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41500000001

第1章 故乡的消息(1)

你去过我的故乡

老锅

一口老锅,是故乡阅历深厚的眼睛。灶台熏染成锅底一样的颜色,它依然黑亮如初。

父亲常常说,一口锅,一只脚踏进去,拿东西敲打锅沿,那脚底麻麻的,便是好锅。现在想来,老锅莫非是故乡的根?锅在灶台上一蹲,整个村庄便不再迁徙而从此敦实沉稳。

锅的肚量很大,锅是见过大世面的。在锅眼里,你不过是一粒谷子。传说锅早年热血沸腾气可吞天,就在他飘飘欲仙之时,突然被抛进一个冰冷的模具里,极像一脸喜气的乡亲,准备迎娶小麦做新娘时,却迎来了一场连阴雨。大喜大悲过,大热大冷着,一口老锅的经历,肯定会让一个饱经沧桑的人吃惊。所以,再冰冷的年月,往锅里一煮,就化开了;再生硬的日子,往锅里一放,就绵软了。在岁月中游走的一口锅,看起来更像一个月下荷锄归的庄稼汉,脸色黝黑黝黑的,宽阔的肩膀能扛起一座大山。

我们是一些空空的粗瓷碗,除了一次次让锅底朝天,我们不知道还干了些啥事。我们用胃消化掉青青的菜白白的馍,却用心理解不了一口老锅。如同吵着闹着上山看桃花的孩子,缤纷抢了眼,馨香夺了魄,谁会驻足过冬的铁褐色枝条?然而,锅并不在乎这些。即使遭遇冷落,只要锅底一把火,锅上一块肥肉片,便褪尽铁锈焕发了青春。说来就这么简单,锅最怕清闲,烟熏火燎着,最持久耐用。“闲着,能闲出一身的病来!”年事已高极少稼穑的父亲昨天还这样说过。

一处宅子,可以没有五禽六畜,可以没有五颜六色,但不能没有一口锅。有口锅往灶上一放,生活就开始了。锅底的灰烬越积越厚,屋顶的炊烟越飘越高。在灰烬和炊烟之间,一口锅用它的博大和深沉,直观地表达着生活的圆满。毁掉宅子的办法只有一个,当掀去老锅的时候,灶台像深深塌陷下去的眼窝,没了精气神的宅子一夜变老,说不定哪一阵风就能把它带走。在故乡,浓烟,不叫做烟,而叫温暖;热气,便也不是气体,是魂魄。

我偏执地断定,无上美味在民间。故乡的黄昏是静谧的,一声悠长的牛哞,使时光变得更加飘忽而缓慢。锅如佛,端坐在火的莲花之上,灶里飞出几颗火星,溅成西天的霞光。院里的鸡们总是那么不紧不慢地刨食,石磨下敞着的巢口,是深情的眼睛。站在屋檐下的镰刀,手搭凉棚,眺望田野,镰把平滑细致,被汗珠打磨得均衡合手,那种形状叫完美。乡村此时独有的气息,任谁闻过一回也忘不了。刺鼻的牛粪和呛眼的灶烟相纠缠,干草的味道和热炕上的馊臭相交织。井里新汲的水,无色也无味,倒在锅里一烧,就有了一丝丝甘甜。这种气息不可言传,它是酵母,揉和着每一个贫瘠的日子,放在锅里一蒸,便是饱满灿烂的白面馍馍。这白馍,嚼在口里,全身没有一处毛孔不熨帖;咽到肚里,就是无边无际的舒坦。

然而,老锅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的家园,被种上了茂密的钢筋水泥。柴火垛越来越少,煤气灶越来越多。高压锅电饭煲们很是矫情,它们志得意满的神态,让我们一天天失去味觉,我们早年骨子里沉淀的铁质,说不定哪天就和臭汗一起挥发得一干二净。

