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67600000038

第38章 书品篇(5)

回头看刘家科的散文,也许并非显示了这种自觉,但是他以众多的弱小和庸常,令人熟知但也陌生的人物和物象,对过往的乡村生活倾力关注,多是从底层人生、普通者生命和命运的关注。这是乡村散文的底色。刘家科笔下的人物,多是俗众、芸芸众生,他们厮守于沉寂于世代相袭的乡野,但是,他们有向往甚至奢望,他们的生命是泼辣而激扬的,他们有自己的尊严,有着精神上强韧与倔犟。我们看到这类馨欬可闻的人物有骂街者,有牛皮大王,有小混子和惹是生非者,和不乏占些小便宜者;也有孝者“善存”,志士勇者“传久”,和能者“算盘”。除此,他在一些描绘事情中写人,诸如抓阄、打赌,都可见一些乡村的习俗和民风。然而,大者如抗战中的英雄传久,如枣树扎根深实的九旬高龄的老爷爷,是他这类人物的高声部。刘家科写乡人的种种做派,写诸多小有不良而却不曾大恶的乡人、邻家等,描画他们的生命情状和命运,很难说是一种悲怜,但却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关怀。或者说,他通过这类人物的命运来认识平原大地乡村文化图象。还有,农事和农活、乡风乡俗,如收麦,看青,砍草,以及乡情浓郁的“年味”,年代长久的老屋和老井,古槐与麦秸垛,都是他记忆中最为真切和鲜亮的“记录”。间或也有空灵的,如看雨,听雪,玩麦结柳等等,乡村的记忆,在于刘家科对一些人物的怀想,是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文化承传,也是一幅由杂色组合的文化图象。

刘家科对于乡村的记忆或说回忆,是从人、物、事中,看取生活变动不居的传承,乡村记忆多是些断片和简章,简洁的笔墨和简单的故事,几笔勾画的人物。不作太多的描写,或者也不太从大道理和大背景上去描写,这也许是作者的有意为之。记忆有如一张大网,文化风习、传统与民俗尽在其中,拨动着一个背乡游子的乡愁;有时,面对变化,不免惆怅。在《湾里的村庄》中,他感叹“原来那个桃源似的村庄哪里去了”,体现了一个现代文化人对于乡村变化的困惑。乡村是他的生命之源,也是他的文化根基。所以,他多是从回忆中描绘过往,描绘记忆中的人情世事,他为那些逝去而扼腕,也为那些多年的不变而痛心,更为那些风习与民俗的改变而挂怀。也许,这种选择对于变化而发展的乡村,显得有些沉静,有些落伍,但是,作家执著于自己的选择。从底层的众多生命图象和面貌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乡村、真实的风习和民情,看到了过去的沉重与未来的艰辛,这或许是“乡村记忆”的社会学意义。

刘家科在本书“跋”谈到,记叙行文,“如同散步”。其实,他的这本散文,也“记”出了一个时空坐标上真实的乡村,对于家乡,对于他所关注的农村和乡亲,这也是一次较为广泛层面、有特别意义的文化散步。他留下了足可以让我们认识平原乡村文化——风习和人情,一个鲜明的足印。

2006年6月

现实性的写作

时下,文学是一个欲说还休的话题,可不是吗?当你看到如恒河沙数的各类文学,比如小说,每年长篇过千,中篇铺天盖地,短篇如过江之鲫,你能够拒绝阅读的诱惑吗?如果你又是专职的读者、圈内人,你会放弃阅读的期待吗?乱花渐欲迷人眼,可以作为时下的文学景观。但是,也有另一面。当众多的长篇也好,杂志也罢,无情地被市场和读者冷落,书店和书市中的文学图书,也困扰于作者和出版者,而且还有各类打着文学旗号,招摇过市,各种流俗的甚至垃圾文学时有出现,你不得不有相当的惋惜,有恨铁不成钢之叹。

