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67600000017

第17章 人情篇(17)

熟人玩时,除了动手也要动口。玩牌的众兄弟们,在这时早就没有斯文,没有了伪装,粗话脏话都视为平常。在几位“常委”中,有二位平时住一院,这把年纪,都有个头衔职位的,可平时在单位里,不敢造次,可能是压抑过久,人到中年,很少有机会放浪形骸的,有了这牌局后,时而攻击不计文野,打情骂俏,时而长吁短叹,尔虞我诈,虚情假意;还不时地称爷爷做孙子的,如同街头胡同串子,不占上风不罢休的,有时又故作谦虚,又是古诗文名句,道貌岸然的,谦谦君子状。其实,过不了多会,又是骂爹斥娘的,以为这才痛快。我们牌友中,有位老兄的豪气无限,常盯着往大牌上做,有时真真假假的,有时自我先行暴露,有时候又声东击西;有一位爱以小胜集腋成裘的,一桌下来,也不少进账,或者最后时成为赢家,所以大家由此创造了句言,以小骚和消灭了敌人的大和,常被不屑,讥为“小农”。人算有时不如天算。有时,当你苦心经营,快是大和做成之时,有人以一个十分可怜的小和,救了另几位,于是先前的以邻为壑,又陡然成为大家的救星,刚才的笑话又变成了庆幸。有时,一位得先手,其他三人群起攻之,或诋毁,或揶揄,或算计,无所不用其极,然一旦有人得势,阵营倾时瓦解,联盟重新组合,敌友常常互位,战线常常混乱。最可笑者,好争气胜的,为小小几文也斤斤计较,正人君子者流斯文荡然无存,也许就是它的魅力。

有意思的是,那年秋天在杭州,朋友带我去看西湖十景之一——满陇桂雨参观,或许是气候原因吧,我没有见到成畦成片的桂树,也没有闻到清馨如许的桂花香,看到的是一片片用偌大的塑料布盖起来的阴凉地上,有白灰灰的电灯挂着,里面整齐的长条桌上,麻将迷们在战斗,估计有数十桌。听当地的朋友说,是一家家人来这里野游的,我好生惊奇,那首著名的词,不是有云: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可眼下哪有如许的情调高致。也许是反古人之意吧。这里的风景变成了一个麻将战场的最好背景,倒不是感叹这麻将的威力,而是惊讶杭州人的创意和潇洒,他们竟然把这个不凳大雅之堂的麻将,放在这个美丽的名胜风景点上,快哉,大胆。而且,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桌,齐刷刷地无视天堂美景的存在,对于麻将他们可能是最有心得了。这情景可以说是一场麻将子民们神圣的膜拜。不知现在,这杭州的景象,是否会继续,在其他的地方有没有,仅两三年前的这一幕,在我脑中就难以忘掉了。

呵,这老少咸宜,文野不分的国粹哟。

2004年2月

五十断想

没有想到,五十岁来得这么快,稀里糊涂的就来了,真正是没有准备。人的一生,究竟有多少时间,能够活到多久,谁也没法说,谁也断不出结果,但谁也都很关心。人在年轻时,希望日子过得快,看到年长者成年人的做派,真希望自己也有这等特权,而年长一些就觉得这时间好像老跟你作对似的,不知不觉的就来了,就走了。那多的甜美没有品尝,那多的宏图没有施展,那多的期冀还没有兑现。不曾想,倏忽之间,这都成了遥不可及的梦。这怎么行呢?这又是千真万确的。有一日,在家收拾桌子,看那本台历十天半月都没有翻一页,就说,这日子过得连日历都来不及翻。呜呼,真正是时不我待,似乎时间故意在与我们作对似的。

日子过得迅疾,古今同理。记得,人说这时间之速,有说飞光飞光,有说是逝者如斯夫,有说如白驹过隙,有说是坐地日行八百里……说这说那,都是惜乎时间之倏忽,人生苦短。古人的诗中词里,对时间的描绘、探究,汗牛充栋,不一而足。可古人对时间的崇拜,对时间的感悟,为我辈所信服的。古人对时间是惜时如金,视同生命看待。所谓劝君惜取年少时。少年,是时间丰富的代名词,于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感叹,除了励志之外,也有对于时间的不可逆性的感叹。当然,对于时间,我们同古人有不同。我等现代人则把时间当作一个丰富的矿藏,似乎这东西是无穷无尽的。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表达得也许是一种事实。科学让古今人们对于时间计算有不同的认知。但是,人们愿意把时间当作一个物体、一件东西,如水波沙流,电光石火,稍纵即逝,所谓不让时间从指缝中流走云云。而有这种体悟者,多是有些志向与追求的,是可与时间赛跑的达人。因此,是时间的主人还是时间的奴隶,是挥霍者还是吝啬者,勤者与懒人,就可分野而出。