一口老锅,早晨煮热一轮太阳,晚上烧开一瓢瓢月光。熬冬为夏,蒸春为秋,一口遍尝世间炎凉的老锅,是我们一生的念想和依靠。

咸菜瓮

有家的时候,就有了咸菜瓮,咸菜瓮和三间土屋是故乡同时结出的两个果子。在青菜奇缺的冬天里,我们和咸菜瓮唇齿相依,是咸菜瓮支撑起老屋的笑声。庄户人的日子是清淡的,咸菜瓮把它腌得有滋有味。

咸菜瓮无根,却比任何植物扎根更深。外地的风来过小院几回,想动员它外出打工,咸菜瓮纹丝不动,风叹息一声,绕着它转了几圈,带走了一些轻浮的薄膜。有一次,我晾在铁条上的褂子不见了,全家人都以为它跟风出走了,不料在咸菜瓮身边发现了它。像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它蹲在那里。咸菜瓮,是小院永远的守望者。家有咸菜瓮,心里塌实。母亲怀我时,就大口吃咸菜,大碗喝水,咸咸的水领我来到了这个小院。

一日三餐,咸菜瓮变戏法似的,总能变出不同的花色品种。两块咸菜头,一壶热烧酒,父亲的脸就大红大紫地炫耀,如秋后的高粱晒米。我一年比一年高大,它一年又一年付出。我是咸菜瓮养大的孩子,我身上流出的汗水都是咸的。

为了给咸菜瓮减负,我家又添了几口小缸,很专业,有鲜蒜系,有香椿系,真正兼容并蓄博大精深还数咸菜瓮。每年夏秋时节,我们把吃不了的青菜和吃剩的菜根菜头放心地交它保管。青椒对白菜头说了什么,我们不知道,白菜头中标后已经有了一股辣味;芫荽根对萝卜说了什么,我们不知道,萝卜成名后已经有了一丝香气。

我有些纳闷,咸菜瓮用了什么办法,使菜们消除了年龄界限跨越了语言障碍,而不分地籍不分信仰地进行交流?我常常掀开盖帘偷看,菜们神宁气平,大姜贴近咸疙瘩,豆角稳住鲜黄瓜,菜们的沟通是这样地悄无声息。一把年纪的咸菜瓮营造出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在咸菜瓮的故事里,没有尊卑贵贱之分,王子和乞丐都叫咸菜。所以,从里面培养出来的咸菜个个表里如一,心地纯正。

有了咸菜瓮,才算安了家。有了咸菜瓮,清淡的日子不再有。把三间土屋放进去,会从里面跑出大瓦房吗?咸菜瓮开口笑了。

一个炎炎夏日,在课堂上讲解汉字构造时,我写了一个大大的“耙”字。我说乍一看,这是一种齿状的农具在和土地絮语。学生一脸的好奇。不,我不是在描绘一件出土文物。它,是我少年生活的一部分。

留在记忆里的是那种钉齿耙。孩子帮牲口,大人站在耙上,对着牛屁股重复着简单的口令。这是集聚了人的智慧、牛的力量、机械的性能而完成的一种对土地的创作。远远望去,那情形如荡舟碧波,是田园风光最美的一幅插图。

“三夏不如一秋长”。掰玉米前,耙就在角落里喊父亲。父亲调理耙的姿势虔诚而执著,少一根耙齿也不行啊,人少一个门牙嚼东西不烂。收获后的土地有些激动,隆起厚实的肌肉。这时,耙帮它们理理头绪,平心静气,打好下一季的谱。耙齿把大土块嚼碎留给小麦,仿佛一位母亲嚼烂食物喂给不满周岁的孩子。

论辈分,耙应该是我爷爷那辈人。露在木框上边的耙齿爬满了铁锈,下边的越发光亮,我清清楚楚地看到了岁月的深度和时间的长度。对土地,耙最有发言权。父亲杠着耙在前面一声不吭地走,我赶着牛在后面小跑。父亲把要对土地说的话全交给了耙齿。

耙地早上最佳,早上土地松软。我是一肚子怨气。眼睛还没睁开,就跟着牛跑;牛闹情绪了,在前面越拽,牛脾气越大。父亲站在耙上优哉游哉,像坐在自行车的后架上。你也来试试?父亲不想让儿子只是个会念“锄禾日当午”的娃。

