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66600000003

第3章 序言(二)海德格尔批判(2)

遗憾的是我们的诗人在对诗语言进行思考时,在这方面还是有一些片面性。倡导诗语言纯净也好,提倡诗语言口语化也好,反对语言功能化、追寻本原意义也好,都或多或少地否定形容词性语言,而能比较系统地论述此类语言观念的,也或多或少地受到维特根斯坦这一路语言观的影响。不是说这些思考和所受影响没有积极意义,而是想说应该少一些片面性。维特根斯坦的语言观从逻辑哲学到语言哲学,从单一性的命题语言到多样性的日常语言,从逻辑回到语言的用法本身,其实质仍是一种基于形式逻辑的语法哲学,因此,本来已深入语言思维的“P说P”停留在了逻辑形式上,他自以为他的诗意性的哲学离诗并没有海德格尔那么近。其实,语言有词性分工,但绝无词性真假好坏,语言表现得怎样,关键在表达而不在词性本身。诗语言是一种情感语言,带有感性元素;诗语言又是一种意象语言,诗的谓词领域中形容词性语言是从词性来界定的,但这个谓词领域可以呈现出名词性的意象语言。如果说形容词性语言的滥用在哲学上产生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但在诗上却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了。曾有人鼓吹过汉语新诗的第二次语言解放,但鼓吹者要解放的不过是外在语言。白话诗取代文言诗是一种外在语言的解放,因为文言此时已无法同化有外来新思想内质的外在语言,内在语言不断生成的新质也难以再由文言来表达,文言成为了整个社会发展的障碍,汉语新诗的第一次语言解放就理所当然的了。而现今现代汉语的外在语言还没有这样的大弊,如果说汉语新诗有必要进行第二次语言解放的话,那么要解放的应该是内在语言,也就是把目前盲从西方理性的艺术逻辑思维,转回到中华民族特有的感性的艺术逻辑思维上来,用更感性的元素激活诗语言,这才是汉语新诗语言再解放的正确方向。

那么,汉语新诗的语言应该是怎样呢?有没有规律可循,有没有逻辑可讲?含蓄、通俗、陌生化……实际上多是从效果来讲,这真不好说是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新自由体”诗观认为,汉语新诗的语言应该去掉口语随意的部分和炼掉书面白话文白的部分。这说法似乎让人有点晕,但的确是一语中的,与古典诗歌去掉口语随意的部分和炼掉文言文“文”的部分是相通的。从口语来看,去掉了随意的部分还剩下什么呢?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一种情景,非常了解或者相互熟悉的两个人或几个人凑在一起交谈闲聊,对很有趣味的话题往往不是长篇大论,而是一个词半句话就能让听者心领神会,也可以说不完全表述却能相互理解,实在富有诗意。诗人与读者就是应该建立起这样的一种关系,可实际上这种可能性很小,许多诗人与读者之间只是在文字上进行交流,相互间有时甚至很陌生,用口语的一个词半句话自然难以沟通。而日常生活中的这种交流建立在相互熟悉的基础上,加上有现场的对话、神态及使用常用的口语,自然容易领会,如果把话说满了,意味反而显得淡了。诗人要通过这种不完全表述的口语达到与读者交流,当然不能照搬日常生活中的那种表达,最佳的方法就是通过人所共通的感性通道,用简洁的口语把具有形态、色彩、气味等等感性的艺术形象展现出来,也就是说用简单的口语营构出新颖入心的意象。再从书面语来看,白是什么?大致有这么几个层面:一是散文的白,装模作样的分行,但一览无余且缺乏散文的余韵,还不如不会写的信有味;二是表层结构的白,基本上停留在习惯用语、规范用语及语词基本义素的表意上,没有个性体味;三是语法上的白,虽然是事理表述的概念用语,但语法完全停留在准确性上,语句通顺却没有深层结构,缺少精神境界。这几个层面可以从不是诗的“诗”或乏味的诗上解剖下来,虽不是一个平面,但具体分析会发现诗语言的位置、表现、意味,甚至音乐性总是给人有一种缺位感。

