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26200000013

第13章 钓台慕贤

[壹]

前文有述,仲则少年童子试时遇上两个特别赏识他的人,常州知府潘恂和武进县知县王祖肃。这两人官运不错,数年后潘恂升任浙江观察,王祖肃亦升任徽州府同知。与潘恂一样,王祖肃亦邀仲则往徽州游玩,所以仲则在乾隆三十三年秋天、三十四年夏天两次前往徽州。虽没有明显的资料,但有论者相信,这是他幕府生涯的起点。

乾隆三十三年十月,仲则在杭州逗留之后,沿钱塘江而上,赴徽州,途经浙江桐庐县时,感怀古迹,写了一首《过钓台》:

上者为青云,下者为朽壤。

立足一不坚,千古徒怅懩。

先生际中兴,空山寄偃仰。

乾坤自清宁,道不与消长。

钓台高巍峨,江水平如掌。

其下多估帆,鹜利日来往。

未知此中人,见亦作何想。

而我适过之,轻风吹五两。

弥望烟云深,高吟众山响。

这一首《过钓台》咏怀古迹,赞慕严子陵的高士之风,同意之作,李白和苏轼也有写过。

李白《古风》诗:“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昭昭严子陵,垂钓沧波间。身将客星隐,心与浮云闲。长揖万乘君,还归富春山。清风洒六合,邈然不可攀。使我长太息,冥栖岩石间。”

苏轼《行香子》:“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这一诗一词,入目如画,可堪赏玩,分别从不同角度称颂了隐逸之士、隐逸之情。

李白的《古风》着笔于严子陵的高义潇洒。为王佐之臣,建不世之功,功成而身退,深藏姓与名,是李白为自己设计的人生方案。世是要入的,不但要入,还要深入,拯黎民之疾苦,解苍生于倒悬,才不负这龙凤之质,只是不可恋栈功名,不可有俗人之态。

诗仙在诗作中屡屡致意的谢安、严子陵都是这样的人。

严光,字子陵,本姓庄,据说是庄子后人,西汉末年人,少有高名,与汉光武帝刘秀同游就学。时天下动荡,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刘秀起兵,严子陵仰观俯察天下势,携剑随君赴征程,积极辅佐其成事。

功成之后,天下安定,刘秀即位称帝,是为东汉开国之君。汉光武帝刘秀为一代明君,不忘旧时之谊多次延聘,严子陵固辞不就,宁愿隐姓埋名。据说刘秀为了怀念他,将自己的儿子取名为刘庄,庄光(庄子陵)为避讳,改姓为严。

有此因由,民间也开始演绎流传各种版本的传说。据说刘秀思贤念旧,使人绘严子陵形貌四处寻访。有人报称在齐地有一男子穿着羊裘在泽中垂钓,一般渔翁垂钓穿蓑衣,而这个人身着羊裘……刘秀怀疑是严光,立即遣使备车,连请了三次,并亲自致书:“古大有为之君,必有不召之臣,朕何敢臣子陵哉?惟此鸿业若涉春冰,辟之疮痏须杖而行。若绮里不少高皇,奈何子陵少朕也。箕山颍水之风,非朕所敢望。”

这份招贤书,写得跟情书似的,刘秀不以君臣之份相逼,而以同窗之情相邀,言辞切切,盼会之心犹然在目,严子陵见无法推诿不去,始至京都洛阳。

司徒侯霸与严光亦为旧识,遣使奉书,严光不答,投札与之。侯霸得书,封奏之,汉武帝笑曰:“狂奴故态也!”车驾幸其馆,严光高卧不起。光武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于是叹息而去。

大约两人感情实在很深,刘秀丝毫不怪罪严子陵的冷淡失仪,即便他拒绝了刘秀请他入朝为官的邀请,刘秀依然对其才学风仪念念不忘,召其入宫论道叙旧,同坐同卧,促膝长谈,兴尽即同榻而眠。严光入睡时将脚放在刘秀肚子上,次日上朝,有大臣奏报“昨夜客星犯帝座甚急”,刘秀大笑,不以为意。

其实我是小民趣味,联系上面出处不详的招贤书和这一段轶事,以及日后刘秀对严子陵的念念不忘,琢磨着这两人的关系怎么看都有点“基情四射”,不知普罗大众是否和我一样恶趣味?