耙地,运用的是动与静的辩证法。站在横木的右脚微抬,耙的右臂受到鼓舞,画着骄傲的弧线向前,然后右脚落下不动,控制情绪,同时左脚微起,耙左臂后来居上。身体依仗耙前绳子,略略后仰,与已经细腻柔软的土地成一夹角。在我的想象里,耙是一架古老的琴,人们用脚演奏,汗滴是音符,落在土地的曲谱上,奏不出一段轻松的歌。

劳动累了,光滑细腻的锄把、锨柄都可以平静一下呼吸,载起一段小憩。而耙不能,耙齿上面瞪的眼最大,在它上面的人只能站着。我就是在耙的注视下,站着走出了土地,站着走进了小城。站着做人,无论到哪里,这是耙和我说的唯一一句话,我现在叫它————祖训。

这些年,我越来越觉得,耙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耙地,这再普通不过的劳动,却使我们一家人包括牛、院里的狗紧密团结在土地上,并且相濡以沫。有一次回家,看见二叔一个人牵着牛,坐在耙上的是装满土的粪筐,耙后线条直直的,全然没有土地的韵味。我扔下行李站了上去,二叔一脸的欢喜:这孩子,是咱庄户地里出去的!是耙,让我尽领城乡两栖人类的风采。

耙的一生,是匍匐着的一生。它从不站起,尽管自己宽肩膀、粗胳膊、魁梧身材。是它,使喧嚣的土地趋于平静;是它,使平淡的生活更加祥和。我永远也忘不了耙,一想起耙,就想起了我的父亲和那块土地。

土地上的物象

草垛

草垛是村庄的太阳。每每回老家,一看见守望在村头的草垛,心就暖了。

草垛敦实而沉稳,站在场院里一声不吭,和村庄的男人一样真实,寒冷硬是不敢进村。草垛的妻子苗条而飘逸,她的名字叫炊烟。如果谁家的烟囱几天不冒烟了,冷冷清清的,一准是这家的草垛顶不起大梁。外面的草垛越高大粗壮,家里的炊烟越丰腴秀颀。有了草垛,灶也底气十足锅也大腹便便。草垛和炊烟的小日子过得挺红火的,家里的饭菜香喷喷,地里的玉米黄灿灿。草垛,是庄户人家生活殷实的标志。

外村姑娘来相亲时,媒人老远就指着那威武的草垛给姑娘看:小伙子,是个好把势!庄户人的意识里有这么一个推理:你垛不了草垛,肯定干不利索农活;你干不利索农活,还不是让老婆孩子跟着挨饿。所以,麦子脱粒之后,垛草垛成了村里最隆重的表演。该流的汗流了,该收的麦收了,垛出的草垛实际上是三夏会战一个圆满的句号。一身轻松的麦秸们通过一柄杈团结起来,这个过程多么令人陶醉。

似乎所有的喧嚣都被草垛的博大所包容,场院复归于沉寂。孩子们进了福囤进了城市,无边无际的寂寞便留给了草垛。农村就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忙活大半辈子,儿子住上大屋娶了媳妇,自己不中用了却闹着分家,说什么老了,就图个清闲。在场院里,沸腾热闹的团聚,是有了麦粒;清静绵长的日子,是草垛的。秋雨中,戴上苇笠的草垛目光祥和;冬雪里,披着棉衣的草垛神情平静。炊烟在后面怯怯地喊他呢!是在倾听麦苗返青的脚步吗?是在翘首春燕北飞的翅影吗?草垛的心事,最清楚的莫过于黄土地了。黄土沉默着,一如站在上面的草垛。

草垛醒了,灶膛亮了,炊烟高了,太阳红了。多么朴素清新的早晨。多么宁静温馨的日子。站在村头的草垛,站成了一个村庄的封面。草垛身后,生动着一篇拙朴富庶的家园。一根炊烟一根主线,站在了云的上面。

