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9400000038

第38章 羽扇纶巾(1)

围婺州,妙计大破狮子车;严军纪,统帅手诛爱将子。朱元璋笃学孔孟书,方国珍误中安抚计。大老粗连得三杰,孔孟徒胸怀机抒。离间之计,巧除双刀赵;三顾之诚,感动大隐士。刘伯温陈说治乱计,吴国公开国有军师。

守婺州的元将,是元朝江浙行省枢密院同佥石抹宜孙的弟弟石抹厚孙。石抹宜孙坐镇处州(丽水),婺州是处州的外围屏障,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石抹宜孙决心死保。听说朱元璋亲率大军直扑婺州,他打造“狮子车”三百辆,载兵万余,由大将胡林带领紧急增援。

朱元璋得到情报,仰天大笑不止:“哈哈哈……那石抹宜孙以车载兵,足见其不知兵法。此处山高路狭,车行不便,必败无疑呀!”

朱元璋派出一支梢兵,埋伏路侧,等待战机。敌人的兵车一到,伏兵——齐掩杀过来。兵车回旋不及,被杀得人仰车翻,大败而逃。胡林逃回处州拣了一条命。

得知援兵溃退,婺州城内军心涣散,第二天便被朱家军攻下。

婺州东邻方国珍,北接张士诚,人文荟萃,号称富乡。婺州到手,对张士诚和方国珍的战略包围,初步完成。朱元球决定,不但要牢牢守住这个战略要地,还要在这里树立一个仁义之师的榜样,以收买人心,扩大影响。

进城之初,朱元璋立刻发布命令,严禁将士奸淫抢掠。不料,有一个姓黄的掌印官,自恃是大元帅的帐前亲随,竟然无视禁令,抢劫民财。被朱元球得知后,当即抓起来枭首示众。为了节省粮食,朱元璋一面下令禁酒,一面开仓济贫。一时间,军纪肃然,百姓额手称颂。

朱元璋知道,攻城略地靠的是武将,而要巩固这块新的占领地,必须得到文人的支持与合作。他将婺州路改为金华府,建立中书分省,设立各种政权机构,并四处礼聘读书人。

元朝统治者,摧残压迫“南人”,视读书人如洪水猛兽。而今,出现了礼遇读书人的当权者,俯士们奔走相告,纷纷投靠。朱元璋身边,很快聚集起一大帮子文人。他们每天中午在中书分省会餐,然后轮流给朱元璋讲解经书和历史。范祖干和叶仪两位大儒,还仔细为朱元璋讲解朱熹批注的《四书》。

范祖千指着厚厚的书册对朱元璋说:“大元帅,治理天下之道,尽在此书之中。武定祸乱,文致太平,都离不开圣人所讲的道理。”

戎马倥偬的朱元璋,对儒士们的谆谆教诲,认真听取,抓紧一切空隙认真捧读,文化知识飞快提高。连说话和行动,也学来不少文人的“修养说话咬文嚼字,走路迈起方步。对将领们训起话来,文绉绉的像个圣人之徒。进婺州城不久,朱元璋对部下教训道:

“仁义足以得天下,而威武不足以服人心。克敌虽要靠武力,安民则必用仁心。当初我进应天,秋毫无犯,所以能一举成功。金华百姓久经战乱,正应该加意抚恤,使他们乐于归附。这样,那些还没有攻下的州县,才能望风归附。我每每听到将领们得一城,下一郡,不妄杀一人,便喜不自胜。为将的能够以不杀为心,不但利国利民,而且个人得福,子孙昌盛。”朱元璋不仅这样教训部下,自己也拿出“仁心”安民。他发布了一道宥囚的命令:金华监狱里关押的囚犯,除大逆不道、敌人的侦探外,其余的,不论罪过大小,一律释放。

