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81900000016

第16章 恶语(1)

引子

20世纪90年代上海长高了。对外开放、特区开发,让这个城市在10年里建了全世界十分之一的高楼,全世界一半的吊塔在上海。这个城市一下子冒出来2000多幢高层建筑,这些高层建筑,用各种各样的风格和姿势,向天空伸展而去,这个城市离开地面越来越远啦,它似乎要把自己从地上连根拔起,要把自己建在天上,土地越来越少,越来越矜贵,而天空似乎永远是包容的,常常那些有着刀一样外形的建筑,几乎是撕扯般地野蛮地刺穿了天空的肚皮,刨开了天空的躯体,但是,天空呢?它是沉默的,它晦暗了,这个城市散发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还有粉尘,人类把自己的喧嚣和晦暗带到了天上。上海,它野心勃勃,想做世界第一,世界第一高,世界第一大,它在短短地几年里,不断地改写世界建筑史,陆家嘴建筑群、徐家汇建筑群、南京西路建筑群、不夜城建筑群纷纷崛起,它们早已不把上个世纪初的外滩建筑群看在眼里,是啊,它们要奠造新上海。要把上海的新生活带到天上。

老上海人正大规模地搬离市中心,他们的房子,那些老旧的20世纪初期的建筑,成片成片地被夷为平地,地比他们的房子和居住值钱,他们必须让出来,把地让给地产商,开始的时候,上海人是懵懂的,20世纪90年代初,他们为拆迁欢呼雀跃,他们痛恨那些里弄房,痛恨那里的肮脏和拥挤,痛恨用马桶的生活,痛恨十几户人家合用卫生间和厨房的生活,痛恨做爱要屏住呼吸默不出生的生活,他们恨不得立即就离开,后来他们渐渐发现,他们正在失去上海,他们住到了离“上海”很远的地方。

他们还失去了他们的生活方式,那些早起可以买到豆浆、油条的里弄,那些晚餐可以互相看着对方的碗筷,那些傍晚可以一起下一盘棋的日常生活方式,被消灭了,他们纷纷搬进了公寓,和自己的邻居、亲戚分开了,那些老邻居和亲戚们,变得那么遥远,几乎不能走动。他们失去了他们的生活圈。城市也失去了自己的历史,拆迁、拆迁,最后拆掉的竟然是城市的历史,同时也是城市的风貌,城市的地平线被彻底改写了,人们再也看不到他们熟悉的东西了。

你走开,如果三天没回来,你就不认识那块地方了,它变化得比你的脚步还快,你越来越恐惧,它的变化,让你琢磨不透,把握不住,你觉得什么都是不保险的,你在这个城市没有支撑,你熟悉的一夜就会被抛弃,而你不熟悉的却天天在来临。

地产,地产。

以前,人们为城市的这种变化欢呼,从1993年开始,城市变得越来越高,越来越大,人们是高兴的,可是,后来人们开始犹豫起来,这还是上海人的上海吗?不,也许这只是地产商的上海呢!

城市像海蜇一样地铺漫开来,彭浦新村渐渐地成了这只海蜇的最前沿,它一路往北挺进,人口从10万,发展到20万,再发展到30万,开始的时候,地铁不愿意来,高架路不愿意来,这里太贫瘠了,住满了工人们,他们的地位已远不如前,一夜之间,他们从主人的地位,上海人的地位上退了下来,他们许多人再也没有机会上班了,一个新名词,下岗,让他们成了一整天都可以穿睡衣的人,他们抱着他们的小狗,在街上溜达,早上起床之后,除了去一趟菜场,就没有更多更必要的地方可以去了,他们打麻将,或者到2块钱一场的舞厅去跳跳舞,然后一天就过去了,当然,他们当中也有人正在发财,只是他们还不知道,玉箫燕妈在崔浩的帮助下,在临汾路买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临街的,崔浩花了15万,就买下了,玉箫燕妈在里面开了一家服装店,天天早起晚归,有上千元的进帐,但是,她现在还不知道,只要再过5年,这里的房价就会涨30倍,她的房子的月租金会涨到15000元,5年以后,按照年投资回报率5%计算,她的资产已经有450万了,她的这间房子值450万,这是她这会儿做梦都想不出来的,是啊,但是,谁能真正预测自己的未来呢?玉箫燕妈,她在过5年,就变成百万富婆,享受资本给她带来的不劳而获了,她用不着工作,天天在家里过着悠闲的生活了。可是,现在她对自己的未来还一无所知。

实际上,几乎所有的上海人对自己的未来都是一无所知的,谁能知道呢?现在还只是1500人民币一个平方的房子,到了2005年,会变成12000元一个平方,很多人到了那个时候会慨叹,早知如此,多买套房子就好了,比这几年辛辛苦苦工作强。

