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26200000037

第37章 流光欲转

[壹]

乾隆三十八年十一月冬,仲则离徽,自新安江东下,返故里,途中作《练江舟中》。这是一首颇有气势的七古——青山万叠江一线,一叶扁舟下如箭。

船头高坐披裘人,终日看山如不见。

问君胡为不见山,山过倏忽迷茫间。

崖连但若障迎面,峡转忽如天霁颜。

岭上行云半晴湿,晴云俄追湿云及。

雨来只送山气腥,雨过顿助滩声急。

星光渐大日已曛,摇舟泊入千鸥群。

矶头石作琳碧灿,水底沙皆蝌蚪文。

十年尘梦快冰释,中夜临风展瑶席。

大鱼听曲来昂昂,独鹤掠舟飞拍拍。

梦醒远柝闻五更,茫茫露下空江平。

舟人醉眠时呓语,百呼不应天将明。

——《练江舟中》

此诗写山景江景,性灵飞扬,又写操舟人酣睡之态,生动堪画。他写景时的流丽洒然真是神肖太白,又深得宋人刻画之细。这首诗如一幅高手所绘的《行舟图》,若和早些年间他写于宁波的《甬江舟中看山甚佳》合看,则气韵更佳。

甬江江头发清晓,四顾无如我舟早。

红树千行雁一声,两岸秋山入绵渺。

看山镇日开孤蓬,转帆面面随樵风。

帆欹风急作鸱叫,顷刻已过山千重。

一峰对面一峰隔,每见一峰浮一白。

酒酣倒喝行云来,似有山灵谢颜色。

明朝还到海东头,青天一发见琉球。

此时回忆看山处,又似蹄涔薜棹游。

——《甬江舟中看山甚佳》

人言王维诗中有画,在我看来,好的诗人笔下都如画,只不过有人喜以工笔描摹,有人惯以写意皴染。

乾隆三十四年,他在写《甬江舟中看山甚佳》时,还是豪情飞扬,颇有好山好水看不足之迫切,此去经年,得到的只是空憾。

扁舟从此过,晚潮风势急。

我知道,渡过这条江,翻过这座山,就可以到家。

在旅途中,我曾写下无数思乡的诗,可是,为什么,离得越近,我的心思越沉重,我的脚步越迟疑?

到底,我所留恋忆爱的,是“故乡”这个词带来的似是而非的告慰,还是真实的故乡?

故乡的冬夜是否依然寒冷?窗前的明月是否已凋残如霜?

母亲啊,你已为我愁白了双鬓,等碎了心肠。

妻子啊,三年浪迹,两手空空,一无所成。

你们是否会嫌弃我无用?

流年纷纷,不经意间的一皱眉,雪就落了下来。

冬日刚回到故里时,有友人龚协(字克一)来访,赋诗三首相赠,仲则以诗和之。

每经契阔想平生,四海论交有少卿。

似我渐成心木石,如君犹是气幽并。

那愁白璧投无地,多恐黄金铸未精。

别后酒狂浑不减,月斜舞影共参横。

——《冬日克一过访和赠》(其一)

不愧狂名十载闻,天涯作达尽输君。

移栽洛下花千种,醉倒扬州月二分。

翻笑古人都寂寂,任他余子自纷纷。

樽前各有飞扬意,促节高歌半入云。

——《冬日克一过访和赠》(其二)

知君兴尽欲回舟,日暮天寒不可留。

百岁去时何鼎鼎,半生行道苦悠悠。

青山未买元晖宅,江水能言洗马愁。

前路酒徒相问讯,故人久已敝貂裘。

——《冬日克一过访和赠》(其三)

这三首诗写天涯浪迹,纵论平生,自甘贫贱,萧瑟却不掩豪情。虽赞友人旷达,却何尝不是自释自诩,自我激励?“不愧狂名十载闻,天涯作达尽输君”,“翻笑古人都寂寂,任他余子自纷纷”,都是豪情飒然,让人眼前一亮、精神一振的磊落之语。

“狂”之一字,在当世人眼中,或许是罪,是一生不顺的祸根,在仲则诗中却是褒义词。他的佳作,是将凄苦忧伤和飘洒俊逸结合得比较好的篇什,上承唐宋,下启民国,伤而不颓,潇洒俊逸。

