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67600000010

第10章 人情篇(10)

也是在上述不久,丁阿姨带我去见“三家村”唯一幸存者廖沫沙先生。廖沫沙老人住在前三门公寓,与丁阿姨家不太远,在廖老先生家,我看到两位老人回忆过去的交往。丁阿姨说,廖先生同邓拓文字交往较多,他们写作《三家村札记》有过愉快的合作。廖沫沙老人是一个老报人,1938年参加湖南的《抗日战报》,后在桂林办《救亡日报》、重庆办《新华日报》、香港办《华商报》。早在三十年代初,他就参加了党的地下工作,发表过抨击时政的大量杂文,得罪了国民党当局,曾先后两次坐过监狱。“文革”前,他的一篇杂文《有鬼无害论》被诬为有政治问题,“文革”中因“三家村”,与邓拓、吴晗共陷文网。他被关在秦城监狱,却拒不承认以“文字反党”的罪名,以至惨遭非人迫害。他是个乐观派,关在牛棚仍写作不辍,写了一些悼念诗,平反后集成《余烬集》名世。他悼念邓拓、吴晗的诗传诵一时,最著名的就是“岂有文章倾社稷,从来奸佞覆乾坤……”。他的《忆邓拓》写道:“每见遗容肠欲断,遗篇一读一份情;多才自古终为累,屈贾于今岂独吟?”,可见“三家村”的战友深情。在廖沫沙老人家,丁阿姨把我介绍给廖老,还特别说到,在研究邓拓的文学方面,我做了一些工作。她说这话时,指着我带去的一本发表在1981年第四期《新文学史料》上的文章《邓拓的生平和他的文学活动》一文,那是应丁阿姨的所托,我把一些资料整理后,发表的一篇研究邓拓的文章。因为是第一篇研究邓拓的文学方面成就的论文,受到编辑部和一些读者的关注。这当然是丁阿姨的举荐之功。在廖沫沙老人面前,丁阿姨提到了,我想她是出于对年青人的奖掖和关心。沫沙老人也赞同对邓拓的文学活动进行整理研究。后来,这本研究现当代文艺史料的刊物,一直是我所关注的,廖沫沙老人也曾有不少的回忆文学活动的文字,在其刊发,也因此我们有了共同的话题。

这之后,丁阿姨还给我介绍几位身居高位的老同志,或是邓拓当年的战友,或与邓拓一个时期有过较多的交往,或是对有关史料较熟悉的知情者。为了了解邓拓当年做党的地下工作的情况,丁阿姨引见我先后去找了三十年代在河南大学当系主任的罗章龙、河南大学地下党的负责人刘子厚等同志,她还介绍我去找当年晋察冀时期同邓拓有过交往的老将军舒同。在北京西山的家中,舒同老谈他对邓拓的了解,说邓拓的书法和收藏,颇以引为同好而自得。这些名人政要的回忆,得益于丁阿姨的介绍,也使我的研究有了较多的史料基础。

为了让我更多地了解邓拓的资料,感受当年办晋察冀边区报纸的历史情况,她推荐我参加晋察冀报史写作工作。记得是在1981年的夏天,学校放了暑假,在北京崇文门一个单元楼借租的一套房子里,有一批人在这里为报史写作收集资料,撰写大事记,进行先期的准备工作。参加的人员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历史学家张侠,有石家庄来的党史工作者,还有像我这样的门外研究者。依稀觉得这个活动丁一岚先生是顾问,不论是什么角色,她应当是这个活动的中心,是这个活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她是国际电台一台之长,工作千头万绪,只能利用星期天的休息时间,过问这些琐细的资料搜集工作。有几次,在大热的暑天,房屋的天花板上吊着吱吱响着的电风扇,大家挥汗如雨,丁阿姨身着短袖衫,亲临这临时办公点,同大家商讨写作方案等有关事宜。大家找查史料,登录复印有些缺损的资料,编辑内部资料等,工作很有条理。后因学校上课,我没有坚持下去,可在这里的短暂时间,却感受到了她对过去工作过的这张报纸的那份感情。后因种种原因,工作进展很慢,大约在十年以后才得以见成果,可那个时候,几位临时参与的专家,几位像丁阿姨这样公务繁忙的领导者,都是临时来帮忙,并没有因当时条件的简陋和工作的艰辛而萌生退意,或敷衍或伸手,完完全全是凭着对解放区报纸的一腔热情,是志愿者的义举。作为主要发起人和组织者,丁阿姨的功劳不可忽视。当然,她联系一些当年的老同志,以抢救史料的态度,用她的话说,是为了党的新闻事业留下点有用的东西,她才那样的专注,事必躬亲。

