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67600000034

第34章 书品篇(1)

《秦腔》:让长篇成为长篇

这个题目是后来想到的,也是从时下长篇小说的话题引起的。当我们面对林林总总、可以说是提不起兴致的长篇小说的时候,有人惊呼,长篇的味道何在,那些叫做长篇小说的东西,能让你有阅读的兴趣吗?于是,就有了让长篇成为长篇这样一个话题。

这部长篇,是眼下文学的一个亮点。倒不因为,它出自名家贾平凹的手笔。它在小说的包容量、艺术的完整性,以及人物个性化诸多方面,为时下长篇小说提供了可讨论的话题。一部长篇,以其厚实、鲜活、整体上的饱满,引人注目,实属不易。

长篇之所以为人们所重视,除了它所承载的内涵,也是因为在眼下,它可以为出版社或者个人带来上好利益。这种潜在的经济增长点,是当前的长篇为众多作者趋之若鹜的一个原因。所以,每年度的统计,长篇疯长为不争的事实。究竟时下的长篇产量,谁人能说出个准确的数字,好像难也。已有人统计日产量达三五部,年产千五百部。这听起来是个吓人的数字,可是,我们看到的多是一些题材雷同、思想浮躁、艺术浅薄,并没有多大的思想和艺术含量的东西。一年下来,有多少人能记得起几部来?听说,一个很有影响的评奖,也是从那么几部中,挑来拨去的,评完了,也没有给读者和文坛什么样的惊喜,还多为人所诟病。从这里,可以有这样的认知:长篇在时下是有一个如何正名的问题了。

这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仅在艺术手法上看,时下小说在文无定法、我手写我心的诱导下,在一些所谓现代融合法、链接法的制作下,长篇艺术多沦为一些新闻报道式的平面文字,某种程度上长篇是买方市场,利益的驱动,也让未多打磨的东西,半成品招摇过市,不忍卒读。文学平面化,长篇难辞其咎。

在这样的情势下,如何让长篇成其为长篇,成为人物的命运和生活进程的艺术展示,在读者中重新获得信任,有重要的意义。所以,解读贾平凹的这部作品,可以提供人们很多的思考。

有一点,深让我们佩服,作家把长篇作为一个时代文化的思考,也就是说,从当代农民文化发展流变中,展示生活,思考现实。长篇小说是一棵思考的文化大树,见出思想分量。我以为,文学的分工,各有不同,而长篇的优势是思考。也许,对当前农村文化进行思考,在许多作家作品中,或多或少有所涉及,但像《秦腔》这样,对当今农民文化进行了深刻而尽情地展示,在时空上大开大阖,犹如一幅当今“清明上河图”,一幅全息式的农村风情画,还不多见。在作品中,关中农村,乡里俗事,现代文明之风的浸染,传统道德的羁绊,无不牵动着农村文化的发展与变异,更主要的是,小说把渐行渐远的乡土文脉根系,同渐渐侵袭的现代商业文化风习,在清风街上下进行的或深或浅、不大不小的碰撞,呈现出来,让我们看到了农民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既清晰而又迷茫的联系,也看出作者面对新的文化发展,新的农村命运,葆有的一种特殊的乡土情怀和文化情缘。

就文化角度看,《秦腔》所展示的,一是认知乡土文化包括农耕文化中深重的传统力量,哪怕是多年的积淀业已成为包袱和负担。二是如何在现代文明之光的照耀下,融会传统文明因子,把传统文化的精华进行现代文明的改造。三是认可有绝活技艺的农民文化精英、乡土文明的精粹,也是当代农村现代文明的重要构成。或许如作家自己所说,秦腔也是秦地秦人的声音,他通过这种广大属地普通人的声音,传播着与国人有着重要的精神联结的乡土文化的命运,面对汹涌奔腾的现代化历史进程,乡土文化何去何从,作家的目光有着焦虑和急切。

所以,小说展开的生活场景,则是不急促不峻急的文化现象,浓郁的乡土情结、深重的传统精神,华夏文明之于现代化的强势负累重重,现代化的乡土中国和地球村的当今文明,如何在精神对接上破解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难题,让我们看到了作家的深沉思考。

