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2400000001

第1章 序

自八十年代参加工作以来,除了起草大量文件和领导讲话外,渐渐地也积累了一些文章和调研报告。多次想把这些东西整理在一起出一本集子,但又担心这些东西没有什么参考价值了,因为毕竟是在20年内陆续写成的一些东西,有些文章写成的时间太长了。后来在几位朋友的鼓励下,把这些东西拾掇在一起看了看,尚觉还有些价值,有些观点虽然已过时甚或为谬误,但毕竟记录了我20年的心路历程,而这20年又是甘肃农村大变革、大发展的20年,是甘肃农业由短缺走向丰裕的20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文章也反映了甘肃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一些轨迹。

小时候,每每被饥饿折磨的头晕目眩,就觉得粮食的重要性。18岁前总处于半饥不饱的状态,而每当腹中饥鸣时,又往往是思维最活跃的时候,因此,就以知识来充饥,学习倒是全班第一,遗憾的是那时整个社会不追求学习成绩,而以学黄帅、张铁生为荣,整天在写批林、批孔的文章,或走出去开门办学,好在遇到了几位老师,还是把学习抓的较紧。1974父亲去世时,母亲问他有何嘱托?父亲沉思良久后叹曰:“我若活着,想把这孩子供到初中毕业(当时我小学四年级),现在我不行了,你给大队长说一下,让这孩子到山里去放牦牛吧!”。因为,到祁连山里放牦牛,一是挣的工分高,约比一个成人稍低一些;二是牦牛奶是放牛者的专利,既可以使身体强壮起来,又能省下粮食。所幸的是在阿信式母亲的拉扯下,我上了初中、高中、大学,并逐渐走上了领导岗位。在以后的人生岁月中,每每想起父亲的遗言,我便泪流满面……于是,一种深深的伤痕埋在了心底,如何使更多的人不要饱受饥饿的折磨,如何使更多的穷人摆脱贫困,如何使更多渴望读书的孩子能够上得起学,便成为我加倍努力的动因。

为此,我不停地思索,不停地探索,思考兴陇之路,探寻加快甘肃发展的规律和对策。并在思考和探寻中也偿到了人生的乐趣。这些乐趣我把她归纳为六点:

一曰探险之乐。马克思说:“在科学的道路上从来没有平坦大道,只有那些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人才能达到理想的巅峰”。思考和探寻其实就是寻找科学规律的过程。20年的思考和探寻,确实体会到了一些探险之乐。譬如,收录在这个集子中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在所有制问题的坚冰尚未打破的情况下写的,股份制还是资本主义的东西,把股份制和合作制扯到一起,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但在一颗不安份心态的影响下,向这一禁区探险了,好在过了几年,这一禁区被全国的理论家突破了,但最早偷偿禁果的乐趣却唯我独享。另外的例子还很多。如:我是在甘肃最早提出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的人。当时,省委、省政府刚刚开过发展农村支柱产业的会,我从山东的做法中深刻领悟到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后,大胆地建议在全省推广农业产业化经营,而当时省里分管农业的领导要让我一而再、再而三地解释农业产业化同支柱产业的区别,而每每解释到中途时又总会被打断,并予以否决。好在两年后终于被省委、省政府决策,那位领导也在一次谈心中委婉地向我道了谦,当我听到他说:“承录,有些问题总有一个认识的过程,比如农业产业化问题”时,你不知我心中有多乐……

二曰创新之乐。思索的过程就是一个创新过程。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事,别人嚼过的东西再去嚼是最痛苦的事。我总认为,好的文章是一种思想的流露,是思想的火花,而不单纯是文字游戏。我最怕别人说自己是“秀才”,因为秀才总是和“臭八股”、“酸文人”联系在一起的。真正的好文章不是“秀才”能写出来的,而是那些思想家写出来的。因此,我在写文章时,总是避免“八股”式,避免用排比句和顺口溜,总是把创新的观点放到第一位。多年下来,也收获了一些新观点,如“用工业的理念指导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观点,这是我1992年在全国率先提出的。也是在两年以后,才有人在借鉴我观点的基础上提出“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的观点,我至今认为我的提法是正确的,因为理念是在理论指导下的意念、观念,用工业的理念指导农业,就是用工业的理论、方法和观念来管理和指导农业。而思维可分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系统思维、发散思维等等,工业思维是什么我不得其解。另如,面对1995年以来的特大干旱,我到陇西、武山、成县、宁县、正宁、西峰六县进行调查后,提出了“两个顺应、两个遵循”的观点,并进行了大量的论述,后被定西地区采纳,做为指导旱作农业的指导方针,不过他们又补充了“顺应时代,遵循科技规律”,确定为“三个顺应、三个遵循”。我觉得更加完善,也更具有指导性。还如,80年代初期,费孝通先生曾把临夏发展商品流通的模式同温州模式相比,给予了高度评价,但20年后,温州成了现代化的商贸流通和加工中心,临夏却仍然是一个小商小贩的集散地,为什么?除了地理环境以外,难道没有文化背景和现代文明缺失的原因吗?因此,在大量调查研究和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形成了“河州模式如何实现向温州模式的跨越”这篇调查报告,但遗憾的是受那时知识和经验的限制,对一些问题研究的不够深入。

