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26200000011

第11章 观潮豪情

[壹]

乾隆三十二年,仲则生命中发生三件重要的事:第一是他奉母命,娶赵氏女为妻,这算是形式上与之前的恋人,彻底断了前缘;在求学方面仲则运气可圈可点,名儒邵齐焘时在常州龙城书院讲学,仲则与洪亮吉拜入其门下学习;是年秋天,仲则首次应江宁乡试,试后至杭州。

仲则游杭州,不像寻常所以为的那样乘兴云游,诗酒风流。他家境艰难,几近贫寒,实难如富家子弟一般,不虑生计,随性而行。这一趟杭州之行,多得一位故人相邀。潘恂是前常州知府,是他应童子试的座师,对其颇为赏识,潘恂升任浙江观察,遂邀仲则往杭州一游。

若无此行,若无钱塘秋潮的触发,天地浩渺、江潮壮阔的刺激,仲则令人叹服的诗才,或许要再过一些时候才能酣畅显露。

客有不乐游广陵,卧看八月秋涛兴。

伟哉造物此巨观,海水直挟心飞腾。

瀴溟万万夙未届,对此茫茫八埏隘。

才见银山动地来,已将赤岸浮天外。

砰岩槌岳万穴号,雌呿雄吟六节摇。

岂其乾坤果吁吸,乃与晦朔为盈消。

殷天怒为排山入,转眼西追日轮及。

一信将无渤澥空,再来或恐鸿蒙湿。

唱歌踏浪输吴侬,曾赍何物邀海童?

答言三千水犀弩,至今犹敢撄其锋。

我思此语等儿戏,员也英灵实南避。

只合回头撼越山,那因抉目仇吴地。

吴颠越蹶曾几时,前胥后种谁见知?

潮生潮落自终古,我欲停杯一问之。

——《观潮行》

海风卷尽江头叶,沙岸千人万人立。

怪底山川忽变容,又报天边海潮入。

鸥飞艇乱行云停,江亦作势如相迎。

鹅毛一白尚天际,倾耳已是风霆声。

江流不合几回折,欲折涛头如折铁。

一折平添百丈飞,浩浩长空舞晴雪。

星驰电激望已遥,江塘十里随低高。

此时万户同屏息,想见窗棂齐动摇。

潮头障天天亦暮,苍茫却望潮来处。

前阵才平罗刹矶,后来又没西兴树。

独客吊影行自愁,大地与身同一浮。

乘槎未许到星阙,采药何年傍祖洲。

赋罢观潮长太息,我尚输潮归即得。

回首重城鼓角哀,半空纯作鱼龙色。

——《后观潮行》

歌行本出于乐府,指事吟物,凡七言及长短句不用古题者,通谓之歌行。题名有作歌、行、吟、引、哀、怨、别、词、谣、弄、操者。这两首《观潮行》作于同一年,时间相隔极近,要写出差异本就不易。此时距离他与稚存于江阴逆旅中相遇,正式在诗文方面有所进益,不过年余,虽受了邵齐焘教引,但仲则的天赋、诗才无疑是令人惊叹的。

他的才气挟着青春和豪情逼面而来,如江潮浩荡。这两首长诗高妙在同一题材的创作,立意写法各异,雄逸豪宕,一气呵成。长诗行文至最后一句亦丝毫不见笔力坠堕。

《观潮行》借用传统辞赋的虚笔写法,当中多化用历史传说,间有兴亡之叹;《后观潮行》则纯用白描笔法,叙述潮起潮落全过程,归结到身世之慨。气势之磅礴,为历来观潮之作所未见。

这两首歌行,最得袁枚激赏。袁枚读了仲则的《观潮行》、《后观潮行》后,写了一首《仿元遗山论诗》:“常州星象聚文昌,洪顾孙杨各擅场。中有黄滔今李白,看潮七古冠钱塘。”誉其为“今李白”。这个论断,从提出之日起,并没有遭到当时人反对,也不曾有后世人否定,可见黄仲则这两首诗确实深入人心,实至名归。