这就是当今文学真切的现实,也是一些文学中人的真实心态。或者说,是一个既热闹也冷清,既有花团锦簇,也有默然孤寂的文学现状。

因为这样一个背景,任何从事文学、爱好文学的人,特别是那些执著者,那些孜孜矻矻,以爱心,以毅力,打造文学热情的人,就值得称许了。

而眼前本书的作者,就是这样一个执著者。

孙梽文,山东诸城人氏,创作有年,致力于报告文学的写作,曾有多本集子出版。齐鲁大地,华夏文明重镇,风华物候,世所瞩目。丰富的人文资源和悠久的人文传统,影响着一代代的山东作家。或许耳濡目染,或许对于文学和生活的特殊理解,从他创作始,就以报告现实,描绘“进行时”的世态人事,成为创作的内容。这是否多少受经世致用、文以载道的儒家人文传统的影响。但是,他描写现实生活,描绘奋斗者的人生,写他们创业图强,奋斗贡献,也写他们的喜忧、期待和困惑。主人公有领导者、管理人,有教师,有专业人才,也有普通的百姓,五行八作,林林总总。他笔下的人物,历经变革时代风浪,感悟时代生活变化,享受现实多样的人生,创造自己天地。其中,领导者搏击时代大潮,人生经历充满创造,或克坚攻难,或忧戚现实困境,或怀抱于人文理想,为了一方土地,承诺担当;普通百姓,坚韧顽强,为社会大厦添砖加瓦,默默奉献,平凡中见不凡。这就有了,深情于沂蒙老区的县委书记刘宗元,有了执著于渔政科研、“造大船”的王诗成,有了爱钻研的徐州铁路管道工李炳华、模范的中学教师吴莲珍……无论是权重的管理者,还是基层的劳动者,作品描绘的正是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中国现实,表现了改革开放的人生,既有社会生活的斑驳历史,也有个体生命的价值。更重要的是,从这些人物中,看到了从传统文化和过往生活中走出来的人们,进入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现代精神、人文理想,对于每个人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从中,看到了管理者的能力、普通人物的坚韧精神,看到了渐进的中国乡村社会变化的轨迹。像书中一些写地域性的篇章,如诸城市率先在全国进行的社区保障系统的创立,济南福利彩票中心的惠及民众举措,以及乡办企业发展后对于土地和农民的影响,都是一个时期乡镇历史和农村社会生活的鲜活图象。报告文学是写人的文学,写人绘事,以事带人,从人物的社会变化、思想发展、历史进程中,看取时代和生活的光影,展示社会的进程。这或许成为当今人们在对众多文学颇有微词后,它是勉为看好的一种。

是的,报告文学是当前联结大众读者较为直接的文学样式,也是描绘时下生活最为快捷的文学。我们感叹文学与大众与社会的疏离,感叹文学的贵族化和庙堂化倾向,对于那些即时报告现实生活,关注基层人物的文学,有着本能的尊重和热情的期待。正是火热的现实,以及同时代人物的创业精神、奋斗理想、人文情怀、生活目标感染启发作者,孙梽文通过快捷敏锐、近距离地描写现实的世情人事的报告文学,记录现实中国变化发展,把握和寻找时代发展的动向,描绘充满创造与智慧的创业者劳绩。诚如本书题旨所示,这也是一条文学的“希望之路”。关注切近的现实,挖掘创造者的人生,抒写生机勃发的新生活,他的努力,足可为人所敬服。当然,文学也是一项艰苦严谨的劳作,也是创造性的劳动。报告文学也是一项综合性的文学。不可否认,在人物形象刻画、作品内涵以及思想哲理的提炼,语言词章的锤炼等等方面,本书的诸多篇章,都还有大可开掘的空间,还需要有更上层楼的努力。

无论如何,通过本书,我们认识了一个关注现实、文心如火、执著而坚韧的作家。

与作者有多年的交往,好多篇什也曾先行阅读,作者盛情不好推却,就此为序。

2008年11月

品读“短平快”

有些时间了,出版主管部门为了对某些新书作一些审读,对我们一干人,多有“双规”要求:规定时间,规定格式,对其进行评判,于是,就有了一些非驴非马的简评,我谓之为“短平快”的文字。文字本身没有什么,而所涉及的图书,有着某一方面的特色,故收如下。另,几篇短评也一并纳入。

史论也要新视角:《延安鲁艺风云录》

作者:王培元,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是一本描绘党领导下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史,是一本纪实类的著作。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是抗战时期一所重要而特殊的文艺学院,本书描写和研究的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在中国解放区延安,革命文化开始形成、建设、发展的历史。全书对延安鲁艺这座革命文学的摇篮,当年一些著名的文化战士生活学习、思想形成、创作面貌,以及这段历史对革命文学的影响,党的领导人与文化界人士的交往等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述与描写。对中国革命文艺史上的重大事件进行了揭示,再现并探求了当时文艺界复杂的状况。

