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29600000011

第11章 无边无际的海洋

大海!一提到这个词,耳边就响起了低沉的波涛声,你会想起那些美丽的贝壳,白色的,珍珠似的,海潮把它们混乱地叠在海藻中,堆在海边。也许,你还会想到无边无际的海水,今天的大海像是在对你微笑,光滑得像一面镜子,蔚蓝得像浩瀚的天空;明天的大海就会是黑暗的,令人恐惧的,海浪有节奏地向岸边猛冲过来,一会儿升起,一会儿落下,夹杂着泡沫和喷雾的波浪猛烈地向悬崖峭壁撞击。或者,这个词不会让你产生任何遐想,因为你从未见过大海,完全不熟悉它。那么,就让我告诉你我所知道的大海,我看见的大海。

海洋的整个面积是大陆面积的3倍。通过在洋底多处探测得知,海底和陆地一样不平坦。在某些地方,海底被切成深深的峡谷,很难用铅垂线探测到;而在海底的另一些地方,则形成了连绵不绝的山脉,它们高高的顶峰露出海面形成小岛。依旧是在海底,还有着平坦的平原或是广袤的高原。覆盖着海底的海水就像延伸的陆地一样无限自由随意流动,而来自地心内部的剧烈运动则开辟出了峡谷和大山,形成了海床。地球内部涌动的岩浆引起曲折和褶皱,使得不规则的洋底犹如起伏的陆地。什么是大陆?现在的大陆也是曾经的海底。随着地壳的运动,海底被推出海面,而大陆则沉入海洋。因此,海洋的底部和陆地一样不平坦,由此我们很清楚,在不同的地方海底的风貌也会呈现种种不同的变化,随着海底相应的变化,呈现出多样化的海底高山、峡谷、盆地和高原。

采用通探术,我们往海里放入一条绳索,绳索底端系有一个小铅块。由于重力的作用,铅块垂直下落,入水的绳索长度即测量地点的海深。地中海中最深的地点位于非洲和希腊之间,在触底之前,铅垂线显示的深度在4000~5000米。在大西洋发现了更深的地方——纽芬兰大浅滩南方,通过通探术测得水深达8000米。围绕着南极的地区鲜有陆地,这里的海洋非常深,达到14000~15000米。在纵深的海沟和海浪拍打着沙滩的海岸之间,是中等深度的海洋,根据海底特点的差异,有时它们呈现缓慢的梯度递减或递增,有时候又会发生突然的变化。有的海岸呈现吓人的突然的纵深,这意味着海岸陡峭的崖壁底端深埋在大海中。有的海岸逐渐向海内延伸,在到达深海之前会有一段平缓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有时海底是一片没有任何坡度的平原,洋底只不过是陆地平原的纵深延长。

大海的平均海深在6000~7000米,这就是说,如果海底就像人工制作的水盆一样呈现出完全的水平,同时海面仍如现在保持水平静止,那么它相当于形成纵深达6000~7000米厚的地层。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大致计算出大海的总容量是3×1020立方米。让我们以其他形式来描述这个庞大的体积。假如将所有的海水排出,将这些海水注入我们伟大的、数之不尽的河流直至将它们全部灌满。如果你愿意,这条河流可以是法国最长的河流隆河。流经里昂的水流流速通常是一秒钟600立方米,有时也会达到一秒钟4000立方米甚至更多。让隆河以每秒钟5000立方米的大流速流淌,那么,这条河流之王,会以急速的速度流动,并一直维持在其最高的流量上,它需要20年的时间才能够将大海填满1‰。如果你见过隆河,那么你可以在脑海中试着构筑大海的广阔无垠。不,我必须要回到开始,任何头脑都不可能想象出大海的广袤。

海平面可以改变吗?它可以上升或降低吗?一般的说法是海水收缩新的陆地露出海面,或者海水侵占陆地并吞噬了它。海水真的可以今天收缩明天膨胀吗?答案是:不。

这是一门基础学科——流体静力学,该学说表明流动液体的水平线保持恒定。无论流体容积多大,水平表面任意一点的液面都不会持续下降低于一般水平线。一旦打破流体平衡的干扰停止,由于流体具有流动性的特性,流体会回复到以前的状态。只有流体在容量上发生增加或减少,流体的水平线才会随之上升或下降。请注意,流体上升或下降不仅局限于某一点,不受位置的约束;相反地,流体水平线发生改变是指整个水平面的变化,整个流体的容量成比例地增加或减少。如果流体总容量没有发生改变但水平线却发生了变化,这是由于容纳流体的容器壁或底部发生了扭曲,而整个容器内的流体容量还保持不变。

