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63900000030

第30章 借一斑略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细节描写的典型性

提起《西游记》中的猪八戒,读者普遍认为他贪嘴好吃,这种认为并没有委屈他,因为小说中有关他贪嘴好吃的细节太多了。比如,在寇员外举行的饯别宴会上,猪八戒看到丰盛的佳肴之后,于是悄悄地对沙僧说开了心里话:

“兄弟,放怀放量吃些儿。离了寇家,再没这好丰盛的东西了!’沙僧笑道:“二哥说那里话!常言道:‘珍搓百味,一饱便休。只有私房路,那有私房肚?”,八戒道:“你也武不济!不济!我这一顿尽饱吃了,就是三日急忙也不饿。”行者听见道:“呆子,莫胀破了肚子!如今要走路哩!”

说不了,日将中矣。长老在上举着,念渴斋经。八戒慌了,拿过汤饭来,一口一碗,又丢勾了五六碗,把那馒头、倦儿、饼子、烧果,没好没歹的,满满笼了二袖,才跟师父起身。长老谢了员外,又谢了众人,一同出门。

在寇员外举行的饯别宴会上,作为客人的唐僧、沙僧和行者均能表现出温文尔雅的风度,用饭用菜适可而止,可猪八戒的表现却令人失望,先是垂涎欲滴地向沙僧倾诉“放怀放量”吃个够,“就是三日急忙也不饿”,接着不听师兄师弟的劝告,采取了行动:不但拿起汤饭,狼吞虎咽地“一口一碗”吃个不停,而且乘人不备,来个风卷残云,将那些“馒头、倦子、饼子、烧果,没好没歹的,满满笼了二油”,才跟着师父出门。猪八戒这种连吃带偷、囊括一空的细节描写,惟妙惟肖地绘出了他那不拘小节、贪得无厌的秉性。

众所周知,在生活的海洋中,既有汹涌澎湃的九级风浪,也有清波吻岸的细小浪花;既有各种人物力挽狂澜的惊天壮举,也有他们极其细微的神态动作。这生活海洋中的细小浪花和各种人物的细微神态动作,谓之日“细节”。如果能够将这些细小的浪花和人物的细微神态动作通过文学作品(含记叙文)表现出来,则构成细节描写。作家们对细节描写的作用历来是十分重视的。正如鲁迅所说:“借一斑略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这里的“一斑”与“一目”就是指的细节描写而言;这里的“知全豹”与“传精神”蕴含着细节描写所具有的独特表现力。这种特殊的表现力,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刻画人物性格。

细节描写的特点在于一个“细”字,正因为“细”,才能使形形色色的人物在一举手、一投足、一微笑、一整额中灵魂毕露;也才能使他们在一声叹息、一句独白、一件道具的使用中个性尽出。无论是胸怀坦荡如砒、情操高洁似玉的正面形象,还是劣迹斑斑难数、多行不义难赦的反面人物,其灵魂的美与丑、个性的好与坏、品行的优与劣,都会在细节描写的天平上得到公正的衡量。《梁生宝买稻种》(节选自柳青的长篇小说《创业史》)中的梁生宝冒雨前往几百里外的郭县为大伙儿买稻种,到了郭县车站下了火车。由于渭河渡口的最后一次摆渡已经停止,梁生宝只好冒雨在县城吃顿晚饭,住上一宿,等到第二天再渡渭河。这时的梁生宝有的是钱。吃,可以吃得好一点;住,可以住得舒服一点。然而,他却吃得十分简单,仅仅“要了五分钱的一碗汤面,喝了两碗面汤,吃了他妈给他烙的摸”。在付汤面钱时,梁生宝“打着饱隔儿,取下棉袄口袋上的别针,掏出一个红布包来。他在饭桌上很仔细地打开红布小包,又打开一层写过字的纸,才取出那些七凑八凑地凑出来的人民币来,拿出一张五分票,付了汤面钱”。睡觉时,梁生宝根本没有到客店住宿,而是冒雨来到车站票房,在票房的砖漫地上,仅仅划了三根火柴便没花一分钱住了一宿。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梁生宝一心为集体,以苦为乐的崇高品质。《阿Q正传》的最后一章“大团圆”中,有一段关于阿Q“画圆圈”的细节描写。一心要参加“革命党”的阿Q,竟莫名其妙地被“革命政府”当作盗窃犯逮捕了,“革命政府”将他草草审讯一通之后,就被判处死刑。临刑前,目不识丁的阿Q要在自己的名字上画个圆圈,代替画押签名。小说作了如下描写:

阿Q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却只是抖。于是那人替他将纸铺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尽了平生的力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

这段描写称得上典型的细节描写。读了这段典型的细节描写,让人休目惊心。阿Q曾对“革命”有着美好的憧憬,亦对“革命政府”有着无限的向往。他憧憬“革命”,因为“未庄的一群鸟男女”实在“太可恶太可恨!”他向往“革命政府”,因为他想通过“革命政府”改变自己的悲惨处境。然而,他却不知道正是这样的“革命政府”却将他示众正法;他更不知道,只要“圆圈”一画,便在他人生的里程碑上画上一个结束生命的句号。然而,他却认真而虔诚地“立志要画得圆”。否则,将会招致人家“笑话”,于是便“使尽了平生的力画圆圈”。死到临头的阿Q,竟然未能表现出一丝一毫的猛醒。

不仅未能表现出一丝一毫的猛醒,而且当他发现画成了“瓜子模样”时,还万分“羞愧自己画得不圆”。至此,一个可悲、可叹、可怜而又可怕的麻木灵魂,不但在文学大师典型的细节描写中得到了惟妙惟肖的展现,而且让千百万读者刻骨铭心,永志难忘。

二、体现主题思想。

一滴水,能够照见整个大海;一个精心“设计”的细节,能够准确而细腻地表现出社会生活本质的某些方面,揭示与深化主题思想。鲁迅在《祝福》中,不惜笔墨多次描写了祥林嫂的眼神变化这个细节。祥林嫂成为新寡不久,来到鲁家做工,总是“顺着眼”,道出了她的性情温顺,心地善良。被卖改嫁之后,偏偏祸不单行:先是夫死成为遗s-,接着儿子被狼吃掉,变得雪上加霜,最后大伯又来夺房,把她推向痛不欲生的无底深渊。为了活下去,她不得不重进鲁家做工。尽管仍然“顺着眼”,可眼角上却“带些泪痕”,这泪痕映现出丈夫病死、儿子被狼吞吃之后,给祥林嫂的心灵深处造成的巨大创伤。带着泪痕,带着创伤,带着凄凉,带着对儿子的思念之情,祥林嫂总是“直着眼睛”在人们面前反反复复地讲述着阿毛的故事,说明她那饱经创伤的心灵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再也经受不住任何精神上的打击了。然而,就在这时,柳妈不但提起了祥林嫂额上的“伤疤”,而且还向她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改过嫁的女人到了阴司,阎罗大王只好把她锯开来,分给两个死鬼男人。柳妈的故事尽管既愚昧又迷信,然而在那愚昧和迷信的时代,这样的故事无疑又在祥林嫂行将崩溃的心灵防线上狠狠捅了一刀,致使她“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伤疤的故事一经传出,鲁镇的人们不但不施以同情之心,反而增添了茶余饭后的谈话笑料,众多的汕笑之声和揭短之语,潮水般地向祥林嫂涌来,她再也无力招架了,只好“瞪着眼睛”进行无声的抗争。祥林嫂大概这样想过,既然活得如此艰难、痛苦,死后再也不能如此艰难、痛苦下去了,所以便在柳妈的授意下捐了门槛。她认为,捐过门槛,便有了替身;有了替身,也便赎了“一世的罪名”,赎了一世的罪名之后,不但“免得死了去受苦”,而且从此便有了做人的权利,有了做人的权利,也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帮助鲁家摆设祭品了。所以捐过门槛之后的祥林嫂不但“神气很舒畅”,而且“眼光也分外有神”。然而,“祭祖时节”,四婶仍不让她动手,这实际上等于宣判了她的死刑。第二天,祥林嫂“不但眼睛凹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至此,这位饱经苦难、饱受蹂的女性,已经完全失去了生的希望,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好以“瞪着眼睛的视线”慢慢地朝“我”走来,向“我”打听魂灵的有无。此时的祥林嫂已经形同木偶,“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由此观之,祥林嫂脖颈上每套上一条走向死亡之路的绳索,都会从她的眼神变化这个反复出现的细节描写中得到深邃的展现。也就在这眼神反复变化的细节描写中,深刻揭露、有力控诉了封建礼教是置祥林嫂于死地的主要罪魁祸首这一重大的主题。

