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2800000007

第7章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3)

发展问题虽然是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始终面临的一个永恒课题,但每个时代的发展进程特别是发展成果的分配最终都涉及不同阶级和社会阶层的利益关系。因此,不同阶级、不同政党在回答为什么发展这个根本问题上,都会从维护各自的利益出发,做出不同甚至相反的回答。从本质上说,西方社会的发展进程就是资本追逐利润的过程,发展目的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巩固西方大国主宰世界、控制全球的地位。虽然也有西方学者提出“以人为中心”的概念,强调尊重人的权利和地位,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管他们有什么样的发展理念,都不可能改变资本主导的利益格局。其发展的成果不可能造福于全体人民,只能成为资产阶级及其利益集团获取更多剩余价值的资本。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这里的“人”就是指人民群众,这里的“本”就是指发展的根本宗旨。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把发展的目的定位于造福全体人民,这就使我们党的发展观具有了与西方发展理论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使之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相一致,与社会主义的制度要求相统一,从而展示出新的境界和前景。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灵魂,合乎逻辑地承载了为谁发展和靠谁发展的双重意义。在发展的价值取向上,强调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谋求发展;在发展的根本动力上,强调依靠人民群众的创造力量促进发展,从而把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执政观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统一起来,使之转化为我们党领导发展和推动发展的理论依据,成为团结人民、鼓舞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的精神动力。这就是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所在,也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所在。

(五)科学发展观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现形态。科学发展观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炼升华。它以系统性的观念更新和思维创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而推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发展。

第一,科学发展观丰富了党的建设内涵。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因此,组织好、领导好经济社会的发展,既是党执政兴国的基本任务,是党实现其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也是检验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根本标准。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党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我们党就能够更加自觉地“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党的建设就具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第二,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理论基础。把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是我们党的一大创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我国的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和动力。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要继续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具体途径,使之更好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科学发展观由于其蕴含的人文价值和科学机理,为二者的结合提供了理论的基础。只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所确定的目标、思路和要求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完善政策,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之路,创造一个更加富裕、更加和谐、更加美好的未来。

第三,科学发展观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以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和如何科学地评价发展等系统的理论观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补充了极为重要的内容,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也深化了我们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认识。

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在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和互动中开拓前行的。理论离不开实践的锻造,实践也离不开理论的指引。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思想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人民五十多年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中华民族对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独特贡献。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无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还是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都具有不可低估的创新价值。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的不断推进,科学发展观必将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随着对科学发展观的逐步认知和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必将开创新的局面,取得新的胜利。

三、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与价值性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个有机整体,它包含了科学性和价值性两个维度。“以人为本”指出了发展的根本目的,从这一点来看展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是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新认识,从这一点来看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探讨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对于我们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并提高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特点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或合规律性的特点在与传统发展观的比较中鲜明地凸现出来。

第一,传统发展观忽视社会的全面发展,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把“发展是硬道理”简化成为经济增长是硬道理甚至GDP增长是硬道理,而对社会发展方面却采取了相对轻视的政策取向。这在改革开放初期当然是客观形势使然,但长期下来,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必然形成不和谐的局面。科学发展观强调社会的全面发展,因为社会是由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构成的有机体,其中任何一个层面或环节如若脱离其他层面或环节的有效支持就无法存在和发展。发展是社会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的全面并进,发展是整体有机的推进,要避免单方面的突进、单方面长足发展的片面性。因此,发展首要的是发展生产力,但同时必须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二,传统发展观忽视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之初,为了摆脱普遍贫穷和平均主义的严重束缚,我国采取了非均衡性的发展战略,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种发展战略在当时情况下是有其合理性的。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其不足日益显露出来。最大的问题是使社会发展失去协调性:收入分配失衡导致贫富差距扩大化,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等等。近几年,我国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这警示我们:再也不能忽视协调发展了!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树立协调的发展观,要求通过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第三,传统发展观忽视发展的持续性。西方工业化模式是以大量消耗能源和原材料、以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直到1962年《寂静的春天》和1972年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的发表,才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们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反思。我国是世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耕地少、资源缺乏,这是我国的国情,也是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并将继续获得发展。但伴随着这种发展而形成的资源紧张和环境恶化的形势也日益严峻。所有这些,都决定了我国在未来的发展中,将面临着更大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呼唤我们更新发展观,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人类社会一代一代地永续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