观赏钱塘秋潮,早在汉、魏、六朝时就已蔚然成风,至唐宋时风俗更盛。南宋朝廷规定,这一天在钱塘江上校阅水师,以后相沿成习,八月十八逐渐成为观潮节。北宋诗人潘阆的《酒泉子》写道:“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我没有亲身看过激流轰浪的钱塘秋潮,只能从文字中瞻其风采。南宋周密所撰的《武林旧事》中记载了一段,可以跟黄仲则的观潮诗互证:“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而豪民贵宦,争赏银彩,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禁中例观潮于天开图画,高台下瞰,如在指掌,都民遥瞻黄伞雉扇于九霄之上,真若萧台蓬岛也。”

周密的《武林旧事》和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都是很有风致的书,这两本书可以合看,读完这两本书,对两宋的风俗世情可以有很细致的了解。孟元老回忆北宋汴梁,周密回忆南宋临安,都是在瞻寻前朝风华,寄一寄无处抛洒的哀思。

几十年的岁月重叠成薄如蝉翼的书页,两宋风仪在战火中灰飞烟灭……“其间逸闻轶事,皆可以备考稽。而湖山歌舞,靡丽纷华,著其盛,正著其所以衰。遗老故臣,恻恻兴亡之隐,实曲寄于言外,不仅作风俗记、都邑簿也。”——这或许是文人的无奈,当家国板荡、山河倾覆之时,一介文人除了秉守气节,能做的并不多,投笔从戎固然是美谈,然而并不是每个人的从戎都能起到预期的效果。

作为文人的幸运却在于,纵然外面的世界早已疮痍满目,人事全非,执笔时,依然能够妙笔生花,再觅旧时的繁华。

是徒劳,也是慰藉。一个国,一座城,如海市蜃楼般倾覆了,关于它的回忆却重生崛起,甚至因这痛而深入灵魂。其中的光华璀璨,恋恋深情,任凭时光流转,不容侵夺。

在回忆的幻境里,没有任何力量能强迫故人放弃、离开。

[贰]

我在杭州时,常常因想起这书里的细节婉转,而暗怀惆怅。想起书中所写的秋潮壮阔,想起人尝言“钱塘郭里看潮人,直到白头看不足”,觉得这城市真是风华绝代,不可多得。除却“山外青山楼外楼”的柔媚静雅,还有“刑天舞干戚”的慷慨壮烈。

仲则此诗开篇就深得我心。他说“客有不乐游广陵,卧看八月秋涛兴”,落寞行客,意态洒然,只此一句,已见太白遗风。说实话,我本人对状物的诗,一直不太有感,主要是被韩愈折磨过。李白是特例,故这般似太白的起笔,我倒是看得下去。

仲则将赋比兴的手法用得极好,这两篇歌行很见汉赋的雄奇伟健,其间现实与历史传说的穿插使用又比汉赋自然,不显累赘。相较而言,第二首又比第一首浅白、易懂。其实应该先读第二首,脑海中有了对江潮奔涌的具体印象之后,再读虚笔写就的第一首,会更有感觉。

仲则极言造化之能,江潮排山倒海而来,有吞天侵地的气势,殊不知他的诗句也有风驰雨骤,令人屏气凝神、应接不暇的气势。

所谓“一线潮”、“丁字潮”、“回头潮”,各呈奇观,我信只有亲眼目睹后才有切身体会。此刻,我所能感觉到的部分,其实更倾向于历史的部分。诗中兴寄深微,提及的伍子胥和文种,吴越争霸的恩怨,是不能绕过的话题。

那前事许多人知,不必花笔墨细述了。单说这越国野心暗藏、卧薪尝胆之际,吴国放松了警惕,沉湎于歌舞升平之中。

伍子胥以一个政治家的敏锐,意识到来日的忧患。奈何夫差不听劝谏,盛怒之下赐死老臣,投尸江中,以为鱼食。伍子胥死后英灵不灭,化为潮神,挟恨而来,怒潮千叠。——古诗中遂有“冤深陆机雾,愤积伍员潮”之典故。

相传农历八月十八,是潮神的生日,是日,潮峰最高。从来忠良枉死都是令人敬重怜悯的,王充《论衡·书虚篇》说当时钱塘浙江“皆立子胥之庙,盖欲慰其恨心,止其猛涛也”,这传说弥漫着人间情味,浸染着尘世的善愿。

