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9600000011

第11章 听昆德拉谈乐(下)

本文原载《音乐爱好者》1999年第2期。《被背叛的遗嘱》(以下简称“《遗嘱》”)是本非常奇怪的书。小说家的笔法,思想家的锐利,音乐家的敏感,历史学家的准确,还有梦幻家的异想。读者甚至弄不清楚整本书的中心思想到底是什么。小说的历史和艺术自然仍是昆德拉关注的焦点,但全书几乎每一页都不时跳出作者观察世界和人生的思想亮点,不仅令人“目不暇接”,而且让人“头晕目眩”。昆德拉视角诡谲、思路多变,但说起话来却又斩钉截铁。不知是因为信息量太大,还是有意与读者进行智力游戏,昆德拉不停地在自己的九个章节中转换主题和人物,并对他们进行看似即兴式的自由组合、重叠和变形。这里令读者的智力、记忆和思维忙得“晕头转向”的是似电影蒙太奇一样的小说人物分析、拼贴画式的音乐评论和意识流般的哲学沉思。

据闻此书中译本孟湄中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出版后不久,上海文化界就组织了专门的研讨会。不知与会者是怎样处理在全书中占据近四分之一篇幅的音乐内容的?似乎与会者中没有音乐家参加(国内音乐界与人文知识界的隔阂已久,哀叹!),而昆德拉在《遗嘱》中涉及音乐的深度又远远超越了国内人文界认识音乐的水平,因此笔者猜想,那次研讨会一定是以忽略昆德拉的音乐观察和思索为代价的。

既然如此,那就不妨在这里对《遗嘱》中昆德拉有关音乐的言论做番巡礼。可以先从此书的第三章“向斯特拉文斯基即兴致意”开始。毫不夸张地说,这是笔者迄今为止所读到过的中外文献中关于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意义和音乐价值最有说服力的文字,其中还兼有许多对巴赫、雅内坎雅内坎,十六世纪法国尚松代表作曲家,中译误译为杰诺坎,见《遗嘱》书中第61页。和巴托克作品的妙评。斯氏一生风格多变,类似现代美术大家毕加索,这给音乐史学家和评论家带来了不少麻烦。一般的观点是,斯氏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创作时期,即所谓的“俄罗斯风格时期”(以三大舞剧作为代表,最为人所熟知)、“新古典主义时期”(音响干冷、表情沉静,在美学理想上与勋伯格形成对极)和“十二音时期”(最少为人理解的一个创作阶段,由于非常独特地使用了十二音技法而得名)。然而,这三个时期间的审美理想联系和风格统一以及斯氏为何要做出这样明显的技法转换,专业的评论要么回避解释,要么语焉不详。

昆德拉俯瞰整个西方文学史和音乐史,从令人意想不到的视角窥见到了斯氏所有音乐创作的实质。昆德拉以一种他独有的深刻感觉,认为整个欧洲的小说和音乐到二十世纪之前可以分为“两个半时”:

两个半时之间的间止,在音乐史和小说史中,不是同期的。在音乐历史中,间止贯穿在整个十八世纪(上半时的象征性顶峰是巴赫的《赋格的艺术》,下半时开始自早期古典艺术家的作品);小说历史中的间止来得稍晚:在十八与十九世纪之间,即在拉科罗什、斯特恩一方面和司各特、巴尔扎克另一方面之间。

这“两个半时”之间,在艺术态度、审美理想以及具体创作技巧上都存在明显差异。“上半时”:小说的形式复杂、多维,内容包容万象,异想天开,不以追求真实性为目的;而音乐具有设计、手工劳作的特点,不是突如其来的灵感结果,而是针对永恒礼拜仪式的谦卑服务。“下半时”:小说以细节真实为己任,叙述以时间的直线演进为准绳;音乐的存在理由被认为是情感表达,旋律作为心灵感受的载体得到强调,音乐成为个人浪漫情感表现的工具。

昆德拉一针见血地指出,斯特拉文斯基的独特意义在于他代表着音乐史中的“第三时”:他是一个有意识地希望在自己的创作中包容西方音乐千年时间的现代作曲家。通过对旧时作品的谐谑改编和对古老风格的刻意戏仿,斯氏要在不同的音乐世纪、音乐风格和音乐语言之间建立某种交流和对话,并对全部音乐历史的价值等级进行再思考与重构。为此,斯氏力图使音乐走出“下半时”的轨道,他摒弃奏鸣曲的作曲技巧,颠覆旋律霸主的优势,删除交响乐队音响的蛊惑性,而且拒绝承认音乐的价值在于它的情感表达能力。于是,斯氏的音乐创作,以及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的现代音乐,都标志着音乐历史的简短尾声,一个独立的“第三时”。昆德拉以一个文学家特有的诗意语言说道:

一个意象追逐我:按照老百姓的信仰,要死的人在弥留之际,看见的是往日的全部生活在眼前浮现。在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中,欧洲的音乐回忆起它的千年生命,这是它向着永恒无梦的长眠出发之前的最后一梦。

悲观的感慨,但绝无半点矫情。昆德拉警告浪漫主义的艺术美学:“枯燥的心灵掩盖在感情洋溢的风格背后!”斯特拉文斯基自己也坚定地否认音乐的功能是表现作曲家自我的情感。误以为斯氏音乐缺乏表现力的人们忘记了,斯氏如何在音乐中找到了他自己的家园。斯特拉文斯基青年时代远离俄罗斯故土,后来成为世界公民,死后葬在威尼斯。“他的唯一的祖国,他的唯一的自己的地方,是音乐,是所有音乐家的音乐,是音乐的历史;在这里,他决定安顿下来,扎根、居住;在这里,他终于找到他的唯一的同胞,他的唯一的亲友,他的唯一的邻居;从佩罗坦(十二世纪末巴黎圣母院乐派代表作曲家)到韦伯恩,与他们,他开始了长久的对话,只是到他去世才停止下来。”

斯特拉文斯基万花筒式的风格模拟和素材运用在艺术上的真正原因由此昭然若揭。无论是基于俄罗斯的民间素材,还是改造佩尔戈莱西,或是仿造柴科夫斯基的旋律,乃至运用爵士乐的手法,从最早的宗教音乐源头直到他在晚年突然发现的十二音新天地,我们终于可以从昆德拉的解释中理解斯特拉文斯基一生的良苦用心。“……在他之前和之后,没有任何一个作曲家,像他这样去俯视音乐历史的全部范畴,从中汲取灵感……正是他在音乐历史中的游荡,即他有意识的、有意图的、巨大而无可匹配的‘折中主义’,显示出他全部和无可比拟的独到之处。”

斯特拉文斯基的艺术观是对我们在“下半时”中“泡大”的惯常审美哲学的严重挑战。昆德拉的锋利笔触不时地刺激和提醒我们注意,现代艺术不可替代的独特美感和在艺术上的重要性,“它的全新美学和它综合性的智慧”。由此,昆德拉在结束了对斯特拉文斯基的诚挚敬礼后,在哀叹了翻译、排版对文学作者原始意图的歪曲后,在观察了海明威的著名短篇小说《白象般的群山》中对具体生活情景无比简洁的捕捉后,笔锋一转,又一次拾起了现代音乐的话题。

这回的题目是亚纳切克,一位他自己的捷克同胞、一位被他尊称为“这个小小的民族从没有过任何一个比他更伟大的艺术家”。依照习惯,昆德拉依然是通过对小说的论述迂回到达音乐的。他先是肯定了福楼拜在小说史中的美学贡献是“(他)使小说走出戏剧性。在他的小说中,众人物在一种日常的气氛中相遇,这种气氛不断地干预到他们内在的故事中。……它是一个发现……对现在时间的、结构的发现;对我们的生活所赖以建立的、寻常性与戏剧性永久同在的发现”。在这个文学结论的基础上,昆德拉以他那我们已经熟悉了的、不容置疑的权威口吻为亚纳切克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做出了结论:“在歌剧的历史上,半个世纪之后,亚纳切克完成了福楼拜式的革命。”

听上去这真是惊人之语。但昆德拉绝不是故弄玄虚。众所周知,亚纳切克在后半生通过刻意研究人说话的口语语调来寻找自己的音乐方向。对这一事实,昆德拉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诠释:

对口语的研究可以解释亚纳切克全部音乐的两个基本方面:

一、 其旋律的独特性:在浪漫主义末期,欧洲音乐的旋律财富似乎枯竭……来自说话的客观世界的语调,使亚纳切克得以获得另一种灵感,另一种旋律想象的源泉;他的那些旋律因此具有一种非常特别的特点让人即刻可以辨出:1.与斯特拉文斯基的准则相反,它们包括许多长度不寻常的音程(疑为误译?),这种音程到那个时候为止在一个“美”的旋律中还是不能想象的;2.它们很简要、浓缩,并且不可能展开、延长,或用那时候流行的技术来制作……

二、 它的心理方向:在亚纳切克的口语研究中,首先使他感兴趣的,并不是语言的特别的节奏,它的韵律学,而是说话的人在讲话的人在讲话一刻的心理状态对于说话语调的影响;他试图明白旋律的语义学;亚纳切克仔细观察一个语调与一种感动之间的关系,作为音乐家,他获得了完全独一无二的心理分析的清醒头脑……正是由于它,他才专门地转向了歌剧……正如福楼拜力图在小说中通过不动声色的白描,为不被人察觉的、转瞬即逝的日常生活找回了真实的存在,亚纳切克也通过对人类日常口语的音调研究,发现了人类心理活动中那些细微隐秘的真实痕迹。即刻的现实,当下的存在,这些在人们的生命中具有深刻含义,但却由于没有戏剧性而落荒逃去的真实,亚纳切克希望通过音乐将它们寻找回来。

亚纳切克要在歌剧这样一个非写实性的、极端风格化的音乐体裁中寻找生活的真实,因此他的成就比福楼拜的小说革命更为令人惊骇、胆大妄为和不可思议。他没有同道人,这不仅因为他出道很晚,在年龄上属于“老一辈”作曲家,而且他的艺术路线也与斯特拉文斯基、巴托克以及勋伯格在歌剧上的寓言、象征追求非常不同。他被人误解,直到逝世后很久,他的歌剧和其他音乐作品仍由于其完全抛弃任何风格化的矫饰而遭到歪曲乃至篡改。昆德拉频频用非常具体而清晰的例子(甚至动用了谱例!)来说明亚纳切克在艺术上的毫不妥协的极端真实性和由此带来的悲剧性曲解。在必要的时候,他停止了自己天马行空般的思辨遨游,以历史学家的仔细和报告文学家的愤怒谴责自己的国家和同胞对这位伟大音乐巨人的忽视。

遗嘱就这样被背叛了。后人对于前辈的艺术遗产,或是无视,或是歪曲,或是误解。其中,不仅包括亚纳切克,还有卡夫卡、海明威、尼采、拉什迪、斯特拉文斯基、穆齐尔,当然还有昆德拉自己。但是,“服从遗嘱是神秘的:它超越了任何实际和理性的思索”。因此在无望的悲哀中,昆德拉依然看到了希望。他的另一段话不妨看作是他自己的诺言:“亚纳切克把他的大部分创造力量集中在歌剧之上,因此而置身于人们可以认为是最为保守的中产阶级公众的制约之下,这就有那么一种令人伤心或者说悲剧性的意味……他把被唱颂的捷克歌词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新提高价值……但在世界百分之九十九的剧院中,它是让人无法理解的。很难想象有比这样更有意地积累障碍。他的歌剧是对捷克文最美的致意。致意?对。以祭品的形式。他把他具有世界意义的音乐牺牲给一个几乎不为人所知的语言。”

同类推荐
  • 中国书法全集4

    中国书法全集4

    《中国书法全集4》主要内容分为“父与子:领时代风骚”、“唐朝两位‘广大教化主‘”等章节。
  • 古代茶具鉴赏及收藏

    古代茶具鉴赏及收藏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等待香港:香港制造

    等待香港:香港制造

    等待香港系列两册以香港牛津同名4册为蓝本,经作者挑选,择精华编为两本,林奕华的文章,好似同他一起坐在沙发上,轻松地听他娓娓分享对每样事的想法和感受,是他把认知的分享给读者。同时,他又像一个敏感的聆听者,把一些“回答”转化成“提问”。而在这两本书里,作者基本完成的了早年的一个夙愿,写几本书,白描出香港人的感情与文化基因。
  • 歌剧的误会

