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40100000006

第6章 才略兼具的薛收

薛收是蒲州汾阴人,他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薛道衡。薛道衡是隋代艺术成就很高的诗人,诗名满天下,他的代表作《昔昔盐》在当时十分走红,文人士大夫几乎无人不知。同时,他的诗也给他带来了致命的麻烦,成为他送命的原因之一。我们不妨先看看这首名诗:

垂柳复金堤,蘼芜叶复齐。

水溢芙蓉沼,花飞桃李蹊。

采桑秦氏女,织绵窦家妻。

关山别荡子,风月守空闺。

恒敛千金笑,长垂双玉啼。

盘龙随镜隐,彩凤逐帷低。

飞魂同夜鹊,倦寝忆晨鸡。

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

前年过代北,今岁往辽西。

一去无消息,那能惜马蹄。

这首诗写的是思妇悬念征人的主题,不至于得罪什么人;在艺术上,虽然还夹杂着齐梁遗风,但更多的是真情实感和精雕细刻,尤其是“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一联,通过细节描写,刻划出思妇孤独寂寞的心境,在艺术上很具有独创性,因为为人激赏,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

事情坏就坏在这一名句上。它引起了一个人的嫉妒,此人便是隋炀帝杨广。杨广是一个著名的暴君和浪子,同时又是一个罕见的狂人。他虽然很聪明,会写点诗文,但他自大成狂,又霸道,不愿别人超过他,经常对着群臣吹牛:“天下皆谓朕承藉绪余而有四海,设令朕与士大夫高选,亦当为天子矣”。他自以为才高天下,考皇上也该他考上,真正自大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

薛道衡曾任内史侍郎,长期掌管机要,很称职。后来出任襄州总管,杨广即位后,准备让他当秘书监。大业五年,杨广召薛道衡回京。薛道衡到京城后,上了一篇文章《高祖文皇帝颂》,本意是想称赞一下皇帝他爹,让皇帝高兴一下。没想到心理变态的杨广一口咬定,称赞杨坚就等于讽刺他杨广,十分仇恨,所以就把薛道衡放在司隶大夫的位子上,准备再找机会治他的罪。当时担任司隶刺史的房彦谦,也就是房玄龄他爹,一眼就看出了杨广的歹毒心思,劝薛道衡杜绝宾客,低声下气装可怜躲过一难,可惜薛道衡没有采纳。

当时朝廷正在讨论新法令,久久不能形成决定,薛道衡看着心里着急,就说了一句:“向使高不死,令决当久行。”有人打了小报告,杨广大怒。奸佞的裴蕴趁机陷害薛道衡,以博取杨广的欢心。他说:“道衡负才恃旧,有无君之心,推恶于国,妄造祸端。论其罪名,似如隐昧;原其情意,深为悖逆。”杨广高兴地说:“公论其逆,妙体本心。”他们总算网罗到了够杀头的罪名。

可怜的薛道衡根本不知道杨广有这样歹毒的心肠,自以为所犯的只是个小过错,还让断案的人早点判。他想着杨广一定会赦免他,到时候有不少朋友要来问候,还让家里准备了酒菜,没想到杨广下令,让薛道衡自杀。事出意料之外,薛道衡没能立即自杀,杨广便派人勒死薛道衡,并把他的妻子儿女流放到且末。杨广还恶狠狠地说:“更能作‘空梁落燕泥’否?”