有一种说法是,伍子胥死前要求将自己的头悬于城门外,以观来日吴国之败。仲则这首诗里采用的是《续齐谐记》里所载的传说:“子胥死,戒其子投于江中,当朝暮乘潮以观吴之败,自是海门山潮头汹涌,高数百尺,越钱塘渔浦,方渐低小,朝暮再来,其声震怒,雷奔电激,闻百余里,时有见子胥乘素车白马,在潮头之中。”

不知为何,读到这一句,想着这一段传说,我竟眼眶微热,触目生泪。史书上记载的伍子胥,平板,偏执,不能动人,而想象中白马素车,在潮头若隐若现的伍子胥,才是能够触动我的形象。

王朝覆灭,姓氏已改写,他仍不肯回转心意,心念故国,忧愤难平。这种执着,可怜可叹,却不失为士大夫最值得叹赏的气节,更值得赞叹的是,似他这样的人,并不少见——“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是士之所以能称为“士”的原因吧!

此时的他,已经不是年轻时吴市吹箫的他。内心深处,伍子胥早已将这个在忧难时接纳他的地方,帮助他实现夙愿、报仇雪恨的国——吴国,视作自己的祖国。他开始是个直臣,只因不为楚国所容,最后还是个直臣,对吴国尽了自己的忠烈。

伍子胥回不去他的吴国,回不到那个成就霸业、威慑四方的年代。

他,逐年老去的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刚愎自用的新一代的吴王,一步步堕入敌国的计谋之中。

当他的政治远见和耿耿忠心敌不过越国乡下女娇媚的眼泪和轻软的枕头风,当亡国的危险迫在眉睫,君王耽溺奢靡温柔,兀自不闻不问、不听不信,他还能说什么?即使不甘心,他也必须接受的事实是,这已经不是属于他的年代。

断得到结局,变不了结果。明明料得到,却挽回不了什么,这样的落差,对一个曾经只手变天、自负自信的人而言,是毁灭性的打击。如果要他面对手下败将的羞辱,他宁愿选择有尊严地死去。

吴越争霸风云一时,在后人看来亦不过短短数十载。南方人有句俗语:“螺蛳壳里做道场。”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面对江潮,仲则叹道:“吴颠越蹶曾几时,前胥后种谁见知?潮生潮落自终古,我欲停杯一问之。”——相比江潮有信,一年一度来,人事之短浅难期,才是真正惹人唏嘘的。

伍子胥死后九年,越王勾践在大夫文种的筹谋下,终于夙愿得偿,灭了吴国。文种的下场不比伍子胥好多少,最终也伏剑自刎。

伍子胥与文种都是扶保社稷、有再造之功的功臣,虽然各为其主,各领风骚数十年,却殊途同归,为君所忌,含恨而终。他们的满腔郁恨,化作滔天巨浪,掀起钱塘怒潮。不知他二人泉下重逢,是会继续针锋相对呢,还是会相逢一笑泯恩仇?

乘潮而来,声势若惊雷的他们,是觉得仍可指挥千军万马,重振昔日的辉煌吗?这两个固执的男人,一生都在试图挽回些什么……却终于都失去了……若果真英灵常在,我只想问一句,身死国灭,事已至此,还有什么看不开,还有什么放不下?

潮来潮往,霸业成空。生死之外,胜负清谈。须知,世事只会往它应该发生的方向发展,废兴万变,岂由得人一厢情愿?

有一段文字这样写道:“潮至每月二十四五渐减,二十六七渐生,至初三渐大。不差顷刻。惟八月十五独大常潮,远观数百里若素练横江,稍近见潮头高数丈,卷云拥雪,混混沌沌,声若雷鼓,犹不足形容之。每年是日,远近士女来观,舟人渔子溯涛触浪,谓之迎潮。”

这则记述或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后观潮行》,可以想见,在这熙攘的人群中,会有仲则的身影。这稍显病弱、颊带惆怅的少年,目睹了造化之雄奇,心中有惊叹,有感慨,有惆怅……巨大的震撼过后,随之而来的是短暂的空虚和长久的思索。他不是乘兴而来、兴尽即忘的普通人,他有能力写下诗赋记录自己的感受。

