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在修京师(南京)城垣时,同时派指挥丁德负责建了一座浦口小城。周长十六里,城门五座:东为”沧波”、西为”万峰”、北为”谷”、南为”清江”,另有南便门”望京”。城虽不及京师城之伟武雄壮,但凭其自然地理亦可称丽。它沿丘陵之起伏,顺江水之伸延,宛如升腾的乌龙盘旋在南京的”北大门”。
为了保卫京师,朱元璋在其周围特地设了许多军事据点,称之”卫”(每卫有将士5600人)当时长江北岸,上有乌江卫,下有江浦卫,作为京都的屏障。江浦卫,集中设在浦子口城。(即后来的浦口城)因为与金陵一水之隔的浦口”扼吭南北、钳制江淮”,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所以朱元璋在公元1377年为此又增设了”应天”、”龙虎”、”飞熊”、”和阳”四个机动卫,连同江浦卫共约三万驻军。于此同时,朱元璋还在城内设置了军械、粮草等三个仓库,供驻军享用。
从明洪武至清光绪年间浦口城曾有过多次修建最大的一次要算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明弘治十六年(1505年),江潮入浦城”望京门”,浦口南城墙浸入江中正德十二年,(1517年),”江水骤涨,街通舟楫,民庐漂没甚众”。明廷无策,故视江洪如鬼神,曾命成国公朱辅祭告江神。由此到了万历十四年(1586年),朝中有臣倡议修浦口城,但终未修成。原因有二:一是修成必拆迁民居,引起怨恨;二是即使修好城,江易于崩圯,后患可虞。自(1503年至1616年)共113年里,浦口城皆无人问津,损坏程度自然更加严重了。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大司马黄克缵来浦口视察”自万峰门登城而西周阅土墙,中经浦子山、东达沧波门,上下于颓垣荒壁之间,里巷四周转曲折无处不到……”。黄克缵经过考察并令人”先筑(城)三丈以验其费”后,奏请朝廷,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浦城为南京之保障,缺其一面与无城同,其当修筑。……城西沙洲既露于上流,城东不骨复露于水噬,唯中间一段被水冲洗,然有山可依,即旧时土墙,今固十存八也……山势可依则依之,江流宜避则避之……”因为黄克缵提出修城方案是切实可行的,所以得到满朝大臣们的支持,朝廷亦自然准奏。
从万历丁巳(1617年)仲秋十月至戊年(1618年)夏季之望日(农历六月十五日),前后近一年时间,工匠们较快地修好城墙。共补造南面近江一带城垣899丈,还恢复了清江门,另又增建了三个门券,二座瓮城,七座敌台,九个水洞。全部工程缮食等开支所用资金,仅相当于前任官员估工造价的三分之一。新旧七座城门分别被命名为:改东门原沧波为”朝宗”,北门原谷为”拱极”、西门仍原名”万峰”、南门清江曰”金汤”,便门则为”广储”、”攀龙”、”附凤”。至上,浦口城原称其”园如满月”,改成”弓形”了。为防江洪冲击,在金汤、广储两门近江一带,又垒筑了一道防洪坝,长754.8丈,用银五万四千两。
补造的浦口城,比明初的老城更加雄伟壮观,更加威武华丽,它西起万峰门,跨越浦子山,东达朝宗门,泛江而起,敌楼耸翼摩云。据传,韩信、韩世忠点将台的基础上也建起了中敌台,其巍峨壮观,古朴曲雅。为浦口第一名胜。
浦口的驻军,是由形势而增减。洪武十四(1381年)九月,因元军的残余部,在云南一带作祟。朱元璋遂任命颖川侯傅有德为征南大将军,统帅驻守在南京的”神策”、”龙江”、”天策”、”龙贲右”、”骁骑石”,以及驻守在浦子口城的”应天”、”龙虎”、”飞熊”、”和阳”四个机动卫的军马。到了公元1420年,明成祖迁都北京,改京师为”南京”,浦子口城所在的江浦地区的”江浦卫”,其部分精锐兵马,亦逐渐抽调去北京。而后,浦子口城的防御,基本上交地方民团驻守。
崇桢八年(1636年),时正明末,政局动荡,饥荒、瘟疫遍及全国,而贪官污吏则巧立名目,敲诈百姓。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全国各农民起义的浪潮滚滚而来。张献忠举兵南下攻破安徽庐江、巢县、和州等地以后,派他的一位部将,号称”一盏灯”的张有义,带领一支队伍去攻打浦子口城。当时的浦子口城属江浦县管辖,知县令李维樾轻装上城,见义军威风凛凛,千百为群,观顾城内却无一兵一矢。之后才找来大地主刘日廷及其家奴参战。义军奋勇冲来,并万箭齐发,大地主刘日廷当场中箭其家奴见状,吓得屁滚尿流,纷纷逃命去了。眼看义军就要夺下浦口子城,突然明朝的官兵赶到。为保存实力,义军暂时主动做出战略撤退。
时过境迁,浦子口城,曾历经战火,早已荡然无存仅留下一些遗迹和遗址。浦子口城,是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保卫京师的安全,特意在此设的军事据点,称之为”北大门”。皇帝赋给它守护北大门的历史任务,早已经完成;作为防御工事的历史意义,也早已经告一段落了。但它毕竟给浦口人民留下了遐想与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