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9600000017

第17章 读彼得·基维

本文作于2010年8月18日。原载杨燕迪个人博客“音乐人文笔录”,未曾公开发表。

粗略阅读了美国哲学家彼得·基维的《纯音乐:音乐体验的哲学思考》的中译本徐红媛、王少明、刘天石、张姝佳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感觉正负对半。

此书正面意义还是不少。因出于分析哲学传统,作者在看待和讨论问题时的明确、逻辑与细致特别值得国人借鉴与参照。书中对任一概念、术语和范畴的界定均极为精确,从不含糊,虽有时不免烦琐,但对于理清思路、推进思考十分有效。全书的中心命题是针对“纯音乐”(也即没有标题内容的纯器乐作品)的感知、聆听和理解,不仅批判性地考查了诸多前人的理论观点,而且提出了诸多有趣的洞见和新思。特别如聆听和理解纯器乐,关键在于感知和认知音乐语言运作的内在奥秘,而不是在音乐中读解“再现性”内容或在情感上与音乐形成共振——在说明聆听纯音乐的内在机制的某些根本问题上,此书提供了非常内行和准确的说明。

但是,正如此书书名所暗示,针对“纯音乐”的分离和“纯化”造成了作者视野的狭小和局限。开篇第一章“Why Music?”(中译为“为什么有音乐?”)从论证为何没有味觉、嗅觉和触觉上的纯形式艺术(音乐)入手,不仅路径奇怪,而且问题也显得琐碎无聊。之后,作者用整个一章的篇幅(第三章)论证纯音乐之所以引发我们的兴趣,绝不是由于音乐类似某种生理快感的刺激物——这种论证几乎像是用大炮打跳蚤,令人迷惑是否有这个必要?在“音乐的深度”(第十章)中,作者或是头脑简单地将具有高超对位性技艺的音乐作品归为深刻的作品,或是滑入不可知论的困境,认为很难找到真正合理的理由来为音乐作品的深刻性辩护。

总的来说,该书暴露出英美分析哲学学派的一个通病,即谈论文化现象脱离历史和社会的更大关怀,仅仅就事论事,因而常常给人以“钻牛角尖”的感觉——不妨参考,也在这里大力推荐,另一位英国音乐哲学学者莉迪亚·戈尔的《音乐作品的想象博物馆》罗东晖译,杨燕迪校,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针对英美分析哲学有关音乐作品本体论上的争论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并通过自己关于音乐作品概念的深入研究,积极纳入了更多的历史文化视角。但在当前的中国(特别是中国的音乐美学界),彼得·基维的这种冷静、扎实而理性的学术风格,针对国内常见的比较浮夸、空洞和随意的论说方式,依然具有积极的警醒作用。

还应该说说此书的中译——总体上阅读起来还是比较吃力,有些佶屈聱牙,时常有半通不通的句子(如中译本第10页第一段最后,“但是我不想采用举例说明这样不费力的方式,因为我只是想对所讨论的要点以及变化不定的‘种类’稍作思考”)。甚至有明显的错译(如中译本第11页第一段最后,“巴赫大量的著名键盘音乐都带有一种道德说教的目的”。这句话一看就知有错,因为它违背公认的音乐史常识——巴赫的键盘音乐大多为“纯音乐”,绝对没有也根本不可能进行道德说教。查原文是“And a great deal of Bachs besknown keyboard music had a quasididactic intent.”,正确译文应为“巴赫大量著名的键盘音乐都有某种准教学的意图。”)。

另外,中译本保留了原书的索引,这很好。但中译本第163页“索引”标题下的括号说明——(条目后的数字为原书页码,见本书页边码)——没有兑现,因为中译本全书没有边码,原书的页码被加到正文中,用20、21这样的方框数字表示,看上去有点别扭,但聊胜于无。

英美分析哲学流派的音乐哲学/美学论著的汉译出版,近年来已经形成一定规模,这些译著反映出英美学界关于音乐哲学和美学问题的思考方向和思维水平,可以看出与我们原来的习惯思维相当不同。尽管存在相关的翻译准确性问题(因此建议对照英文原著阅读),但相信这些著作会打开一面朝向外部的窗口,并对中国本土的音乐美学思考和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类推荐
  • 影视导演基础

    影视导演基础

    本书介绍了电影的历史轨迹、电视的崛起、导演与剧作、导演与演员、空间设计、场面调度等内容。
  • 大戏剧论坛(第4辑)

    大戏剧论坛(第4辑)

    论《长生殿》的整本演出、伎乐:横游于亚洲大陆的艺术之舟、礼仪之属和娱乐之需:宫廷戏剧的两种文化属性、上海新式舞台的出现与海派京剧的确立、明清女性戏曲作品的“拟男”现象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剧神异情节及其渊源、王瑶卿经典剧目《悦来店》解析、定位李玉茹:从京剧表演艺术发展的角度、戏剧意象论、相通的戏剧源流及相似的审美理念——兼论梅兰芳访日公演成功的艺术因素等等。
  • 张大千的绘画艺术

