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73400000037

第37章 一个人善良优美的品质才是最值得尊敬的

赵淑侠

人之所以为人,不是因为外在的条件,而是因为人有异于禽兽的禀赋,有人性。

如果我们稍稍注意,就会发现大人物、小人物、文明人、粗人、富人、穷人之类的名词,在日常生活中用得很多。虽然没有明文规范,但只要指出是哪种人,便都会心照不宣,脑子里立刻出现个清晰的轮廓:大人物,总是位高权重、道貌岸然,言谈举止,全有重要性,举一发而能动千钧者。小人物则正相反,一定是位低无权,也无了不得的尊严,言行全无重要性,在社会上起不了多少作用者。文明人和粗人,只看字面就能一目了然,不用说,文明人一定是受了很多教育,举止斯文,从事文雅,用思想智慧来工作的人,粗人总是受教育不很多,动作粗犷,很少用头脑多用体力营生的人。至于富人和穷人,连解释也不用,谁都知道区别在哪里。

在一般人的思想中,总觉得大人物比小人物值得尊敬,文明人比粗人更有价值,人类生活之所以进步到今天这个地步,完全是善于策划指挥的大人物和聪明智慧的文明人绞脑汁绞出来的结果,这类人才是推动社会进步、谋取人类幸福的主要力量。小人物和粗人,充其量不过是个“听命者”,是起不了多少作用的螺丝钉。

我这样说,绝非凭空杜撰,而是根据一般的看法,观察到的事实。

我们中国,是个文明古国,为谦恭温厚的中国文化光辉照耀下,发展到今天。

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使我们有所本,使我们自信而骄傲,但也使我们难于从传统观念中走出来。

这样的论调,难免不让人怀疑我是传统文化的反对者。其实,不是的。我认为中国历经苦难,还能昂首屹立在世界上,就是因为我们有光辉灿烂的文化精神做支柱。不过,我不以为传统中的一切,样样都是好的,也不主张观念永远追随传统,一成不变。事实上,今天的世界和多年前的世界不同,今天的社会也在急剧地转变,我们的一些观念,必得根据事实的需要,有所进步,至少,对人的区分和看法是不得不改变的。

认真地说,人就是人,每个人都有血有肉,都是父母的子女,都要穿衣吃饭,都有理智有感情,都是大群体生活的一分子,也都要为自身的生存和群体生活尽一份力量。大同小异,每个人都有重要性,应该没什么高下贵贱可分。我想,如果要分,也只能从人性上来划分,不能从身分职业上划分。

留学得了洋博士的人,虽然读了一屋子的书,如果不能排除人性中自私自大的毛病,张牙舞爪,处处觉得比人高一等的话,也未见得比一个小学毕业、谦和诚恳、能推己及人的人更文明。身居要职,位高权重的人,假定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便算不得什么要职,位高权重的人,假定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便算不得什么“大”人物,充其量不过“尸位素餐”而已。

职位不起眼的“小”人物,若能敬业乐业、尽忠职守,他便不能算“小”。一个竭尽所能,为社会贡献心力的人,精神是可敬佩、可作为楷模的,我们怎么能认为他“小”呢!社会的形成,需要各行各道的职业,各样各类的人物,大如政府的决策者,小如清扫街道倒垃圾者,缺一不可,少了任何一种都会有损社会的完美,影响大众生活的和谐。

人类社会本是分工合作的成果,没有一个人能脱离群众单独生存,书读得最多最好的人也得吃饭、住房子、穿衣服,所以他得借重农人和工人,没农人种米种菜养猪,他吃什么呢?没有工人造房子织布他岂不要受冻挨饿?所以说,他尽管是个文雅的念书人,却无法不借重“粗”人的 劳力来生存。书读得不甚多,凭力气吃饭的工人和农人,如果没有念书人为他们策划、钻研,譬如说发明农药、改进机器、供应电源、家畜保健、做农村和工厂福利的建立,他们会有今天的生活水准吗?当然是不会有的,看看非洲那些落后国家就知道,只用辛勤和劳力,没有足够的科学技术建立的社会,是多么原始贫穷。进步富足的社会,必得有智慧、学问、科技的互相辅佐。在一个健全的社会里,应该人人都有重要性,人人都是“大”人物,至于大到什么程度,不是看你有什么样的身分地位,而是看你为社会贡献了多少力量,是否尽到应该尽的责任。

因为人无法脱离群众而单独生存,就必得学习与群众和谐共处。也许有人要问:“谁不会与人共处呢?我们不是每天都在与人共处吗?何用得着学习?”我则要说:“与众人共处是我们不能避免的情况,可是怎样处得好,使别人不会因我们的言行感到痛苦,不妨碍别人的生活,可就要看我们的修养是否良好,思想是否明智,性格是否坦荡,对人有多少诚意了。而与人相处的“艺术”,正是分辨一个人是文明人还是“粗人”最起码的根据。