但赦免罪犯不等于宽纵部下,决不允许官玩将嬉,酗酒闹事。

朱元璋访察时得知,进城之初所颁布的禁止酿酒令,很多地方视同虚文。对于许多将领来说,女人和美酒,简直是他们的第二生命。既然没有发布命令,禁止娶妻纳妾,他们可以无限制地养女人,床帐之中的饥渴容易解决,但酒瘾却难以打发。嗓子眼里辣丝丝,头脑里悠悠然的兴奋和舒坦,却没有东西代替!尤其是那些嗜酒如命的武夫,禁了酒等于要了他们的命,怎么会认真执行劳什子禁酿令。他们明里喊禁酒,暗地里却支持私酿。大坛小坛的“还魂黄汤”,源源不断地运进自己的营帐。

不下猛药,难治顽症。朱元璋决定捉住几个胆大的,打一儆百,杀鸡给猴子看。

鐘先被拿住的是参将胡二兴。

胡二兴是胡大海的儿子,今年二十三岁。他依仗着父亲战功累累,很得朱元璋的器重,便把老子厚厚的功劳簿,当成自己的温床。认为可以高人一等,天不怕地不怕。万一犯到朱元璋手里,也会看在父亲的面上,睁一眼闭一眼,不会跟自己过不去。有恃便无恐。这个嗜酒如命的家伙,不仅将禁酒令抛在脑后,每天照旧醉几回,而且私底下养着一座酒坊,供给他所需用的“养分”。

天天喝得醉醺醺的莽汉,正做着老虎屁股摸不得的美梦,恰好碰在了禁酒的刀刃上。朱元璋的大手伸过来了。抓获酗酒罪犯的命令一下,胡二兴首当其冲被拿获归案,但他并没有当成一回事。嘴里冒着浓烈的酒气,依然横眉冷对,骂骂咧咧训斥审问他的人,

“你们,竟敢太岁头上动土,胆大包天。我饶不了你们!”

“胡二兴,莫非你不知道大元帅发布了禁止酿酒的命令?”

“咱身为将领,怎么会不知道呢?”

“这么说,你是明知故犯咯?”

“那又怎么样?”胡二兴下巴高昂,不屑一顾,“不成,把我肚子里的酒虫儿,馋死、干死?”

“胡二兴,你这样无视大元帅的禁令,就不怕军法惩处?”

“呸!要是怕,咱就不干了。”

“你不但不认错,还振振有词,怕是要吃亏的。”

“鸡巴毛!有种的,你动咱家一根汗毛试试!”

“当然,我们连半根汗毛也不敢动你。不过,要是见了大元帅,你也敢这么回话?”

“那当然——老子害怕过谁呀?”

审不了这个特殊的罪犯,审问官只得把矛盾上缴。朱元璋一听,愤怒地跳了起来:

“把他给我押来,我来会会这个有功之臣的大公子!”

分省都事王恺在一旁劝道:“大元帅,区区小事焉用您亲自过问,还是叫下面的人问好。再一说,胡元帅正在前线与敌人厮杀,要是处罚了胡二兴,对前方的军事……”

“哼!不要说老子有功,不能为儿子代过。就是他胡大海自己,也是功归功,过是过,互相代替不了!”

“大元帅,理是这么个理。可是,”王恺试探地说道,“万一激起变故,于当前的大局不利呀。”

“你别说了!不能让一只臭蛆,坏了一缸好酱。胡大海就是为此叛变,我也要秉公而断,决不放过他的孽子!”

胡二兴被四名护卫押进来了。由于他是胡大海的爱子,人们没有给他上绑,只把他的佩剑取了下来,而那不知天高地厚的胡二兴也没有跪下。“面前站的是何人?”朱元璋厉声喝问。

胡二兴抬头一看,坐在椅子上的审判官,三角眉拧成一个疙瘩,狭长的麻脸上绽露着粒粒紫斑,一副暴怒的神色,不由打了一个寒噤。急忙近前躬身抱拳,低声答道:

“末将胡二兴,参见大元帅。”

“跪下!”朱元璋大声怒喝,“听到了没有?给我跪下!”

