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63900000038

第38章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语言的质朴自然

公元405年11月的一天,41岁的彭泽县令陶渊明,因不愿为五斗米(指当县令的微薄薪傣)而折腰,离开县衙门,唱着《归去来兮辞》弃官归田,回到了他的老家得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县西南)躬耕务农。

弃官归田的陶渊明,一下子投入到农村的大自然怀抱里,感到一切都是新鲜的。家乡柴桑,背倚秀丽的庐山,靠近浩森的都(po)阳湖,自古以来就是着名的风景区。大自然创造的丽山秀水使陶渊明的精神有了寄托。他时而南山锄禾,时而东篱采菊,时而与乡亲话桑说麻,时而饮酒作诗抒怀。尽管家里的田地只有几十亩,生活并不十分宽裕,然而幽然自乐的田园生活,使他的大量诗篇充满着质朴自然的气息。请看他的《饮酒》之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以行云流水般的语言再现了作者诗情画意般的田园生活。诗人仿佛在向人们诉说:东篱下的菊花任“我”摘采,南山的秀丽景色任“我”剪裁。就像鸟儿一样,早上迎着朝阳飞去;傍晚,披着夕阳飞回。“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乐趣,只有“心远地自偏”的人方能领悟,要用语言描绘,恐怕难以说个明白。全诗体现了陶渊明对官场生活的厌恶,抒发了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语言平白如话,让人百读不厌。金人元好问读了陶渊明的诗,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在《论诗三十首》之四中这样写道:

语出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意思是说,陶渊明的诗中语言,是“天然无雕饰”的语言,经受住了万古常新的考验。究其原因,是他剔除了华而不实的词藻,才使淳朴的语言得以真正的出现。

诗文的语言质朴自然,亦是历代众多文学大师的心愿。近代杰出诗人黄遵宪主张“我手写我口”。(《杂感》五首之一)反对用失去生命力的语言表达思想感情。宋朝诗人陆游指出:“琢凋(同‘雕’)自是文章病,奇险尤伤气骨多。”只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才能“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语)“心夺造化回阳春”。(唐·韩愈:《题杜子美坟》)鲁迅则把运用质朴自然的语言进行作文,叫做“白描”。他指出,白描“并没有秘诀。如果要说有,也不过是和障眼法反一调: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南腔北调集·作文秘诀》)大师们关于诗文语言力求质朴自然的见解,无疑都是精辟的。

有的青少年朋友可能用孔子“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警句提出质疑:既然孔子说过,文章的语言没有文采,难以流传久远,就应该用华丽的语言使文章锦上添花。然而,让我们用质朴自然的语言写诗作文,怎么会有文采呢?文章一旦失去了文采,怎好流传下去。

看来,提出质疑的青少年朋友,对“文采”并没有真正的理解。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先看一个学生描写的“公园景色”:

映入我明亮透彻之眼帘的,是百花争艳、鸟语花香、莺歌燕舞、落英缤纷的公园。松树伸直它魁梧挺拔、横空出世的身躯;红桃花开得那么绚丽、妖冶、醉人;白桃花开得那么纯洁、善良、一尘不染,它们好像要故意招引天真烂漫之人们尽情欣赏似的……这一段文章写得好不好?作文讲评课上,教师让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发言十分踊跃。有的说:“用了那么多的形容词,写得有文采,好极了!”有的却说:“把那么多的形容词堆到一块儿,算什么文采!”

两种意见,截然相反。主要分歧在如何看待文采上。有位作家指出:文采不是华丽词藻的同义词。如果不问内容是否需要,以为“优美”的语句越多越有文采,这是一种误解。究竟什么是文采呢?

清代文学家刘熙载在他的《艺概·文概》中作了如下解释:“物无一则无文。盖一乃文之真宰。”意思是说,文采不等于优美的词语。比如“一”字,算不上优美的词,更不是什么形容词,假若一篇文章中需要用“一”才能真正表情达意,你就要毫不嫌弃地用上它,那么这个“一”字就产生了文采;假若该用“一”而不用,偏偏用其他的“优美”词)七代替,文章就会因为失去“一”字而没有文采,此之谓“物无一则无文”。比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而或长烟一空,浩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这里的“一”本是数词,用在此处,却变成了副词,解释为“全”,说明所有的烟雾都没有了,相当传神;如果从朗读的角度判别“平仄”的话,“长烟一空”为“平平仄平气“浩月千里”为“仄仄平仄”。两句连读时,则为“平平仄平,仄仄平仄。”读起这种完全相对的平仄声,不但相当和谐,而且产生抑扬顿挫的美感。所以,这里的“一”字,尽管不是什么优美的形容词,却被范仲淹用活了,因而奇迹般地产生了文采。

再看上面抄录的那段关于描写公园景色的文字。尽管堆砌了许多形容词,可惜用,“明亮透彻”来修饰“眼帘”并不贴切;用“百花争艳、鸟语花香、莺歌燕舞、落英缤纷”等四个定语修饰“公园”显得臃肿,何况“百花争艳”与“落英缤纷”还发生矛盾,四个定语,保留“百花争艳”与“莺歌燕舞”也就够了;用“横空出世”修饰松树的“身躯”,有些言过其实,可以删去;写“红桃花开得那么绚丽”就可以了,加上“妖冶、醉人”,显得累赘;“纯洁、善良、一尘不染”不好与白桃花搭配,可改为“白桃花开得洁白如雪”;文言虚词“之”,出现了两次,皆用得不伦不类,读起来显得生硬,不如换成相应的结构助词“的”。一段不长的文字,竟有这么多的毛病,能算作有文采吗?

