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2000000028

第28章

正当戴季陶、张群这些政客大谈立宪、治国的时候,何应钦、何成浚、刘峙、陈诚等这班有功的武将坐在一旁缄默不语。蒋介石沉吟了片刻,聪明地把话一递:“我看还是听听有功战将的意见,好吗?”

立时会议出现了冷场。蒋介石迅速地扫了一眼与会者的表情,十分清楚每个人的心思,他不慌不忙地笑着说:“雪竹兄,你先谈吧!”

“好!我就带个抛砖引玉的头。”何成浚似胸有成竹地说,“我并不反对立宪治国,但我认为时下中国的当务之急还应放在军事上。”他有意看了看戴季陶、张群这班政客的不悦之色,又瞧了瞧蒋介石虽蹙眉不快,但又不得不微然点头的矛盾表情,进而又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不要轻信阎锡山、冯玉祥下野出国游历的许诺,还要严密地注视他们的动向。”

“雪竹兄说得对,说下去,继续说下去。”蒋介石灵机一动,有意把话题引到这方面来。

“我认为,时下的军事重点应当由北方移到南方来,由对付我们内部的敌人,转而对付共产党。”

“我赞成雪竹兄的意见!”何应钦接着指出,朱毛红军趁着中原混战之机,在湘、鄂、赣、川数省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形成了以江西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根据地,以及湘鄂西根据地和鄂豫皖根据地,赤化县城数十座,有人枪不下十万余。最后,他有些沉重地说,“江南是我们的腹地,赤党一日不除,我们的后院就没有安宁,长此以往,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敬之将军是不是把形势看得过分严重了?”戴季陶不无讥讽地反问。

“并非过分!”何应钦据理答辩,“当年,共产党只是一些空喊口号的人的时候,就把我们搞得处处被动;如今,他们手中有了人和枪,其隐患之危就可想而知了!”

“我以为更严重的还不在于此,”何成浚又来了个异峰突起,把与会者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今年春夏平定中原之乱,共党趁机在我们的后院点火滋事;我们突然移兵南下进剿共党,冯阎余部又崛起北方怎么办?”

“雪竹兄的意见是……”

“我们既要前门打狼,又要后门拒虎。”何成浚打断了蒋介石的话碴,又接着说,“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谈得上立宪、治国之事。”

“我难以苟同此见!”戴季陶拍案而起,侃侃而谈,遂又挑起了立约治国和进剿红军的关系的争论。

蒋介石无时不想爬到人尊之极的统治地位,但他又不能不考虑各种矛盾,以及来自各个方面的制约。在政权和军权这两个方面,他一向是看重于后者的——因为历代政权的变更都是在马上完成的,因此他更重视军事纷争;但是,在国民党和共产党对他形成威胁的时候,他首惩的一定是共产党。今天,共产党不仅悄然壮大,而且手中有了武器,他当然要发兵进剿。然而,在进剿红军的过程中,如何确保中原不再重起战火呢?他又想到了张学良。最后,他做总结似的说:

“近日,汉卿就要抵达金陵,江北遂可定矣。江南进剿共党的大事,委托敬之和雪竹二位先草拟行动方案,一俟条件成熟,遂发重兵进剿江南的全部共党;立宪约法之事,先由传贤兄筹办,有了眉目,我们再专门谈议。至于欢迎汉卿来南京的事嘛,我看就由岳军兄协助我来接待吧!”

正当蒋介石纠集重兵,对中央苏区、鄂豫皖苏区、湘鄂西苏区发动首次进剿的时候,西服革履的张学良乘专列驶抵浦口,转乘渡轮过江。张群率文武百官早已候迎码头,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之后,遂乘轿车驶抵国民政府官邸。张学良刚刚步出车门,又被蒋介石那过于热情的拥抱抱在怀抱中。西方式的见面礼过后,他才注意到蒋介石身着戎装,肩扛上将军官阶,暗自惊诧地说:“啊!他是以陆海空军总司令的身份来欢迎我这位副总司令的……”他一方面觉得自己礼仪不周,另一方面又感到自己站在蒋介石的面前,颇有点像他的文官侍从一类的人物,心中很不是个滋味!

即日夜,蒋介石又以国民政府主席、陆海空军总司令的双重身份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他和张学良都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其规格之高、气氛之热烈是罕见的。欢迎仪式结束后,又举行了舞会。乐队刚刚奏响节奏明快的华尔兹舞曲,宋美龄就落落大方地走到了张学良的面前,春风满面地说:“久闻张副总司令喜乐善舞,这第一圈就由我来做舞伴,一定欢迎吧?”

