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26200000019

第19章 潇湘路远

来往各如梦,孤帆又月明。还家反似寄,数日复长征。

渺渺吴淞道,悠悠楚客情。今宵酒醒处,拍枕暗潮声。

——《舟夜》

这首诗叫我忆起我二十二岁时,独自离家到云南旅行,躲在高原小城写作,一住许久。那时将这种生活方式称作旅居,开玩笑说自己是驿马星入命,注定东奔西走,言下带着一点凄艳和自得。

又想起鲍勃·迪伦唱的《日升之屋》(House of the Rising Sun),有一句叫人印象分外深刻的歌词,“他从生命中得到的唯一快乐,是一个镇接着一个镇地游荡。(And the only pleasure he gets out of life,is rambling from town to town.)”

现在想来,大约仲则的心思与此有些类同。他也是喜欢四处游荡,虽然早期离家不远,多在吴越、徽州等地,却也跑得相当频繁。

这一次计划前往湖南,可能是考虑做了幕僚之后,便不那么自由了,所以他从常州乘船渡宁波湾,游镇江、四明、绍兴至杭州。

明月几时有?人间何事无。

倾城顾形影,壮士抚头颅。

——《月下杂感》(其一)

方寸谁堪比,深宵我共孤。

感君行乐处,分照及蓬庐。

——《月下杂感》(其二)

闻道嫦娥嫁,于今是结玲。

河山收地魄,宫阙烂天银。

——《月下杂感》(其三)

前度曾愁我,今宵更照人。

高寒吾不畏,去路恐难真。

——《月下杂感》(其四)

可能真的是心性所致,纵使身在翠润旖旎的江南,也时常不由自主地流露天涯苍茫之感。先看他《月下杂感》的其一、其二。此二首中,其一好过其二,笔意不离月下之景,又写自己的壮志难酬,前途难测。深宵月下,杂感纷呈……谓美人虽有倾城之色,倘寂寞幽怨,月下能不顾影自怜?壮士空有大好头颅,一腔热血,不能为国捐躯,不免也仰天搔首,唏嘘不已。

对月临风是古人一贯的雅兴。月白风清,夜深人静,惹人畅想。无数好诗妙词便是在这有月之夜催发出来。

杜甫《江汉》诗云:“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诗意浩大,孤独也浩大,叫人只觉得天地渺渺,孤独无垠,而人的存在真是渺小如尘——只这一瞬间,这思情可以与天地同源。仲则诗承其孤独,由腐儒之叹,转为壮士之悲。

仲则这首《月下杂感》,于遣词造句避免直露,以明月为知己,感伤贫士之志,赞明月之无私普照,暗谴世道之不公,言语虽然潇淡,豪情却隐隐勃发。

仲则的诗作大体而言,不脱“贫”、“病”、“孤”、“穷”(穷途末路之穷)四意。他诗中屡屡感慨年齿渐长,功名蹉跎,一事无成。

其实,一事无成,终此一世,是何等高旷洒脱的境界?须得俗念都净了,才能甘于平凡,勇于淡泊。若能一事无成悠然一世,不晓得多少人羡慕呢!

这一次游历期间作的诗,颇有佳作,以《和仇丽亭》(五首)以及《途中遘病颇剧怆然作诗》最见其风采。

八月,从新安归,经武林,与丽亭匆匆话别。十月,复从山阴来,丽亭出仲秋见赠诗五章,次韵答之。

仇丽亭,仲则友人,杭州(仁和)人,乾隆四十二年举人,后做桐庐训导。依前所述,仲则九月离家,游镇江、四明、绍兴至杭州,所以序中言,十月,复从山阴来。这时仇丽亭给他看仲秋时写给他的赠诗五章。仲则和其作而用原韵,故有和诗五首——前年为访天都去,今岁因探禹穴来。

来往江潭各如梦,逢君仍在越王台。

——《和仇丽亭》(其一)

鸿爪游踪首重回,经年逐尘埃。

青山笑客不归去,为报饥寒驱又来。

——《和仇丽亭》(其二)

典衣曾共湖千宿,次第看花不忆家。

几度哦君好诗句,先生意独在梅花。

——《和仇丽亭》(其三)

