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89500000006

第6章 步枪种类

目前,步枪种类呈“多样化”,主要包括有火门枪、火绳枪、燧发枪、击发枪、连珠枪、毛瑟步枪、卡宾枪、半自动步枪、自动步枪、通用步枪等。此外,步枪按照用途来分,又可以分为突击步枪、狙击步枪。

1.金属丝点火——火门枪

火门枪是最早的金属管形火枪,我国早期使用的小型火铳等都属火门枪。所谓火门枪,就是在枪上有一个点火的火门。火门枪结构很简单,发射方式类似于今天的爆竹,它有一个铸铜或熟铁制造的枪管,枪管的下端有一火门,用来点燃火药,枪管尾端接一称之为“舵杆”的木棍或长矛,木棍或长矛便于射手握持、瞄准和控制,火门枪的发射一般需要两个人。射击时,将黑色火药从枪的膛口装入,然后再插入诸如石弹、铁弹、铜弹或铅弹等一类的弹丸,接着用烧得红热的金属丝或木炭点燃火门里的火药,从而将弹丸射出。由于需要两名发射手分别负责瞄准和点火,所以两个人操作一杆火门枪显得很不方便,特别是对于骑兵而言,根本无法使用。

据相关史实记载,德国的黑衣骑士是最早装备和使用小型火门枪的军队。通常,骑士们全都一人挎一支火门枪。尽管这种枪在今天看来很落后,但在当时却产生了令人难以相信的威力。据说有一次,黑衣骑士与法国军队交战,黑衣骑士用绳子把枪挂在脖子上,左手握枪,右手点火,打完一次重新从膛口装入火药和弹丸。尽管德国火门枪命中率较低,而且操作麻烦,发射效率极低。但是,手持长矛和刀剑的法国士兵却从来没有见过这种能喷火飞弹的新式武器,因而吓得四下奔逃。

当然,不方便终归是不方便,当时有的射手就这样评价火门枪:“单人操作火门枪,得有两双眼睛三只手才行!”

2.绳子点火——火绳枪

为了使枪能够单人方便地使用,一位英国人发明了一种新的点火装置,用一根可以燃烧的“绳”代替红热的金属丝,并设计了击发部件,这就是在欧洲流行了约一个世纪的火绳枪。

火绳枪上有一金属弯钩,弯钩的一端固定在枪上,并可绕轴旋转,另一端夹持一条燃烧的火绳。士兵射击时,用手将金属弯钩往火门里推压,使火绳点燃黑火药,进而将枪膛内装的弹丸发射出去。由于火绳是一根麻绳或捻紧的布条,事先置于硝酸钾或其它盐类溶液中,经浸泡后晾干,所以火绳燃烧速度缓慢,燃速大约每小时80~120毫米,这样,士兵将金属弯钩压进火门后,便可单手或双手持枪,眼睛始终盯准目标。据史料记载,训练有素的射手每3分钟可发射2发子弹,长管枪射程大约100~200米。

3.燧石点火——燧发枪

通常人们认为,西班牙人发明了燧发枪,他们在击锤的钳口上夹一块燧石,在传火孔边有一击砧。如果需要射击,就扣引扳机,在弹簧的作用下,将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门边上,冒出火星,引燃点火药,这种击发装置称之为撞击式燧发机,装有撞击式隧发机的枪械称为撞击式燧发枪。撞击式燧发枪大大简化了射击过程,提高了发火率和射击精度,操作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较低,便于大批量生产。到16世纪80年代,许多国家的军队都装备了这种撞击式燧发枪。

17世纪初期,法国人马汉又对燧发枪进行了重大改进,他研制出了成功可靠、并且拥有完善的击发发射机构和保险机构的燧发枪,使它成为当时性能最好的枪,马汉本人也因此名声大噪。法国国王亨利四世为此特召他进宫,充任自己的贴身侍从,专门为法国宫廷制造枪械。到17世纪中期,这种燧发枪已广泛装备法国军队,后来,这种隧发枪被世界各国仿制和采用,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世纪中期。

燧发枪有步兵燧发枪和骑兵燧发枪两种,步兵燧发枪的口径为19.8毫米,枪长1560毫米,枪重5.69千克,弹丸重32.1克;骑兵燧发枪的口径为17.3毫米,枪长1210毫米,枪重4.6千克,弹丸重21.3克。

4.火帽点火——击发枪

1807年英国牧师A。J。福塞斯发明了使用雷汞击发药的击发点火装置,以后又有人发明了新的点火装置——火帽。把火帽套在带火门的集砧上,打击火帽即可引燃膛内的火药,这就是击发枪的击发机制,具有这种击发机的枪叫做击发枪。

1808年,法国机械工包利应用纸火帽,并使用了针尖发火。1821年,英国伯明翰的理查德斯发明了一种使用纸火帽的“引爆弹”。后来,有人在长纸条或亚麻布上压装“爆弹”自动供弹,由击锤击发。这样一来,击发枪就更完善了,到了19世纪,针刺击发枪也诞生了。据相关史料记载,它最早出现于1840年,由德国人德莱赛发明制造,故而又称“德莱赛针刺击发枪”。针刺击发枪的弹药从枪管后端装入,并用针击发火。

事实上,这种武器最先装备于普鲁士军队。在普鲁士的三次王国统一战争中,击发枪大放异彩,令丹、奥、法三国骑兵闻枪色变。与击发技术的发展同步的是装弹技术的发展。此后,击发枪还发展成多管击发枪,美国关于西部牛仔的影片中经常会看到身穿仔裤、头戴大沿帽的牛仔,手中握的大多是多管击发枪。通常,这类多管击发枪比单发击发枪打得快,它显然提高了枪械的射击可靠性,并有了较好的防水性能。此外,“瞎火”故障也大幅度减少。这比使用燧发枪好得多。一般来说,燧发枪平均每7发子弹就会出现一次“瞎火”,而击发枪使用时,则大约发射200发子弹才会出现一次“瞎火”现象。人们评价说,击发枪的出现,标志着枪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5.最早的连发枪——连珠枪

连珠枪的出现使步枪的发展由单发进入连发的新阶段。最早的连珠枪,是由美国首先设计成功的。1854年,俄军在争夺东欧霸权的战争中,因枪械落后而败给英、法、土联军;1877年的7月,又是因为相同的原因,在同土耳其军队的交战中,俄国再次落败。