“跪下!”看到大元帅愠怒的脸色,侍从们上前将胡二兴扭着胳膊按到了地上。

“我有多大的罪过,要我下跪?”胡二兴反而被激怒了,用力地挣扎着。

“怎么,你的罪过还轻吗?”

“嘿嘿!咱不就是爱喝点酒吗?又没有犯多大的过错。用得着……”

“住口!”朱元璋一拍桌案,“莫非禁止酿酒令,你不知道?”

“大元帅,俺不是不想戒,可是,怎么也禁不住呀。再说,又不是我一个人……”

朱元璋打断他的话:“你是说众人无罪——是吧?”

“反正,偷偷喝酒的将领,不光俺自己。”

“你给我举出几个来!”

“有,李祥、葛庆……还有贾充仁。”

“还有没有?”

“一时想不起来了。”

“哼,什么想不起来!我的将领成千上万,个个能够遵守禁酒令,只有你们几个‘馋不住’,公然违抗我的军令。看来,今天不给你吃副狠药,治不好你的馋病。来人,给我重打八十军棍!”

“咋?为这点屌事,就要打咱八十军棍?大元帅,你太狠了点吧?”

“嘿嘿嘿……”朱元璋一阵冷笑,“要是不狠,怎么从严治军?对于你们这等知法犯法、不听教诲的东西,打你一顿是轻的。这还是看在你父亲的面上。”

“难道,花钱买酒喝,还能犯死罪?”胡二兴公然顶撞起来。

“你死有余辜!”朱元璋倏地离开座位,拔出宝剑,朝胡二兴走来。胡二兴一看,吓得变了脸,立刻磕头哭求:“大元帅,俺知道错了。看在我父亲的面子上,你就给我留一条小命吧!”

朱元璋仿佛没听到,近前一步,挥剑朝他的心口刺去。

胡二兴“啊”地一声惨叫,“咕咚”朝后倒下,扭动了一阵子,伸腿死了。

全军上下,谁人不知胡大海战功累累,朱元璋频频褒奖?现在连他的亲生儿子都能杀,哪个还敢以身试法?不仅禁酒令通行无阻,所有各项禁令,都得到顺利的推行。

可是,等到愤怒稍稍平息,朱元璋便后悔不迭。胡大海自从跟随自己以来,舍死忘生,屡立战功,现在竞然亲手杀死他的儿子!怎么向爱将交代呢?而这位猛将,眼下正率领三四万人马,在前方攻城略地。万一激起事变,不仅是重大的损失,更与全局的成败攸关。向谋士们问计后,朱元璋亲笔给胡大海写了一封密信。

信中,在详细叙说了胡二兴知法犯法、以及拒不认罪的经过后,朱元璋笔锋一转,诚恳地写道:

令郎一再顶撞,使我忍无可忍。举剑刺之,意在恐吓,何期用力过猛,竟然伤其性命。鲁莽坏事,痛悔万千。元帅失子之恨,朱某切狭之痛也!补过不及,惟有封函辕门,恳请元帅宽宥。

性情粗魯的胡大海哪里看得出来信中的掩饰矫情。在朱元琢手下效力多年,从未听说他如此沉痛地向人认错赔礼。看罢书信,这位粗汉子竟然被感动得热泪涔涔,不但没有报怨杀人者,反而把全部怨恨都集中到了惹事生非、给他丢脸的荸子身上。为了从严治军,就是不能徇私情。连称“杀得好,死有余辜!换了自己,也会这么办。”

事实也是如此。丧子之痛,丝毫没有影响胡大海的耿耿忠心。此后,他照样出生人死,南征北战。为朱元璋登上皇帝宝坐,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纟过多年战争的考验,再加上众谋士的朝夕教诲,朱元璋已经不只是一员只会冲锋陷阵的战将,而且渐渐成为统帅之材。在巩固了金华的防务后,朱元璋亲自拟订了对周边的攻防策略:东面的方国珍,胸无大志只想固守现状,采取笼络安抚的策略;对南面元军控制的处州和严州,引而不发,等待机会而北边的张士诚,正虎视眈眈,对自己构成巨大的威胁,当务之急是主动出击,一口口将其吃掉。

