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2800000038

第38章 科学发展观中的八大关系(6)

首先,中国是否会走传统大国崛起的道路?纵观历史,凡是走争霸道路,依靠军事实力获得全球影响力的强国,最终都难逃失败的命运。中国不会选择这条道路。其实,历史上也并非没有过和平崛起的先例。正如德国前外长菲舍尔所说,当50年前罗伯特·舒曼提出“欧洲联邦”设想的时候,欧洲历史即开始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过去的年代中,欧洲一再遭受可怕的争霸战争的蹂躏,而“欧洲一体化是对一百年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这一棘手问题的回答”,即充分进行了历史反思的欧洲国家,彻底“摈弃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时形成的力量均衡的原则、欧洲均势体系的原则、单个国家谋求霸权的原则。”战后50年,当代欧洲各国所共同创造的“欧盟式崛起”的和平发展模式,已经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提供了最现实的例证和最有力的历史注脚。

另一个有趣的问题是,中国要不要做列强,会不会成为列强。我看,对于人口结构中将长期存在8亿农民,人均GDP尚只有1000美元的中国来说,还没有资格谈论此事。将来,中国强大了,既不会谋求做列强,也不会成为列强。“列强”这个词在中国近代历史词典中实在具有太多的意涵。近代史上,东邻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了一条列强之路,为祸东亚,为祸世界,也为害了自己,终在二战中尝到彻底失败的苦果,到1945年之后,不得不重新补课,重走现代化发展之路,至今未绕出历史的怪圈。中国的发展必定要汲取这个历史教训,不做列强并不是不做强国,而是做了强国也不逞强,也不欺负别国,也不称霸。而是做负责任大国,贡献于国际社会,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积极力量。何况,5000年文明积淀下来的中国文化的内在规定性,也从根本上排斥并限制了中国成为“列强”的可能。一个不追求成为列强,也不可能成为列强的中国,必然要走一条和平崛起,即和平发展之路。

(三)什么样的中国对世界有利?

应该特别强调的是,中国的这种发展,主要是通过自己同自己的较量,即通过克服自身诸多弊端实现的。因此我们的口号叫“改革开放”,即革除自己内部那些阻碍或不适应快速发展的因素,打开国门,虚心学习和引进世界各国一切有利有助于我们快速发展的文明成果,搭乘世界发展的列车。这就从根本上规定了,这种“崛起”对世界来说是和平的,也只有世界的和平才能保证中国的发展。认为中国崛起必然同世界其他国家发生冲突的看法,是用上个世纪初帝国主义横行时期的思维方式和目光观察全球化时代世界事物,是时代的错位。

也就是说一个13亿人口的亚洲大国,如果她贫穷和落后了,那才是世界上最大的不稳定因素,那时才是真正的威胁。这个13亿人口的大国只有在充分的经济繁荣、社会的稳定和政治的民主这样一种背景下,才是亚洲秩序乃至世界秩序的建设性力量。我们希望在一个相对比较短的时期内,实现比较快速的,而且是健康的、高质量的经济社会全面的发展。这里面又包含着以人为本和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倡导建立和谐世界。这有两方面的任务,一是这150年来,中国落后了,没有跟上世界潮流。1949年以后虽有发展,但是也没赶上。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如果继续贫穷下去,将是整个世界的一个非常不安定因素,并是非常可怕的。在这种情况下,当然要谋求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追上世界大潮。其二,在追上世界大潮上的同时,我们希望对人类文明有一个更大的贡献。