后来事实表明,俄军之所以一连两次失败,原因在于“交战国”土军用温切斯连珠枪替代落后的单发枪,而俄军手中却仍然使用的是伯丹单发枪和克恩卡后装枪。由此可见连珠枪的优越性。

1877年底,欧洲各国的军队迅速装备了连珠枪,更换了更先进的德国造的毛瑟步枪。世界著名的枪械设计师保罗·毛瑟,小学毕业后就到一家兵工厂当了一名童工。1865年,在家人的影响下,他设计出一种使用金属弹壳枪弹的枪。随后不久,他又研制出11毫米口径的枪机直动式步枪,该枪的诞生为今后军用步枪的发展研制打下了基础。不过,遗憾的是,普鲁士没把毛瑟研制的枪当回事,却被雷明顿公司驻欧洲的代表桑纳尔·诺里斯所重视。根据诺里斯的推荐,德国政府生产了毛瑟步枪,把它命名为1871式步枪,后来在1884~1889年的5年时间里,先后3次对毛瑟步枪进行了改进。比利时、波兰、西班牙、南斯拉夫等国家纷纷仿制,使世界上出现了多种型号的毛瑟步枪。

美国人随即又设计出了加兰德步枪。《简氏步兵武器年鉴》认为:“加兰德步枪是本世纪轻武器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加兰德1888年1月出生于加拿大的一个农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加兰德迁居美国纽约市,在一家精密仪器厂当了一名工程师。1918年6月,美国任命加兰德为枪械技师。当时,美国陆军不仅在数量上缺少步枪,质量和技术上也非常落后,决心要改变这种状况。

加兰德步枪为7.62毫米口径,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步枪多为7毫米口径,加兰德在设计7毫米半自动步枪的同时,还秘密地设计了一支7.62毫米口径的步枪,经过试验,效果要明显优于7毫米口径。于是,美国陆军最先装备了加兰德的7.62毫米口径半自动步枪,从而使美国人第一次在轻武器发展史上跃居领先地位。

6.最早的机柄式步枪——毛瑟步枪

保罗·毛瑟是德国一名著名的枪械设计师,也是近代步枪的奠基人。他出生于一个枪械工人家庭,1859年毛瑟应征入伍,在炮兵部队服役,服役期满后,复员到奥本多夫。毛瑟设计的M71单发装填步枪于1872年成为德国陆军的制式装备,这是历史上第一种毛瑟步枪。后来其又改进成一支弹仓步枪,它的口径为11毫米。普鲁士最高司令部于1884年决定装备此枪,型号定为M71/84.

(1)G98

1898年,德国采用新改进的1898式毛瑟步枪作为制式步枪,新步枪被德国军方命名为Gewehr1898,通常缩写为G98,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军队步兵的制式步枪。毛瑟式枪机以安全、简单、坚固和可靠著名,绝大多数手动式步枪都是根据他设计的旋转后拉式枪机应用或改进而来。当时,毛瑟步枪及其变型枪几乎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标准陆军装备。此外,Gew。98融合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实战经验并加以改进,后来又出现了Gew。98b,其仍然是G98式步枪29.1英寸枪管,拉机柄改为下弯式,增加了空仓挂机设计,用来提醒士兵弹仓已空。虽然采用卡宾枪的名称命名,称为Kar。98b(Karabiner德文意为卡宾枪),但是长度与G98式步枪相同。

(2)标准型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受到凡尔赛合约的限制,不能制造或出口军用武器,但是德国仍利用西班牙内战及与瑞士等国家兵工厂合作的机会,继续研发。当时在英、美等国研制的缩短了长度的“短步枪”已成为潮流。1924年毛瑟厂注意到了这种趋势,为赢得出口市场,推出了标准型的民用步枪——VZ。24步枪,这属于毛瑟标准型步枪。它实际上是G98式步枪的改良型,拉机柄还是直型的。标准型毛瑟步枪用600毫米枪管的短步枪代替了原来740毫米枪管的长步枪,以此来作为毛瑟步枪的标准型,步兵及骑兵通用。不过事实上,标准型并没有受到多大的重视。

(3)Kar。98k

Kar。98k是结合Gew。98b以及标准型毛瑟步枪特点的改进型,德国最终在1935年正式采用Kar。98k毛瑟步枪,Kar。98k成为纳粹德国的制式步枪,一直沿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随着半自动步枪、自动步枪以及新型弹药的出现,98式毛瑟步枪作为一种经典的武器,逐渐被替代。1940年,毛瑟公司曾参加新型半自动步枪的投标,但到了最后,毛瑟公司的方案还是被淘汰了。纳粹德国战败后,毛瑟兵工厂遭到破坏。毛瑟公司在轻武器器械方面已经完全停厂。

7.截短枪管的步枪——卡宾枪

卡宾枪的枪管比普通步枪要短,较为轻便,但是卡宾枪的子弹初速度略低,射程也较近。卡宾枪也就是骑兵步枪,也称作马枪、骑枪。

卡宾枪的名称来源于英文“Carbine”的译音,属于步枪的一种。它一般采用与标准步枪相同的机构,只是截短了枪管,有人给它下了个简单定义——短步枪。

卡宾枪源于15世纪末西班牙骑兵所使用的一种短步枪。当时西班牙把骑兵叫作Carabins(音为“卡宾”),卡宾枪由此而得名。卡宾枪在很多的情况下,也只是同型普通步枪的缩短型。原先卡宾枪主要是供骑兵和炮兵装备使用,也曾作为特种部队、军士和下级军官的基本武器。

在德国1898式毛瑟步枪问世以后,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一种缩短了枪管的改型短步枪——卡宾枪,型号为Kar。98k的毛瑟步枪。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卡宾枪空前活跃的时期。M1卡宾枪是枪械历史上公认的按照卡宾枪定义设计及大量生产的一种专门的卡宾枪,于1941年10月正式定型,并命名为“M10.30英寸(7.62毫米)卡宾枪”。此外,还有前苏联出产的1943式西蒙诺夫半自动卡宾枪。