多君怜我坐诗穷,销被萧条囊橐空。

手指孤云向君说,卷舒久已任秋风。

——《和仇丽亭》(其四)

惜别匆匆悔见迟,楚云千里是相思。

遥知此去湘潭柳,一夕清霜似鬓丝。

——《和仇丽亭》(其五)

前三首回忆前情,兼赞对方诗作,谈及自己为生计所迫,要四方奔走谋求出路,如“青山笑客不归去,为报饥寒驱又来”之语,不免有自嘲之意。第四、第五首,才见作者本意。仲则痴心于诗,才显于斯,已是众所周知。然他际遇之窘迫,又叫友人担忧,所以言谈时不免劝及,而仲则自谓:“手指孤云向君说,卷舒久已任秋风。”

是豁达吗?我想是的!是真心话吗?我想也无须怀疑。但是知和悟之间的距离,实在是“一线之隔,谬之千里”。试看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再想仲则的“卷舒久已任秋风”,真是心酸不尽。

一个是仕途意了,隐居自适,一个是江湖浪荡,强自抒怀。这两者的境遇之隔,也是境界之隔。

寒士之悲,大抵是世家子弟不能想象亦难以真正感同身受的。

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中言:“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古穷人之辞也……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此为正解。古来亦有许多达官显贵诗作极佳,上溯到两汉、六朝、隋唐,下延至两宋,真正的寒士,因诗留名的其实不多,舞文弄墨的大抵是世家子弟(因有知识的垄断传承),即使曾是田舍郎,后来亦因科举登了庙堂。

“多君怜我坐诗穷,销被萧条囊槖空。”朋友感慨他因执着诗道而困厄,落得行囊萧索,而他自己矢志不改。仲则的心思专注在诗作上,在清朝那样的大环境里,这样的人即使有心仕途,也难有顺遂发展。如曹公说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那种成功的标准,他是学不来的。

再看其五:“惜别匆匆悔见迟,楚云千里是相思。遥知此去湘潭柳,一夕清霜似鬓丝。”若说前诗是强作豁达,此诗则透露了仲则心中的犹疑不安。他没有“莫愁前路无知己”的自信,他有扬名立万的愿望,却没有把握能实现。

他说,此去湘潭路遥,杨柳经一夜霜侵,可以预料的是,我的鬓发亦会因离乡别友的愁绪而变白。

乾隆三十四年十一月,仲则乘船从杭州出发,取道江西去往湖南长沙,途中生了一场大病,病中作诗两首,诗意凄怆悲苦——摇曳身随百丈牵,短檠孤照病无眠。

去家已过三千里,堕地今将二十年。

事有难言天似海,魂应尽化月如烟。

调糜量水人谁在,况值倾囊无一钱。

——《途中遘病颇剧怆然作诗》(其一)

今日方知慈母忧,天涯涕泪自交流。

忽然破涕还成笑,岂有生才似此休。

悟到往来惟一气,不妨胡越与同舟。

抚膺何事堪长叹,曾否名山十载游?

——《途中遘病颇剧怆然作诗》(其二)

唐诗里甚少言病苦,有的话亦如刘禹锡般昂然洒脱:“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宋词多愁,但亦是清愁、薄寒、微恙,如“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之类的调子。到了仲则这里,以病人之身写病中凄苦,确实看得人揪心不已。

也许是舟车劳顿,也许是心情抑郁,他原本羸弱的身体再出状况。仲则写自己病中景况,纯用白描,非常真实沉痛:“摇曳身随百丈牵,短檠孤照病无眠。”“调糜量水人谁在,况值倾囊无一钱。”

在舟中颠簸不定,病情反复,病体虚弱,有时候几乎难以站立。夜来无眠,独对残烛,那火光似人挣扎着一息尚存。病中乏人照料,只因囊中羞涩,想起二十余年来的生计艰难,劳碌奔波,只觉得心事茫茫无人可诉,此情此困唯苍天可知,也许要魂化碧血、窍归烟月才能留下一缕忧思在人世。