从历史纪元开始,就我们所知的数千个地点,海平面都没有发生过改变。种种暗礁,种种岩石,在今天一如既往地——如可追溯的地理档案馆中记载的一样——被一波一波的海浪拍打着覆盖着。海平面的自然量规告诉我们,在距离现在最近的这40个世纪,海水的总容量没有改变。经过时间的验证,事实战胜了怀疑。时至今日,既没有一滴水减少,也没有一滴水增加。

如果大陆的形状和整个海洋的容量没有发生改变,我们会发现各处的海平面和最初开始有观察记载的记录是一样的。但是大陆和海洋都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划分大陆和海洋的海岸线也因此发生了移转。在某个地方,海水退去露出了海岸,新的海岸随之被植被所覆盖。在另一个地方,广阔的土地连同其上的建筑、森林和农田被大海所淹没。

但是表象通常具有欺骗性。通过合理的理由解释出的结论往往和感觉到的相悖。感觉使我们相信地球在宇宙中是静止不动的,但理论告诉我们事实恰恰与此相反。同样地,表面上看起来整个海洋的海水是不稳定的,它不断地膨胀或收缩,在某时海水淹没了一个区域,以后海水又陆续退去;但事实却告诉我们海平面是不会改变的,同时大陆被错误地认为是固定不变的,而事实上它们缺乏稳定性,随着流动的海洋地表的固体物质发生着改变。海水不会改变它的水平线,只是盛着海水的大洋盆地发生了变化并由此引起了海水水平线表面的变化。回顾我曾经引述过的重要的例子——瑞典的海岸逐渐上升,而智利的土地却在扩大。

然后,让我们将布满岩石的海岸是稳固不变的、冲刷着海岸的大海是易变的这种通常的理解归入错误的概念范畴中。从陆地和大海被创造以来,到处翻卷的海浪从没有背离它们的水平线,而被我们称之为”陆地“的大陆,则不断地在这里升起,在那里落下,在一个地方隐没,在另一个地方出现,就这样不断发生变化。

海水溶液包含了很多种物质,它糟糕的味道使它不适合被当做日常用水。在海水所包含的众多物质中,最丰富的就是食盐,它的作用是防止水中的大量残余的植物和动物的尸体腐败,更不用提那些每天倒入下水道通过河流汇入海中的各种各样的污物,食盐对我们的大陆来说是不可缺少的清洁媒介。海水的含盐度不同,一般情况下盐分会混合到从河流汇入大海的清水中,并使其迅速蒸发。1升里海的海水中包含6克盐分,1升黑海的海水中包含18克盐分,大西洋中是32克,而到地中海则升至44克。死海更加特殊,极易引起我们的关注,1升死海的海水中包含至少400克盐的残余物。海水中溶解的盐分对航海业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溶解在其中的盐分增加了海水的比重,使海水产生很大的力量来支撑更大的负载物。人可以自由地飘浮在死海表面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尝试着尽可能地估算一下海洋中的盐分总含量,结果值得关注。如果将海洋中的水抽干,留下的盐分足够堆积出一座至少高达1500米、基底面积等同于北美洲的山;或者,用另一种形式来表现,把余留下来的盐均匀摊开覆盖整个地球表面,会形成一个厚达10米的盐层。

少量的海水看起来是无色的,但是大量的海水就显现出它的自然色——稍带绿色的蓝色。因此,大海也呈现出微染绿色的蓝色,并且海洋中心的海水比近海岸处的海水颜色更深一些。受到阳光的照射和天空的映衬,根据情况海水的颜色也会随之变化。在明亮的太阳下,平静的大海呈现闪亮的天蓝色或丰满的靛蓝色;当天空阴云密布风暴来袭时,海水变成深绿色,逐渐阴暗呈现黑色。古老的海洋还能够呈现出其他的色彩,这纯粹是由于局部原因所引起的,比如,海底的自然色、多彩的沙子、微生物和散开在海中微小的海藻群。因此,红海中的一些区域呈现出血色,是由海水中飘浮的无数微小的海藻团发散出来的紫色纤维细丝所引起的。加利福尼亚附近海域呈现出的朱红色,是由于这里有大量的红色微生物存在。