三、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细节与情节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文学作品中的情节发展,都是由一个又一个的细节描写组成的。很多情况下,一个典型的细节除了具有刻画人物性格、体现主题思想的作用之外,还有着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作用。曹雪芹在他的小说《红楼梦》第九十六回中写了这么一个细节。一天早饭后,林黛玉要到贾母这边来走走。她刚刚走到当日与宝玉葬花之处,忽然听到有人在那里偷偷地哭泣,林黛玉便悄悄走了过去,问起了其中的缘由。

“你好好的为什么在这里伤心?”那丫头听了这话,又流泪道:“林姑娘,你评评这个理……我就说错了一句话,我姐姐也不犯就打我呀!”黛玉听了……因笑问道:“你姐姐是那一个?”那丫头道:“就是珍珠姐姐。”黛玉听了,才知他是贾母屋里的。因又问:“你叫什么?”那丫头道:“习叫傻大姐儿”。黛玉笑了一笑,又问:“你姐姐为什么打你?

你说错了什么话了?那丫头道:“为什么呢就是为我们宝二爷娶宝姑娘的事情!”……黛玉因问道:“宝二爷娶宝姑娘,他为什么打你呢?”傻大姐道:……“我自和宝二爷屋里的袭人姐姐说了一句:‘咱们明儿更热闹了,又是全姑娘,又是宝二奶奶,这可怎么叫呢?’林姑娘,你说我这话害着珍珠姐姐什么了吗?他走过来就打了我一个嘴巴,说我混说,不遵上头的话,要撵出我去!——我知道上头为什么不叫言语呢?你们又没告诉我,就打我!”说着,又哭起来。

贾府为让薛宝钗登上“宝二奶奶”这个千金难买的重要宝座,便以“调包计”欺骗贾宝玉,瞒住林黛玉,决定将薛宝钗嫁给贾宝玉。此事只准贾母身边的丫环知道,聪明的‘(环们谁都守口如瓶,没有透露半点风声。然而,主子们认为痴呆的傻大姐什么也不懂,也就没有留意她。可间题偏偏出在她身上。有了傻大姐的多嘴,才招致挨打,有了挨打的结果,才向林黛玉诉苦。林黛玉从傻大姐嘴中得知宝钗、宝玉将要结合的“秘密”之后,顷刻之间便“迷迷痴痴”,整个精神支柱一下子坍塌了下来。《红楼梦》中的这个细节,十分重要,它是情节急速发展的导火索。正因为有了傻大姐向林黛玉诉说宝玉与宝钗结合这个细节的导火索,贾府的故事才变得一发不可收拾:林黛玉吐血惨死,宝玉哭权出走,四大家族,红楼一梦,落得个“忽喇喇似大厦倾”的悲剧结局。