90年代末期的上海人,他们没有参与前一轮90年代初的房地产高潮,那个时候,他们手里没钱,买不起房子,所以也没买,当他们看到95、96、97、98、99年房价下跌时,他们觉得自己不买是对的,到了99年,房价开始上升了,他们看着自家周边盖起了新的大院,那些房子一天一个价,慢慢地悄悄地涨起来了,但是,他们不敏感,他们还不想出手,尽管这个时候,他们手头已经有点儿钱了,他们还在等,他们觉得房价还会跌,他们觉得国家还会给他们分房子,只有那些香港人、台湾人、外国人,又开始偷偷进场,他们买市中心的房子,买地铁边上的房,他们买房子买预期,在地铁还没有到的时候买,地铁修通的时候卖,上海人还没有这个知识,他们还没有真正见识过什么是地产?1949年共和国建政,50年了,让他们忘记了什么是私有财产,什么是地产,他们大多从来没有拥有过自己的房产,他们还没有地产意识,对于他们大多数人来说,所谓财产就是电视机、脚踏车、手表什么的。

国家要把他们住着的房子的使用权或者所有权低价卖给他们,他们还在抵制,既然我住着,好好的,我为什么还要用钱买?我不用钱买,也照样住,那就得了。他们还不知道,地产同时也是金融工具,是你挣钱的工具,是可以为你带来金钱的鬣狗。

现在,共和新路被挖开了,刚刚修好没两年的共和新路,刚刚铺上水泥不久的共和新路,水泥被凿开,地底下开始挖地铁,路面上开始建高架,许多人在咒骂,政府怎么这么干?刚刚修好的马路就敲掉?早先干什么去了?人们哪里知道呢?政府的规划没有时代的变化快!时代变化后面有鬣狗在推动。

这个城市突然想起了沪北,想起了这块几乎要睡着的地方,这是块宝地,它不仅仅是市中心和宝山的过渡地带,更重要的是,它拥有无以伦比的地理优势,离市中心近在咫尺,现在几乎是处女状态,价钱还非常便宜,这里的人比南部的人可爱单纯,他们要价不高,给点好处,就搬了,把地皮拱手让给你。这就是沪北。随着高架和地铁的掘进,老上海人不断从沿线撤出,仿佛他们是为了给高架和地铁让路。资本带着地铁和高架像火车一样开进来了,要建绿地了,大家都在谈论绿地对人民的好处,地产商却在暗中发笑,他们知道,绿地的真正好处是抬高地产价格,当然这是未来的事情,关键是你得先在附近得到一块儿地,先让那些住着的人或者半死不活的工厂搬走。

仅仅还是1998年的时候,延长路还是一条漆黑的路,没有霓虹灯,没有商店、饭店,但是,现在呢?它突然亮了起来,成了一条繁华的街道。为什么?是谁来到了这里?在这里消费?

现在,外地人开始被上海人羡慕,他们说普通话,从名牌大学毕业,或者留学后,来到上海,他们成了上海的白领阶层,大家都在说他们,因为他们每天可以挣300、400的薪水,可以去淮海路的咖啡馆喝咖啡,去老佛爷商场血拼(买东西),他们穿名牌,用名牌,上海人羡慕死他们了,但是,又无可奈何,“上海人保守啦!”他们在街上议论,“铜钿都给外地人挣去了!”是啊,上海人不肯做脏、累活儿,不肯做冒险活儿,上海人怀念80年代和90年代初,那个时候,上海是封闭的,外地人不许进来,上海自己在围城里,日子还是不错的,至少自我感觉不错,现在呢?政府用户口吸引外地人过来,只要在上海买房子,就给你上海户口,只要你买房子,即使你是外地人也可以贷款,政府打开了上海的大门。而老上海人呢?他们早早起来,丈夫穿着睡衣把孩子送到车站,孩子去上学了,他们就没有什么事儿可干了?鼓风机厂没了,服装厂倒闭了,甚至航天发动机厂也没了,×××死了,航天就不要了吗?他们想不通,×××不是和美国人定好了合同了吗?不是说,我们要造飞机,在中国造波音吗?怎么就不造了呢?他们想不通,我们花大把大把的钱去买欧洲人的空客,空客就是“空壳”么,有什么可以买的呢?我们可以自己造么,没有了工业,上海还叫什么上海呢?怎么上海要建金融中心、航运中心、信息产业中心,就不要制造业中心呢?21世纪之后,上海又提出要建成文化产业中心,可是,还是没有制造业,上海完蛋了?在上海做工人完蛋了,他们都回家了,回家就对孩子说,你们要好好上学,以后在上海,做工人是没活路了,谁也不要你,不读书,就等于死路一条。