1986年5月,是邓拓过世的二十周年,福州市有关部门为了纪念他,主办了一个学术讨论会。人民日报社很重视,去了庞大的阵营,社领导胡绩伟、王若水、范荣康三位出席。丁阿姨、邓壮也参加了。与会者从不同的侧面对邓拓的新闻成就、思想生平等作了研讨,是邓拓平反后的一次有意义的纪念会。会议期间,家乡人们组织了一场有特色的纪念诗会,在诗会上,几天来一直神情凝重、沉浸在对故人怀念中的丁阿姨,十分激动地表达了对战友、同志、夫妻的深情。看到在座的一些白发老人,看到那些操着闽语乡音的诗会成员,吟诵着自己填写的纪念诗和邓拓的诗作,看到邓拓孩童时代十分爱好的一种文字游戏,又成为祭奠他的最好的方式,看到邓拓家乡的人们对他的那火热真情,看到来自各界的研究人员们的专心致志,看到那天绵绵细雨和款款晚风,也怀着一丝沉重和深幽,此情此景,丁阿姨的情怀百感交集、深受触动。她说,虽然是几次到过福州,可是这一次的意义大为不同,她是借这次来还愿的。邓拓少小离家,为革命奔波,在“文革”中惨遭不幸,在家乡人面前,邓拓曾是“天使”,也曾是“魔鬼”,家乡人曾因“反党反社会主义黑帮三家村头子”受过一些牵连,世道清明,拨乱反正,在“文革”结束后,在邓拓的家乡第一次隆重地举行这样的纪念活动,丁一岚要向关心邓拓的人们介绍一个完整的邓拓,也表达老邓对家乡的感情。在她的记忆里,邓拓对家乡的感情是很深的,他在1929年的一首《别家》诗中,对故园深情和对时局的忧思,幽怀绵长。邓拓参加革命后,很少回家,但他对福州,对第一山房老屋的情怀,曾在他的文章中时有表露。他的笔名左海,也是取义为纪念家乡的民族英雄林则徐的。有这样一个优秀的儿女,家乡的人民自然忘不了,在他逝世二十周年举行了有意义的纪念,也还了作为夫人、战友的丁阿姨的愿望。

丁阿姨是一个十分严谨、认真的人,她对我的研究选题一般不作什么评价,但是对有关的史实却十分认真地审校。我在接触了一些史料,把毕业论文的研究完成后,着手写邓拓的评传。初稿完成后,我曾向丁阿姨核实一些史料,并把自己写作的事向她报告,因为她太忙,我没有请她校审初稿,可是出版后,她仔细审读,给我在史实上作了认真的订正。她在我送的书上,密密麻麻地做了一些眉批,尤其是对书中《邓拓生平年表》,除了对史料进行了校改外,对一些提法也做了必要的补正。但凡我送她审校的有关文章,她都很仔细地批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翻出一些资料,看到丁阿姨送我的有关邓拓的资料(那时,只要有了邓拓的资料,都热情地向我推荐),其中有杂文家严秀(曾彦修)为邓拓《燕山夜话》重版写的《代序》一文初稿。这篇写于1997年的文章,她也作了一些批改,有的不仅是史实的订正,还有误植的字句修正,我想,这是一份电脑打印件,丁阿姨不会不知晓还要经过校订和检查的,她自己就在原稿上注明了“初稿”字样,可是,她仍然不厌其烦地进行批改,作认真的核校,这是她的习惯,对史实和原始材料,她一定不放过任何可能的纰漏。