薛收因为过继给叔父薛孺而未遭流放。薛道衡死时,薛收大约十七八岁,立志不仕隋朝。他小时候就很聪明,12岁就能写文章,和族兄薛德音、侄子薛元敬被称为“河东三凤。”大业末年,郡里举他为秀才,他坚决拒绝。

李渊、李世民父子在太原起兵,薛收逃往首阳山,“将协义举”,隋朝的蒲州通守尧君素知道薛收有才能,多谋略,想收罗为己用,便派人接薛收的母亲王氏到蒲州城去住,于是薛收也到了蒲州。

当时,隋将屈突通,尧君素等共守河东,李渊从太原南下,遇到屈突通的顽强抵抗。李世民等建议放弃河东,从龙门渡黄河入关中,直取长安;裴寂却主张先打下河东再取长安。最后李渊采取了一个折衷的办法,留一部分兵力打河东,自率大军入关中。屈突通随即令尧君素留守河东,自己领兵直奔长安,结果在潼关一带被李渊部下的刘文静阻止,不得前进,相持一个多月,双方互有胜负。从整体上看,屈突通孤军难支,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有人劝屈突通投降,屈突通不答应,每每摸着自己的脖子说:“要当为国家受人一刀耳!”

李渊占领西京后,屈突通率兵东下洛阳。部将多有叛降,屈突通被围,自知逃不脱,下马向东南方向哭拜:“臣力屈兵败,不负陛下,天地神,实所鉴察。”

屈突通力屈方降,够硬气的,没想到尧君素比他还硬气。李渊多次派人攻打,就是打不下来。李渊派屈突通去劝降,两人相见,唏嘘流泪。屈突通让尧君素投降,尧君素说:“公为国大臣,主上委公以关中,代王付公以社稷,奈何负国生降,乃更为人作说客耶?公所乘马,即代王所赐也,公何面目乘之哉!”屈突通说:“吁,君素,我力屈而来!”尧君素回答:“方今力犹未屈,何用多言!”屈突通满面羞惭地退了回去。

唐兵围城日久,不能攻克,李渊再三派人劝降,还送给金牌一面,保他无罪,尧君素都不答应,他的妻子也到城下劝降,被他一箭射死。

尧君素想方设法和洛阳的隋军取得联系,准备配合王世充共同对付李渊。薛收一看前途不妙,乘夜翻越城墙,投奔了李渊。

房玄龄把薛收推荐给李世民,求贤若渴的李世民立即召见。两人谈得十分投机,李世民立刻任命他为秦王府主簿和陕东道大行台金部郎中。他跟随李世民转战东西,并在讨平王世充、窦建德之战中立下奇功。文书露布之类的,多出于薛收的手笔,写得又快又好:“马上即成,曾无点窜。”

武德三年七月,李世民在平定薛仁杲、刘武周之后,挥师东征,准备消灭盘踞洛阳的王世充,这是李世民第二次攻打东都洛阳。在此之前,武德元年正月,李渊曾派李世民、李建成督军十余万,扫荡东都。军队逼近东都,派人招谕,城中不应,唐军无法入城。李世民认为,关中尚不巩固,打下东都也保不住,就领兵撤回。预计到洛阳隋军会追击,就在三王坟打了个漂亮的伏击战。随后,洛阳守将王世充击败李密领导的起义军,并于武德二年自立为帝,国号为郑。

李世民再次东征,李元吉为副,李建成领兵防备突厥,李世民已无后顾之忧,因而和王世充展开决战架势。李世民首先打下洛阳之西的军事重镇慈涧,然后派部将史万宝攻占龙门,王君廓切断洛阳粮道洛口,刘德威自太行山东围河内,黄君汉从河阴攻打回洛城,李世民自率大军驻扎在北邙山一线,形成了对洛阳的军事包围圈。

王世充和李世民在洛阳西北的青城宫列阵相对。王世充隔水传话说:“隋室倾覆,唐帝关中,郑帝河南,世充未尝西侵,王忽举兵东来,何也?”宇文士及替李世民回答道:“四海咸仰皇风,唯公独阻声教,为此而来!”王世充又说:“相与息兵讲好,不亦善乎?”宇文士及回答得很干脆:“奉诏取东都,不令讲好也!”