总有人借着仲则的事自抒胸臆,扼腕叹息说是时代辜负了他,我却觉得,是他潜意识里执意选择了这样的存在方式。如果要他从俗合群、庸庸而生,他宁愿选择落落离群,高傲至死!真正理解他的人不会仅仅是同情他,他不需要同情。

有道是,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贰]

漫游以后的他,并不是每年都能如期返家过年。

光阴流转,转眼已是乾隆三十八年。离家三年,此番得与家人同聚,欢欣之余,更多心酸。家庭的重担一直压在他肩上,但他委实不是一个会经营家业的人。也是他秉性太过孤傲,不然,以常情而论,以他的多才多艺,工书法,擅丹青、篆刻,怎么样也不会沦落到潦倒不堪的境地。

这么多年,想着科举荣亲,结果却功名无着,连累得家人生计亦未改善,实是无颜——此等惭愧心意,如我等未曾真正受过饥寒的人,其实是不能理解的,但我相信,一定会让很多人心有戚戚,感怀不言。

如果说,在友人面前他还能表现得洒脱,他独自一人时写下的诗,则孤寒嶙峋,备感凄清。这是他的矛盾,亦是他的真实。

我们总是习惯赞颂亲情,过分强调、迷信亲情,欠缺冷静对待的能力。这是国人的好处,却也是暗伤——多少咄咄逼人、自以为是的管教和关怀,是假亲情之名。

亲情的温暖其实无法彻底抵消内在的痛苦。有时,家是我们护身的盾牌,是供我们喘息容身的一隅,有时却是逼促我们出征的号角,不容退却的将令。

读仲则的诗,不能仅仅以诗见人,还须以人见诗。参照他的生平经历,才能得到更真实的理解。如他不喜欢歌颂盛世,同样,不愿粉饰佳节。

他写于除夕的诗,其实没有一首是愉悦的——

倏忽流光吹剑过,年年此夕费吟哦。

历穷讵有绳堪续,面改难如镜可磨。

廿载偏忧来日促,一身但觉负恩多。

遥知慈母尊前意,念子今宵定若何。

——《辛卯除夕》

无多骨肉话依依,珍重相看灯烛辉。

饮为病游千里减,瘦因吟过万山归。

老亲白发欣簪胜,稚子红炉笑作围。

屏却百忧成一笑,去年孤泪此时挥。

——《壬辰除夕》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癸巳除夕偶成》(其一)

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

汝辈何知吾自悔,枉抛心力作诗人。

——《癸巳除夕偶成》(其二)

悄立市桥,愈是阖家团圆之时日,他愈觉悲辛。他把奔波之苦、暂聚之欢,以及拂而不去的苦闷心态,写得生动入微。生活于他而言,始终是艰辛的,忧患频生,首尾不能相顾。

也曾想着,不问尘俗,一壶酒外终无事,万卷书中死便埋。奈何现实似债逼人,十丈软红,黄粱一梦;他未曾能有一刻真正抽身,穷困和伤病对他处以凌迟之刑罚。想不问前程向前走,却又心灰意冷,进退失据。

撕开过往,看见日渐僵硬的内心,悲伤敲击骨头。他向来欠缺乐观的能力,学不会听天由命、对命运安之若素。他亦不肯削足适履,随波逐流。是诗歌给了他超越既有生活轨道的可能,提供了自怜、自恋、想象、发泄的渠道。在书写的过程中,他反叛不羁,抵制着命中的局促,努力实现着那些势必落空的愿望。

可是此时,他连向来执信、赖以为生的信念也开始怀疑、动摇,“汝辈何知吾自悔,枉抛心力作诗人”,其意比前一年间所叹的“为何辛苦为诗后,转盼前人总不如”(《写怀》),要沉痛颓丧得多。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从某个层面说,诗歌是他的心魔,也庆幸有这心魔,人才不会忘记和自己对话。