(四)“中国威胁论”的根源之一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崛起缺乏准备

谈到中国和平崛起,必然无法回避所谓“中国威胁论”。“中国威胁论”的根源是多重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国际社会,尤其是目前主导国际体系的大国对中国崛起这样一个事实的关切。这种关切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中国的发展不仅在现实中让整个世界感受到了她的力量,而且中国发展的成败将成为从根本上影响21世纪人类文明进程的大事件。近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速度和规模,令世界瞩目,使得国际社会及现存的国际体系,某种程度上并未做好从制度、文化(国际社会心理)、技术上容纳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准备。尽管如此,中国坚定奉行“和平崛起”道路,遵守规则,主动融入国际体系和秩序,使西方传统的大国崛起理论不再适用,仍为国际社会带来了新鲜的气息,使恶性的遏制、围堵战略,变成了不合时宜的跛脚政策。从某种意义上讲,面对“中国崛起”的迅速、平稳态势,国际社会的主要力量,即一些大国,一时间多少有些“无所适从”,缺乏足够的心理和体制、机制上的准备,绷紧了冷战思维的敏感神经,不仅未减轻对“中国威胁”的关切,似乎反而更增加了。许多问题亦随之浮上台面:例如,中国是否愿意遵循并履行现存的国际规则?中国进入国际体系是否谋求改变这个体系?国际社会能够容纳和承受中国的崛起吗?中国要和平崛起,就必须对外界这些担忧给予充分的重视,并对其所涉及的问题,给予正面的回答,仅仅被动的回应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注意到,美国主流政治界正在摆脱以往简单化的所谓“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的窠臼,开始对中国有了一个比较现实的、较为深切的认识。即使是持所谓新保守主义观点的人们,他们的中国观念也已开始转型。其实,在一定程度上,美国社会主流中国观念的转型,与中国的自我认识有着重合之处。近年来中国提倡的“和平崛起”或“和平发展”概念,其实就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施加于自身的政治责任架构。其实,我们讲“和平崛起”,并不是单纯地讲或者局限于宣传“崛起”的和平途径与和平方式,更重要的关切应当是中国和平崛起,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所担负的责任,对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即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意义,即中国在谋求自身成长和发展的同时,与世界和国际体系之间建立一种建设性的关系。中国人民选择了加人现存世界体系,而不是另立体系。中国选择可以导致世界共赢的经济而非政治军事为先导,与国际社会交往。在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目前所取得的国际地位,与其说是来自中国对现行国际体系的接受,莫如说是得益于中国确立自身负责任大国的国际行为模式的努力。如此看来,确立中国自己负责任的大国的国际行为模式,已成为中国“和平崛起”的题中应有之义。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中国必须考量应当在国际社会中履行怎样的责任及如何履行这些责任。同样显见的是,对责任的界定本身,就将是中国和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互动的结果。

(五)中国参与、接受当今国际体系,是国际秩序的建设者

“中国和平崛起”题中之义就是中国融入国际社会,融入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潮。托尔斯泰在他的一部小说中说过一句话,叫作“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说明一个道理,尽管各国人民历史经历,文化背景差异巨大,但人类对什么是美好的、什么是丑恶的看法大体是相同的,人类存在普世价值。中国和平崛起,也是人类普世价值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的实现。当今世界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这符合人类的利益和意愿,中国崛起就是融入国际社会,成为和平与发展大潮的一部分。中国的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的,中国追求的目标和崛起的结果安全是“普世”的。把中国的崛起看成是“中国的威胁”是误解,是偏见,是对中国人追求普世价值的否定。

充分研究大国兴衰的历史规律和现行国际关系的规则,我们认为,现存国际秩序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不能简单看成是19世纪大国秩序的延伸,因为在过去100年里世界秩序是在变化的,中间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及十月革命一苏东剧变一两极世界解体这样巨大的历史震荡。毋庸讳言,这100年间人类文明所取得的巨大进步,许多都已被吸收进了现存国际秩序、国际制度中去了。当我们说“和平崛起”的时候,事实上我们已摒弃了传统的“霸权更替”、“权力转移”的陈旧观念,它实际上是在表述,中华民族正在通过实现现代化而成为一个更加伟大的国家。在现代中国人的语汇中,“崛起”等同于“现代化”、“比较快速的发展”、“显著的进步”、“成为负责任的大国”,等同于“对人类文明做出较大的贡献”。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百年以来的梦想。这样就从根本上规定了,和平不仅是中国崛起的途径,而更将成为其目的与结果。当我们用和平来规范“崛起”,尽管对于“和平”仍可能存在不同的理解,但“崛起”的性质就显得十分清晰了。和平崛起,无疑超越了传统权力政治学的偏见。和平首先是国内的和平。中国崛起的最坚实基础,是建立在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法治基础上的国内和平。这样,中国就可以从根本上避免一些国家中所发生的大规模的国内冲突与混乱,坦然走向发展之路。有了这个基础,中国外交政策的和平取向,就将成为奠定中国在国际体系中道义与政治合法性的基础。中国的发展与现代化,将为这个国家带来社会繁荣和稳定,而中国的长治久安将给国际社会带来和平与安全。