一般来说,M1卡宾枪的研制背景,源于美国陆军要为二线部队提供一种用于替代制式手枪的自卫武器。美国陆军委托温彻斯特公司研制威力介于步枪弹和手枪弹之间的新型枪弹。它的设计方案于1941年10月正式定型,并命名为“M10.30英寸(7.62毫米)卡宾枪”。该枪有许多改型,如M1A1、M2、M3等,但射击性能并没有明显不同。

此外,M4卡宾枪是Ml6A2的变形枪,于1991年3月正式定型,首先被用于装备第82空降师,用于替换Ml6A2自动步枪、M3冲锋枪以及车辆驾驶员选用的Ml6Al/A2步枪和其它一些9毫米手枪。M4卡宾枪的基本结构与M16A2相同,深受美国伞兵、特种作战部队以及分队指挥员等其它非一线作战步兵的军事人员的钟爱。即便是治安警察,也视它为可以信赖的伙伴。

M4A1的历史需要从20世纪60年代的越南战争说起。1965年初,因为前代主战步枪M14在越南丛林战中的恶劣表现,M4A1的前身M16正式登场,并于1965年11月在德浪河谷战役中全面配发给部队。然而,随着配发数量的增加,M16的问题也越来越多。M16在很多时候对于美国士兵来说是一个威胁而不是武器,美国人扔掉自己的M16而使用缴获的AK47的情况非常普遍。

经过一年多的紧张战地考察和信息反馈后,M16的后继产品M16A1出现了。改进后的M16A1不但提高了可靠性,也在生产质量上严格把关。每一批M16A1在配发到部队前都会进行可靠性抽试,抽试的结果表明M16A1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可以说,M16A1是一款设计优秀的步枪。

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轻型自动步枪和微型冲锋枪的发展,卡宾枪渐渐失去了作为独立作战武器装备存在的必要。

8.自动装弹单发——半自动步枪

世界公认的第一支半自动步枪是由墨西哥将军蒙德拉贡设计发明的6.5毫米半自动步枪,并于1907年首先正式装备了墨西哥军队。它在20世纪中期的各国军队中被普遍装备使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队的主流装备。60年代以后半自动步枪逐渐被淘汰,现在军事用途上多用作狙击步枪。

半自动步枪是一种可以使子弹自动装填上膛的步枪,因此也被称作自动装弹步枪。它不需要像非自动步枪那样打一枪拉一次枪栓。半自动步枪枪弹击发后,利用部分火药气体,后座力进行退弹壳、子弹自动装填上膛,并准备再次射击。但每扣压一次扳机只能发射一发子弹。

一般来讲,半自动步枪运用的是马克沁所发明的导气式自动原理。当步枪射击时,产生的火药气体除了将子弹射出枪管外,同时,还使枪产生后坐力。马克沁就是利用部分火药气体的动力使枪完成开锁、退壳、送弹和重新闭锁等一系列动作。

美国1936年生产的M1式加兰德步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军队装备的Gew。43步枪、苏军装备的SVT-40步枪、前苏联1946年定型的SKS半自动步枪和中国仿制的56式半自动步枪,都属这类枪械的典型代表。

(1)SKS半自动步枪

SKS半自动步枪是由前苏联著名枪械设计师谢尔盖·加夫里罗维奇·西蒙诺夫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设计的,该枪于1946年定型,并用于装备苏军。SKS半自动步枪是采用普通结构的导气式武器,自动装填子弹,配有剑形刺刀。它具有结构简单、硬度好等优点,是一支性能良好的武器。

SKS半自动步枪的导气装置无气体调节器,活塞通过推杆抵在枪机框上,活塞后坐行程小于机框的行程,故该枪的自动方式属于活塞短行程。采用的枪机偏转式闭锁机构硬度好,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勤务性也比较好。

可以说,SKS半自动步枪是一款较为成功的半自动步枪,自它研制成功后,在各国盛行多年,曾被许多社会主义国家采用。此外,埃及、也门、印度、印度尼西亚、朝鲜、巴基斯坦和越南等国也引进了此枪。南斯拉夫曾进行仿造配发部队,称M59/66半自动步枪。中国也于1956年引进了前苏联的全套技术资料进行仿制,略有改进,定型称为56式半自动步枪。

(2)56式半自动步枪

56式半自动步枪为自动装填子弹的半自动步枪,具有重量轻、射击精度好、机构动作可靠等优点。56式半自动步枪指的是1956年式7.62毫米半自动步枪,属于前苏联SKS半自动卡宾枪的仿制型。它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第一支制式列装的国产半自动步枪,和56式轻机枪、56式自动步枪(又称56式冲锋枪)统称为56式枪族。

56式半自动步枪是步兵使用的单人武器,它以火力、刺刀及枪托杀伤敌人,装有折叠式刺刀,可以进行白刃战,装备专用的发射器还可发射枪榴弹。56式半自动步枪的有效射程达400米,集中火力可杀伤800米内集结的敌人。

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前苏联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军事工业。1956年,解放军定型了56式枪族并开始量产。50年代末,56式半自动步枪大量装备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制式步兵武器。一个陆军步兵班的典型配置是7支56式半自动步枪、2支56式冲锋枪、2支56式轻机枪。

事实上,直到1985年,56式半自动步枪正式撤装,由81式步枪或56式冲锋枪取代。但56式半自动步枪仍装备民兵部队。现在,中国军队仅保留少数56式步枪作仪仗队的礼仪用枪。

(3)G43步枪

G43步枪是德国于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研制的半自动步枪。由于当时德国步兵理论比较重视机枪,半自动步枪的研制并未引起特别重视,所以半自动步枪的研制比美国、前苏联落后,尤其是在1941年至1942年间,在东线战场德国军队的标准步枪Kar。98k毛瑟步枪在火力上根本无法和前苏联的半自动步枪较量。由于此时德军制式武器的火力强度已经无法完全满足战场的需要,于是为军队装备一种可以与苏军SVT-40步枪有效抗衡的半自动步枪的议程也随即被提了上来。

G43半自动步枪是Gew。41的改进型。Gew。41是1941年由沃尔特公司设计研制的,当时被命名为Gewehr41(简称为Gew。41)。由于Gew。41步枪比较笨重,而且子弹填装不方便,必须用弹桥从上面将弹匣装满,不是很受军队的欢迎。

沃尔特公司按照部队的意见要求对Gew。41半自动步枪加以改进,改进后的Gew。41发射枪弹的火药气体导出枪管后,推动一个活塞向后运动带动枪机后坐,完成抛壳、子弹上膛,这就是Gew。43.