    张大千的绘画艺术

    张大千是20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其画风曾经数度改变。1941年,张大千前往敦煌临摹隋唐人物壁画,所画人物气势恢弘,色彩鲜艳亮丽,盛唐遗风跃然纸上,工笔设色成就卓异。张大千能仿石涛的笔法作画,人称张大千画的仿石涛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张大千周游世界时,汲取西方的一些绘画元素,创造出一种中西结合的泼墨泼彩绘画艺术,为中国画在世界画坛上发扬光大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 世界美术史

    世界美术史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此,我们组织编辑出版了这部《世界文化史》。本书按地域编年的形式进行编排,以通俗易懂的散文文化表述,追求一种和谐而有趣味的阅读快感,办求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结构上整合串缀,散点透视的方法,有机地把世界文化史中特别耀眼的闪光点组织成绚丽多彩的画卷,每篇文字约千字左右,避免过分的学术化,内容上举凡哲学、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科学、宗教诸方面,皆有涉猎,把握文化发展的脉络。
  • 国际艺术品贸易

    国际艺术品贸易

    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深化加速了艺术品的跨国流通,艺术品贸易已经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兴领域,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巨大的艺术品市场。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欧美等国掀起的艺术品投资潮,促进了对艺术品贸易中法律问题的研究。本书采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比较法学的研究方法及实证分析的方法,绕以美国为代表的普通法系国家和以法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对艺术品贸易中的法律问题,诸如进出口的法律规制、所有权问题、艺术品评估鉴定中的法律问题及国际艺术品贸易中的法律冲突与协调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基本形成了一个国际艺术品贸易法律制度的研究框架。
热门推荐
  • 水煮三国传

    水煮三国传

    以全新的视角书写三国,更幽默,更热血。这是一个无聊的世界,有趣在混沌中重生,若本书给您的生活增添了一点点乐趣,便是最大的成功。
  • 绝声

    绝声

    淮南阁是名动江湖的第一大门派,而阁主萧殊是名动洛阳的人物。孟善八岁那年见到了萧殊,萧殊这个名字起的委实贴切,殊容绝秀,故生而名殊。那时候孟家恰遭灭门惨案,江湖人士趋于两个利益,一为《绝声》,二为染玉,于是便杀了孟家上上下下六十六口人。从此她的愿望只有报仇。而他们的故事,就从报仇开始。
  • 无限之天下无双

    无限之天下无双

    当有一天,你能够进入二次元的世界,你想要做些什么?改变命运,选择YESorNO?!!
  • 武定九天记

    武定九天记

    这锥锥入心的剧痛与苦楚!这种种的苦闷压抑和不甘!使得刘云的内心深处弥漫了满腔的悲愤和怒火,如同被禁锢在九幽地狱深处万年的恶魔,内心里充满了种种的不屈和愤懑,誓要挣脱世间一切的枷锁,向着苍穹咆哮!!!我要变强!我要主宰自己的命运!!!如果天不容我!我就---灭天!!!
  • 嫁给陌生人

    嫁给陌生人

    [花雨授权]她只是个写爱情罗曼史的小作者呢,无事只会混饭吃,哪得闲情谈恋爱呀!只是她怎吃着吃着就把自己嫁了?而且还是个陌生人!他情感受伤后不再相信爱情亲情?停!全是假象啦!瞧,他还不是让这小女子摄去了心魂?
  • 大侠不怕死

    大侠不怕死

    现代loser穿越到古代隐世门派的平淡生活。
  • 花落谁相思

    花落谁相思

    一对年龄相差十岁的恋人在现实的压力下不得不分手各自开始自己新的人生。女孩也从不懂事一步步走向新生……
  • 来自冥界的咖啡师

    来自冥界的咖啡师

    史上最强美女咖啡师。午夜还阳重开咖啡吧,勇向世界挑战,重塑传奇人生。
  • 变性三十三天

    变性三十三天

    楠宫彩是一名普通的高中生,但却有着不普通的异性关系,长期的玩弄她人感情,不负责任,只图一时之快。直到有一天,雅典娜女神实在看不下去,决定让他做一回女人……面对变成女人的尴尬场面,他(她)应该如何面对?是将自己的性特征掩饰住,假扮成男人,还是彻底释放自己,做一回真正的女人?
  • 绝望禁地

    绝望禁地

    光明湮灭,黑暗降临。繁华城市转瞬沦为冰冷废墟,无数生人埋葬在那钢铁巨棺。死去之人不得安息,成为嗜血凶残的怪物!生人藏匿在阴暗角落,一口吃喝只是奢望。无论之前何许,此刻皆是苟延残喘。涛涛尸海,人心险恶,一切都只是开始!生存就是无尽的折磨与绝望!但这却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不论是谁想要剥夺这仅有的权利,萧哲都会将他给碾碎,然后坚定地走下去!没有救赎,只有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