四、烘托气氛。

细节描写,不仅仅可以刻画人物性格,体现主题思想,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而且还可以烘托气氛,使作品更富有生活气息,更能反映出时代跳动的脉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从天王堂被调到草料场,是高休指使陆谦置林冲于死地而设下的圈套。而朔风寒雪和熊熊火光的细节描写,有力烘托了林冲已经到了走投无路的困境之中,不仅揭露了宋朝的朝政黑暗,而且反衬出将林冲逼上梁山的真实可信。鲁迅在他的小说《药》的开头写出了“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街上“黑沉沉的”环境细节。这里的环境细节,有力烘托了夏瑜就义时沉寂而肃杀的气氛和时代特征。

由此观之,细节不细,它有着非凡的表现力。然而,不能因为细节不细,就在作文中不加限制地滥用细节描写。只有恰到好处地运用它,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正如战国时期楚国的辞赋家宋玉描写“东家之子”的美貌时所说的那样:

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意思是“东家之子”的美貌,多写一笔或少写一笔都不美,只有“恰到好处”地进行描写,才能写出她的真正美貌来。细节描写也同样要求恰到好处。这里的恰到好处,就是要求细节描写必须真实,来不得一丝一毫的虚假。因为任何虚假的细节描写都会妨碍人物性格的有力刻画,主题思想的准确表达,故事情节的顺利发展和环境气氛的适宜渲染或适度烘托。所以,一些文学巨匠无不视细节的真实为生命。当小说《药》中的康大叔来到华老栓的茶馆与华大妈寒暄之后,便提及了人血馒头之事。小说对华大妈的情态变化进行了真实而恰到好处的描写:

“包好,包好!这样的趁热吃下。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痛病都包好!”

华大妈听到“疥病”这两个字,变了一点脸色,似乎有些不高兴;但:又立刻堆上笑,搭越着走开了。这康大叔却没有觉察,仍然提高了喉咙只是嚷,嚷得里面睡着的小栓也合伙咳嗽起来。

华老栓买来了人血馒头给儿子治病,康大叔前来“祝贺”,华大妈煦理应该高兴才对,为什么竟“变了一点脸色,似乎有些不高兴”?原来,华大妈具有迷信思想,儿子生病,是最忌讳别人提起“疥病”二字的。康大叔却公然出口“什么痔病都包好”,一下子触及了华大妈的忌讳,于是引起她“变了一点脸色,似乎有些不高兴”。既然不高兴,就应该大变脸色,不高兴下去才是,为什么她“变了一点脸色”之后,脸上却又“立刻堆上笑”容呢?原来,康大叔是人血馒头交易场的权威人物,没有他,华老栓就难以将人血馒头买到手,因而华大妈出于惧怕康大叔威势的心情,脸色“变了一点”之后,又“立刻堆上笑”意来。由此观之,华大妈情态变化的细节写得既恰到好处,也合情合理,因而是真实的。假若不用华大妈“变了一点脸色”,而是“大变脸色”;不写她又“立刻堆上笑”,而是“大吵大闹”,这就与华大妈既忌讳说“痊病”二字,又惧怕康大叔的复杂心理背道而驰了。如果这样写,其细节描写也失去了它的真实性。

不真实的细节描写,有时看起来挺生动,然而在生动的描写后面,往往掩盖了它的虚假性。作文一旦出现因为细节不真实而造成的虚假性之后,就会如同纸扎的花一样,不但永远难以具有生命力,而且永远不会发出沁人肺腑的清香。有个学生在作文中赞扬一位老师的节约精神,写出了这么一个细节:

王老师左手拿着烧饼吃,右手给我们批改作文。就在这时,他发现一粒芝麻掉进了办公桌的桌缝里,这比一粒沙子钻入他的眼里还难受。他立即放下手中的烧饼和钢笔,蓦地从座位上站起,运足了气,刷地一下抡起右拳,狠狠地砸到办公桌的桌面上,那粒芝麻一下子弹跳了出来。