这太出张学良的所料了!盛情难却,只好从命。但是,当他和宋美龄结伴步入舞池之后,四周突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接着就是一闪一闪的镁光灯没完没了。张学良猝然之间明白了,他和宋美龄结伴起舞的区区小事将飞向世界各地,中外人士都会闲谈杂议。但是,当他想到此举的真正社会效果——蒋张修好,共同平定天下的时候,他才暗自惊叹地说:“好厉害的蒋夫人!……”

虽说宋美龄的实足年龄要长张学良四年,但她因为善于保养,加之不曾生育,仍不失之为张学良的合适舞伴。如果说张学良的舞姿偏于外在的健美——并具有一种“帅劲”的话,那宋美龄的起舞却更多于内在的韵美——并具有芭蕾舞中的诱惑舞的味道。他们二人刚柔相济,舞姿翩翩,在一派啧啧的赞叹声中,终于跳完了这圈带有政治色彩的华尔兹。分手前,宋美龄不无遗憾地说:“张夫人为何未陪同南下啊?”

“今年辽河发水,她正在忙于救灾工作。”张学良如实地答说。

“明天,我以个人的名义给她发电,请她来京散散心。”宋美龄转而又笑着指责,“汉卿,可不要有大男子主义噢,总司令和你谈公事,我可以陪着夫人谈心嘛!”

“谢夫人的关照!”张学良这位应付自如的才子派头的将军,在宋美龄的面前也难免有些拘谨了,“明天,还是由我给她发报吧。”

“你的顾问端纳先生怎么没有同来?他可是我父亲的老朋友了,他若在的话,我们谈话的内容就会丰富多了。”宋美龄以第一夫人的口吻滔滔不绝地讲着。

“那好,我也给他发电,请他来南京。”张学良有些被动地应付着。

欢迎舞会结束了,蒋介石走到张学良的面前,亲切地微笑着说:“汉卿,明天上午,我陪着你去中山陵,拜谒先总理。”

张学良回到下榻处,通知副官谭海,准备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的戎装,明天和蒋总司令一道晋拜中山陵。

身着戎装的张学良驱车来到中山陵下,在蒋介石的陪同下拾级而上。他们相偕依次穿过牌坊、墓道、陵门、碑亭、平台,最后来到了祭堂的门口。早已气喘吁吁的蒋介石示意止步、休息,遂又以主人的身份介绍:

“汉卿!这座陵墓共由八万平方米的大理石组成,从墓道入口处到墓室,相距七百余米,共有花岗石阶三百九十二级,和历代的王陵相较,堪称蔚为壮观。但和中山先生那博大的胸襟相比,依然显得是那样的渺小!”

张学良环顾陵园,苍松翠柏,漫山碧绿,一种令人望而起敬的肃穆气氛扑面而来。也可能是条件反射的缘故吧,他很自然地想起了自己的别墅所在地北陵,进而又由清太宗皇太极想到了孙中山,猝然之间,一种奇异的念头产生了:“这种因袭传世之举是根深蒂固的啊!一切在位的政治家,是不会受制于仙逝圣明所立的法度的……”

在正式凭吊中山墓之前,蒋介石提议在祭堂前合影留念。也只有到这时,张学良才注意到蒋介石并未穿陆海空军总司令的戎装,而是头戴一顶银灰色的大礼帽,身披一件过膝的黑色斗篷,罩住了礼服,俨然是以中国第一政治家的身份到此参拜的。当他再看看自己的装束,真像是蒋介石的侍从武官,脸上遂浮现出了不快的表情。当他再联想到蒋介石欢迎他时的着装,禁不住地暗自说:“好厉害的蒋介石啊!……”

历史留下了这张传扬中外的照片。

张学良和蒋介石相偕走进了祭堂,正中央为孙中山先生的石雕全身坐像,四周有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业的浮雕。肃穆的拜谒仪式结束之后,蒋介石又以当然继承者的身份,讲解了刻在四壁的中山先生的遗著《建国大纲》。但是,当张学良走进球状的墓室,俯视长方形墓穴中镌有孙中山先生长眠中卧像的灵棺时,他又禁不住地想起了碧云寺,想起了悬挂四壁的“联苏、联共、扶助农工……”的遗嘱,他在这肃穆的氛围中,突然觉得有一股肃杀之气向他袭来,他下意识地打了一个寒噤。