想起奇僧苏曼殊写的“诸天花雨隔红尘,绝岛飘流一病身。多少不平怀里事,未应辛苦作词人”,不免又是一叹。

似流水浮舟,光阴里的旧事,在月光中缓缓滑过。那月光有一种漠视人世悲喜的味道,看千万年更迭,如同朝夕。

我无法为你解说一个久久望月之人的哀伤,就像哲人无法穷尽人生的苦痛。那本是源于生命最根本的不安和孤独。

那是《诗经》里叹的“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伤”;那是曹孟德忧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那是《古诗十九首》里说的“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那是唐人问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那是宋人忧的“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这是正在冻结、濒临灭绝的话语,再也无法被深刻地、华美地、随意地、肆无忌惮地说出口的情感。是被我们折叠在书页中,只有在夜静阑珊四下无人时才会偶然拾起的梦。

他在二十五岁时为自己的人生定了调,《癸巳除夕偶成》(二首)与其他的寒士悲歌不同在于,他此时的对月浩叹,不单是嗟穷叹苦、啼寒号饥,不单照见了自己生命的寂寞,亦照见了古往今来对生活和生存的思考。

曾经我以为,世上的人都会经历着各自不同的生活,后来,我才知道人世间的经历,悲欢喜怒、聚散离合,不过是相似的循环。

近来兴起民国热,林徽因尤受追捧。若我说,金岳霖晚年常念“悄立市头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据说是为了怀念林徽因,大家会不会对黄仲则忽然亲切几分?

同类推荐
  • 飞翔的高度

    飞翔的高度

    本书是作者的精品散文集,包含江山多娇、我爱我家、走进美国等。人与其它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有智慧。人的智慧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可限量的。所以,人的智慧才是人类飞翔的翅膀。我们相信我们的智慧,就让它高飞;我们凭借智慧,让幻想高飞,让精神驰骋。
  • 许我一个奇迹:港大诗影

    许我一个奇迹:港大诗影

    本书为作者十多年来以港大为创作重心的诗歌精选集。这部诗集着眼于游历东西地域空间的感验,寻求传统和现代转化、东方和西方汇通的可能。以杭州、香港、纽约、北京、台北、泉州、新加坡等名城为主线,记录了作者对于历史时空和人情世事的文化思考。
  • 被淘空的村庄

    被淘空的村庄

    《被淘空的村庄》,这部二十多万字的散文集,字里行间弥漫着浓郁的南方工业生活气息,有着厚重的乡土情怀,工业生活气息来源于作者在南方多年的漂泊经历,乡土情怀并不是传统意义上对乡村田园牧歌式生活的赞歌和怀旧,而是深入到当下乡村生活的内部,对工业时代下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乡村精神肌理和生存境况的剖析。
  • 又是月季芬芳时

    又是月季芬芳时

    情感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世间永远说不完也不清楚的就是情感,世间哪怕说了千遍万遍也不会感到厌倦的就是情感。人们常说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人世间由爱组成,无论是亲情、爱情还是友情,我们都需要,我们都离不开。离开了情感,离开了爱,人活着就失去了意义,就如月枯木死灰,人的生命就失去了光彩,失去了价值。无论情感的形式如何千变万化,但其性质永远不变,都是人们发自内心的不求回报的为对方为他人的付出。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总埋怨他人冷默无情,埋怨他人给自己的爱太少,却不知情感的付出是双向,你给予别人多少,别人同样会回报你多少。
  • 新诗杂话:朱自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新诗杂话:朱自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朱自清先生的文章,每一篇都极为宝贵,但其中尤以散文最为瑰丽,堪称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瑰宝。他笔下生花,文思泉涌,拥有独特的审美旨趣和美学意境,不拘泥于已有的散文体制,开创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树立了万口传诵的白话美文模范。
热门推荐
  • 大国崛起与国家安全战略选择

    大国崛起与国家安全战略选择

    本书是一本研究世界国家安全战略的书籍。主要内容包括:导论;世界霸主的梦想与现实—美国国家安全战略选择;命运多舛的大国追求—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选择;斩切不断的大国梦想—日本两次崛起及其国家安全战略选择等。
  • 君倾妃心