王老师见此情景,高兴得心花怒放。但见他一面吟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一面伸出长长的舌头,俯下身子,将那粒芝麻舔进嘴里,香喷喷地嚼字起来,足足品嚼了半个小时……这个细节描写看起来很生动,也很感人。然而,一粒小小的芝麻竟让王老师如此大动“干戈”,又是“运气”,又是“抡起右拳”,又是吟诵唐诗名句,又是伸出长长舌头去舔……这里的细节既不真实,也很俗气,有损于王老师节约形象的刻画与塑造。

所以,初学作文的朋友为了防止细节描写方面出现的差错,必须采取严肃认真的态度,让真实的细节描写在你的文章中闪闪生辉。着名散文大师朱自清先生在严肃细节描写并使其完全真实方面,为我们留下了佳话,树立了榜样。1927年7月,他在北京清华园写成了一篇《荷塘月色》。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优美散文,文章中有这么一句话:“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文章发表后,广大读者争相传诵,然而有个读者却对夜晚听到蝉声这一细节提出异议,认为夜晚是听不到蝉声的,而文章却让蝉儿在夜晚鸣叫,纯属无中生有的虚构,由于虚构了这一细节,因而损害了文章的真实,于是写信与朱自清先生进行商榷。朱自清先生非常重视这个读者来信提出的问题,他先是向中学教师、大学教授、昆虫学家请教,并未得到月夜蝉鸣的答案;接着便在一个夏天的月夜,朱自清先生又一次漫步于清华园的荷花池畔,验证蝉儿是否鸣叫,结果再次听到了蝉声。有了月夜蝉鸣的证据之后,他并没有对来信的读者进行指责,而是实事求是地写了一篇《关于月夜蝉鸣》的短文,记述了这件事的全过程并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这种严肃求实的创作态度,正是初学作文的青少年朋友应该效法的。

同类推荐
  • 中考作文有一套

    中考作文有一套

    《中考作文有一套》这是一本专业、新颖、灵活、实用性非常强的,专门对中考作文进行讲解与分析的书籍。本书从生活中攫取各类场景片段,融入写作运用技巧,配合中考作文训练突破,与众不同与全新的风格讲解。
  • 拉封丹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拉封丹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拉封丹的寓言诗虽然大都取材千古代希腊、罗马和印度的寓言以及中世纪和17世纪的民间故事,但是它成功地塑造了贵族、教士、法官、商人、医生和农民等的典型形象,涉及各个阶层和行业,描绘了人类的各种思想和情欲,因此是一面生动地反映17世纪法国社会生活的镜子。
  • 汤姆叔叔的小屋(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汤姆叔叔的小屋(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第十六届新概念获奖者作文精选(B卷)

    第十六届新概念获奖者作文精选(B卷)

    黄兴主编的《第十六届新概念获奖者作文精选(B卷)》是一部收录第十六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优秀作品的文集。《第十六届新概念获奖者作文精选(B卷)》在2014年的新概念作文大赛结果出来后的第一时间,选取获奖的作者的新作,结集出版,分为A、8两卷,本书为B卷。按类别分成“献给时光不悔”“赶在落雪之前”“火蝴蝶”“秘地百合”“美狄亚的眼泪”“一路高速”六个章节。这些作者多数为90后,文章均为小说和散文,文风多样,可读性强。本书可以当做作文“圣经”,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认同。对于喜爱青春文学的青少年读者,本书也是不错的青春文学阅读宝典。
  • 政府新闻发言人教程

    政府新闻发言人教程

    本书共分三篇:观念篇、技巧篇与专题篇,每篇包含三章。每章之前均有对该章重点内容的概括,根据不同篇章的内容将配有不同形式的案例,有的案例附在一章之后,有的融进正文之中。
热门推荐
  • 女生禁忌游戏①:鬼脸拼图