他说:“独客吊影行自愁,大地与身同一浮。乘槎未许到星阙,采药何年傍祖洲。赋罢观潮长太息,我尚输潮归即得。”独客吊影行自愁,又见屈原式的悲愁——能吟出“大地与身同一浮”,可见他是境界不俗的人。

他豪情似李白,总归又不似李白,是因为心中牵念太重,做不到真潇洒、真自在。“乘槎未许到星阙,采药何年傍祖洲。赋罢观潮长太息,我尚输潮归即得。”若是太白,此际断不会有归家之念,他会乘槎仙去,虚步蹑太清,驾鸿凌紫冥。

眼前这江潮奔涌,谁知哪一天就干涸?这群山耸峙,谁知哪一天就崩塌?什么都在变,沧海可化为桑田。造物之有情,在于给人一种无法参与其中的、变化的永恒。

心中有境界,胸中有江山,而少韬略的人,大多只能成为诗人、词客。冥冥中,他们肩负的责任就不同于政客。

同类推荐
  • 梦里花落知多少(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故事全集)

    梦里花落知多少(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故事全集)

    站在生命的起跑线上,开始一场人生的马拉松赛跑,为什么起点相同,结局却迥然不同?秘诀就在于学习。学习能够点石成金、削璞为玉。提高学习能力,会让你从平庸中脱颖而出,踏上人生闪光大道,奔赴心中远大前程。
  • 朱自清作品集(4)(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朱自清作品集(4)(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莫急,你要的岁月都会给你

    莫急,你要的岁月都会给你

    豆瓣超人气、嘴最贱、毒毒教大当家“毒舌奶奶CC”最辛辣观点。豆瓣上从未发表过的8万字内容首度面世。生活中的女汉子,写书时却是玻璃心,对于爱、背叛、受伤、柴米油盐霸气解读。言犀利却用轻轻的笔触修复你在社会丛林生活中遇到的伤。拒绝神秘主义,拒绝哄你开心,掏心窝地直言隐秘的生活真相,如果不能训练你内心更强大,至少给你安慰。天下万物来和去都有它时间,你若不伤,岁月无恙。如果世界上真有奇迹,那也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只是需要自己慢慢等待。读这本书能静下自己的心,充满正能量,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
  • 是谁在唱歌

    是谁在唱歌

    本书为杂文、杂感集,书中许多文章为作者对一些事情所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本书语言流畅、情感真挚。
  • 晚风集(卷二)

    晚风集(卷二)

    殷谦散文作品精品合集。其中不乏犀利的批评,怡人的观点,明智的思想。这五部作品从人生的各方面都有所涉及,或者通过故事,或者通过评论,形式各种,但可见作者独特的心境,让我们受益匪浅。
热门推荐
  • 别惹痞子王妃   (大结局)

    别惹痞子王妃 (大结局)

    她,本来就一现代痞子,贪生怕死,一不小心,居然穿越成王妃。有仇必报——她的第一原则如不是那个混蛋,她的逃婚计划早就成功了。为解心头之恨,她狠狠的扁了他一顿还抢走了他腰间的那块美玉说是给自己的精神损失费!新婚,她宋希濂就被自己的夫君——阻止自己逃婚的家伙嘲弄一番。当然,她也不忘再痛扁他一顿。两人的新婚就从战争开始。他扬言,皇上驾崩之日就是她的死期。对于他的威胁,她时刻反击……他,当朝大皇子,等了她十四年,就是为了复仇,却不小心陷入另一种万劫不复。当仇恨撞上爱情,该是怎个解不开的情殇。http://www.*****.com/?abbyahy(猫猫的博客)群:17675875(敲门砖:猫猫小说的任何一个人物名字)
  • 浮游生物活着真是个问题

    浮游生物活着真是个问题

    恋人的背叛,周遭的人情冷暖,人生的无奈和叹息,让他把自己比作浮游生物,随波逐流,忽被逐向西,忽被冲向东。主人公的命运就像是镜子里的你我:虽有头脑,但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虽四肢完整,却渐渐失去了人的主动性。然而,内心中的那份坚守依在,残存的希望像微风中的小橘灯,弱小而从未熄灭。
  • 执手同观曾