全书基本上是从一些有关史料中,描写延安鲁艺时期的革命文艺发生发展形成的历史。引述得当,考证有据。书中观点和材料也基本上是依从现有的研究所得,因作者多年追踪研究这一选题,旁征博引,材料引用较为充分,论述也较为确实。还有不少为作者第一手材料。文字流畅,既有个案的创作面貌,也有总体的概括,对当时的一些重大的事件,诸如“延安讲话”、整风运动、抢救运动,和重点作家的作品,比如话剧《白毛女》、秧歌运动、平剧《逼上梁山》,有重点的评述。对当年文艺受左的思潮影响,作者不回避,尽可能充分引用材料、最新研究所得,评述事件,呈现历史的面貌。关于“鲁艺”的影响,作者在“告别延安”一节中,分析得较为全面。

一个人们熟悉的历史,一段被尘封的文学情况,被无数次文字描绘过的历史,从个人化的角度进行认知、解读,想会引起关注的。

兼听则明:

《凝视中国——外国人眼里的中国人》

作者:解本亮;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这本书如题目所示,是通过外国人的眼睛看中国人。作者引述了大量的资料,以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各个阶层人士,对中国以及中国历史和社会的评价,作为参照,在较为广阔的层面上,描述了外国人(主要是西方人)眼里的中国人形象,以及中国人精神面貌、物质生活、性格习性等等侧面,是一本以资料引述为主、也辅以较少点评的专题论著。

书中分“序篇”、“天使还是魔鬼”、“中国人的美德”、“东方伦理的困境”、“摆脱不掉的‘劣根’”、“一方水土一方人”、“西方各国看中国人”等章节。其实,集中来看,是从中国人的精神情操、道德意识、性格脾气、处世原则、生活习性、行为方式等等不同侧面,进行多方面评述。有的是从中国人的角度,有的是从中国或者是中华民族这个大背景进行的。所以,所谓中国人形象,就是中国的形象、中华民族的形象。

客观地说,这本书借西方人之口、之眼,看待和评价中国以及中国人,从优劣、正反两方面,给国人,做了较为辩证的分析,也从历史的角度,对中国人形象在西方人眼中的“演变过程”,做了描述,特别是对我们同胞面对社会历史的文明进程,如何发展的警示,借西方人对中国人的剖析“诱发中国人的自我反省意识”等,不失为一个较为客观的借镜和思考,也令人警醒。所引的资料,多数是公开出版物,这当是一本较严肃的著述。

因为书名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尤其是引述外人的著述,评价中国、中华民族,以及中国历史,容易形成一种片面的历史观,容易在眼下反思的意识中形成一种偏执。可是,作者辩证地把握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地位和民族风范,对不同时期外国人对中国的评价,都是客观求实地引用。对国际上一些不友好“妖魔化”中国的言论和评价,也进行了批评。

对中国人形象负面的内容,本书也进行了揭示,特别是对于一些有悖于伟大民族精神的东西,与社会发展相背离的东西,属于落后愚昧的东西,进行了剖析和揭示。但在揭示这些负面影响的时候,有的地方,比如第三章“东方伦理困境问题”,引述较为零碎,有的评价也过分依据外国人的主观之见。

搭车跟风后:《上海森林》

作者:张错原;出版者:世界知识出版社

本书是一部描写当代都市青年生活的长篇小说。以刘姬汉为主人公的几位大学毕业生,怀揣理想,踏入社会,在金融界、经济界,求职、就业、谋生,以至交友、恋爱,由北京到西安,再下广州,又去上海,几番漂泊,最后,在上海这个人生舞台上,经历了都市青年所面临的种种艰难的人生抉择和情感历程,是一部近距离地反映当代青年生活状态的小说,是一部写实性强、内容上还算严肃,艺术上无多创新的小说。