在洛阳,刘秀欲授严子陵为谏议大夫,不从,归隐富春山垂钓耕读。建武十七年,刘秀再次征召他,仍不就,归还故里隐居,年八十而卒。

严子陵的故事在西晋皇甫谧的《高士传》里就有描写,文人对他拒绝征召的潇洒、皇帝前来探望依然高卧不起的桀骜,深为崇敬和向往。

古人束发读诗书,讲求的是修德修身。严子陵有热血,有抱负,有韬略,世乱时危时,他可以携剑随君赴征程,世道清宁时,却不肯堕入官场,身染红尘,只因他意不在此。若是寻常隐士也还罢了,毕竟安贫乐道,独善其身,偏他是曾建有不世之功的人,面对如此巨大的诱惑,兀自能够选择出世,这等旷达的胸襟岂是常人所及?

面对君王明主的拳拳盛意、知遇之恩,有几人能不诚惶诚恐,感激涕零?一般人恨不能即刻拜倒尘埃,粉身以报,高峻之士推辞几次也就从了——就连后来的诸葛孔明亦未能免俗,三顾之后就忙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严子陵却始终不动摇,这份坚持有极为难能可贵之处。

最好的情况是,知识分子和政治精英共同筹谋着民族和国家的将来。传统文人普遍存在着某种矛盾心态,人格轻微分裂,一边高吟着“归去来兮”,一边默默希望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真正洒脱能有几人?有一首不知名的诗对此讽刺得入骨三分:“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少一人?”

唐初骆宾王到富春江七里濑严子陵钓台,写下了著名的《钓矶应诘文》。他在钓台看人垂钓,看鱼儿吞饵上钩,由此想到自己几经磨难,想到身陷政治斗争中可悲的个体。骆宾王写文章,喜欢用数字作对句,如“秦地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仲则作诗也擅用数字作对句,与他风格很像。

[贰]

转回头再看苏轼的《行香子》,词境直如这词牌名,着眼于君臣之谊,贤臣难得,明君更难得。立于富春江畔,钓台之上,怅怀古事,坡仙想起的是古往今来多少君臣之间的纠葛沧桑。

昔年范仲淹主持重修桐庐富春江畔严先生祠堂,撰文赞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严子陵是个纯粹的人,他和春秋时晋文公的谋臣介子推一样,功成不居,表里如一,风骨堪为隐逸之士的表率。

苏轼是宦海播迁多年的人,有过风光也吃过不少的苦头,所以“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见“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还是会感慨系之。

成败在人谋,天数渺难寻。还归到山水里,人不再受缚于礼法,莫说君臣之别,连朝代兴亡也可以化作过眼烟云。

寻回自己,做回自己,是比君臣一梦、今古虚名,更难得、更紧要的存在。

太多人只能善始,未能善终。严子陵是真洒脱,真舍得,真放下,不违初愿,不负初心,看透了世事,洞察了人心。试想一下,假如他当初一个没把持住,碍于情面,尘心一动入朝为官,也许确实会成就君臣之间的一段佳话,但更大的可能性是受困于官场,与人争斗倾轧,为自保而失却本心。

自古以来,君臣反目是常有的事。就算不反目,一旦受缚于名分,那隔阂也就自然产生了,断难做到彻底的潇洒自如。

与其来日“朝夕相对,形同陌路”,倒不如今日心存旧谊,归于山林,悠游方外,与猿鹤相伴为友,以清风明月为知音,抚琴、长啸、徐行,山河入梦,岁月入怀。

对严子陵历来人们是赞得多,但亦有人咏说:“一着羊裘便有心,虚名留得到如今。当时若着蓑衣去,烟水茫茫何处寻?”这是讽刺他归隐不彻底,从另一种角度臧否历史人物,观点并存,本无可厚非,不过实有强人所难之嫌。

道家逍遥游的境界,对一个真实存在的人来说太难了!难道要他餐风饮露,功成之日即跨鹤仙去才算真无求?严子陵是人不是仙,纵然他不受凡俗之事牵扯,毕竟人世之情尚存,这正是他可爱、真实的地方。何况他一生高风亮节,言行一致,尤其表里如一是绝无可质疑的。

相传后世有一位上京赶考的秀才,经过严子陵的钓台,作了一首诗:“君为名利隐,我为名利来。羞见先生面,夜半过钓台。”未知此人考运如何,后来又如何,这自嘲自愧却又见得士人的自觉了。

李白的《古风》立意峻渺高远,苏轼的《行香子》行笔细腻清长,高人在前,相较之下,后学仲则所作的《过钓台》实在一般,笔力逊之,立意逊之,感慨的不过是人与人之间的高下之别,高人不为名利所拘,俗人但为利禄奔忙。

