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64900000025

第25章

纤夫之责

——国库“借粮”放粥

1959年过去了。这一年,政治舞台风急雨骤,人人自危;这一年,天灾“人祸”两面夹击,民不聊生。

新年的钟声敲响了,仍在办公室研究工作的路宪文和张树藩四目相对,似乎在问:新的一年能否出现新景象?对此谁也无法预料,但这是他们的渴望。

两人已经在办公室度过了两个不眠之夜。这两天,两个情况如两块巨石压在他们心上,一是饿死人的事情陆续发生,二是各处粮库被饥民包围。看着各县上报的死亡数字他们心如针刺,却又无可奈何,因为手中无粮啊。面对成千上万的饥民包围粮库的情况他们坐卧不宁,老百姓真要为了活命哄抢粮食,岂不是闹出大事。

信阳地委把本区有人饿死的情况汇报给省委并强烈要求放粮,省委迟迟不予答复。路宪文和张树藩急不可耐,要求面见省委领导,却被省委办公厅拒绝,二十四个小时中他们得到的唯一回话是:进一步查明情况,等待省委领导指示。

1960年的新年之夜,信阳地区的两个党政一把手身心疲惫,毫无喜悦之色。

电话骤然响起,路宪文渴望是来自省委的声音,因为此时省委的声音太重要了。他急忙抓起话筒,传来的却是光山县县长的怒吼:“路书记,今天又死十几个,八个老人,六个孩子!上面那帮龟孙也都饿死了?为啥到现在屁也不放!”

刚放下话筒,铃声又起,上蔡县急报:今天死了二十六个,明天可能还多,上面究竟管不管?!

张树藩的秘书急忙闯进,递上专员办公室接到的几个电话记录——

一录,信阳县县长在电话中破口大骂:我今天跑九个村,都在埋人!我操他八辈祖宗,问问上面那些王八蛋还是不是共产党的人,为啥不管群众死活?

二录,新县县长怒言:零点以后,又丢几十条人命,新年钟声难道是丧钟吗?!新县百姓跟着咱们打天下,一半人都死了,活下来的还要全饿死吗?咱们的良心、人性还在吗?!

所有县都向行署报告了死亡人数增多的情况。

张树藩表情沉重地说:“书记,死亡人数翻倍了,发展下去不得了,如何是好啊。”

面色灰暗的路宪文说:“下面的干部开始骂人了,火气很大。我也想骂人呀,你不想吗?你也一肚子火吧?我的火气比谁都大!可咱们骂谁?找谁发火?省委领导根本不接咱们电话。省委办公厅只会答复‘等待指示’,等了两天多连句屁话也没等来,等到的是多了一批鬼魂。这是共产党的天下啊,他们难道忘了吗?!”

路宪文说了这番话,眼里已经闪出泪花。他稳定下自己的情绪,又说道:“树藩,你把最新情况整理下,继续报告省委,等待指示。但不能傻等了,该想想咱们自己还能干点啥。”

张树藩觉察到路书记心情沉重,且一副疲态,便说:“书记,我立刻就办。您先回家好好休息一下,瞧您累得都睁不开眼了。”

路宪文说:“麻烦事都来了,哪还敢休息呀。得开个紧急会议,你马上通知常委,明早七点,都到我办公室。”

紧急会议上,路宪文表情沉痛地对大家说:“死人了,天大的事啊,咋办?粮库被围了,如果被抢,是更大的事,又咋办?都难办,都得办好。咱们一定要研究出个办法来啊。”

一名常委发牢骚说:我们的意见管用吗?从“放卫星”到“反瞒产”,啥时候听过我们的意见?早听大家的,就没今天的糟糕局面了。

这话明显是对路宪文来的,路宪文听后脸色变得非常难看,正想说什么,张树藩发言了,说:“同志们,目前的形势非常严峻,现在不是发牢骚的时候,过去谁是谁非已经不重要了,要紧的是赶快想招缓解局势。我相信,有党指引航向,有路书记掌舵,有大家共同拉纤,信阳这艘船沉不了!”

路宪文听了张树藩这番话,脸色顿时好看多了。紧急会议开到正午,并无良策,因为所有问题的关键是粮食,而地委不掌握粮食调拨权。

最终形成的方案是:路宪文负责处理死人的事,张树藩负责粮库安全问题,兵分两路即刻出动。原则是因地制宜抗饥饿、化解矛盾保粮库。

路宪文反复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权限、注意政策、注意请示报告。他之所以这样提醒大家,是担心常委中出现“擅自做主”的情况。这种担心并非多余,因为这些天他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干部队伍中积累着一种“宁愿丢官决不丢民”的情绪,若有谁再弄出个“开仓放粮”的事,局面就难以收拾了。他尤其担心的是专员张树藩,此人重民轻官又不畏上,最容易感情用事捅窟窿。

