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60100000002

第2章 “奇女子”与“钩弋子”

在甘肃玉门花海汉代烽遂出土的简牍中,有一件七面棱形觚,前半部分是一篇诏书的抄件,计一百三十三字:

制诏:皇大子,朕体不安,今将绝矣!与地合同,众(终)将不复起。谨视皇天之笥(嗣),加曾(增)朕在,善禺(遇)百姓,赋敛以理;存贤近圣,必聚糈士;表教奉先,自致天子。胡孩(亥)自汜(圮),灭名绝纪。审察朕言,众(终)身毋失。苍苍之天不可得久视,堂堂之地不可得久覆,道此绝矣!告后世及其孙子,忽忽锡锡,恐见故里,毋负天地,更亡更在,去如舍庐,下敦闾里。人固当死,慎毋敢佞。

据整理者分析,这篇诏书就是武帝后元二年(前87)临终遗诏的抄写本,虽然抄录得不甚完全,但大体上能反映出武帝临终前的真实心态。

这篇遗诏,语气沉重而感伤,“苍苍之天不可得久视,堂堂之地不可得久覆,道此绝矣!”统驭宇内长达五十四年的一代英雄之主,以如此伤感的口气道出生命末途的真实感言,不免令人深感悲切。然而,政治家本色在关键时刻还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武帝在遗诏中谆谆告诫皇太子要善待百姓,赋敛有度,亲近贤圣,集聚良才,奉行名教,遵从祖制,忠实履行天子的职责。秦二世自取灭亡,断送祖先基业,应当时刻汲取这一教训。

这篇遗诏是武帝留下的最后政治遗产,寄希望于昭帝及辅弼大臣霍光等能够遵行遗诏,谨慎行事,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武帝这一希望并没有落空,一个英雄时代的结束,代之而起的则是一个汉室中兴的新时代。

在战国时赵国故地的东北部,即今河北省的东北部,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曾设置一个河间郡。文帝十五年(前165),河间国复改为郡。景帝即位后,封皇子刘德为河间王。在众多的诸侯国中,河间国只是一个不甚引人注意的小国,然而却因为河间王刘德“好学修古,实事求是”而一时间美名远播。刘德孜孜于收藏善书古籍,不惜以金帛重赏献书之人,以至“四方道术之人不远万里,或有先祖旧书,多奉以奏献王(刘德谥号)”,一个小小的河间国所藏的先秦古文旧书,竟然能与中央朝廷相媲美。

不过,赵地终究不像齐、鲁地一样有着悠久浓郁的学术传统,在河间王刘德死后,继位的诸王多沉湎于酒色而碌碌无为,所精心培育的学术氛围也随之烟消云散。然而在历史上,赵地却是以盛出美女艳妇而闻名遐迩,所谓“赵女”与“郑姬”一样,则成为天下美女一个优雅的代称,是各国诸侯垂涎追逐的尤物。入秦为客的李斯,在面临着被驱逐的危险时上书秦王嬴政,即著名的《谏逐客书》说:“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将“随俗雅化佳冶窈窕”的“赵女”与“宛珠之簪、傅玑之珥”等同样令人心动的宝物相提并论,打动了喜好犬马声色的秦王嬴政之心,不仅使自己免于被驱逐的厄运,反而从此平步青云,进入秦国统治集团上层,得以尽情地实展自己的政治才华。

李斯所说当然不是无的放矢。据说秦始皇的生母,原本是“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班固记述赵地风俗时说,“赵、中山地薄人众,犹有沙丘纣淫乱余民。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起则椎剽掘冢,作奸巧,多弄物,为倡优。女子弹弦跕躧,游媚富贵,遍诸侯后宫”。入汉之后,美艳的赵女同样充斥着诸帝的后宫。文帝窦皇后、宠姬慎夫人、尹姬,武帝的宠姬王夫人、李夫人等均是出自于赵地的美女。