人物是长篇的灵魂,小说写的是命运、是事件,但终归是写人物。《秦腔》以扎实的生活内容、鲜活的人物,十分质感化的艺术特色,让人读来兴味盎然。其实是把人物刻画当作小说情节引线,或者,成为艺术结撰的中心。

无论是着墨较多穿针引线的人物引生,还是有着两种文化的熏陶的夏家兄弟,在对旧有传统的依恋和舍取中,在新与旧的矛盾中,也有无足所措的茫然期待,有生命情感的撞击和精神意志的律动。我以为,这部作品中人物鲜活,其高明之处,是把“秦腔”活化成一种文化,而这些生活在“秦腔”世界里的人们,负载了秦文化的精髓。人物和情节,不是天马行空,缺乏生活的逻辑胡编乱造,不是极端个人化私人性的展览,清风街上的人物数十上百个,都写得鲜活,也写得真切。引生是穿针引线的人物,是一种文化的符号,可以看成是农民文化或者农耕文化,在现代文明进程中,尾大不掉的代表。各种人物,在时代风浪冲刷下,难免浮躁,然而,秦腔的艺术却如一种徐缓的调子,伴随清水街的历史,从过往走向未来,尽管前行的路,并非明朗而清晰。

某种意义上说,秦腔是一种文化标本。她不独是作为一个艺术品种,而通过这一民间艺术样式的影响,负载着华夏子民、黄土地文化的内涵,成为中华文化的共名。她是秦人的话语,一种交流的实用方式,也是代表秦人属地产生而远播流长的泱泱华夏文明。无论是清风街上的头面人物,还是生存艰难的草根一族;无论是弱智的引生,还是机智的夏家诸兄弟;无论是悠久而深沉的东西,比如,物件器具,习俗风尚,还是那些鸡毛蒜皮的家长里短,鲜活的生活小景等等,展示的是秦腔文化的广大和厚重,有如八百里秦川,一派粗犷而凝重。

过去说,长篇是一个时代的艺术纪念碑,也有说是一个作家的枕头之作。现在,好像这个要求还在,可是,创作的实践就不是这样的问题了。而对于它的要求,还其本原,不是过分之想。从《秦腔》中可以看到这点。

2008年6月

普通人生与温暖情怀

城市的边缘人,如引车卖浆者,还有家庭主妇、自由职业者或者下岗人员,就是这些芸芸众生,构成了范小青短篇小说集中的基本人物图像和现实人生的生命图式。也是这些普通的人物和生活场景,让这本《像鸟一样飞来飞去》的小说集,有了生活的质感,和不一样的人生情怀,以及人性的温度。

我惊异于范小青数十年间,不断地把目光投注于世俗人物、弱小庸常生活的热情,一个作家的执著与固守,可见一斑。当我们生活在后工业化社会,享受着经济全球化的物质诱惑,在制造着文学的种种奇诡与幻象,现实的文学世界声色犬马、珠光宝气、欺瞒与狡诈,不一而足,或者,商品经济的大手,挤压着人的脆弱的心灵,浮躁喧嚣成为时下文学的集体狂欢时,范小青却执著于那些没有权位的弱势族群,小说主人公多是小市民和农民工,忧戚于他们的喜怒哀乐,描绘他们的生命情态,十分难得。在本集中,最早写于1988年的《瑞云》,以一个贤淑的邻家女的沉稳的小市民生活状态,以及街坊邻里的平和庸常,开始了她为这类琐碎的人生的画像写真,及至最近,那篇获鲁迅文学奖的《城乡简史》,也是以一个偶然接受图书捐赠引发了好奇心之后,来到城市,寻求新生活的农民父子,描写了变动中的中国时下底层百姓们的生存面貌,和人伦情感的微妙变化。