解决这个白的问题,当然少不了要运用多样的表现手法,最重要的是看这些表现手法的目标要弄出怎样的表现载体,这涉及到了语法逻辑的问题,这个问题在中西诗有着不同的偏向。语法逻辑有形式逻辑与艺术逻辑之分,形式逻辑就是语句命题基本上等于后设命题,也就是能指基本上等于所指;艺术逻辑则是语句命题与后设命题不一致。而诗的“不一致”,关键是从可说的内到不可说的外,再怎样回到可说的内。早期的西语诗不怎么重视艺术逻辑,它工于叙事,热衷于戏剧化和符合生活逻辑的情节,创造了诗的辉煌;现代西语诗相对较为重视艺术逻辑,但又无法摆脱基于形式逻辑的精密语法,因此,无论是意象诗、象征诗,还是其他各种思潮的诗,都没有解决好语句命题与后设命题的逻辑连接,以致一些重要的代表作品,就是诗家也读得支支吾吾,有的干脆说现代诗必然是难懂的。很荒唐!当然,西语诗的发展是由摆动发展的西语思维偏向所决定的。汉语诗的主流一直遵循着艺术逻辑发展,意象语言很好地解决了语句命题与后设命题的逻辑连接。郑敏先生认为中国诗最擅长的、最为独特的还是它的境界,也就是“意境”。这可以说是白话诗之后诗观混乱中的一种比较正确的认识。当然,汉语诗人能够写好意象诗,客观上应归功于汉语思维偏向。汉语思维偏向让我们看到了艺术逻辑中还有理性逻辑与感性逻辑之别。“风摇动草”、“雪染白麦田”是理性逻辑,也可说是有语法;“草摇动风”、“雪染绿麦田”是感性逻辑,也可称为高于语法,是有限语言无限运用的辩证法。前者后者都可以入诗,但后者离诗的核更近。“远道而来的胜利女神举着无声的花环/东方的祥云之上腾龙口吐无形的丹心”,如果不能感性地把握西语文字和汉语文字不同的特征,就很难理解“无声的花环”、“无形的丹心”这样的意象。但就是感性逻辑仍然需要理性的控制。有一首诗写南方的蚊子都去观看北京奥运会了,而且对外国的蚊子说北京欢迎您。这已毫无逻辑可讲了,完全丧失了理性。山东一位作协副主席写了一首震灾诗,虽然用意是颂扬党和国家的功德,颂扬全国人民倾全力抗震救灾的精神,并从亡者的角度抒发一种对生者抚慰的情感,这还是有一定的艺术逻辑的,但它缺少了时间上的理性,生者还没有从灾难的阴影里走出来,难以从艺术上来鉴赏。不过当人们用澄明的诗心读它,也许感受会有所不同。

当然,我们还可以从海德格尔的“诗、思”和我国历史上的“神思”等等,汲取艺术逻辑的营养。不过从上述我们可以看到古今汉语诗不仅有共同的语言学、超语言学基础,同样有逻辑语言哲学基础。由上述还可以看出,汉语诗无论运用口语还是书面语,都需要寻找最佳的概念用语深层结构的感性通道,而这一最佳的通道历史或实践都证明就是意象或意象组合。可以说自古至今汉语诗的意象化,是汉语思维偏向下汉语向文化具体转化的必然结果。因此,汉语新诗要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加强意象创新,比如更多地重视抽象意象的营构。实践逐步证明,抽象意象不仅能够增强意象的时空感,同时也可以尽可能地消除意象语言的歧义,使超越自我的情感体验有更清晰的指向,这样的诗才有可能到达深入浅出的佳境。

汉语诗两大精髓是意象化与音乐性,这从“神韵”两字中就可以体会到。意象化有共同的语言学、超语言学、逻辑语言哲学基础,音乐性的资源更是储藏在丰富的汉语自身,汉语新诗完全可以传承古典诗歌传统,让传统在汉语新诗崭新的形式里发扬光大。记得去年的青歌赛上,原生态土苗组合高音的展示,令专家们不得不产生了这样的质疑:难道唯有西洋唱法才是高音发音的科学方法吗?我们的民族唱法教学是否可以从本民族原生态唱法中找到自己的另一条路子?这个质疑在我听来更像是对汉语新诗的质疑。的确,汉语新诗要站成世界的高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继承与创新,因此,既要吸收异质又不能丢掉自我,既要有非凡的智慧,还要有更多“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作一句空”的人共同努力。我相信这样的努力不会白费。

已丑年一叶知秋时节于武鸣

同类推荐
  • 像大地一样(散文公社·云南卷)

    像大地一样(散文公社·云南卷)

    《散文公社·云南卷:像大地一样》亲人们的一个个离去,使我对现在的家怀有深深的恐惧,每次面对它的“空”。我都有一种撕裂感,除了半空的屋子,我的心还撕裂予半空的屋子里那一双双在面对我时含着泪水的眼睛。而在离家很远的地方待着,我同样是恐慌的――我害怕被割离,害怕被抛弃,害怕被遗忘,窖怕我的新有白天和夜晚都与家无关。于是,我只有把自己放在路上,像是在回家,有着回家的欣喜和欢乐,却永远到不了家而能承载我的远行、寻找和返乡之路的,除了大地,还会有谁呢……
  • 泪与笑(纪伯伦全集)

    泪与笑(纪伯伦全集)

    《纪伯伦全集:泪与笑(散文诗)》收集了纪伯伦三部经典作品《泪与笑》《暴风集》《珍趣篇》,泪与笑、生与死、灵与肉,所有都是对立面,人生就是在这个充满各种对立面的世界中度过。纪伯伦以超越哲学家的深邃思索,用文学家的悲悯情怀写出对世间万象的解答,这是纪伯伦自己的天问也是代苍生而问,读这本书已经不耽美于它的文字,尽管文字依然很美,但吸引你的一定是其中充满人生解惑的哲思。不敢说本书是人生的导师,但绝对会在你陷入人生困境的时候,意外地给你点一盏温暖的心灯。
  • 外地人眼中的北京人