武帝十六岁即位,上天似乎对这位少年天子格外垂青,不仅给予他一个健壮的体魄,也赐予他一副多欲的情感,这与性格节俭谨慎的祖父文帝,行为中规守矩的父亲景帝大相异趣。早在武帝年幼之时,就曾留下了一段“金屋藏娇”的佳话,即位之后,对美女的追逐则更为炽烈。而在武帝美女如云、翡颤翠摇的后宫之中,出于赵地的王夫人和李夫人堪称宠中之最。王夫人之子刘闳于元狩六年(前117)封为齐王。在刘闳尚未封王之时,王夫人病重将死,武帝亲临探视。王夫人希望将爱子封在大都雒阳(今河南洛阳),但自从有汉以来,关中地区不分封诸侯王已成制度,武帝无法破坏祖制,遂以“先帝以来,无子王于雒阳者”为由婉绝,并表示“关东之国无大于齐者”,将刘闳封为齐王,满足了宠姬王夫人最后的心愿。王夫人卒后,武帝思念不已,方士齐人少翁自称能降其神,于是“以方夜致鬼,如王夫人之貌”,使武帝居于他帐,遥望王夫人之貌。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幻境,更是勾起了武帝满腹相思悲戚之情。少翁也因为降王夫人之神有功,竟然由一个以鼓舌为生的方士,转瞬之间竟被封为文成将军。

王夫人、李夫人如此得宠,表明武帝对美艳的赵女情有独钟。在王夫人、李夫人去世之后,武帝虽然已经步入老年,鬓生华发,但对“北方佳人”的喜爱之心,并没有随着身体的衰老而稍有减退,反而似乎更加郁烈,于是,一个据说颇具奇异特征的美丽的河间少女又进入了武帝的视野之内。

武帝天性喜动厌静,对禁卫森严、礼仪周备的宫廷生活颇为厌倦,即位不久就与亲信近臣微行出游,走马南山,驰骋射猎,其乐融融。一生之中曾经多次巡行天下,周视郡国,遍览山川之秀美,探悉民间之风情,更是武帝乐此不倦之事。而“尤敬鬼神之祀”的武帝最为喜欢的则是东巡,那山势巍峨秀丽、一直被帝王视为封禅宝地的东岳泰山,与那据说为群仙所居,充满了芳草奇药的神秘的海上世界,是最为吸引武帝注意的一个地方。自从元封元年(前110)武帝在壮健之时首次登泰山封禅,直到征和四年(前89)以衰老之躯最后一次东巡的近三十余年间,曾经八次御驾亲临泰山封修,数次至海滨候仙,可见神奇的东方之地,对于热衷于求仙寻药的武帝充满巨大的吸引与诱惑。

在武帝每次巡行之时,除了侍从的文武百官及禁卫部队之外,一批据说具有奇异之方、可与神灵交通的方士,或是通晓占卜之术、能够预言凶吉的所谓望气者,则是不可或缺的人物。这些善于揣摩人主之意,又巧舌如簧的方士及望气者,或是进献祠灶致福、辟谷却老之方,或是大言不惭地自称“常往来海中”,数与神仙“安期、羡门之属”相见,尽管其中许多人屡屡因骗局事败而身首异地,但是许多方士及望气者还是纷至沓来,“莫不扼腕,自言有禁方,能神仙”,以谋求高官与财富。或许就在太始三年(前94)之前,武帝又一次东巡路过河间国的时候,这些方士与望气者或是揣摩到了武帝对美艳的赵女的偏爱之心,或许是出于事先的某种精心安排以讨取武帝的欢心,一位善于观测星云变化而能预知凶吉的所谓“望气者”,断言在河间国的东北处有一位“养在深闺无人识”,前途贵不可言的“奇女子”。果然,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了武帝的极大兴趣,急忙派出使者召“奇女子”前来晋见。