在这类描绘中,作家关心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弱者。他们是微小的劳力者,那些混迹于城市、讨生活于无奈的农民工们,为了仅存的生活权利,劬劳辛勤,但也有着自己的人格尊严。在《城乡简史》、《这鸟,像人一样说话》、《像鸟一样飞来飞去》、《在街上行走》、《回家的路》等篇中,在范小青的笔下,农民工们是主角。他们从乡村而城市,生活开始了新生面,但是,面对生活的严酷和无情、人生的种种无奈,他们的精神世界是简单中有充实,人性是粗疏中有温暖。小说多以善良温情的笔法,描写他们的生存严酷,而情感却温热。在《像鸟一样飞来飞去》中的郭大,因身份证的错发,别人的大名让他闹出许多尴尬,在城里找不到安稳。在《在街上行走》中,那位姓名都很模糊的“他”,每天收旧货,虽有点文化也多次被骗,但他始终坚信自己的钱会积少成多。《回家的路》中的吉秀水,能够有资本干起了搬家公司,同样,他仍然是背着很重的债务,临近家乡而未能回去看妻儿。在戏谑而讽刺的小说《科长》、《钱科钱局》等篇中,小小的职位也可引发天大的动静,为了那些实际利益并不显见、位置也不太大的官位,这些可爱的小公务员们,有善意的逢迎和私心的狡黠,也有作为多年来底层生活中的心理失衡。这些世俗中的琐小人生,有农村农民,有小城的市民,还有知识分子,按职业分有收旧货者、搬家工、社区保安等等。变革时代的生活,引发了农民与市民的多多少少的联系,同样,在精神世界里,他们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关联,隐匿在背后的有一种精神的互通性。性善、坚韧而通达,是底层人生的精神本性。所以,范小青的小说找准了时下社会底层百姓中最为基本的精神单元,和最为平常的精神情态。相较那些社会生活中的利益博弈、呼风唤雨,那些繁华锦簇的大佬贵人,这些农民工和小市民,最容易成为互为关联互为依存的生活同道者。他们于世之安适、于情之通达、于己之克服等等,并不因为其身份教养而异,于是,他们的生活,在物质与精神上有着天然联系,而这些成为范小青开掘的一个切点。

范小青的短篇,多是较为精致的小构架,人物故事取其片断,情节也不枝蔓,没有太多的对话和场景氛围描写。小说情节并不太讲因果关联性,多以或然性随意展开,没有从起始到终结的过程。比如《医生》,比如《失踪》。前者两个医生汤和金的暗中较劲,最后在淡淡的茶雾缭绕中,品味人生。后者也是两个妇女失踪,家人多方寻找,最后有惊无险双双回家,平静而自然得好像什么事也没有一样。这样,小说故事虽有悬疑的吸引力,但多归结在平实而自然之中,显得视大为小、视有若无。她不太设置小说的伏笔或者所谓的草蛇灰线层层解套,这样需要太多的篇幅、太多的复杂人物关系。当然,她也注重于构思中的悬念,像《这鸟,像人一样说话》、《我们的战斗生活像诗篇》中,都有被盗破案的追寻过程,而这些个案的人生故事中,表达作家的思索,这个世界中显见的物质的失落并不是主要的,而重要的是一种精神的失范,是与这些金子或者纸币更为有意义的东西。

从小说叙事风格看,范小青的短篇,严峻中有温情,沉重中有轻松,或者说,在严酷的生存状态的描写中,有浪漫的人文情怀。像《我们的朋友胡三桥》,一个寻访胡三桥的计划屡屡未果,在是与不是的错位中,寻访亲历,温情而随性,自在其中。在《城乡简史》中,王才父子从偏远的穷乡来到繁华的都市,为这“香薰精油”而找寻,还有《李书常先生雅正》中的主角老画家陈白渔,有着坐看云起的闲适,如此等等,都是一种理想和期待的现状呈现。小说的题目也见考究。《像鸟一样飞来飞去》、《我们的战斗生活像诗篇》、《错误路线》、《爱情彩票》等等,都可作如是观。她把民工生活或者说底层人生当做一种浪漫的侠义的精神流浪者,用“飞来飞去”来形容,在严酷的现实中有一种精神的高扬姿态,反正之中,蕴涵精妙。