放学的时候,各个学校的门口都等满了人,都是望子成龙的家长,他们自己没希望了,就希望孩子能出人头地,能干点儿成绩出来,能给家庭翻身的机会,你在上海能看到这样的图景,90年代末的上海,在学校门口等孩子放学的远远超过了在工厂上班的人,你会说,这有点儿夸张,可事实就是这样。

也有许多人突然明白了过来,他们开始做小生意,开始靠自己改变命运,他们先是摆摊,接着租店面,做起了小老板,他们和警察斗和税务斗,慢慢地,翻了身,稍稍有了钱就买了店面,但是,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有多少店面可以让你租,有多少生意可以让你做?警察和税务是那么好斗的么?曾经政府鼓励下岗人员自己做生意,后来就没音了,倒是税务来了,城管来了。

还有的人,她们走进了歌厅,这个时代的歌厅,大多是昏暗的,里面涌满了那些发了小财的人,台湾人来开钱柜什么的,那是后来的事情,90年代末的上海,那些来玩的人,都不是真来唱歌,他们来这里与其说是唱歌,不如说是玩玩女人,玩女人是个新鲜的事物,以前很隐蔽,大多是在街边洗头店或者按摩店什么的,现在很张扬,都在大型歌厅,你进去,就看见一排溜,有成百上千的女孩子在那里等着,他们当中,以上海小姐最贵,最有分量,来上海,或者在上海玩,谁不想玩玩本地小姐?据说,上海小姐不仅仅是在上海贵,就是在广州、北京,也是贵,是上选呢!

上海女人开始变啦。以前上海女人找男人,要求是会做家务,会修理家电,会炒菜,会伺候女人, 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初,你去上海人的家里,一般都是男主人在厨房劳作,女主人呢?在客厅和客人聊天,现在呢?90年末的时候,上海的女人们发现,上海男人已经被他们训练坏了,被训练成废物了,会做家务的男人,都是没出息的,呆在家里伺候老婆的男人,一点儿气派都没有,出手是拘谨的,做事儿也是拘谨的,70、80年代,这样的男人没什么,反正大家都是工人,女人挣钱和男人一样多,再厉害的男人,也得在家里呆着,出门到处转悠,或者,你有能耐,也做不出什么有意思的事儿来,更不会拿回钱了,到了90年代,一切都变了,厉害的男人在外面混,混出一个经理什么的,家里就有了私房、私车,她们要的男人,得是有钱的,现在不像以前了,有个手表、自行车,或者有台外国彩电就算有钱了,现在的有钱是你得买得起大房子,开得起好车子,这都得男人出门去挣,而且还不是一般男人挣得来的。

上海躁动起来了,大多数女人开始不安份,她们在被窝里责备男人没本事,叹气,觉得自己命苦,怎么就找了这样的男人,而男人这个时候大多低下了头,他们再也不会说,“我买早点去!我给你做饭去!”如果男人这样说,女人就会骂,“没出息,你也就会做这点儿女人的事儿!”男人委屈起来,“不是做了几十年了吗?我这样的男人,哪儿让你受过苦?你看一辈子都在伺候你!”女人就更生气了,“你看看你,我宁可你像个大男人,天天出门挣大钱,让我们娘儿俩过上风光的日子,你天天在家,除了做饭,还有什么本事?”

大多数上海人头脑还是发热。是啊。在这样的环境里,谁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呢?金贸大厦突然从天际线上冒出来了,它好高啊,高到你看它一眼,帽子就要掉下来,高到你爬上去一次就得几百元,听说,上面的餐厅一杯水、一块肉就要几百呢!你再看看,沿着共和新路,泥泞的工地往北,你看看,沿路开始建高楼大厦啦,这可不是金贸大厦,不是让人看的,是让人住的,你只要有钱,4000一个平方,5000一个平方,你就可以买上、住上了,人人都在挣钱,而且,这个钱都不是小钱,得是大钱。钱,钱,钱,大学教师到处上课,为了挣钱,他们甚至到街上去卖皮鞋或者鞋油什么的,学术研究不值钱,还是先放放,挣上钱再说

这个时候,社会上开始流传一个美国老太和中国老太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

两个分别来自美国和中国的老太太在天堂相遇了。美国老太太说,我奋斗一辈子还完了住房贷款;中国老太太说,我攒了一辈子钱临终才买了一套房。这个故事不仅能让人产生很多联想,还耐人寻味。

同类推荐
  • 广告小姐

    广告小姐

    在充满诱惑的广告行业,肖潇看尽各色人等,单位同事的嫉妒和排挤、媒体间刀光剑影般的广告竞争、房地产商与贪官间的权钱交易。她深深地感觉到:很多表面看似商业竞争的东西,其实根子都是官商勾结,权力的竞争和博弈。
  • 为青春烙上印记的人