王世充处于孤立挨打的境地,所属的州县也纷纷降唐,但王世充依仗着兵多城坚,拼死抵抗。有一次,李世民率领五百人巡行,被王世充率万余人围住,王世充部下猛将单雄信持槊直奔李世民而来,尉迟敬德跃马上前,把单雄信刺落马下。李世民和尉迟敬德在王世充阵中左冲右突,屈突通引领大军杀到,王世充败退。

随着唐军的步步紧逼,王世充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他派人向河北窦建德求救。窦建德的谋臣分析认为:唐、郑和窦建德三足鼎立,如果唐灭了郑,窦建德独力难支,不如助郑攻唐,内外夹攻,打败唐军。如果有可能,再把郑吞了,两军会合追击唐军,可以一举平定天下。于是,窦建德答应出兵助郑。

李世民精选骑兵,穿黑衣黑甲,分为左右队,由猛将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等率领。每次交战,李世民亲自披挂黑衣黑甲,率领这支王牌部队打前锋,战无不克,王世充的部队见了就怕。王世充的儿子王玄应带人去虎牢取粮,又被唐将李君羡打得全军覆没。

李世民移兵青城宫,宫寨尚未扎好,王世充率领两万人前来挑战。唐军将领都被这阵势吓坏了。李世民派精兵列阵,自己登高一望,对众将说:“贼势窘矣,悉众而出,侥幸一战。今日破之,后不敢复出矣。”就命令屈突通率领五千步兵攻敌,并放起烟火。随后,李世民亲率骑兵出击。李世民率十余骑来回冲突,被长堤隔开,只有将军丘行恭跟随。郑兵追射,李世民的马被射死,丘行恭把自己的马让给李世民,持刀步战,终于和自己的大军会合。这一仗打得十分惨烈,最后王世充败退,死守洛阳城。

洛阳城守卫很严,大炮飞石重达五十斤,可掷二百步远,箭簇强劲,射程极远。唐兵昼夜攻城,四面齐攻,十几天没一点效果。军心厌战,有人建议撤兵,李渊也下密令,让李世民班师。李世民以为功败垂成之际绝不能放弃,下令:“洛阳未破,师必不还,敢言班师者斩!”同时又派封德彝进京,当面向李渊陈说利害关系。封德彝嘴巧会说,把形势分析得头头是道,李渊被说服了。

王世充困在洛阳,无粮无米,公卿都吃糠,饿死的很多,户口只有战前的十分之一。之所以坚守不降,等的就是窦建德来救。武德四年三月,窦建德起兵10万,号称30万,水陆并进,逼进洛阳。

李世民召集谋臣和将领商议对策。众人都认为应该退兵避其锋芒,只有两个人力主迎战。郭孝恪说:“世充穷蹙,垂将面缚,建德远来助之,此天意欲两亡之也。宜据武牢之险以拒之,伺间而动,破之必矣!”薛收分析得更加透彻:“世充保据东都,府库充实,所将之兵,皆江淮精锐,即日之患,但乏粮食耳。以是之故,为我所持,求战不得,守则难久。建德亲帅大众,远来赴援,亦当极其精锐,致死于我。若纵之至此,两寇合从,转河北之粟以馈洛阳,则战争方始,偃兵无日,混一之期,殊未有涯也。今宜分兵守洛阳,深沟高垒,世充出兵,慎勿与战,大王亲帅骁锐,先据成皋,厉兵训士,以待其至,以逸待劳,决可克也。建德既破,世充自下,不过二旬,两主就缚矣!”