三曰验证之乐。理论探索和科学试验一样,并不是每一个观点,每一次结论都是正确的,只有通过实践或历史来证明,才能被验证是规律性的东西。我很少像有些人那样,只要是自己的东西都认为是好的,是正确的。而是常常心怀忐忑,虽然一些观点有别于他人,但也因没有得到实践或历史的验证而不安。但往往是那些过了很长时间被历史验证了的东西,又使得自己兴奋不已,常常一个人偷着乐,就象被家长或教师表扬过的孩子,甭提那高兴劲了。如:从1995—1997年对干旱规律的研究中,我得出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是一个大的干旱周期,到二十一世纪初特别是2001年后将进入一个新的湿润期的结论。当时有人坚决不同意这一观点,认为干旱只能加剧不会减弱。为这,我曾和我的处长争论的不可开交,互不相让。但进入新世纪的历史恰恰证明了我的观点,你说能不乐吗?但我要提醒大家的是,经过一段湿润期后又会进入一个干旱周期,抗旱防灾的警惕永远也不能放松哟!

四曰争论之乐。一篇好的文章,往往是大家合作的结果,如“跨越转轨的难关”这篇文章就是我和冉万祥、周普生先生共同撰写的。为了写这篇调研报告,我们争论了很多,最后却发现观点和认识又是那样的一致和相近。实际上争论也是一种乐趣,往往和自己争论过的人又是自己最佩服和欣赏的。冉万祥和周普生先生是我争论的对手,可又是挚友,这也许正应了那句“不打不成交”的俗语。

五曰苦中之乐。写作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特别是写领导讲话。我曾和一些搞文学创作的朋友说,世界上最难写的是官样文章。初听了这话后他们都很惊讶,并大不以为然,但听了我的解释后他们都默认了。因为写官样文章难就难在脑子在领导的头上,笔却在“秀才”的手里(我虽然不喜欢“秀才”二字,但在这里没有比这更确切的词可用了),既深不得,又浅不得。深了,如果文章的内容全表达了“秀才”的思想,领导觉得那不是他在讲话,而是你在讲;浅了,领导觉得你没有思想,没有观点。所以,“秀才”们写文章既要得到领导的认同,又能表现出你还有些新思想和新观点,你说难不难?也许大家会问,既然官样文章是最难写的,那你还有何乐之言?大家不知,我乐有两点:其一是尽管官样文章难写,但有些观点或有些政策建议,一旦被领导接受了,就意味着你的思想被间接地转化成了决策,而这些决策如果能为天下的苍生带来福祉的话,难道不值得你乐一乐吗?其二是有些观点领导不接受,而你又觉得是得意之观点,就会挑灯夜战,写成自己的文章,或发表、或自我欣赏,有时还可挣几个稿费花花,你说能不乐一乐吗?所以,乐不乐?幸福不幸福?全在一种感受,别人认为是件辛苦的事,只要你认为是件愉快的事,越苦越觉得乐,幸福和快乐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只是一种心境罢了!多年下来,我的身体并没有因加班熬夜而累垮,全因一“乐”字在作祟。

六曰收获之乐。20多年来,虽始终信守“只管耕耘,不问收获”,但时间一长,却也收获了不少。一是或独立、或与别人合作出版了六本集子,加上这本共有七本。二是更重要的是收获了一种思考和观察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是培养了一种从宏观上看问题的习惯,骄傲点说是大局观念增强了。其二是培养了一种从不同的视角看问题的习惯,往往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东西。其三是培养了一种辩证思惟的习惯,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因此,在研究问题和处理事情时,总能以辩证的思想来对待,避免了固执和偏激。四是培养了概括能力,往往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从别人的观点中提炼出正确的东西来。

以上谈了很多自己的乐趣,不知别人能否从我的这本集子中得到一丁点乐趣?如能,也算是没有白出这本集子。如不能,也只好算是自娱自乐了。并在这里罗罗唆唆发一些感叹,是为序。不足和纰漏之处请见谅!