他曾是如此贴近死亡,饱受病痛磨折,命在旦夕。死亡已经紧逼到勾勾手就能将他拘走的地步。

随着昼夜的流逝轮转,所有的思绪都归于空寂。

不会残灯无一事,觉来犹有向隅心。病中他想起老母,醒悟母亲素日对他的担忧牵挂并非杞人忧天,由此生出浓浓愧疚。此诗若一路沉痛下去,便失了风骨,不堪多言,妙在“忽然”二句往下,翻转诗意,自成气骨。

也许是悲极有悟,他忽然想到“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古语,自信涌起,比吃了几十服药还灵验,灵机一触,豁然开朗。

刹那间,如梦初醒,醍醐灌顶,心轻盈得可以飞起来。有才之人哪能如此轻易死掉?忽然就转悲为喜,想明白,过去未来都存在于天地运行的一气中,古往今来,生老病死也不过是一气的变化。

一口气不来,往何处安身立命?命在旦夕间,还有什么不能放下?命始命终,循环不息,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行游罢了。这般思来,形单影只,流落异乡,与陌生人一起度日,其实只是气数流转,因缘和合罢了,不必过分伤感遗憾。

生死关闯过,此后的生命都是额外的赐予。我将用更热烈的爱去思索如何偿还。如果说,还有什么遗憾值得抚胸长叹,那就是,还没来得及历遍名山大川。

人世迢迢,纵不能功成名就,亦要能有信步游赏的自在,历遍桃李春光,感受世情百态,方算不负此生。

深慰我心。

同类推荐
  • 突围与回归:新时期散文思维艺术

    突围与回归:新时期散文思维艺术

    本书内容包括:“困境与突围——新时期散文缘起”、“传统与创新——新时期散文说”、“思想突围——新时期散文变革之社会反思”等。
  • 看绿

    看绿

    这是一篇用现实主义手法写成的散文,作者对生活和现实的真实感受,对现实的忠实描述,表达了作者纯朴的心意和愿望。
  • 读者精品(生活百味)

    读者精品(生活百味)

    生长在大江北岸一个城市里,那儿的园林本是著名的,但近来却很少;似乎自幼就不曾听见过“我们今天看花去”一类话,可见花事是不盛的。有些爱花的人,大都只是将花栽在盆里,一盆盆搁在架上;架子横放在院子里。院子照例是小小的,只够放下一个架子;架上至多搁二十多盆花罢了。有时院子里依墙筑起一座“花台”,台上种一株开花的树;也有在院子里地上种的。但这只是普通的点缀,不算是爱花。
  • 读者最喜爱的经典散文

    读者最喜爱的经典散文

    为了让广大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佳的阅读效果。我们遴选出近200篇为广大读者所熟知的中外 散文名篇。本书选文作者多为名家。中国作家中有蜚声中外的现代散文家鲁迅、朱自清、周作人、梁实秋 、丰子恺等,当代散文家季羡林、刘白羽、秦牧、贾平凹等;外国作家中既有享誉世界的大文豪。如萧伯 纳、纪伯伦、雨果等,又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如聂鲁达、川端康成等。《读者最喜爱的经典散文》将 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作家作品兼收并蓄,力求满足各方面读者的阅读需求。
  • 春天里的四季

    春天里的四季

    从少年时代的故乡河北大名县写起,一直写到2000年退休以后的家居生活。从中充分表达了她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对师尊的感恩之情,以及为人子、为人妻、为人母的血肉之情。
热门推荐
  • 惊魂先生猛鬼萝莉

    惊魂先生猛鬼萝莉

    高中生叶京魂,成绩倒数、各种倒霉。某天突然发现自己竟是被小鬼附身,而这个小鬼,竟是一个激萌的小萝莉……校园咒怨、梦魇蛊虫、民国僵尸、魅惑妖女、解剖学教室、鬼娃傀儡……专职除魔卫道,兼职调戏校花、保护霸道女总裁新人新书,拜谢支持!(更新时间:中午1点,晚上8点半)
  • 仗剑江湖记

    仗剑江湖记

    原名《仗剑一笑走江湖》作者就是本人啦原名倾小也
  • 战妃很倾城

    战妃很倾城

    他的属下一手执剑于她的哥哥的脖子上,而他只是在看好戏的样子!她哥哥向她表白,她不信后晕了过去!一朝穿越,惹上他究竟对不对?是天注定,还是一场不死不休的孽缘!
  • 娱乐至上

