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3600000012

第12章 激动人心的科学时代(1)

19世纪末,正当物理学家们为经典物理学的辉煌胜利举杯祝贺时,正当一部分科学家宣称物理学的大厦已经最初建成之时,从1895年(正是玛丽和皮埃结婚的那一年)起,一系列从未预料到的伟大发现突然迅速地相继涌现。首先是1895年12月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接着,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于1896年3月发现铀元素的天然放射性;再过一年,英国的物理学家J.J.汤姆逊又发现了电子……这一系列发现,在物理学家、化学家面前展示出了一个光怪陆离、变幻莫测的神奇世界。

关于贝克勒尔发现放射性元素的消息报道后,并没有在科学界引起轰动。而此时居里夫人正面临的一个任务,是选择博士论文研究的课题,于是她在大量文献中寻找她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在阅读了近几年的科学期刊后,居里夫人注意到了贝克勒尔教授的关于铀射线的论文。这种铀射线颇有点神秘兮兮的,而且有一个问题让她不明白:铀射线的能量是从哪儿来的?这个问题也是一直以来困扰贝克勒尔和许多科学家的一个问题。玛丽觉得这个问题很值得研究。她曾说过:这项研究很有吸引力,它是全新的,还没有人做过深入的研究。在与皮埃商量了以后,她决定以这个问题作为自己博士论文的研究课题。

居里夫人的决定聪明而又大胆。首先,这个能量来源的问题十分棘手,用已有的科学概念几乎无法对它做出解释,可玛丽偏偏选中这种难度大、内容新颖的研究课题,非大智大勇者不敢为也!其次,当时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女人想要成为理科博士,她明白,要想同男人建立平起平坐的关系,她的论文必须有独特的内容和实质性的科研成果。再次,居里夫人也许是怀着又惊又喜的心情发现,贝克勒尔的重要发现尚未被人们重视,几乎还没有人做进一步的研究,因此选这个题目做研究,取得成功的机会会比较大。但与此相随的困难是参考文献太少,几乎一切都得自己从头干起。玛丽还发现除了贝克勒尔1896年提交的几篇学术报告以外,再也找不到其他参考资料了。

1897年底,居里夫人在皮埃的帮助下,在理化学校找到了一间以前用来存放东西的小房间作为她的实验室。刚启用时,房里到处是厚厚的灰尘,霉气的味道足可以让人闻了就立即作呕,而且,可以说什么仪器都没有。居里夫人对这些困难都不在乎,她为有了可以做实验室的地方而满心喜悦:“好了,我开始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实验室!”

是的,这儿的确是居里夫人的“第一个实验室”。以后她又换过许多次实验室,但这儿却是起点站,而且她要研究的是如此重要的课题,因此,她兴奋而满意的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把必需的仪器筹备得差不多以后,居里夫人立即开始着手重复贝克勒尔做过的实验——测铀射线的强度,可是这些方法无法做出定量的控制和测量。其实,贝克勒尔在发现铀元素的天然放射性的时候,就发现它有3种效应:可以使照片底片感光、可以使气体电离、对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穿透力。但可惜的是他在发现新的辐射现象后,由于继续沿用照相法进行测定,而无法做出定量分析,从而完全忽略了另外两种效应。居里夫人的高明之处,是她利用了新放射性的电离效应,从而可以用补偿法测出铀射线的强度。

通过以上非常细致和耐心的测量,她证实了铀射线的强度仅与铀化合物中铀的含量成正比,与化合物的组成无关,也不受光照、加热、通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样,居里夫人进一步证实了贝克勒尔的结论:铀射线的发射是一种原子过程。

当居里夫人精确地、定量地测定了铀射线以后,她作为一位优秀科学家的素质在这时充分地显露出来了。她越是研究得深入,越是感到铀射线具有一种非同寻常的性质,与以前所有的研究结果大不相同,于是,她正好在贝克勒尔止步的地方勇敢地向前迈出了—步,即,虽然现在只观察到铀可以自动发射“铀射线”,但是并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证明只有铀元素是惟一能发出这种射线的化学元素。别的元素就不能发射这种射线吗?贝克勒尔也许是由于一种偶然的原因先在铀元素里发现了它,但若因此就把它设定为只有铀元素才具有的发射本领,那未免有些以偏概全了。

于是,她决定检查“当时知道的所有元素”。她先找来几种矿石和化学物品,一一做了试验。1898年初取得的初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材料的游离电流小于0.3×10-12安培,而沥青铀矿石可达到83×10-12安培,氧化铁可达到53×l0-12安培。这样,居里夫人就得出了一个结论:钍也是一种放射性元素。她在4月12日的报告中写道:

我们研究了贝克勒尔发现的空气在铀射线作用下导电率改变的情况,想弄明白,除了铀化合物以外,其他物质是否也可以使空气获得导电的能力……两种铀矿物——沥青铀矿(氧化钢)和铜铀云母(磷酸铜和磷酸钠酸)的放射性要比铀本身强得多。这个事实是非常值得注意的,它使人不得不认为,在这些矿物中显然含有某种元素,而且它的放射性比铀大得多……钍化合物的放射性是很强的。氧化钍的放射性甚至超过金属铀的放射性。钍射线的穿透本领也比铀射线大。

在这关键时刻,居里夫人在思想上发生了一个飞跃。她甚至还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既然放射性是一种原子特性的表现,那么更强的放射性当然表明有新元素的存在。

这种推理十分合乎逻辑,但它仍然只是为新的放射性元素的存在提供一种推断,进一步的任务当然就是要找到这种新的元素。居里夫人那种说干就马上干、要干就干到底的刚毅气质,这时充分显示出了它的作用。她知道要从矿石中提炼出这种极其微量的元素绝非轻而易举的事,但她下定决心要投入到这一艰难而又意义重大的化学分析中去。发现一种新元素,这是一个色彩斑斓的、美丽的梦想,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研究目标!从古到今几千年,也不过才发现80种左右的元素,每种新元素都使发现它的幸运者在科学史上永久驰名,如果她能再增添一种,那该是一件多么有价值的、多么吸引人的研究啊!

皮埃这时也认识到了玛丽的研究有重大价值,于是决定暂时中断他自己在晶体方面的研究,与她合作共同寻找这隐藏得很深、很巧妙的未知元素。

皮埃没料到的是,他的这一“暂停”竟一直延续到他不幸去世为止。从此,在那小小的、潮湿的“实验室”里,有两个人在那儿为人类的科学事业拼搏、奋斗,完全不顾一己的私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且从此他们两人的研究不可能再分辨出“你的”和“我的”了,直到上帝让他们分手。他们的合作,是人类科学史中最美妙的一曲交响乐,至今对人们仍有极大的感召力。

他们以放射性为基础,采用分步结晶这一新的化学方法,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新的放射性物质。1898年7月,他们两人开始联名发表文章。他们的第一篇文章的题目是《沥青铀矿中的一种新的放射性物质》。

为了将不同的元素分开,需要很好的设备,但居里夫妇没有,他们只好用“土法”苦干,先用他们的静电计设备测定沥青铀矿矿石成分具有的放射性强度,以此为线索追踪放射性元素隐藏在什么成分中。他们两人在实验室常常是通宵达旦地干,有时连饭也顾不上吃。居里夫人更加辛苦,她还要给女儿伊伦娜喂奶,一天得往家里跑几次。

几个月过去了,在不知不觉中,实验室窗子射进的阳光开始灼热逼人,原来是夏天来临了。他们没有白费时光,在这几乎和外界断绝来往的几个月里,他们终于将沥青铀矿中所有成分都分离开了。让他们又惊又喜的是:他们发现的不是一种具有放射性很强的化合物,而是两种!其中一种是沥青铀矿中含钡的化合物,另一种是含铋的化合物。这就是说,如果他们的推断合理的话,则一种新元素隐藏在含钡的化合物里,另一种隐藏在含铋的化合物里。

他们又进一步确证,在含铋的化合物中,铋的放射性并非来自铋本身,而是混在铋内的一种极其微量的元素。经过反复实验,他们认为可以利用两种金属溶解度不相同的特点进行再分离。加水使铋盐溶解后,从首先沉淀下来的渣滓中找到了放射性特别强的物质。

新的发现正向他们热情地招手!

他们怀着激动而急迫的心情,加快了工作的进程。到1898年7月的一天,他们终于在铋的化合物里找到了一种新元素。

那天晚上他们回到家时,皮埃发现玛丽陷入了沉思之中,久久地不说一句话,皮埃没有打扰她,知道她一定是在想什么重大的事。突然玛丽激动地抓住皮埃的手说:

“我侨居在远离祖国的土地上,可怜的祖国已经从地图上消失了,但是我要让祖国的名字永远铭刻在人们的记忆中。我想把我们刚刚发现的、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被解放了的元素叫做钋。”

同类推荐
  • 审美教育书简

    审美教育书简

    弗里德里希·席勒(1759—1805) 德国古典文学和古典美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与歌德并称为“德国最伟大的作家”,死后与歌德合葬。席勒与歌德的合作创造了德国文学史上最辉煌的十年,他的《欢乐颂》被贝多芬谱为《第九交响曲》四海传唱,他以美学为依托思考了人性的完善、人类的命运和社会的改良。席勒的著作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从蔡元培到郭沫若,从鲁迅到田汉,从王国维到朱光潜、宗白华,无不推崇他的思想成就、受到他的直接影响。
  • 影视专业高考完全攻略

