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2800000015

第15章 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体系(6)

首先,凡战略都事关全局,是针对着主要矛盾制定的。如果主要矛盾没有改变,那么,战略就不应该改变。如果硬要改变,必然导致全局的失败。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中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是落后的生产力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将是长期存在的。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自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不能改变。有人提出以其他发展战略来代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这是以应对次要矛盾的战略来代替解决主要矛盾的战略,是缺乏全局意识的表现。目前“战略”一词用得比较广泛。但战略也是有层次的,不能笼统地不分主次地放在一起讨论。尽管人们也把某些措施称作战略,但相对于全局而言仍不过是战术性的。比如,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有自己的战略,但这些战略相对于全国总的社会发展战略而言,都是从属性的;各省市也有自己的发展战略,但这些战略必须服从于全国的发展战略;各个时期有各个时期的发展战略,同样这些战略也必须服从于全局战略,不能本末倒置。我们仅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进行比较分析。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提出来的,是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相对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而言,可持续发展战略只能是一种手段,不能以后者代替前者。手段的完善不能看作是战略的改变。

其次,就目前而言以其他发展战略代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并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道理。与时俱进是指人们的认识应该随着变化了的实际而变化,否则,认识落后于实际就不能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但是,当全局的基本矛盾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局部的矛盾,也就是说事物还处在量变阶段,还没有达到质变阶段时,以解决局部矛盾的方法去改变解决全局矛盾的战略,这显然不是与时俱进,而是以偏盖全。前面我们已经讲过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事实没有改变,这里不再重复。

以其他发展战略来代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战略这些想法的提出,从侧面充分证明了全面完整地理解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本质上是一致的,后者都是对前者的完善,而决不是替代。有人之所以要以其他发展战略来代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是因为割裂了其中的关系,没有全面系统地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抓住一点,不计其余。这貌似与时俱进,实则是缺乏统帅全局的辨证思维。某种战略的正确与否,不在于是某个人提出的,而在于这个战略是否有效地针对了当前的主要矛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战略,不在于是邓小平提出的,而在于这个战略准确地针对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而且事实也证明了这个战略正在有效地解决这个矛盾。

再次,以其他发展战略代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这些想法的提出,说明人们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生产力是决定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根本力量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恩格斯突破旧唯物主义的地方正是在社会历史领域。他们认为,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活动的首要的和基本的形式,而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所以,马克思主义者最注重发展生产力。以后的马克思主义者始终不渝地遵循着这个基本原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十月革命胜利后,特别是战争结束后,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列宁把坚持恢复和发展俄国经济作为工作的重点。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是多方面的,但始终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斯大林尽管犯了许多错误,但是总的来说也是把经济建设当作工作的中心任务来对待,并且领导苏联人民把苏联建成为世界第二强国,正是因为有了强大的经济实力才取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毛泽东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经济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不容忽视的成绩,只是方法不完全对头,才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水平。正是总结了中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邓小平才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对于上述的理论和事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耳熟能详的,没有必要再罗列和证明。可以讲,主张以其他发展战略来代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战略的人,对于唯物史观的根本问题在一定意义上还存在模糊认识。他们很可能对唯物史观的理论背得很熟、记得很清,但是,一到分析现实问题时,就不自觉地把这些理论放在了一边。这说明,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并不存在过时的问题,同时也证明了邓小平讲的学马列要精、要管用,是有针对性的。

总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战略不能动摇。不管以什么名义、什么理由来改变它,都是极其危险的。如果改变了这个战略,就将有害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害于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三)发展中心论就是讲发展的重点问题

总揽发展全局,必须抓住发展重点。我们党的科学发展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观,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观。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所决定的。