如果微生物能将海水染红,那么还有其他的物质能够让它发光。你一定对萤火虫很熟悉,这些古怪的小昆虫在夏夜的草丛中闪闪发光,像是从星星上落下的火花。尽管这种昆虫可以发光,但它并不像煤一样能燃烧;在它发光的时候并不比不发光的时候温暖。并且,发光还是不发光,都是萤火虫自己的选择。我们将这种动物自身发光的现象称为磷光现象,如此命名并非因为磷这种物质的存在。在萤火虫的发光过程中,磷这种物质无迹可寻,只是因为它的发光类似于磷在黑暗中隐约闪现的光亮。海洋,特别是在热带地区,像这种能够发出磷光的微生物极为丰富,最引人注意的是夜光虫(如果我们按拉丁语原意翻译的话,意为夜晚发光的动物)和火体虫(身体发光的动物)。夜光虫是一种极其微小的像果冻似的微粒生物,呈透明状,尾部有游离的细丝。将5只夜光虫依次头尾相连地排列在一起,长度也不过只有一毫米。火体虫的形状如一个中空的圆柱体,大约有我们的手指那么长,它也是呈透明的果冻状。现在,让我们听听旅人为我们讲述的关于充满了散发磷光的微生物的大海变成一个发光湖的故事。

在大海的某处,海平面明亮发光,泛起的波浪如同熔化的金属一般。前进的船首劈开波浪,在破浪处喷射出红色和蓝色的光芒,看起来就像是在燃烧的硫磺上犁出一道垄沟。无数闪亮的火星从水中迸发出来,极其耀眼,以至于在这种强光的影响下,旁边燃放的烟花都会失去色彩。散发着磷光的光云和色带在波浪中随处可见。大海的深处是成群火体虫的发源地。它们成群结队形成花环状,发出灿烂的光亮,看起来一点也不比处于白热化燃烧着的熔铁光圈的亮度逊色。像从熔炉中取出冷却的钢铁,它们不停地变幻着颜色,从耀眼的白色到红色,再到金色、橘色、绿色、天蓝色,然后又突然发起光来,比刚才还要明亮。在变幻的间隔中,这些发光的花环如蛇形烟火一般呈波浪形推进,一会儿折叠起来,一会儿又再度打开,抑或自己盘卷起来,然后像个火球一样陷入波浪里。某时,向远处眺望这个大海,整个海洋就像一片乳白色的平原,散发出柔和的光芒,就好像这些发光体全部溶解在海水中了。

一个明亮的散发光芒的海洋,这样叹为观止的奇异景象仅仅在热带地区的温暖海域中才可以见到,尽管我们的世界还有许多地方不为人知——甚至远到比法国北海岸还往北的地方。下面,你读到的是国利伐先生在布伦渔港的所见。

海水一如既往的平静,海面呈现完美的暗黑,但是平静的海面上突然出现了一个极其微小的波动,散发出一点光芒。仿佛掷入漆黑大海中的一粒沙子产生了一个小光点,由中心发散开的微波也随之带着光芒,在黑色的背景下格外显眼。一块如同拳头大小的石头也可以制造出同样的效果,而且溅起的水雾像是击打在铁砧上散发出的红热的火星般闪闪发光。进港汽船船桨的每一下击打,都使原本静止的发散磷光的海面波动起来,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但当海面恢复平静,所有的一切又回归黑暗,除了岸边拍打着的波浪击起的一条条散发着光芒的水纹。

向着海岸翻卷的波浪,巨浪如同熔化的银,数不清的星星点缀其中,浪头波峰呈现带着蓝色的光芒。当它们冲到沙滩上,海浪平铺开来,海岸上景色如一,白色的、闪亮的点点波光点缀其中,呈现耀眼的白色、绿色或蓝色。然后海浪退去,海滩恢复一片漆黑,但是任何一点轻微的小干扰,比如说观景者在沙滩上的踏足都会引起海滩上闪亮的景象重燃。脚下所踩的潮湿的沙粒仿佛炽热的燃烧的煤。用小木棍在水中划过,会留下一道闪着白光的痕迹。将手放到海水里,手也像发光体一样变得发亮透明,好像和海水摩擦产生了磷光。任意涌出的或从一定高度上倾泻下来的海水都让人产生一种错觉,就好像是溶解的水银所产生的水流。当一只狗在我脚下吠叫时,我将一杯水掷向这只吠叫的动物,它躲避着跑开,泼出的海水如同洗礼的火焰一般。

