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96000000013

第13章 尽心上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①,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①殀(yāo)寿不贰:无论短命长寿都态度如一。

孟子说:“人能够尽到心力去行善,就懂得人的本性。懂得人的本性,也就懂得天命。能保存人的善心,培养人的本性,便可用以对待天命。无论短命长寿都态度如一,修养身心以待天命,这就可用以安身立命。”

孟子曰:“求①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②,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①求:探索。②道:方法。

孟子说:“探索才能得到,放弃便会失掉,这是有益于收获的探索,因为探索在于自身之中。探索有方法,得失却听从命运,这是无益于收获的探索,因为探索在于自身之外。”

孟子曰:“万物皆备①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①备:具备。

孟子说:“万事我都具备了。反躬自问而觉得诚实无欺,就有莫大的快慰。按推己及人的恕道尽力而为,去追求仁德之道,就最近不过。”

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①也。”

①众:平庸者。

孟子说:“只行动而不明白究里,已经习惯了却不察原因,一辈子在走却不认识路的人,是平庸的人。”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①耻,无耻矣。”

①无耻之耻,无耻矣:赵岐注:“人能耻己之无所耻,是能改行从善之人,终身无复有耻辱之累也。”

孟子说:“人不能够没有羞耻,从没有羞耻到懂得羞耻,才能够无羞耻。”

孟子曰:“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其道而忘人之势,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①见之。见且由不得及,而况得而臣之乎?”

①亟:多次。

孟子说:“古代贤明的国君喜欢行善而忘记自己的权势;古代的贤士何尝也不是如此呢?乐于行自己之道而忘记别人的权势,因此王公如不向他恭敬致礼,就不能多次和他相见。连见面尚且不可多得,何况要他作臣属呢?”

孟子谓宋勾践①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②;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①宋勾践:人名,身世不详。②嚣嚣:安详自得。

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吗?我告诉你游说的态度。人家理解,我悠然自得无所求;人家不理解,我也悠然自得无所求。”

宋勾践问道:“怎样就能做到悠然自得无所求呢?”

孟子说:“崇尚德,爱好义,就能悠然自得无所求。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掉义,得志时不背离道。穷困时不失掉义,所以士人能保持自己的操守;得志时不背离道,所以不会使百姓失望。古代的人,得志时,施给人民恩泽;不得志时,修养品德立身在世。穷困时,独自保持自己的善性;得志时,还要使天下的人保持善性。”

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①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②。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①仁言、仁声:朱熹引程子曰:“仁言,谓以仁厚之言加于民仁声,谓仁闻,谓有仁之实而为众所称道者也。”译文据此。又赵岐注:“仁声,乐声雅颂也。”供参考。②畏之、爱之:赵岐注:“畏之,不逋怠,故赋役举而财聚于一家也;爱之,乐风化而上下亲,故欢心可得也。”

孟子说:“仁德的言语不如仁德的声望那样深入人心,善良的政治不如善良的教育获得民心。善良的政治,百姓害怕它;善良的教育,百姓喜欢它。善良的政治赢得百姓的财富,善良的教育赢得百姓的心意。”

孟子曰:“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①。独孤臣孽子②,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

①疢(chèn)疾:义同灾患。②孤臣孽子:孤臣,受疏远的臣。孽子,非嫡妻所生之子。

孟子说:“有德行、智慧、谋略、见识的人,常常是因为他生活在患难之中。只有那些孤臣和孽子,他们持有警惧不安的心理,考虑忧患很深远,所以通达事理。”

孟子曰:“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有天民者①,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①天民:朱熹《四书集注》云:“民者,无位之称,以其全尽天理,乃天之民,故谓之天民。”

孟子说:“有服侍君主的人,是将服侍君主当作快乐;有安定国家的人,将安定国家当作快乐;有不在职位而保全天理的人,那是知道‘道’能在天下推行了然后来行道的人;有圣人,那是端正了自己而外物也随之端正的人。”

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虽大行①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②,见于面,盎③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①大行:正确而重要的行为、远大的理想抱负。《荀子·子道》:“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②睟(suì)然:颜色润泽貌。③盎:显露。

孟子说:“拥有辽阔的领土,众多的百姓,是君子所追求的,但真正的乐趣不在这里;执政于天下的中央,使四海的百姓安定,君子以此为乐趣,但本性不在这里。君子的本性,即便他有远大抱负不因此而增加,即便穷困隐居也不因此而减少,那是本分已定的缘故。君子的本性,仁、义、礼、智在他心中扎根,而外貌神色润泽和顺,流露于颜面,显现于肩背,甚至普遍反映于四肢,四肢的动作用不着说话便可以理解。”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①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②不达。”