G43半自动步枪采用的导气系统是长行程活塞式导气系统,该系统久经实战检验,闭锁系统的可靠性也很高。一般可拆卸的10发弹匣可用5发弹夹填装。可以说,在设计上G43步枪完全不输给美国的M1式步枪,只是当时德国战时的生产能力和原料跟不上,因而使得G43产量不是很高。

9.自动装弹连发——自动步枪

自动步枪指能够自动进弹、连续击发并且具备全自动射击能力的步枪。它是利用推进弹头的部分气体或后座力进行退弹壳、装弹并再次射击的步枪,也就是说,只要扣住扳机不放,就能连续射击,直到枪内子弹用尽。而非自动步枪只能单发,而且装弹和退壳都要手工操作,其射速低、使用不便。

世界上第一支能够连发的步枪是由美国人克里斯托夫·斯潘塞于1860年发明的。这支枪枪托内有一个通枪膛的洞,洞内就是弹仓,容弹10发,洞口有弹簧,以簧力推子弹入膛。这种枪于1862年12月31日正式装备联邦军队。

1866年,奥利弗·温切斯特也研制了一种连发枪,称为“温切斯特步枪”。但是这时的连发枪只是能够从弹仓中接连推弹入膛而已,开锁和退壳等动作仍然需要手动操作来完成。

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自动步枪是1883年由美国工程师马克沁发明的。步枪射击时,产生的火药气体除了将子弹射出枪管外,同时还使枪产生后坐力。马克沁就是利用部分火药气体的动力使枪完成开锁、退壳、送弹和重新闭锁等一系列动作的,从而实现了步枪的自动连续射击,并减轻了枪支对射手撞击的后坐力。马克沁将“温切斯特步枪”进行改装和试验,终于在1883年成功地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支自动步枪。

由于早期的自动步枪使用当时的标准步枪弹药,威力过大,后坐力使射手连续射击时难于控制精准。最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人费德洛夫就研制了发射威力小一些枪弹的自动步枪。

现代枪械中,卡宾枪与步枪的界限逐渐模糊,很多较短的突击步枪实质上是卡宾枪,如著名的M4A1卡宾枪也被归类为自动步枪。

(1)勃朗宁自动步枪

勃朗宁自动步枪是美国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中步兵的主要装备之一,甚至在越南战争初期也有小量装备。它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参战后不久便发现,在欧洲大陆环境恶劣的堑壕战中,美军缺乏密集的火力。在这一背景下,武器设计师约翰·勃朗宁设计的一种自动步枪很快便被军方看中,并且迅速投产,命名为M1918,也就是勃朗宁自动步枪(英文简称BAR)。

勃朗宁自动步枪采用导气式原理,发射7.62毫米步枪弹,由20发可拆卸弹匣供弹。枪管膛口安装圆柱形消焰器。机匣用一整块钢加工而成,所以外观上显得粗壮结实,拉机柄位于机匣左侧。勃朗宁自动步枪最大优点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很少发生故障。而它的缺点是它的重量和较大的后坐力。勃朗宁自动步枪全重7.5千克,不方便单兵携行,发射大威力步枪弹的后坐力会使射手全自动射击时难于控制精度。

(2)M14自动步枪

M14自动步枪是由著名枪械设计师约翰·坎特厄斯·加兰德在M1式加兰德步枪基础上设计开发的,1958年在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投产,美国军方将之命名为M14步枪。自M14步枪成为美国军队制式装备后,就用来代替M1式的加兰德步枪、M1卡宾枪、M1918式勃朗宁自动步枪。

M14步枪部分零件继承自加兰德步枪,采用导气式原理,枪机回转闭锁方式。导气装置位于枪管下方。可选择半自动或全自动射击,比较特别的是一般被快慢机锁固定在半自动射击模式,转换全自动射击模式需要换装快慢机柄。它由可拆卸的20发弹匣供弹,可以装枪榴弹发射器。M14步枪使用7.62×51毫米NATO标准步枪弹,实现了弹药以及步枪标准化,简化了后勤供应。

M14自动步枪全长1118毫米,枪管长度559毫米,重量为4.5千克,有效射程为700米,射速为700~750发/分钟,产量约为138万支。

(3)M16系列自动步枪

M16自动步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换装的第二代制式步枪,也是世界上第一种正式列入部队装备的小口径步枪。

1957年,美军正式提出设计一种新枪的设想,这直接催生了M16的出现。M16式自动步枪是由美国著名的枪械设计师尤金·M·斯通纳设计的,1962年,美国空军首先采购8500支M16式步枪装备机场警卫部队。1964年,美国陆军正式装备该枪。

M16式步枪采用导气管式工作原理。该枪与普通导气式步枪不同,没有活塞组件和气体调节器,而采用导气管。枪弹被击发后,火药气体经导气孔高速进入导气管,并直接进入机框与枪机之间的气室。枪机上的密封圈阻止气室内的火药气体前进,因此,急剧膨胀的气体便推动机框向后运动,机框走完了自由行程,其上的开锁螺旋面与枪机闭锁导柱相互作用,使枪机右旋开锁,而后机框带动枪机一起继续向后运动。

M16的发射机构只有单发和连发式,没有3发点射式。扳机护圈可向下打开,便于士兵戴皮、棉手套时射击。快慢机柄有单发、连发和保险3个位置。通过转换快慢机柄的位置,发射机构可直接控制击锤。

M16系列步枪除装备美国武装部队外,还装备澳大利亚、智利、多米尼加、海地、意大利、约旦、日本、印度尼西亚、韩国、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马、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新西兰、黎巴嫩、斯里兰卡、越南、中国台湾等55个国家和地区。

虽然M16装备多个国家,但是M16式步枪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在越南战场上就暴露了不少问题,其中尤以弹膛污秽、卡壳故障率高的问题最为严重。针对战场上出现的问题,便出现了M16的改进型。

通常,M16系列自动步枪主要包括M16式、M16A1式和M16A2式3种型号步枪。总体来说,M16系列步枪具有口径小、重量小、射击精度高、持续作战能力强,在步枪通常射程400米内的杀伤效果好等特点,并广泛采用铝合金和塑料等轻型材料和先进的加工制造工艺。