为写这篇纪念文字,我又翻出她十多年来给我的一些信件和材料,她每次或托人或寄信给我及时地推荐有关文章,推荐同好者们的研究文字,以及一些邓拓的再版或新出书籍。除了邓拓本人的大量原始资料外,一些同好者的研究成果,她也及时地给我推荐。澳大利亚的齐慕石先生、日本的和丽女士的专著,中国的广西一电大学生和福建师范大学一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初稿,湖南张家界地区一作者的很不成熟的“邓拓电视连续剧”的脚本等,她都推荐给我,而且,介绍齐慕石先生、和丽女士同我切磋研究心得。不敢说对邓拓的研究我做得多么深入,但对邓拓的有关史料掌握,我做了大量的工作。故此,作为家属的丁阿姨对我十分信任,从开始我找她借材料,到后来她把一些约稿委托我完成,再到后来,她向我提供不少研究者们的手稿和文字。我的邓拓研究大大小小有十数篇文章,有不少是丁阿姨在接受了有关编辑部的约稿后,把它交给我完成的。曾经问过几位与我相同的研究者,他们都有同感。丁阿姨对每一位研究者都热情无私地给予帮助和关心,应当说又是超出了一般家属的。

在多年的交往中,我几乎没有专门地向她了解身世和经历。这是因为,我同她的交谈多是关于邓拓的,是一位战友和爱妻心目中的邓拓,是一个有着多方面成就、历经坎坷的文化人不平凡的人生,而作为我研究对象的亲人和家属,我只是想从有关资料中去了解,去侧面地感受同样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新闻前辈。而她,对自己的过去,也不愿多谈,尤其是个人的荣辱得失,她总是低调。她曾作为开国大典上直播的播音员,一个时期在一些媒介上集中介绍,我曾问她有关情况,她却不愿多说,认为那都是组织上的安排,自己偶然有了这么个机会。她依然看得很淡。从邓拓屈死到平反昭雪的四千多个日日夜夜,她惨遭屈辱,遭人白眼,问她,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说说。梁怡在一篇文章里说,前些年,有美国记者要为中国的帼国英雄立传,要为她写一本传记,被她婉拒。

从有关资料中,我们知道,丁一岚原籍天津,出生于一个铁路工人家庭,1941年,高中毕业后到了延安,后来到了晋察冀,在平山县妇女救国委员会工作,常给边区的报纸投稿,因一篇文章与当时的晋察冀日报社社长邓拓有了接触,有了较多的交往,后了解、相恋,邓拓有诗说是“滹沱河旁订心盟”。最令她难忘的是,在紧张的抗战时期,在边区简陋的“新房”里,时任晋察冀军区司令的聂荣臻做了他们的主婚人。后来,报社扩大,她调到晋察冀日报成为一名编辑。解放战争时,她随大部队到张家口,担任了晋察冀新华广播电台的播音工作。1949年月10月1日,她站在天安门城楼,有幸成为开国大典上同齐越一道直播盛会的播音员。这以后,她先后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任职,总离不了新闻岗位。她原名刘孝思,丁一岚是邓拓为她取的笔名,很喜欢,一直沿用下来。她生于1922年,卒于1998年。

2002年10月

朋友许中田

不敢相信却又是真的,您猝然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您所热爱的事业,离开了这个您曾经度过了六十二个春秋、十分留恋的热闹而嘈杂的世界。

那天下午,您还主持了一个会议,晚上为了工作方便,也因为劳累,您好长一段时间都是住在办公室里,也就省去了每天来回奔波的辛劳;也是那天的中午,您还在办公楼的茶室同我们部里几位熟悉的编辑打招呼,说几句玩笑话,有编辑请您也来一杯,有的说您是首长有规定不能随便,云云,您听了不管是否玩笑,都爱说那句口头禅:岂有此理,大家听了后气氛更为融洽,这社长和职工们愉快的说笑声时常飘荡在编辑大楼里。

而这些,只是作为回忆永久地留在了我们的心中。那一刻,定格在2002年10月24日晚上八点半许。

我是在晚上十点多钟知道办公楼里有些异常的,一位同事回家后来电话问我,八点多的时候,他看到办公楼前来了几辆救护车和小车,不知是出了什么事。我当时没有多想,尽管知道您的心脏病相当重,可是一个多月前,您又做了一次通塞手术,效果不错,几天前,您转辗湖北、上海、广州,半个多月时间,风风火火,跑基层搞发行,以为您的身体康复得可以了,故当时没有细想,还以为是上夜班的同志偶发急性病的,可第二天一早,才得知您因心脏病急性发作,躺倒在办公室里,竟与这个世界成为永别,连一句话也未及留下,让人唏嘘惋惜。