拜谒中山陵之后,蒋介石和张学良进行了秘密会谈。首先,蒋介石慷慨纵论全国的军政形势,尤其讲到在江南进剿红军的时候,更是显出了兴师奏凯的统帅之风。张学良是赞同进剿红军的,但他也清楚蒋介石联共北伐的历史,当他想到蒋介石“清党”以后,很自然地联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会不会步共产党的后尘呢?……”

“汉卿!讨赤剿共是既定的国策,俄国的悲剧是不能在我国重演的,这我自有处置。我请你来南京,是想听听你对中原局势的看法。”

张学良清楚全国的政局,也明晰蒋介石请他南下的目的,为了不造成与蒋介石平分天下的印象,很是策略地答道:

“阎、冯之乱已平,西北军的主力多数反正服从中央,并遵照总司令的命令南下进剿共党,我以为这就等于根除了祸根。时下,只需要总司令派人做收编西北军,安抚中原父老的事情了。”

蒋介石听后吃了一惊,暗自说:“这位少帅的城府还是蛮深的嘛!”因此,他清楚了再转弯抹角地提出谁主中原之事,势必造成张学良的猜疑,从而贻患于未然,遂装出十分坦然的样子说:

“患难见人心啊!此次中原之乱,证明冯玉祥和阎锡山身怀异志,唯汉卿与我肝胆相照。因此,华北和中原的善后之事,我就全权拜托给你了。”

虽说张学良入主华北已成事实,可他依然做出谦恭的姿态,客气地推让:

“我资历尚浅,恐怕难孚众望,我希望总司令……”

“休得过谦嘛!出掌华北,非你莫属,就这样决定了。”蒋介石故作豁达的样子说。

张学良也不再推辞,遂和蒋介石研商华北善后事宜。二人几经晤谈,最后由南京国务会议议定,关于晋军的整编问题,由张学良负全责办理。

正当蒋介石和张学良欢度政治蜜月的时候,于凤至夫人驱车来到了南京,宋美龄以第一夫人的身份热情地接待了她。作为夫人,于凤至无论是从文化素质,还是从所谓的风度而言,和宋美龄都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但是,她们为了政治上的最大利益却打得火热。最后,竟然由宋美龄提议,二人结拜了干姊妹,这在当时却成了天字第一号的新闻。

蒋介石对于结盟是有着特殊兴趣的,可他却反对宋美龄和于凤至拜干姊妹,理由是辈分不对。入夜,他很不高兴地责问:“夫人!你知不知道这位少帅和孙科在数年之前就换了兰谱?”

宋美龄微微地点了点头。

“孙科是你的什么人?”

“什么人都不是!”

“怎么不是呢!你再想想看?”

“噢……”宋美龄终于想起来了,十分得意地笑着说,“孙科是先总理的公子,我是先总理的小姨子,这样论起来嘛,他应当是我的一位大外甥!哈哈……真有意思。”

“还有意思哪!”蒋介石颇有些动气了,“孙科是你的大外甥,可他又是这位少帅的盟兄,按辈分说……”

“少帅也应当叫我小姨!”

“可你为什么又和这位少帅的夫人拜干姊妹呢?”

“哈哈……”宋美龄从未这样大声笑过,“达令,你怎么也变得这样迂腐了呢?”

“我一点也不迂!”蒋介石把头向旁边一歪,“像这样吃亏的事,我绝对不干。”

“我劝你不仅要干,而且还要大干!”宋美龄猝然变得严肃起来,“一个光想和先总理当连襟的人,无论如何也造就不了大事业!”

这句话犹如声震长空的鸣钟,不仅惊开了蒋介石的心窍,而且他还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若想登上位尊至极的宝座,更重要的是需借用活着的人的力量。尤其当他想到自己可以把灵魂卖给基督做奴仆,老婆和低一辈的女人拜干姊妹又算得了什么呢?他终于看到了宋美龄有高出自己一筹的见识,但为了维护所谓的夫道尊严,他缄默不语了。

“为了你的大业,我违愿地和这个满身散发着土腥味的女人拜了干姊妹,你呢?”宋美龄看了看已表示认输的蒋介石,突然把头一昂,傲岸不逊地说,“如果你有所谓的大丈夫气概,就和这位少帅拜盟兄弟!”