M16A1式步枪是M16式步枪的改进型,主要改进之处表现在:弹膛镀铬,重新设计了缓冲器,以降低射速,在完成闭锁动作过程中防止反跳开锁;由于M16式步枪没有拉机柄,在机匣右侧后端增加了一个辅助闭锁装置,该装置由机框右侧的一排细齿和伸出机匣右边的辅助推机柄组成,它的作用是在枪机因故障不能完全闭锁时,射手可用手推闭锁;枪管下方可加挂M203式40毫米榴弹发射器,具有点、面杀伤能力。

1977~1980年北约确定比利时的SS109式5.56毫米枪弹为北约制式口径枪弹,而M16A1式步枪只能使用美国的M193式5.56毫米枪弹,从而存在近距离杀伤威力太大,远距离杀伤威力不足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步枪的作战性能,美国又对M16A1进行了改进,这就是M16A2.

M16A2式步枪是M16A1式步枪的改进型,M16A2改用刚度较大的重枪管,缠距由305毫米改为178毫米,可发射比利时的SS109式5.56毫米枪弹,提高了有效射程和远距离杀伤威力;增加了3发点射机构,既可单发射击和3发点射,也可单发和连发射击;表尺可调整800米距离上的高低和方向偏差;取消了枪口消焰器朝下的开口,射击时可抑制枪口上跳,卧姿射击时可消除枪口区地面扬尘;机匣右侧抛壳口的后方增加了一个导壳板,抛壳时可防止打击(左)射手的脸部;护木由原来的方形改为圆形,改进了散热器,护木上面呈肋状,便于握持;枪托和握把改用高强度尼龙材料制成;备有轻便的可卸式两脚架,用以提高卧姿射击稳定性。

10.积木式结构——通用步枪

美国海军陆战队退役的枪械专家杰夫·库珀产生了一种叫做“通用步枪”(General-PurposeRifle)构思,然后在1983年,他确定了这种命名为“ScoutRifle”通用步枪的标准:它是便于携带、个人操作的武器,能击倒重量200千克的有生目标,最大长度为1米(39.37英寸),总重不超过3千克(约6.6磅),其它还包括方便、威力大、精确、坚固耐用和外形漂亮等等。此后,有一些人根据库珀定出的标准用市面上的商业枪支进行改装,使枪支达到或接近标准。在7年后,斯太尔——曼利夏公司推出了一种按照这些标准设计并命名为“Scout”的旋转后拉式枪机步枪。

斯太尔Scout是一种很轻的精确射击步枪,全枪共129个零件,枪管细长,并大量采用新材料,因此重量很轻。枪管长只有19英寸,4条右旋膛线,缠距12英寸。枪管壁虽然薄,但采用冷锻制造,因此整体非常坚固。

此外,斯太尔的通用步枪是一种导气式、弹匣供弹、射击方式可选的无托结构步枪,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研制,目的是为了替换当时奥地利军方采用的FNFAL战斗步枪。

新武器的研制由奥地利斯太尔—丹姆勒—普赫公司的子公司斯太尔—曼利彻尔有限公司负责,主设计师为霍斯特·韦斯珀、卡尔·韦格纳和卡尔·摩斯。

AUG枪定型生产后,奥地利军方让AUG与FNFAL、FNCAL、捷克的Vz58和M16A1进行了对比试验,AUG的性能表现可靠,而且在射击精度、目标捕获和全自动射击的控制方面表现优秀。这种新步枪经过技术试验和部队试验后,于1977年正式被奥地利陆军采用,并命名为Stg。77(意思是“1977型突击步枪”),并在1978年开始批量生产。从那时起,AUG便声名大噪,除奥地利外,它被多个国家的军队所采用。当AUG刚研制出来时,有些说法认为AUG步枪有许多独特设计都是革命性的,其实不然。事实上,AUG是把以往多种已知的设计意念聪明地组合起来,结合成一个可靠美观的整体。斯太尔AUG实际上是一个武器系统,4种不同的枪管可以在几秒内就装进任一机匣中,成为4种不同的武器。AUG武器系统是模块化结构的,全枪由枪管、机匣、击发与发射机构、自动机、枪托和弹匣六大部件组成,所有组件,包括枪管、机匣和其它部件都可以互换。AUG系统中采用了大量塑料件,约占全枪零部件总数的20%,不仅枪托、握把和弹匣采用工程塑料,就连受力的击锤、阻铁、扳机也用塑料制成,这些部件耐摩擦而且不需要润滑,因此有较长的寿命周期,而且非常坚固。据奥地利军方的测试,这些塑料部件可以承受射击10万发以上枪弹的使用寿命。

一般来说,AUG很容易分解而不需要专门工具,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基本维护费用,士兵在野战条件下也可方便维护步枪。

11.暴风雨枪——突击步枪

通常来说,突击步枪有很多种,以下我们来介绍实战中几种最为常用的突击步枪,如俄罗斯AK47系列突击步枪、德国G36式突击步枪、法国FAMAS式突击步枪、中国95式突击步枪、美国M16式突击步枪、ASM-DT两栖突击步枪。

(1)俄罗斯AK47系列突击步枪

如果要问当今世界上数量最多,使用最广的突击步枪是哪一款,答案恐怕就非苏俄AK系列莫属了。

根据2001年世界著名轻武器杂志《枪的世界》公布的消息来看,截止2001年5月,AK系列突击步枪的总数在全世界已超过5000万支,排在第一。该杂志还把AK47评为20世纪“世界六大名枪”之首,足见AK系列突击步枪在世界各国受欢迎的程度。

AK47作为世界上第一代突击步枪的代表,早在20世纪的40年代便闻名遐迩。由于该产品定型较早,且发射的是7.62毫米的中径弹,这导致武器后坐力偏大,枪口上跳严重,尤其是实施连发射击时,精确度远不能与现代小口径步枪相比。

不过,却是由于AK47优越的性能和可靠性,使得在越南战争中,美国士兵竟然扔掉手中的M16转而使用AK47,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M16在风沙、沼泽及泥泞等恶劣环境中,故障率高。相比之下,AK47表现出动作可靠,结实耐用,故障率低等优点,这也是AK47备受青睐的重要原因。