也不尽然。人,是古怪之物,是怪精,你可以大肆挥霍时间的时候,恰是你阅历浅、不懂得珍惜它的年龄,你可能碌碌无为;而你的时间变得十分紧巴了,你就会感到有好多事没有做完,有好多的头绪没有理清,也许,你是有些作为地掌握着时间之钥,开启着人生之锁。或者,你可能是人到中年,或者是暮年老气、夕阳西下之时,这才有了对时间的敬畏,对时间的珍惜,当然,也许是出于无奈。你这时的感觉是,恍惚间,人生之路行百里者而半九十,人生犹如登高,就这最后的几步,向你招手或示威。朝如青丝暮成雪,就那么些日子,不经意间,成了一个在别人眼里为老者为朽者的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昨天还是踌躇满志,而眼下这多半成了梦境。昨天的镜子中你的英气勃发,你的一脸壮夫豪气,而今则被那华发苍颜所刺激,你可能觉得身体各个部件松动了,腰带渐宽,头发稀疏,牙齿松动,眼镜也配上了,你真正地体会到这人生是苦短了。

这五十的年头真的就来了,不经意间,没准备的,不管不顾,悄然而至。据说,人生的几大关口,五十是一个驿站。天命之年,不知道说这话的孔子,是想褒奖这个年龄段的人知性自在,有如上苍的悟彻通达,还是他老先生以为,这个年龄已无欲无虑,自在自为。总之,在这个五十的人生关口,是让人有点感触的。尽管你这时的浑然不觉,天真有如孩童,你的天命之年不知不觉中的降临。这都不奇怪,只是,万物有序,四时更替。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岁月如刀,风雨如磐。日子是日月的使者,人生就在这不知不觉中过活,生命就在这重复中流逝,时间就在你的不设防中过去。或许,你是一个不太关注那得失荣辱的,不太计较那上下进退的,不太在意周围的尘嚣,甚至蝇营狗苟,不愿同流合污的,有时,虽不是独醒却心偏自安,虽不自高矜持却得一种自在。没有那么多的负累和喧闹,就没有那么多的精神负重,没有那么多的低眉曲迎就没有那多的奔劳与损伤。坐看云起时,心安意自闲。没有准备的你或许更可平静,不至于,这年过半百就一头烦恼丝,缘愁似个长。这里,自可慰怀的是,生年已满半百,无有千岁忧,可以一反古人的感叹,平静心情平常心境。于是,纵是一头华发投向镜前,裤腰皮带有些紧缩,衣裤号码变得放大的时候,你可以,纵浪大化中,无忧也无虑。

古人对时间的感觉,比我们要敏感,要细微,要精辟。孔子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等等,老庄道家的天地,万物之逆旅,光阴,百代之过客;阴阳鬼谷子的时间是一个磨盘。陶潜诗说: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等等,都是从积极的态度来提示自己或他人的,而现代人面对这警句箴言,多半是为我所用。

好多年前,看别人在填表,登记什么的,看到五十了,挺敬畏的,老先生年高德劭,心想,这大年纪还出来,身体够棒的。那时,年龄说到五十,总是一辈人,呵,老爷子您都这大了,想想也是,这五十的半百之年,人也就是有福气了。而今,你自己也成了这类高龄者,你仿佛觉得这老,这长,也太容易太廉价了吧。当然,你可能要说,这是什么的心理,把这等年纪就冠以老者高寿者,也是不太厚道,把这帮人的好多的心气和想法都给抹杀了,都给限制了。呜呼,这个约定俗成颇有点不讲理的说法,这个让一帮小老头子们有所不甘的说法,这个没有考虑到这帮人的实际心态的说法,是有点不太为人所认同的。至少是一把近似年龄的人们。我这里来个平反了。

