉兵秣马,枕戈待旦,你们见了不要介意。”孟明视听罢,大吃一惊,想自己军队劳师远袭,本想攻其不备,不想郑国早有准备,于是撤军回国,向秦穆公交差了。

一般而言,在敌对斗争中,克敌制胜的方式无非分为强攻和智取两种。如果强攻硬拼,势必造成人员伤亡,资财损耗,实力削弱。若能以敌人的薄弱之处进行突破,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效益,甚至不发一枪一弹,不费一兵一卒,施谋用计智胜于敌,才是用兵作战的最佳策略。“屈人之兵而非战,拔人之城而非攻”,体现了“上兵伐谋”的思想。当时要想“屈人之兵而非战,拔人之城而非攻”,并非不要武力,而是要以强大的武力为后盾;并非不要硬打,而是要以拼命的硬打为准备,只有以强大的武力为兵盾,拼命的硬打为准备,才能更好地运用“屈人之兵而非战”的谋略。如果不以强大的武力为后盾,拼命的硬打为准备,这个谋略是不能奏效的。

四用兵之法,十则围之

【原文】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1),五则攻之,倍则分之(2),敌则能战之(3),少则能逃之(4),不若则能避之(5)。故小敌之坚(6),大敌之擒也。

【注释】

(1)十则围之:兵力十倍于敌就包围敌人。

(2)倍则分之:倍,加倍。分,分散。有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设法分散敌人,造成局部上的更大优势。

(3)敌则能战之:敌,指兵力相等、势均力敌。能,乃也,则的意思,此处与则合用,以加重语气。此句意谓如果敌我力量相当,则当敢于抗击、对峙。

(4)少则能逃之:少,兵力少。逃、逃跑躲避。

(5)不若则能避之:不若,不如,指实际力量不如敌人,就要设法避其锋芒。

(6)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小敌,弱小的军队。之,助词。坚,坚定、强硬,此处指固守硬拼。大敌,强大的敌军。擒,捉拿,此处指俘虏。此句意谓弱小的部队如果坚持硬拼,就会被强大的敌人所俘虏。

【译文】

同类推荐
  • 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2(下册)

    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2(下册)

    《安全教育综合读本2下册》 中小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常有机会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到工厂、农村参加义务劳动,开展社会调查,参加各类公益活动,等等。活动的空间广阔了,接触的事物更加复杂多样,存在的危险因素也就增加了。户外劳动应当注意的安全问题有哪些呢?
  • 论语(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论语(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第十六届新概念获奖者作文精选(B卷)

    第十六届新概念获奖者作文精选(B卷)

    黄兴主编的《第十六届新概念获奖者作文精选(B卷)》是一部收录第十六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优秀作品的文集。《第十六届新概念获奖者作文精选(B卷)》在2014年的新概念作文大赛结果出来后的第一时间,选取获奖的作者的新作,结集出版,分为A、8两卷,本书为B卷。按类别分成“献给时光不悔”“赶在落雪之前”“火蝴蝶”“秘地百合”“美狄亚的眼泪”“一路高速”六个章节。这些作者多数为90后,文章均为小说和散文,文风多样,可读性强。本书可以当做作文“圣经”,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认同。对于喜爱青春文学的青少年读者,本书也是不错的青春文学阅读宝典。
  • 旅游饭店餐饮服务与管理

    旅游饭店餐饮服务与管理

    本书是高等职业教育旅游管理专业“十一五”规划教材之一,全书共十章,分别介绍了饭店餐馆的概况、中餐服务、西餐服务、宴会服务、菜单设计、餐饮营销管理、食品原材料管理、厨房管理、餐饮成本核算与控制和餐厅日常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实践。
  • 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2(上册)

    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2(上册)

    2008年5月12日,那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夺去了许许多多含苞待放的小生命,灾难固然难于避免,但如果懂得更多的安全避险知识,预防救助措施得当,就有可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热门推荐
  • 军营童话

    军营童话

    和平时期创作军事题材类小说,对没有经历过战争洗礼的军旅作家来说具有挑战性。如何另辟蹊径,既紧扣时代主题,又体现军营特色,是创作军事题材类小说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作者从女军人特有的视角,避开英雄、远离圣贤,以平静而细腻的笔调描绘出了主人公对亲人的孝、对朋友的诚和对事业的忠,突显了新世纪新阶段军人的价值取向、伦理道德和对人生的思考……《军营童话》没有提出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大是大非问题,但透过“平淡”的军营生活能使人们感受到打赢未来战争的坚强信心;她没有耗费过多笔墨描述精彩刺激的战争场面,但紧贴新时期军队历史使命勾勒出了热火朝天的军营气象;她没有煊染更多生离死别的感人场面,但细腻的亲情、友情和爱情同样能拨人心弦。
  • 爱若别离

    爱若别离

    他不小心遗失了挚爱,遗失的人或许可以找到,然而遗失的心要哪里去找!他是她的初恋,而她,却不是他的初恋,要轮回几世才能得到缘份的交结!有些事,发生了就只能接受;有些人,失去了就只有放手;难道要真的就此认命!
  • 不太重要的创意

    不太重要的创意

    1234567890凑字数再发一遍1234567890
  • 千面神偷:傲世九公主

    千面神偷:傲世九公主

    她是稳居27世纪通缉榜榜首的神偷,人称“千面神偷”!这个称号是有来头的,因为没人见过她的真面目,并且她每次都是以不一样的脸出现,所以人们直接简称她为“千面”。可是,她只是睡了一觉,便匪夷所思的穿越了!卧槽你爸爸!还穿越到一个备受宠爱的公主殿下身上。卧槽槽槽!强占公主身体,她这算不算是死罪啊!且看这个逗比神偷会不会在这异世闯出一片天下!
  • 诛天武尊

    诛天武尊

    本是部落中的第一天才,却被人陷害废去了一身的修为,然而方天却因祸得福,得到了一种另类的修炼方法。听过吸收天地灵气去修炼,可你知道能够通过犯贱去修炼吗?
  • 死海文书

    死海文书

    历史上只有极少数的人可以洞悉自己灵魂中的深邃与黑暗,唯有不断地追寻自我的根源,深化自我的性质,才会在无限广博的世界中感知到真正的睿智以追求真正的真实。
  • 战天下之夺帝

    战天下之夺帝

    天元大陆乃10州之首,统治着10个大洲。。天元大陆的帝王是实力与智慧的巅峰——云天,由于个人的冷淡、不听旁门左道,惹怒了众州首领,开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旷世大战。。云天竭尽全力,最终打败对方的50位钻石级强者,临死前化作光阴进入了一个少年的身体里,从此开始了夺帝之旅和征服天下的使命!!!
  • 青春你别走

    青春你别走

    后来有人学会了撒谎不会脸红,有人学会了冷漠的微笑,有人再也不会为谁流泪。他们都是回不去的人,这世上的从头再来原都是骗人的。没有谁可以抱着曾经活一辈子,学会帮放手便好。他们的青春就是这样,不甘心却要放手,错过,便是一辈子。没有谁可以忘记却都要笑着说我很好。你的青春是否也曾怦然心动?最美的年华是否也曾给你带来过意外和惊喜?一起流过的泪,一走过的路,一起疯狂过的故事早已不复存在,永远也回不去了。青春你别走,等等路上丢了鞋的我!
  • 今水经

    今水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胡一天:同桌,我喜欢你

    胡一天:同桌,我喜欢你

    胡一天,我们同桌五年,我喜欢了你五年,不知道,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