文明人与粗人的区别,我想不在他们读书的多寡,从事哪一种职业,过什么方式的生活,甚至也不在于举止是文绉绉还是粗线条。

这两种人的区别应该是:肯为别人着想,不因一己的喜好影响到别人的情绪或生活,真心诚意地爱社会、爱人类,人性中的自私利己成分越少的,越称得上文明。相反的只知有己,不知有人,除了关心自身利害,任由个人喜好,全不为别人着想,人性中自私成分暴露得越多的人,就越够资格做“粗人”。

我们常常会在报上读一些新闻,例如:某计程车司机在路上遇到某生急病的妇人,不但热心地送她到医生处诊治,还免收车费;某小贩拾到巨款,立刻归还原主;某个小学的工友,帮助一个不良于行的孩子上学,数年如一日;某农妇为邻家照顾无母的孤儿等等。这些人的知识水准都算不得很高,与“文明社会”的时髦人物比起来,生活方式也不免显得粗陋、原始。但他们有一颗极细致的心,懂得人类相处的要诀是要互爱互助,而且身体力行,牺牲个人的利益去成全别人。这种人虽没念过几本书,也不懂得什么绅士礼仪和淑女仪态,可是他们有最文明的本质,是真正的文明人。

反观之,有些人过着拥有一切现代设备的生活,讲究时髦礼节,注重仪态,也拥有某种学历的毕业证书,他们自己或旁观者,都会认为像这样的人,该是毫无疑问的文明人了。事实上这种外表像是很文明的人是否就真的文明呢?不见得。文明不是指现代的生活方式,或表面上的文雅动作,而是要在真正文明的精神。假如一个外观上合乎一切现代化文明的人,在精神上摆脱不了人类原始的自私、贪婪、倾轧和低下的欲望的话,他仍算不得是文明人,只是个给人以文明假象的粗人罢了。

总之,文明与粗野,不是物质条件、身分、职业能显示得出来的,而由品德修养才能真正表现出来。能把人类原始性情中那些有害于别人的劣根性去得最干净的人或相当干净的人,才有资格被称为文明人。

本来知识是促进人类文明最重要的条件,这也是书读得多的知识分子为什么被尊重的原因。

如果每个知识分子都珍惜别人对她的重视,懂得本身对社会文明进步的责任,能以不骄不纵的态度处世,倒是很理想的事。遗憾的是,很多地位优越的知识人物,非但不因为自己在社会人群中取得的比一般人更多,而警觉到自身应尽对社会反哺的责任,言行举止该做人群中的表率,反而因为教育比别人受得多,产生一种自觉高人一等的优越感。

我们中国有一句话:“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种士大夫观念一直支配着我们的观念。实际上,是不是读书人的品德就一定都很“高”呢?我想未必然。固然书读得多的人往往是最具有德行的人,可是世界上做大坏事的人也都是书读得不少的,真正没知识的人,就算做坏事,也成不了大气候,顶多做点偷盗拐骗、走私枉法之类鸡毛蒜皮的勾当。有知识的人做起坏事来,花样可就不那么简单了,题目既不会那么小,影响所及更大,大至祸国殃民,小至带坏社会善良风气。自古以来的大坏事,很少出自目不识丁的“老粗”之手,所以说这个读书高的“高”,要看怎么个“高”法,如果坏事做得更高的话,就还不如不读书的好。

一般人总以为富人的生活一定比穷人的生活幸福,其实也不尽然,照西方一些心理学家的说法,富贵的人比穷人更容易走上自杀之路。理由是:生活对他们太容易了,他们往往不需要奋斗,就能得到所希望的东西,领会不到一般人经过努力而达成目的的满足感,生活也就因此显得空旷平淡,太无刺激,连带着对人生也厌倦了。金钱万能的说法在今天已成过去,在某些场合,金钱发生不了多少作用。

我们目前所生存的环境,已经不是以往的农业社会,而是追求科技进步,争取更富足的物资,并且已经有相当成就的工业社会。因此对人的类别观念,也不能再停留在恋旧的时代,也得随着社会的演化更改。在今天的社会结构上,凡是为生活尽力的人,每个人都有重要性,凡是怀有温厚谦让的爱心的人,全有伟大的品质,全值得我们尊敬,不管大人物小人物,文明人或是粗人,书读得多的人或读得少的人,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可贵生活方式,都是这个花红柳绿的大千世界上自然真实的存在,地位是无法分高下的。何况,人之所以为人,不是因为外在的条件,而是因为人有异于禽兽的禀赋,有人性。如果我们非把人分类不可的话,只能说性善的是好人,性恶的是坏人。至于贫与富、职位的大小、学历的高下、生活方式的新旧,都不能作为评定一个人价值的根据。

同类推荐
  • 迎头经:瞿秋白作品精选

    迎头经:瞿秋白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中华歇后语(第七卷)

    中华歇后语(第七卷)