科学发展观强调只有按照客观规律实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才能使发展的效益惠及人民大众和子孙后代,从这一点来看又展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

科学发展观指出中国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它回答了发展的目的和价值取向问题,展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性的特点。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有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唯物史观只见物,不见人,只重视物,不重视人,是人的缺位理论,这样理解是不对的。实际上,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本质上就是“以人为本”的历史观和发展观。首先,在唯物史观的科学体系中,人的发展是其理论的核心。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历史进步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的过程,“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唯物史观明确主张“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亦即把“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当作其理论的出发点。马克思认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只有从现实的人及其自主活动、实践出发,才能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真谛。其次,在唯物史观科学体系中,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历史发展进步的标志。以人的发展为尺度考察社会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马克思从人的发展角度把社会进步概括为三个历史阶段:一是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这时个人没有独立性,直接依附于一定的社会共同体,人只是在孤立的地点和狭窄的范围内发生联系。在这种社会关系下,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都不会有自由而充分的发展。二是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这时,形成了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但由于社会关系以异己的物的关系的形式同个人相对立,人的发展依然受到社会关系的束缚和压抑。三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社会财富基础之上的自由个性阶段。这时,社会关系不再作为异己的力量支配人,而是置于人们的共同控制之下,人们将从自觉、丰富、全面的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马克思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的发展的最高阶段,并认为这一阶段人的发展与社会关系的全面性相联系,只有当社会关系的发展达到某种全面性的时候,人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是人,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来源于人自身,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马克思明确指出,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由此可以看出,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以人为本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

还必须指出的是,在唯物史观看来,整个历史过程是由活生生的人民群众本身的发展所决定的。在阶级社会中,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任何阶级和个人,只有融入人民群众并代表他们的利益,才能成为历史发展的动力。这时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本,就是承认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主体地位,承认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群众。从这一点来看,“以人为本”还展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

科学发展观正是以上述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作为其理论基础,并针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发展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从而为我们的发展确立了基本的科学原则和价值原则。其主要内容是什么呢?首先,“以人为本”界定了发展的主体和动力。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只有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能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功。其次,“以人为本”明晰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与传统发展观只重视物不重视人,将经济增长视为发展的根本目的不同,科学发展观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同类推荐
  • 诸子人才观与现代人才学

    诸子人才观与现代人才学

    《诸子百家与现代文化》一书概括了诸子百家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哲学性认识,努力探索先秦诸子学说中规律性的见解,一分为二地评介其为人处世的原则,实事求是地介绍了诸子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建功立业的方略。该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集中反映了人生哲理与智慧的结晶,对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和思想文化素质有重要意义。
  • 班主任工作要求与工作基本规范

    班主任工作要求与工作基本规范

    《班主任工作要求与工作基本规范》一书中以一些班主任工作经典教案为例讲述了班主任工作要求与工作基本规范。我感触很深,以后我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本书主要讲解了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史和发展规律、声画运用的基本原理、新闻和文艺节目、产品的市场营销、传播伦理等内容,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广播电视媒介的路径,帮助读者拥有一个较为坚实的媒介背景知识基础。本书是作者结合多年从事“广播电视概论”课程教学的经验撰写而成,是一本非常适合新闻专业、广播电视专业使用的教材。
  • 爱弥儿

    爱弥儿

    陶红亮编著的《爱弥儿--教育实施者的反思之道(白金版)》是世界教育经典书系之一,《爱弥儿--教育实施者的反思之道(白金版)》讲述了:《爱弥儿》是西方世界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之后最系统、最完整的教育理论名著。此书对后世的教育学说以及幼儿们的教育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许多教育思想和理论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它的脉络和根系。例如,曾在世界范围内引起的一场关于幼儿教育革命的、近年来在国内较为盛行的“蒙台梭利教育法”亦发端于这本《爱弥儿》。
  • 节目主持人语言传播艺术