土豆儿

土豆儿是村姑的小名,庄户人叫习惯了,长得再大也叫土豆儿。随便进一个村庄,你打听一个姓马的姑娘,那人准会说:不认得,你说小名我知道,你说大号,嘿嘿……土豆儿,养在深土人未识。

村里别的姑娘都风风火火的,个性张扬。你看红辣椒,只一眼就热血沸腾,辣妹子够味;黄瓜看似娇羞,在绿秧里半遮半掩,可一有风,就搔首弄姿,卖弄风情。长着窈窕身段的豆角,早长发飘飘地进城当了模特。只有土豆儿,安分守己。

一个诞生在春天的生命,注定茂盛一生。惊蛰刚过,土豆儿就往上探头探脑,往下小腿乱蹬。上面盖着的不是微膜,是太空被,保暖,不压嫩。外面世界花花绿绿的,土豆儿深居闺中,根须儿所及尽是养分;露出巧手,在阳光下绣出朵朵白花,惹得蜜蜂争风吃醋,一天跑好几趟。土豆儿非常珍惜在土里100多天的成长期。既保持内心的纯净,又笑迎八面的来风,这就是土豆儿的品格。难怪庄户人都说:还是土豆儿,最让人放心,没污染。你下了决心,决定要娶土豆儿。看了土豆儿敞在蓝天下心形的叶子,你以为你读懂了土豆儿。

但是,你必须等待。篱笆比你更清楚这一点。你不是麻雀,看几眼印象平平就飞走了;你不是蜜蜂,看人家过了花季就分手。其实,土豆儿很懂事。麦收家家都忙人人都累,土豆儿就换下绿罗裙,穿一身布衣,出现在厨房里,调节得人们胃口大开疲劳全解。土豆儿不要“三金”不要摩托车不要家庭影院,一把菜刀,一个菜板,一双筷子,一口铁锅,就行了。

这时,你认识到土豆儿的可贵了。黄瓜、豆角,有冰箱还行,条件一差,露水夫妻,长不了。当年唱通俗歌曲走红大地南北的小辣椒,现如今空在屋檐下,靠细数檐雨打发日子,真是红颜易老。还是土豆儿,还是去年模样,既不年轻,也不显老,平平淡淡,朴朴实实,从从容容,穿梭在民间。很多年以后,想想这些,每次你都流泪。

你,从心里爱土豆儿,这是真的。你说:土豆儿,给我生一大堆孩子吧,让它们个个像你,多好。土豆儿说:你把我横一刀竖一刀,有几个芽就切几瓣,种回我出生的地方,你必须这样做,等我干枯成一滴昏黄的泪,就没用了。你第一次怀疑自己的耳朵,一时间,竟以为是小时候听过的一个民间传奇。如此悲壮而伟大的分娩方式,平生你第一次看见。

以后的日子,你常常坐在菜园的空旷里,默默地想一些事情。你看到一个个小小土豆儿齐刷刷举起稚嫩的手臂,争着回答春天的问题时,你说你终于了解了女人,了解了女人的你终于站成了篱笆。

故乡的老屋

我没有站成院里一棵树,却成了飞出屋檐的一只鸟;我没有循着血脉的方向举高老屋的身躯,却让他佝偻在故乡烟雨里。作为故乡第一个从考卷里拔出泥腿子成为城里人的我,有些时候真说不清,我是一枚悬挂在老屋胸前的金灿灿的勋章呢,还是沉甸甸的十字架?我越走越热闹,老屋却越来越冷清。

同类推荐
  • 笑笑生谈

    笑笑生谈

    从民国武术说起,聊聊杜月笙、太极拳、男风、名妓。充分展现了各时代的社会情况。
  • 北大新语:百年北大的经典话语

    北大新语:百年北大的经典话语

    本书仿照《世说新语》的体例,分为授教、气节、神采、德行、雅量、真趣等二十三节,收录多幅珍贵老照片,后附北大人物志。本书采用语录体,将百余年来北大人的精彩“话语”汇集成书,在只言片语中体现百年北大的历史人物风情,读者可在细微之处体悟北大百余年的历史传统、文化气象及精神魅力。
  • 感悟智慧:拈花一笑间的96个灵感