    女生禁忌游戏①:鬼脸拼图

    倾力打造校园女生推理惊悚小说系列精品读物,注重悬念推理与恐怖氛围并重,拒绝鬼怪和过于血腥描写,讲求情节的合理性和趣味性,惟愿喜欢静下心来阅读的女生,在穿越言情之外多一份选择。《女生禁忌游戏》第一季:鬼脸拼图 第二季:牵魂纸鸢 第三季:待定 第四季:待定……
  • 相恋以沫

    相恋以沫

    小美人鱼的结局,是化为泡沫,破碎在大海的怀抱之中。我的结局,是不是……也逃脱不了,破碎的命运……
  • 夏祭残余

    夏祭残余

    杀戮,这是生存之道,一场腥风血雨的战斗将由和平的时代开始,有谁不想群领八方,一统天下?这是个少年的时代,是个弱肉强食的世界!
  • 嚣张狂医

    嚣张狂医

    为了弘扬华夏医术,萧羽降临花都;初来乍到,美女便不间断的接踵而来……可爱萝莉、极品御姐、清纯萌妹子,萧羽觉得有些吃不消;他是能起死回生的‘医神’,更是出神入化的武道天才;看尽天下美色、登上权利之巅,学业、霸业两不误!
  • 前世今生:寻找邪魅夫君

    前世今生:寻找邪魅夫君

    她,本是二十一世纪的首席特工,一朝穿越,唤醒前世记忆。寻夫君,得神器;打神魔,斗苍穹……开她如何俯视苍生,笑看天下!
  • 海外华侨与辛亥革命

    海外华侨与辛亥革命

    本书从六个方面,即海外华侨与近代中国、创建组织、舆论宣传、经济援助、武装支持以及与辛亥革命的关系等方面论述了海外华侨在辛亥革命中所起的积极作用,介绍了海外华侨在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等革命组织以及宣传革命思潮、捐助并参加武装起义等方面的贡献。
  • 循环桥

    循环桥

    这是一篇烧脑作,第一次写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欢迎。你们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作者表示,写这个小说自己都要疯了!这是一本科幻类的小说,主要是讲有精神疾病主人公以为穿越到过去,他脑海中的声音告诉他他已经死去,但现实是他并没有回到过去,也没有死去,而是在一个桥上正准备投江自杀(就是开头提到的桥。由于主人公自己都已经不知道自己是在现实还是再幻想,主人公再也忍受不住,跳了江。故事中真正现实是,这一切都是主人公的幻想本小说用的是第一人称,使故事更为逼真,该小说是我的第一篇。写的不好请见谅。
  • 陌失沫忘

    陌失沫忘

    “你若喜欢执子之手,那我便许你与子偕老。共赏日月轮回。”“你若喜欢厅堂富贵,那我便许你苍生天下。携手藐看世间。”“你若喜欢青山绿水,那我便许你绿水红花。观望潮起潮落。”“你若喜欢浪漫时光,那我便许你花前月下。体验绵琴脆笛”失忆后的第一次初遇,她十分抵触与不屑,尽量避着他,遇他绕道走。成为朋友后,她一个再聪明的人也不会去想过相信他真的爱自己。一次次地“伤害”他。回到古代后,她却神奇地发现自己没有再次失忆,还难以置信地发现,自己竟然对他产生了好感。她要修炼一种功法,需闭关几百年,抛掉七情六欲时,他求她着不要,她却宛然拒绝。再次出关时,她却发现,天下大变……
  • 雷电主宰者

    雷电主宰者

    为了一家团聚,让一个少年踏上了修仙之路,历经千辛万苦,殊不知背后隐藏的巨大阴谋。追寻父母,刀山火海!修仙大成,自成一派!天地乾坤,唯我独尊!天地不公,我引神雷!人心狡诈,我力降之!统筹帷幄,独霸天下!
  • 七界孤星

    七界孤星

    一个不同寻常的一生,一个不同他人的修仙之路,一个天煞孤星传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