《两当轩集》中另有一首同题之作《过钓台》,作于乾隆三十八年——桐君入我梦,趣我推蓬起。

一鸟啼岩间,双台峙云里。

十载道旁情,惟有狂奴耳。

更酌十九泉,饱看桐江水。

时仲则汲严子陵祠堂东侧清泉泡茶,坐观江景。这泡茶的一脉清泉颇有来历,陆羽《茶经》中品天下水味,此泉居第十九。

后一篇比前作更生动,多了情趣。综而论之,仲则这随兴随笔之作,与李白和苏轼吟颂严子陵的名作不可同日而语,亦无法体现仲则真正的水平。《两当轩集》有更好的怀古诗,后慢慢会提到。

许是少时武侠小说看多了,我在读仲则的诗时,总有种不着边际的联想,觉得他就像出身寒微却骨骼清奇、天赋惊人的少年侠士,需要在江湖上打磨历练,历经辛苦,要遇得上等机缘才可一鸣惊人。此亦如黄公望作《富春山居图》跋时所言“庶使知其成就之难”。

《过钓台》单看不出众,要和《春夜闻钟》、《游白沙庵僧舍》联系起来看才有情味,这三首诗虽不是作于同一年,所作时地点也不同,但其内在的意境、情怀有宛转相续之处。

近郭无僧寺,钟声何处风。

短长乡梦外,断续雨丝中。

芳草远逾远,小楼空更空。

不堪听沉寂,天半又归鸿。

——《春夜闻钟》

偶展登临兴,攀萝到上方。

江流送今古,僧话杂兴亡。

漱罢水泉冷,听沉由罄凉。

归来林坞夕,高处尚斜阳。

——《游白沙庵僧舍》

从时间上看,《游白沙庵僧舍》作于乾隆三十二年秋,《过钓台》作于乾隆三十三年秋,《春夜闻钟》作于乾隆三十四年春,就水平而言,《春夜闻钟》和《游白沙庵僧舍》比《过钓台》要好。

对《春夜闻钟》,吴蔚光《两当轩集诗钞》赞曰:“仲则秋声也,如霁晓孤吹,如霜夜闻钟,其所独到,直逼古人。”《春夜闻钟》韵调绵邈,寥寥数语,横涂竖抹,点染出一片浓郁乡思,确实很见唐人之风。

我是将这三首诗当作游记来读,甚或是当微博来看,一面可以看出仲则游历的行迹,一面可以揣摩他登山临水时的心迹。读诗不必强求深意,而深意自现。

可以尝试着这样联系、理解:他行经富春江畔,在雨夜听见禅寺钟声,那钟声随风伴雨而来,淅淅沥沥打湿了乡梦,惹人辗转难眠。

他意欲排遣愁思,由此生出登临之兴,白日里访古探幽,攀萝登山,寻访寺僧,山下江流宛转浩汤,在僧舍清谈,闲话世事兴亡,不觉磬声响起,见天色渐晚,山僧要做晚课,于是辞别而去……踽踽独行山里,时林鸟声稀,金乌欲坠。回首望去,天边高处尚有一抹余晖——是寂寞也不寂寞,心有宁静愉悦,心知每一次的相交相会都是一期一会,不可复制,可期不可待,所以既满足又意犹未尽。

斯人独行山野,身后云山欲眠——这样的情境总让我想起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相看两不厌,暗藏多少未尽之意。

恰好,黄仲则有一首《题画》诗这样写道:

淙淙独鸣涧,矫矫孤生松。

半夜未归鹤,一声何寺钟。

此时弹绿绮,明月正中峰。

仿佛逢僧处,春山第几重?

黄公望以画作诗,黄仲则以诗作画,隔世之人,诗境画意却有共通之妙。今之富春江畔全不似黄公望画中潇散简远的意境。昔年盛景,今访之多半面目全非,此时移世易,令人深觉惆怅,惋惜无奈。

同类推荐
  • 在不确定的尘世

    在不确定的尘世

    本书是王志成先生的第二本个人散文集。比起第一本《后现代生活沉思录》(我社出版),作者的文笔更加成熟,思想也越发深邃轻灵,内容包括“圣人的顽固和思想的用场”、“真理的流淌和意志的力量”、“滋养的世界和简单的生活”、“神秘的自我和不确定的尘世”等。这些散文,不是晦涩的哲学思考,它们来源生活,将哲学世俗化,同时又带着一种沉浸于哲学者的天真,帮助读者净化思想,深入思考生活的意义。
  • 愿你是阳光,明媚不忧伤

    愿你是阳光,明媚不忧伤

    如果生活没有阳光,黑夜中依然会有风景,风景中依然会有星光,星光下依然会有小桥,小桥下依然会有渡船,渡船依然会扯起风帆到海角。还有心花,还有希望,这是我们的生活,这是我们的阳光,黑夜中有我们的心灵,心灵中有不灭的阳光。《愿你是阳光,明媚不忧伤》精选《哲思》创刊十年以来最受读者欢迎,最具正能量的文字,霸气传递正能量:我们并不需要向外界索取,而应该在自身内心深处点燃能照亮旅途的阳光,不用点亮世界,能温暖自己欢愉四周就好。
  • 橡皮:中国先锋文学.3