至正十八年(1358)末,朱元璋派主簿蔡元刚、中书分省典签刘辰,出使庆元(今宁波),面见方国珍,申述两家永远通好之意。

方国珍拿不定主意,转而向谋士求计。谋士们一致认为:朱元璋勃兴江左,军威严明,攻无不克,所向披靡。眼下攻克婺州,气势正盛,硬要与之抗衡,只有吃亏一途。而且,张士诚虎视于北面,陈友谅已经占据了南面的汀州。不如答应交好,借他人的声威,做自己的屏障,以便积蓄力量,对付南、北两面的蚕食和侵袭。方国珍认为言之在理,立即派出使者,带上黄金五十斤,白银二百斤,织金文绮,以及愿意交好的书信,来到金华,向朱元璋表示:甘愿奔走效劳,缔结盟好,携手共灭张士诚。

对方国珍安抚成功,为重拳锤击张士诚铺平了道路。

至正十九年(1350)正月,行枢密院判胡大海,攻下张士诚南面门户诸暨城,接着向绍兴挺进。张士诚改变战略,以围魏救赵的战略,挥戈北指,兵发江阴,在朱元璋后院放火。守将吴良、吴祯兄弟,以区区数千兵力,与舳舻蔽江的张家军巧妙周旋。他们采取合围分歼的战术,将敌人一口口吃掉。来犯之敌溃不成军,不得不撤退,吴家兄弟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奇迹。

张士诚不甘罢休,又向李文忠镇守的严州发起猛攻。结果,在守军的坚决抵抗下,同样无功而退。只有守卫绍兴的人马,稍稍给了张士诚一点安慰:胡大海指挥的攻城战,迟迟没有奏凯。但绍兴已经成了一座孤城,成为朱元璋的囊中物,不过是朝鞟间事。

巩固了浙西根据地,朱元璋准备返回应天。

经过几个月的观察,朱元璋不再怀疑胡大海的忠诚。他丝奄没有因为亲生儿子被杀死而心生嫌隙。这条耿直汉子,虽然读书不多,但是善于用兵,而且军纪严明,是委以重任的理想人选。朱元璋决定任命胡大海为金华参政,负责镇守浙西重镇金华。临行前,朱元璋特意将胡大海从绍兴前线召回,邀到分中书省的密室里促膝谈心。

朱元璋首先夸奖了胡大海的战功和劳绩,然后把话转入了正题。他亲切地拍拍部下的肩头,语气沉重地说道:“胡元帅,令郎的误死,实在是令人痛心!虽然得到了你的谅解,在我的心中却至今忧戚不已。我本来只想吓唬吓唬他,杀杀他任性的坏脾气,谁知那柄劳什子宝剑,竟然那么锋利!半年多来,我常做恶梦,梦见你伏在二兴的尸体上痛哭。我也上前陪着你大哭,直到哭醒过来!”和尚出身的朱元璋,经文没学好,却不乏演戏的本领,虽然一句接一句地说着假话,脸上却满是悲痛的表情。

“大元帅,你何必难过呢?那孽子给俺丢尽了脸皮。那是他自己找死,怨不着别人。你不收拾他,俺也会自己动手结果了他。他死了好,省得再给俺丢脸、惹乱子!”

“可是,我在睡梦中,都觉着对不起你呀!”

“人们不是常说,白日想着,夜里才梦着吗?你干吗那么当回子事,至今不忘呢?连我都他娘的忘干净啦!大元帅,你尽管放心,俺胡大海心里头,绝不会有半点疙瘩!”