在越战中,美军扔掉手上的M16而抓起AK47,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在与越军隔着植被战斗时,美军M16的穿透力明显不足。而AK47在穿透力上表现不凡。

(2)德国G36式突击步枪

德国的G36突击步枪属于第三代突击步枪,于1995年才开始列装。虽然它远不及M16、AK47、AUG那样名声远扬,但是绝妙的构思,看似常规却又处处透出的非常规的创意,以及优良的作战技术性能,足以让它公开亮相。不久,它便引起世界枪坛的广泛关注,并在短短数年间,排在了世界小口径名枪之列。

G36突击步枪采用了许多非常规设计,它的瞄准具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该枪完全放弃了以往常规的机械瞄准具,取而代之的是以准直和望远式两套光学瞄准具,使镜、枪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此外,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在G36加装夜视仪后,形成了一个潜望式的系统,瞄准精确度又高,还有效地降低了基准基线高度,使它在瞄准方面具有了其它小口径步枪无与伦比的优势。

G36步枪没有设置气体调节器,枪机由一个长约6毫米的超短型气压活塞推动,排除剩余火药燃气。虽然这种设计并不影响枪的功能,但在恶劣的环境中的排污能力毕竟不如有调节装置的武器。

另外,枪托的设计别出心裁。该枪采用折叠枪托,中间是透空的,不仅重量轻,而且折叠后不影响射击。由于采用的是有托设计,G36射击时枪口的噪声和火药残烟对射手的影响也很小。

(3)法国FAMAS式突击步枪

1971年,法国成功设计了世界上第一种无托突击型小口径步枪——FAMAS。该枪曾经在乍得战争和海湾战争中经受战火考验,以其优良的性能,赢得了参战士兵的喜爱。作为“世界六大名枪”之一,该枪在非洲许多国家和亚洲一些地区的军队中都有装备。

FAMAS步枪的质心匹配合理,且提把将照门和准星包含在内,这对准星、照门起到了很好的防护作用。另外,该枪还加装有两脚架。有实验表明:步枪装与不装脚架,点射时的谬误会相差50%左右。可见,步枪加装脚架后,虽然牺牲了武器的机动性,但会使射击稳定,精确度提高。FAMAS步枪在现代无托步枪中射击精确度当数最好。

但是,FAMAS步枪也有它固有的缺点,它的结构略显复杂,擦拭保养显得不便,在泥水、沙尘等恶劣环境下的故障率偏高。

FAMAS可以说是世界上人工机效最好的步枪之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该枪背带环设计成沿枪管前后轴线对应形式,因而在行军中战斗背挂显得简单快捷;②该枪有一个包含准星、照门的提把,并且加装有两脚架,因而在持枪快速跃进及架枪射击时更显方便;③该枪的质心配备合理,不论单手快速出枪,还是双手射击都有很好的稳定性。

(4)中国95式突击步枪

以95式5.8毫米自动步枪为基础的95式5.8毫米枪族武器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小口径轻武器的发展已步入世界先进水平行列。中国95式突击步枪的战术技术性能优良,并且重量轻、体积小、威力却很大。

95式突击步枪动作的可靠性是许多世界名枪无法比拟的。但是由于95式步枪在人工机效方面尚有不合理之处,同时,也还没有经过实战检验,所以95式步枪的实战性能还属未知数。

95式步枪全枪的质心及自动机的质心与枪膛的轴心几乎重合,这种优化设计非常成功地把自动机复进到位和后退到位的撞击点选择在自动机质心的水平线上,可有效的增强射击时全枪的稳定性和机构动作的平稳性,从而对提高射击精确度大有益处,这一点与法国的FAMAS步枪很相似。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国产95式步枪虽然也做到了质心与枪膛的轴心基本重合,但该枪无法做到不倒手就可打开保险、卸弹匣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枪的人工机效。此外,95式步枪在定型之前,曾在恶劣的实验环境中进行各项指标的测试实验,环境的恶劣程度让包括对恶劣环境适应性强而著称的以色列TAR-21步枪在内的世界诸多名枪望而生畏。

国产95式步枪有着卓越的穿透力。不仅对700米距离上3.5毫米厚的A3钢板穿透率为100%,就是对300米距离上10毫米厚的A3钢板射击,穿透率同样能达到100%。这一点,也让其它世界名枪自愧不如。

(5)美国M16式突击步枪

美国一直想在突击步枪领域超越苏俄的AK47,因而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小口径步枪的探索工作。而1960年爆发的越南战争,无疑加快并催生了生产数量位居世界第二的M16系列的诞生。

作为世界上第一支军用小口径步枪,M16的出现对20世纪后期世界上掀起的小口径浪潮,起到了示范和带动的作用。然而实际上,早期的M16并不理想,口碑也远不及AK47,它的一大缺陷就是射击时经常会出现卡壳的现象,它在越南的表现也很难让人满意,越南潮湿的作战环境和恶劣的战斗条件加大了M16故障率。即便是现在,仍然存在相当一部分人仍坚持认为小口径武器远距离威力太小,步枪小口径化的道路并不可取。

小口径枪弹使武器的后坐力大幅度降低,这样射手就能容易地控制武器,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射击精确度。作为第二代突击步枪的代表,M16的射击精确度,不论是单发还是连发都要优于第一代的AK47.