    为青春烙上印记的人

    本书是作者的小说集,收录了你一直如影随形、我们的毕业季、回归到最初的原点、北京,只是座城市、兄弟与兄弟喜欢的姑娘、呢喃的旧时光、为青春烙上印记的人以及北京与青岛的故事等小说,作者个性十足,语言犀利,观点鲜明,使人能在其作品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 女人当家

    女人当家

    有人说,女人是水做的。水灵灵、水气、眼含秋水、媚儿似的水汪汪的一双杏眼,都说的是女人。女人是水,柔情似水。男人喜欢女人,喜欢水一般柔媚的女人。很少有人谈女人的血性。
  • 疯狂的舍利

    疯狂的舍利

    “原以为自己是颗舍利子,到头来才发现,不过是块尿结石。”这是一部足可比美《疯狂的石头》、充满喜剧色彩的黑色幽默,讲述的是落魄的白领在底层挣扎以及两位大龄青年平凡而浪漫的爱情故事。主人公吴耐,曾经是一位广告公司的白领,做过经理,开过公司,一下子跌入生活的底层,他不屈,他要挣扎,他要抗争。
  • 古戍寒笳记

    古戍寒笳记

    《古戍寒笳记》 一反当时小说内容纤弱感伤的颓废格调,表现了高昂豪放的英雄情致,异军突起,令人耳目一新。作品不仅写各地义师战绩,英雄气概和战斗场面,而且对投降清廷的汉奸给以无情鞭挞,立场鲜明,思想性极强,主题开掘很深,作品语言生动朴实,明快而有表现力。
热门推荐
  • 时空的窃贼

    时空的窃贼

    永无止境的星空,无尽的世界,一所以星球为基地的时空学院,一群疯子的乐园,平凡的日子,却有了在也不会平凡的人生,随意篡改的历史,不会停息的精神与疯狂,过去的与未来的时间,无意中衍生出的超级力量,是做神还是魔,取决于自己……
  • 云墙

    云墙

    修,二十一世纪的退伍特种兵。穿越到一片充满未知机遇与挑战的大陆。高耸的云墙,将这方大陆与世隔绝。修所在的大陆被神所遗弃修意外与巴赫,纯种血族连立契约。他能否穿越云墙,拯救这片大陆,让它重焕光明?
  • 暴力后妈

    暴力后妈

    这里没有花哨的魔法、炫酷的武技、有的只是宅男你懂的内容,相当的火爆,原创作品。
  • 梦想向前爱情在后

    梦想向前爱情在后

    小的时候觉得时间真慢长大以后才明白,光阴似箭小的时候梦想飞天长大以后,异地回家都难小的时候可以青梅竹马白头偕老长大以后,才发现,事业跌宕起伏,爱情分分合合,友情、亲情.......这一切都交织在一起,需要我们去承担。多年以后才终于明白,年少世界多轻狂。而我们始终不服输:一定要将梦想做成一朵花儿——开在这残酷的世界里
  • 凋零天使复仇旋律

    凋零天使复仇旋律

    她,她,在童年时期遭受了极大背叛,被赶出家门,她们立下壮志要复仇。十年后,她们变得冷血无情,无人能及。他,他,冷酷与阳光两种不同的性格,换女友如换衣服,从来没有真正的爱过一个女孩。十年后,公主与王子的邂逅……
  • 坏坏同桌,女孩,你好嫩

    坏坏同桌,女孩,你好嫩

    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我一眼,他便疯狂的做到了我身边女孩,你好嫩!你是我的,你永远逃不掉!
  • 红楼梦之武侠版

    红楼梦之武侠版

    只能这样说,文中的林黛玉是另一样的林黛玉,文中的贾宝玉是另一样的贾宝玉,文中的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是另一样的贾林爱情……反正文中的人物身份、人物关系,都将是另一样的人物身份,另一样的人物关系……究竟怎么另一样,哈哈,请看文中的具体描述。如果愿意,把文中的人物名字换成另外的人物名字,也是可以的,并且,还包括书名。
  • 喂,前面的冷毒约不约

    喂,前面的冷毒约不约

    十三年后,他们再次相遇,却物是人非。背叛,兄弟间的战争……她,该如何抉择?
  • 泡沫人鱼的最后一季

    泡沫人鱼的最后一季

    辰凝然,一个古灵精怪的高中女生,家里电脑难得的坏掉,第一次跑到网吧上网,ohmygod!居然穿越了,还是只人鱼?!你有没有搞错,让我当鱼!!!
  • 网游之无双剑豪

    网游之无双剑豪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只要不放弃,拥有一颗明镜止水之心,成功便会回到你身边。”当方洛被逐出诸葛家的时候,他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不再平凡。心之所向,无怨无悔,手中持剑,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