这位姓赵的河间“奇女子”,据说从小就喜欢“清静”,或云“少好学沉静”,曾经卧病六年,虽然日常饮食甚少,然而身态姿色却是“甚佳”,不过那双隽秀的小手(一说为右手)却从此紧紧拳握起来,再也没有舒展开来,似乎表明这位“奇女子”果然是与芸芸众生大不相同。当这位亭亭玉立的赵地少女奉命随使者来到武帝面前的时候,武帝伸出手出去抚摸这双紧紧拳握的小手,谁知奇迹顷刻之间出现,多年来那双始终紧握的小手立刻舒展开来,原来在这位“奇女子”的右手中紧握着一个玉钩。因为奇女子两手皆拳的缘故,故而得到一个“拳夫人”的美称。

这些见诸史籍、颇具传奇与美艳色彩的记载究竟有多少真实性与可靠性,今日已经无法得知。不过有一点似乎可以肯定,这幕武帝东巡巧逢“奇女子”的喜剧,或许是由一些扈从武帝巡行的大臣与“望气者”共同谋划,由赵氏女精心配合而共同完成的。以这种巧妙的方式为武帝举荐美女,自然是一种聪明之举,不仅能博得武帝“龙颜一粲”,或许也包含着“即贵,愿无相忘”的冀望在内。其实,“拳夫人”除了这些出自于“望气者”口中的经历之外,其身世并没有任何奇异之处,反而倒有些“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孤苦伶仃的苦涩意味:“先是,其父坐法宫刑,为中黄门,死长安,葬雍门。”除了这位身受被时人视为“诟莫大于宫刑”的父亲外,母亲及同胞兄弟姊妹均不见史籍记载。昭帝即位之后,只能追尊外祖父为顺成侯,外戚赵氏再无在位者。

在西汉都城长安城中,有一片“千门万户,不可记其名”巍峨壮丽的宫殿建筑群,这就是武帝晚年时宠姬拳夫人所居住的“钩弋宫”。由于拳夫人居住在钩弋宫,故又号曰钩弋夫人,亦作钩翼夫人。关于钩弋宫的得名,据说也与这位“奇女子”的经历有密切关系。《艺文类聚》卷62《居处部二》引《列仙传》曰:“钩翼夫人,齐人也,右手拳。望色者云‘东方有贵人气’。及到,姿色甚伟。帝披其手,得一钩,手寻下不拳,故名其宫曰钩翼宫。”《太平御览》卷173《居处部一》引文与此同。若据是说,钩翼宫之得名应与赵氏女初见武帝时手据玉钩有关,故命其所居之宫为名钩翼宫。不过,这种说法似乎是为了强调钩弋夫人之得宠而多有附会。据《汉书·外戚传上》载:“拳夫人进为婕妤,居钩弋宫。”表明赵氏女初号为“拳夫人”,进为婕妤后才居住在钩弋宫,始号为“钩弋夫人”。《三辅黄图》卷三述未央宫诸殿时亦云其中有“钩弋殿”。似应先有钩弋宫,后有钩弋夫人之号。

按汉制,夫人是皇帝众多侍妾的通称,婕妤则是武帝时始置的称号,其地位仅次于皇后,“常从婕妤迁为皇后”。《汉书·外戚传上》曰:“婕妤视上卿,比列侯。”颜师古注:“婕,言接于上也;妤,美称也。”婕妤始置的具体时间不详,但出现于武帝中晚年似属无疑。武帝的宠姬王夫人、李夫人至死都用“夫人”的名号,显然此时婕妤尚未设置。见诸《史记·外戚世家》及《汉书·外戚传上》,始用婕妤之号的是在王夫人、李夫人死后,武帝的另一位宠姬尹婕妤,此外就是赵婕妤。拳夫人进宫后即被赐予婕妤的称号,显然是得宠于武帝的一个重要标志。