李世民对薛收的分析十分赞同。他否决了萧、屈突通、封德彝等要求退兵的主张,采纳了薛收、郭孝恪的建议,派李元吉继续包围洛阳,自己只率领精兵3500人东据武牢。李世民大中午出兵,王世充在城上看见,竟判断不出李世民搞什么名堂,也不敢出城攻击。

李世民驻兵武牢后,就带了五百名骑兵去试探窦建德。他让李、程知节、秦叔宝等分别埋伏好,自己和尉迟敬德等四人去挑逗窦建德的兵将。对方五六千人出营追击,李世民、尉迟敬德且射且退,把对方引入埋伏圈中痛杀一阵,先来了个下马威。

窦建德被阻挡在武牢一线,几个月不能西进,交战多次都没讨到便宜,运粮的队伍又被唐将王君廓袭击。军心动摇。

窦建德营中也有能人。谋士凌敬建议:“大王悉兵济河,攻取怀州、河阳,使重将守之,更鸣鼓建旗,逾太行,入上党,循汾、晋,趣蒲津,如此有三利:一则蹈无人之境,取胜可以万全;二则拓地收众,形势益强;三则关中震骇,郑国自解。为今之策。无以易此。”

凌敬这个主意确实厉害。如果得以实施,李渊起家的太原一带首先不保,这会严重动摇唐军的斗志。另外,当时唐朝关中空虚,突厥进犯并州牵制着李建成的兵力,李靖正和萧铣打成一团,如果李世民、李元吉不回救关中,窦建德就可以直取长安。

很可惜,窦建德未能采用此计。他本来倾向于凌敬的意见,但王世充的求救使者围着他朝夕啼哭,又暗地贿赂窦建成的部将,让他们阻止这一计谋的实施。这些将领对窦建德说:“凌敬书生,安知战事,其言岂可用也!”于是,窦建德改变了主意,不用凌敬之计。窦建德的妻子劝他采纳凌敬的建议,窦建德还发了脾气:“此非女子所知!吾来救郑,郑今倒悬,亡在朝夕,吾乃舍之而去,是畏敌而弃信也,不可。”

唐军的间谍报告说,窦建德准备待唐军草料用尽,到河北岸牧马时袭击武牢。李世民将计就计,领兵渡河,并将千余匹战马放在河边诱敌,晚上又秘密返回武牢。窦建德果然中计,全军出动,前后绵延二十里。唐军将领登高望见,都很害怕。李世民说:“贼起山东,未尝见大敌,今度险而嚣,是无纪律,逼城而阵,有轻我心;我按甲不出,彼勇气自衰,阵卒久饥,势将自退,追而击之,无不克者。与公等约,甫过日中,破之必矣!”双方各派了几百兵卒交战一阵,不分胜负。李世民派人过河,把放牧的千余匹战马接了回来。

窦建德大军列阵待敌,从早上一直等到正午,士兵们又饥又累,都坐在地上。饮水不够,兵卒乱争,人心思退。李世民派宇文士及领兵三百出去试探,对方的阵势有点乱,李世民下令全线出去,自己率领轻骑首先冲入敌阵。当时窦建德的朝臣正在朝拜,见唐军冲来,都往窦建德跟前跑,窦建德令骑兵应战,骑兵却被这帮朝臣所阻,不得通过,窦建德又让朝臣们退开。就在这一进一退之间,唐兵已经冲到跟前。窦建德张皇失措,退往东陂。李世民的骑兵再度冲击,大战一场,直杀得天昏地暗,尘埃涨天。李世民率领史大奈、程知节、秦叔宝等人,把旗子卷起来冲入对方阵中,杀到阵后面。张开唐军旗帜。窦建德的士兵看见后,以为自己被包围了,阵势立即崩溃,唐军追杀三十里,窦建德受伤被擒。

李世民将窦建德押到洛阳城下。王世充召集诸将,商量对策。他本打算突围,南奔襄阳,那时襄阳尚在王弘烈、豆卢褒和苏世长的控制之下。无奈诸将不同意,他们说:“吾所恃者夏王,今夏王已为擒,虽得出,终必无成。”于是王世充开城投降。