M16使用一条细长不锈钢管将燃气直接倒入后部枪机,钢管内极易进入污物,且污物不易排出枪外,钢管内径的缩小造成燃气压力下降,直接后果是枪机复进不到位,造成卡壳。关于这个问题,M16很快换装就是很好的证明。M16是1964年正式装备部队的,到了1967年就换装成了M16A1,足见问题的严重性。相反,AK47从诞生到换代一直使用了五十多年。

M16使用的枪弹并非现今北约通用标准SS109式5.56毫米步枪弹,而是美制M193式5.56毫米步枪弹。M193用M16发射时的初速高达1000米/秒,发射后射弹存速能力底,速度锐减快,造成近距离威力太大,而远距离威力又太小。

与使用中口径枪弹的步枪相比,小口径武器更显得轻巧、紧凑和便于携带。尤其是在射击时,中口径步枪所产生的后坐力令人感到恐慌和难以承受。使用小口径枪弹的步枪,不必担心难以操作,而且还利于携带更多的枪弹,独立执行作战任务。

(6)ASM-DT两栖突击步枪

ASM-DT两栖步枪能同时满足水下和水上使用的要求,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它采用5.45毫米口径的线膛枪管,其既能发射标准的5.45×39毫米的7N6步枪弹,又能发射新研制的5.45×39毫米的MGTS水下步枪弹。

MGTS弹是采用流体力学效应稳定的箭形弹,弹径为5.4毫米,相当于枪膛阳线的直径,弹头在枪膛内运动时并不嵌进阴线内。此外枪管的阴线也较深,当发射标准弹时,会有少量火药燃气通过膛线与弹头壳之间的缝隙从弹头前喷出,把枪管内多余的水吹出枪管,避免出水后立即发射标准弹时出现炸膛意外。

ASM-DT使用标准的AK-74弹匣,同时也可使用一种较宽的弹匣。由于这两种弹匣的前后宽度相差很大,在长形弹匣插槽上安装了一个可前后滑动的弹匣卡笋。弹匣卡笋定位在弹匣插槽尾部时使用较宽的弹匣;定位在弹匣插槽中部时使用相对较窄的AK-74弹匣,此时,弹匣插槽的后半部分会用一个弹簧定位的防尘盖来保护。

12.高射击精度——狙击步枪

(1)美国M21狙击步枪

从1965年始,美军在侵越战争中,狙击步枪的质量才有所提高,当时已经采用了7.62×51毫米标准弹。不过,美军很快注意到,在M14制式步枪上加装瞄准镜而成的M84狙击步枪并不适用,而从M84派生的M21狙击步枪又出笼太慢。直到越战后期,M21狙击步枪才成为美国陆、海军通用的狙击步枪。该枪的枪管比M14步枪枪管稍重,使用特种枪弹,弹匣容弹量20发。它配有两脚架,射击稳定性好。扳机力小而均匀,在300米距离上可以将10发枪弹命中在直径15厘米的圆内。瞄准镜中可以直接看到目标距离,转动调节器可以调整瞄准点。1987年以后,美军开始装备M24式狙击步枪。

(2)前苏联SVD狙击步枪

SVD实际上是AK47突击步枪的放大版本,是由德拉贡诺夫设计的。在经过进一步的改进后,它于1967年开始装备部队。除前苏俄外,埃及、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等国家的军队也采用和生产了SVD。

中国仿制的SVD为1979年定型的79式狙击步枪及其改进型85式,但发射机构更简单。由于SVD发射的7.62×54毫米弹是突缘弹,而且威力比AK47配用的7.62×39毫米M43弹威力大得多,因此枪机机头要重新设计,并强化以承受高压。不过由于只能单发射击,所以该枪击发和发射机构比较简单,主要零件是击锤、单发杠杆以及靠机框控制的保险阻铁,有单独的击锤簧和扳机簧。

(3)比利时FN30-11式7.62毫米狙击步枪

FN30-11式7.62毫米狙击步枪是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设计的,1980年正式投入批量生产。它主要供军队和警察保卫机场、军事重地和国家机关等重要设施。比利时军队和警察已正式列装,象牙海岸也装备此枪。FN30-11式狙击步枪采用优质材料,结构结实,射击精度高,并被誉为北约国家最好的狙击步枪。

(4)德国SP66式狙击步枪

毛瑟SP66式狙击步枪仍然延续了毛瑟98式狙击步枪短枪机系统。拉机柄在枪机前部、闭锁突笋的后方。与普通狙击步枪相比,枪机长度缩短了90毫米,这样可以增加枪管长度而不增加枪长。由于枪身缩短,使得全枪重量有所减小。枪身后部凸出零件少,打开枪机时射手无需偏头瞄准。枪机开锁时,机体向后伸出量小,不影响射手瞄准。枪管为重型,枪口装有消焰——制退器,装置为整体式弹仓,但必须从上面压弹。

(5)美国M40A1狙击步枪

M40A1狙击步枪是一种很精确的武器,它由美国海军陆战队位于弗吉尼亚洲的兵工厂制造。M40A1发射的是M118特种弹头比赛弹,最大有效射程可达900米。美国人认为M40A1是现代狙击步枪的先驱。

(6)奥地利SSG69狙击步枪

长久以来,阿尔卑斯山国奥地利都有着与其音乐一样拔尖的轻武器,奥地利军方和警察大量使用的SSG69狙击枪,就是一种被所有优秀战士青睐的远程武器。由于它经常涂有绿色伪装,有些人便称SSG69为“绿枪”。

SSG69狙击枪拥有致命的精度,许多执法机构的射手把它形容为“装在牛车上的精确制导武器”。即便是不谙射击的人使用SSG69狙击枪,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SSG69的准确性几乎已经变成了传奇故事。

(7)前苏联M1891/30狙击步枪

莫辛——纳甘1891/30狙击步枪,该枪于1930年正式装备前苏联红军,是前苏联1891式步枪的改进型。“莫辛——纳甘”步枪经受了多次实战的考验,经受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和前苏联内战的战争洗礼,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它又作为前苏联军队的标准步兵装备出现在战场上。截止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莫辛——纳甘”步枪的产量已经超过了1.7×107支。

如电影《兵临城下》里面前苏联红军狙击手使用的就是该型狙击枪。

(8)美国麦克米兰Tac-50狙击步枪

麦克米兰公司生产的Tac-50口径战术步枪,采用的是旋转后拉式枪机,只有5发容量的弹匣。麦克米兰玻璃纤维枪托,手枪型握把。此外,扳机是雷明顿式扳机,扳机扣力3.5磅。操作简便。属小型狙击步枪。

(9)G3/SG1狙击步枪

G3/SG1狙击步枪是在G3步枪中精心挑选精度最高的枪管,配上两脚架、枪托贴腮板和望远瞄准镜而成的。它和G3步枪基本没有区别,是一支用突击步枪拼凑出来的狙击枪。SG是“SchützenGewehr”精确步枪的意思,虽然现在德国国防军已经换装G22狙击步枪,但G3/SG1仍在军队中继续服役。