    执手同观曾

    青梅竹马?偏偏疏远。擦肩过客?偏偏爱过。我从来没有想过你,可是却爱上了你。
  • 思念如水 倒映年华

    思念如水 倒映年华

    是一本关于青春与成长的小说,小说描写的是林梦颖,朱念蕊,琳达三个好姐妹在考进望夏一中之后经历的一系列关于爱情,友情,亲情的故事,伴着欢笑,心酸,泪水与哀愁,每个人都在这段时光之中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痛苦与成长。时间教会我们的是,无论你过去做过什么决定,对你现在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好的或者不好的影响,你都无法回头;人生教会我们的是,无论你过去做过什么决定,对你现在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好的或者不好的影响,你都要学会放下。
  • 告诉孩子钱该怎么花

    告诉孩子钱该怎么花

    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本书是青少年金钱和理财知识教育的实用读本,从介绍、分析中国孩子目前普通存在的错误金钱观和不合理消费行为开始,根据孩子不同年龄段的心智和行为能力水平,为如何开展并实施理财教育,提供了一系列细致的理论和实用的方法指导。
  • 你好总裁:骗子小姐请慢走

    你好总裁:骗子小姐请慢走

    她本是一名孤儿,十三岁那年被他收养,于是过上了公主般的日子,爱上了王子一般的人物。没成想,真相一步步揭开,对她好仅仅是因为她眼下的那枚和另一个女子相同的泪痣以及她特殊的血型。而这些年来他从不屑于她的爱,认为只是她虚伪的寄人篱下的伪装。得知她的欺骗,他如同变了一个人一样,残忍的一次次将她的心伤的粉身碎骨,把她逼上绝路。直到她逃离后才知道,原来就在她十三岁那一年,自己已然心动。可是她却已心属她人,骗子小姐,你可否走的慢一点,再爱我一次好不好?杜殇晨:只有你离开后才始知那是真爱。韩演霄:愿用我一生时光守你天真的笑。
  • 摸金校尉的那些事

    摸金校尉的那些事

    故事发生在一个世代以种花为生的小村落里,那一天阴风阵阵,婴孩齐哭,不仅如此,天上还出现了天狗食日,死去的怨婴缠我,不让我出生,好在我命大还是来到了这个世界,但我的眼睛却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那就是鬼!直到我被送到一个叫上景高校的学校读书后,那些一层又一层蹊跷迷离的秘密终于被发现,爷爷的身份,他们的阴谋,一个个别有洞天的诡墓,为什么我在乎的人都想杀了我?究竟谁值得我去信任,还是说,这本就是一场永无止尽的逃亡游戏……
  • 拯救主角

    拯救主角

    桃花流水三千尺,主角拉屎我递纸,一群不靠谱的神灵创造了一堆不靠谱的世界。主角拯救世界,我来拯救主角,于是作为一个配角,专职打补丁,帮主角填坑,帮主角泡妞,兼职主角的白胡子老爷爷,这真是个悲伤的故事。
  • 万象神功

    万象神功

    二零零零年,一支由化劲境界的武术家组成的特种小队秘密潜入各国,短短一个星期内连续暗杀三十多名各国高层,引起世界的巨大轰动。由于在核武器的威慑下,难以出现大规模战役,只有一些军备竞赛和小范围冲突发生,单兵作战能力越发重要,华人联盟也借此和共和国合作,组织多支特种部队,在袭扰破坏、暗杀绑架、敌后侦察、窃取情报、以及反颠覆、反特工、反偷袭和反劫持等方面都取得巨大成效。让全世界都认识到武术大师特种作战的恐怖效果。各种尚武运动越来越多,习武成了最流行的风气。50年后主角的世界又是怎么样的?基因强化,机械改造,武术也只是昙花一现?平凡的他突然得到巨大的力量又会怎么做?成为贪恋权力财富的反派后又如何挽留真爱
  • tfboys之倾玲之恋

    tfboys之倾玲之恋

    在一个夜色朦胧的夜晚,一位女子正睡的香,时不时嘴角向上翘起露出一个美丽,天真无邪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