    外地人眼中的北京人

    散文集。包括:我喜欢北京人,北京口味,小议京菜,朴素的北京人,北京最美的东西,北京房子,冷漠的北京人等。
  • 文化界遛弯儿

    文化界遛弯儿

    《文化界遛弯儿》是学者丁东近年忆及其身边文化人物的结集,周有光、杨天石、钱理群、朱正等都在其笔下,是一本人文情怀相当高的写人小品集。
  • 致那些事与愿违的爱情

    致那些事与愿违的爱情

    《致那些事与愿违的爱情》作者阿飞以犀利的男性观点,通过理智、温暖的字句,写给那些被爱伤过、为爱流泪,却仍人愿意相信爱情、勇敢再爱一次的人,陪伴着你一起找回追爱的勇气。64篇睡前治愈文字,陪伴你度过那些无眠的夜晚。作者跟你分享的不是爱情操作手册,也不是爱情操作手册,而是可以跟你面对面谈话的“立体爱情疗愈书”。放下一段伤心的感情,并不等于原谅对方,而是放过你自己。不要因为早该过去的过去,连累了将来应该要幸福的你。只有“最好的自己才配得上最好的爱情”。
热门推荐
  • 重姜

    重姜

    太阳灼照,宇宙中最强大最为尊贵的圣神。因数十万年前仙界与魔界两界大战,中下魔界之人的圈套,永生长眠。重姜一小小上仙,游手好闲,无所作为,却偏偏深陷于情网之中。本以为两厢情愿情投意合,却发现只一厢情愿,自己的命运与那灼照紧紧相连。一个三界之中最为强大的神,一个九重天上无关紧要的上仙,两人究竟有何牵连……
  • 灵界之雷尊

    灵界之雷尊

    茫然灵陆,帝国众多,门派林立。长河落日,高山小院,孤独少年。他身世不明,孤苦伶仃。变故突起,风涌雷动!看我手执天雷,踏天境,斩大成。万千世界,唯雷行天下!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王传福传:比亚迪神话

    王传福传:比亚迪神话

    他,让三洋、索尼等国际大公司感到恐惧,他,一个近似狂妄的技术奇才,他,在漫漫熊市吸引“股神”入股比亚迪,他,在全球金融危机中逆流而上,他,仅一年时间身价暴涨百亿,成为中国新一代首富……他就是王传福,曾经一文不名的农家子弟,26岁时却成为高级工程师、副教授;2002年,他在短短7年时间里,将镍镉电池产销量做到全球第一、镍氢电池排名第二、锂电池排名第三,37岁便成为饮誉全球的“电池大王”,坐拥3.38亿美元的财富。2003年,王传福斥巨资高歌猛进汽车行业,誓言要成为汽车业领军人物……2003年1月23日,比亚迪公布以2.7亿元的价格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77%的股份。
  • 面相上的那些事

    面相上的那些事

    面相是基因的外在表现,也是一个人气质的外在表现。面相的最高境界是相神,而神的境界,是个人修为而来。有什么精神境界则有什么神采表现,有什么神采表现,则会有其内在的命运表现。本书通过现实相学案例分析,从面相学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个体人命运的真实过程。
  • 重生不要脸

    重生不要脸

    一名正经到不行的男人重生后变得不要脸的故事
  • 终将逝去的那三年

    终将逝去的那三年

    他们已摆脱儿童时代,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这三年里他们为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已经那忙忙碌碌无止无休的考试,以及那苦涩的暗恋,这样的时光我们终将逝去。
  • 整仙专家

    整仙专家

    仙界一个天性顽劣小孩,走上不平凡的修仙之路,整人手段匪夷所思。修仙后进入他人赌局之中。拜了六个师父,下了万年的苦功,学了一身手艺,炼丹,制器,阵法,机关,经营全仙域最大商行.整仙手段更上一层楼,最终他一个修仙废人居然也修炼成神,却是个想不到的神......
  • 中国历代帝王之谜

    中国历代帝王之谜

    本书从历史上的三百位帝王中择选了几十位具有代表性的皇帝,从他们的身世、性格、情感、政绩、死因等多角度对其遗留下来的历史疑团进行了具体和细致的剖析。
  • 踏天魔帝

    踏天魔帝

    一生信念,守护佳人,亲友。无尽坎坷,踏求玄帝之路。少年天昊,身拥东皇灵钟,和器灵称兄道弟,玄技信手拈来。手持封印之剑,杀尽虚伪之人,被人谓之魔。天玄大陆,实力为尊,玄道尽途,谓之帝。一切精彩,尽在踏天,魔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