2007年12月

程贤章小说的意义

广东老作家程贤章的小说创作,如同一条静水深流的河。在五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他著作丰盛,仅长篇小说,已是十部之多。他的创作历数十载而不中断,尝试着各种文学样式。到了今天,一些老作家赋闲收笔,颐养天年,可他却仍然勤奋坚韧,挑战自我。最近长篇小说《仙人洞》的问世,表明他的不懈追求。他不是那种赶时髦的作家,也不是那种夸饰自炫的作家。他是一个执著于思考而勤勉的作家,一位有如农人躬耕于田垄、劳作于大地的作家。

如果作家有一个身份认定的话,程贤章有多种身份。他做过文书、记者、官员,但他的人生之旅,主要是写作,是用文学同这个世界发生联系,用笔表达对社会人生的感受。他是一个典型的现实主义作家,但不墨守成规,也借鉴诸多的艺术手法。在十多年前,面对各种新见迭出,各种主义翻飞,他却表示了极大的热情,也鲸吸各种新知,而且还申明对于先锋派、现代派文学,包括一些当代国内青年作家的作品极为爱好。我曾眼见他对马尔克斯、福克纳、昆德拉的作品,选购不少,手不释卷。这在一个较为定型的作家中难能可贵。他研读百家而融会到写作中,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创作的长篇小说《胭脂河》、《云彩国》,就有形式结构上的现代意味,在语言叙事方面表现出转益多师的新面貌。他还在创作之余,潜心研究《红楼梦》,写下了《我说“红楼”》的专著。

当然,作为一个与现实保持着新鲜敏感,特别是对客家文化有着相当体会的现实主义作家,程贤章的创作较为突出的是,近距离地表现和开掘当代生活。他先后以客家文化和岭南文化为背景,创作了多部长篇,其中《围龙》具有标志性意义。一是他对于客家历史文化的探索,从远古的初民迁徙到当代人的变法图存,从个体的生命到家族与世家的命运,小说对一个中华文化群落的生命情感进行了深入探究,在历史与当代、个体与群体、生命与人伦之间,展示丰富惨烈的客家文化发展史和生命历程,展示了厚实的客家生活面貌;二是他的创作中,从过去直面现实的片断性、诸多社会政治的场景,到从一个文化的纵向坐标上,认知人生,认知群族,抒写生命内涵,表现历史风云。再就是他对于现实生活的热切关注和深入的开掘。他的小说多取材于农村生活,无论是《神仙老虎狗》、《彩色大地》,还是《青春无悔》、《长舌巷》,对时下生活近距离地表现,执著于描绘他熟知的农村和农民。这或许与他早年的记者生涯,和曾挂职于基层工作有关。他的创作视角选取的是从社会和历史描绘人生,这也是那一代作家习惯的艺术表现。在程贤章看来,文学是为人生的、为大众的,因而与现实保持着极大的亲和力。

同类推荐
  • 文峰居随笔

    文峰居随笔

    收录50余篇篇幅长短不一的作品。内容涵盖了写史、怀旧、记人、忆事、纪游、赏物、评事、品文等等;形式有随笔、杂文、日记、书信、序跋等。内容五彩缤纷,形式杂然纷呈,这是一本多姿多彩的书。
  • 隔岸风尘

    隔岸风尘

    本套书是女作家张廷珍的散文随笔集,分为《张廷珍散文随笔集·倒挂的玫瑰》《张廷珍散文随笔集·隔岸风尘》两本。作者以女性的视角从人性入手,发现人性之美,歌颂爱情,并用今天的视野,看历史人物情爱世界。作者行文流畅,语言个性突出。
  • 是谁误解了红楼梦

    是谁误解了红楼梦

    本书集纳红学界内外诸多声音,对红学史上著名的“索隐派”和“考证派”之争、《红楼梦》是不是在隐写历史、曹雪芹是不是作者等焦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 面具与蛇

    面具与蛇

    从二十世纪下半叶开始,海外华人文学逐渐繁荣,发展到现今已经很成气候。一些海外华人作家的作品,不仅蜚声华人文学界,就是在国外主流文学界也崭露头角。他们身处异域,思想和生活无不与传统的母语文化以外的异邦文化形成冲突并不断磨合;而在内心世界里,都有不同文化碰撞后闪现出的亮点和火花。尽管他们在国内不如一些畅销作家来得更有知名度,但在域外,他们的写作俨然是与中国文学连在一起的,与中国文化传统息息相关。华人作家的作品也成为人们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简捷途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国内的读者对海外作家的作品更有兴趣。
  • 文学回忆录