①容光:缝隙。赵岐注:“容光,小郁也。”②成章:形成一定的规模。

孟子说:“孔子登上东山便觉得鲁国小了,登上泰山便觉得天下小了。因此,看过大海的人对于小水不易产生兴趣,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也很难对其他学说感兴趣。观赏水有讲究,必须观赏那滚滚波涛。太阳和月亮有耀眼的光辉,对小小缝隙必能照射。流水在地面上流,不注满低洼之处就不往前流;君子立志行道,不到一定的程度就不能通达。”

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①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②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③也。”

①孳孳(zī zī):同“孜孜”,勤勉不懈。②跖:(zhì):人名,相传为柳下惠之弟,“有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穴室枢户,驱人牛马,取人妇女”(《庄子·盗跖篇》),是春秋战国时代奴隶起义领袖,被诬为“盗跖”。③间(jiàn):区别、差异。

孟子说:“晨鸡报晓便起来,孜孜不倦地行善者,是舜一类的人;晨鸡报晓便起来,孜孜不倦地谋利者,是柳下跖一类的人。要想知道舜和跖的区别,没有别的,只不过是利和善的差异罢了。”

孟子曰:“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①,犹为弃井也。”

①轫(rèn):同“仞”。古代七尺或说八尺为一仞。

孟子说:“做事好比打井,打了六七丈深还没打到泉水,仍然是口废井。”

孟子自范①之齐,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夫非尽人之子与?”

孟子曰:“王子宫室、车马、衣服多与人同,而王子若彼者,其居使之然也,况居天下之广居者乎?鲁君之宋,呼于垤泽之门②。守者曰:‘此非吾君也,何其声之似我君也?’此无他,居相似也。”

①范:齐国地名,其地在今山东省范县东南。②垤(dié)泽之门:宋国城门。

孟子从范邑到齐国去,远远地看见了齐王的儿子,很感慨地说:“居住环境改变人的气质,奉养改变人的体质,与所处的环境的关系真是大极了!他和别人不都一样是做儿子的吗?”

孟子说:“王子所住的房子、所乘的车马、所穿的衣服多半是和别人一样的,但是王子却是那样的不同,是因为他居住的环境所致,何况居住在‘仁’这个天下最宽广的住所中的人呢?有一次鲁君到宋国去,在宋国的垤泽城门下吆喝,守门人议论说:‘这个人不是我们的君主,为什么他的声音像我们的国君呢?’这没有别的原因,所居住的环境相似罢了。”

名家赏析

孟子在谈天命、本性的时候,语言当中没有半点消极的色彩,反而充满了积极主动的个体精神。

今天,“万物皆备于我矣”已经成为一句名言,也被认为是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观。“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当我们认识到我们认识的一切都是诚实无欺的时候,我们才会感到快乐。这是一种认识、探求真理的快乐。然而,仅仅是认识远远不够,我们还要懂得“强恕而行”,也就是尽力按恕道办事,这样来实现自我的价值。

恕道,是一种将心比心的思想,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最粗壮的树,常常生长在空旷的地方;成功的人,常常在逆境中得到锻炼,也就是说,我们应该“生于忧患”。

不悲叹出身贫寒,不抱怨别人的排挤。感谢命运,感谢逆境,这样自己才会变得完善起来。

且吟且悟

鸡鸣而起,然而我们究竟在为谁辛苦,为谁忙碌?这是现代人常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很多人,觉得自己不是在为自己而活,而是为身上的标签而活。

其实,人的一生,既要为别人而活,也要为自己而活。两者并不矛盾,在“大你”中有“小我”,应该懂得怎样协调,怎样调整自己的心态。

很多时候,不要只顾匆匆忙忙,也不要抱怨太辛苦,应该懂得在一段时间里面找出一点空闲,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拓展延伸

人的一生,穷达都是身外之事,道义才是人生的根本。一个人,即使穷也不能失义;达了,也不能离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句话是从古至今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座右铭。当你穷困的时候,可以“独善其身”的清高安慰自己的失落之心;当你发达了,可以“兼善天下”来求得心安理得。

同类推荐
  • 初级会计学案例与实训教程

    初级会计学案例与实训教程

    《初级会计学案例与实训教程》(作者张玉红、孙志胜)编写的目的是方便教学需要,尤其是方便学生的学习需要,旨在满足普通高校本科财会类专业、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初级会计学课程教学与学习参考的需要。本书体现了最新的会计准则,在体系结构的设计上、各章节内容的安排上,都与教材保持一致,以便学生结合教材更好地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 高校学生学习策略及其教学研究