小说写有十多个人物,以主人公刘姬汉的同学、同事、恋人等一代七十年代后的新派人物刻画,着重描写大都市中一代青年知识分子,人生欲望和生存状态。他们虽无多大的壮举,甚至于抱负和追求,但生活的困顿,让他们的精神承受着种种的磨砺。他们有对事业的向往,有对金钱的追求,对爱情和性的渴望,总之,在躁动不羁、背叛与求索中,体味求职的艰辛、失业的困顿、失恋的焦虑萎靡,他们的种种期待与向往,种种痛楚与不安,体现了都市中漂泊者和边缘人的生活情状。小说用“上海森林”这一精神意象,反衬这些年青的漂泊者们,面对厚重的人生现实壁垒,生活中有着“不能承受的人生之重”。小说情节有很大的写实性,有不少内容在以前类似题材的小说中有过,而它的特色在于,对一拨漂泊流浪,寻找与求索的当代青年,生存的严酷与情感的粗放,以及竞争的严峻,人心的虚伪,人性的飘忽等等,进行了较为原汁原味地揭示,呈现为青年成长小说创作中所谓的原生态特征。

小说的题目有包装、搭车之嫌,“上海森林”,语焉不详。让人不免联想到前些时日本作家的畅销书《挪威的森林》。同名、借名等等,这也是目前出版界的一种通病。

草根的锐气:《卧底记者》

作者:石野;书名又为《卧底记者——我的正义之旅》;出版者:中国方正出版社

本书是一本以个人经历撰写的纪实文学,被出版者冠为“侠客行纪实丛书”。是关于自己的人生传奇,其主要是新闻经历。作者“我”由一个农村青年,到部队锻炼,复员后靠自己的拼搏勤奋,刻苦自学,谋职求生,到广州先后被几家报纸聘为记者,在三年的政法记者生涯中,以笔为刀,揭开了几起惊人的内幕事件,勇敢而不乏惊险地多次站出来为弱者伸张正义,因此三次走上法庭,多次遭人追杀,四次死里逃生。书中以不同的章节,描写了作者亲历的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比如“卧底揭开华才职校骗局”,为揭露卖淫嫖娼真相“广州王圣堂历险记”等等“卧底”的险情;描写了作者报道过的“四川民工讨工钱,竟惨遭恶老板的杀害”;七旬“死人”还魂状告公安局,诉讼五年无结果;打黑警察举报局领导遭追杀,被迫携枪上访;因为援助遭遗弃的打工母子,揭露爱情骗子的真面目,侠义记者却惨遭无良同行的诬陷诽谤等等内幕真相。

因其特殊的题材,使得本书内容惊奇,描写也独具现场感。作者在描绘中也不讳言自己情感经历,通过传奇色彩的人生历练,痛苦的内心独白,艰辛的舆论监督历程,以及作者多位新闻同行在依法实施舆论监督时的艰难感受,描绘了现代新闻从业者的别样人生。

同类推荐
  • 赵惠民影视文学精选

    赵惠民影视文学精选

    凭借对生活的赤忱热爱和真情实意,作者以自己的家乡夏邱镇柳沟村的田园小景和当地纯朴的人与事为创作素材,透过泥土的芳香,不仅孕育出了乡韵的诗情画意,而且蕴含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家乡经济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迁。
  • 历代家书

    历代家书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历代家书》收录了上起先秦,下迄明清的一百余份家书,堪为家书中的佳品。其中当然有部分与我们现在的价值观念、伦理意识不相符合之处,但去芜以存真、披沙以见金,唯看读者朋友鉴别与取舍。
  • 网络文学大事件100

    网络文学大事件100

    本书以大事件为视角切入网络文学发展史,全面清理网络文学兴起以来的各种事件,仔细甄别,归类整合,并按编年史的形式排列组合。在此基础上,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一事一评,对事件发生的原因、背景、过程和影响、意义作出客观公允的评价,以期对每个大事件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晰的把握,对其在网络文学甚至整个文学发展史上的意义和价值有一个合理的理论观照。即通过点评,把事件背后的“思想”提炼和挖掘出来。
  • 写给年轻人

    写给年轻人

    当一个人降生于世时,除了父母给予的生命,一无所有。正因为如此,人生才有了希望与追求,每一个人都可以在一张白纸上描绘最新最美的图画。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颜色你数不过来,但是应该会分辨它们。人生本是个艰辛的历程。我们总是在付出的同时,得到生命开出的灿烂之花。生活并不是笔直通畅的走廊,让我们轻松自在地在其中旅行;生活是一座迷宫,我们时常会陷入迷茫,我们必须从中找到自己的出路,在死胡同中极力搜寻。但如果我们始终深信不疑,总有一扇门会向我们打开,它或许不是我们曾经想到的那扇门,但我们始终会发现,它是一扇有益的门。
  • 忍寒诗词歌词集