李世民进了东都洛阳,看到隋宫壮美绮丽,感叹隋炀帝用尽民力以逞奢侈。薛收说:“窃闻峻宇雕墙,殷辛以灭;土阶茅栋,唐尧以昌。秦帝增阿房之饰,汉后罢露台之费,故汉祚延而秦祸速,自古如此,后主曾不能察,以万乘之尊,困一夫之手,使土崩瓦解,取讥后代,以奢虐所致也。”李世民盛赞薛收言之有理。薛收病,探者相望于道李世民威风凛凛地班师回朝,李世民金盔金甲,李元吉银盔银甲,后有二十五将,铁骑万匹,吹吹打打进了城。李渊认为世民的功劳太高,前朝前代的所有官号都配不上,特地设置了天策上将一职,位在三公之上,同时还担任着尚书令。李世民让虞世南和薛收各写了一个让表,最后还是采用了薛收的。

李世民任命薛收为天策府记室参军,后来又以本官兼文学馆学士。薛收和房玄龄、杜如晦一道,成为李世民的心腹。他曾随李世民陪李渊游园,李渊得了一条纯白色的鱼,很高兴,让薛收写个献表,薛收抓着笔就写,一气呵成,词藻华美。

薛收对李世民也时有劝谏。李世民和李渊一样,喜欢游猎,薛收上书劝谏,李世民很高兴,写条子答谢道:“览读所陈,实悟心,今日成我,卿之力也。明珠兼乘,岂比来言,当以诫心,书何能尽。今赐卿黄金四十铤,以酬雅意。”

可惜天不假年,薛收年纪轻轻就得了重病。武德七年,薛收病危,李世民不停地派人探问,派出去的人“相望于道”。李世民还亲自和薛收握手叙话,潸然流泪。薛收终于走完了他三十三年的人生历程,撇开绵绣前程,撒手而去。对于薛收的英年早逝,李世民万分痛惜,“亲自临哭,哀恸左右”。李世民还写信嘱托薛收之侄薛元敬:“吾与卿叔共事,或军旅多务,或文从容,何尝不驱驰经略,款曲襟抱,比虽疾苦,日冀痊除,何期一朝,忽成万古!追寻痛惋,弥用伤怀。且闻其儿子幼小,家徒壁立,未知何处安置?宜加安抚,以慰吾怀。”

随后,李世民令著名画家阎立本把十八学士的形象画下来。由褚亮作赞,并注上名字、籍贯等,叫做《十八学士写真图》。画到薛收时,李世民十分痛心地说:“薛收遂成故人,恨不早图其像。”

李世民登基即位后,时常怀念才略非凡的薛收,他对房玄龄说:“薛收若在,朕当以中书令处之。”他还多次梦到薛收,不时让人给薛收家送些粮食衣物。

薛收有文集十卷,但从文学的角度看成就不高,远远不及他父亲薛道衡;但他的谋略却是薛道衡所不必备的,洛阳武牢之战的奇功足以使他名垂史册。

薛收的儿子薛元超生于武德五年,薛收去世时,薛元超才两岁。九岁时,薛元超袭承了父亲的爵位。和他的祖父、父亲一样,薛元超也好学,文章写得好。唐太宗对薛元超寄予厚望,把李元吉的女儿和静县主嫁给他,并任命他作了太子舍人。唐高宗即位时,提拔薛元超任给事中,当时薛元超才26岁。他多次上书,就当时的君臣政体和时事得失发表意见,都得到了高宗的采纳。随后,他改任中书舍人,兼任弘文馆学士,兼修国史。中书省里有一块大石头,薛元超的祖父薛道衡任隋内史侍郎时,常蹲在石头上起草文章,薛元超每次看见这块石头都要伤心流泪。

永徽五年,薛元超因为丁母忧离职,次年担任黄门侍郎,兼任太子左庶子。薛元超文章出众,又爱惜人才,经常推荐寒俊之士,任希古、高智周、郭正一等十余人都是在他的推荐下被任用的。