    文学回忆录

    本书是著名记者、作家、翻译家萧干的又一本回忆录。在本书中,萧乾先生详细地回忆了他的文学创作和心路历程,并阐释了他的文学创作观点,读者可以从中体会到他对世界与人生的意味深长的重新认识和深度思考,有很高的文学和数据价值。
热门推荐
  • 复仇恋语

    复仇恋语

    她,她们有着同病相怜的灾难,她们为此带着仇恨开始了复仇之路,,,,,几年后,她变成了世界第一,杀人不眨眼的尊王!她们返回来她们原本该生活的地方,开始了复仇,在复仇的路上她们在爱情会和他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在她们的背后究竟又有着什么惊天的秘密?是爱还是恨?她们为此会做出什么样的改变..........
  • 倾世一生,一世双人

    倾世一生,一世双人

    作为一名顶级杀手,更是杀手界的传奇,医界的神话,死后穿越到一名废材小姐身上,洛陌表示很能理解,毕竟能力越大,要遭遇的事儿就越多越离奇,不过这一大家子看笑话的人是哪来的?好吧是她能力太强了,没有对原主疼宠爱的爸妈,还带着个拖油瓶的妹妹,没事,姐有强大金手指,吊打渣渣,闯出一片恣意天。只是,姐的人生规划里好像并没有面前这个妖孽吧!不过就是第一次见面就把人看光了嘛,死缠着不放是什么回事,大不了让你看回来嘛,然而......某妖孽勾唇一笑,是要看一辈子的啊
  • 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方法

    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方法

    学生怎样学习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一直是众多教师和家长非常关注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不同的人能提出上千种不同的方法,但最根本的一条,则是大家都认可的,那就是运用良好的学习方法,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学习途径。学习方法是指通过许许多多人的学习实践,总结出来的快速掌握知识的方法。因其以学习掌握知识的效率有关,所以受到大家的特别重视。学习方法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定,它因个人条件的不同,选取的方法也有一定的差别。
  • 北京遇见洛杉矶

    北京遇见洛杉矶

    内容简介:一中年男穿越回90年代,白天为中国男,晚上进入到美国女明星的意识中。主角白天在中国只有一个意识,睡觉的时候却和在美国女性却可以两个灵魂并存。悠闲的改变新生活的故事。
  • 紫殇兰芷令

    紫殇兰芷令

    子安的诗与它的故事——我做的梦和我的小说
  • 名侦探柯南之零是一切的开始

    名侦探柯南之零是一切的开始

    “就算你不那样说,我也是会走的,工藤。”她最终还是想选择逃避。“灰原……死了?”工藤无法相信的看着眼前的废墟,她死了?“你真的想好了,不回去?”红子看着眼前和自己有几分相似的茶发女生。她逃得过吗?她忘得掉吗?她放得下吗?
  • 百剑谱

    百剑谱

    千年前,人魔两界飞升仙界的唯一途径就是得到三界剑山的认可,但三界剑山却在千年前被毁,千年来人魔两界一直在寻找着飞升之路,直到一位少年的神秘出现,两界之中到底存在着什么隐秘,飞升之路能够重新开启吗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星灭记

    星灭记

    大地伏魔,月落星沉,万物开启了进化的脚步,炎黄子孙能否拥有未来……
  • 废材逆袭:冷酷王爷追宠妻

    废材逆袭:冷酷王爷追宠妻

    “喂,对面那个人一直盯着我睡觉干嘛?我的脸上又没有东西有这么好看吗?”古颖惜气鼓鼓的问道。那个男子,看到古颖惜醒来后,发现自己一直看着她被揭穿了,也不慌张,直径一跃就到了古颖惜那棵大树上。“首先,我不叫喂,我有名字。”想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告诉她真名,“我叫暗夜木黎,你可以叫我木黎,也可以叫我黎,后面这两个你随便叫,没关系,我不介意。”古颖惜头上略过三条黑线,哪里有这么自然熟的人,虽然你长得很好看,是个妖孽,但是也不会是这个样子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