同类推荐
  • 透视人体记录

    透视人体记录

    本丛书针对青少年读者的好奇心理和探索心理,全面收录了自然世界存在的各种奥秘、未解现象和最新探索发现,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趣味性,能够激发青少年读者热爱科学、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 神秘现象

    神秘现象

    这个世界在以我们难以预料的速度变化着,在这个既短暂又漫长的变化过程里,诞生了多少神秘现象,难以估算。如:木乃伊的制作、法老的诅咒之谜、稀奇古怪的电台节目、古希腊古文明之谜、韦后为什么要杀夫等。这些现象背后究竟隐藏了怎样的历史真相和神秘力量,还无法全面了解。然而,令人欣喜的是,正是这些如此繁多的难以解释的现象,才让我们不断地去探索。
  • 生物天地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生物天地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奥秘现象及其科学探索,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学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奥秘现象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掌握开启人类和自然的金钥匙,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和自然的主人,不断认识世界,不断改造自然,不断推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 名山的传奇魅力

    名山的传奇魅力

    三山五岳,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山,其中五岳是:泰山、衡山、华山,恒山,嵩山。早已闻名于全世界。三山黄山、庐山、峨眉山,民间有黄山归来不看岳之称。因为历史上的尊崇,千百年来三山五岳成为兼具自然景观之美和佛、道人文景观之胜的风景名胜区,刘志才编著的《图解科普世界丛书:名山的传奇魅力》引领青少年做一次了解祖国秀美的山水,增加青少年对祖国的热爱。
  • 你一定想知道:宇宙天文知识

    你一定想知道:宇宙天文知识

    阅读科学知识对提高学习兴趣、优化知识结构会产生积极而有益的作用,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只会扼杀活泼的天性.抑制智力的发展。因此,必须在保护学习热情的基础上,扩大青少年学生的知识面,以便充分调动起他们探索求知的勇气和信心。本书的内容涵盖了宇宙、天文、地理、生物、历史、军事、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采用深入浅出、符合认知规律的科学体例,为渴望探索外部世界的青少年展现出一幕幕极具想象力、神秘感和挑战性的科学场景。促进青少年学生开阔眼界、启迪心智,在思考与探究中走向成功的未来!
热门推荐
  • 铭神大陆

    铭神大陆

    铭生死,掌轮回。踏破乾坤,看破阴阳。万古长青今犹在,待到它日欲成仙。九转轮回名千古,一招定夺震苍穹。他自穿越而来,异界纵横,横扫洪荒,为师父,上冥界,斩冥皇,结局如何,唯有天命。交流群;475481757
  • 乱歌天下之良妃

    乱歌天下之良妃

    在现代她就是一个傻白甜,被老大骗去当间谍,不曾想喝醉酒之后就莫名其妙的穿越成了锋芒凌厉、如火如荼的千秋山庄二小姐,但是还是只能是个傻白甜。在宫中还未适应过来,与他第一次见面,无视她的存在,第二次见面她就被受罚狠狠掌嘴,然后结下仇恨。再次被陷害,入狱受刑被误认为死了,抛尸荒野,死里逃生。在青楼混下去保住了清白,好不容易逃走却被他半途劫走,被凌辱各种虐,她表明身份,但是没有任何人相信。因为千秋山庄二小姐身份的她被卷入一场血腥风雨的天下之争。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高校除灵社团之阻止进化

    高校除灵社团之阻止进化

    延续高校除灵社团的剧情,社团成员回归特勤队之后的故事。精神体的全面进攻,阻挡住他们就是唯一目的。这不是不可逆的进化,就算是,特勤队也不会坐以待毙。
  • 不死妖凰

    不死妖凰

    被强敌追杀中,白无生误打误撞获得神秘妖皇经,从此逆袭,问鼎妖皇之巅!
  • 巅峰帝君

    巅峰帝君

    一本破旧古书,造就一位巅峰帝君······天星城炎家炎力在一年之前丹田被废,从此无法炼气。一位家族天才人物,瞬间身败名裂,沦为家族笑柄。无意中,家族一本破旧古书却是为他打开了另一扇门,至此,一位帝君的旅途就此开始······(原名巅峰帝途,名字占用,改用现在的巅峰帝君,他站首发,作者名烦心夜,现改为夜梦轩冥。)
  • 势均力敌的爱情

    势均力敌的爱情

    在姜妍的爱情观里,爱情从来都不是敌强我弱祈求式的,也不是敌弱我强强取式的,而是应当势均力敌。
  • 陈白沙集

    陈白沙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快穿之不良少女

    快穿之不良少女

    你,想要倾国倾城的容貌吗?”“你,想要富甲天下的财富吗?”“你,想要权倾朝野的家世吗?”“你,想要另人惊艳的才华吗?”“你,想要傲视天下的智慧吗?”一道华丽低沉的声音从远方传来,似天使的梵音又似恶魔的低呤。充满诱惑,引人痴迷。“想,我想要!”陷入困境的南夏没有丝毫犹豫。契约成立后。南夏踏上征服星辰大海(扑到男主)的艰难旅程。冷酷总裁&傲娇师父&傲慢亲王&温润学长&将军哥哥&……等一系列的男神被南夏扑到。本文1V1,三观不正,略有崩坏,不喜勿入。么么哒!!
  • 叛逆千金

    叛逆千金

    一场车祸使她变得不再爱笑,她开始变得叛逆起来,从最开始的好好学生变成了街头小混混,无论是谁说他他都不会去听,直到…………
  • 恶魔殿下的小小女仆

    恶魔殿下的小小女仆

    温小染人穷志不穷,以全省第一的成绩特免考进了……传言中的恶魔中学!一入学,就成了全校学生膜拜的大神,全校老师的重点保护对象,以及,全校女生的公敌?!三年前,羁绊初定,却相互嫌弃;三年后,情根深种,依旧死缠烂打。“你欠我一个道歉。”“对不起。”“你欠我一个解释。”“我真不是故意的,那是意外。”“你欠我一千万。”“三年为期,打工还清。”“你还欠我一个人。”“啥……?”“欠债还钱,欠人,不如以身相许吧。”你以为这是王子与公主的童话,可爱公主被霸道王子宠上天?错,这只是一个斤斤计较小气吧啦的腹黑少爷与鬼马精灵坚强勇敢的乖巧女仆之间的斗智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