“唉——事已至此,后悔也无用了。”朱元璋摇摇头,仿佛在用力驱除心头的惆怅,“那,咱们就商董军国大事吧。”

“请大元帅吩咐,不论有什么艰难险阻,末将决不会眨巴眨巴眼!”“大海呀。”朱元璋亲切地喊起了部下的名字,“我明天就要回应天去,那儿离不开我。我一再斟酌,随来的诸位将领中,只有你可以担当东南前线的重任。我决定,把镇守金华的重任交给你。连同衢州、处州、绍兴等地的攻防事宜,一并交给你管辖处理。”

“多谢大元帅的信任!”胡大海眼里滚动着激动的泪花。

“不必多谢。大海,这是你一片忠心,换得我的信任呀!”朱元璋再次拍拍胡大海的肩头,嘱咐道,“眼下,伯颜不花守衝州,石抹宜孙据处州,这两个人不仅足智多谋,而且善于笼络士人。据守绍兴的是张士诚的大将吕珍,此人同样英勇善战。此三人都是强劲之敌,绝非等闲之辈,万万不可等闲视之。你要与常遇春同心协力,不仅要守好到手的新疆域。还要不断向外扩展,将敌人占据的城池,统统夺过来!”

胡大海离开座位,躬身答道:“请大元帅放心,有胡大海在,金华城就是铁打铜铸的。不但不能让到手的地盘有半点闪失,狗杂种们占据的地盘,俺也要赶早地夺过来!”

“好——那我就放心了。”

正十九年六月初八,朱元璋回到了离开半年之久的应天府。离开时,北风肃杀,寒气凜现在已是云蒸日烤,酷热难当。从西面不断传来的坏消息,使人于燥热之中,平添了几分焦虑。

朱元璋离开应天期间,南面的推进和东面的据守,都十分顺利。而西面收复了池州,更是意外的收获,堪称是锦上添花。但西线的压力却越来越大,俞通海攻打赵普胜久攻不下,在将士们心头上,蒙上了双刀赵难对付的阴影。朱元璋不得不把注意力移到西线。他与谋士们一致认为:赵普胜勇而寡谋,陈友谅则是以势挟主,上下之间互相猜忌,矛盾重重。可以利用他们的矛盾,使用离间计。

同类推荐
  •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下)(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下)(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 主要有政坛伟人、发明始祖、经济导师、军事将帅、科技精英、谋略奇才、企业富豪、思想先驱、外交巨擎、文坛巨匠、艺术大师。阅读这些世界名人的个人简介, 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风采与成功智慧, 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 能够激励我们的理想和志向, 指导我们的人生道路和事业发展。
  • 一封终于发出的信

    一封终于发出的信

    本书作者回首往昔,叙述了她与父母坎坷的生活历程,特别是他们一家在“文革”中的遭际。全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松树的风格、淡定的秋色和永远的怀念。
  • 大唐第一君:李渊

    大唐第一君:李渊

    本书主要内容有:少年得志、放虎归山、恩威并施、西进长安、南征北战奠基业等。
  • 音乐大师:灵魂的演奏者

    音乐大师:灵魂的演奏者

    生活离不开音乐,正如享受音乐的我们离不开创造音乐的人们——那些一生孜孜不倦致力于音乐创作的大师们。本书精选了世界上近50位著名的音乐大师,通过风趣幽默、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读者展现了他们的生活和创作,让大家通过文字了解他们。
  • 莫泊桑(名人传记丛书)

    莫泊桑(名人传记丛书)

    在莫泊桑短暂的一生中,疯狂的工作和放荡不羁的生活使他逐渐病入膏肓,但他还是为世人留下了大量杰出的作品,他的小说描写生动细致,刻画人情世态惟妙惟肖,他本人也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本书客观记录了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一生,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到莫泊桑笔耕不辍的创作过程、勤奋刻苦的写作态度,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莫泊桑作品的巨大价值。
热门推荐
  • 穿越之基因武祖