    歌剧的误会

    《杨燕迪音乐文丛:歌剧的误会》收入杨燕迪教授近年有关歌剧的散文和评论。歌剧作为特殊的艺术体裁,其间必然涉及音乐、文学、戏剧、景观、舞蹈等各类艺术品种的交叉与融通。就“音乐人文”的关切而论,歌剧自然是最适合这一解读视角的音乐种类之一,这也是杨燕迪教授近年持续关注歌剧并从事歌剧解读和批评的个中缘由。这些篇什中,有的属于歌剧原理性的散议,有的是具体歌剧的导赏性剖析,有的则是歌剧演出之后的评论……所涉及的歌剧作曲家和剧目基本属于在国内舞台上演过的“主流”,但也有一些针对从未在中国舞台上亮相过的现代歌剧的引介。
  • 与生俱来的依恋:走进艺术设计

    与生俱来的依恋:走进艺术设计

    本书上篇主要讲述了艺术设计的来历、特点、本质、内涵,以及在现代生活的作用、地位;下篇则选取艺术设计中最具代表的衣、住、用、看几个环节做样板,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解,加上自己动手训练这两种方式。
热门推荐
  • 雪泥鸿爪

    雪泥鸿爪

    本书是散文作品集,编为文学乱弹、浮生札记、书人书话等三篇,收:好梦中的隐忧、驳杂而无主调的变奏、怀念过去的“东方时空”、秋天的莫斯科、莫斯科墓园、学车、怀念丁一岚先生等作品。
  • 你我的血色契约

    你我的血色契约

    喂!我那么爱你,你就不能回应一下吗?如果你不爱我就不要把我留在你身边!
  • 天界禁药

    天界禁药

    神魂大陆,一个操纵魂威的世界。天生无法使用魂威之人,因为一颗天界禁药开启了通往传奇的旅程。禁药,充满诱惑的恶魔禁果,当他沉迷于其中之时,危机四伏的奇迹之路却在眼前拓展开来。操魂,武斗,阴谋,制药,炼器,美女,爽快,尽在其中。只需“点击阅读”+“加入书架”,给予稍许耐心,必不会让你失望。如果能喜欢,请留下您宝贵的一票!
  • 千叶红芙蓉

    千叶红芙蓉

    卑贱的孤女,无父可怙无母可恃,唯一的只有收养她的婆婆相依为命,十四载平淡而知足的日子,因为她好奇的围观“罪人贩卖市场”而结束。同时,开启了她不寻常身世的探秘,西沧王朝的风云剧变因她而起,因她而终结。(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仙始

    仙始

    楚天羽,出生在修神者达到巅峰的时代,不过他却不能够修炼,因为他的上丹田是封闭的,而修神者必须修炼上丹田,楚天羽注定了是废物。不过楚天羽并未被此打倒,而是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一个新的流派,那就是修仙,既然我的上丹田不能修炼,那我的下丹田呢?那我的中丹田呢?故事由此开始。
  • 吾为永恒

    吾为永恒

    这个世界,万族林立。无尽生灵争雄,超脱能有几人?强势如龙族之主依旧有敌,超然如世间皇族不敢称霸。诸天道则尽绕吾身,万界法魂泯灭一切,被自己父亲封印的少年终将掌控这个世界
  • 魂断天下

    魂断天下

    这是一个修炼灵魂的世界,灵魂主宰一切。话说当空间刚刚开辟之时,世界上除了大量的混沌之气之外,没有任何物质存在。后经无数年,这些混沌之气孕育出来四兽——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四兽分据空间的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他们用混沌之力衍生出了风火雷水四元素。而后,四种元素之间又衍生出了地。大地将空间一分为二,上下各一,分别衍生出来了光明和黑暗两系。又是无数年,沧海桑田,七种元素孕育出了世间万物,有植物,动物,蓝天,白云——
  • 椟笼

    椟笼

    深夜,一个山村荒废的大宅中,发生了一连串离奇诡异的事件,无端出现的木椟,打开还是不打开?有些东西,最好永远不要见天日,但人类的好奇心和贪欲往往占据上风。。。。。。
  • 惹火燃情:总裁的心尖溺宠

    惹火燃情:总裁的心尖溺宠

    她是健身俱乐部的金牌教练,被渣男友劈腿抛弃不说,还要被渣男使计踢出公司,老虎不发威你真当我是史努比啊!她叫墨天真,可性格一点也不天真。为了挽回客户,她连人格、性别、节操通通都放弃了。可是这个男人竟然把她挂在树上。听说过在阳光下晒衣服,见过在朋友圈和空间晒照片晒幸福的,还从没有听说过在月光下晒人的!“王八蛋,你等着,此仇不报,姑奶奶的名字倒过来写!”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