邓小平讲发展是硬道理,江泽民讲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首先强调的都是发展经济。只有把经济搞上去,才能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奠定物质基础,才能为解决国际国内一切问题奠定物质基础,才能为将来向共产主义过渡奠定物质基础。经济关系全局,抓住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是抓住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丢掉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是丢掉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这是解放以来最重要的经验和教训。在这个事关全局的问题上,我们必须头脑清醒,旗帜鲜明,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动摇。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至少要经历上百年的时间,在这个历史阶段上,主要矛盾始终是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矛盾,主要矛盾没有改变,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就不能改变。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阶段性特点,如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很不平衡,解决“三农”问题任务相当艰巨,收入分配中矛盾较多,处理社会利益关系难度加大,如此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统筹加以解决,要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更加注重和谐社会建设。然而这一切都没有改变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相反,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为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全面协调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问题,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因此,全党全国都要增强促进发展的紧迫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充分调动和切实保护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四)如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经济发展,必须注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我国经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结构不合理,经营方式粗放。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投入,扩大投资规模,资源环境的代价大。我们要着眼有利于今后我国经济发展后劲的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调整和优化国民经济结构。必须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显著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正确看待保持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问题。GDP是世界通用的、反映经济总量和经济增长速度的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我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要靠GDP的持续快速增长。GDP作为综合经济考核指标,其缺陷主要是不容易准确地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结构和效益,不容易反映人们实际享有的社会福利水平,也不能准确地衡量社会分配和社会公正。因此,我们不能把GDP等同于经济发展,更不能将GDP等同于发展,不能片面追求GDP,不能把GDP作为衡量发展和考核干部政绩的惟一标准。我们在使用GDP考核指标时。还应当辅之以其他指标。比如,社会成本指标,环境、资源、生态等方面付出的代价指标,以及技术进步指标等等。

四、发展整体论

社会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同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有重大的反作用,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使社会作为整体向前发展,因此,指导社会发展必须重视社会整体的发展。我们党的科学发展观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整体发展观。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句话本身就意味着还有围绕中心的东西,否则中心也就不成其为中心了。邓小平明确地说:“为了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任务很多,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各种任务之间又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如像经济与教育、科学,经济与政治、法律等等,都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不能单打一”。党的基本路线所确立的奋斗目标——“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就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整体目标。党的十六大报告把这一目标进一步具体化和细化,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十六大所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更加鲜明地提到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并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胡锦涛同志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作了系统阐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样,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就由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发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这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我们要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这三大文明建设同和谐社会建设统一起来,作整体把握——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不断增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巩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一)整体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内核

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社会的发展既是经济的发展,更是社会的整体发展。这种发展观以唯物辩证法为根基,把“自然一社会一人”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要求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努力实现“自然一社会一人”的协调发展,努力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整体发展。社会的整体发展既体现了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体现了新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根本区别,也体现了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因而,整体发展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内核。在当代中国,能否树立社会整体发展的观念,坚持走社会全面发展的道路,业已成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中之重。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产生的,由于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以资本、商品为核心的异化社会,为了扬弃这样一个“物性膨胀”的单向度社会,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必须实现整体发展。马克思的社会整体发展思想源于对人类社会基本特征的把握,社会有机体理论是马克思社会整体发展思想的理论基石。在马克思看来,现实的社会“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机体”。由于人类社会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体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由此决定了人类社会应该走整体发展的道路。

同类推荐
  • 走进互联网时代

    走进互联网时代

    聚焦两会,走进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对我们到底有多深的影响?时代在变,我们如何改变自己,拥抱未来?
  • 胡适讲国学

    胡适讲国学

    胡适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学者。其对国学的通彻见解,让他人恐之不及。《大师讲国学文库:胡适讲国学》全面收录了胡适先生精华的国学理论,结集了多篇胡适先生在国学领域的不同文章,其内容更是涉及诸子百家、文学等多个领域,为读者更好地了解国学理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参考。
  • 人类学的世纪坦言

    人类学的世纪坦言

    以中国三代人类学者非正式访谈“口述历史”方式对中国人类学发展进行研究,展示了人类学本土化与中国化的努力、显示了中国人类学在不同地区发展的趋向等。
  • 电视节目质量模型与控制方法

    电视节目质量模型与控制方法

    本书系统阐释了如何理解和认识电视节目质量以及如何科学量化地评价电视节目质量,将服务质量差距模型、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模式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电视节目服务质量管理、控制的方法及策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当中,对电视媒体的管理者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价值。
  • 欧美公共广播电视危机与变迁研究

    欧美公共广播电视危机与变迁研究

    公共广播电视制度自80多年前在英国问世以来,深受各国政界、学界和公众的关注。与私营商业广播电视相比,公共广播电视具有抵御不良政治和商业势为侵蚀、维护公民社会和公共领域的制度特点。本书以市场化背景下欧美公共广播电视的危机与变迁为研究命题,揭示了传播制度背后的政治经济思潮和权力影响,探索了公共广播电视与国家、市场和公民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具有明显的创新性。
热门推荐
  • 混元之辉