根据观察者的描述,海洋的磷光现象全部是由夜光虫所引起的,一滴水中就包含上百个这样的小动物。那么到底要有多少这样最低等的生物,如此广阔的海面才会发光或者整个海域才能够充满光源呢?我们无法通过计算给出这个问题的答案,这个数字惊人到难以置信。在这燃烧的波浪中产生的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让我们陷入沉思——是何种难以置信的力量在某一海域产生出如此大量的微生物,它们是如此无边无际、富饶无垠。

同类推荐
  • 太空生活全接触(神秘的太空世界丛书)

    太空生活全接触(神秘的太空世界丛书)

    《太空生活全接触》立足于科学事实,以详尽的文字资料为基石,以丰 富的图片做辅助,和读者朋友们一起去探索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神秘生活,相 信该书会有助于读者朋友们对宇航员的太空生活形成一个立体结构的综合认 识,从而进一步启迪和加强大家的想象力和对真知的渴求度。
  • 诱人的海洋

    诱人的海洋

    本书介绍了海洋蕴藏的能量和资源,孕育的动物和相关趣事,海底世界的地理奇观和大量宝藏,以及海洋里的许多奇异现象和未解之谜等。
  • 展开翱翔的翅膀(科普知识大博览)

    展开翱翔的翅膀(科普知识大博览)

    要想成为一个有科学头脑的现代人,就要对你在这个世界上所见到的事物都问个“为什么”!科学的发展往往就始于那么一点点小小的好奇心。本丛书带你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通过这次旅行,你将了解这些伟大的发明、发现的诞生过程,以及这些辉煌成果背后科学家刻苦钻研的惊心时刻。
  • 海龙大传:史前水怪真面目

    海龙大传:史前水怪真面目

    这是一部古生物的异志。它以“醒来”的化石为依据,向人们阐述着一段中生代的水下传奇。中生代的陆地上,逡巡的恐龙是绝对的霸主,天空则大半由翼龙主宰着,在广阔的海洋中,虽然有形形色色的鱼类畅游其间,但中生代的海生爬行动物才是海洋中真正的主宰者,它们就是海龙类的精灵们:有着“水下暴龙”之称的沧龙、眼如探照灯的大眼鱼龙、有着超长脖子的薄片龙、嘴如宝剑的神剑鱼龙、牙齿犬牙交错的滑齿龙、身着“露脐装”和“小热裤”的豆齿龙……
  • 奇异有趣的动物世界(新编科技大博览·B卷)

    奇异有趣的动物世界(新编科技大博览·B卷)

    由于全书内容涵量巨大,我们将其拆为A、B两卷。A卷包括:形形色色的现代武器、精彩绚丽的宇宙时空、日新月异的信息科学、握手太空的航天科技、穿越时空的现代交通、蓬勃发展的现代农业、日益重要的环境科学、抗衡衰亡的现代医学、解读自身的人体科学、走向未来的现代工业,共十卷。B卷包括:玄奥神秘的数学王国、透析万物的物理时空、奇异有趣的动物世界、广袤绮丽的地理、生机百态的植物世界、扑朔迷离的化学宫殿、蔚蓝旖旎的海洋、探索神秘的科学未知,共八卷。
热门推荐
  • 璇斗天师

    璇斗天师

    *天地间,道大,人也大。人生本来就是上山、下山。而道心原本宽广,可容万物,装得下山河大地,万古星辰…*°她,是嫣然氏族的千金,也是一名来自闾山派的天师…°千犀冷笑“我不是来杀人的,我明人不做暗事”“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牡丹不开,群芳失色,空有彩蝶独自飞,何处寻芳踪…”---《某氏…》
  • 当代美国艺术教育研究