    节目主持人语言传播艺术

    本书试图从传播学和系统论的角度,结合诸如信息论、控制论、传媒生态学、新闻学、美学和语言学等学科知识理论来探索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的传播现象、技巧和规律。
热门推荐
  • 快穿之宿主多娇

    快穿之宿主多娇

    她,是最高贵的那个人的女儿,却惨遭万世轮回。这一世,她被称为妖女,因为,她祸了三千世界。
  • 辰月烛世

    辰月烛世

    星辰与月的旗帜再次在这一片大陆上升起,本来平静的国度将再次来到乱世之中,盘踞着北方的庞大家族玄北燕京云家之中诞生下了新的继承人,他被帝国的钦天监监正亲自占卜,得到的占卜结果是——三千年方出世人才。
  • 前缘今生:迷失空间(续)

    前缘今生:迷失空间(续)

    当我醒来时,我已经不再是我了,展昭他们还会认得我吗?我们还会再续前缘吗……
  • 重走西游

    重走西游

    三兄弟,齐心协力斩妖除魔,为树立人间正道,做了天师派掌门人,屈屈23的他走上了一条鲜为人知的路,可爱的淑娇,最终还是得到了心里面的那一个人,其过程可是爆笑,让人都为他折腰,小家伙惹出一次一次的乌龙……
  • 欺诈风云之cp连连看

    欺诈风云之cp连连看

    这是讲欺诈、诈骗的反转小说,会出现很多诈骗信息,以及教你们怎么解决,即能装逼又不失风度,就像男主一样^o^喜欢的可以收藏和留言(文中只有一对cp不用连连看^_^)设置的就是驻站作品,我在其他地方发过
  • 方块学院之创世之战

    方块学院之创世之战

    方块学院,本作者第一次写此类小说,还请多多指教,对了这里不包括学院,只不过是方块学院的伙伴罢了。
  • 末世之镜劫生

    末世之镜劫生

    商场试衣镜,闺房梳妆镜,甚至??????公厕仪表镜。熙熙攘攘,人们面对它们,看虚幻的自己。再正常不过,不是吗?如果有一天,哦,该死!!!没有如果,请原谅我还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有一天,你早上刷牙的时候,在那该死的镜子里,看见一个人正在冷冷的盯着你???咦!???好像不是我???或者???根本不是人???靠!!!???它怎么爬出来了???救?????华夏国江州市七星关区兰苑小区地下地下停车库B区,一面粗糙的水泥墙上,黑色的血渍歪斜扭曲,勉强构成如上字迹。一束手电强光照射着它,握着手电的是一只颤抖的手,手的旁边有一聚残缺的尸体。
  • 三国个性

    三国个性

    当不平凡出现在了平凡的世界,平凡的爱还能否继续呢?
  • 我的名字叫盖伦

    我的名字叫盖伦

    热血、轻松、爆笑的盖伦成长史。从瓦洛兰之初的青涩,经历战火弥漫纷争的落寞,最后到学院之间的抗争。三兄弟之间的友情、情侣之间的爱情、宿敌之间的迷情、兄弟相残的悲情。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掌握着不一样的命运。用泪与汗水铸就一篇不一样的瓦洛兰历史篇章。
  • 长歌正气:文天祥传

    长歌正气:文天祥传

    《长歌正气:文天祥传》为人物传记,记述了文天祥用生命诠释“正气”的光辉人生。他对理想人格的孜孜追求,对匡扶国家社稷的崇高责任感,在任何艰危情况下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铁骨浩气,以及记录心路历程的泣血诗篇,已成为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文天祥是宋末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也是家喻户晓的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他的铁骨正气与其《正气歌》早已经深入人心。《长歌正气:文天祥传》将文天祥四十八年的生命历程辅以传主相应的诗歌文论,夹叙夹议,叙述了传主光辉的一生,特别是抗元苦战,被俘囚禁直至英勇就义的感天地泣鬼神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