    歇后语是俗语的一种,也称俏皮话。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引子”,是一种具体的描述,或为现实生活、自然界的现象,或为历史上、文学中的典型人物,或纯粹是一种离奇的想象;后一部分则是从前一部分引申而出的、作者要表达的对事物的看法。它运用比喻、想象、夸张、借代、转义、谐音等手法,构思巧妙,生动形象,幽默俏皮,运用得当,常常会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在平时的言谈或文学创作中,如果能够使用恰当的歇后语,就会有助于交流思想、传达感情,使语言充满生活情趣,产生很强的感染力。
  • 松山大战

    松山大战

    松山,是血腥和悲壮的象征。它的故事已经变得遥远而模糊,传说它下面埋藏着无数的武器和财宝……五十年前的松山大战,是武力的拼搏,更是民族精神和毅力的较量。该书27万字,再现1944年夏秋时节中国远征军收复松山之役的血战历程,为段培东先生所著“抗战三部曲”的第二部。
  • 其实我们没有好好爱自己

    其实我们没有好好爱自己

    作家杨献平有多年在大漠生活的经历,作品内容纵横捭阖,横亘古今,分“少年事”“乡村传”“大地上”三辑,有现实生活的写照,有历史的眷顾;语言叙述大气磅礴,绵密而奇异,对读者有强烈的冲击力。杨献平的很多文字,是他在巴丹吉林沙漠生活、幻想、品尝、践约与撤离的产物,也有短暂外行的某些见闻及发现,当然还有对生身之地、少年往事、乡村现状及熟稔事物的描述和追忆。
  • 小人物史记Ⅱ

    小人物史记Ⅱ

    本书时《杭州日报》西湖副刊创办“倾听·人生”版的集结,它的宗旨是“以小人物的命运来反映时代的变化”,以第一人称讲述自己的经历。十年时间,每周一期,每期六七千字,500多个小人物敞开了心扉,他们的故事打动了更多的小人物。
热门推荐
  • 师兄求抱抱:蠢萌仙萝也要爱

    师兄求抱抱:蠢萌仙萝也要爱

    蠢萌仙萝有三好:蠢蠢性格好欺负,萌萌身体好养眼,小小肚皮好喂饱。做个师兄很舒服,嘛事都有仙萝跑。*******“师兄!我不喜欢你了!”“啥?!”“我有喜欢的人了!”“在哪里?是谁?师兄我砍了他!”
  • 蛊缘情惜

    蛊缘情惜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埋藏在边疆的古墓,是否能够让你重新面对这个不完美的世界?是否能让你找到生活的真谛?去探索古墓吧!少年!
  • 魅世圣医

    魅世圣医

    比较正常版:云汐作为杀手界的王,不仅有绝顶的身手,还有一身高超的医术与毒术,却被亲手培养的人所害,但阴差阳错的穿越了。还因此纠缠出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不正常版:云汐穿越了,本来只想过过米虫生活,却有渣男.白莲花.小三上赶着让她打脸,云汐表示:“人家都亲自过来了,我不表示表示怎么好意思呢。”随后只听见啪啪啪的打脸声。哦,对了,她还手贱的调戏了某个魔王,从此走上人生巅峰。“我呸,明明是一条不归路,好不好,你是不是亲妈。”云汐暴走。PS:作者毫无压力的表示,我是亲妈,是男主的亲妈。(谁叫我性别女爱好男呢。)
  • 无上冥王在都市

    无上冥王在都市

    杜飞,国际鼎鼎有名的六道轮回大教官,为了过上平凡的生活不顾一切回到华夏国。然而,无意中与几个美女的同居生活,却带给他另一段异样的人生。
  • 老子全书

    老子全书

    老子的《道德经》虽然是一部涵盖了人生大智慧的经典著作,但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并不能指导人们的现实生活。本书试图对《道德经》中的文化精华加以解读,来指导人们在具体生活中所遇到的为人处世、生活情趣、工作态度、人际交往、婚姻家庭、企业管理、养生之道等问题,帮助人们从生活与情感的困惑中走出来。
  • 倾城蝶恋

    倾城蝶恋

    女主意外穿越,和另一个时代的男主相爱,男主金戈铁马为红颜,女主笑傲后宫事!
  • 这样销售最有效

    这样销售最有效

    本书介绍了销售法则,涉及到攻破对方的第一道防线,满足顾客的需要,给顾客留下深刻印象等多种有效的销售法则。
  • 逆者为仙

    逆者为仙

    问世上谁人无忧?唯神仙逍遥无忧。。。。。。。这是一本非主流重生修仙文,作者作为一个妖艳的贱货思维经常跳脱天际。。。。。。。我不愿成为世人眼里好人。。。。。。。这世上总是渣的人过得好活得长。。。。。。我愿背负骂名。。。。。。一人一酒。。。。。仗剑走天涯,沧海度余生。。。。。世间百态里,红尘虚妄中,诸天气荡荡,唯我守道心。
  • 无尽区域

    无尽区域

    烧脑小说,无脑补能力的靠边。爱情?还是游戏?同伴的谎言还是背叛?留下你的三魂七魄作为游戏的交换吧。无尽区域,震撼来袭。
  • 王俊凯我好爱你

    王俊凯我好爱你

    “王俊凯,你曾是我的全部”“那现在呢?”“你只是我的工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