    当代美国艺术教育研究

    20世纪50年代,为了在科学技术方面 迎头赶上苏联,美国教育界将重心放到科学与数学教育上,各级学校中的艺术教育科目受到了生存的挑战。战后美国最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之一罗恩菲尔德继承杜威等人的进步教育理念,以有益于创造力与心智的成长这一理由为艺术教育辩护。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艺术教育界终于从艺术学科的观点中发展出了以多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构想。上述内容将在本书第二、三章得到详细阐述。从20世纪60年代末起,哈佛大学“零点项目”的教育家与心理学家为解决艺术教育中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为艺术教育的具体实施做出了富有成效的设计。这此进本书第四、五章的内容。
  • 绝傲界灵:神话逆天

    绝傲界灵:神话逆天

    时间,真的是个很奇妙的东西呢。某天的红月日,时间展现了它的奇迹,穿越就这么发生了在她身上。但是为毛啊,她穿越了就不是人了?好吧,这具身体和人没多大区别。什么什么!她本来属于这个世界?好吧,这些都无所谓,但为什么这里也有一群脑残叫她怪胎?没有谁能叫她怪胎!她要这个世界的生物都知道怪胎也能逆天!“戴斯死亡计划,启动。”可是因为一场战争,她所在乎的一切都灭绝了……
  • 异世修炼天才

    异世修炼天才

    龙门镇一位天生魂脉的天才前往珑云大陆修炼,什么都不会的他拜仙老为师修炼超级武技,打败第一位敌人时得到小精灵的赐福与百草宝鉴,就当他进入珑云学院修炼时由于对方的强大使自己从天才变成废材,而仙老却为了救他丧了命。当这样一位废材该怎样在珑云大陆重新崛起,请观看异世修炼天才,不一样的精彩,不一样的小说内容将会给你好看!!!新书求好朋友跟读者收藏与推荐票,您的每一个点击,将是我无限创作的动力!!!
  • 茹实斋吟草(高平作家丛书)

    茹实斋吟草(高平作家丛书)

    中华诗词再度兴起,点燃了我写作的热情。对于古典诗词,在我心中可以说是一方圣地,喜欢文学是从唐诗宋词的语境和意象中浸洇萌生的。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即使在万马齐喑的年代,常羡慕先辈们虽戎马一生,却“腹有诗书气自华”;时至离岗,常恨人生苦短、岁月无多,却无缘亲近圣境,为诗国朝香。本以为今世难于一偿夙愿,不意晚年逢盛世,竟操觚一试,旧梦重温,拿起秃笔,发乎于情而形于诗,尤其是现代化的通讯和网络提供了便捷而广阔的写作空间。暇时,或写物会意,或缘事抒情。几位好友以时闻、事物、节俗、民生为题酬唱赠答,以表达对生活的体识和经验。
  • 掌器

    掌器

    在这个精器师独尊的世界里;当神的代言人降临在这个位面;大陆将会发生怎样的震荡?神秘的天源改变了一个少年的一生。一掌天地动,翻手四海服。万事万物,尽在掌控!我为天道。顺天道者昌,逆天道者亡。天上地下,谁主沉浮?曰:曹禄!
  • 混灵大陆

    混灵大陆

    在这个世界里,这里的人天生有各种属性的体质的人,他们可以修炼各种属性的武技、灵术的,他们叫灵者,但是那种没有属性的人,他们叫御灵师,他们天生与灵兽亲近,可以契约灵兽来作战,后来还衍生出了兽灵师,器灵师等等种类的灵师。新手写的不好请大家建议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大明三人行

    大明三人行

    明英宗天顺年间,吏治腐败,民不聊生。司礼监太监曹吉卖官鬻爵,草菅人命。但是,因为他当年立帝有功,皇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此,曹吉日益骄纵起来,尽然狼子野心要夺取帝位,于是一场夺位大战就此拉开帷幕。
  • 奇门旨归

    奇门旨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地府学宫

    地府学宫

    生死挣扎的地府无尽空间内叶川偶得【道术】、【拳脚】两项异能《僵尸先生》里,观看九叔做法“机缘巧合,领悟道法:以血画符!”《僵尸叔叔》内,遇见四目道长请祖师爷上身“机缘巧合,领悟道法:请神!”……被火云邪神狂殴三百回合“拳脚领悟:铁布衫!”被上万丧尸猛追五百里“拳脚领悟:神行太保!”……我有一道,世间万法皆可衍我有一武,拳脚无敌行天下而在学宫中站稳之后,叶川却突然发现这个世界的上的学宫似乎并不止地府这一座……三观不正,性格有差。卫道士勿点,看不惯出门右上角点叉!