中国是国际秩序的建设者,而不是破坏者。对于这一点,国际上总有一些人持怀疑态度。这除去他们的偏见外,也与我们宣传中的偏颇有关。

长期以来,我们经常讲国际新秩序、旧秩序的差异和对立,但对二者的联系和承继关系,它们之间的演化过程却说得很少。这样,就给人们一种感觉,似乎中国崛起以后就要对现行秩序来一场“革命”,由此使一些人产生“中国威胁论”。应该明确指出,这是误解。

什么叫国际秩序,它是某一个历史阶段世界主要的行为体都认同并遵守的国际行为准则和制度的总称。任何一种国际秩序的产生,都有其产生的基础和过程,服务于一定的历史时期。因此,我们有必要建立这样一些基本概念,即:第一,一种国际秩序产生于一定历史时期,有其存在的理由;第二,随着历史的发展,国际秩序同世界的一切事物一样在不断发展变化;第三,由于人类历史从整体上说是在发展进步,国际秩序本身也随之从野蛮走向文明,走向完善与合理;第四,由于当前我们处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这就决定了国际秩序的演进也必然是一个渐进的自我完善过程,而不是剧变方式。这是从国际秩序自身角度谈问题。

另一方面从中国角度看,自从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以后,中国就已经开始融入当今国际体系,成为这个体系的一部分。中国改革开放以后,进一步与当今国际体系融为一体,是现行国际秩序的受益者。现行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确有它不合理的地方,这是历史造成的。因为其许多内容是发达国家根据本身利益制订的。但是,对旧的秩序主要是通过建设性发展进行扬弃,好的东西保留下来,不合理的东西修改掉。这种和平变革、积极建设符合中国利益。中国说要做负责任的大国,实际上就是向世界承诺,第一,要作一个当今国际秩序和平与稳定的维护者,第二,要做一个国际秩序的建设者。

中国进入了世界体系表明,中国已接受了这个体系,并愿意按照这个体系多年形成的行为准则和规则办事,愿意积极参与旧规则的改革和新规则的创建。当然,加入这个体系并不表明,现行的国际体系在所有方面都符合中国自身的国家利益。这一点与其他国家,尤其是与其他大国所面I临的情形是完全相同的。毋庸讳言,现存国际体系在诸多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内在缺陷。例如,国际社会依照现行规则,似乎对于美国不断膨胀的单边主义就表现得无能为力,甚至任其发展。单边主义并不能给世界带来和平和稳定,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当然对此持有不同的意见和强烈的批评立场。但是,当中国的国家利益和这个体系之间产生矛盾的时候,也就是中国和这个体系中一些国家的利益发生矛盾、甚至冲突的时候,中国愿意在这个体系内部来解决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冲突,愿意按照现行规则,以和平的方式,通过外交的途径来弥合分歧,增进共识,以求妥善解决问题。这样做才符合中国长远的和根本的国家利益,也符合现行国际体系的规则与共识,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事实上,近年来中国也在努力与世界其他主要国家(法、俄、德、欧盟等)合作,对现行国际体系进行改革,发展与完善符合21世纪世界潮流的国际行为规范。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国外交政策中的“独立自主”的实质。

中国主张通过合作,协商解决国际间一切争执,这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内在含义之一。西方一些人认为,中国有了力量之后更多地倾向于武力。这是没有根据的。中国传统文化核心是“仁”,是追求和谐、中庸。求同存异,谋求共赢,将是中国处理自己与世界关系的根本之道。最近中国领导人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又主张建设和谐世界,就已经说明了一切。

从另一个角度讲,这20年来,中国的发展得益于现存国际体系,得益于全球化的进程。正是在改革开放中,中国逐渐融入到全球化当中,成为推动全球化的重要力量,并成为全球化中最大的受益者。没有全球化,中国就没有这种发展。中国是现存国际秩序最大的受惠国之一,中国在发展中分享着人类文明的最先进成果。中国的发展享受了现行国际体系提供的现成的公共产品,其大致包括:开放的世界贸易体系,相对廉价的原油供应,区域安全和畅通的公海航道,相当长时期的大的和平的国际环境,等等。实事求是地说,这些公共产品主要是美国主导的西方国家提供的。因此,发展了的中国应该对国际社会有所回报,力所能及地向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对世界的贡献,中国积极参与世界与地区多边事务,向国际社会提供越来越多的公共产品,即说明了这一点。今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承诺将向非洲提供100亿美元的援助。

七、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要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科学发展观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观