引者摘录了这段文字,丝毫没有厌弃使用华丽词语进行作文的意思。相反,为了表达的需要,即使选用了一些华丽的词语,也应该算作有文采的文章。比如,朱自清在《绿》一文中,曾经这样描写过梅雨潭的“绿”:

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

这里也用了一些修饰词。比如,绿是“醉人”的,“奇异”的,荷叶是“极大极大”的等等,都用得恰到好处。“醉人”,体现了作者对绿的爱慕之情已陷入不能自拔的境界之中;“奇异”的绿,仿佛“极大极大”的荷叶,再现了绿的特色。作者进一步以“恋人”的心理“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不但写出了作者爱绿的细腻逼真心态,而且把绿人格化了;想到这里,作者又进行自我否定,“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朱自清的这种矛盾心情,正是对绿的深深的爱恋形成的。这段文字,较为绚丽,抒情意味也浓,能说没有文采吗?

然而,也应该承认,表面看来非常浅白,却以质朴自然取胜的文章,也应该视为有文采。清代有个名叫徐兰圃的贫士,写了两句诗:“可怜最是牵衣女,哭说邻家午饭香。”这两句诗写了一个饥寒交迫女孩,拉着妈妈的衣衫,哭哭啼啼诉说着邻家的午饭真香。诗人的两句诗,并没有华丽的形容词,字字平白如话,然而读了之后,让人潜然泪下,照样收到了荡气回肠的效果。正因为这两句质朴自然的诗,具有感人的文采,所以清代大诗人袁枚将这句诗收入他的《随园诗话》里。

人们对于文采的要求,如同对生活中美的要求一样,从来都不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比如,新春佳节,穿得艳丽一些,的确表现出艳丽美;而平时穿戴得洁净大方,又有谁不认为是朴素自然美呢?

写文章也是如此。需要时,用上几个形容词,使描写对象更加具体形象;有时写得平白如话,来个“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形成文章语言的质朴自然美,往往更能使读者爱不释手,百读不厌。

然而,质朴自然的语言,往往不为初学作文的同志(含青少年朋友)所重视,他们认为:“用太浅太白的语言写成的文章没有艺术性。”在这种观点的支配下,于是把大量华而不实的词藻堆砌在文章中,使文章不伦不类。199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里有个小品《绿色的扫盲班》。小品中,一个姑娘不识字,她的男友在外地打工三年就变了心,来信要与姑娘“拜拜”,那封信有这么一段话:

“月朦胧,鸟朦胧,时间真假如梭,落得短平快;天朦胧,狗朦胧,光阴死去活来,转眼不常在。……今天咱俩拜拜。”那个负心汉的信,在词语的搭配方面东拉西扯,让人看不懂,恐怕不能算作有文采吧!

作家老舍说过:“字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全看用得恰当与否。连用几个‘伟大’,并不足使文章伟大。一个很俗的字,正如一个很雅的字,用在恰当的地方便起好作用。”如果认识不了老舍这段话的意义,就会放着顺顺当当的话不讲,一味地搜索枯肠,找形容词,其结果,恰如赵树理在一次会议上说的:“东屋二婶子到他家里来,他很欢迎。但是他不这样说,而说‘我很荣幸,因为我这古老的房间里,光荣地降临了我们最亲爱的二婶子。’这种语言不能说不科学吧!但跟日常生活中二婶子到自己家里时说的话,距离相差得太远了。”(当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由此观之,使用质朴自然的语言是多么重要了。所以,古往今来,越是颇有成就的作家,越是主张使用质朴自然的语言进行写作;越是颇有成就的作家,也就越反对使用“谁也不懂的形容词之类”。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作过这种设想:“如果我是沙皇,便要颁布一项法令:凡作家用词,本人也不解其意者,便剥夺他的写作权,并给他一百大板。”列夫·托尔斯泰的设想虽然未能实现,然而他对作家使用语言的严格要求却是难能可贵的。作文如同说话,也要明白直说,把话说得顺顺当当,明明白白,自然质朴,通俗易懂。这,应该是初学作文的第一要着。

同类推荐
  • 头脑充电大本营

    头脑充电大本营

    这套作品每册内容包括故事、游戏、竞赛、解题、答案等內容,丰富多彩,趣味盎然,能够促使广大青少年互动参与式地进行动手动脑,具有极强的可读性、趣味性和知识性。并且每册内容归纳排列,篇幅短小、内容精炼、语言简洁、明白晓畅,能够达到青少年喜闻乐见和学好玩好之目的。同时这套作品每册根据内容需要适当配图,图文并茂,生动形象,智趣结合,有教有乐,非常适合广大青少年用以培养智力和学习素质,同时也非常适合广大父母和各级教育组织用以组织开展青少年智力游戏活动。
  • 做最有出息的女孩