不管如何,确实是你到了凡事该说不,行事多要减法的时候了,该反省自己检点自己是不是逞能,爱与自己较劲的时候了,比如,你的脾气率性而为,那些不切实际的行为做派什么的,与这个年龄不太合适的。渐进老相的人,凡事都得量力而行,渐为老者的人,心态与身子方取一致的才为上策。有次,在地铁里,人挤人水泄不通,我刚进去,就有人起来让座,当时,还不知他是为谁让,看那眼神像是冲我的,只好谢了声立马坐下,拿出报纸边看边挡着众人视线,后来,看大家都很自然的,就觉得你真不服不行。那几许白发,获得了照顾,也算是理当如此。有次看报纸上的一则报道说,一位五十岁的老人如何如何这样的表述,心想这年轻的记者,也太把年龄称谓放大了啊,可再一想,是啊,在那二十三十的后生眼里,这年龄不也当有这个称谓吗?

五十的寿星,之前之后,我见过几位要好的朋友当过,虽也不是执意的。某兄,有一日大家聚会,酒酌耳热之时,他悄然外出,回来我们找服务员结账,说他老兄已结完,大家都说怎么回事,他说今天是本人五十大寿。大家觉得更不应该他来结账,可一想这老兄是有点执拗劲的人,再看他那浑身英气依然,身板也挺直,一头乌发,竟也五十大寿了,而也是以这样方式不知不觉得过了这个关口,让他高兴下去吧;另一仁兄,五十岁那天,我正好出差外地,好友为之办了桌酒席,地点也从简,几位平常的朋友吃顿饭而已。晚上我自外地赶回来,从飞机场直奔餐厅。一大盘蛋糕,还有纸做的寿星帽,吹蜡烛,戴寿星帽,那副顽皮神情,除了他头上偶添几根白发外,没有看出已是半百之年的人。还有一兄,约大家周末聚餐,好像是例行的聚会,吃饭时说是过五十大寿,于是加了碗长寿面,连蛋糕也省了,就是多拍了些照片而已。五十之度,人生一个节点,几位都好像是平常之处。不过,这几位都是男士,不知遇到五十大寿,女士们如何庆祝。也许到这个年龄,她们更是简单的回避,忽略不计的。

这五十年的光阴,风雨走来,我就先以这样的文字提前为自己预祝了。不知到了那一天,我是不是还与朋友的小子伙着过生日,多年来,我们叔侄俩都是在国庆前后的时间,相差一天,就利用这大休息日一道热闹了,而且,这大小老少的集体过生日,也很让朋友们有点热闹的由头。想来可能还是要一起过的。热闹,是人之本性,友情,是人生的催化剂,滚滚红尘,皇皇人生,友情是最有意思的。人嘛,好多的节日和节目,都是自己找的,自己设计的。如此这般,这样的机会想还是不放过的好。

2002年9月写

2010年8月补充

同类推荐
  • 陈晓明小说时评

    陈晓明小说时评

    本书是一部批评文集,是对时下小说创作独特的评述。一篇篇评论显露出批评者自身精神和心灵的独特魅力,仿佛所有小说是为他而写。批评的过程,也即批评者的主体能力与艺术作品进行交流、碰撞的过程,也是使批评者得以整合自己独特的审美经验世界的过程,有融合,也拒绝。
  • 文乾义作品选(随笔卷)

    文乾义作品选(随笔卷)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返回故乡、短暂者、雪里的树干、帽子、别处的雨声、今天将过去、小木屋、大理石情结、倾听、人类的故事等。
  • 随园诗话(第二卷)

    随园诗话(第二卷)

    批本随园诗许,原藏清人某待郎家。近人冒广生据第十六卷跋语,知为满人福建总督伍拉纳之子所作;乃删润刊行。邓之诚复据伍拉纳子舒石舫所着适紊居士集及其行述,疑此批本作者卽舒之兄仲山;并加批语及引证若干条于书眉。此次,卽据王利器同志所藏邓、张二氏手批之本印行。
  • 从未名湖到清华园:在北大与清华听讲座

    从未名湖到清华园:在北大与清华听讲座

    追随先哲大师的足迹 聆听智慧流淌的声音。比尔·盖茨、大江健三郎、俞敏洪、林语堂等商界奇才、文学大师与你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大学者,非大楼也,大师之谓也。
  • 世界比较诗学史