然而,在佳丽云集后宫之中,以色事人者光凭着年轻美貌,就幻想长期得到皇帝的宠幸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如果能为皇帝奉献上一个天生贵胄的“龙子”,则是后宫诸佳丽固宠保位的最佳途径。出身微贱的卫子夫能够夺走“擅宠骄贵”陈阿娇皇后的宝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陈皇后“十余年而无子”,而卫子夫却在元朔元年(前128)为武帝生下长子刘据。刘据被立为太子后,卫子夫母以子贵,登上皇后的宝座。王夫人与李夫人之所以能够得到武帝如此的宠爱,除了自身美貌妩媚之外,她们分别为武帝生下了两位皇子,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钩弋夫人或许真有些“奇异”,据说在“任(通妊)身十四个月”之后,于太始三年(前94)为武帝生下了一子,是年,武帝已逾六十,在垂暮之年又喜得一“龙子”,自然是喜出望外。况且其母与十月怀胎分娩的凡女大不相同,妊娠竟长达十四月,武帝难以抑制内心的喜悦,高兴地说:“闻昔尧十四月而生,今钩弋亦然。”于是“命其所生门曰‘尧母门’”,少子名弗陵,号曰“钩弋子”。尧帝十四个月而生的传说不见于先秦典籍之记载,可能是较为晚起的一种传闻。司马迁著《史记·五帝本纪》,述尧帝事迹时亦不载其事,恐怕是将这一传闻归为“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一类。直至魏晋时人皇甫谧撰《帝王世纪》云:“帝尧,陶唐氏,祁姓也。母曰庆都,孕十四月而生尧于丹陵,名曰放勋,或从母姓伊祁氏。”才将这一传闻故事串缀得首尾俱全。

武帝是否真的相信少子是妊娠十四个月而生,或许这又是那些“望气者”编造的所谓“奇女子”故事的续编,这一点已不可得知,其实也并不重要。因为至少到了武帝晚年、昭帝出生之时,西汉的各种礼仪制度的设置已相当完备,后宫制度亦应如此。东汉卫宏《汉旧仪》卷下“中宫及位号”载:“掖庭令昼漏未尽八刻,庐监以茵次上婕妤以下至掖庭,访白录所录,所当推御见。刻尽,去簪珥,蒙被入禁中,五刻罢,即留。女御长入,扶以出。御幸赐银环,令书得环数,计月日无子,罢废不得复御。”这是婕妤以下的嫔妃得皇帝御幸时的制度。钩弋夫人贵为可与皇后抗礼的婕妤,自然不在此制之列,其礼制可能更为尊贵,但也更为严格,尤其在涉及皇子出生时辰这样重要问题上,当然不可能搞错或误记。而武帝却坚持宣称“钩弋子”十四月而生,不过是反映出老父对少子一种尤为强烈的舐犊之情。这种感情对于所有人而言不过是一种常情,武帝自然也不能超脱。但是,武帝终究是莅临天下的一国之君,父子亲情不可能不受到政治因素的左右。高祖刘邦晚年因宠爱戚姬及少子如意,多次欲废除太子刘盈而改立如意,但由于群臣的激烈反对而未果,即为一显例。此时嗣君卫太子的地位已经确立多年,武帝又将刚刚出生的少子比之为古之圣王尧帝,将其母比之尧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失慎之举。司马光为此而评论说:

为人君者,动静举措不可不慎,发于中必形于外,天下无不知之。当是时也,皇后、太子皆无羔,而命钩弋之门曰“尧母”,非其名也。是以奸人逆探上意,知其奇爱少子,欲以为嗣,遂有危皇后、太子之心,卒成巫蛊之祸,悲夫!

若是从“正名”的角度讲,在皇后、太子俱在的情况下而命名钩弋宫之门为“尧母门”,无论武帝出自于何种考虑,事实上必然会对皇后、太子的地位构成一种潜在的威胁,这确实如司马光所言“非其名”;但若将三年后发生的,从而导致卫太子之死、外戚卫氏集团彻底诛灭的巫蛊之祸,完全归于江充一类的“奸人”窥察到武帝“奇爱少子,欲以为嗣”之意,于是而产生“危皇后、太子之心,卒成巫蛊之祸”,则不尽然。事实上,巫蛊之祸发生的背景极为复杂,江充一类的“奸人”固然在其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却不是由他们所能决定和左右得了的,司马光此论似乎又有夸大武帝命名“尧母门”的过失之嫌疑。