    忍寒诗词歌词集

    《忍寒诗词歌词集》是作者个人创作的古典诗词与歌词的结集。分上下两编。上编《忍寒庐吟稿》作于一九二四年至一九四八年,下编《葵倾室吟稿》作于一九五二至一九六六年。作者藉助诗词这一文学形式咪事味物,抒发个人的感情襟怀。此外,作者还借鉴古典诗词在文字及韵律方面的规律,创作新体歌词以适应时代需要。
热门推荐
  • 职场:哥,我还小呢

    职场:哥,我还小呢

    那年,她遇见了他,擦出了不一样的火花。职场,风起云涌,她却依然活的如鱼得水,坐得千万财富。她出生于离异家庭,对爱情,她始终胆小,不知,他能否打破她内心的那道墙,走进她的人生。
  • 劫圣诛神

    劫圣诛神

    一个没有任何修炼资质的孤儿司逸宸,被斗气几近全无的一代杀手抚养长大,一次天地异变,司逸宸被从天而降的神物改变体质,魔武双修的天才少年不断的崛起,劫圣诛神,成长为一代枭雄。
  • 抗日英雄赵一曼

    抗日英雄赵一曼

    《抗日英雄赵一曼》作者:罗鸣贺丹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2015年,是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诞辰110周年。赵一曼,在宜宾可谓家喻户晓,在东北可谓人人敬仰,在中国,乃至世界都知道这位东方女性,中国著名的抗日民族女英雄。该书穿越了110年时空,讲述她31年的青春岁月、人生传奇、抗日杀敌、铁血疆场,特别是她面对日本鬼子的酷刑逼供、博弈还击、心身如钢、宁死不屈,英勇献身的感天动地的故事……
  • 混沌灵珠次元行

    混沌灵珠次元行

    究竟是命运还是游戏?在这里。一个平凡无比而又‘幸运’的人卷入的宿命纠葛。“我,真的做的到吗?”
  • 倾城小姐:帝尊宠娇妻

    倾城小姐:帝尊宠娇妻

    她是现世的特工女王,去一朝穿越成废材小姐,他是大陆人人敬畏的帝尊。却为她一展笑颜,虽说她内心高冷,但没有想到她的丫鬟竟把她逼得她想要作死的节奏啊!!!丫鬟啊,能不再装无辜了吗?话说帝尊请远离我,我承受不起奸情被发现的滋味。
  • 撒旦来袭——妖孽殿下一文钱

    撒旦来袭——妖孽殿下一文钱

    初次见面,他狼狈至极,她正意气风发。”喂,女人,跟我回家吧“”我很贵的,你买得起么?“她是传言中的撒旦恶魔,他却是无人不知的病王爷,为了冲喜,她被他点名要娶,病王配狂妃,引起了不少轰动。当腹黑撞上腹黑,一段奇异的爱情萌发了…………
  • 九夜奇谈(都市鬼怪系列故事)

    九夜奇谈(都市鬼怪系列故事)

    什么?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有妖?呵,这个世界什么都有,只是你们不知道。就像妖魔鬼怪和人类并存于这个世界,虽然有着强大的力量,却因为某些原因,并不敢太过张扬,只能隐藏于人间,并且遵循某种规则来生存。它们像人类一样,有的善良、有的凶恶、有的活泼、有的木讷,只是没人知道谁是它们。
  • 星升

    星升

    一颗巨星冉冉升起,红到到白日飞升........
  • 中夏传之帝歌

    中夏传之帝歌

    当他离开了帝都,背着皇命去向七族借宝。所有人都认为他不可能再回来了,他在和大太子的斗争中输的一败涂地。十年之后,新帝登基之日,他却带着七宝又一次踏入了帝都。他用十年的时间,完成了从男孩到男人的成长,用了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谱出了自己的一首帝歌。
  • 引灵者

    引灵者

    人间总有那么些不可说,不可语,不可闻之事。他不是无常,行走在人间,引渡灵魂,破鬼怪怨念来修行,逍遥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