同类推荐
  • 国富论中文珍藏版(下)

    国富论中文珍藏版(下)

    本书继承了19世纪初以来英国庸俗经济学的传统,兼收并蓄,用折衷主义的方法把供求论、生产费用论、边际效用论和边际生产力论等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以“完全竞争”为前提和以“均衡价格论”为核心的庸俗经济学体系。
  • 中国宏观调控三十年

    中国宏观调控三十年

    本书包括政府经济调节职能与加强宏观调控、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市场主体行为分析、价格管制与宏观调控、当前宏观调控政策困境下的制度转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回顾与展望以及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启示等内容。
  • 后天有多远?通货危机、石油泡沫和气候变化

    后天有多远?通货危机、石油泡沫和气候变化

    当今世界,气候危机、能源危机和金融危机三重危机叠加出现,三重危机的核心是能源,为了走出这三重危机的阴影,人们寄希望于低碳能源的新能源,希望通过它“毕其功于一役”,然而,现实是残酷的,至少在未来几十年内,没有一种能源形式能够替代以石油为代表的化石能源,那么,在三重危机之下,我们不禁要问:后天有多远?后天之后,我们又该去向何方?本书所讨论的正是这三种危机之间的深层次的相互关系。
  • 权力视角下的公企业与国有经济治理研究

    权力视角下的公企业与国有经济治理研究

    本书以西方国有经济的重要组织性治理工具——公企业的制度变迁为主线,重点研究了政府、社会及市场三方之间及各自内部间的权利结构差异及基础制度环境差异如何决定了我国与西方国有经济组织性治理工具的不同选择。
  • 西方经济思想史导论

    西方经济思想史导论

    本书以斯密理论为逻辑基点,以三次革命为核心,以对三次革命理论的补充、完善、挑战或反对为脉络,以人物而不是学派为主线,对经济学说进行了介绍。
热门推荐
  • 怜子心

    怜子心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永执厥中。以北宋末年为背景,讲述白莲宗师一生的爱恨情仇。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炫舞时代:错过

    炫舞时代:错过

    一段回忆录,一种百态人生,一款游戏体验。他说:祝你幸福他说:我爱你他说:冷叶枫,这一世我只爱你一人!
  • 破天神剑决

    破天神剑决

    漫天血雨落花剑,斗破苍穹任傲游。斩破凡尘挥尽泪,唯有苍天不可留。
  • 蜀山剑侠传(卷六)

    蜀山剑侠传(卷六)

    《蜀山剑侠传》讲述了峨眉弟子“三英二云”、“七矮”等人的拜师学艺和斩妖除魔的经历,他们在外出修行的过程中,经历无数的机缘巧合,获得了种种威力巨大的奇珍异宝,在和邪派的斗争中本领日渐高强,最终,在第三次峨眉斗剑中,正邪人物进行了最后的一次较量。本书共9卷,此为卷六。
  • 隋唐风雨

    隋唐风雨

    隋唐风雨之恋,还原历史真相,看历史风云变幻
  • 怪怪鼠的故事

    怪怪鼠的故事

    这是一个有关成长与奋斗的童话故事。一只自命不凡的小老鼠,为着梦想,独自去到外面世界闯荡。种种奇特经历,种种困难挫折,使它慢慢成长、成熟。它看到了丑恶黑暗的东西,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深切体会了生命的沉重。它曾低落、气馁甚至绝望,但它始终没有低头认输,对于自己的梦想执着以求,终于在历经彻骨寒后,绽放了自己生命的芳香。
  • 堕道记

    堕道记

    自妖域而出的少年,凡尘中的情恨,是成道的经途,还是弃道的魔障。倘若命只因天意二字,红尘中的因果,难道就这样成为了你口中的虚妄,简直荒唐可笑。如若成道,万古苍茫寂寥,如斯。那我辛阳此生,不求无敌,不妄成道,不希长生。纵使我辛阳堕道,也绝不堕天,不堕轮回,不堕诸天万道。唯堕吾念,不为此天。
  • 血舞元晨

    血舞元晨

    五年的潜伏,五年的屈辱,终于在这一天全部爆发。看气海被废,如何重回巅峰。
  • 幻世凌仙

    幻世凌仙

    普通都市少年杨逍意外灵魂穿越,被困在一处飞升仙界的前辈留下的洞府之内,若想脱困而出,只有修炼一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