    娱乐至上

    不大会写简介,基本上本书写的是主角重生之后以韩国娱乐界为跳板,席卷亚洲娱乐界,建立美女明星11的故事。喜欢李孝利,喜欢宝儿,喜欢蔡妍,喜欢LeahDizon,喜欢星野亚希的都不要错过哦!但是如果你是喜欢松岛枫,喜欢吉泽明步的话嘛!嘿嘿,那就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啦!【娱乐至上①号交流群:3524097】
  • 汉朝这些人③(刘彻卷)

    汉朝这些人③(刘彻卷)

    历史应该是活的,历史应该是精彩的。读史这么多年,深知那些学究性的史料多么让人倒胃口,那些“专业”的术语和故作高深的文字将大多数人挡在历史的门外,与这些精彩的人物和事件无缘,不能不说这是一种遗憾和撰史者的悲哀!历史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鲜活记忆,我们要将历史上的功过是非铭记在心,我们不该忘记历史,不该忘记那些为我们今天生活作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墨香满楼,开创现代历史的先河,写历史、写人物、写人心。
  • 焦琴柯箫

    焦琴柯箫

    东晋中期,民间与江湖盛传“得琴箫者,得天下”,由此引发江左朝廷(东晋)、前秦朝廷、灭亡政权(鲜卑前凉、氐族成汉、前凉政权)以及江湖流派、门阀士族对‘焦尾琴,柯亭箫’腥风血雨般的争夺。桓冲携子桓骐登临东山,拜访谢安。清谈宴会,桓骐言惊四座,遇名师,得授天下第一武学。谢安东山再起。桓温遗憾去世,遗命桓骐取得琴箫,登临帝位。谯国桓氏与陈郡谢氏互为较量妥协,桓骐得以与谢安之女谢翾约定婚姻。为振君权,消解梦魇,孝武帝听信方士之语,一道圣旨,将成亲拜堂的桓骐派往中原。桓骐多番死难,到得中原,因前秦丞相王猛之死,卷入前秦、前燕、成汉、前凉多个政权及江湖流派争夺琴箫的战争中,屡遭险恶,生死悬线。谢翾北渡,千里寻夫,却误入前秦宫廷。历经磨折,寻得夫君,却无法相认。桓骐、谢翾偶得琴箫,助东晋朝廷赢得淝水之战。又助前秦苻坚回归北土。桓冲和谢安去世之后,二人携子隐归会稽。
  • 枯叶蝶之血蝶

    枯叶蝶之血蝶

    她是16岁的少女枯叶蝶,和闺蜜加嫂子的上官馨雨转到新的学校,认识了冷少冷陌韩和叶少叶玉溪,从此一场2男追一女的戏便开始,当枯叶蝶在选择冷陌韩时,一场计谋使枯叶蝶被他(他是谁)杀害,浴血重生的枯叶蝶化白浴血后成血蝶,同异魂(自己的另一个魂魄)银化用银蝶的身份再次进入学院时,一场复仇开始。枯叶蝶的真实身份是什么.....她的未谋面哥哥是谁.....
  • 仙神之痕

    仙神之痕

    前世只是一个平凡的初二生,却被创世神安排了一场车祸,来到异界。历经重重困难,开始创世九考。
  • 玄云记

    玄云记

    本书根据上部小说事后故事,根据上次浩劫后,新男主角一生命运被人操控被,最后靠自己努力摆脱操控,在旅途上遇到一身之爱
  • 我会守护你一辈子

    我会守护你一辈子

    “死丫头,你给我站住!”一位凶巴巴的商店老板正拿着扫帚追赶着一个十岁左右,穿着破烂的小女孩,只见那女孩手里紧抓着一个袋子,奋力地向树林里跑去,她每次偷了东西往那里跑时,老板都不会再继续追下去了。但今天偏偏运气不好,被石头绊了一跤,老板趁机逮住了她,就在她濒临绝望的时候,一个小男孩挡在了她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