然而无论如何,此时卫太子因与武帝政见存在分歧而产生罅隙,其嗣君地位已经出现某些不稳的征兆。史称太子刘据性格“仁恕温谨”,武帝“嫌其材能少,不类己,而所幸王夫人生子闳,李姬生子旦、胥,李夫人生子髆,皇后、太子宠浸衰,常有不自安之意。”当武帝每次外出巡视时,“常以后事付太子,宫内付皇后。有所平决,(武帝)还,白其最”。而武帝“用法严,多任深刻吏;太子宽厚,多所平反,虽得百姓心,而用法大臣皆不悦。皇后恐久获罪,每戒太子,宜留取上意,不应擅有所纵舍。上闻之,是太子而非皇后。群臣宽厚长者皆附太子,而深酷用法者皆毁之;邪臣多党与,故太子誉少而毁多。”特别是在大将军卫青死后,卫太子在朝臣之中失去了一位最为坚决、亦是最有权势的支持者,处境更为困难,“臣下无复外家为据,竞欲构太子。”在这种形势下,卫太子行事更加谨慎,常以“上聪明,不信邪佞,不足忧也”以自慰;而卫皇后则“善自防闲,避嫌疑,虽久无宠,尚被礼遇。”小心翼翼地维护着已有的地位。是时武帝诸子之中,除了齐王刘闳已卒之外,其余三子似乎都存在着窥视太子之位的机遇。恰逢此时,“尧母门”中又走出了一位既深得武帝之宠、又同其母一样“奇异”的“钩弋子”,为武帝晚年的继嗣明争暗斗再增添上一笔浓重的色彩。

同类推荐
  • 中国史一本通

    中国史一本通

    《中国史一本通》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精心选取了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最深远影响的一百九十多个重要问题,按时间顺序以点连线。同时,我们力求语言简洁生动,将浩繁的中国历史深入浅出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各个阶层的读者都能够以轻松愉悦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获取历史知识。除此之外,我们还选取了相关的历史图片,使事件更加立体,人物更加丰满,让读者真实感受到历史演进的全过程。《中国史一本通》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为一体,不仅是学生的课外读物,也是各阶层读者全面系统了解中国历史的优良读本。
  • 人类最重要的99个考古发现

    人类最重要的99个考古发现

    考古本身是对真相的负责,没有天马行空的幻想,没有逃避现实的揣测。当你翻开这本书,接受一个个来自远古的视觉冲击和精神震撼时,一定会感慨历史迷人的魅力和生命的神奇。它们跨越了时空,在千万年后的今天出现在我们眼前,却丝毫没有阻隔感,而让距离消失的正是人类文明共同的生命温度。
  • 奋起抵抗

    奋起抵抗

    本书介绍了二战时欧洲战场、大西洋战场、亚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等。内容包括东南欧沦陷、列宁格勒战役、保卫莫斯科等。
  • 谁述天下我为王

    谁述天下我为王

    雪崩之后,穿越大唐,谁为天下,我为王!!!重回大唐,争霸天下天宝五载,大唐建国已过百年,经历的近数十年的治国,已知天命的李隆基有些疲惫了,自从他册封了杨氏为贵妃后,他的心思也渐渐地离开了枯燥而繁琐的朝政。欢歌慢舞凝丝,舞榭歌台催泪......
  • 混迹于元朝末年

    混迹于元朝末年

    一觉醒来,他发现自己居然穿越了,就在他窃窃自喜之时,他偶然得知自己居然穿越到了元朝末年。元末,在元朝政府的高压剥削下,农民起义不断,风云四起,他这身大少爷身份着实有些危险。在这混乱动荡的年代中,看他如何步步为营,成就一世霸业!一切精彩皆在书中!PS:本故事纯属虚构,若有雷同,实属巧合!
热门推荐
  • 纯情小子俏千金

    纯情小子俏千金

    周晓航是一个普通的高中生,机缘巧合之下救下一位世家的千金小姐,并得到了外星科技“天眼”从此风光校园,得到了校花,千金,警花等的青睐,继而转入一场世家之间的阴谋之中,云起波澜,且看主角如何在,初恋,爱恋,之间抉择!从此走上精彩纷呈的成功之路。本书幽默、风趣、感动,纯洁!
  • 诡校异闻簿