临散会,路宪文又对大家发出一番感慨,他说:“刚才树藩同志那个比喻好啊,咱信阳就好比一艘船,船上坐满了人民群众;我们共产党人就好比纤夫,套在身上的纤绳就好比我们的责任。眼下遇到风浪了,纤绳不能松啊,一松劲就要翻船,船上的人民群众就要遭殃。我们征服不了风浪,就会被风浪打翻。因此我想提醒同志们,下一步工作,在不违背上级指示精神前提下,我们要尽最大努力克服困难,如果等不到省委下拨粮食,还能眼看着群众饿死吗?要想招啊,都动动脑筋吧。”

在到会的其他常委听起来,路宪文的这番话或许等于“理论”,因为谁也不是孙悟空,能变出粮食,况且超出“上级指示精神”的任何行为都有可能触及政治风浪,有办法也只能是“想得出做不出”,“心热胆怯”已成众相。

但张树藩却从中发现了契机,他一是感到路宪文面对群众的生死存亡心急似火了,判断这种情况下路宪文有可能不再死抱“上级指示精神”不放,这就给各县搞“政策变通”提供了机会;二是感到路宪文渴望大家“都动脑筋”无异于提醒各级领导“各显神通”,凡有利于“救命”的办法,只要不出大格,就不会惹出大麻烦。

如此契机令张树藩精神一振,他对大家说:固始的《拉纤号子》就一句:“伙计们拉纤要出力”,剩下就是“哎嗨哎嗨”的声音了。言语不多,出声就是爆发力。路书记比喻得好,纤绳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责任感,眼下大家不要想太多,只记住“要出力”,拉紧纤绳就是胜利。

散会后,张树藩回到自己办公室,立刻把路宪文的那番话通报给各县领导,并提醒大家“大胆领会,策略行船”。

下午,张树藩带领一干人马奔赴东线。进入潢川县境,他看到成群结队的人拿着布袋、提着篮子、挑着担子缓缓前行,停车问道:“老乡,这是干啥去呀?”

老乡答道:“去公社粮站,听说要分粮啦。”

张树藩又问:“哪来的消息呀?”

老乡说:“说不上,反正大家都在传。估计也差不多,都饿死不少人了,再不分粮毛主席能愿意?”

张树藩正要上车,老乡反问道:“能坐小车,你肯定是不小的官吧?快分粮吧,再饿死人多了,小心毛主席杀你们头!”

张树藩猛然一愣,对司机说:“去公社粮站。”

粮站大门口人山人海,饥饿的人们仍在不停地涌来。公社书记看到专员到来,神情有点紧张,急忙汇报情况说,已经三天了,群众每天一早就在粮站门口聚集,天黑才散。聚集的人越来越多,总感觉要出事,公社领导每天都到现场劝大家回去,可咋也劝不动。为防意外,眼下正组织民兵看护粮库。

张树藩对公社书记说:“群众盼粮救命,谁也劝不回。大冷的天,忍着饥饿坐这么长时间,又冷又饿更容易出人命。你们的任务是赶快支起几口大锅,煮稀饭!”

公社书记为难地说:“手中无粮,拿啥煮?”

张树藩说:“办法你自己想,想不出办法你就别再当这个书记!”

张树藩的秘书余德鸿把公社书记拉到一边,悄声说:“站在粮站门口想不到办法?你可真是个榆木疙瘩。”

这时,张树藩走到人群中间,大声说道:“乡亲们,我是行署专员张树藩,我代表地委来看望大家!面对乡亲们,我不知说什么好,因为拿不出粮食,说什么也没用。大家一坐就是一天,挨饿又挨冻,老人孩子吃得消吗?我这样说绝不是想劝大家回去,因为我知道,大家坐在粮站门口等粮,会增强活下去的信心,谁也不能破坏这种信心!明天再来,大家带上碗,吃不到稠的,喝碗稀饭也能扛一阵子。地委已经向省委申请粮食,请乡亲们放心,挨饿的日子很快就会过去!”

在发表这番讲话之时,张树藩已决心率先“行船”了。当然,风险依然存在,只不过面对眼前这些饥饿的百姓,张树藩已做好了日后承受政治风浪打击的准备。

张树藩一路向东,连看了几个粮站,都是围满了饥饿的群众。每到一处,他都要对当地领导强调不允许驱散群众,并要求设粥棚济民。

傍晚进入光山县境,张树藩又查看了一个粮站。这个粮站前出现的一幕惨景,让他心惊肉跳。

饥饿的人们正陆陆续续离开粮站,突然人群中传来阵阵惨叫。张树藩闻声而至,看到三个老人躺在地上,两个已经断气,另一个奄奄一息。张树藩脱下大衣盖在那位奄奄一息的老人身上,急忙吩咐粮站站长,赶快煮碗稀饭救人。

稀饭端来了,张树藩拿着小勺喂老人,老人却闭嘴拒绝进食,望着张树藩,断断续续说:“我认识你,张专员,好官。村上老人已饿死大半,老了,不争食,救孩子们要紧。”说完指了指身边一个八九岁的孩子,那是老人的孙子。

这时孙子又捧起饭碗,哭着喂爷爷。老人微笑着,对孙子说:“你先喝,留几口,带给小妹妹。”