    穿越之基因武祖

    末法时代,天地灵气溃烂腐坏,天才基因学者,开发基因芯片,基因药剂,研究出跨时代的生物基因能,却阴差阳错,被一道横跨天际的极光带入神雕世界之中,又将面临怎样的传奇?
  • 被读心术

    被读心术

    古今中外,读心术一直是人们所向往的神通。好像你读懂了所有人的心思,你就读懂了整个世界。但是,当所有人都能读出你的心思的时候,你会怎么办?对于其他人来说,这只是一个可答可无的问题。但对被命运诅咒的方伟而言,这却是一个困扰多年的噩梦。神秘组织更是向他伸出了魔爪。不知不觉中,他已经成为一场惊天阴谋的核心,关系到无数人未来的命运。奇怪的女子,知心的朋友,背叛的兄弟……在无数过客读懂他内心的想法后,他能否把握自己的灵魂,从生命的枷锁里逃出生天?一切答案,尽在《被读心术》之中。
  • 卿尘莫离

    卿尘莫离

    莫离,一个从小被人收养,又被抛弃。长大后成为了顶尖特工。发誓再不给别人伤害自己的机会。却没有想到最终死在唯一的姐妹手里。再次醒来到了华夏大国,一个架空世界,看她怎么颠覆整个世界格局。面对轩辕卿尘的包容宠爱是遵从本心,还是无情辜负…………
  • 异世——重生

    异世——重生

    扮猪吃虎,她的在行。玩弄天下,她的计谋。别人说她猖狂,众人叹她疯狂。而他高高在上,尽有无限风华。为她一颦一笑,倾遍一世深情。
  • 恋上飞行员

    恋上飞行员

    天之骄子的男主阳光帅气,成功俘获女主的心,然而蜚声航空业界的他却如众星拱月般耀眼,情敌众多,防不胜防的女主又该如何蜕变?遭遇小三,金钱考验的爱情又会有怎样的结局?一样的爱情不一样的爱恋,恋上飞行员是福还是祸?
  • 星辰主宰

    星辰主宰

    这是一个吸收星辰之力而修炼的世界。从贫民窟走出的平凡少年,开启了逆天强者之路。夜空中最亮的星,请照亮我前行。
  • 自古深情留不住,总是套路得人心

    自古深情留不住,总是套路得人心

    十六岁的唐微笑是一枚省重点高中默默无闻的差等生,还是个对恋爱懵懂懵懂,懵懵懂懂的乖乖女,高中时期暗恋学霸高洋整整三年无果,毕业后终于鼓起勇气告白却被冰冷拒绝。毕业后混了一个三流大学,顺理成章成了混办公室的小油条,美中不足的是到了30岁还没有遇到想托付终生的人,已是大龄剩女的她最后不得不听从父母的胁迫,去和一位人民教师相亲,却在相亲归来的路上收到了一个小男孩突然送来的信,没有寄信人的名字,展开信笺,上面的一行诗,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
  • 杂艺

    杂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豪门盛婚:总裁,别乱来

    豪门盛婚:总裁,别乱来

    苏念雉和叶知秋相爱五年,为了结婚,她众叛亲离;婚后,查出老公不育,婆婆为了抱孙子,把她送到了别的男人床上……小三怀孕找上门,婆婆给她下药堕胎,逼她净身出户,她高傲转身,一纸离婚状书甩在他脸上,“我苏念雉不是你养在笼子里的金丝雀,不管是钱还是利,我分毫不让!”豪门大少,总裁霸道,一把钳制住她的胳膊,危险气息席卷而来,“苏念雉,花言巧语听多了,难免有些反胃,这一辈子,让我来为你熬粥可好。”
  • 云汐

    云汐

    二十一世纪医学系大学生穿越架空时代,成为祈国月城苏府里最不起眼的三小姐。云端帝国天之骄子沦落炼狱被流放下界,成为身负异能的黑暗组织创始人。当逗比遇上冰块儿,看TA们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