    混元之辉

    一个少年从小被灭族为报此仇,杀强敌,转阴阳,破苍穹,成就盖世强者!
  • 混元圣体决

    混元圣体决

    用生命和时间赛跑的孟延,仰望夜空,许下宏愿:“纵然天弃,亦须努力,即便身死道消,也要去领略武者的风采,延续心中绝世强者的梦想。”生死之际,孟延意外激发混元圣体,获得混元圣体决,历经磨难,百劫不死。用坚毅、执着摧毁梦想道路上的一切阻碍。他能否解开血脉之谜?他能否踏上武之巅峰?他能否创造不朽神话?
  • 最强妖孽

    最强妖孽

    异世大仙‘叶凡’,重生都市,成为了一名高三学生。神识一出,超级计算机跪了;纯阳仙体,打不死的小强哭了;霸道仙术,灭尽万般诸佛。学霸?给我提鞋都不配。泡妞?如果不是绝世美女请不要来打扰我。帮派大哥?千万不要在我面前装逼,不然你会死的很有节奏感。反角:“没有你,地球照样转。”叶凡:“老子就让你看看地球不转是什么情景。”
  • 青帝大陆

    青帝大陆

    当他醒来发现已经来到了另一个世界,一个充满神魂与魔兽的世界。作为新世界的旅客他没有任何能力去征服这世界,直到那青莲降世他开启了自己的强者之路。青莲降世,王者归来!征服了一切的他突然发现一切都是个阴谋。一个巨大的阴谋。。。。。。
  • 末日拯救之危机

    末日拯救之危机

    你饿了?白小叶看了看手机上的时间说。有点吧。何必说。我给你做吧,让你见识一下我的手艺。白小叶说。不用了,咱出去吃就行了,我请。何必说。外面的保证没有我做的好吃,让你见识一下本姑娘祖传的手艺。白小叶说。如果一个女人总是极力向你展示她卓尔不群的才艺,那么她肯定也想向你展示她一丝不挂的身体。
  • 扛着魔剑闯异界

    扛着魔剑闯异界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争斗,有争斗的地方就有死亡,死亡谁不害怕?面对未知,人们总是心怀恐惧,可是恐惧又有什么用呢,到头来,还不是要面对,何不鼓足勇气,迎难而上。死亡,难道真的是终止吗?他有一个平凡的名字,但是他是一个地下势力的黑老大,是一个白手起家的企业家,还是一个孤儿,那就不算平凡,任何人都不能小看的他!在一个意外中,不幸被刺身亡了,跟那个刺杀者同归于尽!可是,死亡,难道真的就是终止吗?
  • 错惹恶魔总裁

    错惹恶魔总裁

    被父亲送上车的时候嫣然才知道自己已经莫名其妙的成为了别人的妻子,这简直就是本世纪最荒唐的事情,然而在那个男人眼里她不过是个礼物……想要逃离,可是惹上这个恶魔般的男人,她早就逃不了了……
  • 混沌女神之嗜血妖后

    混沌女神之嗜血妖后

    女强之路情之一字,甚为玄妙,她虽不懂,却也不得不世俗,信任之人的背叛,是意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斗转星移,时空转换,她附身于走火入魔的少女身上,筋脉尽堵。混沌入体,破而后立,灵体双修,踏上强者之路。初见他,犹如神邸,温润却也不敢触碰,她笑着饮血,还劝他来一杯。再见他,她妖娆笑着说,“我们还真有缘,要不你从了我吧。”重生异世,她恣意妄为,随心所欲,不想束缚本性。强者之路坎坷重重,她说大道无情,一人足矣,却不知已处处留情。(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逆袭之娱乐圈女王

    逆袭之娱乐圈女王

    肥胖少女逆袭成为娱乐圈女王,本文男女主1v1,宠宠宠~
  • 泪颜倾世

    泪颜倾世

    她,苏小菜!在21世纪是佣兵界菜鸟!以一个极其奇葩的方式而死,因此而穿越到了一个五界并存的灵语大陆!一出现在这个她完全陌生的大陆,就被众生认为是百年前迷翻五界的倾城仙子的转世!然而,事情又岂非如此简单?四位绝世美男对其穷追不舍,到底是为谁?痴情的她,又为何被自己心爱之人逼上断崖?10年后,人间出现的一对母子又是谁?10年后的出世又到底出了什么事让善良的她变得残忍无比?期待更多,请关注《泪颜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