噩耗传来,报社大院极度悲恸,人们不敢相信,一个富有人情味的领导,一个值得尊敬的朋友,一个好人,正当盛年,竟这么遽然离去,天道不公。您虽然有较重的心脏病,但两次手术后解除危险警报,大家都为您康复高兴,只是您自己太不注意了。今年九月,您第二次手术后不久就立即上班操劳,一个月后您远行南方,一路风尘仆仆,连同行的年轻人都觉得有点紧张。假如您不是这样高速度运转,假如您手术后好好调理一段时间,假如您不是在下午开会,晚上又不得休息,假如您对自己的病状稍微注意……当然,所有的假如能成立,那又不符合您的性格。所有了解您的人都说,您是躺在工作台上悄然地离开了我们的。

那天,单位临时搭建的灵堂里,人们排队向您表示悼唁,表示敬意。哀乐低回,挽幛高悬,大家心情难以平静,沉浸在对您的悼念和哀思中。此刻,想起您的为人,您对我们的关心,我不禁提笔想为您写点什么。作为下级,作为后学,我用朋友的称呼作题的,恐失名分。可是对于我们之间,与其说您是领导、是上级,不如说朋友更好。我造访您的办公室,或汇报工作,或聊天闲谈,都是那些样的放松,说些随便想说的,甚至于发点牢骚,出出怨气,或者说点我们共同熟悉的人和事,这样朋友似的交谈,让人放松,让人轻松。您的性格温厚谦和,于人于事宽大为怀,有长者之风,是那种一见就投缘的人。有时候,出差回来,或者好久不见,就同秘书吴杰打个电话,问“首长在不在场”,这样的用语只有我和吴杰明白,他笑笑说过来吧,然后,我就不打招呼造访一下,其实,并没有什么要事,可能只是同您开几句玩笑,或者只是问问身体,比如说点吃药的事,说说单位闭路电视上的首长形象和节目,说点您家里的琐事,或者,欣赏一下您写好的书法。于我,纯粹是想利用这短暂的时间,缓解一下大家工作的紧张,也有些会会老朋友的感觉。当然,我去叨扰多半是在快下班的时候,您那时得便有空,从我们六楼走下去正好到二楼拐个弯,顺路拜访。有一件事,令我终身铭记。三年前冬天,我不幸在作家大楼开会时病重,作协领导陈建功和几位朋友急送我到医院,那天是星期六,我到医院两个小时后,您接到建功的电话立即赶到,在场的人都很惊讶。您还过问治疗方案,与当时在场的朱晖、林建法、贺绍俊、潘凯雄等外单位的文学界朋友热情交谈,多年之后,他们都还在说您的为人,也为您对下属无微不至的关心所感动。

同类推荐
  • 草庐漫话

    草庐漫话

    本书写了甲子七月之初,爱子溺水亡命。他用十二岁的稚嫩身躯,在我心上划了一道血泪奔流的新台湾海峡。顿失骨肉的巨大哀伤与痛楚,似一场无法预期的山洪爆发,将我身心吞没。老辈人用“是儿不死”这些老话儿一遍遍为我的心灵的创伤包扎止疼。好不容易,我才从泪眼模糊中回过神来,我清楚,为了雪压双鬓,垂垂暮年的双亲,还有早已木偶般发呆的妻子,自己必须要振作起来。我咬咬牙,把爱儿往昔影像,一股脑压进了深深的记忆底层,决心不再想他。在人生最难熬的一段岁月里,我拼命读书,试图从书籍中寻找我灵魂的寄托与安慰。
  • 希腊神话故事(四)

    希腊神话故事(四)

    天和地诞生的时刻,大海在咆哮,汹涌的波涛拍击着海岸。鱼儿在水里嬉戏、玩耍,鸟儿在空中展翅歌唱,大地上奔跑着成群的动物,但是却缺少一个具有灵魂的、能够主宰一切的高级生物。这时,普罗米修斯降生了。这位先觉者是神祇的后裔,他的父亲是地母该亚与乌拉诺斯所生的儿子伊阿佩托斯。普罗米修斯异常聪慧,他知道天神将种子藏在了泥土中,便手捧泥土,和着河水,按照天神的模样将泥土捏成人形。待泥人捏好之后,他又从动物的灵魂中摄取出善与恶,将它们封进泥人的胸膛里。这一切完成之后,普罗米修斯请来了天神中的智慧女神雅典娜;雅典娜对普罗米修斯创造的泥人深感惊奇,她朝这些具有一半灵魂的泥人吹起了神气,使它们获得了真正的生命。
  • 温馨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温馨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爻爻斋闲话