瞬间,蒋介石想到了和张学良结盟的社会效果:东北军将置于我蒋某人的麾下;张学良坐镇中原,乃是我蒋某人的替身,这对冯玉祥和阎锡山而言,无疑胜过百万雄兵……结果,他可以安心在江南进剿红军,在京沪策划击溃党内的元老派,为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一统领袖开辟坦途!他笑逐颜开了,他满意地亲吻了宋美龄的额头,他干脆地说:

“我听夫人的,和张学良换兰谱,拜把子!”

对于结盟这样的事,张学良早已洞察其政治本质。他的父亲张作霖不仅和曹锟换过兰谱,而且还是儿女亲家,结果演出了第一次直奉战争;同时,张作霖和吴佩孚结拜为盟,依然没有避免第二次直奉战争的引发……他清楚蒋介石换兰谱的真实用意,也知道此举对自己整编晋军、统治华北的好处,所以他欣然同意了。

历史上留下了这样一张照片:背景是一面墙壁,上面挂有一副孙中山先生亲笔题写的对联: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合影者左起为张学良、宋霭龄、于凤至、宋美龄、蒋介石。这就是蒋、张结盟后的生活小照。有人评论说:蒋介石是用这副对联自比,借以确立领袖地位。数年以后,他在庐山宣布对日抗战的大会上,主席台两侧的条幅依然是这副对联;也有人评论说:三位女性居中,蒋、张立于两侧,表明蒋介石有意在提高女权……但笔者却从于凤至紧紧挽着宋氏姐妹的形象中看到了另外一层含义:张学良从此被捆在了蒋家王朝的战车上!

张学良南京之行的使命就要结束了。就在这当口传来了进剿红军失利的消息。蒋介石为确保进剿红军计划的顺利实施,他又封给了张学良一顶桂冠:南京国民政府委员。就要分手了,蒋介石用力握住张学良的手,有些沉重地说:“汉卿啊!为了方便节制东北和华北的军队,我以为你应当将副总司令的行营设在北平。”

张学良自以为满载而归了,但他万万不曾想到又上了蒋介石一个大当!从此,蒋张的关系又向着一个新的阶段发展。

……

同类推荐
  • 未来无限可能:林书豪给你的10堂人生启示课

    未来无限可能:林书豪给你的10堂人生启示课

    “林书豪的崛起是一个伟大的传奇故事,这甚至已经超越了体育本身的意义”。美国总统奥巴马这样评价林书豪的疯狂表现所带来的“linsanity”。林书豪的崛起当代最好的励志故事,我们可以从他身上看到很多成功人士的特质,从他的身上发现值得自己效仿的闪光点,每一个年轻人都可以从他的经历中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
  • 影响世界的犹太巨人

    影响世界的犹太巨人

    张箭,男,1955年生于成都。1978年夏考入四川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读本科,1982年夏毕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应届考取川大世界中世纪史硕士研究生,1985年夏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分配在川大历史系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教研室(今合并为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史教研室)工作。
  • 孔氏家族全传

    孔氏家族全传

    本书描述了孔祥熙的传奇人生:孔圣裔孙,基督信徒,反清志士,协理教案,留学美国,铭贤学校校长,民军司令,留日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娶妻宋霭龄,追随孙中山,促使蒋宋联姻,投靠蒋介石。孔祥熙长期主理国民政府财政,主要政绩有改革中国币制,建设中国银行体系,加大国家对资本市场的控制等,但同时以权谋私、贪污腐败,最后被迫去职,离开政坛。
  • 革命史家胡华

    革命史家胡华

    本书是作者刘涓迅通过整理传主的生前日记、书信、工作笔记、著作和遗稿,搜集传主工作过的地方和报刊、网络等方面的有关资料,采访与传主生前有过接触的知情人。并从撰写“年谱”开始而逐步完成的。该传以胡华的革命者和史学家双重身份的人生经历作为脉络,具体梳理了胡华半个世纪以来从事党史教学与研究的历史背和思想轨迹、学术成果、教学成绩,客观总结了他在教学与研究中的学术得失。热情颂扬了胡华等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崇高思想风范和精神追求。
  • 毛泽东和他的父老乡亲(下册)

    毛泽东和他的父老乡亲(下册)