同类推荐
  • 党报集团资本运营研究:现状·问题·路径

    党报集团资本运营研究:现状·问题·路径

    詹新惠从党报集团体制的历史沿革到党报集团经营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和阐述。自然,书中所论列的观点未见得都准确,有些研究可能还受到实践的制约。便至少这本书引起了我们思考的兴趣,也开启了新的思路。
  • 和谐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和谐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师之初

    师之初

    本书是一个乡村教师对教育,尤其是教师本身的反省与思索,内容包括:教育是一种理想、在学校不只是长身体、发现课堂教学的规律、学校教育很重要。
  • 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问题研究

    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问题研究

    在中国,大学生是个非常特殊和重要的群体,这个群体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问题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本书作者参阅了大量的文献,在总结了学者们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意义,对两种精神融合的内涵、特征、标志、紧迫性与可行性、难点与支点以及保障体系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中不乏创新之处。
  • 通讯员写作精要与范例实用全书

    通讯员写作精要与范例实用全书

    在广大的通讯员队伍中,有些人没有受到过正规的新闻专业教育,他们工作热情高涨,但对新闻理论和新闻报道采访写作规范缺乏系统的学习,对我国的新闻纪律和新闻职业道德也缺乏深入的了解。因此,加强对新闻通讯员的正确引导,通讯员有意识地自学,对于提高新闻通讯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新闻理论素质和采写业务水平,显得十分重要且紧迫。在这种形势下,《通讯员写作精要与范例实用全书》的出现,就显得十分及时了。
热门推荐
  • 杀马悍刀行

    杀马悍刀行

    君不见看破俗尘,武破虚空而去的高手身影?君不见杀神频现,取英雄首级于千里?君不见只手遮天,山河蹂躏股掌之间?“见与不见,神魔靠边。”愤懑的少年,一怒拔刀。
  • 机械的战歌

    机械的战歌

    星海战舰!战成一片!就算四面楚歌我也杀出重围
  • 穿越之清淡药香

    穿越之清淡药香

    纳兰凌原本是现代的中医,但小憩过后却无端穿越到了一个陌生的古代……她只是想在古代继续她中医的路程,但是她平淡的生活却多番被打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漫威里的英雄联盟

    漫威里的英雄联盟

    机械先驱—维克托与钢铁侠托尼·斯塔克的科技碰撞,高楼大厦中荡秋千蜘蛛女皇—伊莉丝,在战场上收割生命的铁凯冥魂—莫德凯撒,都市中的杀戮艺术戏命师—烬,虽是钢铁但却有心的蒸汽机器人—布里茨。第一卷看不下去的可以跳过。
  • 残医悦王妃

    残医悦王妃

    老天,你这玩笑开大了吧!她好不容易才直起身子颤巍巍地学走路,你就让那不长眼的罪犯开车把我撞飞了?夏韵不敢置信地盯着地下鲜血淋漓的躯体,她还没能站稳呢!呃,那个自称为鬼差的接引大使怎么搞的?替人还阳?她的身份不小?什么?她二十一世纪少女,连男朋友都没谈过,怎的一穿就成了已婚妇女了。夏韵气急往腿上一拍,懵了。不,不会这么巧吧:搞什么!这王妃竟该死的也是个残废!难道她两世为人都要与轮椅为伴吗?好在,本小姐前世为医自身,医术精湛,如今依旧可以治好了双腿。哼哼~看本小姐怎么整治你这个自命风流,招来莺莺燕燕欺辱本小姐的王爷。只是……唉,怎的去个边关也这么难,是否前世桃花无一朵,今世怜她补偿多!
  • 亡灵乐谱

    亡灵乐谱

    年轻人与地府鬼差、山精妖怪、冤魂怨鬼的故事
  • 网游之刀尖起舞

    网游之刀尖起舞

    有一种感情,叫做袍泽。有一个称呼,叫做兄弟!一起见证一代贼皇—‘隐刀’从平凡到王者的传奇之路(PS:本书主角非穿越,非重生,进入游戏时也不是高端玩家,刚开始没有一出场就各种无敌的情节!盗贼零起步,慢热风!)
  • 落,花水

    落,花水

    一场背叛,季晞乐当场被女生告白,一段新的恋情即将展开!当霸道女总裁遇上纯情女大学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在经历了种种磨难考验之后,她们还能在一起吗?敬请期待!
  • 惊梦之寻仙

    惊梦之寻仙

    一个缠绕多年的梦境,是召唤,是圈套,还是奇缘,一切谜题等我来揭晓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