    感悟智慧:拈花一笑间的96个灵感

    成功主要是因为态度。你有怎样的信念,就会有怎样的成功。感悟智慧,成功人生。
  • 风吹树响

    风吹树响

    面对世界与人,作者放弃一味抒情,而是固执地追寻事物的真相。让其中的人自己说话,或是让其中的一棵树,他的帽子自己说话,一点也没有夸张的风景描写和人物描写,却小处着眼,大出落笔,折射出一个作家,对于人类的悲悯与关怀,从而把作品提到一个很高的境界。
  • 青春1968

    青春1968

    到目前为止,这是我接触的知青题材作品中史料容量、思想深度、作者评述最具历史价值的作品。翻开这部书,犹如推开一道沉重的历史之门,扑面而来的,却是豪情满怀的鲜活人生:纯真的理想,没有墓碑的爱情和生命,以及柔韧亮丽的人性之花……北大荒知青们可歌可泣的真实故事,读来无不为之动容。我们可以看看来自国内外的一些评论——美国的《世界日报》在报道中说:“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有2000万城市青年奔赴农村边疆,这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一幕,在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贾宏图最新长篇纪实文学《我们的故事》中,完全呈现。”
热门推荐
  • 逆天寻心

    逆天寻心

    逆万物苍生规则,逆世间百劫轮回;寻一己红颜,踏万里青山
  • 儒雅少爷,安静小姐

    儒雅少爷,安静小姐

    女子的伶牙俐齿总是使男子大惊失色,面红不已。让我们在愉快的心情下读完这部唯美的小说吧
  • 魏不二

    魏不二

    宏然大陆,角魔肆虐,人族危在旦夕。平凡的魏不二,被迫走上修道之路,却离奇地拯救了人族。(作者qq群号:542872206,已有140名书友入群,大家可以催更、交流)(ps:这本书作者倾注了很多心血,最大的希望就是有更多的读者和我一起分享魏不二的故事。我一定会坚持完本,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妖尊养成日记

    妖尊养成日记

    “我可是要成为妖尊的男人!哦,不对,男妖!”小九胖嘟嘟的小手指着天说道。“轰隆——”天空顿时电闪雷鸣,狂风呼啸。小九顿时缩了缩脖子,悻悻的笑道:“开个玩笑,开个玩笑,嘿嘿嘿~~”妖尊,妖之至尊!统帅万妖,为我独尊!年幼的小九许下一个惊天地的诺言,从此便走上了为之奋斗的道路![小九:我真的只是开个玩笑而已啊!要不要这么认真?!]
  • 无品大帝

    无品大帝

    从凡人到仙人的距离究竟有多远?从山脚到山顶的勇气究竟有多大?从渺小到无敌的寂寞究竟有多长?……这一切,成卿告诉我们答案。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都市猩红怪诞

    都市猩红怪诞

    这是一场非日常的、有趣的、残忍的、惊悚的追逐,这是一场各心怀鬼胎的、滑稽的、浩大的、华丽的演出。他们是追逐者,它们是被追逐者。他们都是表演者。请各位坐好,拉开帷幕的时间到了。——今天要呈现的是,都市传说中的众生之相。
  • A Man of Business

    A Man of Busines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不是局外人

    我不是局外人

    她一直以为她是局外人,没有人会真正的了解她,父母忙碌的工作根本无法顾及到她,朋友的开朗总是可以和所有人打成一片,她却只能远远围观,当她遇见他的时候她以为幸福要来了,殊不知悲剧才刚刚开始,那么大的秘密所有人瞒着她一个,伤心欲绝的她无声无息的离开,这时一直默默关注的他出现了,慢慢的,她开始自信,学会了怎么和别人相处,终于她改变了那时自卑懦弱的她,再回归时,她已经成为了万人瞩目的强者,有了自己的生活,甚至有了携手一生的恋人……
  • 佛说遗日摩尼宝经

    佛说遗日摩尼宝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