    本书是一部描述毛主席人际关系,反映毛主席与湖南家乡父老交往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我曾读过一部分,感到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作者通过长期深入采访和研究,掌握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并以庄重的笔触描写了一代伟人毛主席与父老乡亲水乳交融的关系,歌颂了毛主席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体察民情、大公无私、情系桑梓,忧天下的高尚品质和伟人风范。我曾在毛主席身边工作,1959年随毛主席回过韶山,亲身感受到毛主席浓郁的乡情亲情友情。
热门推荐
  • 惊天逆转

    惊天逆转

    同是穿越,田安安窃喜自己起点很高:上层阶级,长房嫡长女,无庶出姐妹争宠宅斗,无宫廷阴谋流血牺牲,谁知道一步步行来,命运却是跌宕起伏风云变幻,田安安被抛在命运的漩涡里上吐下泻,几番浮沉。。。
  • 念朱颜

    念朱颜

    岭深常得蛟龙在,梧高自有凤凰栖。庭院深深,梧桐树高,凤凰几时归?金钗之年,天真烂漫,才情无双,她尽享万千宠爱;及笄之年,一场雪崩,父兄双亡,人不在,家已破,泪千行;七年之后,当年那个亲手将她推走的男人,却口口声声着爱她,只盼她能再看他几眼……
  • 与女鬼共处的岁月

    与女鬼共处的岁月

    一个出身农村的大学生大学报道后被一只生前只有过一面之缘的女鬼缠身,几经挣扎后无果,后在女鬼的协助和感召下修炼阴阳道法和穿越心经,出入阴阳,穿越梦境,与鬼怪斗争,救死扶伤,破获一个又一个离奇事件......
  • 春晓梦语

    春晓梦语

    青春是一场五彩的烟火,绚丽多姿,美妙动人,似乎承载了整个生命的精彩;青春恰似漫天的星辰,明暗相交,点点闪烁,好像预示着人生天机般的玄妙;青春犹如一场梦语,飘渺轻咛,朦胧美幻,仿佛蕴藏着生活全部的憧憬。然而青春到底是什么?似乎永远没有一个定论,于是每个人都以己心中所想,撰写青春,诠释脚注。于是每个人都忠诚内心所念,以自我角色,演绎青春,以本真形态,戏内人生。于是“青春”成为了不老的传说,成为了永恒的话题,成为了心中珍藏的“曾经最美”。沉思于抬笔之后,沉默在下笔之前,青春就在笔下,字里行间有那不一样的故事……
  • 潜墨龙尘

    潜墨龙尘

    军人,不惜一切代价保卫国家,即便因此脱下了军装也在所不惜,身为华夏最具潜力的特种兵,回归都市,体验久违的亲情,生活本应平凡,可是以龙为号的他一生注定不凡,是否真的再与军队无缘?他将面临怎样的经历和挑战?能否揭开自己身世的神秘面纱?欢迎加入潜墨龙尘读者群,群号码:546802853
  • 幻想三国志之校内枭雄

    幻想三国志之校内枭雄

    一群妄想改变历史来改变自己命运的大学生,参加了一个秘密的时空穿梭实验,回到了三国时期。阴差阳错下,他们各自取替了原来的刘备,曹操等角色,成为改写历史的新人类,然而一切奇幻的经历从一个叫刘达尔的大学生开始……
  • 拳皇后传

    拳皇后传

    本故事纯属虚构,不受拳皇港漫及官方剧情的约束,是以拳皇为背景时代讲述拳皇后代们的故事。主角是拳皇里麻宫雅典娜(我很喜欢这个角色)的传人,从小被雅典娜收养,拥有神秘力量的女孩。传说这一族最后七个人,本身是地球上的一个种族。由于过于强大,再加上他们性情残暴,大地上其他生灵生存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消灭这股恶势力,在三神器对付大蛇一族的同时,在世界另一处,另外的三位少年人,集合全部的能力,开启了异空间(不是异次元空间),将七人全部送入到银河系彼岸。。。。。直至今日,那七人为了实现野心,又一次回到了大地上
  • TFBOYS之三公主未婚妻

    TFBOYS之三公主未婚妻

    三位美女在上学时巧遇她们的偶像TFBOYS
  • 铮峰武道

    铮峰武道

    星属世界,一个本命器的世界。燕铮,本是修真世界一名金丹老祖。只因争夺天外之物而陨落,不曾想却令天外之物认主,近而护住其金丹和其神魂转世重生。
  • 也无风雨也无晴之错误

    也无风雨也无晴之错误

    这是一个尚未开始,就已经结束的故事。现实中的感情,并没有能够让我们跨越时空的距离。自以为理性淡然,却不知何时,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