    世界比较诗学史

    本书由四编组成:第一编世界诗学的滥觞;第二编世界诗学体系的形成;第三编世界诗学的发展;第四编中外诗学的相互交流。共计十三章全方位阐释了古今中外诗学的发展演变历史。
热门推荐
  • 妖怪旅馆

    妖怪旅馆

    惊蛰从小被叮嘱不要和从西边来的人说话,遇到在夕照中逆光而来的身影要装作视而不见。直到六岁那年生日才得知,自己的家竟是那些异世生物的旅馆...一直守着一个约定的猫...被人遗弃的木偶...在午夜执灯而回的魂魄...本以为自己只是一个听客,却没想到某些从最初就结下的因果让她也成为了故事的参与者。
  • 青春时代,黄金时期

    青春时代,黄金时期

    正在黄金时期,一个女生真正,青春由一个男生开始,,他们会发生仕么事呢;
  • 最强房客

    最强房客

    韩宇重生韩家纨绔大少,却落魄成大小姐的专职司机,不仅工资低还要兼职贴身男佣!且看他如何逆转桃花,尽显高手本色!
  •  穿越之我把古代闹翻天

     穿越之我把古代闹翻天

    她方晓冰16岁那年失去双亲,从此过着孤苦无依打工上学的日子.或许是她那坚强不屈的精神打动了上天,也或许是她父母不忍再看她孤苦伶仃她有了全新的生活他冷云寒。江湖最大组织暗玄宫宫主,潇洒不羁,天生待人如一座冰山,却把她宠上了天。他上官弈,史上最年轻有为的武林盟主,却唯独对她情有独钟,默默地为她付出,只要她幸福。............................如谪仙般的少年宫主,俊雅文彬的武林盟主,俊美邪异的魔宫教主.........一个个精彩的人物先后上场,正邪之争,恩怨情仇,她究竟应该如何应对,且看一个古灵精怪的现代小女生如何游戏江湖,玩转古代吧…………希望大家喜欢这部作品,要多多收藏!多多奉场喔!O(∩_∩)O谢谢~!
  • 兰陵传

    兰陵传

    黄金面,偃月剑隋唐时期,侺旗摇动的王朝,是他独自扶起。他站在所有人面前,略显单薄的身躯,却在百姓和蛮族之前筑起一座牢不可破的城墙。然而,既想保护身前的人,又想保护身后的人,而最终被毁的只有他………
  • THE GODS OF MARS

    THE GODS OF MA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幻想女王

    幻想女王

    秉着“不想当厨师的司机不是好的造型师”的思想,鹭鹭果然从一个工厂食堂的飙车小妹打拼到大牌化妆品公司的首席造型师,眼看事业爱情双丰收,可是却陷入艰难的抉择……太多的如果都只是幻想。
  • 九天独尊系统

    九天独尊系统

    王浩猝死网吧,灵魂穿越到以武为尊的九天大陆。在这里王浩得九天独尊系统,从此走上收小弟、踩贱人、爆装备的无敌之路!
  • 虚拟三国游侠传

    虚拟三国游侠传

    地球进入冰河期,无法移民的人类不得不进入冷冻仓在一款虚拟游戏中生存等到冰河期结束,本来作为孤儿的刘芒进入游戏想要出人头地,结果创建人物时被迫非礼创始女神,好好的游侠,却被迫坑蒙拐骗。本文中和的不少游戏,骑马与砍杀和三国无双什么的。本书慢热,.综合文。
  • 清宫秘事:光绪与德龄秘恋

    清宫秘事:光绪与德龄秘恋

    暮年慈禧心血来潮,突然追求起西洋玩意儿,将留过洋的大臣女儿德龄、容龄招进宫里,想搞一番新政改革。德龄很快成为慈禧的外文翻译,容龄敲开了中国芭蕾舞的大门,成为宫廷舞蹈研究人,他们的哥哥勋龄成为慈禧的摄影师。然而好景不长,德龄姑娘的婚事让慈禧头疼不已。一般的王爷她根本没放在眼里,德龄一进宫,就盯上了以维新闻名的光绪皇上,她想做光绪的 “二珍妃”,光绪也喜欢上了这个文采漫溢、能歌善舞的英文老师。俩人“私定终身”,于是一场慈禧点婚,光绪帮助德龄逃婚的曲折故事由此展开。德龄最终留洋海外,成为美籍华人作家,她笔下留下了光绪死因不明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