    做最有出息的女孩

    《做最有出息的女孩》一定会让你欣喜地发现,此书能够帮你找到想要的一切答案。围绕女孩的性别和心理特征,《做最有出息的女孩》深入分析并解答了她们成长过程中颇需关注的问题,涉及女孩性格的塑造、气质的修炼、习惯的培养、知识的储备、交际能力的锻炼以及青春期的教育等,涵盖女孩绚丽多彩生活的方方面面。
  •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创造成功的经济学家(4)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创造成功的经济学家(4)

    三十六行,行行皆有状元;而商场亦如战场,瞬间便又是另一翻风云。“创造成功的经济学家”为我们隆重讲述了商界名人们的成长史,品他们于商海间的每一个决策后的那份坚定和执着。
  • 优秀教师教与学的启示

    优秀教师教与学的启示

    本书是“中小学教师教学丛书”中的第十九册,本书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大量生动形象、多学科的实践案例,对教师在教与学方面进行总结分析,从而得到更全面的启发,本书将知识性、趣味性与可操作性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可谓各阶层教师的必备良书。
  • 儿童文学理论与实践

    儿童文学理论与实践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理论篇,涉及儿童文学的定义、特征、功能、地位及历史发展,儿童文学文体论;下篇为实践篇,涉及文学作品阅读指导、佳作赏析,并设计了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提供了教案和活动设计指导方案。
热门推荐
  • 小世界,大人物

    小世界,大人物

    每个人,看似平凡,却又独一无二,经历亲情,爱情,友情,情场迷失方向,是坚持自己的初心,还是沉浸在到灯红酒绿中,不同的选择决定了不同的结局,六朵花儿,六根草儿,相识,相遇,是否会继续相爱,还是未来得及相爱就要分离,前方是未知的路途,心中梦的灯塔愈来愈亮,展开羽翼,即使未丰,也要迎接风暴的洗礼,一次又一次地拼搏过后,还剩几人为王?他们的世界,他们才是大人物!
  • 反正不灭

    反正不灭

    这是舍利子?有这种比篮球还大的舍利子吗?
  • 捉妖记之陌路

    捉妖记之陌路

    她是天下第一捉妖师,闯荡江湖,除妖卫道。一朝入明城,前有妖,后有怪,左恶女,右毒男,中间还藏着一个大尾巴狼,真是祸不单行啊。尔等宵小之辈,何须挂齿?看我一代侠女童冬月,如何拳打妖怪邪祟,脚踢小人毒妇,扬人间正道,谱一世赞歌!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PS:简介已改。
  • 总裁默默爱

    总裁默默爱

    叶默醉了:“蓝特助,虽然你是男的,但我好像喜欢上你了。”蓝心黯然:......我是女的......
  • 陌上繁华

    陌上繁华

    【团队】欲练此功必先自宫:小妞,让我泡你吧!【团队】嗜血:不要碰我家小念念!【团队】孤独剑影:谁敢动我就秒了谁!【团队】执子之手:啧啧啧,小念,桃花运耶!【团队】陌念初:全部都给我滚!!!
  • 雾锁潇湘

    雾锁潇湘

    “大米虫”林瑜璟本来过着她无忧无虑的日子,可是在某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她只是想去买包方便面而已,却穿越成了宰相千金慕容湘凝。好嘛,既然穿越了,是过米虫的日子,还是过米虫的日子呢?正当她苦苦思索之际,所谓的爹告诉她自己身负重担。她淡淡的瞥了一眼,以前那么不关注原身,看到她这个突然变成才女的女儿,就告诉她身负重担?很好,她便要把这些全部夺回来。小妾欺她、压她、辱她,她便要一个个欺回来。可是,重担是什么呢?
  • 来自星星的龙

    来自星星的龙

    天空一声巨响,王子闪亮登场……等等!你是走错剧组了吧,少年?这里是地球,不是你所说的龙星!其实,真相是这样的——无辜的地球少女安静的家遭遇了史上最“凶残”的外星人入侵!这个自称为王子的外星人不仅能呼风唤雨、强人所难,还会不定时变大变小。
  • 最后一个阴德师

    最后一个阴德师

    【2016年度灵异巨著】正能量版简介:人走路,鬼入道。人鬼殊途!无节操版简介: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嗨,鬼美女,请留步!逆袭版简介:天下十修,聚阴德、向天借命、排名第四、九修公敌。这,是【阴德师传人】逆袭的传说!注1【校花、系花、师花、警花】有木有?注2【主角牛大力,花心吗?这个……】
  • 血武星域

    血武星域

    ............................................
  • 至高概念

    至高概念

    一个人,他叫尘断。自沉睡中醒来,短短几小时内,他被星舰炮干晕过,第一次悲催了。被星舰砸晕过,第二次悲催了。被破损舰门拍晕过,第三次悲催了。他还会迎来第四次悲催吗?应该不会吧!……………………书香沁如葵,曹笔书心痕。啻光在此,邀诸君一阅。书友群:QQ:554324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