    高校学生学习策略及其教学研究

    本书不仅阐释了已被实践所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常规学习策略及其教学策略,而且借鉴了当代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学习理念,参阅了当代中国诸多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构建了适应学习型社会的创新学习策略及教学策略。
  • 名侦探推理破奇案

    名侦探推理破奇案

    本书中的故事内容虽然简短,却趣味横生;作为向自己的脑力挑战的媒介,毫不逊色于一般的侦探故事。本书包括了“古坟里的谋杀”、“印花上的毒药”、“风流作曲家之死”等等精彩的奇案。
  • 阅读的力量

    阅读的力量

    本书提供了可以给读者知识和力量的好文章,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和指导性,对于提高青少年的阅读素质有积极作用。
  • 谜语故事(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

    谜语故事(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热门推荐
  • 剑武苍天

    剑武苍天

    上古大战生灵涂炭...一剑一人战天下,为红颜为知己。(新手只是拿来练笔)
  • 彼岸花开一世情

    彼岸花开一世情

    她,花神转世,注定肩负重任;他,魔君重生,注定要面对国仇家恨;她,天之骄女,身系三界安危;他,域之魔君,三界幽冥的魔头。他说:“橙儿,此生我不在乎你的身份,不在乎你是否冷血无情,更不在乎你能给我什么。我只想陪在你身边,生,与你并肩作战,死,护你一路平安。”拨开疑云重重,才发现,她千方百计要除掉的魔头竟是他;重生后,才发现,他不共戴天的仇人竟是她。她说:“君烨,这一世能遇见你与你相爱我不后悔。”花开彼岸,一位橙衣飘飘的仙女浅笑盈盈,甜甜唤道:“君烨.........”
  • 异世蹒跚行

    异世蹒跚行

    只是想踏踏实实地写一部充满“真实性”的不真实的幻想小说罢了……我只是觉得,当一个凡人突然来到另一个世界,其反应应该不会是如现有的当红文中描述的那样子。
  • 神社之魂

    神社之魂

    退治,不洁之秽物,祛伐,祸乱之鬼神,此为吾姬之宿命。这是从我的上上代就开始传下来的,从上古时代就开始作为巫女的宿命的语句。然后,以巫女的身份,我遇到了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故事。
  • 神选戒

    神选戒

    凌铭从屌丝到高富帅之间的逆袭只是捡了一枚普普通通的黑戒指,屌丝凌铭哪里知道,命运的抉择让凌铭走上了高富帅土鳖的不归路。从此!妹子?他不屑一顾!钱?银行卡一甩多少位美女朝凌铭身上挤。随随便便开个任务都是上亿。你惹我?富家公子?你家资产过亿没有?看我不顺眼?你爸是省长不是?玛莎拉蒂法拉利就是用来砸的!他要挂了?没事!死了我都给你整活过来!神选戒,命运中注定的那个人!凌铭,爱美人爱江山,将创建他自己的家族企业!做到中国最大的家族!做外国最强的外企!
  • hello,我们的少年时代

    hello,我们的少年时代

    我给了苏若涵一个生命,我想让她去诠释一个我所不能实现的人生。我们不是她,因为我们不可能是她,因为,我们没有机会没有她的生活中有那么多巧合,但这一切又看起来真么顺理成章。少年时代,多一点幻想,多一点梦想,多一点信仰,至少,不要让少年,都变得灰暗了。
  • 莱恩之书

    莱恩之书

    自由纪末,诸神之战中信仰法则崩溃,诸神被隔离在莱恩大陆之外,奥兰多的预言再现世间,不朽王座的秘密浮出水面。在这无信和混乱时代,兰德尔带着游戏系统穿越到莱恩大陆,开始他的异界之旅。这是一个属于战士的传奇史诗。………………PS,伪DND,一切以本书为准。
  • 特战风暴

    特战风暴

    一支海军特战旅小分队士兵无意中回到了三十年代的江南,与国军和抗日志士们一起杀敌保国的故事。既有痛快淋漓的杀鬼子的豪迈,也有儿女情长的万般纠结缠绵,且看最终结局如何?请君拭目以待!把鬼子打回老家去,让他们承受应该承受的后果!是这只小分队的终极目标!
  • 青子衿,悠我心

    青子衿,悠我心

    盘古开天辟地,造就了世间万物。魂灵大陆便是其中一座岛屿。在这个大陆中,亦魂珠则是神一般的存在。前世今生,难道真要和他纠缠一世?
  • 神箭狂少

    神箭狂少

    想要百步穿杨吗?想要射日?他带你走上箭术至高境界!成为一代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