    君倾妃心

    一魔妃因为任性,不想嫁人,而自杀,重生到新世界,认识一个渣男,可没多久就被魔君大人知道了,派了很多人来请她回去,可她就是不从,直到她知道那渣男的种种“罪行”才没有理由再在这个世界生活,随他们离开,其中还带了一个铁板搭档。看小魔妃如何应对重重困难。
  • 丫环郡主

    丫环郡主

    世堪怜的孤女蝶儿身入王府做了丫鬟,乖巧的性子,被王爷安排在了生得美艳但胸无点墨,而且任性刁蛮的郡主身边做丫头。清静淡泊的性子、聪明却不张扬的好脾气赢得了所有人的喜爱。随郡主陪嫁至最受皇上宠爱的三皇子府,新娘子所爱非人,伤心之下跳水自尽,小蝶儿挺身相救,一桩喜事差点变成了悲剧。却不料灵魂错位,小丫头上了郡主的身,却要代替她在三皇子的盛怒之下活下去,更不幸的是两月后还发现这身躯有了孩子,而皇子却不认这孩子,这,这,这,故事到底如何发展!(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武魔之最

    武魔之最

    魔气大陆有个受人敬仰的职业武道家与它相对立的是华丽的武道家与魔法师的战争持续了几个世纪直到这个少年的出现。他是个孤儿父亲是龙族一王母亲是魔法师因武道家与魔法师成对立而被各自的组织家族拆散他能否打破龙族合并武气与魔法成为一代天骄?
  • 时空医师

    时空医师

    他由黑暗和光明属性的结合出来的怪胎,他是一个误吃神密果实的天才,他成为了神医的弟子,他拥有了大陆最顶尖天才的伙伴。但他仅仅是一位想拯救父母的孩子,仅仅是一个想守护队友的伙伴,仅仅是一位闻名大陆的时空医师。但是幕后的结果令这位医师不能接受…………
  • 田园药香:猎户家的俏娘子

    田园药香:猎户家的俏娘子

    一朝重生,医科大学高材生摇身一变成了穷苦小村花,一睁眼躺在了喜房内。家徒四壁,没吃没喝,全靠一身本事闯天下!开医馆,做药膳,包鱼塘,酿药酒,顿时风生水起,扭转乾坤。他是山中猎户,高大威猛,腹黑深情,宠妻如命。“夫君,咱们能不吃肉了吗?”“好!”白薇很快发现,虽然他换了口味,可是比以前更重口味。依山傍水,桃源生活,儿女成群,富贵满堂!【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梦境无界

    梦境无界

    人生如梦,仙梦凡,梦如人生,凡梦仙。一个小小少年,为了有一个美好的人生,反驳天意对自己的安排。历经无数的磨难,那怕身亡魂灭,也要去完成了心中的梦想。人生是自己的,要怎么活也要自己说了算。天道、命运都是空。我要圆我自己的人生梦。
  • 囚宫计

    囚宫计

    一朝穿越,她已是他的弃妃。不得宠,无人疼爱,处处被人针对。“你以为装疯卖傻玩自杀,就能让我对你另眼相看么?沐柠萱,我告诉你,我对你一点兴趣都没有。”醒来的第一天,他就肆意嘲讽,让所有人都知道了她的不得宠。只是,她却全然不在乎,完全是冷眼相对。重生后的她,早已经不再是原本的沐柠萱,如何会再对这些人屈服?一袭红衣,冷眼看天下。宫斗,阴谋诡计,她淡然处之;威胁,迫害,战争,她从容面对;嘲讽,流言蜚语,她一笑而过。苦尽甘来,终得帝王之爱,却不知这是幸还是不幸?【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最神奇的经济学定律

    最神奇的经济学定律

    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人,从事着怎样的职业,生活在怎样的人生状态里,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然,也总有针对各种问题总结出的原理或定律。本书介绍了80个神奇的定律,从生活化的场景出发,从经济学家的视角分类解读,力图为读者呈现浅显易懂的经济学定律。
  • 甜美萌公主遇到冰冷酷王子

    甜美萌公主遇到冰冷酷王子

    当她看见他的第一眼,她的心就已经被深深的抓住,可爱,校花,少女情怀,青春萌动。黑暗,失望一次次将她推向万丈深渊,接下来等待着她的又会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