    爻爻斋闲话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主要描述画家云巢和文涛夫妇二人生活中的点滴趣事,兴味盎然而不失天真,偶有机锋透露,却随性流出,如胸臆直抒,毫无雕琢痕迹,其中的闺房之乐,颇可谓当代《浮生六记》。书中所描绘的画家生活,关注植物,关注动物,关注天气,关注艺术,无市井气,无呻吟病,一任率真洒落,不计利害得失,远离都市的喧嚣扰攘,全然一片沉静的自得生活,在《浮生六记》式的闺房之乐外,又飘散着陶渊明式的田园清新之风。对忙碌拥挤的当代人,不啻为一泓洗濯心灵的清泉。
  • 十年救赎 生命如花

    十年救赎 生命如花

    14岁时,她不幸患上一种被称作“不死的癌症”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被迫辍学,瘫痪在床。18岁时,为了不连累家人,她选择割腕自杀,但死神没有收留她。经历了死亡之后,面对年轻又黑暗的人生,她暗暗发誓要打破重重枷锁,要用自己残疾的身躯寻找一片自由的天空。他通过网络求职就业,自食其力,帮家里还债,供妹妹上学,筹集医疗费,还帮助病友,和他们亲如一家……她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本书讲述了一个重残女孩自我救赎的心灵历程,她用十年的时间使自己的生命达到了另一个高度。
热门推荐
  • 九霄剑魂

    九霄剑魂

    封神诀,千世一人成神路。阴阳诀,一人之力动乾坤。幻灭指,一指封人,封神,封万物。斗转星移,无尽时空任我行。紫冥天炎,噬尽万火,紫炎焚苍穹。战武大陆,看韩枫修神之路。踏破虚空,问鼎巅峰神位~~~~~
  • 她和孤独

    她和孤独

    一部简单的短篇小说。悲伤,逃避,孤独。是每一个人。
  • 抗日军医在都市

    抗日军医在都市

    一代抗日日铁血军医丁成功,机缘巧合,穿越现代社会。且看他如何在两眼一抹黑的现代都市混得风生水起,同时逆袭温柔白富美,情挑海归女医生,征服美女大干部!火爆御姐女警花,纯真美女大明星,更是一个也不能少!存稿三十万,更新有保证,还请朋友们放心收藏,多提意见!
  • 欧阳修词集评

    欧阳修词集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银蛇幻梦

    银蛇幻梦

    身负银蛇血脉,却生来人形,被称为异类弃于人间。尝尽悲欢离合,最终迈入武道巅峰
  • 柠檬草的记忆

    柠檬草的记忆

    几位好友,几个意外,造成综错复杂的人生。深藏于心底的记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发黄,还是越发发酵得深刻?最后的转折,能否重拾旧时的记忆?需要多少勇气去寻找那一份已经被丢失了的青春和爱情?就让时间来证明吧!
  • 生存与墓碑

    生存与墓碑

    生存与墓碑,故事从一个少年玩游戏开始,渐渐的,他发现这个游戏似乎没那么简单……
  • 州县初仕小补

    州县初仕小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快穿系统:男配,来互相伤害

    快穿系统:男配,来互相伤害

    至于死后穿越什么她楚寻安不信,被系统抓去做苦力干攻略什么的....她不信也得信。说好的身体软萌好扑倒,智商下线好拐跑的系统呢!为什么给她的却是一个腹黑吝啬+专坑宿主的系统呢!?喂!老板!我强烈要求换一个系统继续攻略啊亲!本文又名:【炮灰系统:男配,请上榻】【坑爹的系统】本文不小白,欢迎小可爱们进群哦~黑粉就不用了哦~群号:454599433作者玻璃心,拒绝黑粉黑文,辱骂此文(作者),贬低此文(作者),而且请不喜欢本文的人不要故意拉低评分!
  • 同床异梦错在爱上你

    同床异梦错在爱上你

    结婚五年,他与她同床异梦,行同陌人他们在同一个公司他是高高在上的总裁,她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文员又一个黑夜降临“林韩,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会想起我吗”“不会,我会把家里有关你的东西全部销毁”她还想再和他说说话,他却已经睡着了她望着他轻轻熟睡的样子,心里是泛酸的难受,她无声地说:“这样也好”她打开房间的窗户,借着月光,她看到那开始飘落一地的梧桐叶,久久不能回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