    诡校异闻簿

    一座建立在极阴之地的贵族校园华丽壮观的外表之下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当阴阳眼少女被宿命牵引至此悬而未决的谜团再次展开尘封的故事终于画上句号而这,是结束还是另一个开始……
  • 绝妃一等:妖孽王爷乖乖宠

    绝妃一等:妖孽王爷乖乖宠

    她,自小被师傅带回山上,不懂世事却难逃厄运。她,是二十一世纪的雇佣之王却遭青梅竹马的背叛,穿越到武夷山废材洛曦身上,他,妖孽如妖,手握十万重兵,传闻中他冷血无情、“丑陋”凶狠。她就此遇上他,一段故事就此开始
  • 妖男妖女爱情战:花心绝配

    妖男妖女爱情战:花心绝配

    他们是绝配的男女。当花花公子的他接下她这个花心皇后的爱情战书。最后的结局,是他爱上她,还是她爱上他。两个游戏爱情的人,会走在一起吗?
  • 乱世妖人

    乱世妖人

    一个连杀鸡都会呕吐,看到本来要吃掉自己的妖兽受伤不去补八刀反而为妖兽治疗伤势的善良少年,宁愿自己受伤也不愿伤害他人的纯真孩子,是什么让他成为了那个杀十多亿人连眼睛都不眨一下的屠夫?他只是想保护好自己珍惜的事物与人,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可事与愿违,总是有人夺走他的一切,而为了不再失去,他展开了更残酷的掠夺。
  • 我的老婆是总裁

    我的老婆是总裁

    高三小屌丝萧阳,出门被车撞,却因祸得福,让江城第一美女总裁成为了他的老婆......
  • 透视眼美人逆天:火辣女王

    透视眼美人逆天:火辣女王

    叱咤风云的财团的大小姐、黑白两道畏惧的楚家大小姐——楚娇珑,一朝穿越异世,成为毫无灵力的、且沦为奴隶的亡国公主。神奇的是,她竟拥有透视眼!傻子亡国公主,摇身一变成为智慧无双的绝色美人。说她废柴?她灵力强着呢!女王归来,尔等还不跪下膜拜!*楚娇珑望着他腰下几寸,倒吸一口凉气。“好、好大……”“什么好大?”“咳、咳咳,我是说王爷的眼睛,眼睛好大,呵,呵呵……”“那你流鼻血作甚?”*“女王陛下,你怎么又流鼻血了?”“你去告诉辰王殿下,让他下次多穿两条裤子,再来见本女王!”她都要失血过多鸟……
  • 桃花东晋之江左风流

    桃花东晋之江左风流

    这是一曲家与国的悲歌,一卷诗与血的画,没有完美的人,没有完美的事,没有完美的结局,但他们是活的,至少是活过的,憧憬过,迷失过,挣扎过,醒悟过,即使最终化为尘土。我只是试图通过我的想象,构建一幅美丽而悲凉的华夏图卷,一个胡汉交融的时代,一个玄学盛行的时代,一个金戈铁马的时代。也许你听过他的故事,也许你不曾听过他的名字,也许你穿越历史与他心有灵犀、神交已久,也许你不齿他的所作所为,但这都是故事的一部分,希望你能在这个故事中,找到那个“属于”你的人,一起欢喜,一起哭泣,然后做一个落英缤纷的梦。
  • 王俊凯我一直深爱着你

    王俊凯我一直深爱着你

    洋天流着眼泪对王俊凯说:”王俊凯,我们分手把。”“洋天你说什么,我们不要闹了好不好。”王俊凯“我们已经结束了”洋天洋天把话说玩,她把手上四叶草的项链还给了王俊凯。几天后洋天拖着行李箱走了,王俊凯发了疯去找洋天。
  • 叶铭之恋

    叶铭之恋

    你若爱我,我定不负你。你若不爱,就请放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