后来,薛元超又做过饶州刺史和东台侍郎。奸相李义府仗着武后的偏袒,公然卖官,搞得官场乌烟瘴气,唐高宗也知道了,但他惮于武后的淫威,不敢直斥李义府,只是委婉地劝李义府注意点影响,谁知李义府居然大发雷霆,毫无畏惧之意,一点也不把皇帝放在眼里。皇帝从此怀恨在心。刚好李义府敛钱太急,连犯官子孙的钱都敢要,被人告发。高宗派人查证,件件是实,于是,免去李义府官职,流配州。按照老规矩,流配的人不许骑马,薛元超却神使鬼差般向皇上奏请允许李义府骑马,结果也受了处分,被贬为简州刺史。次年,唐高宗因武后专横霸道,忍无可忍,上官仪请高宗废武后,高宗同意,让上官仪草诏。高宗左右的宦官侍女立刻跑去告状,武后赶来一哭一闹,高宗“羞缩不忍”,又怕武后怪他,把个责任全推到上官仪头上。最后,许敬宗奏上官仪谋逆,高宗杀上官仪。从此,武后垂帘听政,政事都由她作主,高宗只是拱后听命而已。

朝中与上官仪友善的官员都受了牵连,薛元超因为和上官仪是文友,也成了一大罪过,被流配州。上元初年遇赦,又作了正谏大夫,上元三年还升为中书侍郎。薛元超时常进谏,高宗都加以采纳,对他的文才尤其满意,曾对薛元超说过:“长得卿在中书,固不藉多人也。”

永隆二年,薛元超任中书令,兼任太子左庶子。唐高宗和武后去洛阳,留太子在西京长安监国,派薛元超辅佐太子。临行前,高宗对薛元超说:“朕之留卿,如去一臂。但吾子未闲庶务,关西之事,悉以委卿。所寄既深,不得默尔。”薛元超多次劝谏太子,高宗闻知后给予嘉奖。

薛元超还是一如既往地发现和推荐人才,郑祖玄、邓玄挺、崔融都是他表荐的。弘道元年,薛元超因病请求退休,高宗批准了,并授给他金紫光禄大夫的称号。这一年的冬天,薛元超去世,终年62岁。

同类推荐
  • 盛世囚徒李世民

    盛世囚徒李世民

    李世民,是一位“稍逊风骚”的开国皇帝,也是公认的英明君主。他当上皇帝,并非名正言顺,“玄武门之变”是他人生中最大污点。从弑兄夺位,到贞观之治,李世民是如何成为明君的?他是如何打造出一个盛世大唐,从而名垂千古的?本书深入挖掘史料,描述大唐从玄武门之变到去世这一时期的历史,着力刻画了李世民以及诸位贞观名臣,反映了他们治理天下之道。
  • 徐志摩传

    徐志摩传

    没有人走的路,我偏要去走走;走的人多了,我又想换路走。我也说不清这是好习惯还是怪脾气。二十年前研究徐志摩虽已不属禁区,但仍受着世俗偏见的白眼。那时研究徐志摩的这条路上还冷冷清清。或许正因为冷清,我就毛手毛脚闯了进去,也顾不得谁皱眉,谁拍手,谁白眼,谁欢呼了。尽管路上有杂草、有荆棘,我还是一步步往深处走,想寻找点风光,想采撷几茎有色有香的花卉。后来这条路上越来越热闹了,摩肩接踵,五光十色,我的兴致却反而淡了,想换一条冷清的路走走看。有三分冒险,就有七分诱惑,才可能达到十分境界。
  • 中国文学大家

    中国文学大家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李自成第九卷:兵败山海关

    李自成第九卷:兵败山海关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王莽发迹史

    王莽发迹史

    有人说他是“野心家”、“伪君子”,有人说他是政治家、书呆子,王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本书《王莽发迹史》在史实的基础上,适当运用小说手法,为读者还原一个真实、矛盾、复杂的王莽。他是一个显赫家族中的没落户,最后却和平接管了国家政权,登上至高无上的权力顶峰;他骨子里是个书生,凡事都从书本上找答案,一言一行都遵循圣人的教诲;他是一个近乎完美的道德超人,靠着自身的道德感召力赢得了崇高的声望和举世的拥戴……畅销书作家磨剑将为读者揭秘王莽的发迹之路。
热门推荐
  • 五行罗盘