    影视专业高考完全攻略

    具体来说,艺术文化类专业包括编导、戏文、文管三大类,具体又分为广播电视编导、影视学、戏剧影视文学、影视编剧、公共事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等专业。这些专业的考试内容一般包括文艺基础知识、面试、影视评论,此外编导类专业还包括影视基础知识、电视纪录片评论等内容,戏文类专业还包括叙事散文写作、戏剧故事写作等内容,文管类专业还包括文化热点分析、文化产业常识等内容。
  • 战争与和平(四)

    战争与和平(四)

    《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部不朽名著。作者以高超的艺术技巧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写尽了各种人情世态。书中共有五百五十九个人物,上至皇帝、王公、外交官、将领、贵族;下至地主、商人、农民、士兵,如此众多的人物,在最善于表现人物心理与性格特征的艺术大师的笔下,被赋予了一种崭新的视觉和色彩,男女主人公们以自己精神生活的全部复杂性和独特性出现在读者面前。本书具有史诗的气魄,画面广阔,人物众多。书中既有俄国和西欧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叙,又有故事情节的虚构;既写了金戈铁马、刀光血影的战斗,又写了安逸宁静的日常生活;既有慷慨激昂的议人论世,又有细腻婉约的抒情述怀。
  • 苏培锦诗文杂抄

    苏培锦诗文杂抄

    本书分为学术篇;寄语篇;人生篇;情谊篇;诗歌篇;电视篇。内容包括:从社会需要出发,改革语文教学、涓涓春水浇心田、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思维、改进作文批改方法实验报告、语文教学二题等。
  • 傲慢与偏见(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傲慢与偏见(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热门推荐
  • 星际家园守卫者

    星际家园守卫者

    穿越后的萧闫却肩负着保卫整个星际家园的重任!
  • 梦极幻海

    梦极幻海

    生生死死,如幻如梦。活着亦或是死去,人追求的又是什么?在历尽沧桑之后,蜕变,成蝶。由懵懂青涩,转为老练圆滑。守住内心那份纯真的,只有青山、白云、孤峰、一人。淡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谢,我心依旧!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学院霸少

    学院霸少

    一位高中辍学在家的学生因机缘巧合下的成王路,以及与众多美女的情感交集。他盗墓,杀人,就为权利,金钱,和满足自己的欲望。
  • 福利分化:比较社会政策批判导论

    福利分化:比较社会政策批判导论

    本书是一本比较性的专著。它探讨了四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瑞典、德国、英国和美国。从社会等级、种族和性别等视角探讨社会政策,本书表明了在这些区分当中福利衡量显示出了重要性。作者描绘了四个国家的福利政策,分析了各自的利弊,指出了每个国家面临的五大问题。本书浅显易懂,主要阅读对象为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教师,是一本非常好的了解西方发达国家福利制度的专著。
  • 再说一遍再见

    再说一遍再见

    一群高中生在高中生活中的懵懂青涩随着岁月的变迁渐渐演变为炽热的爱情,但这到底是不是所谓的爱情,他们也不清楚,不明白该如何生活不知道该怎么应对,不知道得到的结果是好是坏。只知道,这些就是青春。该有的,他们都有了。
  • 豪门蜜宠:冷面老公小萌妻

    豪门蜜宠:冷面老公小萌妻

    苍小豆顶着私生女身份,内要照顾装疯卖傻的母亲,外要斗心如蛇蝎的生父后母,又逢闺蜜出卖……一大波糟心货组团来袭,势不可挡。自遇到风禹尊以后,她的人生就跟开了挂一样,什么成群结队的情敌,什么五花八门的陷阱,统统秒杀。“风少,那女人说她才是风少奶奶!”苍小豆摸着隆起的肚子说道。“哦?”风禹尊挑了挑眉,不经意道,“她是疯少奶奶,应该送精神病院。”
  • 流浪的月亮

    流浪的月亮

    《流浪的月亮》讲述了从二十世纪下半叶开始,海外华人文学逐渐繁荣,发展到现今已经很成气候。一些海外华人作家的作品,不仅蜚声华人文学界,就是在国外主流文学界也崭露头角。他们身处异域,思想和生活无不与传统的母语文化以外的异邦文化形成冲突并不断磨合;而在内心世界里,都有不同文化碰撞后闪现出的亮点和火花。尽管他们在国内不如一些畅销作家来得更有知名度,但在域外,他们的写作俨然是与中国文学连在一起的,与中国文化传统息息相关。华人作家的作品也成为人们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简捷途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国内的读者对海外作家的作品更有兴趣。
  • 异世界求生指南

    异世界求生指南

    就是一个没开挂的普通女孩子在奇怪的异世界生存,和对科技一窍不通的作者所想的拥有高科技高智商的外星人……
  • 夜·妖娆

    夜·妖娆

    一场华丽的盛宴,一场柔情缠绵的爱,游刃于夜店的女王能否找到自己的真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