孙子仍哭着叫着喂爷爷,老人仍然微笑着,决不张口。片刻,老人张下嘴巴,瞪大眼睛,咽气了。

三位老人饿死在粮站门口,此情此景看得张树藩心里无限酸楚,禁不住流下眼泪。这泪水不仅仅是悲痛,更包含着万般愧意。

一位公社干部向张树藩介绍说,这位老人1938年入党,是老村支书,老模范。

同类推荐
  • 理智与情感

    理智与情感

    《理智与情感》是简·奥斯丁富于幽默情趣的处女作。埃诺莉和玛丽安娜两姐妹生在一个英国乡绅家庭,姐姐善于用理智来控制情感,妹妹的情感却毫无节制,因此面对爱情时,她们做出了不同的反映……小说以这两位女主角曲折复杂的婚事风波为主线,通过“理智与情感”的幽默对比,提出了道德与行为的规范问题。本书和作者的《傲慢与偏见》堪称姐妹篇,同样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对白叙述没有富裕嫁妆的少女恋爱结婚的故事。
  • 落花也风流之桃花屋

    落花也风流之桃花屋

    本书叙述了中国一个普通山村的普通农家的系列故事:讨饭女香香迫于牛计,嫁给了光棍汉结巴子,一连牛了七个丫头。几个丫头性情各异,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仍未能实现各自的愿望。唯有七丫头白桃死不认命,顽强抗争,终于抓住了改变命运的契机。然而这种命运的改变是福是祸,真是难以判定。作者以冷隽的文笔描述清雅的感觉,演绎酷烈的故事,个中充溢着自省与醒人的文化批判意蕴,令人读之欲罢不能,读后萦绕于怀。
  • 红杏出墙记4:丈夫的新情人

    红杏出墙记4:丈夫的新情人

    讲的是一个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江南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峰回路转,语言流畅自如,灵动传神,体现了作家高超的技巧和天赋。
  • 不能说话的十二岁

    不能说话的十二岁

    让一个十二岁的孩子一个月不说一句话可能吗?让一个十二岁的孩子一个月不说一句话为什么?让一个十二岁的孩子一个月不说一句话是不是一种计谋?让一个十二岁的孩子一个月不说一句话是不是一种酷刑?千奇百怪的一遭遇,生死攸关的考验,战争对人性的挤压,厄运对生存的挑战……一切尽在本书之中。艰难困苦陪伴青春岁月,理想之光照亮少年之心。
  • 全中国最穷的小伙子发财日记

    全中国最穷的小伙子发财日记

    老康三十而立,带着老婆,拖着儿子;没有存款,没有房子;读的是烂学校、破专业,一无所长;毕业后混了多年,稀里糊涂,不幸下岗;因为混得差,朋友都断了联系;举目望去,走投无路;看见老婆就内疚,丈母娘面前更是抬不起头;一家三口,低声下气,长期在丈母娘家“蜗居”……有一天……
热门推荐
  • 华严感应缘起传

    华严感应缘起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草莓柠檬:和你一起是我的幸运

    草莓柠檬:和你一起是我的幸运

    如意后视镜导航第隔阂都不喜欢谁叫你是计算机方便的就差你能刷卡简单机械不记得帮我好受点边巴德吉让你家旧版本多喝点
  • 上门总裁:竹马前任太粘人

    上门总裁:竹马前任太粘人

    爱与不爱,一场婚礼便能说明一切。她爱的人变成姐夫,把她的爱弃之敝履,所爱非人,也只能说一句错了吧。可是,于她来说,只是失去了爱的人。留不住爱的人,该怪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恋上猫先生

    恋上猫先生

    一个奇妙的缘分,一段简单的恋爱,一生相伴的承诺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tfboys之在给我一次机会

    tfboys之在给我一次机会

    qq:2746620849。群:158851048
  • 我和王者荣耀的英雄做兄弟

    我和王者荣耀的英雄做兄弟

    一个风靡全球的游戏、一个苦逼的学生遇到了它、一个离奇而又逗逼的事情发生了、
  • 玄火焚天

    玄火焚天

    一个玄气家族的外围弟子,偶然融合一块红色石头,机缘巧合之下,开启了关于天火阵道的秘密。上古之时,万派林立,每门每派,无不穷尽全宗之力,研究各自道路。而天火阵道,则是天火宫先辈穷尽心力的结果,习者,被世人称之为,天火阵法师。须弥冰火火阵,三相雷霆火阵,四兽黄天火阵,五行焚天火阵,六脉封神火阵,七星斩月火阵,八荒独尊火阵,九转玄天火阵……。以我阵道,玄火焚天!……《浩然仙路》,《仙门圣尊》。已有两本百万作品完本,人品基本能够得到保障。求点击,求推荐,求一切……
  • 樱花街21号

    樱花街21号

    一群少年少女是这个时代青春的代言,总有一份爱情是属于你们。虽然结局是不可预测的。可只要我们爱过,就会留下痕迹那被岁月覆盖的花开,一切白驹过隙成为空白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