    五行罗盘

    讲述一个少年获得了火电的能力在天皇的帮助下寻找伙伴,勇闯人界,天界,地界。最后天皇地皇的决一死战少年为了不让世界陷入地皇的统治废除了自己的能力回到了开始。
  • 穿越之锦夜长风

    穿越之锦夜长风

    呆萌现代女,坠落古代天牢。靠智慧,搭救美男囚犯;凭口才,巧战双面太监。青楼脱险,接连离奇遭遇;皇宫遇故,数次险象环生。一路坎坷,她何以保命?两份真情,她怎样抉择?本文已出版,出版名为《彼岸千缘》为新文揽人气,敬请关注清清的新文《穿越之缠丝为蛊》————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奇迹修仙

    奇迹修仙

    奇迹在手,天下我有,奇迹修仙,我愿为天。一次神界的召唤,让两位九天虚空的掌管者创造传承,他们将会与传承对弈搏棋,与自己的运道对弈。他是一个无名小辈,为了吃饱饭进入了玄天正宗。然而他却是百年难遇的灵杂之体,修炼艰苦,他却从未放弃,因为他相信奇迹会出现。一次意外的坑害,注定让他看到了奇迹,从这一刻,他,将要一路向仙。
  • 大乘宝要义论

    大乘宝要义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你是我今生无法逃避的宿命

    你是我今生无法逃避的宿命

    那年夏天,慕岑以转校生的名义来到了莫允涵所在的学校,莫允涵却不知为何处处针对慕岑。幼儿时代时的约定,变成了如今逃不过,躲不了海誓山盟,今生今世,你是我唯一的宿命.........
  • 玩转大都市

    玩转大都市

    20世纪末,农民出身的他,一无所有。站在人生的转折点,他决定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未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明天的事情谁又说的准呢?带着这样的想法,他走出了村口,奔向了充满惊喜的未来!
  • 专家给上班族的心理呵护书

    专家给上班族的心理呵护书

    不堪重负的压力,难以应付的职场,复杂的人际纠葛……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就像潮水般涌来,让上班族无力招架、苦不堪言。这时他们需要最全面、最贴心的心理呵护,安慰他们的心灵,引导他们走出困境,让他们找回自己、找回快乐。《专家给上班族的心理呵护书》就是一本适合上班族需要的书。
  • 化天纪

    化天纪

    一不小心就穿越了,总要好好地活着。杀杀人,放放火什么的,日子过得滋润。
  • 婚色缠绵:总裁的温柔交易

    婚色缠绵:总裁的温柔交易

    为了恨,她将自己嫁给了一个如狼一般狡猾难懂的男人。她以为,只要跟顾晨曦合作,就一定能如愿的将那个骗她感情害她父亲的男人毁掉,于是也不惜将自己的幸福也一起毁掉。她以为,她不会再相信爱情,心早因前任未婚夫而破碎,却不知道原来心还是会跳的。当她发现爱上了魔鬼后,却恨这本来就不是公平的婚姻,在爱与害怕中无助颤抖,可没有半点奈何。她更以为,若她真的能讨得顾晨曦的喜欢,哪怕不是为了爱情也可以当一辈子的顾太太,却不知道……
  • 夜主沉浮

    夜主沉浮

    世间万物皆由灵根转化,而作为天地造化而生的五行元素之一木元素,虽不如金元素那般锐气,不如水那样轻柔,不如火元素爆烈甚至不如土元素那样坚固,但其独有的灵性却远胜其他元素。而我们的故事则开始于偶遇木系传承的少年,他究竟会为了何等的使命,来踏上未知危险而又奇幻的追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