    橡皮:中国先锋文学.3

    这是中国当前最有写作才华的作者队伍,每一个人都那样特立独行、不拘常规、又敏锐多情。 翻开《橡皮:中国先锋文学》,您将由他们带领,走进中国先锋文学大本营,领略目前中国文学最前沿的动态,关于当下中国先锋文学,无论是题材、文本结构,还是语言才华和思想张力,您都将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获得一次丰富的精神滋养。
  • 林徽因全集之译作诗歌戏剧(1)

    林徽因全集之译作诗歌戏剧(1)

    本部中《翻译卷》为林徽因翻译作品《夜莺与玫瑰》,《诗歌卷》收录《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等52首诗歌,《戏剧卷》为梅真同他们(四幕剧)。
  • 中华谚语(第六卷)

    中华谚语(第六卷)

    该书本着科学、规范、实用的原则,从收集的数万条谚语中选取其中的精华约11500条。收录的谚语哲理丰富,涉及范围广,从婚姻家庭到社会百态,从军事历史到处世哲学,从天文地理到农、工、商、建,从养生保健到琴棋书画……大千世界,千姿百态均有涉及。本书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掌握,在每句谚语下面标注了简单的释义
热门推荐
  • 唐刀

    唐刀

    大唐帝国通过开明的政治和强大的军事力量,成为当时世界的中心,从唐初的统一之战到盛唐时期所有的对内对外战争,都出现在冷兵器历史上对后世影响巨大的武器——唐刀。在当时的世界上是与阿拉伯大马士革刀著称于世的两种名刀,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在艺术上均达到了极高的成就,可以说是我国刀剑史上的巅峰。而一把刀,一个人,如果横空出世并在唐朝征战四方,开扩疆域,又在历史上第一次打败倭人,那又将是一种怎样波澜壮阔的历史呢?
  • 荒妖歌

    荒妖歌

    天地仿佛回到了那个盛世。这是一个狼烟起,群星闪耀的年代。这是一个人族少年踏歌行战天人的传奇故事。少年陆远走下平安山,搅动天下风云,血战十界八荒。压世家,镇外敌。回首相望,已无敌与世。平安山上那个压垮了一个时代男子气概的红袍少女,遥望星河,却只想回到那个遥远的家乡“地球”。
  • 渔火重生:晏来明城

    渔火重生:晏来明城

    明渔火踏进这个城市只为改变明莞的命运,可是她记得这个男人明明就是个炮灰,为什么他摇身一变变成贵公子了,他明明就是个痞子!!!第一次见面她一直盯着他下面看,“你看够了吗?”她忍了。第二次“渔火,你是我的人了。”卧槽,明明就只见过两次。后来,“渔火,你只能看我。”
  • 太上老君大存思图注诀

    太上老君大存思图注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昔时尚有情

    昔时尚有情

    ”顾昔时,我等了你八年,爱了你十年,我等不起了,你走吧,走了就别再回头,别给了我希望,却又要收回最后的念想,你放过我,我也放过你。“
  • 风华绝代的皇后

    风华绝代的皇后

    冷氏,世界经济三分之一的拥有者,傲视全球的神秘一族,几乎就是精英的代名词。传言,冷氏的人都是优秀基因的结合,不过到底如何就没有人知道了。
  • 创进你的孤单星球

    创进你的孤单星球

    继母生下双胞胎弟弟后,南夏被赶去雅町市的叔叔家寄居。与之前“夹缝中求生存”的困境相比,南夏觉得叔叔家的生活如童话般幸福美满-叔叔婶婶待南夏犹如亲生女儿,妹妹星雨对她也疼爱有加。内向的南夏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
  • 浅蓝色的青春

    浅蓝色的青春

    林夏曦,皇室公主,拥有倾城容颜和智慧大脑的她,在学院里度过了青春。那天,她和朋友无意穿越到了异世,却发现这里竟有不为人知的秘密。。。。。。一起看咱们女主穿越异世,创造奇迹吧!(颖韵第一次写校园玄幻小说,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求支持,求推荐票和评论。呵呵!)
  • 三国之风起云扬

    三国之风起云扬

    当旌旗覆盖了如血残阳,当军阵覆盖了黄沙战场,侯杨拾起了折断的长枪,汉末历史不复当初模样
  • 前世今生录

    前世今生录

    人死身毁魂不灭,举头三尺有冤魂,今生血仇来世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